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道:人生幸福的法門(節選)

佛道:人生幸福的法門清除貪念

【弘忍大師說】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則斷;妄想斷故,則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

(摘自《最上乘論》)

在《六門教授習定論》中,記錄了無著菩薩一句話:一切種子能縛菩薩。

「種子」是形容自己種下的因。照說,菩薩是已獲解脫的人,他們怎麼可能擺不脫因果循環的規律呢?事實上,無論誰都處在因果循環中,人、鬼、畜生、神仙佛祖都不例外。佛祖之所以成為佛祖,按佛經記載,是因為修鍊無數億劫,他的成佛,就是種前因結下的後果。

菩薩比佛祖的境界還要低一個層次,自然也不能擺脫因果規律。只要種下種子,就等於在身上套上了一根繩索。

打個比方,《西遊記》里的觀音菩薩,受如來佛祖的委託,到東土尋找一個取經人。最後她找到了唐僧,還為唐僧找到了三個能幹的徒弟,應該說任務已經完成,可以交差了。沒想到,這不是事情的結束,反而是麻煩的開始。師徒鬧意見,她得出面調解;孫悟空耍性子,搗壞了人家的人蔘果樹,她得負責賠償;妖怪太厲害了,她又得跑來助拳,甚至變成蛇精,混進黑道組織內部,當了一回卧底。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前面播下了種子。幸虧她解決問題的能力強,任何事都能簡單搞定,否則就會瑣事纏身,再也無法靜修了。

能夠完全擺脫「種子」的束縛嗎?恐怕沒有辦法。事實上也無須擺脫。人生在世,總是要做事的。這也是獲得幸福的方式。好比觀音菩薩不厭其煩地幫助唐僧師徒,本身就是一種修鍊方式,也是實現「普度眾生」這一目標的方式,其功德勝過清修,何必厭煩呢?

佛家並不強調跳出因果之外,不受任何束縛。佛家提倡的是拋棄「煩惱種子」,不受妄念的束縛。

僧璨大師在《信心銘》中說:「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夢幻空花,何勞把捉。」這段話的意思大致是說:人們總是用一些不真實的想法充滿自己的頭腦,又在不真實的基礎上產生更多不真實的想法,內心變得越來越迷亂,而行為又像追逐夢境和採摘鏡中花一樣可笑。又好比用不該捆綁自己的繩子來捆自己,這是智者不做的事。

明代小說家江盈科編寫的《雪濤小說》一書中,收錄了一則故事:

有一個人家裡很窮,吃了上頓愁下頓。有一天,他偶然撿到了一個雞蛋,大喜,回來告訴妻子說:「我現在有家業了!」

妻子問:「你的家產在哪裡呢?」

窮漢喜滋滋地拿出雞蛋給妻子看,又說:「這就是我的家業。不過還要過十年,家業才能變成現實。」

妻子不明所以。他解釋說:「我拿這個雞蛋,借鄰居的雞來孵小雞。等小雞孵出來了,我就從中選一隻雌的來餵養,好讓它生蛋。然後用蛋來孵小雞。平均一個月能得到15隻雞。兩年之內,雞又生雞,可得到300隻雞,能賣10兩銀子。我用10兩銀子買5頭小牛,這樣牛生牛,三年能得到25頭牛。牛又生牛,再過三年,就有150頭牛,能賣300兩銀子。我用這些銀子放高利貸,三年可以賺500兩銀子。賺到錢後,我就用其中的2/3買田、買房,用1/3買僮僕和小老婆。從此,我就可以跟你悠閑地過快活日子了。」

妻子聽說他想買小老婆,勃然大怒,一巴掌把他手上的雞蛋打得粉碎,狠狠地說:「免得留下禍根!」

窮漢美夢破滅,氣得把妻子揍了一頓,還不肯罷休,又把妻子拉到衙門,請求縣官說:「這個惡婦一下子把我的家業全毀掉了,請把她殺掉!」

縣官問是怎麼回事,這個人就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縣官故意說:「你這麼大的家業,被惡婦一拳就打掉了,真該殺!」又假意命人把這個女人扔到鍋里烹死。女人嚇得大哭,說:「我老公所說的都是不現實的事,為什麼要烹我?」

縣官說:「你老公說買小老婆,也是不現實的事,為什麼妒忌?」

女人說:「雖然不現實,除禍還是越早越好!」

縣官大笑,把她釋放了。

這個窮漢的發財之道似乎很合乎邏輯,其實是沒影兒的事。他撿來的這個蛋受過精嗎?鄰居同意幫他孵蛋嗎?這都是假設。即使假設成立,小雞能順利長大嗎?生的蛋都受過精並能孵出雞來嗎?以後孵出的小雞都能順利成活嗎?這也是假設。即使假設都成立,餵雞、養牛都是要花成本的,他有條件準備這麼多飼料嗎?有這麼多精力管理一大群家禽家畜嗎?這仍是假設。雞、牛長大了,能順利賣出去嗎?能賣出那麼多錢嗎?放高利貸能順利回賬嗎?小有餘財後,能不吃不喝全攢下來嗎?這還是假設。這麼多假設累加,窮漢的夢想假得就像鏡花水月一樣。

在生活中,很多人的夢想也像這個窮漢一樣,一個假設套一個假設,根本不可能變成現實。

更搞笑的是,窮漢的妻子因為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竟然大動肝火,挑起矛盾。在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妻子,擔心老公「有錢就變壞」,提前採取預防措施,鬧出許多不愉快的事。這都不過是以妄生妄罷了。

一個人真正應該擺脫的,並不是生活中所有的束縛,而是要掙脫妄念產生的繩索。如何掙脫呢?如弘忍大師說:「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則斷;妄想斷故,則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也就是說,要守住自己的真心,不被過多的猜測、假設所佔據。妄念一除,智能自生,心態就平和了,看問題也不會迷亂了。

當然,這種方法說來容易做來難,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要完全守住真心是不可能的。但也有變通之法。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是:叫停妄念。當你思考某個問題,變得頭腦迷亂、心緒不寧時,肯定是有太多的假設在作怪。那就及時停下來,不要想這個問題了。比如,愛人回來得比較晚,心裡就開始猜測:加班嗎?堵車嗎?出車禍了嗎?花心了嗎?越想越著急,越想越害怕。等愛人回來,可能還會因剛才所受的驚嚇發一通火。這時,要及時告訴自己,這都是妄念,都是不真實的,然後不再去想它們,而思考眼前該做的事情。

當然,有時候不想思考這個問題,還是會忍不住要想,多次「叫停」都停不下來。但是,只要有「叫停」的意識,久之,心理素質會越來越好,妄念也就越來越少了。

基於貪心的功德難成正果

【龍欽巴大師說】營商放利以及欺詐等,雖供邪命所積百財物,求名行各世間八法因,修離耽著即是吾忠告。

(摘自《龍欽巴尊者三十誡》)

龍欽巴大師說:做生意及放高利貸等,採用種種欺詐手段來獲利,用這些不正當方式所積聚的財富,也許可以好好地在佛前做功德,但是基於貪心的這些功德,是難成正果的。

有的人就像龍欽巴大師所說的這樣,先用不正當方式獲取暴利,然後又用一些錢財去做善事,以博取善名。這樣的善,只是偽善而已。

所謂不正當方式,不僅包括制假造假、抬級抬價等商業欺詐行為,也包括壓低、拖欠工薪等盤剝行為。好比過去的地主,雇長工幹活,巴不得工價越低越好,要求乾的活卻越多越好,正所謂「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樣的斂財方式無疑是不正當的,因為損害了他人的合理利益。

一個正直善良的人,當有「買也要吃,賣也要吃」的理念,設身處地為他人的利益著想。我們知道,沙漠中的一棵大樹無法生存,它的存在依賴於小樹小草的繁榮。做人做事業也是這個道理,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在侵奪他人合理利益的同時,也損害了自己的生存基礎。打個比方,經營企業或商業的老闆,都任意壓低員工的薪水,員工們普遍收入微薄,社會購買力就不強,工廠、商店的商品都銷路不暢,又如何發展壯大呢?西方發達國家推崇「高工資、高消費」,不是因為那些老闆的心眼特別好,也是為自己的事業著想。

有幸福智慧的人,時存合理利益的觀念。華人首富李嘉誠曾說:「一單生意只有自己賺,而對方一點不賺,這樣的生意絕對不能幹。」日本企業家本田宗一郎則說:「即使在法律上得到承認,企業也不能幹缺德事。」

為什麼法律允許也不能幹呢?道理很簡單,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家公司,要想可持續發展,一靠實力,二靠人緣,三靠行為規範,四靠目標正確。短期暴利有害無益,至少是弊多利少。

以一個人為例,如果他能力強,人緣好,行為端正,又選對了職業,毫無疑問會一步一個台階。而且他始終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為什麼成功,既有自信,也不會走偏路。假設他買彩票得到一筆橫財,首先他的生活習慣會變得比以前奢侈,一些原本不冷不熱的人開始親近他、奉承他,久之他就忘了自己是誰了,變得盲目自負。他開始不滿意於過去的收入,想做更大的事,而這些事卻超出他的能力,失敗會隨之而來。當他將這筆橫財折騰殆盡的時候,他的工作習慣、生活習慣卻不能隨之變化,其結果只能每況愈下。許多大發橫財的人最後變得一貧如洗,甚至還不如從前,其原因在此。

公司也是如此,發展壯大的希望在於競爭力,不能依賴意外的機遇。只要競爭力強,無論市場景氣還是不景氣,都能穩步成長。相反,靠一時機遇大發橫財,很容易對自身競爭力失去正確判斷,雖然產品、服務、管理等諸多方面存在漏洞,也被一時景氣所掩蓋。一旦景氣過去,公司漏洞百出,想改進可能已經來不及了。很多公司就是這樣倒閉的。據有關統計,中國私營企業的平均壽命不足4年。為什麼呢?中國商人心態浮躁,熱衷於追求暴利,這是企業壽命不長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採用法律不允許的欺詐行為獲利,風險更大。在利益面前,沒有一個人是傻瓜,欺詐手段一旦被人識破,後患無窮。

古時候,有個趙國人,偶爾從一位前輩商人那兒打聽到一個秘方:用漆樹葉子熬成汁,摻在油漆里,顏色和真漆沒有差別,連行家也分辨不出真假,只是保存時間沒有真漆長。

趙國人學到這個發財秘方,躍躍欲試。他拿出全部積蓄,又向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買來一百大桶真漆,又用漆樹葉子熬了一百大桶假漆,用船運到吳地去賣。油漆在吳地是緊俏商品,所以趙國人剛到,就有當地行會的人來洽談。他們看了樣品,非常滿意,將趙國人接到一個高級賓館住下,並付了定金,表示過幾天就來提貨。

趙國人滿心歡喜,連夜揭開油漆封條,將真漆和假漆兌勻,然後安心等買主前來提貨。

過了幾天,趙國人不見對方來提貨,心裡著急,便去催問。對方找了一個借口,把交貨日期延後了幾天。原來,這些吳地商人早就上過假漆的當,而且他們知道假漆的保存時間不超過一個月,所以他們有意拖延時間。趙國人哪知道箇中原因?還在做發財夢呢!

