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完善教學常規促師生主動發展

山東省壽光市聖城小學 李政

  讓學生主動發展是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而學生的主動發展離不開寬鬆的學習環境和教師的有效指導,要讓學生主動發展,教師應首先主動發展。過去,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往往是形式主義的常規,很少能通過比較合理的手段衡量教師,教師得不到主動發展的空間,自然也影響了學生的主動發展。為此,我校從教學常規管理改革入手,促進師生共同主動發展。

  改革舊的備課模式,加強集體備課研究

  長期以來,教師備課無新意,教案照抄問題十分突出,並且這樣重複、無效的勞動,束縛了教師們的手腳,使他們沒有時間去鑽研教材、研究教法、關愛學生,更無暇搞教研教改。為打破這些弊端的束縛,經慎重研究,我校決定在全校範圍內實施備課改革,改那些照抄的、與課堂教學不相適應的教案為內容全新的、少而精的微機備課。

  我們的新備課體現了如下特點:一是加強集體備課研究。教師們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教學中應採取的教學方法在各教研組內充分研究、討論,並通過集體通研,熟悉教材、澄清認識。二是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我們規定每冊教材首先由骨幹教師備示範課、上示範課,然後再由教研組長負責分工,由其他教師每人有重點地備1-2個單元。由於有骨幹教師作示範,各教研組分工備課均體現了較高水平。三是教案內容及形式都有所創新。首先是內容的創新,每課的教學目標除知識目標外,我們還增加了能力、情感目標,同時,還設計了知識的生髮點目標,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此外,在每課教學目標之後,均設有三類達成目標,我們依據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設計了不同的達成目標,以體現因材施教、以學定教的思想。其次是形式的創新,過去的手寫備課,要求教師寫滿一張紙,不留空白。新備課我們採用新的形式,用微機列印備課,實行教案共享,每張教案紙右側均留有2厘米寬的空欄,供教師結合自己對教材的個性化理解加以補充和完善。

  作業改變教師「獨批」現象,激發學生「三動」興趣,讓學生主動發展

  過去,作業全由教師批改,作業質量高低也全由教師說了算,學生則被動應付,作業也成了他們的負擔。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校從去年開始,以作文的批改為突破口,進行了學生自主批改作業的改革。具體做法是:在二-五年級分別選兩個實驗班,實驗班的教師從第一篇作文開始,逐步引導學生自批、互批作文。先由教師示範批改首篇作文,然後採取教師批改與學生批改相結合的方法,待學生掌握批改方法後,再放手讓學生自批或互批作文,教師加以指導、監督與檢查。

  由於在作文批改中我們堅持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學生們批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了,寫作的興趣增強了,學生自能作文、自能改文的目的也達到了。由於我們還注重了讓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評價和自我完善,學生也學會了互相學習、協作共進,徹底改變了教師怕批、學生怕寫的難題。

  建立校本教研機制,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由於歷史原因,我校教師素質參差不齊,大多數教師只滿足於已有的「一桶水」,習慣於教教材,面對新課程中不斷遇到的新問題,很多教師難以解決。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我們把提高教師專業素養作為推進課程改革的關鍵,大力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有效地解決了學校在課改中的實際問題,為課程改革提供了強大動力。

  學校建立「教研日」、「教研周」制度。作為基層教育管理工作者,我們體會到教師缺編、人手不夠的問題很突出,僅應付上課還行,難以組織教學研究活動。為了儘快提高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水平,我們規定,每周安排2-4節公開課,青年教師及當堂無課的教師必須參與聽課,然後在每周四下午放學後,所有參與教師再進行說課、評課活動,時間一長,每周四就成為了學校的「教研日」。對每個「教研日」中發現的共性的問題,我們再利用每月一次的「教研周」(一般為每月的最後一周)進行研討。研討以集體備課、聽課、評課、集體研討、教學反思和校本培訓為主要形式,以達到圍繞一個主題,解決一個問題,取得一項收穫的目的,並將研討結果以案例的形式展現和存檔。

  採取課例研究形式。新課程下的課怎麼上?如何操作?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們經過培訓有了一定的理論儲備,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仍然很困惑、很茫然。我校採取以「典型課例研究」為載體,以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為核心,以教材分析和教學設計為重點,充分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開展了大規模、不間斷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我們規定,每學期除剛開學的兩周和期中、期末考試期間外,都要安排各種形式的聽評課及教學研究活動。開學初安排骨幹教師上示範課,之後是青年教師彙報課,最後是推門課,並規定校長、業務校長和教務主任全部參與聽評課活動。雖然教師因上課等原因並不能全部參與聽課,但因為聽課的機會多,利用空堂時間聽的課一學期下來至少也有二三十節。有的教師上課不過關,就連續聽幾次,直到有所改進為止。每周聽課結束後,我們再利用每周四下午的「教研日」進行評課。評課時,我們不要求所有教師必須參與,只要求出課教師及其所在教研組的組長、其他年級同學科教研組長和全體青年教師參與,參與了聽課的其他教師自願參加。在評課的過程中,教師們踴躍發言,教研氣氛十分熱烈。不管是授課教師還是聽課教師都能從中發現自己未曾注意到的一些問題,從而使骨幹教師更優秀,青年教師成長更快。這樣的課例研究,使教師們尤其是青年教師直接從活生生的課堂實例中受到啟發,收效十分明顯。

  通過加強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活動,教師們的研究意識和發展意識明顯增強,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一是群體教研空前活躍,二是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普遍提高,近兩年來,我校共為市、縣兩級教研部門各類教研活動提供研究課、公開課達30多節(次),三是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正在穩步提高。

  《中國教育報》2008年5月16日第5版

推薦閱讀:

陳鑫:中國太極拳發展史上一座里程碑
臨床營養支持的發展趨勢
由葛洪道儒合一的思想特徵看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發展
民間小調或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該如何發展?

TAG:發展 | 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