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殺的藝術:古代武器發展史

武器是人類最有創意也最不可理喻的發明,狩獵和屠殺是兩種難以區分的目的。但是人類往往為了這兩種輕易混淆的目的而製造出很多充滿奇思妙想和藝術瑰麗的工藝極品,很多收藏家們對它們趨之若鶩、愛不釋手。這裡介紹的古代兵器,基本上按出現的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地理範圍包括全世界。其實說起來,人是最可寶貴的裝備。但人終究是人,不是物,加上戰略篇中已經說過了人的因素,所以這裡就不涉及了。      斧:人類最早的勞動工具和最早的「兵器」。石斧的出現時間已經不可考,衣索比亞阿瓦什村的打造石器時間為260萬年前,這是最早的打造石器,當然,也完全可以是最早的兇器。因為在同一地點發現了與這些石器緊密相關的動物的骸骨碎片。     人類出現並擴散到全球時,很有可能是是跟人科動物發生過衝突的,但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點。在人類擴散到歐亞大陸後不久,帶炳的石斧就出現了。到了文明時代,首先進入文明的埃及,其最初主要的單兵武器就是石斧。古王國時期,出現了銅斧。商朝時的中國軍隊,也以青銅斧為主要武器。斧頭的主要重量集中在它的刃部,如果砍中敵人,不用說會是很有效的。不過斧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只有刃部有殺傷力,且只能砍殺,沒有刺擊功能。長長的柄沒有殺傷作用,如果用木製,容易被敵人砍斷,如果用鐵制,又沉重了些(而且是無用的死重),再者斧本身的重量,也限制了它的長度。跟新興的刀劍比起來,效能不高,所以在刀劍興起以後,斧再也不是主要兵器了,在較早發明刀劍的兩河、印度和希臘,從來沒有把斧作為主要兵器過。但斧因為其強大的心理震懾作用,並沒有被淘汰。事實上,早在商朝時,斧的變種:鉞,就已經出現了,這種武器只是比斧大些,有的在前端加上了矛狀刺。企圖把斧和矛結合起來,但因為斧本身的長度限制,這種結合併不成功,不過鉞卻成為一種刑具,並進而成為權力的象徵。在青銅時代以後,斧作為一種輔助兵器,一直得到運用。諾曼底人和維京人都曾成功地使用過戰斧。後來斧曾跟矛結合,產生了歐洲戟。歐洲人也把斧頭作為刑具過。斧頭還可以作為工具,所以也成為工兵的象徵。拿破崙軍隊的工兵就以斧頭為標誌。其實直到現代,斧頭因其刃部重量帶來的巨大砍殺力,還總是令人害怕。我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裡面馬永貞被斧頭砍入腹部的鏡頭至今記得。

棍棒:這玩意兒也是與人類同時出現的武器之一。我曾看過一部紀錄片,黑猩猩在遇到豹子的時候,會把樹枝向它投去,這樣看來,棍棒作為武器的歷史還真是早得厲害。但是棍棒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它沒有刃部,沒有砍殺和刺擊功能,只能用自身重量砸擊敵人。如果遇到使用有刃兵器的敵人,木製棍棒很容易被折斷,而金屬棍棒既耗費工時和資財,效果又遠不如其他長兵器好,如果遇到穿盔甲的敵人,它的殺傷功能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在人類出現以後,棍棒很快失去武器地位——據我所知,在舊大陸上只有一個文明國家例外,就是中國。據《周禮·正義》卷六十一正文和鄭司農註:,三代的「五兵」中就包括殳(中國上古講到所謂「三代」的,一般都是在講西周的情況)。