汕尾市民俗民風 | 汕尾市地情網

汕尾市民俗民風 作者: 2009-10-09 

汕尾市南臨浩瀚無際的南海,北倚群山環抱的蓮花山脈,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域格局。沿海漁港、濱海平原和中部台地主要居住著福佬民系和疍民,北部山區主要居住著客家民系和畲族。歷史建置長期隸屬惠州府管轄,又是粵閩傳統商路必經之地,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在這裡經過長期交流、融合,並長期受到廣府文化的影響以及繼承和滲合了先民土著畲、疍、瑤的百越文化遺風。複雜的地理環境,豐富的方言語彙,多元的文化積澱,形成了既保守又開放、既神秘又獨特的人文風貌。同時,經過長期的融化整合後,又形成大同小異、難分彼此的民俗風情。

第一節 生活習俗

一、服飾

海陸豐先民的服飾以樸素實用、寬鬆簡便為尚,只在年節和重大慶典時才有穿新衣服的習慣。清代平民傳統俱穿對襟短衫和斜襟衫,其狀長袖、直領、布扣,開襟由領口斜向右脅,里襟裝袋。男穿對襖(或大筒衫),女穿大衿(左邊釘布紐扣),下為寬腰大襠褲,即俗稱的「關門褲」,以燈芯繩作為腰帶系之。客家婦女衣領加滾飾,開襟,袖口及褲腳加花邊。均以本地出產的毛鳥布、大成藍布、白海布等黑色、藍色粗布為衣料。冬季則穿自縫的棉襖、棉褡或重綴補釘的舊衣卸寒,男人戴氈帽,嬰孩戴狗皮帽,老嫗戴遮額圈。上流社會階層穿海布長袍,俗謂「長衫客」。夏季穿薴麻衣或省城名產的「點梅」、「柱花紗」或黑漆絲綢衣服。冬季則穿長襖、毛衣和絨質衣服。平民多打赤腳,也穿草鞋,晚上洗腳上床睡覺前才穿木屐。至民國,平民衣著變化不大,上流社會人士時尚穿中山裝或西裝,戴白通帽,手執「司特」(手杖),著長衫習慣也沒有多大改變。一些知識女性改穿旗袍或藍衣裙。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原大檔褲逐漸改為淺檔褲,改大褲腰為小褲腰,人稱「抽頭褲」(即抽緊褲帶在腰間打結)。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男士普遍穿上了皮帶系褲。因本區地處南亞熱帶,日照長,雨水多,人們出行戴圓頭竹笠或尖頭大竹笠,漁民則戴一種圓頭有下檐用於防風的竹笠,稱甌船笠。婦女多戴涼笠,用黑布圍掛笠邊。雨天則頭戴竹笠,披用棕樹鬢編串的棕蓑,或背一種用竹篾、竹葉編織,形似烏龜殼的「月遮」。也撐塗上桐油的紙雨傘或黑色雨傘。

清代髮式,男人留長辮,姑娘梳長辮,婚後留髻,俗稱「因瓠」。民國後男人剪去辮子,平民多剪平頭或光頭,上層社會多剪西裝頭,女人除剪齊頭短髮外其他髮式變化不大。飾物方面,舊時海陸豐婦女多尚銀鬃,戴於鬢上,即頭頂扎髻戴銀簪,耳掛寶塔形的銀耳鉤,手戴玉鐲,有的戴金戒指、金耳環。當然這屬經濟殷實之家,平民之家較為簡單,但也有戴銀簪、插簪釵、蓮蕊為飾。小童多佩戴銀八卦鎖和銀腳鉗,腳鉗有的帶兩個小鈴鐺,叮咚作響,認為戴這種飾物,會長命富貴,無災無難。

建國後,男性以穿中山裝、幹部服、軍便服為榮,女性則以列寧裝為盛,白襯衫配藍褲是一段時間盛行不衰的時尚,但色調絕多數是藍色和灰色。老年人多穿唐裝便服,婦女多穿對襟衫,布料多以粗棉布為主。60年代中期時興穿黃綠色的軍服、戴軍帽。20世紀60年代初期人們仍穿木屐,到中期已穿人字拖鞋,70年代穿解放膠鞋、布鞋、塑料涼鞋等。改革開放之後,盛行穿西服、喇叭褲、牛仔服,特別是有「小香港」之稱的汕尾鎮,更是引領本區服裝前列。這個時候服裝式樣多變,色彩、質料多樣。式樣有加克、西裝、獵裝、T恤、太空服等。進入九十年代,又盛行婚紗、唐裝、旗袍。

20世紀80年代,男青年喜留長發、鬢髮,女子時尚燙髮、留披肩發,中年以上男子仍留西裝發。90年代,男性剪平頭、西發、中分、女性喜歡短髮,後期男女趨於中性,喜歡短碎發、染髮,髮式呈現個性化、多樣化趨勢。飾物方面,過去手錶尚是稀罕之物,80年代後,各式手錶、金戒指、金項鏈、金手環已遍及萬家。進入90年代又時興腰間別BB機、手機,既為通訊工具又為飾物,鑽石戒指、鉑金項鏈、手鏈等也不稀奇了,同時各種材料製成的飾物層出不窮,豐富著人們的生活。

二、飲食

汕尾濱海水產豐足,平原盛產水稻,飲食為「飯稻羹魚」,所屬海豐縣舊有「番薯縣」之稱。明末以後,番薯成為主食,普通人家早午兩餐食粥,晚餐才吃乾飯,農忙時或加兩餐點心。常以鮮魚、鹹魚、腌制的九蚶、河蜆、鹹菜、菜脯(羅卜干)佐飯,喜吃蚝鮭、魚鮭、蝦鮭等。平常家居較為隨便節儉,但親戚朋友往來,家宴則較為豐盛。民國後,受省港習俗影響,城鎮始有吃早茶習慣,改革開放之後更為普遍,並大興夜間到大排檔吃「宵夜」的習慣。

傳統的酒宴稱「九簋四」,也叫「醮四碟」,即九大簋四小味。舊稱「吃九簋」或「吃排場」。以中午宴客為正席,擺八仙桌於廳中,以面向大門之位者為尊,稱為「橫頭位」,通常坐母舅、母舅公。喪事宴客以在村中廣場露天為多,喜宴不露天擺酒。九大簋中必有白切雞和肉、魚丸,以白切雞為頭盤,放在席的正中,俗稱「無雞不排場」,飲料為純米酒。傳統菜式有豬腳墨脯雞、龍虎會、大粒參、鰻魚燜鹹菜等。改革開放之後,擺酒之風更為奢侈,受省港影響,菜式十二個或十四個,已突破原來的「九簋」之限。飲食口味清淡,講鮮美、爽口,並以天上地下水裡,只要是活的無所不吃而出名,菜以海鮮類為主。但大型宴客忌吃狗肉,謂之「狗肉扶不上盤碗」。擺酒講排場,少者十數席,多者五六十席至上百席。

糕餜是汕尾飲食一大特色。婦女普遍會做數種餜點,餜料用米粉(糯米、粘米)和麵粉,有咸甜兩味,可分為歲時節日餜和平時小點餜。歲時節日餜:節蒸甜餜(年糕)、發餜、松餜;陸河有一種獨特的艾茸餜,即是用田艾做成的粿。艾茸芳香可口,具有健脾胃,驅風濕的功效。農婦將田艾採回後,洗凈晒乾,用竹箕將田艾搓擦成艾茸,摻入糯米粉、紅糖水拌成粿坯,以紅糖、芝麻、花生為餡包成一個個印花粿,蒸熟後即成為聞名遠近的艾茸粿。正月三十日做九舌仔(又名雙頭尖或油漏仔),謂之炒螞蟻腳;清明節做薄餅,蒸發包仔;四月初八做粉條;端午節蒸糯棕、角棕、涼粉棕;七月半蒸重糕餜(有咸、甜兩種);冬節蒸菜包餜、冬節蛤,做冬節湯圓;臘月廿四做菜包餜;除夕日做冬節蛤、湯圓。平時餜點有:鼎客仔(甜)、鼎摔餜、鼎回餜、鼎窩溜、大粒丸、尖米丸(咸)、薯粑、銅盤推(豬腸粉)、銅盤卷、餃子、面厚、扎頭糕(碗仔餜)、扁食(雲吞)、印桃餜(咸、甜)、小米(薯粉餃)、薯粉丸等。常見的小吃還有:油麻糊、豆花、地豆羹、三豆湯、蛤春丸、甜糯米粥、芋茸羹、白果羹、狗毛糕、草粿、甜酒糟、米方、陸河山區稱米 ,是節日必不可少的風味小食之一,計有用精白糯米為原料的,「米干 」,用菽子做成的「小米 」;以及用普通穀米製成的「普米 」。還有炒坑螺、蒜頭油炒赤

蕨(龍鬚菜)、客家釀豆腐、牛肉丸、菜包粿等小吃。

傳統小吃另一特色是咸茶,也叫擂茶、牙缽茶,吃咸茶之風,由來已久,簡易吃法是把茶葉放於內壁有粗紋的茶缽內(稱為牙缽),用番石榴枝製成的茶槌稍擂幾下,放幾粒鹽,將開水衝下即可,作為日常飲料,消署解渴。日常待客,即在此基礎上加入炒油麻、炒米花、炒花生、炒黃豆等,稱為「炒米茶」、「油麻茶」,此等物件,可謂家家必備,以前舉凡做壽、添丁、外地遠歸、病癒出院、遇難脫險,必擺下碗缽,請鄰居親友「吃咸茶」,還把炒米、花生、芝麻、茶葉等當禮物饋贈。汕尾市婦女可謂是「一日不可無咸茶」。陸河山區的擂茶除上述作法外,還有飯茶、苦刺心茶等飲食形式,其製法是:將茶葉、芝麻、花生米等擂好加鹽衝上開水後再放薄荷入茶,在碗上泡上燜熟的大蒜茸乾飯,有的還加上煮熟的白米豆、烏豆等;苦刺心茶則以當地野生植物「苦丁茶」的鮮嫩芽心,放入牙缽,加入適量食鹽擂漿沖入開水,再加上花生米、炒米等佐料就可飲食。「菜茶」過去在每年正月才有,尤以元宵節前後為盛,稱為「炒丁茶」,現在一般人家閑時也做菜茶,近年更盛行在搬入新居、娶新娘三朝之日炒菜茶以代酒宴。其做法是將炒熟煮熟的豬肉、香腸、鮮蝦、魷魚絲、粉絲、腐竹、白米豆、赤豆、麥粒、菠菜、荷蘭豆等時新菜混合置於碗中,撒上花生、炒米,淋上淡茶或豬骨湯,以胡椒粉為調料,即成可口的菜茶。過去在農曆四月廿六日先農誕(五穀母生),也要煮菜茶,但作料以蜆菜、豬母酸、蚶殼菜等野菜為主,其他基本相同。

三、居住

汕尾市居民主要來源於閩南,因此居住民俗與閩南特別是福建漳州基本相同,但汕尾市又是福佬文化、廣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匯區,有互相滲透的跡象。村落布局以梳式、圍寨式為主,一般是村中心位置為祠堂(公廳),前為曬町、明塘,後靠山或種植風水林,左側為社頭神廟,宅基力求坐北朝南,即「負陰抱陽」。傳統民居以土木結構居多,為適應汕尾地區多颱風的特點,絕大多數為馬背式硬山頂,山牆稱為「陂頭」,並以形狀不同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稱「五星陂」,但以圓形的金星和曲形的水星居多,以「金生水,水克火」防火之故。祠堂喜用飛揚起翹的燕尾脊。以杉木為主要建築材料,以夯土和磚為主要牆體材料,也有以蠔殼作為牆體材料的,大門以花崗岩(麻石)為框居多,外牆一般為貝殼燒制的白灰粉刷,地板講究鋪紅斗磚,但一般人家過去還是以泥地板為多,受廣府民居影響,喜用清水清磚。民居建築常見的類型主要有:

「一明兩暗」型俗稱「三間過」、「五間過」,這是最基本的類型,只有正廳,左右房(間),一般以正廳待客、吃飯、祭祀等。左房置灶燒水做飯兼睡房,右房放農具雜物兼睡房。一般人家廳擺木製八仙桌,四張長條凳,幾把靠背椅或竹、木製的小凳。卧室的陳設,以前是古式的八柱眠床,黑色的粗麻紡織蚊帳,一床棉被,粗織草席,一櫥一櫃等家私。簡陋者兩塊床板架在兩張條凳上當床。其平面為正廳一間,邊房兩間或四間,組成三開間或五開間。

「三合天井」型(三間兩廊)俗稱「三間過兩伸手」、「下山虎」、「雙背劍」,這是本區普遍存在的一種布局形式,在「一明兩暗」的三間(五間)正房前面兩側,各配一廂房(護厝),中為天井(陽井),把爐灶、雜物等安置到廂房。作為一種複合型,還有一種「五間過倒返照」,即在此基礎上加一列倒座正房,大門從廂房側出。

「四合中庭」型也叫「四點金」,這是本區最具代表性、型制較大的一種建築模式,最大特點是以中庭(天井)為中心,俗稱「四水歸池」,上下左右四廳相向,整座屋外觀為方形,形成一個十字軸空間結構。以「四點金」為基礎,兩邊擴建兩排巷厝,便稱為「四點金 雙畔包」。以「四點金」這種模式縱向擴展三座落,橫向擴展五間過,兩邊各建一排九間廂房(護厝),防火巷有「過水」廊亭與主座相連,這便是汕尾地區目前已發現最大型的民居建築「九包五」了。

「竹筒屋」型俗叫「竹篙厝」,即單開間民居縱向延伸呈帶狀式的建築形式,多見於圩鎮,前面沿街市(或前後沿街市),後面沿海,成「前店後海」之勢,以三間到五間豎連。

「廳屋組合」型,客家人稱堂為廳,為主屋中心,兩側輔房為屋。若前後兩進房屋,中隔天井,以走廊相連,便形成上廳和下廳,兩個單元以上組合俗稱「上三下三」、「上五下五」的格局。若在正房兩側擴建多間橫屋,中留巷道,巷通天井,連在一起便形成大屋場。如河田清代建築「九廳十八井」和南萬的「五廳十井」等,就是組合式民居的典型建築物。

「圍屋」型,由厚牆包圍著的房屋,俗稱「圍龍屋」,是以強調防禦功能為特點的民居。形制上,除方形圍房外,尚有半圓形及八卦形等,大都座北向南,背倚青山,面向田園。房與山之間有半月型的「花台」,門前有半月型人工池塘,具有調節溫度和防火等作用。圍屋構築藝術精巧,富麗堂皇,極具氣派。堅固且易守難攻。如陸河水唇「百年圍龍屋」、東坑「礱衣屋」等。

