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千載宿胥口,萬年黃河堤

千載宿胥口,萬年黃河堤

(2008-12-23 23:52:19) 題記: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孕育了古老、燦爛的黃河文化。講黃河的歷史離不開浚縣宿胥口(今新鎮堤壕村附近),因為宿胥口是大禹治水後黃河第一次決口的地方,由此,宿胥口為古今研究黃河的歷史、地理專家學者們所熱衷的一個重要關口,他們紛至沓來、著書立說、樂此不疲……浚縣黃河故堤從前稱萬年堤,這裡有中國最早的鯀堤和禹堤,可以說,中國的堤防建設源於浚縣。 千載宿胥口,萬年黃河堤 去宿胥口那天的天出奇的藍。我們的車一大早便行駛在了浚縣新鎮鎮衛河堤岸上。我透過車窗,望見堤岸旁冬季樹梢之上的燦爛晨陽,以及一輪還未來得及隱去的淡白月亮。陽光下的堤岸、河流、田野被映襯得如同穿著春日裡的艷麗衣裳。同行的栗松嶺先生,對浚縣文化頗有研究,他與我們一路談論著與宿胥口有關的黃河古道、堤防歷史。宿胥口以及與宿胥口有關的黃河古堤對於我來說都是新鮮有趣的。 宿胥口,黃河第一次決口處在車上,大家談論起黃河的古稱來。有說它叫過九河,有說它叫過上河,又有說它叫過中國河。曾任浚縣縣誌辦副主任的栗松嶺先生引經據典地說:其實,黃河最早稱禹河,出現於中國最古老的著作《尚書·禹貢》中。禹河顧名思義為大禹治水的河道,是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早的黃河河道。這條古河道從積石山開始,到達龍門山,再向南到達華山的北面,在孟津以上被夾束于山谷間;過孟津後匯合洛水等支流,向東北流,經今宿胥口,過浚縣大伾山,流入河北省,又匯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陸澤中;又向北,分為九條河流,順地勢高下向東北方向流入大海。禹道是大禹治水以來,一條比較固定的低於地平線以下的河道,這在我國古代典籍《史記·河渠書》、《孟子·滕文公下》、《尚書·禹貢》中多有描述。大禹治水後,人們從高地搬回平地居住。然而,從高處而來的湍急水流所攜帶的泥沙,致使禹河的河床逐年增高,為黃河決口留下隱患。直到春秋時期的周定王五年,即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自大禹治水以來,也是有記載以來的第一次大改道。當時,洪水從宿胥口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改道後的黃河不再從大伾山西麓而過,而是由大伾山東東北流。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在《浚縣誌·大事記》中清楚地記載了此次黃河決口。清代胡渭在《禹貢錐指》中也說:「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自周定王五年河徙宿胥口始,河道已不是典型的地下河道。古今專家學者們,把河徙宿胥口作為黃河演變的重要節點。 由宿胥口說中國堤防建設 關於堤防起源,古今說法不一。有說堤防建設應起於河決宿胥口之後,又有說在河決宿胥口之前,中國堤防建設就已經存在了。但說來說去,專家學者們的爭論焦點,都離不開宿胥口這個關節點。到底哪一種說法更為確切些?我們先不去管。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自黃河在宿胥口改道以來,人們對堤防建設的重視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且看《漢書·溝洫志》所載:「蓋堤防之近起於戰國,庸防百川,各以自利,齊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趙魏亦去河二十五里」,雙方各離河二十五里築堤,可見當時我國堤防建設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到了西漢時期,黃河堤防建設已經相當雄偉,由《漢書·溝洫志》中所載可知,浚縣宿胥口附近的堤防已達到四、五丈高。