《書》上說:「武王伐紂,戰於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晉國仍製造了大量棍棒給步兵使用。棍棒的原料豐富,製造容易,在有刃兵器製造經驗不足和需要大量武器的情況下,裝備它還可以理解。但是到了秦統一中國之後,仍然裝備有這種幾乎無用的武器就很令人困惑了。1976年在嬴政陵兵馬俑三號坑中出土三十件銅質殳頭,上有多刺,年代在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墓中,也出土有帶有尖頭的殳,看來中國人是想使棍棒具有刺擊傷害功能。但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幹脆製造節省工時又更有效的矛,而是花費大量精力來製造這種複雜昂貴的殳頭呢?在《呂氏春秋》和《六韜》中還記載有鐵杖。這種沉重的棍棒,用於砸擊還是很有效的,只是性價比依然不佳。所以中國人堅持使用棍棒作為兵器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我想這可以謹慎的歸因於中國與其它大文明缺乏交流。秦以後,隨著有刃兵器的發展,棍棒再沒有市場。但在新大陸,直到西班牙人到來,印加軍隊還曾使用棍棒作戰。面對使用長矛長劍,身著板甲的西班牙軍隊,這樣的武器效果可想而知。      矛:據說,五十萬年前的歐洲人科動物就已經會製造一端削尖的棍棒了。18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曾經有效地運用這種原始的矛,殺死猛獁,從而使自己成為苔原上最可怕的猛獸。人類進入歐洲之後,於45000年前發明一端綁有石刃部的矛。於是這種簡單有效的兵器隨著人類的擴張流傳到全世界。     在整個冷兵器時代,矛和它的變種一直是主要的長兵器(只少數國家在較短時間內例外)。矛和它的變種的外形是一致的:木製或竹製的長桿,一端裝上銳利的矛頭。這種武器只能發揮刺擊功能,但非常節約成本和工時,便於大量生產。同時,它對敵人卻是個極大的威脅。對於不夠堅固的盔甲來說,衝擊的敵人的矛頭很可能刺穿它們,從而傷害士兵。更不用說那些沒有盔甲的輕裝兵了。即使是面對最堅固的板甲,長矛仍然可能從其縫隙中刺入殺傷士兵。一旦刺入體內,隨著對手的前進而不斷深入的矛頭,對人體的傷害將很大。因此沒有人能夠面對敵軍的長矛方陣無動於衷。如果是步兵使用,那麼長矛的衝力還表現不出來,所以有的國家如羅馬和中國並不把矛作為主要長兵器,然而到了騎兵裝備馬鐙以後,手持長矛衝擊的騎兵成了戰場上最可怕的兵種。快速突進的騎士手中的長矛,對於任何敵人都是嚴重的威脅。     既然矛以刺擊為傷害敵人的手段,那麼一般來說,當然是越長越好。早期的矛受到當時工藝水平的限制,還不很長。並且,有的矛還有「多用途」的要求,這樣的矛當然也長不了。如希臘的矛,可以投擲,長三米左右。希臘的對手波斯軍隊中很多民族都使用短矛,波斯騎兵的短矛,也是可以投擲的(當時的騎兵沒有馬鐙,為了避免持矛衝擊時被反作用力衝下馬,往往把手中的長兵器當投擲兵器使用,在逼近敵人時突然擲出)。後來隨著工藝發展,矛的桿可以加長,並且人們發現,武器專用化對發揮武器最大效能有利。投擲兵器和近戰兵器最好分開。於是茂的長度增加,《考工記》記載的中國標準是步兵用矛長3.8米,戰車兵用矛長4.6米,但出土情況一般是165一220厘米之間,最長為297厘米;到漢代以後的矛,騎兵的較長,達到4.2米,步兵用矛長2米。但是中國矛到晉以後逐漸被槍取代。這種武器跟矛相比,只是刃部短而尖,更有利於刺擊,其實只是矛的變種。宋代守城專用的槍,桿長達到7.5米,長得有些誇張;明軍的槍長一般為3.7米;清朝的槍長4.4米左右。