民國初期,海陸豐地區一些官宦富戶始建西式洋房,一般為兩層建築。改革開放以後,民居大多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平房或樓房,80年代時尚用水泥門窗,外牆刷沙、玻璃碎粒,地板為水泥地,或鋪紅斗磚,馬賽克;90年代用鋁合金門窗,原木門框門扇,外牆鑲馬賽克,瓷磚片,地板鋪瓷磚,民居有了廁所、廚房,並告別了傳統的燒柴草的爐灶,用上了煤氣爐和抽油煙機、熱水器。

傳統建房要請風水(堪輿)先生用「羅庚」根據屋主的生辰八字等「定厝向」,以大門或門樓的方向為準,確定正門門檻的位置,擇吉日良時,稱作「睇日」。破土動工之前要用香燭茶米等敬奉「土地公」等,以示告知。然後按擇定的時辰在屋基四角用鋤頭等金屬物動幾下,稱為「興工」,接著就可挖地基開工了。在安大門時,門框上方兩邊均應掛紅布,在屋門頂掛上蒜頭、桔子、圓竹圈及裝著稻粟、各種豆類的紅布袋(五穀袋),以示吉利。並在外門頂掛上小木板繪的八卦、小鏡和到神廟求來的符令鎮宅,使邪煞不敢進門。上樑(大廳正中主梁)也要擇吉時,大梁一般紅漆,中間扎有紅綢,紅柑、蒜頭、抹草各一對等(公廳大梁還要加上摺扇一把、通書一本、米篩一個)等,貼上「上樑大吉」等紅紙,在建築師傅唱吉利話中架梁。上樑完畢,要請親友和建築工匠吃染紅的甜湯丸。砌山牆稱為「修陂」。至此主建築已大體建成,山牆頗多工藝,山牆建好也要請吃湯圓,稱為「修陂丸」以示慶賀。爐灶的坐向一般與房屋的坐向一致,但灶口不能向北,過去砌灶,灶的腹下應放置「燈火盞」(小盞煤油燈)並點燃,然後蓋死,續砌築,稱「點燈灶」,煙囪中間用紅繩扎紅布等物與大梁同。灶一建好,熱鼎,用紅糖煮湯圓祭拜「司命公」,然後請工匠鄰居吃圓。4個月內忌生人進灶間,灶間門掛草席一幅,抹草一對,還要貼上符咒。傳統居家,大門必供門神香火,灶間敬奉「司命帝君」(灶王爺)神位,大廳後牆左側角供奉「土地伯公」,每月初一十五燃香燭紙寶,祈求平安。

房屋完工之後,過去要請師公(道士)來驅鬼,俗稱「退土」或「出煞」。搬入新居的「入火」,同樣要擇吉日良時。「入厝」前,舅家在頭一天送來紅布或紅綢、發粿、鞭炮等,由阿舅披紅,即把紅布掛上門楣甚至屋頂。「入厝」時,先把主要傢具搬好,吉時一到,主婦向屋內扔一對柑桔,屋主提點燃的煤油燈,擔著柴、米等東西入內,家人依序進屋,然後燃放鞭炮。搬進新居後,還要大擺酒席,宴請親友,以示慶賀。

(撰寫人:許宇航、羅洪強、鄭美秀、葉良方)

第二節 娛樂民俗

汕尾市有著悠久的民俗舞蹈、民俗音樂等民間文化藝術。宋元之際,中原和福建移民把各地獨有的民間藝術帶到海陸豐,一直流傳至今。並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整理和創新,形成內容十分豐富,形式多姿多彩的娛樂民俗文化。

一、舞 獅

「煎甜粿、睇虎獅」,每當春節來臨,舞獅是最受群眾歡迎的娛樂民俗,除夕凌晨子時開棚起鼓,待開門炮放畢,就可以進村參拜神廟、祠堂和到民宅拜年,迎祥獻瑞;及至元宵前「剎鼓」結束。以後逢廟會、慶典等喜慶日子亦可出獅活躍氣氛。獅班多在宮廟祠堂前的曠地上表演,觀眾圍成一圈觀看。傳統的舞獅除道具形狀不同和角色多寡不同外,其基本的舞蹈格式和次序是相同的。汕尾市舞獅計有:

舞獅猊,又稱舞金猊。其道具是用竹架、紙張紮成經過彩繪的虎獅頭(重約8—10市斤),兼具虎、獅及貔貅等動物特徵並加以誇張的藝術形象;加上連接色彩斑斕的棉布獅被及獅尾,全長一丈余。舞獅由兩人各執獅頭和獅尾動作協調地起舞,並有大頭和尚(頭戴面具,身穿長袍皂服)、紫微仙童配合演出,有的獅班還增加美翠娘等角色。獅班約由40至100多人組成。凡獅班必隸屬於當地拳館。過去海陸豐城鄉遍布拳館,每年秋收後組織排練,聘請名拳師授武。表演時,先行「獅詩」,作出參神、打四門等動作。獅舞情節是:開場時,獅猊威風凜凜、四方張狂。紫微仙童為收服它,在大頭和尚的指引下,與之展開生死博斗。仙童身穿八卦法衣,頭戴如意冠,背佩寶劍,左手執仙拂,右手揮舞五綵球,以機智敏捷的身姿,將張牙舞爪的獅猊戲弄得聲嘶力竭,無計可施。喜得在旁觀戰助陣的大頭和尚歡欣跳躍,搖拍葵扇,鼓掌稱許。突然,獅猊張開血盆大口將仙童吞進肚裡,大頭和尚不知是計,急得他抓腮搔頭捶胸頓足,悲痛欲絕。獅猊自認為吞了仙童取得了勝利,也表現了假寐、梳理毛髮等滿足神態和動作。不久才感到腹痛難忍,就地翻滾,精疲力盡。仙童趁獅猊哀嚎時躍出獅口,縱躍獅背,制服了神獸。此時,舞獅進入高潮,鑼鼓鈸音調激越,氣氛熱烈。嗩吶手吹起歡快的「三寶賢」凱捷曲。自此獅猊改邪歸正,被民間視為吉祥物。整個舞蹈場面情態逼真,惟妙惟肖。舞獅畢表演拳術。除年初一外,均要表演「盤五彩」。

舞麒麟。其道具是頭蓋骨正中央有一個向前的金黃色彎角,角頂縛有紅色的布球,兩條紅綢帶往兩側耳後下垂。呈獨角頭、龍身、羊蹄、牛尾造型。麒麟被、尾與「虎獅」相似,長約一丈五尺,或八尺。由兩人各執麒麟頭和尾合作表演參神、打四門、咬虱、瞌睡、騰躍、翻滾等神態和動作。旁邊嗩吶、鑼鼓鈸演奏《山坡羊》等樂曲。舞畢,各拳師出列,表演月朗拳、羅山拳、甲子拳、吞吐拳等各派系的武術。坐館師傅「煞拳尾」後,開始表演精彩激烈的「盤五彩」。即拳對打(盤拳)、刀對打(盤刀)、棍對打(盤棍)、尖串對打(盤尖串)、鐵尺(或刀)對藤牌(盤藤牌)等5種武術套路以及空手對雙刀(或尖串)等對打。在激越亢奮的嗩吶、鑼鼓聲中,對打雙方鐵器的碰擊聲、喊殺聲和嗚嗚吹響的海螺聲,使觀眾彷彿看到古戰場的鏖戰情景,場面熱烈緊張,氣氛活躍。汕尾市較著名的舞麒麟有海豐縣城馬厝鋪獅班,其表演的雙麒麟舞屢獲全國、省市民俗表演賽金獎。但陸丰南塘的獨角麒麟舞與眾不同饒有特色。增加了大頭和尚、美翠娘、仙童、雙猴等角色和進行嘻戲、跳桌、穿火圈、穿刀圍、高台手翻落地等帶雜技性的表演情節。

舞感仔獅,又稱舞蓋仔獅。流行於陸河等客家山區,與盛行沿海地區的獅猊的製作特點不同。其獅面較平,鼻子凹蹋,嘴巴不能開合,因此又稱為合嘴獅。雖其貌不揚,但在獅班中地位最高,其它獅隊與之相遇時,須向感仔獅行參拜大禮,繞側而過。感仔獅的舞獅動作和情節與舞獅猊相似。

舞五福獅,俗稱舞猴仔獅,流行於後門、梅隴、聯安等地。五福獅頭、猴頭、「精紹和」、「戇紹和」(人頭像)的製作,首先用粘性泥土塑成模型,在其表面用韌性極強的冰秋紙糊裱彩繪,最後在其表面在塗上一層光油,既鋥亮發光又可避水。獅頭沒有角,短鬍鬚,細耳朵,額中間有個「王」字;眼睛不但可以活動,且會發光(用燈炮和電池等安裝);獅嘴的上下唇用木板做成,可以隨時張開,發出「啪啪」的聲響;表演時,五個角色配合默契體現出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共處,且有很多生動活潑的技巧動作。特別是其中與眾不同的「飛越高桌」的表演,非常吸引觀眾。表演者要一下子騰空越過一張高一米半、寬二米的高桌。還要在桌邊架上尖串和刀,尖刃向上,高出桌面尺余,表演者越過時不能碰到刀刃。技藝高的表演者,在越過尖刃之後,在高桌上倒立前行,然後騰空落地。五福獅以梅隴金盤圍村較有名,不但在本市表演,還經常赴惠陽、東莞、梅州等地演出,聲名遠播,長盛不衰。

舞節腳獅。是踩高蹺與舞獅相結合的一種難度極大的舞蹈,舞獅頭和舞獅尾的表演者均要腳踩兩根一米多高的高蹺邊走邊舞。尤其不易的舉獅頭者要舞動10斤重的獅頭。前邊引路的大頭和尚和仙童也同樣踩著高蹺搖著葵扇,揮舞銅鈴戲弄著獅猊表演。這種獅舞僅流行在陸河山區。

舞麒麟獅象。即麒麟、獅猊、象的綜合舞演,僅流行於公平山區。表演時各需兩人執舞頭尾,再加上大頭和尚、美翠娘、仙童一共9個角色。1908年興起於公平鎮西北社合興館。

此外,尚有舞五色獅、龍頭獅、金獅、大獅等,但道具、角色和表演方式不同。

二、舞 龍

舞龍也是汕尾市常見的一種娛樂民俗,造型取材自古代神話之龍。

滾地金龍。流行在陸豐大安、西南兩鎮,現僅有南溪村表演並在省市聞名獲獎。南溪村滾地龍起源於南宋時期,至今已相傳17代。道具是用竹篾扎架裱紙繪成龍頭,其主要特徵是眼珠會轉、眼皮會眨、腮幫能翕動、嘴巴能張合、舌頭能伸縮,配上金鱗閃爍的龍被和龍尾,舞動起來活靈活現。表演時,由兩人鑽進龍被,足心相向,各操作龍頭、擺動龍尾,滾翻在地模仿龍的動作進行表演。即在開場的鑼鼓嗩吶聲中出場向觀眾示禮,接著龍頭昂起盤旋,龍尾呼應滾動,表演參神、巡洞、戲尾、戲水、洗鱗、盤伏、瞌睡以及伏蟄聽雷、駕雲飛騰等舞蹈動作。最後舞者轉身昂頭亮相,鑽出道具向觀眾致謝。舞畢亦表演「盤五彩」。

舞大龍。也叫舞長龍,流行在陸豐縣城及其東南沿海地區。道具龍頭及龍尾由竹扎紙裱彩繪而成,並由棉布製成十至幾十節相連的龍身。表演時由若干強壯的青年執撐,前邊由掌珠的青年作各種戲弄手法引導大龍行進舞動,或停留在曠地上作隊形變換和盤龍、跳躍、飛騰等動作。

舞龍香。即以稻草紮成龍身,當中插滿點上火種的香條,再適量縛上竹竿支撐龍身進行舞演。這種龍體裁較短小,便於二三人表演。另一種龍香舞把稻草紮成的龍身固定在船隻上,龍身也插滿了上火的香條,龍船在海上浮游表演,入夜遠遠望去,由香火照亮的火龍彷彿就飛騰在水面上。

山龍船。道具用竹篾編製成聳起的龍船頭和上翹的龍船尾。並以薄棉紙糊裱彩繪。龍身用布繪上龍鱗連接上龍船頭和龍船尾。表演時由27人操作。其中一位吹銀哨指揮,一位纏布頭、扎腰帶穿短褂的撐龍頭,還有一位頭戴竹笠的漁民打扮者掌舵;其他24位操槳者為梳著清一色古典髮髻、穿藍褲白衣、戴紅紗巾的俊俏少女。她們在熱烈的鑼鼓聲中動作協調地作划船表演,有時還唱簡短漁歌,邊唱邊舞邊前進。

三、舞 燈

舞燈在汕尾市民間具有悠久的傳統,屬於行進式的舞蹈。表演者利用夜幕舞動,突顯出其靈活流暢的英姿,也兆示吉祥、歡樂、和平的氣氛。

舞魚燈,又稱鯉魚燈。道具是竹篾編成魚的骨架,裱上薄棉紙,彩繪成一條青黑色的鱷魚和九條紅色的鯉魚。魚長5尺,寬2尺許。魚腹處裝上一支竹棒,供支撐舞動時用。魚燈隊一般20人,分成兩組互相替換。表演者每人舞動一支魚燈,以左右兩手上下左右交替舞動,使魚身來回穿梭搖擺,在裝在魚腹的魚燈照耀下,黑夜時分好似活魚遊動。隊伍中還輔以大頭和尚和美翠娘諧趣逗人的面具舞,更增添熱烈的氣氛。

舞獅燈。即用細竹紮成獅頭、獅腹、獅尾三部分的骨架,獅頭和獅尾的骨架固定,獅腹與獅頸連結。然後糊上白棉紙,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彩繪成五色獅。獅高六尺,長八尺,圍四尺許,獅頭與獅尾下端各裝上竹棒,供舞者用。獅腹內裝有燈火,使晚上舞動時能照映出獅的天真憨朴形象。獅燈隊共25人,由10人執舞五隻獅燈,15人供替代用。在大鑼鼓、大嗩吶的伴奏下,獅燈隊在文藝遊行中表演著隊形的變換、穿插和模仿獅的走動、跳躍、翻撲等動作。其中也有大頭和尚和美翠娘的逗樂場面。