吳地商人一再找借口推遲交易時間,足足過了一個月,才來提貨。這回打開油漆桶一看,油漆全變黑了,臭不可聞。吳地商人氣壞了,大罵趙國人是個騙子,並索回定金。趙國人的油漆變得一文不值,一下子破產了。他這才想起來,那個向他傳授秘方的前輩商人,不過是個破了產的老叫花子,試想一個這樣的人,能告訴他什麼發財的好經驗呢?不過他現在才想到這一點,未免太晚了!後來他就在吳地乞討為生,終於餓死在他鄉。

古人云:刻薄成家,理無久享。採用刻薄手段獲利,如果失敗,馬上會遭報應。即使僥倖成功,也難以持久。暴富而暴貧,跟爬到高處摔下來有什麼差別?

世界富豪們有一個共同的發財秘訣:賺取合理利潤。合理二字,既是對自己,又是對別人。如果自己賺不到合理利潤,時間一長,就無以為繼;如果從別人那裡賺取不合理利潤,時間一長,就無人合作了。只要細水長流,就能積細流為江河,何愁不能壯大?

切莫自討苦吃

【岡波巴大師說】用偽詐誑詐的手段去欺騙別人,就像是自己收集毒物來給自己吃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心志不堅卻要去管帶眾人,那就像龍鍾蹣跚的老太婆,要去山上牧牛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

(摘自《成就勝道寶鬘集》)

岡波巴大師在《成就勝道寶鬘集》中總結了「十項自討苦吃之事」,其中包含了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現分錄如下,並一一加以分析,以饗讀者。

第一,「到衣食無繼的家中去持家,就像愚人服毒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

「持家」二字不知具體何指,按字面含義,是指女人出嫁當主婦。照此含義,是說女人不應該嫁到衣食無繼的家庭去。這算不算「嫌貧愛富」呢?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角度來看,嫌貧愛富也有它的合理性。飯都吃不飽,愛情的甜美度自然會降低。此外,一個男人連自己都養不活,如果他沒有好吃懶做的毛病,競爭力也大存問題,對女人的吸引力就比較有限了。不過,如果女人願意自討苦吃,陪這個男人共同創業,至少在法律上是允許的。

第二,「不信佛法,一味造罪,就像瘋子跳懸崖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

站在佛家的角度,不信佛法等於不懂得做人。站在塵世之人的角度,不信佛法還可以,一味造罪就不行。把造罪之人形容為瘋子,很有道理。打個比方,沒有哪個殺人犯傻到不知道殺人是犯罪,也沒有哪個殺人犯自負到認為警察永遠抓不到他,更沒有哪個殺人犯視死如歸。他們為什麼殺人,主要是不能控制一時心理衝動,這跟瘋子的情形是一樣的。

第三,「用偽詐誑詐手段欺騙別人,就像自己收集毒物給自己吃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

金庸小說《俠客行》里的善惡二使收集毒物給自己吃,是為了增強功力。很多人欺騙別人,也有「增強功力」的想法,可惜本身不具備善惡二使那神話般的抗毒能力,結果自受其害。有人說:你說了一句假話,就不得不再說一百句假話來掩蓋這句假話。很普通的一句謊言就有如止巨大的毒性,違反法律的欺騙行為,毒性自然更大。

第四,「心志不堅卻要去管帶眾人,那就像龍鍾蹣跚的老太婆,要去山上牧牛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

只有意志堅定的人有資格當領導。「意志堅定」有三層含義:一是執定目標,永不放棄;二是以苦為樂,勤於工作;三是忍耐力強,能承受任何屈辱和挫折。比如《西遊記》里唐三藏,雖然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卻是一個極好的領導人才。孫悟空比較任性,受不得辱,忍不得氣,只宜當中下層管理者,當「齊天大聖」還要差一點。如果讓豬八戒當領導,就是自討苦吃,不但從此睡不成懶覺,工作還會搞得一團糟。很多人有當領導的渴求,假如有機會實現願望,最好先檢查自己的心志是否堅定。如果意志薄弱,不如放棄,免得自討苦吃。

第五,「不以殷誠之心致力於利他之事,卻沉湎於自利和世間八法中,就像一個瞎子在北部大草原的迷途上徘徊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

「世間八法」是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岡波巴大師這段話的意思是,不一心一意為他人、為社會謀福利,僅僅考慮一己的名利得失和喜怒哀樂,等於迷失了方向。為什麼呢?「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名利之求,要通過創造價值來獲得。只要一心一意為社會作貢獻,不求名而名自至,不求利而利自來。只考慮獲得而不考慮創造,就像不耕種而希望收穫一樣,不是走錯了路嗎?

第六,「不自量力地去承擔力所不能及的大事業,就像一個弱小的人去背負那沉重的巨擔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

「適才適所」,不僅對自己服務的團隊有利,也對自己有利。承擔力不勝任的工作,不僅會影響公事,也會損及自己的名譽和自信心,更嚴重者如三國時的馬謖,因為完不成任務而掉了腦袋。這難道不是自討苦吃?

不過,接受適當高於自身能力的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雖然辛苦一點,對自身成長卻大有好處。

第七,「因驕慢而破壞上師及佛陀的教敕,就像是違犯了大王的聖旨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

這一條雖是對佛教徒而言,同樣的毛病也可能在其他人身上發生。打個比方: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員工懷疑不合理,以輕慢之心看待,有機會就違反,罪過雖然不像違反聖旨那麼大,被炒魷魚的機會就很多了。又比如,家長講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孩子聽不進去,以「逆反心理」待之,反其道而行之,在社會上吃苦頭的機會就多了。

第八,「修行人放棄修行,跑到罪惡的城市中去居住,這就像高山的野獸,跑到河谷的水邊寄居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

這是站在佛家的角度看問題。站在城市人的角度,偶爾跑到窮僻的山村居住,可調劑身心。長期如此,恐怕是自討苦吃。

第九,「不培護本有的幸福智慧,卻在塵囂戲論中放逸散亂,就像空中飛翔的鵬鷹斷了翅膀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

世間充滿了各種知識、信息和道理,從事哪種事業,就要學習於此項事業有益的東西。每天網聊、打遊戲,這未嘗不是技術,每天看黃色小說、讀鬼怪故事,這未嘗不是學習。可惜這些東西跟事業目標距之甚遠,無非「散亂放逸」而已。

第十,「上師和三寶的財物,無忌憚地拿來自己享用,這就像無知的孩兒吞吃炭灰一樣,實在是自討苦吃」。

僧人盜用師父、寺廟的財物,就像吞炭灰一樣,有害無益。員工盜用老闆、公司的財物,也是自討苦吃。這個「盜」字,不光是偷盜的意思,以不正當方式佔有都是盜。比如報假髮票、拿回扣、受賄之類,都屬於盜。眼前嘗到甜頭,日後可能會大吃苦頭。

守住清凈心,勝念十方佛

【弘忍大師說】心本來清凈,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凈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摘自《最上乘論》)

弘忍大師的「清凈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是「佛即是心」的一種更淺近的說法。向老師學,向佛祖學,向各路菩薩學,都不如向自己的清凈之心學。這是自己最好的老師。只要守住清凈之心,比天天念佛還有用。

何謂「清凈之心」?若按禪宗之南宗慧能的觀點,是無物之心、真空之心。按北宗神秀的觀點,是無塵之心、不染之心。但我們紅塵中人,心中有物而不空,根本到不了慧能這種境界。身已蒙塵、心已有染,就連神秀這境界也到不了。大致上,我們能夠到達的境界有三層:

第一層境界:自然之心。

凡事隨性,當做就做,不當做則止,隨遇而安,不強求什麼,也沒有太多好壞鹹淡的揀擇,自然心靜神明,逍遙快樂。

有人曾問廬山歸宗寺的道詮禪師:「什麼是禪?」

道詮禪師回答:「待到雪化後,自然春來到。」

春華秋實,夏風冬雪,這都是自然之事,該來就來,該去就去,又何必喜歡春天而討厭冬天呢?又何必喜歡秋天而討厭夏天呢?又何必喜歡晴天而討厭雨天呢?這都不過是自尋煩惱罷了。

雲門丈偃大師說:「日日是好日。」

宋代無門慧開禪師亦有偈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以自然之心看待事物,世間的風風雨雨、成敗得失都變得自然了。於是,就沒有多少可煩惱之事。

第二層境界:自娛之心。

有人說,快樂是人的本質追求。紅塵之人,不容易品味心靈平靜的快樂,更喜歡心靈顫動的快樂。但是,生活之手,並不是精通音律之手,不可能時時在我們的心弦上撥出美妙的顫音。如果想求快樂,就要學會自娛自樂。

蘇東坡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宋神宗熙寧七年,他由杭州通判調任密州知州。密州屬古魯地,交通、居處、環境都很糟糕。東坡剛到任時,正趕上密州鬧饑荒,到處都是盜賊,食物十分欠缺,東坡及其家人常以野菜作口糧。朋友們都認為東坡先生過得肯定不快活。

誰知東坡在密州住了一年,臉上長胖了,過去的白頭髮有的也變黑了。朋友們十分驚奇,問他奧妙何在?