除了這些普通的矛之外,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矛據說柄長7米以上,而嬴政陵兵馬俑坑中據說也出土了6.3米的長矛。以上兩例都是非常罕見的特例。大規模裝備的最長的野戰矛,出現在歐洲,也就是馬其頓長矛,這種長矛用山茱萸木為桿,長6-7米。按馬其頓軍制,重步兵方陣兵員為16384人,可以設想一下這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人都裝備這種矛,緩緩前進的可怕場面。不過矛也不是越長越好的。因為矛越長,佔用空間就越大,使用它的兵員活動就越不方便。所以後來中世紀的歐洲騎兵矛一般長2.5-3米。到了步兵復興以後,14-15世紀的瑞士長矛的長度又達到了6米,其中頭部近一米的長度為鐵制,防止敵人砍斷矛頭。長矛作為步兵裝備,在歐洲一直使用到17世紀,這期間使用的矛頭有羽形和菱形良種。而作為騎兵裝備,一直使用到二戰初,以波蘭騎兵對德國坦克的悲壯突擊作為其謝幕戲。這樣說來,其實歐洲矛的消失,是跟中國同時的:)。   

投槍:投槍是人類發明的武器,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其他人科動物會製造投槍。《與獸同行》第六集中有人類用投槍殺死腫骨鹿的場面,在《探索》節目中,也把人類會使用投槍,作為其對尼安德特人的一個優勢。     最早使用投槍的文明國家大概是烏爾第一王朝。著名的「烏爾軍旗」上繪有戰車上斜掛著的投槍筒,大約完成於前2500年左右的拉格什鷲碑上也繪有拉格什國王安那吐姆在戰車上手持投槍作戰的場面。之後,投槍傳遍西亞、印度和歐洲。早期的投槍跟矛差別很小。甚至可以說是一回事。前面已經說過,到前5世紀初為止,這種投槍和矛不分的情況還是主流。但在此之後,這種情況就改變了。從《波羅奔尼撒戰爭史》可以知道,波羅奔尼撒戰爭中,射擊兵和重裝步兵的使用就分得很清楚了。而投槍使用的最高明的還數羅馬軍隊。卡米路斯改革之後,羅馬重步兵統一使用投槍(止第三列的後背兵例外,他們使用長矛)。這種投槍長1.5-2米,重4-5公斤,一般投擲距離是30米左右。這種投槍完全是為了投擲而設計的,所以鐵頭很細,在能夠穿透敵人鎧甲的同時,會迅速彎曲,即加強殺傷效果,又避免了敵人把它投擲回來。到了馬略改革之後,投槍的設計進一步改良,將鐵頭套入木杆中,兩者長度相仿,用兩根銷釘連接。這樣,在投擲出去後碰到硬物即折斷,敵人更無法投擲回來了。一名羅馬重步兵在一次戰鬥中一般攜帶兩支投槍。     這裡要說說投槍的使用。投槍跟弓、弩、投石索等射擊兵器不一樣,它設計的目的不是為了在遠距離上殺傷敵人——注意這點!——而是為了在士兵投入近戰之前,突然傷害或攪亂敵人,破壞其作戰隊形,迅速為我方的近戰創造有利條件。正如蒙森所說:「 羅馬人將重標槍與劍配合使用,其所產生的作用與近代戰爭中使用火槍與刺刀是極相近似的。標槍的投擲用來為刀劍的肉搏戰作準備,正好像先放射一排槍,再用刺刀衝鋒一樣。」因此投槍跟弓弩之間,並不存在互相取代的關係,很多軍隊都同時使用投槍和弓弩,包括那些重視弓弩的國家。投槍跟弓弩相比,有三個好處:一是由於其自身重量大,儘管初速慢,但是在近處投擲時,準確度和威力還是不容小視的。尤其給敵人造成的心理震懾很大(想一想被投槍穿透的慘象吧);二是同樣由於其重量大,所以如果擊中敵人的盾牌,會造成敵人活動不便,從而妨礙作戰。如果拋掉盾牌,就會陷入缺乏防護的境地。羅馬對北方民族作戰時,就使對方陷入了這種兩難局面就;三是成本和消耗工時比弓弩低,比較方便使用,訓練較易,不象弓弩一樣需要專業訓練。     羅馬軍隊憑藉良好的裝備和嚴格的訓練,取得了極大成功。到了羅馬帝國漸漸衰落的時候,隨著騎兵作用的增強,射程很近的投槍逐漸失去作用,從而被逐漸放棄了。到了東羅馬時代,東羅馬軍隊使用的主要射擊兵是弓,投槍被排擠到了次要地位。