舞龍燈。道具用竹篾紮成龍頭、龍尾,並由棉布罩成的十幾節相連的龍身構成。遊戲時燃燭其中,將龍身映得通亮,由一人執龍珠引導龍燈蹁躚起舞。若干大漢支撐龍身作騰挪、盤旋、遊動等動作。

四、戲舞曲藝

根據傳統劇情、角色編成的舞蹈藝術和演奏地方戲曲調的說唱藝術有:

錢鼓舞,也叫「拋錢鼓」。即以錢鼓為樂器和舞具,通過「彈鼓、拍鼓、搖鼓、拋鼓」等手法發出不同音響,用閩南方言演唱地方戲王月英和郭華追求婚姻的故事。原由一對少男少女表演,男少年以手搖響裝有銅錢的六角形單麵皮鼓和女少年以雙手擊打著兩塊各六寸長的竹板,相互配合,且歌且舞。當樂隊奏完《柳青娘》和《雙清》等樂曲之後,男女少年繞場一圈,在圈中心約一平方米的四方形內沿著邊線兩點作勒馬、穿針、繡花、畫眉、蘇秦背劍、魁星踢斗等108步的舞蹈動作。最後以高拋接錢鼓為表演高潮而結束。清末,大安鎮藝人開始將錢鼓舞改為四位少男少女表演,均手執皮鼓擊打。內容亦改為地方戲陳三與五娘的愛情故事。角色增加婢女益春和書童小七兩位。舞蹈的動作更豐富,場面也更熱烈,更受觀眾的歡迎。上世紀50年代,屬於西路大安錢鼓舞類型的汕尾錢鼓舞參加全國民間藝術選拔賽獲「全國最優秀節目獎」,陸豐新埔村錢鼓舞亦獲得中南五省文藝匯演優秀獎。歷代名藝人有李火奕、洪木旺、洪木潘、陳鑫、黃瑞等。

竹馬戲,舊稱梨園戲。以閩南方言唱曲。明萬曆年間從閩南傳入海陸豐各地。演具系竹扎布罩,彩繪成馬狀。另制馬頭、馬尾兩部繫於演員腰部作坐騎邊走邊舞。原為12個兒童騎著12頭竹馬,扮演《昭君和番》故事。後刪除毛延壽和兩個太監的角色,存9個兒童分別演王昭君、國舅、番王、旗軍等,開始時繞場一圈謂「踏四角」,,每人唱一支曲子,邊唱邊作策馬徐行、賓士、跳躍等舞蹈動作。全場有跑竹馬、搬仙、送子、演戲文和錢鼓舞五個部分。

英歌舞。是一種具有南派武功特點的大型群眾遊行舞蹈,場面宏大,氣魄雄壯。主要分布在甲子、南塘、博美、湖東等地。表演的內容取材於《水滸傳》梁山泊107名好漢潛入大名府營救盧俊義的故事。表演者畫上正字戲色彩濃烈的臉譜,身著白襟環花束袖箭衣和紅褲,頭戴山雞尾雙龍武生冠,腳著帶鈴的草鞋,腰佩寫著梁山泊英雄姓名的腰牌以及其使用的小武器。舞蹈隊伍分為前部前排武畔24人,每人雙手均持二尺長的圓木棍作出有節奏的敲擊;後排文畔12人左手拿著小鈴鼓以右手執棍敲擊舞打。前部以手提神蛇、背穿綠背衫的時遷為主開道指揮,男童扮演的孫二娘(或扈二娘),即花鼓婆翻筋斗搭到花鼓公(張青或王英)肩上,以金雞獨立之姿用花鼓槌作畫圓動作。表演畢,在鑼鼓隊有節奏的指揮下,再由時遷帶隊合攏,分行表演挑槌、削槌、背槌、摻槌等舞蹈動作。後部主要以化裝遊行為主,表演《桃花過渡》、《憨女婿上廳》等滑稽節目。

高景,亦名飄色。流行於陸豐、陸河、捷勝、田墘、碣石鎮,以河田高景較為出名,分坐、吊、企三種,以景童的姿勢而定,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叫景屏(色板),用1×1.8米的木板做成,裝上擔架由4人抬4人保護,兩人掌杈。每個色板扮演一組戲劇的故事人物,如《白蛇傳》、《西遊記》等;中部為「蓮年有餘」等景幅;上部高約6米多的景莖上,坐著幾個不滿七齡的景童,飄飄悠悠,十分驚險壯觀。河田高景形成於明洪武年間,按例以正月二十齣景,由社區五個甲出五個色板,每個色板加上彩旗隊、鼓樂隊約22人,配上舞獅隊組成一支200多人的遊行隊伍沿街巡遊。陸河高景曾獲得「廣東省首屆民間飄色藝術表演大賽」銀獎。

八音,是以鈸仔、鳳凰簫、雲鑼、矮企、三弦、琵琶、月琴和提胡等八種不同風格音色的民俗樂器為主體的組合演奏名稱。八音班遍及海陸豐各墟鎮,海豐分為沿海的「福建道」和內地的「正字道」,以公平八音較為出名。公平八音於清乾隆十三年從福建詔安傳入。演奏時由鈸仔指揮,鳳凰簫領奏,節奏感很強。演奏的古曲有《福建道》、《浪淘沙》、《茅山道人》等,樂曲的結束句往往加奏與其同一調式的短小樂曲如《雙清》、《萬年歡》等。演奏形式有固定的坐場和活動式的行進間演奏,常常在更深夜靜時結班穿街過巷演奏,樂音錚錚鳴響,此起彼落;曲調清麗明亮,悅耳動聽,通宵盡興而歸。甲子八音還配有四對螺號嗚嗚吹響,給人以海嘯般的豪放感覺,具有沿海地區的獨特韻味。

唱曲,明清時期,海陸豐農村盛行「永蘭軒」、「遏雲軒」等曲班。曲班約由20人組成,唱腔有白字、西秦之分。每年收冬後,曲班集中在曲館或祠堂練唱。春節開棚鼓,首唱《光祖拜壽》、《搬八仙》以示祝賀,以後不拘何曲。正月期間奔走於各姓祠堂、神廟、富戶之間唱曲。喜慶人家亦常請其通宵坐唱,祈求祥和多福。至正月底,曲班返回本鄉「坐棚」結束。白字曲班主奏二弦,輔以鑼鼓、椰胡、月琴、秦琴、三弦等樂器,唱者按戲班角色分工,以旦、小生、老生為主,非主角男女在旁幫腔。唱曲道白,俱用閩南方言。清雅古樸,悱惻纏綿。現因當代影視錄音科技的發達和娛樂節目的空前繁榮,唱曲這種古老的娛樂方式已漸式微。

五、民 歌

汕尾市民俗文化不僅融合了華夏文化與百越文化,而且有港口深海漁民的粵方言,沿海及中部廣闊地區的閩方言,北部山區的客家方言以及畲語、軍話、尖米話等方言群落,具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歌謠如漁歌、客歌、吉象歌、尖米歌、鞦韆歌、畲歌、福佬方言民謠等。

汕尾漁歌,分為後船漁民以福佬方言歌唱和深海漁民以白話方言歌唱的兩種。現在所演唱的指後船漁民的福佬方言漁歌。後船漁民喜用歌聲抒發內心的情感,在長年漂泊無定的水居生活中,在艱險的捕魚生產勞動中,或在紡線、織網、造船、搖艇、補網等日常生活中,他(她)們會伴隨著勞動的節奏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並且能夠觸景生情,隨編隨唱,增加新的漁歌。故此,汕尾漁歌曲調豐富多彩,旋律優美動聽,節奏徐緩抒情,充滿漁鄉特色和海洋氣息;流行於汕尾、甲子、碣石、馬宮諸漁港。1958年,華南歌舞團樂隊指揮施明新與海豐文化局幹部黃琛等對後船漁歌進行發掘整理,並成立了汕尾漁歌隊,使漁歌開始走上舞台表演,湧現了徐十一、蘇紅魚、黃人勿、郭層等名歌手。汕尾漁歌歌詞以「七字」句式為主,歌詞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大量採用閩南方言辭彙、俗語和諺語,多用比喻、象徵、起興、反覆、頂針等藝術手法。語言簡樸,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洋溢著濃郁的漁家風情和海洋生活氣息。按其內容可劃分為婚嫁歌、戀情歌、斗歌、捕魚歌、生活情趣歌等。

婚嫁歌是數量最多、最為凸顯特色和精華的漁歌。後船漁民極為注重結婚這件人生大事,男女雙方家庭隆重莊嚴而又喜氣洋洋地舉行婚禮。整個婚嫁的過程,要唱出50多首漁歌。其中最著名的有《心焦歌》、《打扮細姑做新人》、《船桿抽起一下鏢》、《明年抱子返外家》、《是阮兩人唔甘嫌》等。如《麻船歌》:「氣蒼蒼,親家大舅船成鬃。親家大舅撐好瀾,給宛麻船娶新人。」

戀情歌。漁家姑娘是善於用歌聲表達內心情愫的歌手,尤其在熱戀時期她們利用織網訪線、搖艇擺渡之機,借用身邊的景物,隨編隨唱。如《目睇兄船著頭前》:「目睇兄船著頭前,妹綉荷包有一個,送科阿兄腰邊帶,祝兄捕魚萬萬千」。同樣, 家青年也用漁歌《咸巴浪》:「窮人要食咸巴浪,窮人唔敢娶富人。破衫唔敢釘銀鈕,枕頭唔敢綉鳳凰……」來表達其鮮明的愛情價值觀。

捕魚歌。反映漁船出海捕魚和返港過程的漁歌統稱捕魚歌。如舊社會廣泛傳唱的《采魚歌》:「海水深深索呀索原在,四十日烏寒來,刻苦耐,刻苦耐;心想死掉本命路,想著家貧呀又再來,又再來!」還有《送兄出海去捕魚》、《一隻大船去過洋》、《膠絲落海魚落網》等都反映了漁民捕魚的勞動場面和歷史滄桑。

斗歌。這是漁歌中最富於競爭性和欣賞性的歌曲,雙方互鬥智慧、知識和技巧,吸引更多的聽眾參與,場面熱烈動人。當漁船出海空閑之際或漁家姐妹在海灘紡線織網之時,有人發出挑戰的信號:「要斗漁歌行麻來,斗恁姐妹七八個。斗恁姐妹無歌唱,無歌好唱勿麻來。」如果有人應以:「恁勿欺負阮無歌,阮有漁歌幾千籮。三隻蝦船載唔了,搬起灘頭高過山」。那麼,這場斗歌就開始了。《斗歌》以問答的形式進行,內容包羅萬象。可以隨機編唱,來考驗對方的知識閱歷和理解應變能力。

生活情趣歌,洋溢著幽默、生動、活潑的生活氣息,歌詞通俗、俏皮、諧趣,配上明快的調子,使人難忘。如聞名海陸豐的《十二個阿嫂》、《阿嫂扒船伸呵伸》等。還有以日份和時令為起興、分段吟唱和帶有故事情節的《後船十二月歌》、《長洲淚》等長歌及《造船歌》、《織網歌》等漁業服務的歌,反映了汕尾漁歌是一種完全成熟的民俗文化藝術。

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在山區長期的拓荒墾殖勞動中創造出來用以抒發、溝通感情的口頭文學。在艱苦的勞作中他們心有所感,就把喜怒哀樂用歌唱形式表達出來;在挑擔、開山、撐船過程中便吟唱出曲調;為了引朋呼伴而唱出情歌;為了與遠山或河彼岸的人高聲談話而變成歌唱……漸漸便形成了山歌。

客家歌謠的種類繁多,有「九腔十八調」之說。以歌詞內容分有:愛情類、勞作類、家庭類、勸世類、故事類、祭祀類、歌頌類等。歌詞一般四句為一首,每句為七個字,多用比興、複句、比喻等手法。內容豐富,真致淳樸,通俗易懂。其結構嚴謹,講究押韻,寓意深刻生動、清新風趣。常見於民間的演唱形式有:獨唱、表演唱、擂台斗歌、賽歌、演唱結合山歌劇等。內容大都以情歌為主,每首歌都有哥妹的字眼或含意,故有:「客家山歌精出名,條條山歌有妹名。條條山歌有妹份,一條冇妹唱唔成」的說法。有的山歌更是情意纏綿,優美生動,感人至深。如:「八月十五看月華,哥出月餅妹出茶。吃哥月餅甜到肚,喝妹幼茶開心花。」使人領略到客家山歌的風韻和美的特點。

除上述者外,汕尾市尚有紅色婦女舞、八獸舞、象舞、鬧花燈、兔子舞、簪仔鼓、扛大旗、挑花籃、踩高蹺、水唇木偶、東坑地景等樂俗文化。

(撰寫人:葉良方、黃健群、羅洪強)

第三節 生產習俗

一、農業

汕尾地區所沿用的曆書是夏曆,曆書中的「二十四節氣」,成為本市農業活動的主要根據。

(一)耕作時序習俗。舊時立春日縣鄉之官紳要民眾到村裡或郊外去祭拜「五穀神」和田神,祈求五穀豐登、六畜昌盛,謂之「夏(祈)平安」。上元節後,值雨水、驚蟄間之初雨時節,農民正式開耕;故有「元宵景過,各人找工課」之農諺。農民從早、晚造至冬種的生產過程中,為不誤農時,都循二十四節氣有序進行。如:「春分瓜、清明麻」,「清明布,穀雨店」「芒種不見種、雨淋夏至秧」,「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秋分定禾苗,寒路稻出昭(齊)」,「立冬番薯小雪麥」等等,都是反映當地農事活動時序和物候的俗諺。迨立冬後,為慶豐年酬神演戲,俗稱「還神戲」或「收冬戲」。冬至日,農家早上要備五味菜祀祖,做「甜丸」敬神。向祖宗和神明稟明一年收成的情況。

(二)農事規俗。開耕伊始進行重要農事,如栽種、開渠、築堤、伐木等,農民一般要按曆書提示的吉凶忌諱內容擇日而行。早造播種稱「落早」,播種時農民備供品到田間拜田頭爺。在田邊插上小竹枝及稻草人,以防禽畜踩食。插秧叫「布田」,山區水直播或移植小苗秧叫「店仔」,稻田除草謂「莎田草」,山區叫「踏田草」。舊時天熱大旱有求雨之俗,村、社耆老組織農民到三官大帝,龍王爺等廟前請願。許以打醮、演戲等方式答謝神靈布雨之恩。有的還挑選幾個名字與「雨」、「水」同音的漢子,挑著水,扛著神像,一路上敲鑼打鼓、三跪九拜到傳說中「龍神」出沒之處,如海豐大化山、陸豐雨山等去祈禱。這些都是體現了對龍的精神寄託。有些地區為防蟲害,水稻收割後焚稻草以滅蟲卵和肥田。若遇螟、蝗蟲肆虐,農民也有到郊外當天叩拜天神,祈求顯靈滅蟲之俗。