東坡說:我很喜歡這裡淳厚的風俗,而這裡的官員、百姓也都樂於接受我的管理。於是我有閑情自己整理花園,清掃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園子的北面,有一個舊亭台,稍加修補後,我時常登高望遠,放任自己的思緒,作無窮遐想。往南面眺望,是馬耳山和常山,隱隱約約,若近若遠,大概有隱居的君子吧!向東看是盧山,這裡是秦時的隱士盧敖得道成仙的地方;往西望是穆陵關,隱隱約約像城郭一樣,姜尚父、齊桓公這些古人好像都還存在;向北可俯瞰濰水,想起淮陰侯韓信過去的輝煌業績,又想到他的悲慘命運,不免慨然嘆息。這個亭台既高又清靜,夏天涼爽,冬天暖和,一年四季,早早晚晚,我時常登臨這個地方。自己摘園子里的蔬菜瓜果,捕捉池塘里的魚兒,釀高粱酒,煮糙米飯吃,真是樂在其中。

蘇東坡在官場並不得意,他從富饒繁華的杭州調到窮僻的密州,也不是好差使。他卻能過得洒脫快樂,而且他一生中許多重要作品就是在這時完成的。不是因為他的境遇值得高興,這完全得益於他善於自娛自樂。

第三層境界:自足之心。

貪慾就像毒品,愈吸愈難自拔。能夠把貪慾像猛獸一樣鎖在心靈某個角落的人,他就能活得堂堂正正。哪怕過著最簡樸的生活,他的心靈也會清凈而快樂。

魏晉名臣吳隱之,年輕時就孤高獨立,操守清廉。雖然家中窮困,每天到傍晚才能煮豆當晚餐,但決不吃不屬於自己的飯菜,不拿不合乎道義的東西。他後來擔任過各種顯要的職務.卻仍保持儉樸品質。他得到的俸祿賞賜,大都分給親戚和族人,他的妻子親自出去背柴,他家的生活和普通平民一樣清苦。

晉安帝隆安年間,吳隱之被任命為廣州刺史,領平越中郎將。

當時擔任廣州刺史的人,個個貪贓枉法。因為廣州倚山傍海,是個出產奇珍異寶的地方,只要帶上一匣珍寶,便可幾世享用。但當地流行瘴癘疾疫,一般人都不願到那兒去。只有難以自立又想發財的人,才希望到那兒為官。因此,廣州的刺史要比其他地方更為腐敗。朝廷派以清廉著名的吳隱之治廣州,就是為了整頓這裡的弊政。

吳隱之赴任途中,經過一個名叫石門的地方,只見一道泉水淙淙而流。有人告訴吳隱之,此泉名為「貪泉」,傳說不論是誰,只要喝了貪泉的水,都會變得貪得無厭。

吳隱之聽了這話,跨下馬來,跑到貪泉邊,舀起泉水很坦然地喝了起來,並且當即吟詩一首:「古人云此水,一飲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表示了他要像商末的伯夷、叔齊一樣,堅守節操,決不變心。

吳隱之上任後,果然一塵不染。他平常吃的不過是些蔬菜和乾魚,帷帳、用具、衣服等都交付外庫。當時很多人以為他是故意顯示自己儉樸,不過做個樣子給別人看罷了。時間長了,人們才知道他真是個清官,不禁心生敬畏。

由於吳隱之以身作則,當地的貪濫風氣大為改觀。朝廷為嘉獎吳隱之的廉潔克己,晉封他為前將軍。吳隱之從廣州回到京城,隨身未帶任何東西。他妻子劉氏帶了一斤沉香,吳隱之見到後,把它取出來,扔到河裡。

後來,吳隱之官至度支尚書、太常寺、中領軍,他家的生活仍然十分簡樸,妻女都要紡紗織布,而不享受高門大戶的逸樂。

古人云: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一個人對生活沒有過多的嗜欲,他就能完全主宰自己的行為,而無須為了名利低眉折腰,他的心境也會平靜如水,沒有什麼能引起他的貪得之心。這樣的人,哪怕不修道,也已經得道了。真可謂「守住清凈之心,勝念十方諸佛」。

知足之人,富樂安隱

【釋迦牟尼說】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摘自《佛遺教經》)

佛祖說,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仍然安寧快樂;不知足的人,即使處在天堂,也不滿意。

為什麼呢?如果一個人打算不滿意,就沒有什麼能讓他滿意。因為他總能找到不滿意的地方。好比童話故事裡的那位公主,床上鋪了十幾條柔軟的被子,不過是被底下放了一顆蠶豆而已,她就被硌得整夜睡不著覺。固然是因為她的皮膚柔嫩,也是不知足的毛病在作怪。相反,一個知足的農民,勞作之後,躺在草地上,天當被,地當床,也能睡得十分香甜。

享受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但物質資源再豐富,也不等於得到了享受,至少在睡覺這件事上,富人不一定比窮人能得到更多的享受。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一位美國學者曾進行過一個關於「幸福指數」的調查,他驚奇地發現,美國公民的幸福指數並不比非洲原始族群的居民高。美國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非洲原始居民的物質條件十分貧乏,後者的幸福指數為什麼不低於前者呢?恐怕還是知足常樂吧!

佛祖又說,不知足的人,雖然富有卻很貧窮;知足的人,雖然貧窮卻很富有。這好像悖論,其實不然。貧富本無限度,富到比爾·蓋茨那種地步,還可以更富;窮到乞丐那種地步,還可以更窮 若是跑到沙漠里,多喝一滴水都是奢侈,不是更窮嗎?所以,貧富並無絕對,到這個地步覺得富,就是富;覺得窮,就是窮。

有一次,某小鎮上的一位耄耋老人過生日,當地的記者也來向這位壽星祝賀。在採訪中,老人自豪地說道:「我是這兒最富有的人。」

一個稅收員聽說這件事,很是奇怪,因為他從來沒有收過老人的所得稅。於是,他找上門來,問道:「聽說您是本地最富有的人,真是這樣嗎?」

老人爽朗地回答:「是的。」

稅收員觀察老人的居所,不像很富有的樣子。他又問:「您能具體說一說您的財富嗎?」

老人說:「身體健康是我的第一項財富,別看我已經90多歲了,但能吃能走,身體可不輸給你喔!」

「您還有其他財富嗎?」

「我還有一個賢惠溫柔的妻子,我們在一起生活了60多年。我還有好幾個聰明孝順的孩子,這兒的人看了都很羨慕。」

「您有銀行存款或其他有價證券嗎?」

老人十分乾脆地回答:「沒有。」

「您有其他不動產嗎?」

老人的回答仍然是沒有。

稅收員肅然起敬。他真誠地說:「老人家,確如您所言,您是我們這個鎮上最富有的人。而且,您的財富誰也拿不走。連政府也沒辦法收您的財產稅。」

從物質財富多寡來說,這個老人不是最富有的,但是他有一顆最知足的心,所以他確實是最富有的人。也可以說,他有一顆富人心。

相反,如果有一顆窮人心,哪怕擁有再多財富,也是一個窮人。

佛經中記錄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善生長者,偶爾得到了世間最稀有、最寶貴的旃檀香木做的金色盒子,價值連城。他當眾宣布:「我要把這個寶物,贈送給世間最貧窮的人。」

於是,很多人蜂擁而來,他們中有乞丐、殘疾人、孤兒和鰥寡老人。他們紛紛訴說自己的苦楚,以證明自己才是最貧窮的人。但長者對他們每一個人的答覆都是:「你不是世間最貧窮的人!」

大家就奇怪了:全國最貧窮的人都在這裡,難道哪兒還有更貧窮的人嗎?長者說:「我告訴你們,我們的國王才是世間最貧窮的人。」

這個消息很快傳到波斯匿王耳里,他非常生氣,命令手下:「去把那個人給我找來!」

長者很快被帶到波斯匿王面前。波斯匿王把他領到收藏珍寶的庫房裡,打開一扇門,指著黃澄澄的金子問:「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長者說:「這是存放黃金的金庫。」

波斯匿王又打開一扇門,指著白花花的銀子問:「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這是存放銀子的銀庫。」

波斯匿王又打開一扇門,指著裡面光閃閃的珍寶問:「這又是什麼地方呢?」

「這是存放珍寶的寶庫。」

波斯匿王大聲責問:「我的黃金、白銀和珍寶堆滿了屋子,你卻散布謠言,說我是世間最貧窮的人!」

長者笑道:「陛下,您是掌管天下的人,不是一個庫房小吏,何必向我炫耀這些珍寶呢?國家的興衰是您的家業,人民的貧富是您的衣裳,百姓的毀譽是您的臉面。您的庫房裡堆滿了黃金、白銀和珍珠,可我曾見過成千上萬的乞丐、殘疾人、孤兒和鰥寡老人,他們得不到救濟,窮困潦倒,生活在生死線上。他們的生活狀況,他們對生活的抱怨,證明這個國家的國王是一個衣衫襤褸、滿臉污穢的人。您能說自己不是世間最貧窮的人嗎?」

波斯匿王低下頭,滿臉慚愧地說:「您說得對。我確實是世間最貧窮的人!」他當即下令制訂救濟政策,並打開自己的寶庫,去賑濟那些貧弱的人。全國上下,無不稱道國王英明。

一個人如果以佔有儘可能多的財富為滿足,那麼,無論他的財富多少,都是一個十足的窮人。財富的最大價值是投資於正當事業,以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並藉此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懂得這個道理的人,賺錢只是他的一項工作、一種修鍊、一個遊戲,他能從中得到最大的滿足和最愉快的心靈體驗。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

能夠忍辱的人,才能成為大人物

【釋迦牟尼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幸福智慧人也。

(摘自《佛遺教經》)

