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述魯迅先生的思想淵源

魯迅先生的作品應不應該選入教科書是當前的熱門話題。而圍繞這個話題的討論,人們一般都是從作品表面去探討的,很少涉及魯迅的思想淵源。那魯迅的思想淵源又在哪裡呢?

魯迅《自嘲》詩曰:「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這是眾多學子所熟悉的一首詩,筆者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念高中時學到的,當老師是這樣解釋「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即:「心甘情願地為人民服務,就象一頭勤懇的老黃牛那樣低著頭弓著背,不知疲倦地梨地幹活。」對這個解釋,筆者當時就有一種意境不協調的感覺,並且這個疑問一直在心中存在了幾十年,做另種解釋卻有沒有依據,找來資料看也是這樣解釋的。進入網路時代後,也查找了答案,竟也是這樣說的,民政部門還設了「孺子牛」獎,看來對這種解釋只得是毋容置疑了。

近兩三年筆者在閑暇之時也讀讀《莊子》,當讀到《外篇·天道十三》中的一個故事時,多年的疑惑好像頓然解開。這個故事是這樣說的,「士成綺見老子而問曰:『吾聞夫子聖人也,吾固不辭遠道而來願見,百舍重趼而不敢息。今吾觀子,非聖人也。鼠壤而余蔬,而棄妹之者,不仁也,生熟不盡於前,而積斂無崖。』老子漠然不應。士成綺明日復見,曰:『昔者吾有刺於子,今吾心正卻矣,何故也?』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為脫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苟有其實,人與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吾服也恆服,吾非以服有服。』」到這裡魯迅先生詩中「孺子牛」的「牛」有了答案,繼而聯繫《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嚙缺問道於被衣這個故事就可以知道「孺子」的真正含義了。故事說:「嚙缺問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言未卒,嚙缺睡寐。被衣大說,行歌而去之,曰: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無心而 不可與謀。彼何人哉!』」至此,筆者以為「孺子牛」說的是道家的悟道境界。

這樣理解整首詩的意思又是什麼呢?意境是否能形成一個整體?嘗試著說一說:「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說的是一個人如果處在與自己不適應的環境中,不要有盲目的行為,與其盲目行動不如以自己去適應環境。莊子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內篇·人間世第四》),莊子還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內篇·德充符第五》)。「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是魯迅總結自己的處世。道家說,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魯迅以此比於己,說自己的「鬧市」之「隱」做得不好。「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說的是《莊子》中「無名」的思想,不管別人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叫「我」什麼。表現了魯迅先生甘做一頭無知無識的初生牛犢,一心向「道」,追求真理。「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是魯迅先生表示今後的去向,即「小隱」,以便一心向「道」,追求真理。總之,魯迅先生以短短的八句詩道出了自己的處世態度和歸宿屬於道家。

這樣理解魯迅先生《自嘲》這首詩,一定會有人質疑,或者說是巧合,或者說是牽強附會。如有著這樣的疑問,我們不妨再來讀一下《自題小像》這首詩,詩曰「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這尤其要注意「我以我血薦軒轅」這一句,「軒轅」即黃帝,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在學派上還是道家文化的創始人,魯迅先生還說過「道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所以我們可以說「我以我血薦軒轅」是魯迅先生推崇道家文化的一個真實宣示,這句詩的內涵絕不亞於孔子推崇「仁」的「一以貫之」。

就筆者所及的文獻看,魯迅先生的作品與道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可以說是以道家文化為基礎的,如《祝福》中的祥林嫂與《莊子·外篇·達生第十九》中的孫休,他們都是離道立德的悲劇性人物。又如《一件小事》與《莊子·雜篇·外物第二十六》中「莊子貸粟」故事,其共同點都是為了說明人的處世之根本在於先道而後德。還如魯迅先生著名詩句「於無聲處聽驚雷」,而在《莊子》中則有「淵默而雷聲」。筆者這樣將魯迅與莊子聯繫起來也不是空穴來風,魯迅先生是這樣評價《莊子》的:「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之。」有言說「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無論是文學內容還是文學形式魯迅先生的作品都與莊子是一脈相承的。

筆者讀書不多,不能從廣泛的方面進行探討,但直覺到魯迅先生的是千百年來道家文化出色的繼承者,是將這一文化應用於當代社會的先驅,並是這一成果的集大成者。愚見以為,魯迅先生的作品在教科書中承擔了傳承道家這一中華民族的最原始文化的重任,將魯迅先生的作品從教科書中刪除必將是一個錯誤之舉。

推薦閱讀:

岫玉的歷史淵源
齊魯文化與河洛文化的淵源
黃梅岳飛文化淵源
儒、佛、道三教與茶的淵源

TAG:思想 | 魯迅 | 先生 | 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