收割,早季俗稱「割稻」,晚造叫「收冬」。早季收割以後,在吃新米之前,要先用新米做飯,在村(家)里祭拜五穀神。晚造播好秧後,做一頓豐盛的飯菜祭祀祖宗,俗謂「做田密」。並留下一把秧苗,以示來年豐稔依舊。農曆七月十四日,要備供品到田間祭拜田頭爺,于田埂邊青苗處,插上幾株青竹,粘滿五色紙條。祭品有用米粉做的「稻穗」,象徵年豐物阜。20世紀70年代後,隨著科技的進步,農業機械化和水利化發揮了效益;除田草有除草劑;除蟲有農藥。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益。農民已不再把命運系在神明身上。但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的五穀神生,部分地方還遺留著祭拜我國農耕文明的始祖─炎帝神農氏的習俗。

(三)飼養習俗。在沒有機械耕作的年代,種田早冬三造靠的是牛的耕耘。因此耕牛成了農民飼養為主的牲畜。母牛一般在冬季產仔。小牛犢於翌春便可用鐵制的轡頭把它鼻子串住,套上繩子,以便放牧、役駛。故民間有「二月二牽牛仔去鑽鼻」之謠。耕牛成年勞作到了冬至前才算鬆口氣。冬至日下午,主人替牛梳洗一般後,即用松菜包著「冬節圓」或豬肉喂它,同時輕撫著牛頭以表慰惜。客家山區的農民要給耕牛備好過冬的「稈棚」(將稻草堆成棚)。寒冬臘月,要給耕牛煮熱粥水,保證耕牛的安全過冬。購小豬俗稱「掠豬批」,豬扛回家時要在家門口燒火團,以示「驅煞」。出賣大豬時,主人要拔起幾條鬃毛,並在司命灶君神前擺供酬神,謂之「解豬紙」,以祈後一槽再飼大肥豬。孵家禽時忌讓進過病房或產房的人入孵房,謂其眼不清凈見之不利。趕鴨子到田野或海灘覓食叫「撐鴨」。三鳥發生瘟疫謂之「敗條(欄)」。客家人多住於偏僻山裡,防盜看門自然少不了狗的幫助,因此家家戶戶都有養狗的習俗。

二、漁鹽業

(一)漁業。造漁船的第一工序是安裝船底中間的三條船板,俗稱「簀(音多客切)槽」。簀槽時要祭「木神」,扎紅綢。新船竣工後擇日下海稱「進水」。船上一般要設媽祖神座,插金花,貼符紙。船桅上要貼「一帆風順」,「魚蝦滿載」等吉祥紅帖。漁民在神前卜聖杯後,方鳴炮啟程。首次下海不管魚捕到多少,都要拿到街上發賣,這叫「有掠有賣」。開春,漁民認為第一隻先出港的船不吉利,故碣石港的漁民新春時曾有捐資贈給第一隻出港漁船的習俗。春節後首次下海捕魚,一般也要拿到市上發賣。汕尾漁場因季候風的關係,五、六月多在紅海灣;七、八月則東移碣石灣;九月底時碣石港以東之漁場較旺;故漁諺有「五、六無牽東,七、八無牽西」,「九月底拖東」之說。期間,漁民易港捕魚,俗稱「過澳」。漁民禁忌捕白吳魚(海豚),認為這是神魚,捕之不吉。若捕到大海龜,一般都放走,有拿到市上發賣的,會著意勸顧客購後在龜背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舉行放龜儀式,放它回大海,謂「放生」。

(二)鹽業,明末清初汕尾的製鹽以曬水為主。鹽工提海水上鹽池曬鹽的操作過程叫「通鹵」,鹽池俗稱「鹽町」,滷水經過蒸發池、結晶池、養鹵池、儲鹵池等七道工序稱一拔,二拔……。鹽工從結晶池播下鹽種稱為「撒鹽母」。收鹽叫「耙鹽」。鹽民納潮要掌握潮水位。諸如「初一、十五當午可(潮落)」,「廿一、廿二當午」(潮漲)等海洋諺語便是他們的經驗總結。

三、工商業

(一)技術的傳承,木匠業的祖師是列國時的巧匠魯班。木匠用的直角正方曲尺,俗稱「魯班尺」。舊時手工者一開門則多擺弄工具以示好兆頭。木匠開門要磨斧頭,木匠安裝脊楹,俗稱「上樑」。上樑時要擇良辰,梁中間要系紅棱和「五穀種」,貼紅帖,講「四句」(吉利話)。木匠到人家做完工後總要在主人家地上留一些刨花或木屑,讓主人家收拾,取個吉慶有餘之好兆頭;棺木匠謂其店為「長生店」,含有益壽延年的意思。泥水匠奉祀的是荷協祖師。泥水師傅為人搞建築或拆卸時,手握工具(灰匙或鐵鑿),口唱利市話,屋主人同時燒香放炮,以示「鎮邪」,稱「興工」。鐵匠的祖師爺是李老君,鐵匠開門時要把風箱拉得「呼呼」響,帶有旺火生寶色之意。理髮師的始祖是呂洞賓,理髮師一開門便將剃刀在獸皮或帆布製成的抹布上來回抹擦。相傳抹布是呂洞賓賜的劍盒,可制凶迎吉,其實它也具有去污磨利的作用。

(二)經商術的傳承。汕尾市商界崇尚春秋時期的商貿名人陶朱公和晏嬰,繼承他們善於經貿的傳統作風。具有抓住時機、敢於冒險和開拓進取、敢於決策的投資手段和經營策略;使汕尾市城區商業繁榮、商店酒肆林立,被譽為「小香港」。舊時海豐縣城最大的富商林葵利,其商店門口的楹聯:「葵枕實且公,不欺童叟;利澤長而遠,足貫市廛」,寫出了他們經商致富的原因。公平墟是鄰近八縣山海貨物的集散地,也因「公道公心公德,南北公認公道市;平價平衡平準,東西評稱平價墟」的商業道德而著稱。受到前輩經商術的傳承,經營者表現了民間靈活經商的決竅。即做到誠實取信、保質保量、童叟無欺;以及貨符所值、薄利多銷、互利融資、創造品牌等營銷策略。現公平墟服裝行業風生水起,紡織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歐、東南亞諸國。

(三)商行和市場習俗。舊時商界過春節時有互相拜年之俗,把交換回來的賀年帖,懸貼在店裡顯眼的地方。商店奉祀的招財爺是傳說中的財神趙公元帥統領下的「招財使者」。一般集市中心都建有「富壽廟」,內祀招財爺。但也有些地方崇信「關帝君」的,20世紀80年代起,各地已有不少商賈在他們的行鋪、公司里為關公設神位,定期頂禮膜拜。

商店早上一開門,掌柜的就拿起算盤上下晃動使之「叭叭」作響,然後放回櫃里,再次彈撥一番,隨後用雞毛掃撣去櫃面上的灰塵。以取一個鴻運騰飛的吉兆,也含有精打細算的意思。中藥店在開門時,要撞響搗藥用的銅臼,表示銅臼用得多,就生意興隆。

趕集俗稱「投圩」,趕集日期有定例,三日一趁(轉)圩。汕尾各縣區雖有不同,但大抵相近的圩市圩期相互不會重複。如海豐縣東部的公平圩日為農曆一、四、七;可塘圩為三、六、九;青坑圩為二、五、八。交易的物資,一般以當地的農副產品為主。每逢圩日,各種物資分門別類按劃定的區域擺置,供人們選購。也有一些屬專賣圩市,如市城區品涌的牛圩,紅海灣東洲坑的漁需品圩等,發展至現在還有一日一圩的如陸豐的博美和紅海灣的田墘的蔬菜市場。有個別圩市每年還要在開圩日搞慶祝活動,如海豐梅隴圩正月二十開圩日,慶典非常隆重。

(四)行話、暗號。沿海魚販到經紀行交易,秘密投標時操的一種數碼行話,俗稱「海  頭話」,如一叫「丁」,「己」,二叫「神」,「孔」,三叫「川」「斗」,四叫「蘇」,五叫「馬」,六叫「棱」,七叫「子」或「墨」,八叫「眉」,九叫「牛」,十叫「巳」或號,如果價錢是2元3角,就說「神斗」;47元就叫「蘇子」;價錢是5元5角,就說「雙馬」。

暗號。木匠在墨線上劃個X表示要,泥水匠在墨線上劃個X表示不要。

(撰寫人:翁深在、葉良方、羅洪強)

第四節 節慶習俗

一、 春 節

汕尾民間過春節,早在農曆十二月下旬就忙開了。家庭主婦們都必須「采塵」,把房子上下的灰塵采掃乾淨,連傢具碗筷也要認真洗滌一遍。十二月二十四送神上天,傳說這天眾神要赴天廷述職,各家都備牲儀香燭祭神,祭畢,將紙神座揭下當天焚化。二十六日開始蒸年糕(甜粿)。「年糕」,「年年高」也,寓意吉祥,故古往今來,這一習俗深受民間歡迎。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蒸「發粿」。發粿有「發財」之意蘊。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最為隆重。家家戶戶貼對聯和門神像。對聯表示喜慶,門神表示驅邪保平安。這天男女老少都必須回到家中,連在外地工作及在港澳的也要趕回來,全家大團圓。清早,家家戶戶都忙著殺雞宰鵝鴨,備辦牲儀香燭,先拜神明,下午祭拜祖宗。巨姓大族,還要集中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當晚各戶男女老少都洗澡穿新衣,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飯後,長輩給未成年的晚輩分送紅包,稱「壓歲錢」。已出嫁的女兒不得在娘家過大年夜。

正月初一大清早,各家拜神,燃發「開門炮」,吃素菜,虎獅上門拜年。這天上午,一家之內,一村一族之內,晚輩向長輩拜年,出門見熟人,互道「恭喜發財,萬事如意」。這一天,人人都要說吉利話。初二日開始,親戚之間互相拜年(稱「相巡」),各家備辦酒席接待親朋。相巡要以輩份大小為序,如先外公外婆母舅,次岳父母,然後是其他親戚朋友。相巡須帶紅柑、發粿、甜粿、豬肉等禮品,還要給長輩及晚輩送「壓歲錢」。如是一直到農曆正月初八。這期間,各地做大戲、舞獅、唱曲等等,熱鬧非常。初三日,每家每戶將幾天來推積在家的爆竹紙屑或其它垃圾送到遠處的河邊,俗稱「送窮鬼」。初四日,家庭主婦趁稍有閑暇之機,帶著孩子及禮品回娘家。俗謂「初四返外家」。至初七日,吃七樣菜。客家山區則吃「七樣菜茶」。即以大蒜、芥蘭、荷蘭豆、生艾、茴香、薄荷外加芝麻、花生和綠茶為原料,擂成粉漿,沖入開水的客家擂茶。

近年來,由於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少家庭於除夕夜到酒樓吃「團圓飯」,親戚朋友來拜年,也在酒樓擺席宴請。機關團體於春節期間舉行「團拜會」,向烈軍屬、老革命同志及有關人員拜年。各地還組織文藝匯演,節目內容更豐富,氣氛更濃。

二、元宵節

汕尾地區的元宵節,頗有特色。從農曆正月十一日起,各地城鄉都在祖祠前搭起彩棚,叫「燈棚」。十三日為開燈日,凡去年新添男女嬰者,須於燈棚內掛上喜燈。舊社會這種燈掛得越多越好,說明人丁興旺。這天晚上,男女老少都出來賞燈,拜神,還集中在一起飲「燈酒」。

更熱鬧的場面是「搶炮頭」。由兩個人登上高梯,點燃大鞭炮,炮一響,紙花飄飛,人們爭先恐後四處尋找炮心裡的那個竹管子,能搶到這個,就是得了吉利。如是接連放了幾炮,第一炮為最尊,叫頭炮,搶得頭炮,全家慶幸。

是夜,青年男女一邊打鞦韆,一邊對歌。歌詞自編自唱,多為歌頌太平、喜慶豐收或表達青年男女戀情等等,極具地方風情。客家山區則有如下習俗:砍一根綠竹尾插在雞籠上,並挑四穗特大麥穗,插在大門上方兩側,以祈求豐收。

元宵喜慶,從正月十三日開始,直至十六日結束。近年來,元宵燈會的規模比過去更為隆重新穎,除民間舊例之外,各地政府有關部門還組織盛大的游燈活動,不但有各種製作新穎的紙燈、紗燈、自動電燈,還有大型彩車及載歌載舞的遊行隊伍,使元宵的內容更為豐富多彩。

三、清明節

清明節是民間一年中最為隆重的拜祭祖先的活動。汕尾民間常說「清明無回(家)無祖」。因此,清明掃墓,男女老少必須到齊,遠在外地及港澳者,都不辭千里回來拜祖,以示孝敬祖宗。

掃墓之前,必備辦牲儀、發包、香燭、紙錢、鞭炮等祭品。到達墓地,先給祖墳除草、插上紙花(叫「掛紙」),接著點燭焚香祭拜。祭畢,焚化紙錢,將酒、蚶殼等少許祭品灑放於墳前,然後放鞭炮。全村或全族掃公墓,多在祖墓前圍著吃中飯。如果是頭一年祭拜的新墳,稱「做頭年清明」,子孫要哭一陣,表示哀悼。

清明掃墓從春分後開始,清明日(一般在公曆4月5日)為最高潮,至農曆四月初一日結束,據說這天是「鬼仔關門日」,不再接受陽間祭祀。

四、端午節

又稱「五月節」,是日各家門上貼符咒,掛上蒲葉和艾條,屋裡點燃用蒼朮、白芷打成的薰條,家家戶戶包粽子。傳說這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也和黃巢起義有關。

這天中午的河水(稱「午時水」),據說可以祛除百病,因此小孩要到河裡洗澡,婦女把午時水挑回家珍藏起來,備作配藥用水。

汕尾地區端午節的最大特色是舉行「龍舟競渡」。五月適逢雨季,溪河水滿,最宜賽龍舟。從初五日開始,一連幾天,凡沿海城鄉都舉行龍舟競賽活動,男女老幼盡興觀賞,氣氛十分熱烈。獲舟賽冠軍者,要做大戲還要設宴請客,表示慶賀。