佛祖認為,能夠忍辱的人,才能成為大人物。如果不能像飲甘露一樣忍受惡毒的辱罵,就不能算是有幸福智慧的人。

佛祖的要求似乎太高:能忍受羞辱就算了不得,像飲甘露一樣忍受辱罵,不是太勉為其難了嗎?但真正的大人物確實能達到這種境界。比如武則天,雖是一個女流之輩,度量卻異於常人。當時徐敬業帶頭造反,駱賓王為他起草了一篇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發布全國。檄文中極力誇大武氏的罪惡,頗多過激之詞。武則天閱讀檄文,看到「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的句子時,不禁微微一笑。當她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時,頓覺其筆鋒犀利異常,直指心腹,不禁驚出一身冷汗,同時興起惜才之心,對身邊人說:「宰相怎麼失掉了駱賓王這樣有才能的人呢?」

武則天為何能對罵她的話如飲甘露呢?大概是善於換角度思考問題吧。比如罵她「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表面看是說她不守本分,像狐狸精一樣善於迷惑先帝以邀寵,但反過來想,這等於說她心懷大志,且貌美如花,魅力驚人。這不是誇她嗎?難怪有人說:「不公正的批評是一種偽裝的恭維。」事實確實如此。

「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是說武則天權欲熏心,老公屍骨未寒,她就搶了老李家的產業,可謂擊中要害。但武則天的目光又轉到作者的才華上,不恨而生愛惜之情。

在受到羞辱時,轉換角度看待問題,心態就變了,完全可能產生「如飲甘露」的感覺。

那麼,「甘」受羞辱跟成為大人物有什麼關係呢?

第一,不為羞辱所動者,能冷靜發現事物中的好處。

不管對方是惡意指責還是善意批評,其中必有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如果克服情緒衝動,冷靜傾聽對方的意見,就能得到其全部價值。

有一個故事:師經是個盲琴師,有一天,魏文侯在宮中跳舞,師經為他彈琴伴奏。魏文侯跳到得意處,唱起了歌兒:「聽我的話,不要違背我 」師經一聽,馬上拿起琴去撞擊魏文侯,卻沒有擊中人,只打中帽子上懸掛的珠串。珠串被打散,珠子散落滿地。

魏文侯惱怒地問左右:「做臣子的竟敢打他的主子,該當何罪?」

左右回答:「應該活活煮死。」

於是,侍從們拖著師經走下堂。才下一級台階,師經回頭問:「我可以說一句話再死嗎?」

魏文侯說:「可以!」

師經說:「從前,堯舜做君王,只擔心他們講的話沒有人敢反對;桀紂做君王,只擔心他們講的話有人反對。現在,我打的是暴君桀紂,並沒有打你。」

魏文侯慚愧地說:「放了他吧!這是我的過錯。把琴懸掛到城門口,作為我改過的符信;不要修補珠串,作為我的警戒。」

結果,全國上下都誇魏文侯賢明,很多人主動來獻計獻策,魏國的政治因此大大得到改善。

師經未說明原因,舉琴就打人,魏文侯被打得莫名其妙,難怪會惱怒。但師經一旦指出了他的錯誤,他就「如飲甘露」,並且馬上做出恰當的回應,不愧是大人物。

第二,不為羞辱所動者,能謹慎避免可能的危機。

大人物通常不會根據個人喜惡決策,他們會謹慎地權衡利弊,然後選擇最有利的做法而避開危機。所以,不管對方怎樣羞辱,他們的著眼點還是利弊二字。

西漢時,漢高祖劉邦曾率軍進攻匈奴,結果損兵折將,被圍困在白馬這個地方,差點全軍覆沒。後來好不容易突出重圍,回國後不久就死了。惠帝年幼,由呂后垂簾聽政。過不久,匈奴冒頓單于給呂后寄來一封信,大意是:你沒有丈夫,我沒有妻子,兩個人都不快樂,不如兩家合一家,不是兩全其美嗎?

表面看,這封信蠻有吸引力。一個女作家曾說:女人最大的幸福是七十歲了還有人給她寫情書。呂后雖然沒有七十歲,也算個老太婆了,居然有人給她寫情書,豈不是大幸?但政壇不比文壇,沒有這麼浪漫,冒頓想要的不是愛情,而是漢朝的江山。所以,他的信分明是欺負漢朝孤兒寡母,挑釁之意十分明顯。

呂后見信大怒,想斬掉來使,立即出兵。大將樊噲怒不可遏,表示願領兵十萬,「橫掃匈奴」。還是大將季布比較冷靜,心想,高祖率三十萬大軍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樊噲想用區區十萬兵橫掃匈奴,不是說夢話嗎?季布向呂后建議:現在高祖剛去世,國內人心未定,戰爭創傷尚未平復,怎能因一時之辱,置天下安危於不顧呢?

呂后馬上冷靜下來,命人寫了一封非常謙卑的信,大意是:大王不忘懷於我,給我來信,想我年老色衰,頭髮掉了,牙齒脫了,路也走不穩,哪配得上大王您呢?現在奉上我平日乘坐的御車兩輛、良馬八匹,請大王乘坐。

冒頓見信,挑不出毛病,只好暫時打消了大舉入侵中原的念頭。

但暫時示弱不等於喪失志向,漢朝此後努力發展國力,經「文景之治」。軍事實力已與匈奴相當。到漢武帝時,出兵漠北,這才真正實現了「橫掃匈奴」的目標。

假如當時忍不住羞辱,貿然開戰,那麼,受辱的恐怕就不止是某個人,全國人民都要跟著遭殃。所以說,只有能忍辱者適合當大人物,因為他們能夠識大體,顧大局。不能忍辱的人,一時興起,不知會幹出什麼傻事來,哪能把大家的事交給他來決定呢?

第三,不為羞辱所動者,能昭示傑出人格。

濟群法師說:「忍辱不是一種無能,真正具有忍辱修養的人,從他的身上會爆發出一種非常強大的人格力量。」傑出的意思是勝過大多數人。大家都不善於忍辱,只有個別人善於忍辱,就足以顯示其傑出了!

修練心境佛法是渡船,覺悟靠心靈

【須菩提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摘自《金剛經》)

如來佛祖是一個幹什麼的人?答案好像很簡單:一個悟出佛道然後傳授佛法的人。但須菩提卻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既然如來所傳授的佛法都「不可取不可說」,都是似是而非的法,他傳授佛法又有什麼意義呢?聽他講佛又有什麼好處呢?

佛祖也認為自己所講之法是「非法非非法」。有一次,一個外道問他:「你昨日說的是什麼法?」佛祖回答:「說的是定法。」外道又問:「你今日說的是什麼法?」佛祖回答:「說的是不定法。」外道奇怪地問:「你昨天說的是定法,今天為什麼又說不定法?」佛祖笑道:「昨日定,今日不定。」

這好像自相矛盾,其實不然。因為佛祖講的既不是法,又並非不是法,自然隨心所之,沒有一定。

那麼,「非法非非法」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可從不同的層次進行理解。

從較淺的層次來說,佛法並非固定不變之法。這個道理,好比下棋的定式。會下圍棋的朋友都知道,高手下棋,往往先走定式。所謂定式,就是某個局部的最佳著手。定式往往是經過某個人或某些人潛心研究,又經過實戰檢驗而確定下來的,並得到了大家的公認。但是,任何定式都只是暫時的最佳著手,隨著時光推移和研究的深人,人們又發現了更好的著手,於是,舊的定式即為新的定式所取代。學會定式雖然能提高棋力,但僅僅學會定式,離精通棋藝還差得太遠。所以,專業棋手和業餘棋手下棋,前一二十步可能差不多,看不出誰高誰低,越往後走,境界的高低、棋力的強弱越分明。所以說,定式既是棋道,又不是棋道;既是定式,又不是定式。

佛法也是如此,如禪坐、念阿彌陀佛、敲木魚、十二觀法等等,都是定式而已,既是佛法,又不是佛法。

從較高的層次來說,佛法是渡船,但不是彼岸。它們能接引學者通向佛境,但本身並非佛境。所以,哪怕將三藏經典背得滾瓜爛熟,也未必能修正成佛。這就好比乘船去歐洲旅行,哪怕你買了一艘世界上最豪華的船,也不等於你已經到了歐洲。你會不會駕駛這條船還不一定呢,途中是否遇到「魔障」而翻船,更沒有一定。

另外,去歐洲旅行,不是非得自己買一條渡船不可,也不是非得乘船不可。通過其他許多途徑也可以達到目的。

這個道理,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曾經談論過。有一次,無盡臧尼對慧能說:「我研讀佛經多年,卻仍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

慧能大師說:「你說給我聽聽,也許我可以幫助你。」

無盡臧尼不禁笑了:「你不識字,連佛經都沒有讀過,怎麼能幫助我呢?」

慧能說:「佛性和文字沒有關係。」

無盡臧尼不以為然。慧能又說:「佛性好比天上的明月,文字就像我們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位置,但手指卻不是明月。看月亮也不一定非得藉助手指。」

無盡臧尼認為有道理,就把佛經念給慧能聽,慧能真的為她解決了許多疑問。

無盡臧尼熟讀佛經,卻不通佛法;慧能沒有讀過佛經,卻懂得佛法。可見佛祖所講的確實不是佛法。

但是,佛祖所講的又並非不是佛法。因為一切都是佛法。只要一個人有悟性,可以通過任何事物悟出佛道。這個道理,好比能夠通過各種途徑到達歐洲一樣。很多人是通過佛經悟道的,也有很多人是通過別的事物悟道的。

