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高熱驚厥綜合護理方法的探討

小兒高熱驚厥綜合護理方法的探討

小兒高熱驚厥病情(febrile convulson)是一種十分普遍的急症,一般情況下,小兒的發病率是成年人的5~10倍,通過病理和實踐分析,知道小兒高熱驚厥並不是小兒發熱和驚厥的簡單疊加。1981年Nelso和Elleberg提出的定義是:嬰幼兒時期起病,通常為3個月~5歲之間,伴有發熱但非頭顱內感染所引起的驚厥,無其它明確的病因。根據我國左啟華主編的《小兒經系統疾病》一書中提出的定義:一個月齡至5、6歲之間初次發作,其發病率約2%-8%,具有顯著的遺傳傾向。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傳染病初期,當體溫在38.5℃以上時突然發生的驚厥。排除頭顱內感染和其他導致驚厥的器質性或代謝性疾病後可診斷為熱性驚厥。一般醫學上認為,小兒高熱驚厥,是指由於小兒中樞神經系統之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在38% 以上發熱癥狀時所出現的一種極為常見的驚厥現象。在臨床中突出表現為首先出現發熱的病症,然後出現驚厥的現象,通常情況下,會在發熱癥狀出現的12小時之內發生,在兒童體溫突然上升的時候,出現突發性的短暫的全身性驚厥,此時患兒的個人意識也會相應喪失。通常情況下,兒童的體溫與驚厥的嚴重並不成正比,及時的搶救和護理十分重要,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為我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三年之間的高熱驚厥患兒門診及住院的實際案例,共283例,其中,男孩170例,女孩113例;年齡最大8歲,最小3個月;患兒年齡在1~3歲居多;驚厥發作時體溫在38.5~39%之間的有128例,體溫在39.1~40%之間的有146例,40.1℃ 以上有9例,其中有57例(20%)患兒送至我院處於驚厥發作階段,經過精心治療,患兒全部恢復健康。我院通過採用電話回訪與登門上訪的形式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詢問患者的家長,得知經過治療得到康復的患兒高達274例,康復率為96.8%,另有9例患兒未得到康復,其原因為患兒家長未完全聽從相關醫護人員的護理指導與護理建議,大多是病後對患者護理的不周全而導致患兒未得到完全的康復,現報告如下。

1.2 癥狀和體征 經統計,我院所有高熱驚厥兒童的腋下溫度均處在38.5-40.5℃之間,大多數患者表現為體溫迅速上升,最高體溫高達40.5℃,突然起病、個人意識喪失,驚厥發作時,頭向後仰、眼球固定上覲或斜視、口吐白沫、兩眼發直,牙關咬緊、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陣攣性抽搐、或強直性抽搐嚴重者出現了頸項強直,面部青紫及大量出汗,部分有大小便失禁,發作持續數秒至數分鐘(很少超過十五分鐘)後自行停止,驚厥過後神志很快(十分鐘內)恢復正常,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僅表現為強直性發作,發作時握拳,軀幹、四肢強直發紺,四肢張力低伴有半身性驚厥。幼嬰患兒驚厥有時僅表現口角、眼角抽動,一側抽動或雙側肢體交換抽動。

1.3 治療方法

1.3.1 SFC治療

(1)針對高熱驚厥患兒病症和發病機理,及時應對處理,主要是給患兒營造一個降溫的環境,如寬解衣服、使用退熱退燒藥物及其他有效的物理降溫措施,及時使高熱降到驚厥以下的體溫,保護患者腦細胞,使其患者缺氧缺血得到及時的改善;

(2)有複發傾向者,於發熱的前24~48 h內使用地西泮,劑量為0.3mg/kg,口服,每8h口服1次,或用至體溫恢復正常為止。

1.3.2 CFC治療

(1)常規處理同SFC的治療措施;

(2)對應用地西泮不能阻止新的發作者,予長期口服丙戊酸鈉(15~40mg/(kg.d)或苯巴比妥(3~Smg/(kg.d)),療程1~2年。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採用SPSSI3.0統計軟體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之間採用單因素方差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5 總結

兒高熱驚厥致病機理本組資料顯示,高熱驚厥組患兒血清鈉明顯低於發熱對照組,血糖明顯高於發熱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高熱驚厥組患兒血清鉀水平低於發熱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既往研究認為,驚厥可致缺氧,細胞能量代謝障礙,鈉泵功能失調,引起鈉離子內流而導致低鈉血症;同時,機體在驚厥、缺氧應激狀態下通過下丘腦垂體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加大水的重吸收,而導致稀釋性低鈉血症。

2.綜合護理

2.1 基礎護理

2.1.1 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並且及時測量患者的脈搏跳動、呼吸狀況、神志情況、體溫變化、血壓變化、抽搐的時間長短與頻率變化、皮膚口腔等身心情況的變化做好相關的記錄,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處理和治療。

