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為什麼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中華民族為什麼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 |
|
|
流在心中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2010-02-11 17:25:16 來源: 北京日報網路版 主持人:王君琦 特邀嘉賓 張豈之(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牟鍾鑒(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田辰山(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旅美學者) 趙馥潔(西北政法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 尤廣建(旅美學者) 段建海(西北政法大學教授) 民族凝聚力是一個民族的生命力、發展力,也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軟實力,它制約著國家的經濟、文化、科技等實力的發展。因而,研究如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綿延不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凝聚力,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為什麼在世界文明史上,獨有中華文明傳承五六千年而不斷?如何破譯「中華文化的長壽密碼」?是什麼力量把中華民族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的?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 主持人: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證。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家園。」這對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有哪些特殊的深意? 張豈之(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我認為這個提法提得深刻,為什麼呢?首先從我們所處的時代來看,新時期對文化應有更加深入的認識。經濟發展與政治文明建設達到一定的程度,人民迫切需要豐富的精神文化營養。除了經濟國力、軍事國力、政治國力之外,還必須要有文化國力。文化國力所表現的是13億現代公民的精神面貌,表現的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凝聚力、一種深厚的文化素養。沒有強大的文化國力,中華民族要在世界上發揮作用是很困難的。 中華文化的實質是什麼?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將中華文化與民族的興旺發達聯繫起來,強調中華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這是我們弘揚中華文化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正在興起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標誌。中華民族復興是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復興,缺一不可。人民生活如果沒有持續的提高,沒有普遍的富裕,就無力支撐民族的發展。而單純經濟上的提升,沒有政治和文化與之協調發展,也無力塑造一個偉大的民族。政治上的民主與法治,為民族復興提供製度與規範的保證,而文化復興又為民族提供精神支柱和凝聚力,可見弘揚中華文化具有何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主持人:如何結合中國歷史的特點來看建立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必要性? 張豈之:要了解秦以後的中國封建社會,不能離開國家統一和民族融合這兩個重要的視角。中國歷史儘管有戰亂和紛爭,但統一始終是大勢所趨。在國家統一的背景下,產生了有典型意義的漢、唐文明。這告訴我們:中國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發的,中華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由於這種歷史傳統,今天我國包括漢族在內的56個民族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要維護國家統一;而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則體現了56個民族的共同願望,反映出我國歷史文化的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結合。 建設民族精神家園的核心是要有「精神」 主持人:關於中華民族精神問題,近幾年,學術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討,取得了很多共識,但對一些問題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您認為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最核心的問題是什麼? 張豈之:弘揚中華文化、建設民族精神家園,應特別注意「精神」二字。