有一個人向三位修行人請教如何悟道。第一位修行人說:「在果園裡,我看到葡萄在早上長得茂盛美好,到了中午,許多人來摘取葡萄,留下一片殘敗的景象,我因此而悟道。」

第二位修行人說:「我坐在蓮池邊,看到蓮花在清晨開得嬌艷美麗,到了中午,有一群人,跳進蓮池裡洗澡,不一會兒工夫,只看見一片敗葉殘花的景象,我因此而悟道。」

第三位修行人說:「我在水邊靜坐,看到晨間溪里魚兒悠閑地游來游去,到了中午,有的人使用漁網,有的人使用誘餌,這些魚兒全都成了他們的獵物。我因此而悟道。」

這個人聽完三位修行人的話後,在回家的途中,路過海邊,看見沙灘上堆了許多沙堡。這時,一陣陣潮水湧上岸來,當潮水退走時,先前的沙堡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個人靈機觸動,也悟道了。

葡萄、蓮花、魚兒、沙堡是佛法嗎?當然不是。但是,它們能幫助別人悟出佛道,又並非不是佛法。它們也像佛祖所講佛法一樣,都是「非法非非法」。

從更高的層次來說,佛法就連渡船也不是,因為它不是一種真實存在,不能載著修行者到達佛境。它僅僅是一種引導。「引導」這個詞,並非指具體行為,而是像魅力、靈感這些辭彙一樣,既不是沒有,又沒有實體存在。因此,佛法可以講也可以不講,也可以講定法也可以講不定法,關鍵在於是否能起到引導的作用。佛法可以學也可以不學,可以當定法學也可以當不定法學,關鍵在於是否受到引導並進入悟境。

佛祖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可以說是禪宗最大的公案。當時,佛祖手拈鮮花,微微含笑,向眾人展示。大家不明所以,都默然不語。只有迦葉尊者會心一笑。佛祖知道他悟了,就將法統傳給了他。此一公案,開創了「無語禪」的先河。

還有一個公案,也是關於佛祖和迦葉的。有一天,大眾雲集,佛陀剛剛登上法座,尚未開口,主持法會的迦葉,一敲法槌,對大眾說道:「世尊說法已畢。」佛祖微微一笑,一語未發,就走下了法座。

這兩個公案說明了什麼道理?千百年來,學者們爭執不休,無有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佛祖說法跟不說法沒有兩樣,又都能達到引導之功。至於聽者的成就,全靠心靈的覺悟。

我們學習任何知識,都是這個道理。無論學經營,學管理,或學習其他任何技藝,亦無論向書本學,還是向他人學,其實都是「非法非非法」。它們都只能起到引導作用,而不是即學即用即靈的應用工具。即使畢業於名校,讀到博士畢業,也不等於精通,可能尚未入門。要想精通其道,還是要用心去體悟。

讓身心回歸自然

【黃檗山斷際大師說】此道天真,本無名字。只為世人不識,迷在情中,所以諸佛出來,說破此事。恐汝諸人不了,權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魚忘筌。身心自然,達道識心。

(摘自《筠州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大師認為:佛道出於天真,本來沒有名字。因為世人不理解它,為慾望所迷,所以諸佛出來,說破這件事。又擔心世人聽不懂,就暫且設立一些概念,以增進理解。所以,不要執著於這些概念,要追尋概念背後的真道。這就是所謂的得到魚而忘了捕魚的工具。只要讓身心回歸自然,就能通達佛道佛心。

何謂「天真」?意思是說,佛性原本是自身擁有的,不是別人送給你的,不是你從別處找來的,也不是佛祖、菩薩們傳授給你的。由於大家的佛性都被慾望塵封,就連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所以佛祖、菩薩們才給你指出來,免得你身在寶山不識寶。只要讓身心回歸自然,佛性自然會亮得發光。

如何使身心回歸自然呢?有四個要點:

第一,樂自然。把眼前的一切視為自然之事,不要有太多不滿意之事。這樣自然身心快樂。

比如,很多人對自己的年齡不滿意,小孩覺得自己太小,老人覺得自己太老,年輕人覺得自己太嫩,中年人覺得自己已經失去花季。那麼,到底哪個年齡才是好年齡呢?

有一次,一位電視節目主持人用這個問題問了很多的人。一個3歲的孩子說:「兩個月最好,因為你會被抱著走,你會得到很多的愛與照顧。」

一個7歲的孩子說:「3歲最好,因為不用去上學,想怎麼玩耍就怎麼玩耍。」

一個25歲的年輕人說:「18歲最好,前途充滿了希望。」

一個中年人說:「25歲,這個年齡活力四射。」這個男人43歲,他說自己現在越來越沒有體力走上坡路了,而且一到晚上9點便昏昏欲睡。

一個3歲小女孩說:「29歲最好。因為你可以躺在屋子裡的任何地方,什麼也不幹。」有人問她:「你媽媽多少歲?」她回答說:「29歲。」

還有人認為40歲是最好的年齡,因為經驗、智能都已經成熟,可以向事業最高峰攀登了。

一個少婦說45歲最好,因為你已經盡完了撫養子女的義務,可以輕鬆享受人生了。

一個中年男人說是65歲,因為可以開始享受退休生活了。

最後接受訪問的是一位老太太,她說:「每個年齡都是最好的。請享受你現在的年齡。」

這個老太太說得好,每一個年齡都是最好的。因為你已經生在人世這麼多日子,就應該是這個年齡。即使不能說最好,也是最恰當的年齡,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其他的事也是如此,都是自然之事,都是你該經歷的最恰當的事,與其對它不滿,不如好好享受它。

第二,求自然。前面所說的樂自然,並不是聽天由命,什麼也不幹。人生在世,還是應該有所追求。這也是自然之事。但是,在追求時,要依恰當的方法。方法不當,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有一個狀元和乞丐的故事:一位老道為兩個孩子占卜前程。他指著其中一個孩子說:「你將來能中狀元。」又指著另一個孩子說:「你將來肯定會當乞丐。」

那個被認為要當乞丐的孩子心裡不服氣,決心憑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努力學習,20年後,竟考中了狀元。而那個被認為會中狀元的孩子,覺得自己一生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根本不用犯愁。所以,他整天弔兒郎當,遊手好閒,什麼正經事也不幹。到他成年時,不要說考狀元,字都不認識幾個。後來他父母死了,他沒有治生之能,結果淪落到街頭當了乞丐。

在這個故事中,「狀元」並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裡面有著實質的內容,比如:淵博的知識,卓越的見解,美觀的書法,優美的文章。如果想當狀元,就要努力具備這些要素。那個淪為乞丐的人天天玩樂,顯然用錯了方法。

在生活中,很多人夢想成為企業家或科學家、政治家,卻連「成家」需要具備什麼素質都不知道,更談不上努力獲得這些素質。這就好比想去上海卻往西藏跑一樣。雖然你可以說地球是圓的,但是,繞地球跑上一圈,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實現目標。所以,正確的方法還是想去上海就往上海方向跑。這才是「求自然」。

第三,行自然。也就是說,做力所能及的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放棄,也不要勉強。好比走路,該拐彎就拐彎,該繞道就繞道,走不通了,就走另一條道。

英國有一個名叫艾伯特·霍布戴爾的人,在曼徹斯特一所小學裡當看門人。他的工作是:清晨開窗,晚上鎖門,放學後拖地、擦黑板、整理桌椅,冬天還要給爐火添煤,等等,報酬是每星期5英鎊。後來,老校長退休,新校長上任,建立了「考勤簿」,要求學校每個職員上下班都要簽名。艾伯特·霍布戴爾不識字,不會在考勤簿上簽名,結果被解僱了。

失業的艾伯特到處找工作,由於不識字,結果到處碰壁。他想,我必須找到一份不需要識字的工作才行。正巧,賣香腸的鄰居衛·瓊斯太太去世了。於是,艾伯特利用自己打工的積蓄,盤下瓊斯太太的店鋪,開起了香腸店。幾年過去了,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時至今日,「霍布戴爾香腸」已譽滿大不列顛。在英國,一個人可能沒聽說過莎士比亞,但他肯定聽說過「霍布戴爾香腸」。

在這個故事中,艾伯特沒有因為失業而看輕自己,更沒有失去追求,他努力尋找力所能及的工作,結果走出了自己的成功大道。

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一定都能像艾伯特一樣發大財。但是,你卻能活得充實,活得有成就感,這就是真正的行自然。

心靈不苦不樂就是極樂

【世親菩薩說】云何受蘊?謂三領納。一苦,二樂,三不苦不樂。樂謂滅時有和合欲,苦謂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謂無二欲。

(摘自《大乘五蘊論》)

佛家講五蘊:色、受、想、行、識。色蘊是指一切物質的沉積,包括五官和五官感受到的一切事物。受是指心身感受,想大致是指對事物的認知,行是行為所造作的善惡諸業,識大致是思考活動。

世親菩薩解釋受蘊為「三領納」,也就是三種感受:一苦,二樂,三不苦不樂。苦和樂都是因慾望產生的,而且人們的基本慾望是去苦求樂。無欲則不苦不樂,這才是人間至樂。

有人說:人生像一杯苦酒!從嬰兒呱呱墜地開始,所發出的第一個聲音,就是「苦啊!苦啊」,苦就是人生。

這樣的說法太悲觀了。我們知道,酒有美酒、甜酒、醇酒、清酒、酸酒、苦酒,關鍵看釀造者的功夫。如果一個人老是喝到苦酒,恐怕是他的釀造方法出了問題。

有的人把人生釀成一杯苦酒,是因為太想喝到甜酒了,沒有按工藝要求來做。換句話說,苦心追求快樂,得到的卻是痛苦。

快樂不可以勉強去追求。強求的快樂,終歸於無奈的失落。因為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潮漲起來了就會落下去,天氣熱了就會變冷。不起不落,水面平靜如鏡,其實是大海最好的狀態;不冷不熱,到處枝繁葉茂,其實是天氣最好的狀態。