隨著黃河河床里的泥沙逐年的淤積,黃河兩岸的堤也隨之增高,地上河隨之出現。西漢哀帝時,便有了「河水高於平地」,黎陽一帶「河高出民屋」的記載。愚以為,中國的堤防建設應在河決宿胥口之前。據《國語·周語下》載,炎帝後裔共工把高處的土石搬來,在黃河岸邊修築堤埂,來防禦洪水的侵犯,這是我國修築堤防的開端。到了公元前2297年,黃河流域爆發特大洪水。堯帝命鯀治水。鯀運用共工的辦法,繼續築堤,終因失敗被賜死於羽山。後來禹繼父業,吸取共工和鯀治水的教訓,以疏導為主,將洪水引入窪地與湖泊。栗松嶺先生說,在《浚縣誌》堤防建設一節中所記載的最早的堤是鯀堤和禹堤。它從浚縣城東至濮陽,其遺址如今已難查考。據史料記載,禹堤為虞舜命鯀治水時所築,後來夏禹治水時續修,故名禹堤。宋代李垂在《導河書》中說:「曹公所開運渠東北有伯禹堤,蓋鯀所留也,而禹修之,世遂曰為禹堤」;明代《一統志》亦載:「鯀堤在開州城(今濮陽)西十一里,自浚縣入界」;明嘉慶《浚縣誌》又載:鯀堤在浚縣城東,相傳禹治水於此。浚縣黃河故堤從前稱萬年堤。西漢時期,又在浚縣境內築金堤,又名金城。此堤,如今尚存殘跡,我們在堤壕村的西邊找到了它(見圖:堤壕村金堤)。南起新鎮鎮申店村南,經道口、嘴頭、了堤、臨河至白毛入內黃,長約50公里的金堤,相繼被後人剷平,如今只剩1600多米長。賈讓《治國策》載:「近黎陽南故大金堤,從河(黃河)西西北行,至西山(浮丘山)南頭,乃折東與東山(大伾山)相屬。民居金堤東,為廬舍。往十餘歲更起堤,從東山南頭直南,與故大金堤會」又載:「視遮害亭(今新鎮鎮申店村附近)西十八里至淇水口乃有金堤,高一丈。自是東,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往六、七歲,河水大盛,增丈七尺,壞黎陽南郭門,入至堤下。」由此可知西漢時期浚縣境內築堤之規模。 昔日宿胥口,今日堤壕村 如果把黃河比作一頭肆虐的獅子,那麼黃河堤便是黃河岸邊的人們馴服這獅子的繩索。千百年來,堤在人們心中佔據著重要位置,它安然矗立於大地之上,儼然是家園的守護神。在浚縣境內堤岸兩旁,繁衍滋生了許多神話故事與民間傳說。且不說大禹排沙疏河、斬蛟護堤;且不說二郎神擔山堵河口,補堤馴水;單是這堤壕村的故事就著實令人著迷。昔日的宿胥口,今日的堤壕村,是長屯村所轄的一個自然村,村小,人口也少,在浚縣行政村序列里,你找不到它的名字。不過,在《浚縣行政區劃圖》上,卻明確地標出了它的位置,寫上了它的名字,想必是它有著特殊的地理、歷史地位的原因吧。走進堤壕村的你,既是走在黃河古堤的懷抱里了。這裡有堤也有壕,壕里有村舍,堤上可行路。在這裡,腳可踩著堤,手可觸著堤,使你不禁深深感到,堤壕村之所以為堤壕的緣由了。倘使你聽村裡的老人們講那些世代流傳於這小村子的堤的故事,就越發讓你覺得:堤壕村雖小,「葫蘆」里裝的「葯」可不少。薛雲中,堤壕村裡 78歲的老人,同我們講起了堤壕村內堤的故事:傳說很早以前,堤壕是黃河岸邊的一個美麗的小城, 這裡,是當時朝中韓宰相的老家。韓宰相在這兒建造了一個很大的府院,府院里有個後花園,院子有一口神奇的琉璃井。那韓宰相依仗自己身居相位,女兒是正宮娘娘,襟連皇親,位高勢大,他欺男霸女,無惡不作。韓娘娘進宮多年,因京城與家中隔一條大河,道路不便,就沒回過娘家。韓宰相為了讓女兒回家一趟,好光宗耀祖。他不顧百姓死活,召集民工十萬,築堤修橋。當時正是臘月,滴水成冰,民工們飢不得食,寒不得衣,勞不得酬,死傷無數。一位姓韓的民工咽不下這口怨氣,暗地串通其它苦難百姓進京告狀。一直告到韓娘娘那裡。「私打皇堤,該當何罪?」告狀人問娘娘。「舉家犯抄。」不知事由的娘娘隨口說。民工們報仇心切,連夜趕回來,找一個愛抱打不平的俠客,夜入韓宅,不聲不響地把韓宰相殺了。韓夫人又驚又怕,急忙逃到後花園,在琉璃井旁自殺了。韓娘娘派人打探,弄清了私打皇堤,被刺殺的人是自己的父親,發誓要為父報仇。