2.1.2 維持患者所在的病室光線處在柔和、安靜的環境下,避免強光刺和噪音的干擾,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刺激和干擾,以防止患者病情的惡化。並且病室內必須保持適宜的溫濕度。一般情況下,病室溫度控制在l8~22℃,濕度調控在55%~65%為佳。

2.1.3 各項治療及護理操作應輕柔,減少過度的強震力的傷害,在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一定儘可能的集中進行和處理,盡量減少對患兒的搬動。除此之外,在安全方面,還要注意在患者病床旁邊最好安裝好相關的安全防護欄,以防止患兒不慎墜床從而導致不必要的後果,增加治療的難度和減緩治療的成效。

2.1.4 在飲食方面,對於小兒高熱驚厥患者,要注意飲食的營養性、結構性和適宜性,多數情況下,應以流質或者半流質等易吸收,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並且要保證飲食的清淡和清潔。為了減少和避免患兒出現虛脫現象應該適當的增加他們的飲水量,但一定要注意,根據患者的體質和實際情況,酌量飲水。在驚厥發作時,禁止飲食,等待病情穩定後,才可以進食、餵奶或鼻飼。

2.1.5 當發現小兒有高熱驚厥的現象時,護理人員要注意及時清除患兒呼吸道以及口鼻中的嘔吐物等分泌物,並保持其呈側卧體位,或者是平卧,保持頭部向一側,避免出現嘔吐物堵塞的狀況,及時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吸人性肺炎。

2.2 對症護理

2.2.1控制驚厥可以用手指捏或按壓人中、合谷、內關等穴位2~3分鐘,並且盡量少搬動孩子,保持周圍環境安靜,以免刺激孩子再發生抽搐。

2.2.2穩定抽搐發生抽搐後,立即使孩子仰卧,頭稍向後仰,不用枕頭;或去除枕頭,讓孩子仰卧,頭偏向一側。

2.2.3降低體溫降溫可以減少高熱對孩子的過度刺激,可以採用一定的物理療法,在孩子的前額、手心、大腿根部放置冷毛巾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後放置在孩子的枕部、頸部、大腿根部,可以促進降溫。還可以用30%的酒精擦浴,部位是大靜脈走行處如頸部、兩側腋下、肘窩、大腿根部,擦到局部皮膚髮紅。

2.2.4 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該首先做好患兒的心理護理,使其以輕鬆快樂的心態去面對病情,減少心理負擔,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對其進行治療。然後做好家屬的解釋宣教工作,讓家長了解高熱驚厥的相關知識,解除他們的緊張和顧慮,讓他們在平時注意保健,減少發熱病症的發生,以此來緩解患者的痛苦。

2.3 預防護

2.3.1 無病史預防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和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增強孩子的體質,使孩子逐漸適應外界環境的冷熱變化,增強孩子更方面的免疫力,面對外界環境的變化,要適當調整自己的行為和穿著,如注意氣溫改變並及時增減衣物,防止感冒。

2.3.2 有病史預防高熱驚厥的急救處理原則為維持生命體征,迅速止痙。當患兒一旦發熱時,要及時、儘快的採取有效措施將患兒的體溫控制在38℃以下。其中解熱退燒藥品種很多,家長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減少患兒的痛苦和家長的擔憂。目前已有將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合在一起的藥物,前者可解熱,後者可鎮靜止痙,這些藥物可在醫生的建議下酌情使用。在使用藥品解熱的同時,還要附加其他適當的物理方法來降溫,雙效齊下,如用25%-35%的酒精擦浴,經初步處理後再去醫院。

3.出院指導 出院時,醫護人員應該向患者的家長或者監護人講解相關的高熱驚厥的相關知識和護理常識,指導家長正確用藥,並且備好相關的治療藥品和購買相關的治療儀器。如患者出現發熱癥狀時,應及時採取適當的措施給患者降溫,以確保生命的安全和身體的健康。一般而言,首次高熱驚厥發生後,30%-40%的患兒可能會再次發作,其中,75% 的患兒再次發作會在首次發作後1年內,90%患兒在2年內發作。通過分析和以上所述,我們不難了解,小兒高熱驚厥是一種兒科極為常見的急症,大多數患者都會預後良好,但2%-5%的患兒可發展為癲癇。因此對患兒家屬要做好耐心細緻的宣教工作。

4.高熱驚厥是小兒時期特有的神經系統常見急發症,當今醫學界,大多數學者都普遍認為高熱驚厥與患者的感染、高熱、年齡、遺傳等相關因素有關。其中年齡因素是首要的,但感染、高熱是驚厥的條件,目前尚無特殊治療,但採取綜合性的預防措施和積極的治療措施,可減少複發改善其預後。


推薦閱讀:

(59)一個值得探討的93年男孩八字
同種犯罪部分未遂的定罪處罰問題探討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理探討
夫妻如何談論、探討性問題
實務 | 常見乳製品歸類探討

TAG:護理 | 方法 | 綜合 | 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