同樣的道理,高興得心跳加速,不是真正的快樂;緊張得屏住呼吸,不是真正的快樂,心情一如既往地平靜,才是真正的快樂。

所以,追求快樂,要從平靜中求。讓心靈無起落,無冷熱,不苦不樂,那麼,你已經得到了人間極樂。

第一,看透世情少抱怨。世界就是這樣一個不完美的世界,世人就是這樣一群不完美的人,只要我們看得慣、想得通,心靈就會變得平靜起來,快樂起來。

孟嘗君田文受到國君寵愛時,各地有才能的人紛紛來投奔他。他來者不拒,以禮相待。最後,他門下的食客達到好幾千人。

後來,國王對他起了疑心,撤了他的職。無奈,他只好離開國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幾千個口口聲聲仰慕他、忠於他的食客,一下子走得沒影了,只有一個名叫馮諼的人願意繼續追隨他。在去封地的路上,田文看著自己形單影孤的凄涼景象,不禁對世態炎涼產生了很深的感慨。

後來,在馮諼的幫助下,田文官復原職,尊榮更勝從前。那些當初棄他而去的食客,又想回來找飯碗。田文聽說此事,狠狠地對馮諼說:「他們當初棄我而去,現在還有臉回來?誰好意思走到我面前,我一定要將唾沫吐在他臉上!」

馮諼不以為然地說:「事物有它必然的規律,事情有它本來的道理,您何必生氣呢?您一定見過菜市場的情景吧?早上,人們爭先恐後擠進去,因為裡面有他們需要的東西;傍晚,人們甩開大步走過去,不會多看一眼,因為裡面沒有他們需要的東西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前,人家爭先恐後地來投奔您,因為您這兒有他們需要的東西;後來他們離開您,因為您這兒已經沒有他們需要的東西了,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田文恍然大悟,心裡的怨意頓消。後來,那些食客陸續回來,他一如既往地接待,毫無芥蒂。幾年後,他門下的食客又達到幾千人,而他的仁義之名也傳遍天下。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我們愛一個人,是因為他有可愛之處。假如他品德、才能、容貌等等什麼都沒有,怎麼會愛他呢?你會去親吻街上那個又老又丑又髒的乞丐嗎?我們從自身需要出發對別人作取捨,當然不應該反對別人從自身需要出發對我們作取捨。別人的喜歡和討厭,都是我們自己的原因,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不是我們本身不好,而是沒有他想要的東西。商店裡不是有很多名貴商品無人問津嗎?想通了這個問題,心情就變得平靜了。

第二,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我們的心靈就像一個空調器,嫌冷嫌熱,只需按一下鍵,溫度就適宜了。

有個人開車出門,遭遇車禍,整個車頭都撞壞了,幸虧人沒傷。他一回到家,就把這個不幸事件告訴母親。

誰知母親欣喜地說:「真走運!幸虧你開的是那輛舊車,要是開你新買的車出去,損失就大了。」

「錯了啊!」兒子大叫,「我今天就是開那輛新車出去的。」

「真走運!」母親一笑,又說,「要是你開舊車出去,只怕沒命了。」

「咦!你怎麼左也對、右也對呢?」兒子沒好氣地問。

「當然左也對、右也對。只要我兒子保住了一條命,就什麼都無所謂了!」

兒子一想:對啊!跟丟掉生命相比,一輛新車算什麼?今天出這麼大的事故,自己居然毫髮無傷,想起來真夠幸運的。於是,他也高興起來了。

你瞧,要得到一個好心情,其實就這麼簡單。

無論你現在的心是一顆「潮濕的心」,還是一顆「灰暗的心」,只需小小調整一下,一切就都變好了。

第三,跳出自我,關注眾生。我們有那麼多煩惱痛苦,是因為太愛惜自己了。哪怕自己受了一點小小的委屈,也會很不開心。如果能從關注自我轉變為關注他人,關注社會,對自身的苦樂也就不敏感了。

有一天,無德禪師正在院子里鋤草,三位信徒走過來,向他施禮,然後請教說:「人們都說佛教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們信佛多年,卻並不覺得快樂。這是怎麼回事呢?」

無德禪師放下鋤頭,安詳地看著他們說:「想快樂並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活著。」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回答。

過了一會兒,甲說:「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著。」

乙說:「我現在拚命勞動,就是為了老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糧食滿倉、子孫滿堂的生活。」

丙說:「我必須活著,否則一家老小靠誰養活呢?」

無德禪師笑道:「這就是你們不快樂的原因。你們想到的只是自己的死亡、年老、家庭,而不是理想、信念和責任。沒有理想、信念和責任的生活當然很疲勞、很煩惱了。」

信徒們不以為然地說:「理想、信念和責任,能當飯吃嗎?」

無德禪師問:「那你們說說,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快樂呢?」

甲說:「有了名譽,就有一切,就能快樂。」

乙說:「有了愛情,才有快樂。」

丙說:「有了金錢,就能快樂。」

無德禪師說:「在生活中,很多人有名譽卻很煩惱,很多人有愛情卻很痛苦,很多人有金錢卻很苦悶。你們以為有了名譽、愛情、金錢就快樂,當你們得到了,也許發現自己跟那些人一樣。」

信徒們無言以對。

無德禪師說:「理想、信念和責任並不是空洞的,而是體現在人們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名譽要服務於大眾,才有快樂;愛情要奉獻於他人,才有意義;金錢要布施於窮人,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是真正快樂的生活。」

當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痛苦上,便倍感痛苦。如果把目光投向別人,一心一意關注別人、服務別人,就沒有時間關注自己的苦惱了。當你進入這種「無我」的狀態時,就很自然地達到了不苦不樂的境界。

所以說,服務他人,不僅是為了他人,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改造心靈,一念成佛

【慧能大師說】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

(摘自《六祖壇經》)

佛家有一句名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很多人對這句話不理解:啥?拿過屠刀殺過人的壞蛋反而比好人更容易成佛嗎?難道我不能成佛是因為壞事做得不夠嗎?

這顯然是誤解,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理解成了放下屠刀更容易成佛。無論佛祖還是菩薩,都沒有說過幹壞事更容易上天堂。

如何理解這句話呢?一個人不是無緣無故放下屠刀,他的放下,是突然萌生了善念。成佛不是因為那把屠刀,更不是因為拿著這把屠刀干下的罪業,而是那一念之善。所以,這句話應該理解為:善念一生,立地成佛。如六祖慧能大師云:「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以前糊塗了,幹了不少壞事,現在覺悟了,產生了善的念頭,就成佛了。

另外,不是只有拿屠刀的人可以一念成佛,任何人都能如此。禪宗講「頓悟成佛」,好人壞人都能如此。普通人沒有干過不可原諒的壞事,成佛希望更大,如果不能成佛,要怪就怪自己沒有產生一念之悟。所以,不能看見拿過屠刀的人成佛了就憤憤不平。

在特殊情況下,拿過屠刀的人也有可能比普通人更容易覺悟。為什麼呢?普通人都有惡念,只是因為畏懼惡報,惡念沒有發作出來,卻時時蠢蠢欲動。這樣就不大容易從惡念轉為善念。即使偶生善意,這個念頭也不夠強烈和堅定,往往稍縱即逝。偶爾做了幾件好事,過後沒準還會後悔,或者向人炫耀,這說明念頭並沒有真正轉到善這邊來。而那些惡人把惡念發作出來了,他們切身感受到作惡給自己帶來的種種壞處,可能更容易頓悟惡念之惡而萌生善念。而且他的善念一生,可能是真的一心向善。

另外,我們往往把「成佛」理解為得到世俗的好處,比如當官、發財、出名、長壽什麼的。這是貪慾心,可不是什麼善心。佛家所講的成佛,僅僅是一種境界,跟世俗的好處沒有必然關係。比如佛祖,毫無疑問是成佛了。可他得到了什麼好處呢?他每天要自己鋪床疊被照顧自己,沒有人服侍他;他每天要托著缽兒去乞化,食物好壞都要吃,而且過了中午就不再吃飯,到晚上光剩下挨餓了。

又比如,某人作惡多端,後來突然覺悟,放下屠刀,向執法機構投案自首,甘願接受處罰。這說明他的心態已到佛境。心態轉過來了,業力未消,該怎麼懲罰還得怎麼懲罰,接受他自造的因果。

所以,用現世的好處來看待成佛,是根本行不通的。

那麼,一念成佛的理論是否跟我們凡俗之人毫無關係呢?當然不是。假如把成功實現目標看作成佛,它的根源仍然來自最初的某個念頭。有時候,人們順著生活的軌跡,按部就班地走著人生之路。某一天,他對這條路不滿意了,想走另一條路,念頭一轉過去,人生軌道便全改變了。

比如佛祖釋迦牟尼,他原先貴為王子,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又有美妻、愛子相伴,還有國王的寶座等他受用,照正常情況,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去做一個清貧的出家人。

那他為什麼萌生出家的念頭呢?據說有一天,他和王兄一同出門,路上遇到一個乞化的修士。此人衣著破舊,面目枯槁,外表跟乞丐沒有兩樣,神情卻端莊恬淡,跟乞丐截然不同。這時,王兄走過去羞辱修士,修士低眉垂目,平靜如水,好像沒有看到別人的羞辱一樣。這時,釋迦牟尼看不過去了,就走過去制止王兄。王兄不聽,繼續羞辱修士。一個要攔,一個不聽,最後兄弟倆都上火了,拔出劍來準備格鬥。眼看一場廝殺一觸即發,那個修士托著缽兒,走到兩人中間,低眉垂目,靜靜地站在那裡。修士的舉動使兄弟倆都感到很羞愧,互相收起了劍。

這件事使釋迦牟尼的內心感到極為震撼:一個看似十分弱小的修士,他的精神力量是多麼強大啊!即使貴為王子,在他面前也變得渺小了。釋迦牟尼看到了一個前所未知的精神世界,從此萌生了強烈的出家念頭。順著這個念頭,他從王子變成了佛教創始人。

在生活中,類似的現象並不少見。很多人就是一個念頭轉過去,眼前就出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這裡,所謂念頭,是指「一念」,即強烈的願望,而不是「雜念」。有了強烈願望,你才會不畏艱難去實現這個願望。但大多數人只有雜念,並無一念。天天想當官,想發財,也就是想想而已,很少付諸行動。