如果離開精神文明這個主軸,則一切都無從談起。這裡所說「精神」,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中華文化中滲透著的精神是什麼;二是我們今天以怎樣的精神來對待民族精神家園的建設。弘揚中華文化,主要指從我國優秀歷史文化中吸取不竭的精神動力。而在建設民族精神家園的活動中,雖然不能缺少應有的物質內容,但更加重要的是,文化設施要有精神內涵,具有凈化社會環境的積極作用,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創造精神和奮鬥精神得以繼承和發揚。 文化認同使各族人民有一個共同的心理歸屬,起到了鞏固中華共同體的作用 主持人:魯迅先生曾說過:「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如何看待「民魂」及民族文化在民族認同中的作用? 牟鍾鑒(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一是文化日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要素;二是文化遺產和文化產業受到空前關注;三是民族的振興必然伴隨著文化的繁榮。中華文化是整個民族的精神依託和團結紐帶,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不竭源泉,人們能夠不斷從其中吸取營養、智慧和力量。一個民族如果只是現代經濟發達而民族文化不顯,甚至處處模仿他人,便算不上真正的強國,得不到世人由衷的尊重,所以建設現代文化大國就成了中國人應當奮鬥的目標。 費孝通先生曾指出,中華民族的格局是多元一體,56個民族是基層,中華民族是高層,「高層次的民族可以說實質上是個既一體又多元的複合體」(參見相關鏈接)。中華民族是複合型民族,即民族之中有民族,由許多單元型民族組成,本身又成為一個大的民族共同體。民族有三要素:祖源認同、文化特色、自我意識。祖源認同是在血緣關係基礎上形成的始祖信仰,文化特色是識別民族的根本尺度,自我意識是自覺到民族是命運的共同體。 戰國時期流行的五方帝信仰,以黃帝為中心,代表中華民族以中原華夏族為主體、四方少數民族環繞而居、多民族共生一體的地理空間格局。以黃帝為首的五帝信仰,共同點是:聖明、仁德、益民、和平、功業盛大。先民在塑造五帝形象的同時,其實就是在鑄造中華民族的品格,其核心是民本、貴和、創新。這種文化基因後來經由孔子、老子加以弘揚,奠定了中華民族長期發展的精神方向,使得中華民族既能生生不息、與時俱進,又能厚德載物、包容寬厚,千迴百折而不衰。
而黃帝信仰是將祖源認同與文化認同合為一體,既是血統的探源,同時也是文化的尋根。黃帝信仰整合了民族的統緒,使中華民族之中各個民族有一個共同的心理歸屬,起到了鞏固中華共同體的作用,發揮凝聚著眾多民族、海峽兩岸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文化功能。它的人文精神和神聖追求,不僅使我們的文化和心靈重新落實在自己民族的本根上,也能激勵我們去開拓創造。 愛國主義凝聚著中華民族 主持人:我們知道,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那麼,民族精神與我們提倡的愛國主義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趙馥潔(西北政法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為什麼中華民族具有這麼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我們認為,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作為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客觀上推動著中華文明的進程,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力量。從社會意義上看,愛國主義以其生命力、吸引力、感召力整合、團結、凝聚了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力量,形成了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意識,使單個人的意志交互作用而升華成具有明確指向性的歷史合力,從而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段建海(西北政法大學教授):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實際上是一種互動互進的體用關係,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歷史之源和價值之本,而民族精神則只能在推動愛國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尋找到自己的真正用武之地。中華民族只有通過對象化的實踐活動來佔有對象,才能實現自己的本質力量,發揮民族精神的功效作用。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在愛國主義的歷史進程之中以其獨有的吸引力、感召力聚合了中華民族各社會階層的力量,促進了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喚醒中華民族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為推進愛國主義向前發展創造了具有指向性的歷史合力。