由於弓的發展和軍隊兵種分工程度的加強,投槍地位的下降在整個西方都發生著。但是在原先使用投槍的地方,這種武器都一直在發揮作用,並沒有消失。俄羅斯的「傑里德矛,長一米左右,槍頭很重,插在投槍筒里,這種投槍筒一般為3聯裝。一直使用到17世紀。     有一個國家原來是不使用投槍的,但是在其它國家的投槍地位下降以後,它卻改變傳統,把投槍列入了制式裝備。這個國家就是中國。宋朝借鑒南方民族的兵器,生產了棱槍,這種投槍長數尺,手投可達數十步遠;元朝的投槍有長短兩種,長投槍又分為欺胡大、巴爾恰兩種,可以作為長槍使用。短投槍稱為三尾標槍,尾部有三尖刃,似乎是起類似箭羽的穩定作用;明朝繼續使用投槍,有陸戰用的標槍和戰船上使用的犁頭鏢和小鏢,形制比宋朝投槍有了改進,槍桿用顫軟的稠木或細竹製成,長約2.1米,前粗後細,鐵頭重大,中心在前,據說這樣投得遠而准,而且有力。這些投槍一般可以投二、三十步遠;清朝繼續使用投槍,不過主要是水師使用。長三到五尺,有手鏢、犁頭鏢、鐵斗鏢等類型。在宋代之前,中國是不把投槍列入制式裝備的,當其它國家的投槍地位下降之後,中國人卻把它列入制式裝備,其中的原因,很讓人覺得費解。     為了增加投槍的射程,人們發明了投矛器。投矛器是一塊扁平的骨頭或木頭製成的小板 (長30一150厘米),板上裝有矛桿托架和握把,握把上有指槽。使用它可以使投槍射程增加到70-80米。這種小裝置最早的實物是1萬年前的。西方的射擊兵運用過它,澳大利亞和巴西的土著民族也是用過它,可見這東西是全世界人類不約而同的發明——但中國人例外。

弓:弓也是人類發明的。據說最早的弓是非洲人在三萬年前發明的,在西亞、非洲、歐洲都留下了早期人類使用弓箭的壁畫(見下圖)。但中國最早的弓箭實物是山西朔州峙峪出土的約28945年前的石鏃。可見弓跟投矛器一樣,很可能也是人類不約而同的發明。      弓是人類發明的第一種專用射擊兵器,跟可以作為矛進行肉搏的投槍不同,當弓失去箭鏃的時候,它就不能發揮任何殺傷作用了。但它的射程是投槍所不能比的。這種射程為人類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在敵獸或敵人的近戰武器發揮作用之前,就傷害乃至殺死對方。並進而發展出不接近敵獸或敵人就將之殺死的各種戰術。從心理上說,弓第一次給予人類不冒風險就殺死敵獸或敵人的手段,另一方面,敵獸或沒有弓箭的敵人,被傷害的可能性卻大大增加,甚至可能陷入還不了手的絕望境地,這是一種巨大的心理作用。直到今天,自己不冒風險就殺死敵人,仍是軍事學孜孜不倦追求的極重要目標。從戰術上說,弓箭使人類的殺傷範圍空間增大,超越了所有其他動物——包括其他人科動物——以及沒有弓箭的其他人。這就提供了創建新戰術的可能性並極大的提高了選擇戰術的靈活性。因此恩格斯說:「弓箭對於蒙昧時代,正如鐵劍對於野蠻時代和火器對於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頁)     最早裝備弓箭的文明國家是埃及、古王國時期埃及軍隊的主要兵器就是戰斧和弓箭。當時的箭鏃還是石制的,不久逐漸被銅鏃取代。第五王朝的埃及人稱周邊民族——努比亞人、利比亞人、亞洲人為「九弓之民」,可見這些民族也早就裝備了弓箭。最早的文明國家中,以薩爾貢一世的弓箭手隊為著名,當時這支部隊令周邊敵人聞風喪膽。其它文明國家和野蠻部落也都裝備了弓箭——只少數例外,如澳洲人和阿留申人。     最早的弓非常簡單,無非是用單片的木材弓身,綁上繩索即成(在產竹的地區,可能還使用竹作為弓身材料),箭也不過是一段削尖的木杆,至多綁上石鏃。但是弓的製造和使用原理在歷史上始終未變——弓身選用有彈性的材料,能夠彎曲變形而不折斷,再用堅韌的弦把它牽緊。