東漢思想家王充曾問兒子:「你長大了打算去幹什麼?」

兒子說:「我想當一名將軍,也想做一名學者,或許當個全才人物更好些。」

王充笑道:「想得很好啊!我給你講一個小故事吧。過去,有一個老者坐在路邊放聲大哭。行人問他,你為什麼這麼傷心啊?老者說,我的命運不好,在我小的時候,曾刻苦讀書,一心想求取功名,可當時的國君愛用老臣。國君死了,新的國君又喜歡武人,我只好去練武。當我的武藝練得差不多了,國君又換了,新國君喜歡用青年人。我已老了,還能學什麼呢?結果,志向不定,空忙一生,一事無成。兒子,希望你把那位老者的話記在心裡。」

很多人正是這樣,志向不定,這也想要,那也想要,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根本不清楚。只有審度內心,搞清真正的渴求,拋棄雜念,確立一念,才不至於「空忙一生」。

「心寶」最為尊貴

【達摩大師說】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

(摘自《五燈會元》)

達摩大師是中國禪宗的開山之祖,在《五燈會元》中,記錄了他皈依佛法的故事。當時,達摩是南印度香至國王的第三個王子,俗名菩提多羅,他和兩個哥哥一樣,聰明穎悟,甚得國人讚譽。印度禪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行化至南印度。香至國王崇奉佛法,對般若多羅尊者優禮有加,還施給他一個無價寶珠。般若多羅尊者想試試三位王子的慧力,就將寶珠拿給他們看,並問:「這顆珠子又圓又亮,有什麼能比它更寶貴的呢?」

第一王子、第二王子都說:「這顆珠子是七寶中的極品,確實沒有什麼比得上它。如果不是尊者道力高深,誰有福分承受它呢?」

第三王子口誦一偈,大意是說:這是世俗的寶物,還不算最尊貴的,在各種寶物中,法寶最尊貴。這是世俗的光澤,還不是最尊貴的,在各種光澤中,幸福智慧之光最尊貴。這是世俗的光明,還不是最尊貴的,在各種光明中,心靈明亮最尊貴。此珠光潤明亮,卻不能照見自己,要依賴幸福智慧之光來觀照。這說明它的光澤明亮是有限的,由此也可推知它的價值是有限的。寶珠不能自識其珠,要依賴幸福智慧之珠來辨別世俗之珠;寶物不能自用其寶,要依賴幸福智慧之寶來悟明法寶。大師您心中有法,心寶立刻顯現。眾生如果心中有法,心寶也會立刻顯現。

般若多羅尊者非常驚嘆第三王子的口才和聰慧,心中默許他為自己的理想傳人。只是機緣未至,暫未明言。後來,香至國王去世,第三王子菩提多羅於父王靈柩前入定,七天後才出定,要求出家。般若多羅尊者應允,賜法名菩提達摩,並授以衣缽。後來,達摩東渡,將佛法傳到了東土。

達摩的偈誦,看輕世俗色彩的寶物,推心寶為尊,確有道理。寶物自己並不認識自己的價值,若無識寶之人,它的價值與土石無異。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寶物大概是和氏璧,如果沒有和氏的推薦,它的價值就相當於一塊醜陋的石頭。而且,當和氏向世人推薦這個寶物時,很多人仍然把它看成一塊醜陋的石頭。直到和氏付出兩條腿的代價,它的價值才真正被世人認識。

又如當今的文物市場,那麼多東西,哪是寶物,哪是凡品,哪是真品,哪是贗品,一般人哪看得出來,非得鑒定專家才識其價值。這是因為在辨識文物方面,鑒定專家有「法寶」而常人沒有。

人人都曾學法,由於慧力不同,進益各有差異。所以,每個人的「心寶」亮度不同,價值不一樣,對事物的判斷、取捨就各有差異。俗謂:「龍眼識珠,鳳眼識寶,牛眼識青草。」哪怕笨得像牛,也有一顆心寶,可惜這顆心寶晦暗不明,只識得青草而已。

在世俗社會裡,人們都以人才為寶,人才也自喻為寶。比如《紅樓夢》里的賈雨村賦詩喻志說:玉在篋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他把自己看成寶物,只是在等一個賣出高價的機會而已。可是用人者的「心寶」也有明有暗,寶物不一定都能體現出寶物的價值。像唐太宗這樣的「龍眼」,他就能識得魏徵這樣的「寶珠」;武則天這樣的鳳眼,她也識得狄仁傑這樣的寶物。南宋高宗趙構這樣的豬眼,他就只識得秦檜這樣的狗屎,把岳飛這塊「和氏璧」看得一文不值。

所以說,真正的價值也許不在於寶物本身,而在於識者有無價值連城的心寶。人生的品位也決定於此。

不要捨棄一切妄念

【岡波巴大師說】不要捨棄一切妄念,因為他們都是法性之顯現遊戲。不要一意捨棄煩惱,因為煩惱能令行者憶起幸福智慧。不要一意捨棄欲樂,因為欲樂能灌溉和增益證悟及覺受。不要捨棄疾病和痛苦,因為疾病和痛苦皆可成為自己的善知識。不要捨棄仇敵與障礙,因為他們能喚起吾人對法性之嚮往。

(摘自《成就勝道寶矍集》)

按佛家的觀點,世人追求的名利慾樂,似乎都是夢幻泡影,虛而不實;世人所持的觀念,似乎都是妄執,這難免讓人感到無所適從,甚至產生幻滅感。但是,看了岡波巴大師的幾個「不要捨棄」之後,就讓人產生豁然開朗的感覺,頓悟佛家所講的空,是以求證未來之空為目標,而不是立即捨棄現在之實。那麼,我們不妨來探尋一下岡波巴大師幾個「不要捨棄」的妙味。

第一,「不要捨棄一切妄念,因為他們都是法性之顯現遊戲」。

世人頭腦中的所有觀念,幾乎都是妄念,或者說不完全正確之觀念。如美國投資家索羅斯所說:「我們對世界的所有認知都有缺陷,因為我們無法透過沒有折射作用的稜鏡看待世界。」這就是說,我們永遠看不清全部事實,或者因為認識能力的局限,或者因為情緒障礙,我們看見的一切都是經過「折射」的,存在程度不同的錯覺,那麼得出的結論也有程度不同的偏差。

但是,我們卻沒有必要拋棄所有存在偏差的觀念。因為它們是我們通向正確的通道,是我們需要借用的工具。好比原始人用石刀砍削箭矢,石刀確實不是很好的工具,但如果不用石刀,就無法製成較先進的工具。

只不過,在我們運用這些有缺陷的觀念時,千萬不要以為絕對是正確的。而要認為它們是遲早需要拋棄的觀念。

第二,「不要一意捨棄煩惱,因為煩惱能令行者憶起幸福智慧」。

人人都討厭煩惱,都想擺脫煩惱。然而,人若是毫無煩惱,就不需要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就不需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於是,所有的創新都會停止,身心也會因為停滯而退化。到最後,人類將會變得跟某種軟體動物無異。正是因為煩惱的刺激,人類才會不斷思考改善的辦法,不斷採取改變的行動,並且產生綿綿無盡的創造靈感,世界也因此變得日新月異。試想,哪一項新發明不是為了解決煩惱而產生的呢?哪一項改革不是為了解決煩惱而興起的呢?所以,無論從人類進化還是從個人進步的角度來看,有煩惱倒是好事。如果沒有煩惱了,反倒是一件值得擔心的事。

當然,如果能進入佛家的空無境界,又另當別論。

第三,「不要一意捨棄欲樂,因為欲樂能灌溉和增益證悟及覺受」。

欲樂是刺激社會進步的核心因素。所謂「消費決定生產」,如果大家都不想嘗試新產品,就不會有那麼多新產品問世。如果大家都不喜歡遊玩,就不會有那麼多玩樂工具產生。所以說,欲樂無罪,但貪慾卻是不可饒恕的過錯。

第四,「不要捨棄疾病和痛苦,因為疾病和痛苦皆可成為自己的善知識」。

一個從未生過病的人,不能體會虛弱之人的力不從心,經常會強人所難,讓人覺得他冷酷無情。如果生過病,他就知道在某種身體條件下,很多事情心有餘力不足,於是就懂得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他在他人眼裡也變得可愛多了。一個從未受過挫折的人,不知道人世的艱難,難免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失去正確判斷。如果受過挫折,他就很容易理解他人的所作所為,而不易產生輕視、怨恨等不良心理。

當然,病痛太多,挫折太繁,如果加上心志不健全,也難免怨天尤人。

第五,「不要捨棄仇敵與障礙,因為他們能喚起吾人對法性之嚮往」。

處在一個競爭社會,人們很容易把對手視為給自己製造挫折、失敗和恥辱的人,因而心生怨恨。實際上,對手不僅是從我們手中搶走機會和給我們製造困難的人,也是逼迫我們學習的人。我們為了免於落伍,只能殫精竭慮,將才智發揮到最佳。當我們的潛能被激發出來時,事業就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競爭對手不僅是一些使我們丟臉的人,也是逼迫我們進行自我反省的人。他們會毫不留情地利用我們的缺點,以便向世界證明他們做得更好。我們在感到威脅的同時,也明白了不足所在。這有助於我們改正缺點,完善自我。

不妨設想一下,假如沒有強勁的對手,我們也許會安於現狀、停滯不前。正是由於對手的追趕乃至追逼,我們今天的事業才會越做越強、越做越大。

此外,我們必須依賴對手的生存而生存。以商業為例,假設一個行業經過激烈競爭,所有的對手都消失了,只剩下一家「巨無霸」公司,結果將如何?它會賺走所有的錢嗎?當然不會。這個行業將不復存在,這家公司也會倒閉。因為它們都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一家沒有對手的公司,就像一輛失去動力的機車,等待它的只是慢慢鏽蝕。一個沒有對手的行業,就像一場只有一個選手的拳擊比賽,誰會為它買門票呢?觀眾沒有了,市場也就沒有了。

所以,我們與其仇視對手,不如歡迎對手;與其想方設法消滅對手,不如善加利用對手帶來的好處。

對待羞辱要保持冷靜

【永嘉玄覺禪師說】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摘自《永嘉真覺禪師證道歌》)

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人們關心自己的面子有時甚於關心利益。你賣東西宰他幾十元錢,他心疼,但不記恨;他欠你幾百元不還,你不高興,但不惱恨。但如果他傷了你面子,你就可能懷恨在心,輕則關係疏遠,重則反目成仇。

所謂傷面子,在佛家看來,其實不過是一種幻覺。別人羞辱你,非議你,嘲笑你,並沒有真的使你毀容,甚至連一絲肉體痛苦都感覺不到,為什麼覺得難以忍受呢?不過是妄念在作怪罷了!