自古至今,端午龍舟賽的習俗相沿不斷,成為汕尾地區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內容。當地童謠就是極好的印證:「紅邊蟬,叫勻勻,叫到五月節,人扒船……」。

五、中元節

又稱「盂蘭節」。汕尾地區稱為「七月半」,又稱「鬼仔節」。這天,各戶備辦牲儀,祭祀祖先,還用米粉摻糖做成圓形或長方形、上面印有谷穗的祭品,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至於那些無主可祀的幽靈,則由民間於此日捐出祭品,集中擺於宮廟或大墳場上,讓那些幽靈也飽餐一頓,祈求他們不要作祟,以保合境平安。還要用紙紮的「大士爺」(鬼頭)豎立於祭台之上,主持幽靈們會餐。解放後,「祭幽」之典已廢除。

六、中秋節

汕尾地區對中秋節十分重視,僅次於春節。在外地工作者及港澳同胞,均按時趕回家團聚。家家戶戶備辦月餅、柚子、芋頭、糖果等拜月娘的祭品。親朋好友互贈月餅、柚子等物,晚輩要向長輩敬送禮品,叫「送節」。近來送節的禮品多以罐裝花生油、茶葉、酒、高級月餅等饋贈。

當晚,家家戶戶拜月吃月餅,還請鄰居一起賞月吃月餅,處處呈現一派團圓祥和的景象。

七、重陽節

汕尾地區和全國各地一樣,歷來就有重陽登高的習俗。農曆九月初九日俗稱「重陽」。舊時這天,文人雅士登高吟詩作賦。現在仍有登高放風箏、野遊等活動。近年來,汕尾地區把這個節日側重於敬老尊老活動,各單位組織離退休人員開展野遊、參觀等活動,使節日有了新內容。

八、冬至

是日,為人夫者務必回家過節,汕尾地區有「冬至無回(家)無嬤(妻)」之說,可見冬至這個節日之重要。這天家家戶戶做甜丸拜神,備辦牲儀祭拜祖先。民間觀念,一年已平安過去,吃了「冬節丸」,人人都長一歲了。(撰寫人:黃健群、羅洪強)

第五節 禮儀習俗

一 、生 育

在封建傳統的影響下,汕尾市民間對傳承香火、養兒防老的觀念極其深厚。每當年節或神誕日,他們要到神廟極其虔誠地拈香求籤祈禱觀音娘、金花娘等賜送丁嗣,尤其是男丁。每年元宵節是民間求嗣「出丁」的開燈節,各村社或各姓祠堂均要掛上「鰲山燈」、「走馬燈」等燈飾,舉辦燈會、巡遊等節目。各家各戶也要掛上大紅燈籠。凡是上年求嗣「出丁」的人家,更要在家門口和祖祠上懸掛彩燈,有的合資請劇團演「丁戲」,並舉辦「請丁酒」和「吃丁茶」來宴請親友,以示酬謝神恩光耀門庭之意。據《粵東筆記》載,明末清初海城龍津溪上源有放水燈的習俗,求嗣者在下流沿岸競拾之,拾得白燈的喜為男兆,得紅燈的謂為女兆。此俗現已不傳。

海陸豐俗例,孕婦在分娩前,不允出遠門和做激烈的運動,也不允做裁衣縫布等動作;家中不允動土、釘牆壁、移動眠床等,說是會動胎氣,影響胎兒正常生長。產房門窗要緊閉,貼上符籙,以防生份人闖入,保持產房安靜。並用榕葉、茅草、艾葉、菖蒲、仙人掌等用紅棕索捆紮成小圓圈,掛於產房前或床帳上,以避邪氣。

舊時嬰兒接生,要請「接生婆」用竹桿片或剪刀斷臍帶。現多用新法接生。嬰兒出生後,要到外家報喜。七天內不讓外人探望產婦,亦不讓生人見新生兒。產婦分娩後,頭額纏戴布條圈,吃薑醋湯,洗香草水,不得接觸生水,不能光腳走路。初產數天內,只吃清淡的營養物;七天後就開始吃薑醋蛋瘦肉、燉雞等大熱量、高蛋白的營養物,少吃青菜和水果,以便多產乳汁餵養新生兒。二十多天後,才可佐食鮮魚類,但調料仍離不開姜醋。產婦一個月內不出家門,以防傷風感冒,謂之「做月」。嬰兒出生第三天,要用竹菜、鴨舌鳳、金銀花等煮水洗身,謂之「洗三朝」。

嬰兒做「十二朝」、「出月」時,親友要「送庚」賀喜,多是送雞蛋,少者10粒,多者20—30粒,也有送1—2斤豬肉或1—2隻活雞的。主人要招待親友吃用烏豆、糖、加上剝了殼的熟雞蛋泡米酒煮成的甜豆蛋酒,或吃甜酒糟蛋、姜醋蛋等。陸河有送姜酒的習俗,主人選擇吉日良辰,備辦豬肉、活雞、鮮蛋、魚蝦、黃酒、生薑等禮物,專程送往外家祭拜祖先,宴請外家親朋鄰友,答謝女方父母的養育之恩。公平等地方有回送酒碗的習俗,即用酒碗盛著泡了酒的剝殼熟雞蛋二粒、豬肉四塊、蝦脯若干;然後由家人將籃子盛著酒碗逐戶送到親友家中。外家也送來甜糕、嬰兒背帶、帽、鞋、服裝等物。主人要設宴請親友吃「滿月酒」。在嬰兒出生的一個月內,主人還要請親友鄰居同事等吃咸茶(丁茶)2至3次。即嬰兒出世三天後請吃「三朝茶」,十二天後請吃「十二朝茶」,滿月請吃「出月茶」。現「送庚」多改為送禮金和嬰兒用的衣物。

在慶祝嬰兒滿月時,結合給嬰兒取名、祀公婆神、理髮等民俗活動。命名要根據嬰兒生辰八字的五行缺項(缺什麼補什麼),取字眼或偏旁有金、木、水、火、土的文字予以補救。故此,凡名字有鑫、淼、森、焱、圭等字眼和偏旁者,均體現這種風習。有的命名取「古」、「乖」、「伢」、「戇」者,也體現取賤名易養活之意。有的命名帶「娘」、「潭」、「媽」、「佛」等字。則是反映嬰兒已取得觀音娘、譚公爺、媽祖、佛祖等神力庇佑的象徵符號。如果嬰兒的生辰八字與父母相剋,就要過房或拜義父義母。滿月前,產婦和嬰兒不得回娘家;滿月後,嬰兒才可以抱出來與外人見面。求嬰兒平安長大,有的家庭在眠床腳安置香爐,四時奉祀「公婆神」(即花公婆)。直至16歲時舉行「出花園」的成人儀式,供上三牲、香燭等拜別「公婆神」。

當嬰兒周歲時,家人要煮紅雞蛋(染紅 )給孩子吃,外婆要置新衫給外孫穿,稱「對歲衫」。親友要送禮品相賀,主人置辦酒席招待稱吃「對歲酒」。客人初次攜帶小孩到家,主人要用燈蕊帶或紅棕索之類包紮上錢幣掛於小孩頸上,謂之「留須」。

二、 婚 嫁

舊時婚嫁,均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強調門當戶對,結成姻親。並遵循「六禮」古風,相沿至今。其程序如下:

合婚。首先由媒人取女方生辰庚帖送到男方家中,將男女雙方生辰請算命先生合婚,認為雙方生肖不會衝剋,就可進行,否則將女方庚帖退回。

開聘。合婚相宜,便行相親。女方到男方家中察看其家庭情況,謂之「踏家風(方)」。若無異議即可議聘和開聘,在十二版紅折帖(婚書)上開列男方聘禮和女方妝奩數目。聘金尾數要有「4」的數碼,諧音「世」,取「世世相傳」好兆頭。聘單紅帖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認可,便可送聘定婚。客家山區婚俗,開聘後,女方親屬回家,女方則留在男方家中住宿。

送聘,也稱納采(俗稱擔酒)。男方擇吉日將聘金和芝麻、茶葉、豬腳、餅等「四色禮」送到女家。女方受聘後回送糖豆、糯米粿和使君子(吉祥草)。並宴請至親,分發定婚餅給親友。

送日。男方擇定婚期,寫成紅帖送至女家。女方開始備辦嫁妝。出嫁前,女方要請人挽面整容,俗謂「開面」。

迎娶。男家張燈結綵,門口貼紅對聯。由媒人領花轎至女家迎娶。新娘拜別父母上轎(客家由「好命公」扶上轎)。接著奏樂鳴炮起轎,新娘的兄弟(送嫁舅)、姐妹(送嫁姨)及伴娘等隨轎而行,至男家門口。新郎手執白扇連敲轎頂三下,又用腳踢轎門三下,打開轎門,然後新娘頭蓋紅布由「好命婆」扶出轎門,並邊做四句(吉祥話)邊牽入廳堂。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後拜祖宗,再拜父母和伯叔等上輩,然後夫妻對拜。禮畢,送新娘入洞房。當晚睡前夫妻共吃糯米甜丸,稱「合房丸」。

是日午或晚,男方宴請眾親朋,新郎到各酒席頻頻向客人敬酒。新郎、新娘交臂換杯對飲合巹酒。晚上,鄰居男女老少看新娘,吃喜糖,鬧新婚。新娘要為長輩及鄰居親朋端盤敬茶,被敬者飲茶後贈予新娘紅包或金銀首飾,謂「壓盤錢」。婚後滿月,新娘外家置辦禮物組織親戚、鄰居等婦女到新郎家做客,新娘置辦午宴盛情接待,俗叫「吃出月」。此外尚有男到女家入門結婚以及童養媳、指腹婚等婚姻形式。

建國後,國家頒布《新婚姻法》,實行男女平等,青年男女多屬自由戀愛,達到法定年齡,即到當地民政部門辦理婚姻登記。婚禮亦簡化,有的實行旅遊結婚。至八十年代後期,隨著經濟的發展,結婚大講排場,互相攀比,婚娶改用貼著囍字及花飾的小汽車載新娘,並用多輛小汽車載著送嫁舅、姨、親友及彩電、電冰箱、空調等嫁妝,晚上在大酒樓舉辦豪華酒宴,新郎新娘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及其父母和至親等在大門口迎送赴宴的賓客。宴會時,主持人致祝賀辭,新郎新娘相互勾手飲「交杯酒」,然後在其父母、至親的陪同下,逐席向來賀的親友敬酒致謝。有的新郎新娘兩家舉行聯婚酒宴。但「六禮」婚俗儀式照舊。

三、壽 慶

賀壽,俗稱「做生日」。過去一般人逢常年的生日不興壽慶,惟年過花甲的第一年,即六十周歲,或年滿七旬、八十大壽,家人才會隆重舉辦祝壽活動。但有的富戶五十周歲就開始做壽。是日,張燈結綵,門旁貼賀壽紅聯,廳堂掛壽幛,供壽星像,點長明燈,吃紅壽桃餅和長壽麵。壽翁先拜祖宗神位,後接受兒孫的跪拜問候,以及子孫敬獻的金玉手飾和衣物等。同時,賓客也送壽禮。主人在家中或到酒樓設宴招待來客。席間,全體向壽翁敬酒。壽翁則要將一條紅棕索縛著紅色的利市包,掛在幼齡的兒孫脖子上,俗稱「留須」。但四十周歲不做生日,民間有謂:「生人不做四十日,死人不做四十七。」

近來,有部分家庭受西方風俗影響,長輩也為小孩舉行生日紀念活動。在家中設宴接待親友和孩子的小朋友,一起吹蠟燭,吃生日蛋糕,玩生日卡,接受親友和小朋友賀送的紀念禮品等,以享天倫之樂。

四、 喪 葬

歷代沿襲重殯厚葬、入土為安的禮制,治喪儀式有迎棺、倒刺、入殮成服、封棺、告別、出殯等程序如下:

當老人彌留之際,即應召集全體子孫在病榻前「送終」,辭世後,將老人腳向門、頭向里移入祠堂或廳堂地上,更換壽衣,蓋上「天地被」。男者手執紙扇,女者手拿桃枝,點上「腳尾燈」(謂能給亡靈照亮黃泉路)。舉家慟哭哀號,輪流守靈,不間斷地點香燒紙綻,稱「燒盤纏」(謂給亡靈往陰府路費)。並將銀圓或金屬錢幣置於死者口中,稱「含口銀」。同時成立治喪理事會,安排人員購買棺材等,請來吹鼓班,門口貼上藍紙白字的喪聯。並請地理先生上山定墓穴及擇出殯時日。派人分頭訃告親友,俗稱「趕老」。報喪時,不能進入親友家門,只能喚出門口告知之,親友聞訊後要用針線捆著的彩錢送給「趕老」者。客家山區則是煮一對雞蛋送給報喪者,謂之「利是」。

翌日起鼓吹嗩吶奏哀樂,親友送來奠儀、靈旌、花圈或輓聯,往靈堂弔唁祭拜,以示悼念。收奠儀時分發餅及毛巾一條,並書寫黃紙條列榜公布送來奠儀的金額及姓名。

入殮前,請來師公(道士)念經超度亡靈,宣讀親眷名單,謂之「成服」。此時,孝子孫頭戴白布的「麻圈蘆」,身穿白衣白褲跪迎死者外家。外家母舅身披紅布,手執青竹紅頭杖或竹葫,口誦四句吉利話,稱「賜杖」。對子孫中不孝者,可以用竹杖敲之,以示儆戒。於是始同意封棺並抬至屋前空曠地,再執香三跪三拜,禮畢才可出殯。客家山區則由外家鳴鑼後,始允抬出靈柩進行祭棺、拜四方天地、授孝棍、穿孝服、戴孝帽等儀式。

出殯前,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師公讀祭文,親屬披麻帶孝,放聲哀哭,稱「開孝」。村老帶領孝子到四路頭「買水」。禮畢,送葬隊伍出發,鳴鑼開道,沿途撒紙綻,燒紙錢,謂「買路錢」。前面是擎著紙幡、靈旌、彩旗的人群,接著是兩人抬的祭席(一般四席,分別擺上豬頭或饅頭、素菜等)。其後是亡者相亭、由八個「大力」抬著的棺材。孝長子或長孫手執紅頭竹杖並捧著神主牌座,其餘孝子分兩邊扶棺材而行。隊伍中吹鼓手、八音班、大鑼鼓班奏著哀樂。行列最後是孝長媳婦拿著燃煙的「火母」(稻草編成)和哭泣的婦女們,以及其它送葬的親友人群。一路上鞭炮聲和銃聲不斷地的燃放。送至郊外,婦女兒童及外親娘家可以繞道而歸。棺柩抬至墓穴,由師公念經後,孝子孫們抓一把黃土繞穴走一圈,先後將黃土撒向棺柩,然後按時辰復土封穴,另日再建墳面立墓碑。