不僅如此,民族精神也以文化的力量調節控制愛國主義的形成發展機制,感染、激勵、引導中華民族形成實現維護髮展祖國利益的合乎理性的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和思維觀,自覺地調節調控愛國主體的歷史實踐活動,為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發展進步,鑄就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中華民族在創造民族文化的歷史進程中,以族類共同體的生存發展為需要,使各種文化流派、文化思想在文化創造活動中,在長期的歷史磨合和主體自覺的價值選擇、整合的循環往複中形成了充分體現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文化價值體系,較全面地規定了個人對社會、對國家和對民族的責任和義務,對個人和祖國的關係進行了明確的價值定位,從而使中華文化以其強烈的民主性、超越的理性力量和精神感召力,形成了凝聚社會力量的動力,成為最後整合家、國關係和利益的統帥,併合成了一種維護髮展祖國利益的整體力量(歷史合力),奠基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跳躍于海外的中國心是一種「軟實力」 主持人:一首歌曲唱得好:「河山只在我夢裡,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流在心中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作為生活或工作、學習在海外的中國學者,對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是不是有一種更為特別的感受? 尤廣建(旅美學者):我們生活在海外的中國人,真是所謂的「身在曹營心在漢」,每天最關心仍然是中國的事情。四川發生大地震我們異常沉痛,奧運會勝利召開我們非常高興,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的出口我們很是揪心,中國首先突破經濟困難走上復甦之路我們大為開心。我們的心是隨著中國國情的起伏而起伏,我們的情感隨著中國事業的好壞而震蕩。 當然,海外僑胞數以千萬計,情況很複雜,不可能都是一種心態。就以我本人居住的美國紐約來說,有老僑,有新僑;有人從事商業活動,也有留學生和做研究工作的學者;有的功成名就進入上流社會,有的還在為生存而奮鬥;至於政治傾向那更是千差萬別,單以左中右來劃分,遠不能概括實際的複雜情況。海外僑胞的情況儘管不同,但是都有一顆中國心,這是關心中國,與中國的命運共同跳動的心。
中國勞動人民來到美國,人地生疏,語言不通,許多人沒有分文,甚至負有債務。他們來美國打拚,依靠的是什麼,唯有鄉親。是老鄉安排住處,幫助找到第一份工作。接下來就要依靠自己的刻苦勤勞,節儉度日,一點一滴的積攢金錢。然後就要請律師辦理居留權。有了綠卡才能接來妻子和兒女,全家來到美國共同艱苦創業。中國勞動人民來美國創業,都有數不盡的艱辛和流不盡的血汗。他們在美國離不開鄉親們的支持和幫助,也凝聚著對家鄉父老的深厚感情。因此,以同鄉為基礎的社團越來越多,以華人商業點為中心華人聚居的地方越來越大,逐漸形成了大小不一的Chinatown (各地習慣不同,分別譯為華埠、中國城、唐人街)。紐約大的Chinatown 就有曼哈頓華埠、皇后區法拉盛和布碌侖的八大道。 生活在華埠,看到的招牌是大字中文,通用的語言是中國話,遍地都是中國人開的商店,既經營人們共同需要的衣服用品,也有中國的特色食物和用具,這裡有許多中餐館和中國地方特色的小吃店,可以讀到多種中文報紙,所在地區的圖書館還有中文圖書和音像製品。這裡的人們保留著中國人的習俗,最盛大的節日是中國年,有各種形式的遊行慶祝活動,舞獅則是最為普遍的節目。所以生活在華埠就像生活在中國南方的集鎮一樣。在這樣濃厚的中國氛圍之下,人們不會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華埠是以同鄉為基礎,與中國家鄉具有千絲萬縷聯繫的親情建立起來的,鄉情不斷,這裡僑胞的中國心就永遠存在。 海外僑胞的另一大人群,就是中國留學生和學者。他們在中國受到長期的教育,從理性和感性兩方面,都具有根深的中國情結。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分散在不同的大學、研究所和公司,還有個體自由職業。他們工作分散,居住分散,和美國的主流社會融合在一起,平常難以形成一股力量,似乎看不到他們的影響。但是國內一旦有大事出現時,中國留學生和部分學者很快就會聚集起來,發出他們的聲音,起到人們意想不到的好作用。他們生活在主流社會,與主流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繫,沒有語言障礙,此時的影響要比華埠的人們大得多。2008年爆發的美國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打擊很大,至今失業率居高不下。與美國不同,中國受到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恢復較快,正沿著健康的道路發展。中國留學生看到這種形勢,許多人都在深思回國工作和創業的問題,他們的中國心在劇烈激蕩。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外開放越來越寬鬆,也有一批從事中美貿易的企業家,活躍於中美之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僑胞。因為中美關係好壞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實際利益,因此他們必然是中美友好的促進派。他們有經濟實力,所以他們對於中國的支持公開而有力,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後起之勢。 海外僑胞都有一顆中國心,這是血緣的產物,也是中國文化傳統的產物,凝聚著親情、鄉情、理念和切身利益。中國發展越好,開放越大,就會有更多的中國人來到國外,僑胞的隊伍日益壯大,跳躍的中國心就越來越多,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必然增大。