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大家陸儼少的感悟與追求
陸儼少 峽江行 69×69.5cm 1980年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陸儼少出生後即顯示出少見的聰慧,未識字時就已喜歡畫畫。陸家上輩人中沒有畫畫的,南翔鎮也是個小地方,沒有像樣的畫家,陸儼少愛畫畫完全出於天性。好在陸家父母也比較開明,提供條件任他自由發展。
知陸儼少喜歡畫畫,隔壁糟坊的老闆在他13歲生日時送了一部《芥子園畫譜》。陸儼少如獲至寶,如饑似渴地臨學,逐步掌握了基本筆法。14歲時陸儼少入澄衷中學讀書,此時的陸儼少敏而好學,課餘帶了筆硯到圖書館臨摹有正書局出版的《中國名畫集》。學畫之外他兼學刻印,曾勤奮地摹刻《十鐘山房印舉》。書法學習亦在那時進入正軌。有同學轉到上海美專去讀書,陸儼少很羨慕。他也想去,但父親不允,說即使要學畫,也應該多讀些書。
陸儼少從澄衷中學畢業,再次提出要專心學畫,父親同意了。聽人說上海美專註重西畫,陸韻伯決定讓兒子到無錫美專學中國畫。18歲那年,陸儼少免考進入無錫美專,求學的過程令他失望。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因為在校期間對該校教員的水平有所失望,人就沒有再去,希望找到當代第一流的畫家當我的老師。」
當陸儼少在家自學之際,其表兄來南翔作客,看了他的畫就熱心介紹他去認識一位高人——王同愈,陸儼少不由得大喜,即挑選出幾幅習作,求表兄介紹認識。經數次往複,陸儼少與王同愈的忘年交情誼日漸真切。陸儼少提出拜師,王同愈深思片刻後說他平生不為人師,其朋友馮超然先生畫名甚高,可入馮門師事之。
王同愈愛惜人才,同時也是位熱心人。他親自帶陸儼少至馮超然寓所行拜師之禮。那時馮超然也只50歲出頭,但已有老夫子風範。他審視了陸儼少呈上的習作,點評一番後教導學生學畫不可名利心太重,要有殉道精神,終身以之。陸儼少點頭稱是。
陸儼少曾漫遊了天目山和黃山,這次遊歷讓他看到了前賢山水畫之外的真山真水;後又北上遊覽徐州、曲阜、濟南;到北平住一個月,依次觀覽長城、故宮等明清人文景觀;再去大同訪雲岡石窟,上妙峰山覽太行山色;後經天津、煙台而返回上海。陸儼少此前接觸的名家如王同愈、馮超然、吳湖帆等都屬書齋畫家,即將家藏的歷代名畫中的山山水水重新安排,以自己的技法作些調整。而陸儼少此番遊覽後已不滿足於此種模式的創作,他一邊努力學習傳統山水畫技巧,一邊作創新探索,常常苦於心手不一。
因戰火的蔓延,陸儼少帶著家小一路逃難至重慶。期間陸續認識了沈鈞儒、陳樹人、陳之佛、常任俠、黃君璧等。在重慶期間,他作山水畫百餘幅,重慶和成都作了展覽,其藝術成就獲得美術界的好評。緣於藝術,陸儼少又陸續結識了馬一浮、朱光潛等。陸儼少與朋友結伴瀏覽了青城山、峨眉山等地。游馬家店時,陸儼少見白雲在山、滿坡翠竹紅樹,天然如黃子久的《秋山圖》,於是大呼「真乃我師也」。
陸儼少性格內向,面對大自然難得如此嘯傲。
根據文史記載以及陸儼少的自述,此時的他已具備了摹寫山水的一應技能,在使用「四王」、石濤,上逆黃公望、倪雲林,近取馮超然、吳湖帆之法的同時,陸儼少醞釀著自我的突破。事實證明,陸儼少是有準備的,他接住了藝術女神拋出的花環,只是被荊棘刺出些許血來。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陸儼少一家踏上返回家鄉的路程,他們乘坐一艘重慶至漢口運送木材的船,三峽之行歷時一個多月,陸儼少覺得比讀了十年書看了十年畫得益更多。陸儼少於木筏上終日看山觀水,並默記在心,日後聞名於世的峽江山水皆源於此。
誠如其師馮超然抱怨,藝術界提倡創新他也願意創新,可創新的畫作沒人要,還以為是讓弟子代筆的,如此這般,以賣字鬻畫為生的他只能在舊的模式下一張張生產。陸儼少的境況比馮超然還要悲催些。他想在山水畫上創新,想畫出心目中的峽江山水,可社會並不歡迎。陸儼少抑制住心態的不平衡,創作了一批連環畫,其代表作《牛虻》頗受歡迎,一版再版,畫名雀起。1953年,上海舉辦了一次大型書畫展。陸儼少精心創作了反映時代風貌的《雪山勘探》,作品展出後頗得好評,被美協收購併出版,陸儼少也進入了美術界新領導的視野。
此時馮超然久病不起,臨終前握著陸儼少的手喃喃說畫畫要在像與不像之間,切記切記。又說吳湖帆是大家,詩詞歌賦書畫印收藏樣樣在行,要弟子多到梅景書屋請益。馮超然過世後,陸儼少遵從師囑,拜師吳湖帆。此間陸儼少為裱畫師劉定之畫了幾開冊頁,劉海粟一見嘆為天才之作。陸儼少遂由劉定之介紹與劉海粟結識。劉海粟的推介使陸儼少的畫名逐步提升,也使他正式登上了畫壇。
1957年,上海中國畫院成立。吳湖帆和劉海粟兩位大師推薦,陸儼少進了畫院,但因「出身問題」他只是編外人員。這絲毫阻擋不了陸儼少創新的決心。他隨畫院去浙東四明山下生活,滿懷激情創作了《江路乘筏圖卷》,得到好評。