當用力拉弓弦時,弓身與弓弦改變形狀,產生勢能。把弦猛然鬆開,弓身與弓弦復原,這個過程極其短促,於是箭支就快速地向前飛去。老話說得好,簡單就是美。利用「勢能轉化為動能」的機械學原理和廉價易得的原料,弓箭就能夠提供有效的遠程打擊力量,這使它戰勝諸多競爭者,成為古代最成功的射擊兵器。就綜合性能而論,甚至超過早期的火槍。     弓身只用一種主要材料的,稱為單體弓,人類早期弓箭都屬於這一類;用相同或相似材料幾層疊合或數段拼接而成的弓,稱為合成弓或疊片弓,著名的英國長弓就是代表;弓體由若干性質不同的材料構成,最典型的配置是木和動物的肌腱或角搭配。這種弓就非常多,不用舉例了。根據中國《考工記》的說法:製造複合弓所需的材料有六:干、角、筋、膠、絲、漆。製造起來非常耗費工時,據民國時代成都長興弓鋪制弓工藝,製成一張良弓,從備材到完成,需要三個整年。具體的製作方法,我這個文科生就不說了(說多了就會錯了:),《考工記》中有詳細的記載,大家可以看看。在輕兵器論壇,高手很多,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也可以在這裡提出問題,由我代問。

正當弓箭大行其道的時候,它的危機也來臨了。這個危機就是金屬盔甲的出現。當弓箭射擊沒有防護或者防護很差的人的時候,對方由於害怕受害,心裡的恐懼非常大。但對於穿著良好防護服的士兵,弓箭對他的危害就大大降低了,在《古代條件下重裝近戰兵對付輕裝騎射手的戰略戰術草說》中,我已經分析過古代射擊兵器不能起主要殺傷作用的原因,下面再簡要說說為什麼古代的弓箭地位為什麼不能跟近戰兵器相比。首先,弓因其作用機理所限,命中率很差。身管火器由於有身管給予彈丸初始方向,能夠保持一定的精度。而箭前進的方向是不受身管制約的,雖然有尾羽作為穩定舵,但是箭比彈丸大,受風面積也就大,而且箭的初速慢,一般角弓為55-80米/秒。還有就是人必須用很大的力氣才能張開弓,在這個用力過程中,手臂必然產生大的顫動,因此綜合各種因素,弓箭的精度無法跟火槍相比,尤其不能跟線膛槍相比;其次,箭的傷害力小,箭的飛行速度衰減快,而且箭頭面積大,刺入人體後速度衰減也快。原始社會中被箭擊中的人,箭鏃基本上都嵌在骨頭中,絕大多數都沒有被擊穿骨頭,而燧發槍槍彈一般射擊距離上都可以打穿骨頭,更不用說後來的線膛槍子彈了。經過不斷改進後,如果對付沒有防護或者防護較差的人,弓箭的這個缺點還不明顯。但是面對穿著重甲的敵人,由於箭鏃要麼不能穿透盔甲,要麼在穿透過程中,其速度大減,箭鏃結構遭到破壞,從而使威力大大減少;再次,弓的射程有限,比較可信的弓的最大射程是英格蘭長弓的360米,中國唐代的角弓為180步,其他很多弓都在兩百米左右。而且為了保證精度和威力,弓的實際射擊距離要小於其最大射程很多,如英格蘭長弓的有效射程在220米以下。一般弓箭的射擊距離都在最大射程的一半以下,或者更近,這樣,在兩軍交戰的情況下,一般弓手射擊距離不過是100米左右,這個距離,重甲步兵30秒可以衝到,再此時間內,一名步弓手不過能射出3-6支飛箭。考慮到上面所說弓箭的其它弱點,可以說單靠弓箭射擊阻止敵軍的機會微乎其微,更不用說遇到騎兵衝擊的情形了,事實上,中國古代就有一句老話:「臨敵不過三發」;再次,強弓雖然能夠保證威力和射程,但是所需張力也很大,弓手容易疲勞,造成射速和威力下降;最後,弓若遇到雨和潮濕的天氣,弓弦容易軟化,從而降低威力。雖然可以通過製造時的選材和工藝來避免這種情況,但是這無疑會加大成本。總之,當金屬盔甲出現後,靠弓箭打垮對手,在絕大多數野戰中,不過是個幻想。古代的軍事家們,都不會做這樣的幻想——據我所知沒有一本古代兵書,認為在野戰中可以單靠射擊戰打垮敵軍。