是晚,在家中設祭亭,請師公誦經做功德,唱「十月懷胎歌」。出殯後第三天,親屬備牲儀、芝麻、豆等往新墳祭拜,俗稱「完墳辭山」。以後每逢七天祭祀一次,叫「做七」。孝子們守靈七七四十九日或一百日,才可脫孝出門。

20世紀60年代後,革除陳規陋習,喪事大都從簡,改為開追悼會,參加者臂纏黑紗,胸佩白花,向亡者鞠躬默哀。改革開放後,舊風復起,講究排場,富者辦葬禮花費動輒數萬至幾十萬元。送葬時,靈車開道,小汽車、摩托車成隊載銘旌、花圈等。祭席增至九桌,增置全豬全羊牲儀。一路上高音喇叭奏哀樂,吹鼓班、八音班、西洋管樂隊奏哀曲,送葬者俱穿白衣白鞋。葬畢在酒樓大宴親賓。但近年來實行火葬改革,移風易俗,葬儀始有所收斂。

五、稱 謂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講究倫理道德和禮貌,反映在稱謂上,既有嚴格的輩序和等級的區分,同時又受到迷信避忌的影響,同一稱呼又有寬泛複雜的叫法。

福佬方言區對父母的稱謂,一般多稱呼為爸、爹和媽、媽咪(客家方言區稱母親為「阿m iē」)。但有的出於對生辰八字的迷信,怕五行相剋無父子之緣,故改作生疏一點的稱呼,以求父子相安無事,即以叔、伯和嬸、姆、姨稱呼父母。同樣在稱謂上,也反映了舊時婦女低人一輩的現象。海陸豐婦女稱呼丈夫的兄弟為伯叔,稱呼丈夫的伯叔為伯公叔公,即以兒子的輩分稱呼之。這是比較特別的稱謂,其他稱謂如下:

稱男性成人:先生、同志、嗒埔人(男人)、侯生人(青年)、老大(老年人)、大佬(大哥)、靚仔(青年)。

稱女性成人:女士、女同志、小姐、咱嬤人(女人)、姑娘、姿娘、老婆仔(老太婆)、大姐、靚女(姑娘)。

稱男童:郎仔、小孩,細人(客家)。稱女童:咱嬤妹仔、細妹仔(客家)。

稱祖父:阿公。稱祖母:阿媽(mà)、阿婆(客家)。稱祖父之兄嫂:伯公伯婆。稱祖父之弟嬸:叔公叔婆。

夫稱妻:愛人、咱嬤、老婆,埠娘(客家)或叫妻名。妻稱夫:愛人、丈夫、安、老公,或叫夫名。

稱父之兄:阿伯、大伯、二伯……。稱伯之妻:阿姆、大姆、二姆……。稱父之弟:叔、二叔、三叔……細叔。稱叔之妻:嬸、二嬸……細嬸。

稱父之姐妹:姑、大姑、二姑……細姑。稱姑之夫:阿丈、姑丈、大姑丈……細姑丈。

稱母親姐妹:母姨、大姨、二姨……細姨。稱姨之夫:姨丈、大姨丈……細姨丈。

稱祖父姐妹:姑婆、老姑婆。稱姑婆之夫:丈公、老丈公。稱祖母姐妹:姨婆。稱姨婆之夫:丈公、姨丈公。

稱母親兄弟:母舅、大舅、二舅……細舅。稱母舅之妻:妗、母妗、大妗、二妗……細妗。

稱外祖父:公、外公、接公(客家)。稱外祖母:外婆、外媽(mà)、接婆(客家)。

稱岳父:丈人父或公、長身爺(客家)。稱岳母:丈人母或婆、長身哀(客家)。

稱母舅、姑、姨的子女:表兄弟、表姐妹。

稱妻之兄弟:妻舅、內兄、內弟。稱妻之姐妹:妻姨。稱妻姨之夫:連襟。

稱兄之妻:嫂、大嫂、二嫂……。稱弟之妻:小嬸。稱子之妻:心哺(媳婦)。

稱結契兄弟:年兄、年弟或誼兄、誼弟。

此外,女對夫族親戚的稱謂和男對妻族親戚的稱謂,習慣上隨兒女輩序對其的稱謂。

(撰寫人:葉良方、鄭美秀、羅洪強)

第六節 信仰習俗

自古迄今,海陸豐民間廣泛信奉祖靈和各種神佛,建置了很多寺廟庵觀和祠堂等民俗活動場所,拜神祭祖驅鬼成為日常生活中一項重要的內容。他們迷信風水、命運、巫占、兆應和宜忌,其信仰和崇拜的對象很寵雜,既受到儒道佛三教的影響,又受到行業、圖騰、自然、名人崇拜等社會文化心理的影響;明末清初又接受天主、基督等西方宗教的傳播。因此,汕尾民間普遍存在著深厚的多神崇拜現象,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社會風俗習慣和文化心理習慣。

一、神佛崇拜

每逢農曆年節、重光慶典、神佛誕辰等日,就是世俗進行祭祀活動的時間,汕尾民間最為崇拜的神佛有:

天妃,俗稱媽祖,名林默,生活在宋建隆至雍熙年間的莆田湄洲島。生前博曉天象,嫻習水性,常於海上救助沉溺者;成為護國佑民的象徵。沿海漁民為祈願出海平安和漁獲豐收,每逢出海歸來,必到當地媽祖宮進香謝恩。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家家戶戶都要到媽祖宮獻上供品,舉行隆重莊嚴的祭祀儀式,並組織廟會演戲,抬著媽祖像巡遊等活動。

媽祖是汕尾市民間最為信奉的水神,凡沿海港口及黃江、螺河流域碼頭處,必有其廟宇。計有古蓮田、大德、龍山、長沙等媽祖宮等60多座。海陸豐福佬方言諸姓大都溯源於莆田,是媽祖的同鄉,他們於宋元明清時期陸續遷徙到海陸豐,同時也帶來媽祖崇拜的習俗。現陸豐林姓猶稱呼媽祖為姑媽。甲子順濟宮是汕尾市最早的媽祖宮,「順濟夫人」是宋徽宋敕封媽祖的第一個封號。南宋乾通五年(1169年),甲子名紳范有仁捐巨資建順濟宮和順濟橋,成為汕尾市內媽祖崇拜的第一個活動場所,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鳳山祖廟是汕尾市建築規模最大的媽祖宮,佔地3000平方米,加上附設的旅遊區共佔地2.5平方公里。山頂矗立的媽祖石雕像高16.83米,聞名海內外。南塘華山寺,是媽祖民俗文化較為奇特的廟宇,該寺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原是供奉如來的佛教寺廟,至清康熙初遷界時,碣石漁民將媽祖的崇拜習俗也帶來華山寺,在前殿奉祀媽祖,並將寺名改為華山媽祖宮。湖東天妃廟除奉祀媽祖外,還同時奉祀「靈惠懿德妃」和「注生娘」,俗稱「三妃廟」。大德天妃廟供奉媽祖的五種化身神像,夙有「一玄山、二盤儺、三大德」之美稱。

玄武,俗稱北帝。是汕尾市民間影響較大、信眾較多的神佛。清康熙時因避聖祖玄燁諱,改為真武。其廟宇遍及海陸豐,計有海城五龍寺、東海北帝廟、公平玉虛宮、紅草真武廟等名稱的玄武廟20多座。碣石鎮是海防要地,有玄武廟6座,具有濃厚的玄武崇拜習俗。其中玄武山元山寺是歷史最悠久且聞名海內外的玄武廟。

元山寺,始建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移建今址,佔地5萬多平方,有殿舍九十九間。殿後福星壘塔是民俗「佛燈指航」的象徵性建築物。每年正月初五,來自東南亞、港澳台和華南各省的10多萬香客雲集玄武山,祈求福祉。海陸豐信眾尤其虔誠,拜香之前,全村要大搞衛生,男女老幼要齋戒二至三天,親往拜玄山者衣冠整新,禮節周全。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是北帝的兩次誕日,當地要舉辦隆重熱烈的元山廟會,兩戲班從二月底起要連續演出40多天《三國演義》的正字戲。屆時碣石鎮各街道要設置牌樓,掛上「火聯匾」,飾以蝙蝠、麒麟、鹿等刻紙,入夜燭光輝映,美崙美奐。各家各戶張燈結綵,掛起大紅燈籠。各村社組織富有特色的抬大纛、擔花籃、大鑼鼓、八音班、舞龍、舞獅、舞八獸、扮景等文藝節目大遊行,連續數天,觀者人山人海。

觀音,有千手觀音、坐蓮觀音、白衣觀音等三十六個化身名稱,各有其誕日,民俗多以農曆二月十九日和六月十九日到觀音廟祭拜。觀音化身是民俗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象徵,也是汕尾市民間影響最廣泛、信奉人數最多的菩薩,幾乎所有的佛教寺廟和家庭都供奉觀音像。全市主奉觀音的有定光寺、金竹寺、雲蓮寺、准提閣、翦翠庵、水月宮、凝波寺、華嚴庵、育善庵、彩雲洞、碧雲洞、潮音精舍等約25座大型寺廟。

此外,汕尾民間常見信奉的還有釋迦牟尼佛(俗稱如來佛祖),佛誕四月初八;彌勒佛(俗稱大肚佛或笑臉佛),佛誕正月初一;阿彌陀佛(即無量壽佛),佛誕十一月十七;普賢菩薩,佛誕二月二十一。佛廟有雞鳴寺、清峰寺、大道庵、普昭寺、得道庵、望斗靈岩庵等10多座,廟中還配祀韋佗、天王、羅漢等。地藏王(俗稱法王),也是市內民間信仰較普遍的佛教冥神,佛誕七月三十;配祀閻羅、判官等。法王廟有白雲寺、華嚴庵以及海豐縣城河園、高田等10多座。道教活動場所有紫竹觀、玉清宮、鳳翔觀、觀生觀、玉華觀等15處,供奉太上老君(誕二月十五)、元始天尊(誕正月初一)、玉皇大帝(誕正月初九)等神祇,配祀五斗星君、二十八星宿等。每座寺廟均有多尊乃至數十尊神像,普遍存在著多神崇拜的現象。

二、自然崇拜

汕尾市民間存在著濃厚的自然物神的崇拜,舉凡天地日月風雲雷電動植物山川河海等自然物,多數被人格化為神。有一部分還為官祀之神。據舊縣誌載,明清時期海豐縣及陸豐縣政府均在城郊設有代表土地五穀的社稷壇和風雲雷雨山川壇進行專祀。市內較常奉祀的自然物神有:

三山國王,原揭西獨山、明山、巾山之山神。據《揭陽縣誌》等載,三山國王肇跡於隋,靈顯於唐,受封於宋。隋時建廟於揭西霖田玉峰,明清時期流傳至海陸豐,被尊為福神,也是粵東諸縣普遍信奉的特有的地方神。市內各墟鎮和鄉村均有其膜拜的香火,建有國王廟(俗稱王爺宮)約30多座。東海國王廟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每年元宵在廟前舉辦送香船(又稱送瘟神)的祭祀活動。並有正月二十抬著王爺像巡街的習俗,各村出動大纛、彩旗、神轎、簪鼓、八音、花籃、舞獅、扮景等隊伍巡遊街道,祈求王爺降福,社會和祥。

城隍,城市守護神,是守御城池、維護治安、監護百姓、兼管冥籍的地方陰間最高統治者,被列為官祀之神。過去民間對城隍尤其迷信,凡遇瘟疫水旱,均要抬出城隍爺出巡城內鎮壓災疫,驅除邪魔。民俗相傳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城隍要騎馬上天向玉皇述職,至正月初五返回。各鄉社要舉行祭祀,演出開棚戲和落馬戲。全市計有城隍廟10多座,仿縣衙門規模而建。各地城隍誕辰不一,海豐城隍廟於七月二十四神誕前一天起要連續演出一個多月的戲,捷勝城隍廟以八月十五為誕,也要於前一天起連演四十台戲。

土地,俗稱伯公、地主爺等,處處有廟,稱福德老爺廟。廟中置立一對慈祥的公婆像。市內多數人家均置有香爐神龕專門奉祀。山頭墳墓前右側均立有土地神位,是各方區域的本土神,職掌鎮妖壓鬼,神誕二月初二。明清時期官祀的社稷壇,「社」是土神,也就是土地公,與穀神合稱為社稷。

灶神,又稱灶君,也叫司命公或司命帝君,管一家禍福。過去民間建有灶王廟,各家灶台也普遍置立神位奉祀。神誕十二月二十四前一天民俗要舉辦「送灶」的祭禮。現隨著社會物質的變革,城市居家已沒有灶的概念,僅有農村小部分家庭仍繼續使用灶,其崇拜習俗已逐漸消失。

其它自然物神有海城華光廟、陸河南門宮、梅隴蓮花廟、公平瓊花廟等祀火神華光大帝(誕九月二十八),梅隴東澳風神廟祀風伯(誕八月十八),海豐雷神廟、甲子應元雷神廟、公平雷爺廟祀雷神(誕六月十六),汕尾太陽宮祀太陽神(誕三月十九),鹿境太陰娘廟祀月神(誕八月十五),海城城東藥王廟、陸河大溪畲神農廟祀農業神五穀主神農氏(誕十月十五),鹿境畲港庵祀地母元君(誕十月十八)。此外,鄉村古榕因軀幹虯曲、根須飄拂,也被認為有靈,尊為樹神,常有村民插香燭膜拜。

三、行業崇拜

過去,海陸豐各墟市手工業作坊興盛,有鐵匠、木匠、石匠、泥匠、磚瓦窯、炭窯、理髮店、中藥鋪、戲班等各行業,為了祈求神靈保佑其生意興旺和工作平安,都要在其作仿和經營場所內的重要位置供奉本行業的祖師神,每逢初一十五、節日或祖爺誕日,都要虔誠進香祈福。