這是真正的軟實力,是和平的力量,而且對中國、對世界都是有益的,因為這是一支促進中外友好的力量,是中外交流的穩固橋樑。 中國應該有文化自信 田辰山(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旅美學者):目前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和國際激烈的經濟、政治、文化競爭環境,是中華文化自覺、自信並與西方文化進行交流的大好機遇。因為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造成各個民族文化不能不接觸的局面。不進行文化交流不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沒有自信的表現。我們現在要避免一些簡單邏輯思維,對中華文化傳統認識趨於適度,實現對文化傳統合理、準確的估計,才有可能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所在,從而更加自信。文化交流首先需要的是有這樣一個正常心態,而不是那種扭曲自我的心態。 有一個英國歷史學家叫約翰·霍布森,他反對歐洲中心主義,如什麼「西方是先進的,東方是落後的」等這套話語。他說,這個以歐洲為中心的話語結構,實際上是西方有意識地編造出來的。他到北外做演講,講他反駁「歐洲中心主義」,我當時問他,說你是不是看到了在中國歐洲中心主義這種話語很強。他說他看到了,說他到這裡來覺得是個「shame」(沒有臉面)。為什麼是個「shame」?意思是說你們中國人需要我一個西方人來告訴你們:你們要有自信。其實你們對西方的文明有很大影響,沒有你們,就沒有現代西方文明。他的話對我們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很有啟發。 中國文化當中從根本上值得我們堅持和自信的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世界觀、思維方式、社會實踐活動以及由此發源的價值觀念體系。我們沒有理由拋棄它,它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所在、維繫所在、自信所在,是中華民族無形的凝聚力所在。我們不能扼殺自己的靈魂。從長遠觀點看,真正的力量在於文化本身,在於文化上的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特質是追求和諧、追求平衡。它把命運背負在自己身上,它是個開放體系,最少保守、最能與時俱進。中華文化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走出了國門。世界需要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必然在與世界的交流中更顯現中華性和民族性,也因此更具有世界性。中華文化一定會通過交流,在全球的廣闊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精華,為創造一個和平穩定的世界環境有所貢獻。 主持人: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斷地吐故納新,適應民族凝聚力發展的要求。在當代,把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發展的方向。我們相信,堅持這一方向並付諸實踐,中華民族凝聚力一定能夠不斷增強。
相關鏈接主題詞詮釋 民族凝聚力 一般認為,民族凝聚力是指一種觀念的形態(感情、願望、理想、價值觀)蘊藏在每一個民族成員之中。它與經濟實力、科技實力一樣,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綜合國力的靈魂和精神支柱,起著核心的作用。 相關鏈接主題延伸 費孝通論「多元一體」 1980年,費孝通教授提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命題。所謂「多元」,是指中華民族不是單一的民族,而是由56個兄弟民族所組成的複合民族共同體。所謂「一體」,是指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個整體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中國歷史上各民族生息、繁衍,在歷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同角色,最終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格局。目前,這一命題已為民族學界、考古界、文化學界廣泛接受。 張岱年論民族精神 張岱年先生指出民族精神與民族命運的相關性、耦合性:「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變的,隨時代的變遷而有消有長、有進有退。當民族精神發揚充盛之時,民族文化就發展前進;當民族精神衰微不振之時,文化也就處在停滯狀態之中。這也是一條文化發展的規律。」1994年底,他在《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一文中更為透闢地點出了民族精神對民族命運的決定性影響:「在歷史上,民族精神得到發揚的時代就是治世或盛世;民族精神因種種原因而不能發揚的時代就是亂世或衰世。現在我們奮發努力、齊心協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華民族精神必然達到高度的昂揚。隨著時代的前進,民族精神必然會更有新的發展。」 (柏科輯) |
推薦閱讀:
※歷史上哪個民族可被稱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世界苗族的生存狀態是怎樣的?
※中國為什麼暫停民族識別?
※戲子當道,英雄落淚,這才是民族的悲哀
※[原創]揭開「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