從史實來看,倚重射擊兵的軍隊被倚重近戰兵的軍隊打敗的例子,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歐洲人始終忽視射擊兵種,卻仍然是有聲有色的強大文明,還擊敗過這麼多精於騎射的對手了。     弓的發展過程上面已經講過了,關於弓的最大射程,一般的規律是步弓高於騎弓。有時候會出現異乎尋常的巨大數字:如北美印第安人的大弓,據說射程可以達到400-500米,而土耳其有一種「飛行弓」據說射程可以達到1000米!這些數字隨大家去查資料好了,反正我是不相信的。至於射速,英格蘭長弓可以達到10-12支/分,估計其他步弓的射速也差不多,騎兵射箭的速度則要慢些。

關於弓的夥伴:箭。最初箭鏃是綁在箭頭上的,後來改為末端(鋌)中空,套在箭頭的小枝中,並用膠結合。或者相反,將鋌插入桿的頭端,用膠水或絲纏繞紮緊。早期的箭鏃,如埃及人的,遇到下雨膠水溶化,就會脫落。後來的箭作了改進,更加牢固而可靠。並在飛行穩定、增加殺傷力和穿透力方面,不斷地得到進步。中國和印度的箭曾經很多名目。其實不外乎是穿甲箭、對付非裝甲目標的箭、遠程箭、訓練箭、及其它特殊用途的箭(如鳴鏑)等。     說到弓,就不能不說一說非複合弓中最強的英格蘭長弓,它出現於12世紀,最初是威爾士人的發明,英格蘭征服威爾士之後,引進了它,並有了更大的發展。長弓用榆木、棒木和羅勒木製成,後來主要用紫杉木製造(最好的紫杉木並不產於英國,而是從義大利和西班牙進口的)。長弓的長度近兩米,箭長近一米。拊寬3.8厘米,往兩端逐漸變細。弓末用角料鑲包。弓身的前部截面為半圓形,後部是平的。長弓需要36公斤以上的力才能張開,因此長期訓練過的人才能發揮其威力。它的射程和射速,前面已經講過了。它的光榮戰例,網上已經很多,這裡就不重複了。     從英格蘭長弓我們可以知道,合成弓未必就遜色於複合弓,在一定條件下,它的性能是可以達到乃至超過複合弓的。實際上,早在古希臘時代,希臘弓得射程就達到了近兩百米——並不比當時其他民族的複合弓差多少。     弓在整個古代都是最重要的射擊兵器。成功的戰勝了投石帶、投槍、弩的競爭。但最後,無論是歐洲還是中國,它竟然都被綜合性能還不如它的火繩槍,甚至是更差的中國早期火器逐步取代了,這是個奇怪的事件。關於弓戰勝弩的原因,下面講到弩的時候我會說。關於火繩槍戰勝弓的原因,下面講到火繩槍的時候也要提及——不過老實說,我不大能夠理解。     歐美人畫的蒙古騎射圖,按照歐洲人慣例,把蒙古人畫成了猥瑣男——不過我對蒙古軍也沒有什麼好感。從這幅圖和其它畫來看,騎射手使用的弓都比較小,這樣,在面對長弓手或使用複合弓的步弓手時,他們將遇到困難——前提是對手的勇氣和訓練至少不太差:     英格蘭長弓的箭鏃,其實我更想找中國的,因為種類繁多。但是找不到,如果哪位朋友有圖片(其他國家的也可以),請帖上來。下圖是各種不同形狀的箭頭:(右下)寬頭帶有倒刺的是專門用來狩獵,必要時也可來射擊戰馬;(左中)錐頭箭有利於穿透鎖子甲;(右中)細長的箭頭用來擊穿更堅固的板甲;(左下)這是最常用的普通箭頭。刀:兵器歷史上的規律是:效費比最佳的武器獲得最大成功。因此弓成為古代應用範圍最廣的射擊兵器。出於同樣的原因,刀成為應用範圍最廣的短兵器。      雖然文明時代的刀普及比劍晚,但是刀的歷史也是很悠久的。石器時代的石刀跟不裝木柄的石斧,是難以區別的。到了斧頭加上木柄之後,那些不裝木柄而一邊開刃的石質劈砍器,才能被稱為石刀。這種東西在原始社會一般是作為工具使用的,當然也可以成為兇器。當銅器時代到來以後,人們開始嘗試用銅製造刀,但是天然銅和人工冶煉的純銅都比較軟,不適合作為武器,所以直到青銅,也就是含錫銅發明以後,銅製刀才得到實際運用。兩河流域的烏爾第一王朝(前29世紀)成為青銅時代的先驅。不久,青銅刀和青銅劍都問世了,從此刀劍開始了它們的競爭史。早期的刀還必須與斧競爭,在這雙重競爭之下,刀在很長時間內不是主要短兵器。