醫藥業祖師神有:華佗仙師,原為東漢名醫,死後被祀為醫祖。海豐縣赤坑長慶寺(原名長明寺),始建於南宋寶佑二年(1254年),是一座供奉華佗為主的古寺,每逢神誕四月十八,附近各墟市鄉村信眾麇集寺中,祈求醫祖賜福,合家平安,祛除百病。醫靈爺,即唐名醫孫思邈,死後被尊崇為醫藥行業祖師神。陸豐東海和海城東門、龍津溪西醫靈廟(俗稱靈爺宮),就是奉祀孫思邈的神廟。保生大帝,俗稱大道公,生前為北宋福建名醫,死後被尊為醫神,陸豐有真君廟奉祀。

生育健康神有:金花娘娘,誕四月十七日,海城幼石街有金花娘娘廟。注生娘,配祀在公平萬福庵等。花婆,俗稱阿婆神,是主管人間生育與健康之神,也是兒童的保護神。誕二月初二,與花公配祀在鳳山媽祖等廟中,民俗例凡初二、十六或小孩生日往祭之。

兒童保護神有:譚公爺,俗名譚德,明歸善(現惠東)縣譚公墟針筆嶺人。小頗靈異,能預卜未來,後成仙佛,影響僅及惠州府。海豐赤石等地建有譚襄濟公廟10多座。神像呈小孩像,頭梳雙髻,戴哪吒箍,身披紅兜肚巾。舊時民間嬰兒羼弱多病者,多拜譚公為義父,取名均有「譚」字。若其父母已拜者,則呼譚公為義公。神誕六月二十六,是一位獨特的地方神。

手工業祖師神有:魯班、為泥水、木工、搭棚業祖師神。原為戰國時名匠,死後被尊為「三行先師」。誕六月十六,過去木工等作坊均設有其神龕祭拜。老子,即太上老君,春秋時人,後為道教祖師,因煉丹八卦爐,被鐵匠、磚瓦窯、炭窯等奉為祖師爺。呂洞賓,被理髮業尊為祖師爺,誕四月十四,有甲子福壽善堂等供奉其神位。

其他行業祖師神有:財神,俗稱招財爺,誕六月二十四。汕尾所祀財神,多指趙公明和陶朱公,以及武財神關羽(誕六月二十四)。戲神,正字戲、白字戲班祀田元帥,西秦戲班祀妙庄王。吉祥神,即福祿壽三星,分別象徵幸福、官祿、長壽。源於道教天官(誕正月十五)、地官(誕七月十五)、水官(誕十月十五)三官神。因在其生辰日執職,故民間多在此日拜求賜福、赦罪、解厄之願望。田墘湖內村有三官大帝廟專祀。此外,文昌帝君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是讀書人求祿運和文運的祖師,有捷勝文武廟和公平大成殿供奉。

四、人神崇拜

在中國以及地方的歷史上,湧現了不少英雄人物、賢官直臣,他們生前為國為民忠肝義膽做了好事,死後因其業績被民間追崇為神祇。還有作為漢民族存在象徵的宋帝昺及明崇禎帝,死後也被人民懷著亡國的心情,通過民俗的方式立神位來祭奠他們。

英雄崇拜神有:關帝,三國名將關羽,因忠義被後世祀為聖帝。過去,關帝崇拜遍及海陸豐城鄉,較大型的廟宇有汕尾、海城、東海等關帝廟30多座,其中僅碣石一鎮就有東、西、南、北關4座。現市內很多酒樓食肆及工商企業,將關帝尊為武財神,置有神座奉祀。與關羽齊名的宋將岳飛,因精忠報國得後世崇仰,稱為岳王(誕二月十五),陸河河田有關岳廟奉祀。大禹,上古治水英雄,死後被祀為水仙爺(誕十月初三),其信仰後來從中原輾轉傳到海陸豐,有海城溪西、捷勝等水仙爺廟奉祀。鄭祖禧,鄭成功之妹,清順治七年隨兄征戰至白沙湖中箭身亡,英魂不泯,常於大海救助漁民,被尊為金剛媽祖,建祖禧廟為祀。

忠賢崇拜神有:文天祥、陸秀夫,南宋抗元名臣,宋景炎年間先後護幼帝南來海陸豐,後均壯烈犧牲,成為漢民族英雄。汕尾民間建立五坡嶺方飯亭、表忠祠、三忠祠、進食亭、宋存庵、岩公亭等來紀念他們。此外,海城、甲子、碣石等地建有紀念奏開界有功民生的廣東總督周有德、巡撫王來任的雙仁祠;梅隴建有紀念北宋直臣包拯的包相廟。

五、祖靈崇拜

汕尾民間對祖靈十分崇信,認為祖先能福蔭後人,興建祠堂不惜一拋萬金,藉以顯耀門第家聲。因此,海陸豐城鄉聚族而居的地方,祠堂是建得最顯著最宏麗、風水最好的建築物,大都是座北向南,面臨水池,環境優美之所。祠堂內正廳置立香案和祖宗龕,龕內豎立歷代先人牌位,四時進行祭拜。

海陸豐陳、林為兩大族姓,其中陳氏星聚堂下有德慶堂、光裕堂等300多間祠堂;林氏忠孝堂下有博美鰲峰等200多間祠堂。其餘大姓祠堂有蔡氏濟陽堂,呂氏河東堂,吳氏將軍府、勃海堂,顏氏克複堂,葉氏五星祠、鎮樓祠,彭氏商賢廟、黃氏江夏堂等。

汕尾市民間極其重視祭祖,祭祀時間多在正月初十開燈節、春分或冬至。族祭由族中長老主持,合族在祠堂前置八仙桌擺放祭品,向著祖宗龕舉行俗稱大三獻、小三獻的祭禮,點燃香燭紙錢行三跪九叩首,祈禱祖靈庇佑。祭後在祠堂前請戲班演戲,燃放炮仗焰火。或欣賞祠堂內懸掛的鰲山燈、跑馬燈等燈飾,合族同樂至夜闌時分。

六、巫占崇拜

巫術是以扶箕、畫符、念咒驅鬼、坐筒等為手段。占術是利用卜卦、聖杯等為工具,兩者合稱巫占,藉以推論吉凶禍福,問詢仕途功名、婚姻、運程等。

扶箕,俗謂簸箕神,是一種古老的占卜術數。即以兩小孩扶著簸箕、竹篩之類,倒扣的箕底插著一支筷子。巫者口誦咒語,請神顯靈在沙土或麵粉上書寫字跡作為神示。

坐筒,巫婆問清求卜者來意後,口中喃喃表演出神靈或鬼魂附體後的種種動作,作為其化身或代言人,通過察言觀色來答覆求卜者的要求。

驅煞,新居未遷入之前,一般要請巫師(道士)擇日舉行驅煞的儀式,俗謂退土(又稱謝土)。屆時屋主在神案插上香燭和供上五牲祭品,巫師頭扎紅布,手執鐵叉,念念有詞地作起法來,身後鑼鼓、嗩吶齊響,從內至外地將鹽米灑向地上,表示驅煞氣。有的選擇請獅班進新宅舞獅,進行謝土驅除邪氣。

喊精神,舊時民間小孩在外受了驚嚇,茶飯不思,睡覺不寧,神志恍惚。認為其靈魂被鬼所攝。於是家中老人取小孩衣服在受驚處燒香,一邊跺腳,一邊喊著孩子名字往家走,回到家中即將衣服給小孩穿上,認為此舉可使小孩喊回靈魂。

除占胎神,小孩出世不久,啼哭不止,或嘔吐、精神不振等狀,民間認為是家人在牆壁上釘鐵釘或挪動床位而占胎神的緣故。因此要用艾葉浸清水洗刷睡床或牆壁,然後用面盆盛著給小孩洗身,認為可除小孩病狀。

卜聖杯,即將兩個好像剖開的腰果狀的木製卜具,合攏在胸部處,焚香默禱後舉過頭頂拋在神像前,以祈求神明指示吉凶。如果兩杯呈現俯伏狀俗稱「烏古」,表示否定,為壞兆。兩杯呈仰面狀俗稱「好笑」,表示所求難於應允,為中兆。呈一伏一仰狀俗稱「聖杯」,表示肯定,吉祥之兆。這是民間簡單而廣泛運用的卜卦之法。

求籤詩,簽乃竹製卜具,每一簽刻有數字編號,貯於簽筒。求籤者向神佛焚香默禱後,將簽筒向地上傾斜搖動不已,直至搖出一簽。然後採用卜聖杯方法,以兩杯擲地,如連續三次呈一陰一陽狀的聖杯,即認為搖出的簽號無誤,執起與放在廟祝的籤詩簿核對,查得印有古典戲曲題目的七字四句詩一首。最後請廟中執業先生解籤詩,以卜休咎。籤詩分上上、中中、下下等九等。各神佛的籤詩簿不同,其中城隍廟的籤詩較特別,以元亨利貞四字按數排列。

擇日,世俗凡建宅、婚嫁、遷居、出門、開張、喪葬等均要選擇吉日進行,達到其趨吉避凶的心理目的,俗謂睇日。即請風水先生根據主人生辰八字與值日星神、五行生剋相聯繫,選擇青龍、天德等黃道吉日,避開天牢、地煞等黑道凶日來行事。但涉及陰陽宅的擇日,還要看朝向,才能選出好日。

(撰寫人:葉良方)

第七節 畲 習俗

一、畲 族

位於海豐縣鵝埠鎮北部7公里處的紅羅村,是汕尾市唯一的畲族村莊。紅羅村在羅裙山南麓,現有人口27戶190多人,以藍姓為主,還有雷、黎兩姓是上世紀50年代末從惠陽山區遷來的。畲族人通用漢字,但本村間通用本民族語言——畲語。對外通曉福佬、客家、白話、尖米等漢民族方言。

畲族歷史悠久,《惠州府志·外志》云:「至宋治稱蠻瑤,其在惠者俱來之別境。椎結跣足,隨山散處,刀耕火種,采實獵毛,食盡一山則他徙。粵人以山林中結竹木障覆居息為 ,故稱瑤所止曰 。」清乾隆《海豐縣誌·雜誌》亦載:「其在海豐者,皆來自別境,家供畫像,犬首人服,歲時祀之。」清初,海陸豐北部山區有羅 、葫蘆 、大溪 、南 、咬破 、後 、羊角 、 寨等10多處畲族聚居之地。而紅羅村畲族祖先原居於蓮花山北麓惠陽縣境的嶂背村,清同治咸豐年間,人口600多人,至光緒末年,猶有300餘人。有盤、藍、雷、鍾、苟5姓,自為婚姻。他們在山頂依靠刀耕刀種收穫山蘭稻、採摘野菜樹果以及狩獵為生,逮至民國初期,他們遷到羅裙山南麓半山腰的泉水邊,用竹木搭架以茅草復蓋建寮屋而居。村前建有祠堂供奉始祖盤匏王畫像,謂之祖圖。歷經多年戰亂遷徙和瘟疫疾病,居住在羅 、葫蘆 、大溪 等10多個村寨的畲民已絕跡,僅遺下羅裙山畲族一脈,至解放初期全村人口僅存藍姓27人。經海豐縣政府動員下山,在羅裙山下建了紅羅村。村中有學校、商店、打鐵鋪、磨米房等作坊,過著以農耕為主,狩獵、燒炭、採藥為輔的生活。

隨著現代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發展,畲族的生活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居住和服飾等同漢人無異,但仍保留其圖騰祭祖、婚娶、狩獵、喪葬、年節等文化習俗。

(一)圖騰祭祖習俗

畲族的圖騰習俗,源於其始祖盤瓠(俗稱狗頭王)的神話故事。相傳盤瓠是遠古高辛帝身邊的一隻金毛神犬,潛入敵營刺死入侵的犬戎王,並將犬戎王頭銜走獻給高辛帝,與其三女兒金天公主結為夫妻。後遷入深山叢林,生下五子五女結為五對夫妻,傳下藍、盆、雷、盤、黎五姓子孫。據紅羅村老人口述;其中遷至海豐的畲族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為紀念始祖狗頭王,繪其畫像,每屆農曆正月初八的狗王誕(即雞公王生),是最為隆重的節日。是日清早,全村男女老少穿新衣,戴新帽,各家各戶披紅挂彩,宰豬羊,殺雞鵝,釀酒蒸糕,聚集在祖祠內或村前的廣場上,祭祀狗頭王。並請惠東縣多祝山區的畲族巫師(俗謂師公)主祭,舉行「妝頒」的祭拜儀式。巫師戴道帽,穿白長衣,著道士鞋,頭裹紅布,左手握方印(印文「太上老君」),右手提鈴刀(即橢圓形短劍長35厘米,中闊0.05厘米,刀柄尾有直徑40厘米的圓圈,圈內穿入9個小圓環)。祭拜時,巫師搖著鈴刀率全村人口進場。祖祠內掛起披著紅布的祖圖像,巫師在案桌點燃香燭祈禱後,邊誦畲語經咒,邊手舞足蹈作示法狀。畲族長老率領全村老小向著祭品跪拜,祈求「雞公王」庇佑合境平安,狩獵告捷,然後一齊到村前廣場上跳起「雞公舞」。狂歡度夜。青年男女藉以互訴情愫,以定終身。此外,每屆春節、清明、端陽節、中元節、十月初一、冬節等,全村都必須由族長帶領上山到祖祠祭拜。祭祖時,在公廳懸掛祖圖。家家戶戶備五牲酒肉、五色米飯香燭等,由族長率眾將祭品擺向大門,朝外跪拜,請回在外狩獵身亡的太公元靈,然後再挪動祭品朝向內廳祖圖叩拜。祭畢,族長向後輩講述族源,使之銘記,世代留傳。

(二)婚娶習俗

舊時,紅羅村青年男女的婚姻都是由媒人撮合父母包辦的。其過程一般要經過訂婚、送庚帖、定婚、送酒、迎娶等程序。先由媒人帶男青年到女家求親,姑娘如果同意,就走出房間會面,若不中意,則不露臉。然後,再由媒人往返男女雙方家庭議定聘金(身價銀),經雙方父母同意,謂之訂婚。聘金按新娘年齡大小而定;新娘在16~18歲的,聘金一般為18對銀元;超過18歲的,則相對減少。從女方送庚帖到男方那一天算起,3天內雙方家庭沒有發生禽畜死亡或跌破碗簋等不吉利的事情,就可定婚。由男方父母請先生擇定吉日迎娶。在婚期的一個月前,就要通知女方家庭迎娶的時日。迎娶前幾日,男方要送給女方米酒30斤;以及豬肉、糯米、粘米、紅米等若干,謂之送酒。女家要設宴請鄰居及親戚,赴宴者要送若干禮物新娘做妝奩。婚日,男方請親戚和媒人到女方迎娶,新娘由其親戚和女友做伴各擎雨傘步行至新郎家。然後,新郎新娘穿長衫、披紅布到祠堂拜祖宗成親。並按族譜輩序取郎名,表示已結婚成人。是日殺豬宰羊,設酒宴招待參加婚禮的親戚朋友。當晚村中男女青年唱著畲歌鬧洞房。婚後三天,新郎陪新娘返外家,吃了午餐即回。此外,還有招贅及寡婦招郎等婚姻形式。但同姓不婚,僅在族內各姓間通婚,時至今日才有同漢族通婚的。