可自己身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咋能明目張胆地官報私仇咧?她暗中派人查訪,得知聚眾鬧事,刺殺父親,逼死母親的人,原來也是堤壕人,她便生出了一條毒計。第二天,韓娘娘來到金鑾殿,奏明皇上:「王子犯法,與民同罪,我家犯了私打皇堤之罪,理應處死,舉家犯抄,株連九族。」皇帝不明真相,聽娘娘一說,很是感動,以為娘娘一心為了社稷,不徇私情。便親自指派一名武將,帶領三千皇兵,血洗堤壕,理由是這裡的住戶都姓韓,和宰相同族。皇兵一到堤壕,不問青紅皂白,見姓韓的就殺。一個幾千人的小城,片刻被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一群南逃的百姓,被官兵圍住。這群難民里有個十八九歲的青年托住砍下來的大刀,壯著膽說:「俺才搬到堤壕,不姓韓,俺姓陰。」官兵聽他說不姓韓,就把他放了,他周圍的人一看,也得到了啟發,有說姓陰的,有說姓雪的,這些官兵聽了只好罷手,去追殺其它逃民,這幾人才脫了險。因陰與殷字諧音,雪與薛字諧音。後來,他們就逐漸沿用成「殷」、「薛」二姓了。據薛雲中老人講,自那以後,村子裡再無姓韓的人了,就是有,也隱了姓,埋了名。故事裡提到的琉璃井,即在堤壕村城隍廟東邊不遠處的一片小樹林里。「也不知這琉璃井什麼時候有了,村子裡世世代代都用這井裡的水。這水清澈甘甜,十里八村的村民都來此打水,以前就是天再旱,這井裡的水也不會幹。井壁上結出的美麗琉璃,非常神奇,人們叫它琉璃井。」老人說著,領著我們過去。眼前的琉璃井已廢棄良久,無人修葺,井邊的條石已經塌陷。但石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被繩索磨出的深深石溝,依然醒目。在堤壕村,還能聽到有關金堤的另一種說法。說的是韓宰相妹妹修金堤,韓宰相的妹妹是正宮娘娘,她雖身在宮中,但仍牽掛故里鄉親。那年,她得知黃河岸邊的堤壕一帶又遭黃河泛濫,就巧說皇上,動用國庫銀兩,打造金堤,解民於水災,誰知這事被一受寵的貴妃知道了,從中作梗,使娘娘不禁失寵,還遭到欺君瞞上,株連九族的大罪。官府在堤壕捕殺韓氏族人時,有一人稱姓陰,另有一人稱自己姓雪,大膽機智地躲過了劫難。這兩個傳說故事,不知哪一個是最初的版本,大概都有些虛構附會的成份,但在中華姓氏文化的有關書籍中,的確不乏因避災禍而改姓氏的例子。 由黃河故堤而來的古地名浚縣境內不僅堤壕村與黃河故堤有關聯,還有20多個古村落是由黃河故堤得名的。它們是:張堤、田堤、了堤頭、楊堤、咀頭、大高村、小高村、胡岸前街、胡岸后街、二郎廟村等。了堤頭村原是黃河大堤盡頭,人們便依地形取名了堤頭;咀頭村原是黃河故道堤頭河咀處,故稱咀頭;胡岸原名岸上村,因居黃河故堤岸上而得名,後因胡姓眾多,改名胡岸。後分為胡岸前街,胡岸后街;二郎廟村原名尚高村,因尚姓居黃河金堤高地上而得名,後因村中建有二郎神廟,改名二郎廟村…… 浚縣發現古黃河渡口遺址近日,浚縣文物旅遊部門在縣城東南4公里處發現了一處古黃河渡口――黎陽津遺址。記者了解到,黎陽津始建於戰國時期,是古黃河重要渡口,在歷史上不僅發揮了重要的交通運輸作用,而且地處軍事要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隨著朝代的更迭,先後改為天橋津、白馬津、黎陽津等。直到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改道南遷後才逐漸廢止。遺址現為一長方形台地,高出地面3至5米,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00米。遺址現存古代渡船桅杆一個,長3.8米,直徑0.20米。黎陽津的發現,對研究古黃河的變遷和浚縣發生的歷史事件意義重大。馮宇  程彥強
推薦閱讀:

【行參菩提】白來勤丨鸛雀樓高黃河遠
蘭州黃河漲水致50米河堤垮塌 數棵行道樹被捲走|河堤|垮塌|行道樹
他為黃河水清奉獻一生,如今卻鮮為人知
黃河「龍」

TAG: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