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和祖國之間,看見「我們」(評論員觀察)
劉天亮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29日 05 版)
在我和祖國之間發現「我們」,確認彼此的情感聯結,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共同體意識」
內斂含蓄的東方人拙於表達感情,掛在嘴邊嫌淺薄,藏在心裡怕淡漠,需要一個既切合心意又符合個性的載體。臨近國慶65周年,一名海外留學生髮起「我和國旗合個影」活動倡議,一下子戳中了國人的情感點。短短几天,該話題在微博上的閱讀量超過6000萬人次。一些城市以及世界各地的中國網友以模仿「冰桶挑戰」的方式來吸引參與者:秀國旗合影、為祖國「點贊」,並向下一城市發「挑戰書」。網友這般追捧,說明「祖國」兩個字,在很多人心中如此灼熱。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習慣於以如此具有形式感的方式來吐露情懷,但只要是內心的聲音,又何妨落落大方地講給人聽?古人說過,愛國如饑渴。人餓了要吃飯,生長於斯所以愛國,無需遮遮掩掩。正如該活動發起人雷希穎所言:愛國,就要大聲說出來!更重要的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在我和祖國之間發現「我們」,確認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結,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更是不可缺少的「共同體意識」。
不要認為這可有可無。當前,總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一些含糊曖昧的說辭,將愛國污名化。你說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有人就說何曾有一寸土地屬於公民;你說人民至上,有人就會反問人民到底是誰。質疑者可能各有動機,然而,頻段不同只是雞同鴨講,進而形成「沉默的螺旋」,把討論變成了無謂的爭吵。當沉默的螺旋中理性的聲音被淹沒,如果不能激起情感的共鳴,愛國的大氣層就難免流失,形成空洞、變得稀薄。
李大釗說,「求一可愛之國家而愛之,不宜因其國家之不足愛,遂致斷念於國家而不愛」。愛國,就去建設一個可愛的國家;不能反過來從自己的角度考量,這個國家值得愛,才去做點什麼。真正的愛國者,也可能會「愛之深責之切」,但絕不會停止行動,他們總是對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同胞,懷抱質樸的關愛之心。
瀋陽有一位82歲的老人張作梓,義務修補公路25年。他是低保戶,家境不好,蝸居在30平方米的小屋,家徒四壁,但牆上掛滿「築路為民」「助人為樂」的錦旗。老人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後十分遺憾,哭著說干不動了。這樣的「補路老人」還有不少,他們可能更有理由抱怨,可為什麼還願意奉獻?正因為,他們理解的國家,不是抽象的利益聯合體,而是許許多多和自己一樣的人,由身邊的鄰居、同事、需要幫助的過客等有血有肉的人組成。國家於他們,首先是個情感共同體。融入「我們」的崇高,生活的缺陷,變得如此微不足道。
只要身體里流淌的血脈變不了,愛國就是天經地義的事。與其天天飽含淚水,或者天天陷於口水,不如用行動來證明拳拳之心。該不該保護國貨的討論可以有,但勢不兩立卻是捨本逐末;中國的發展策略可以各抒己見,但互罵愛國賊卻是本末倒置。要知道,愛國不是一個人的事業,本該同路人越多越好。一個人的情感再深沉,也不如一群人的情感來得洶湧;一個人的行動再壯烈,也不如一群人的行動來得澎湃。由「我」而「我們」,正是愛國這一寶貴情感的升華所在。
民齊者強。魯迅先生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倘若這些中華民族的優秀分子,都能放下分歧,拋開爭議,在凝聚最大公約數上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聚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就一定會帶著每一個公民的夢想揚帆起航。
推薦閱讀:
※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百葯齊全
※那些年,我們去沙頭角的中英街買什麼
※居住環境隨著我們的心在轉
※好好活著,因為我們會死很久很久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寫盡了相思之苦 我們好像在哪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