(三)狩獵習俗

過去,狩獵是紅羅村除農業生產之外的主要生活來源。每當秋冬農閑季節,他們手持獵槍弓箭;出發時先祭拜獵神,祈求滿載而歸,接著帶著一群獵犬進入蓮花山的原始森林,在那裡設置機關和陷阱,等待野獸上當圍捕。或者漫山遍野尋找野豬、山羊、老虎、果子狸、山雞等獵物。獲得獵物後,首先將獵物的頭、尾巴、腳、內臟等煮熟後祭拜獵神,接著將獵物切塊均分,每一位獵手都可分得一份,隨隊出發的獵狗也可獲得一份,打中獵物者按慣例可多分一份或兩份,以示獎勵。

此外,他們還信奉三山國王、門神、灶神、土地神、財神等,並有禁吃狗肉,忌用腳踏碓舂米,忌冬節入菜園、忌年初一挑尿桶等生活禁忌。

二、 民

民,是古代水居越族的後裔,有自己的圖騰和信仰崇拜。他們一生長期漂泊於江河海面上,「浮家泛宅,蒼茫雲水之穴。」由此衍生出來獨特的風俗習慣,經過幾千年歷史演變,特別在陸居後,變化尤其遽速。有的雖然延續下來,大部分卻已消逝。

(一)起居習俗

民通常以每船為一個家庭單位,老少三代都住在船倉中。船倉上面覆蓋席篷,一般以竹篾夾闊大的帆葉編織成,船篷分為兩至三節,可以前後推移,十分輕便,捕魚時可疊放於後倉上,晚上拉開覆蓋全船,遮蔽風雨霜露,便於生活。 民喜愛潔凈,住船每天清洗多次。艙內船板,都用桐油刷過。不管主人、客人在船內俱是赤足行走。

清雍正七年(1729年),經諭旨始准 民上岸陸居。汕尾港深海白話 民攜眷於乾隆年間在廣府街與陸上居民混居,其習俗逐漸趨向和融合於當地民俗。然而,「後船」 民仍舊保持其水居風俗習慣,他們集中居住在破舊船屋或靠岸停泊連成一片的漁船上,形成頗具獨特色彩的漁村——「浮水鄉」。

民喜歡盤足而坐,即使後來遷居到陸上的船屋,其行坐習慣仍如以前在船上一樣。飲食時自然而然地在倉板上盤足而坐,不習慣陸上居民靠餐桌坐椅吃飯的姿勢。日常的生活起居頗多忌諱:船上行走不穿鞋,亦不準穿鞋者登船。凡對船不利的象徵性動作和語言都很避忌。如飲食時,碗盤湯匙等餐具忌倒覆放置。吃魚時不將魚身翻轉另一側取食。忌說與「沉」福佬方言同音的字眼,「甜」因與「沉」方言同音而改稱「纏」。忌打破屋內東西,認為彩頭不好;忌說貓,認為捕捉的魚會被貓吃光;忌殺烏鯊,認為烏鯊會聞到死伴的腥味而在海里復仇吃人。此外,最忌諱漁船沾上穢氣,認為會招來撞船或擱淺等不利的事情。故有如下諸項禁忌:(1)忌女人跨過「龍頭」(船頭最前端)。(2)忌「月頭婆(分娩後未滿一個月的產婦)過船或碰到自己的船隻。(3)忌死屍從船頭上經過,恐怕其污染龍頭,不利生產。(4)忌陌生人走入船尾。因船尾是掌舵的地方,怕沾上穢氣導致駕駛不靈。(5)忌婦人跨過漁網,怕漁網沾上穢氣而捕不到魚蝦。(6)男人婚後四日或一個月才准予上船出海生產。

(二)服飾習俗

後船 民的服飾與白話 民的服飾相比而言,具有較獨特而鮮明的族群色彩。尤其是後船婦女的衣服及頭、耳、頸、手、腳的裝飾品,特別豐富突出。

婦女極其重視服飾,崇尚銀器,身體的每一個重要部位都要以銀制飾品予以打扮。她們平時穿藍黑或青黑兩色連綴而成的圓襟上衣,稱「兩色衣」或「扎衣」。結銀或銅製的鈕扣,無領,領圈上捆著五色線。上衣闊大,長及膝部,褲子寬短。婦女髮髻形大而多飾物,是一種外地漁港所沒有的典型髮式,人稱「汕尾髻」。汕尾髻除配插一支銀質的篦牌外,還插著重達1至1.5公斤重的其它銀制飾物「蓮壘」、「扁釺」、「扁鉀」等。已婚婦女耳戴長達2寸、重約1兩的長耳鉤,未婚姑娘則在耳孔中穿戴較小的銀制長耳牌,直至出嫁後才換上一塊玉墜。因此結婚有否很易區別。此外,手套銀鐲,腳套銀環,頸套銀圈;左右6個手指戴著10個大小不一的戒指。全身上下,銀光閃爍,走起路來,「鐺鐺」作響,頗有韻致。

後船男子身穿「薯莨」(一種染網的植物塊莖)汁染過的深棕色粗布做成的圓襟掛衣,或穿無領兩色銀鈕的大襟衣,有的也戴小耳環。

白話 民衣飾與後船 民不同,除較長闊外,與陸上人無異。婦女髮髻亦與後船婦女不同,冬天喜用黑布或花格布包頭,式樣奇特。包頭布前緣有「頭布拱」撐托,布上綉著紅色的狗牙邊花紋,有的喜用深紅色或黃色多花紋的頭巾。身穿大襟上衣,衣長及膝,多灰、藍色。為了適應勞動的需要,她們沒有纏足的習慣。在船上帶孩子,背帶最為適用。背帶喜用碎布拼成圖案,上端附有蓋頭布,使孩子免受風吹日晒。

時至今日,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時髦的影響, 民服裝已經同陸上人無甚分別。其婦女的傳統服裝從過去藍黑單色調趨向白、紫、黃、青等多色調,還飾以花邊和花紋。不過,多在漁歌表演和節慶的日子穿戴,平時較為少見。

(三)婚嫁習俗

過去, 民通常在 戶之間聯婚,始終堅持不與山頂人(陸上人)通婚和同姓不婚的習俗。

汕尾 民男女雙方年齡15-18歲時,便可討論婚嫁。舊時婚嫁,大都由包辦式的媒人掇合介紹,在男女雙方有意成婚時,由雙方父母主婚確定聘金和日期。大致有如下過程:

合婚。由男方托媒人往女家物色對象,或由女家把婚書(女子的生辰八字)托媒婆送到男家。在合婚的三日內,只要男家沒有打破碗碟等日常用品,就可以成婚。

定婚,男家擇定好日,送聘禮到女家,謂之「過定」。禮式有大洋4個,檳榔4個,茶杯4個,芝麻4包,茶葉若干包。並議定聘金(身價銀)。

聘婚(擔茶)。就是過定後,男方先送部分聘金給女家。同時送茶葉、芝麻、白米豆、瓜碧各2包,公雞餅、甜肉包各100個,茶杯4個,檳榔4個。

進茶。男方第三次送禮到女家。但此次禮物僅送芝麻、茶葉各2包。

看日。男方擇定結婚的日子寫在紅帖裡面送到女家。並送甜肉包、糕餅各若干包,豬腳一隻,檳榔4個。

完聘。就是交清餘下的聘金,謂之「完聘」。聘禮有芝麻、茶葉、白米豆、瓜碧各若干包,檳榔4個,茶杯4個,金耳環一對,聘金若干銀。完聘後男方送雞、鴨的頭、腳、翅各一對用繩連結一起,銀洋若干,紅布八尺送給媒人掛在門上。

女家每次回禮,均以男方送來的禮物若干回還男家。完聘時的回禮,則除將男家送來的禮物回還若干外,還要送一個用布製成的腰袋,裡面貯放著燈芯、草頭香、日月線、檳榔子等物。完聘後,女家須送媒人花銀一對。並在聘金中按每兩銀抽取20個錢送給媒人做酬金。

新婚出嫁前夕,新娘竟夜哼唱悲切的「哭嫁」歌。旁邊有姐妹女伴等唱「伴哭」歌(或稱對嘆歌)。出嫁時,新娘梳髮髻,插銀花4支,穿藍黑衣2件及烏褲黑七幅裙,腳穿尖頭包腳鞋,攜帶紅袋1個,新郎穿禮服、戴禮帽,胸戴紅布帶結成的大紅花。男女雙方燈籠各一對,各寫姓氏。

迎娶日凌晨,女方船隻先離開新港,駛往一處海面停泊。然後,男方船隻張燈結綵,鳴放鞭炮,邊行駛,邊由兩位婦女唱著《麻船歌》向新娘船隻靠近。女方船上由兩位「好命媽」對歌。親戚朋友的船隻圍攏在旁聽漁歌湊熱鬧。當雙方船隻靠近時,「好命媽」一邊高舉著米篩,一邊口中念著吉祥的詞語(俗謂「做四句」)。同伴姐妹在旁用娘傘代替轎子遮著新娘過船。女方姐弟(兄)各2人隨新娘到男家船中,謂之送嫁。返回時,男家還要送父母丸(即米粉製成的湯丸)給新娘父母嘗食,以示團圓之意。同時送餅盒、白酒禮物大小二份給女家拜祭祖宗(大份由女家收起,小份回還男家)。到晚上還要送麥面12斤,紅包(利市)若干給女家。女家隨嫁的妝奩有櫃、衫褲、首飾、木梳等。

白話 民的婚姻不像後船那樣複雜,拖船和索 船有「脫殼」習俗。即結婚前一天,新郎、新娘各自請師公(道士)念經後換上新衣服,稱為「脫殼」。女子出嫁到男家後,隨即返回娘家,重新打扮穿上新衣服,男家再次用船接回去,稱為「回腳步」。

除了正常的媒妁婚娶外,舊時 民還通過「媳婦等」、「入贅」、「童養媳」和「收繼婚」(即「兄終弟及」或「叔亡侄繼」)等方式進行婚配。

(四)信仰習俗

民由於文化落後,思想守舊,加上長期生活在風波險惡的江河大海上,人身生命財產沒有保障,對風波難測的江河大海產生敬畏心理,故其宗教信仰與陸上人相比更加濃厚,對神佛的崇拜亦更為虔誠,早晚必燒香禮拜,每逢神誕必殺牲祭拜,祈求神靈保護漁獲豐收,一帆風順。

圖騰崇拜是 民最原始最古老的信仰習俗。明清以前,凡船舶停泊處的岸邊均建有蛇神宮。張士璉《海陽國志》載「海陸豐廟宇神宮大都畫龍和塑龍像。」指出海陸豐有很多畫或泥塑龍像的 人神宮。清末,這種延續幾千年的蛇神圖騰已經式微,但漁船或船屋中的祖宗神龕,尚有其崇拜的餘風,如神龕的形狀為龍殿,髹硃紅色,殿口有2條金龍盤柱,內設祖宗牌位,並在船屋內設神座祀媽祖、玄天上帝等。

此外, 民還崇信「南海觀音」、「聖人公」、「關帝」等神祇。如「聖人公」職司治鬼壓妖之責, 民祈求「聖人公」為其船宅驅除鬼魅,祛除災難。

(五)命名習俗

海陸豐 民的命名,體現了其族群的文化心理特徵和方言區域的文化習俗特徵,表達了他們某種願望和寄託。乳名大致歸為如下十類:

數字名。就是根據嬰兒出生的農曆日子取名。從初一到三十都有,是其最常用的命名方法。如蘇初六、徐十一等。

水果名。即用水果名稱作乳名,以女性居多,如郭油柑、郭龍眼等。

蔬菜名。是最常用的女性乳名。如徐同荷、蘇芫荽等,因碣石福佬方言「瓜」與「雞」同音,忌諱以瓜類命名,並忌諱以蔥、蒜、飛棱(菠菜)命名。

花卉名。也是女性乳名,如徐玉蘭、鍾牡丹等。

神佛名。即以對神佛的稱呼用作小孩乳名,均為男性用名。如李佛、盧佛喜等。

金屬名。亦為男性常用名。有黃金、郭銀等。

魚蝦名。魚蝦貝藻是漁民最常見的海洋生物,故常作孩子的命名,有蘇紅魚、郭巴浪等名稱。

船具名。將漁船的構成事物用為乳名。如徐帆、李網等。

吉祥名。就是帶有吉兆和喜氣的命名,表達了漁民對生活的祈求,多是男性用名,如徐來順,鍾興旺等。

求嗣名。過去男子是延續後代和家庭生活來源的主要依靠者,故生女孩的家庭極為盼望生下男孩,於是將先出生的女孩命名為「帶娣」、「來娣」等乳名,希望能帶來男嗣。

(六)喪葬習俗

民的喪俗較為簡單。喪葬時死者家屬不能接近屍體或看死者落葬。並由「師公」(道士)設祭,將桃枝放進死者手裡,以示在陰間行走通行無阻。一般多將棺材放置船上,孝子不能抬棺材出殯,須雇請陸上人送到陸上掩埋。人死了要葬於陸上,請堪輿師(風水先生)擇墳地埋葬,不論荒山野角,均要付給陸上人的買地錢。嫁出的女兒,只許買喪葬用品,不許圓山,其它喪葬儀式與陸上人同。

海陸豐 民盛行二次葬俗,先將棺材葬于海沙灘或山野中,是謂「木葬」。七年以後再請風水先生撿骨,收殮入「金斗」(一種專用的陶制小缸),遷葬於其它地方,是謂「金葬」。每年「七月半節」均要舉行法會或打醮,請和尚或道士超度死於海域的孤魂。對因於颱風大浪死在海上的親屬,屍體無法尋獲者,常於每年忌日在沙灘面向大海,擺設祭品,燃燒香燭紙錢舉行海祭。

(撰寫人:葉良方)


推薦閱讀:

民風民俗
【老照片】1971~1973年的中國人民風貌【1】
陽宅全部博文 目錄【茌平益民風水
世界各國民風習俗和禮儀總匯
古代民風民俗

TAG:民俗 | 汕尾 | 民風 | 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