佛家特別重視「忍辱」的修養。當然,佛家所謂「辱」,不僅僅包括心理上的折辱,也包括身體上的損傷。對我們凡俗之人來說,身體上的損傷不屬於可忍範圍,因此這裡只講心理傷害,也就是所謂的傷面子。

大凡是想在人世取得成就的人,首先一條,必須丟得起面子。如果怕丟面子,說話辦事就會多所顧忌,畏首畏尾,向人提請求,怕遭拒絕;發表意見,怕被嘲笑;事情未做好,怕挨批評。這也怕那也怕,還能辦成什麼事?所以,古今立大志者,無不從「忍辱」修起,以求達到「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如何到達這種境界呢?可分三個修鍊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不理。

所謂不理,就是不對別人的羞辱做出反應。這是比較低的層次,但較易實行,所以也為一些高人所推崇。

寒晦禪師曾問拾得禪師:「人家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矇騙我,應該如何應對?」

拾得禪師回答:「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為什麼說不理的層次比較低呢?因為這隻能說明你修養好,而不是真正的覺悟。而且,不理也可能被看成一種無聲的反抗,因而激起對方更大的憤慨。比如,丈夫跟妻子吵架,妻子嘮嘮叨叨,丈夫一言不發,甚至躲到外面去。那麼,妻子不僅不會消火,反而會惱羞成怒。

所以說,不理是比較消極的方式,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可以用來應對無禮冒犯,但不宜用來應對跟身邊人的日常矛盾。

第二個層次是:不受。

所謂不受,就是不往心裡去。當對方說話無狀時,只是聽著,不要思考對方話中的含義,也不要把對方的話跟自己聯繫起來。不妨把對方看成一個電影演員,正在表演這個情節。

為什麼不能思考對方話中的含義呢?因為對方情緒激動時,看問題的眼光就變成了「哈哈鏡」,說的話也是針對「哈哈鏡」里的那個人,而不是你,你又何必把他的話跟自己聯繫起來呢?

打個比方,妻子對丈夫說:「嫁給你真是倒了八輩子霉!」這並不能說明她真的後悔嫁給她丈夫。因為她這會兒只盯著丈夫的缺點,對優點視而不見。所以,她的話其實是針對一個只有缺點沒有優點的男人,而不是她的丈夫。既然如此,又何必拿她的話當真呢?

第三個層次是:不忍。

所謂不忍,就是同情對方的愚昧,不忍心看見他胡說八道,就像一個母親不忍心看見兒女發燒說胡話一樣。

一個人無禮羞辱別人,肯定是受內心的慾火、妒火、怒火或其他種種邪火焚燒,以致言行失控,這跟感冒發燒說胡話有何區別呢?一個頭腦清醒的健康人,對一個病人,只需同情,無須憤恨。

比如魯迅小說《葯》中那個不幸被捕最後被處斬的革命志士,他不同情自己的處境,不惱恨獄卒的粗魯,反倒感嘆他們「可憐」。這就是一種不忍之心。

能夠忍辱的人,才能成為大人物

【釋迦牟尼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幸福智慧人也。

(摘自《佛遺教經》)

佛祖認為,能夠忍辱的人,才能成為大人物。如果不能像飲甘露一樣忍受惡毒的辱罵,就不能算是有幸福智慧的人。

佛祖的要求似乎太高:能忍受羞辱就算了不得,像飲甘露一樣忍受辱罵,不是太勉為其難了嗎?但真正的大人物確實能達到這種境界。比如武則天,雖是一個女流之輩,度量卻異於常人。當時徐敬業帶頭造反,駱賓王為他起草了一篇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發布全國。檄文中極力誇大武氏的罪惡,頗多過激之詞。武則天閱讀檄文,看到「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的句子時,不禁微微一笑。當她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時,頓覺其筆鋒犀利異常,直指心腹,不禁驚出一身冷汗,同時興起惜才之心,對身邊人說:「宰相怎麼失掉了駱賓王這樣有才能的人呢?」

武則天為何能對罵她的話如飲甘露呢?大概是善於換角度思考問題吧。比如罵她「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表面看是說她不守本分,像狐狸精一樣善於迷惑先帝以邀寵,但反過來想,這等於說她心懷大志,且貌美如花,魅力驚人。這不是誇她嗎?難怪有人說:「不公正的批評是一種偽裝的恭維。」事實確實如此。

「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是說武則天權欲熏心,老公屍骨未寒,她就搶了老李家的產業,可謂擊中要害。但武則天的目光又轉到作者的才華上,不恨而生愛惜之情。

在受到羞辱時,轉換角度看待問題,心態就變了,完全可能產生「如飲甘露」的感覺。

那麼,「甘」受羞辱跟成為大人物有什麼關係呢?

第一,不為羞辱所動者,能冷靜發現事物中的好處。

不管對方是惡意指責還是善意批評,其中必有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如果克服情緒衝動,冷靜傾聽對方的意見,就能得到其全部價值。

有一個故事:師經是個盲琴師,有一天,魏文侯在宮中跳舞,師經為他彈琴伴奏。魏文侯跳到得意處,唱起了歌兒:「聽我的話,不要違背我 」師經一聽,馬上拿起琴去撞擊魏文侯,卻沒有擊中人,只打中帽子上懸掛的珠串。珠串被打散,珠子散落滿地。

魏文侯惱怒地問左右:「做臣子的竟敢打他的主子,該當何罪?」

左右回答:「應該活活煮死。」

於是,侍從們拖著師經走下堂。才下一級台階,師經回頭問:「我可以說一句話再死嗎?」

魏文侯說:「可以!」

師經說:「從前,堯舜做君王,只擔心他們講的話沒有人敢反對;桀紂做君王,只擔心他們講的話有人反對。現在,我打的是暴君桀紂,並沒有打你。」

魏文侯慚愧地說:「放了他吧!這是我的過錯。把琴懸掛到城門口,作為我改過的符信;不要修補珠串,作為我的警戒。」

結果,全國上下都誇魏文侯賢明,很多人主動來獻計獻策,魏國的政治因此大大得到改善。

師經未說明原因,舉琴就打人,魏文侯被打得莫名其妙,難怪會惱怒。但師經一旦指出了他的錯誤,他就「如飲甘露」,並且馬上做出恰當的回應,不愧是大人物。

第二,不為羞辱所動者,能謹慎避免可能的危機。

大人物通常不會根據個人喜惡決策,他們會謹慎地權衡利弊,然後選擇最有利的做法而避開危機。所以,不管對方怎樣羞辱,他們的著眼點還是利弊二字。

西漢時,漢高祖劉邦曾率軍進攻匈奴,結果損兵折將,被圍困在白馬這個地方,差點全軍覆沒。後來好不容易突出重圍,回國後不久就死了。惠帝年幼,由呂后垂簾聽政。過不久,匈奴冒頓單于給呂后寄來一封信,大意是:你沒有丈夫,我沒有妻子,兩個人都不快樂,不如兩家合一家,不是兩全其美嗎?

表面看,這封信蠻有吸引力。一個女作家曾說:女人最大的幸福是七十歲了還有人給她寫情書。呂后雖然沒有七十歲,也算個老太婆了,居然有人給她寫情書,豈不是大幸?但政壇不比文壇,沒有這麼浪漫,冒頓想要的不是愛情,而是漢朝的江山。所以,他的信分明是欺負漢朝孤兒寡母,挑釁之意十分明顯。

呂后見信大怒,想斬掉來使,立即出兵。大將樊噲怒不可遏,表示願領兵十萬,「橫掃匈奴」。還是大將季布比較冷靜,心想,高祖率三十萬大軍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樊噲想用區區十萬兵橫掃匈奴,不是說夢話嗎?季布向呂后建議:現在高祖剛去世,國內人心未定,戰爭創傷尚未平復,怎能因一時之辱,置天下安危於不顧呢?

呂后馬上冷靜下來,命人寫了一封非常謙卑的信,大意是:大王不忘懷於我,給我來信,想我年老色衰,頭髮掉了,牙齒脫了,路也走不穩,哪配得上大王您呢?現在奉上我平日乘坐的御車兩輛、良馬八匹,請大王乘坐。

冒頓見信,挑不出毛病,只好暫時打消了大舉入侵中原的念頭。

但暫時示弱不等於喪失志向,漢朝此後努力發展國力,經「文景之治」。軍事實力已與匈奴相當。到漢武帝時,出兵漠北,這才真正實現了「橫掃匈奴」的目標。

假如當時忍不住羞辱,貿然開戰,那麼,受辱的恐怕就不止是某個人,全國人民都要跟著遭殃。所以說,只有能忍辱者適合當大人物,因為他們能夠識大體,顧大局。不能忍辱的人,一時興起,不知會幹出什麼傻事來,哪能把大家的事交給他來決定呢?

第三,不為羞辱所動者,能昭示傑出人格。

濟群法師說:「忍辱不是一種無能,真正具有忍辱修養的人,從他的身上會爆發出一種非常強大的人格力量。」傑出的意思是勝過大多數人。大家都不善於忍辱,只有個別人善於忍辱,就足以顯示其傑出了!


推薦閱讀:

原創:張愛玲的三段情,人生就這麼荒蕪了
[轉載]人生路上有三看:看遠、看寬、看淡_薄霧晨光
唯一能實現逆襲的方式,是利用趨勢
人生,小滿就好
思維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TAG:人生 | 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