陸儼少入川時僅攜帶一套《杜工部集》,那是他從小喜歡的。小時候閱讀杜甫的詩是喜歡其文辭,在重慶、成都閱讀,杜詩在意念中化為可視的圖像。陸儼少曾嘗試著畫過數開杜甫詩意冊頁,但那算是牛刀小試。這次《杜甫詩意圖》冊頁的創作,他具備了調動筆墨的一應技法,經受了那麼多的人生閱歷,又到杜甫寄居的四川生活了數年,出川時觀覽到常人難以感受的視覺衝擊……陸儼少運用自己的生活積累開始了創作。他認真畫好每一開冊頁,題詩寫跋語並鈐印。他力求每一開冊頁都是精品,每一開冊頁都能體現他的書畫特質。
也許冥冥之中早有定數,陸儼少的努力在數年後獲得豐厚的回報。
1962年,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科教師顧坤伯因病不能繼續任教,學校急需聘任一名山水畫家。這時全國不少畫家紛紛到浙江辦展爭取,但主持教學工作的潘天壽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肯降格以求,他想到了素昧平生的陸儼少。此前他在姚耕雲處見到過陸儼少的詩文書畫冊頁,認為其藝術風格與自己的中國畫教學主張契合,決定聘請陸儼少。浙江美院聯絡上海中國畫院請求調動陸儼少前去工作,上海方面不同意,要求換人。可是潘天壽認準了陸儼少,雙方僵持不下。最後經協商由陸儼少兩邊跑,開學後到學院任教,寒暑假回上海畫院工作。到1964年,陸儼少在浙江美院度過了一段難以忘懷的美好時光。在此期間,陸儼少繪畫個性得以發展,最終在晚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1980年,陸儼少72歲時終於正式調入浙江美院,授職教授,作研究生導師。陸儼少獲得了一個良好的創作環境,他傾全力於教學和創作,把自己多年珍藏的名貴畫集捐贈給學院國畫系作為教學之用。1984年浙江畫院成立,陸儼少以其藝術成就與社會影響力被任命為首任院長,1989年又被聘任為西泠印社顧問,其名家效應快速在社會上擴展。
陸儼少之所以能與張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風格迥異者同列為山水畫大家,是與他在詩文、書法、畫論等多方面的深厚學術修養分不開的。陸儼少的筆下功夫曠世罕見,遊歷山水從不做速寫記錄。他說:「我外出遊歷只用眼睛看,凡得山川神氣,並記在胸。」他作畫無論多大尺幅,從不起草稿,提筆就來。誠如唐代吳道子對唐玄宗所言:「臣無粉本,但默記於心也。」陸儼少還是位出色的美術教育家。他提出「四分讀書、三分寫字、三分作畫」的獨到見解,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全面修養。
作為現代山水畫大家,陸儼少經過各種筆墨技法的探討,終於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出嶄新的面貌。陸儼少善於將江河湖海的洶湧澎湃、浩渺瀰漫之勢描繪得淋漓盡致,無論是激流險灘還是滔滔江河,其筆墨皆變化多端,氣韻生動。陸儼少在山水畫中獨創了兩種新技法,一是「留白」,二是「墨塊」。所謂「留白」就是以水墨留出白痕,這種白痕在陸儼少的作品中多數用來表現雲霧,也可以被看成泉水、山徑和浪花。因為留白要以墨色反襯,所以陸儼少又創「墨塊」之法,以濃墨積點成塊。
陸儼少的山水畫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從上世紀50年代始至70年代,中期從70年代後至80年代,晚期又從90年代始。其早期作品呈縝密娟麗、神韻流動之感,留有較多的古人筆意。中期作品呈渾厚蒼潤、獷放簡約,糅南北二宗畫風,個性鮮明,風格獨具。晚期作品有至精者,也有顯得較為粗疏者。陸儼少於晚年再求變法,然終未能如願。不管如何,陸儼少筆下的畫作既充實又空靈,充實中蘊含著空靈。
凡是具有深厚古典修養和生活素養的中國畫家,都深刻理解書法藝術對中國畫筆墨修鍊的重要意義,因而對書法的重視和實踐終其一生而毫不懈怠。陸儼少就是這樣一位中國畫家。可以說是書法造就了他古拙靈秀的筆墨,同時,他的書法本體也達到「跌宕靈和,矩矱自持」的高華境界,其成就不下於近現代書壇巨擘。
進入20世紀90年代,陸儼少的健康狀況大不如前,他開始向故里回歸。1983年應家鄉父老之邀重遊故里。1984年他將自己的代表作多件捐贈給上海博物館。1991年故鄉嘉定縣政府決定成立陸儼少藝術院並選址奠基,他捐獻畫作71幅。1992年陸儼少再次回到上海,在此養病,最後於1993年病逝。
陸儼少出版有《陸儼少自敘》、《陸儼少畫集》等專著和論文多種,被譽為「當代中國畫壇卓然翹首的文人畫家」。
推薦閱讀:
※卧室用山水畫裝飾原來這麼美
※中國繪畫郵票圖錄(7)宋代繪畫(下)·宋代山水畫花鳥畫 壁畫
※適合店裡掛的招財畫,聚寶盆山水畫解讀
※畫家邱漢橋山水畫雨墨淋漓的意境
※賈又福:以心駕馭筆墨,筆墨為吾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