如最早製造青銅刀的兩河流域各民族,直到亞述時代,主要的短兵器還是劍;古埃及長期用斧,後來引入了劍,到了新王國時期,仍是短劍、腰刀、戰斧並用;古印度有刀劍,但是到了雅利安人入侵後,短兵器中以斧和劍為主,記載有列國時代軍事狀況的《往世書》中講到的主要短兵器中有劍和斧,卻沒有刀;古希臘米諾斯文明時期和麥錫尼文明時期,都有青銅長劍,但作為武器的刀卻很少,多利亞人入侵之後也將劍作為短兵器的絕對主力;中國雖然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經有青銅刀(1975年出土於甘肅東鄉材家馬家窯遺址和永登連城蔣家坪馬廠文化遺址,外形模仿石刀),但是直到西漢,刀依然不是主要短兵器;波斯、羅馬也都以劍為主要短兵器。總之在整個奴隸社會,刀在與劍的競爭中是失敗者,其原因下面講到劍的時候再說。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以色列了。這個另類小文明,似乎特別喜歡刀。《聖經》上通篇都是用刀殺人的記載,如列上19:10 、書11:11 、列下3:26等等。     早期的刀,可以以中國商朝的刀為例,它們分為三種:直脊的、彎脊的和直脊而首部上彎的。總的來說,這些刀都很短,這是因為青銅質脆,若做得太長,易折斷。而且沒有尖鋒,也就沒有刺擊功能。現在我們可以從刀這一方面,知道早期刀劍競爭中刀不如劍的原因了:一把短短的又沒有刺擊功能的武器,其戰術運用範圍是很窄的。     刀鬱悶的時間很久,直到中國西漢時期。這時的中國軍隊正急劇地向騎兵時代躍進。騎兵作戰跟步兵、戰車作戰是完全不同的。在快速運動中的騎兵,其作出戰術動作的時間非常有限,往往是在短短一瞬間就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另一方面,馬匹的速度使快速刺擊成為有力的戰術,但此時馬鐙還沒有發明,用刺擊兵器如長矛等刺擊敵人,容易被反作用力推下馬。在這種情況下,利用馬速劈砍敵人,成為最有效的戰術。砍人比刺人受到的反作用力小,而威力依然致命。這樣,劍具有的刺擊功能發揮的機會變得非常有限,而兩面的刃只能有一面發揮作用。戰術運用的餘地變得非常小,而其消耗的工時依舊。也就是說,當時代改變了的時候,原先合用的武器,變得不合用了。這時,世界上第一種長刀(跟原先的短刀比較而言,不是後世那種裝木柄的長刀)——環首刀,應運而生。這種刀跟前面所述的商朝刀的最大區別是:它是鐵質的。     另一個同樣明顯的差別是:它很長,1957到1958年在洛陽西郊西漢墓中出土的二十三把環柄刀,長度從85厘米到114厘米不等,顯然,長刀有利於劈砍範圍的增加。這個特點跟上一個特點之間有密切關係。因為鐵的韌性比青銅好得多,只有鐵刀才能作得又長又窄。

從現有的出土文物來看,環柄刀跟當時的長劍相比,咋一看外形差別很小。外觀上主要的差別是刀柄末端的環(這是環柄刀名字的由來)、刀柄與刀身之間沒有劍那樣的護手(格)、刀身只有一面開刃,另一面作為厚脊。     很顯然,刀既有利於砍劈,又比劍節省工時,是一種非常適用於騎兵時代的好武器。所以刀很快的排擠了劍。這一點可以從西漢流行佩劍變成東漢流行佩刀看出。從此以後劍在中國一蹶不振,越來越淪為一種禮器甚至「法器」。同樣的過程也發生在其他文明國家,西亞從薩珊波斯開始,到阿拉伯崛起之後就完成了刀取代劍的過程(無論是我國還是歐美,似乎都把刀作為西亞短兵器的象徵,其實西亞各國在阿拉伯之前,大都跟歐洲人一樣使用短劍)。阿拉伯人使用的是一種短彎刀,它是著名的「大馬士革鋼刀」的雛形。印度也大約在同一時間用刀取代了劍(只是因為印度在孔雀王朝崩潰到笈多王朝興起之間有500年的歷史紀錄貧乏——其中貴霜滅亡後兩百年內尤甚——所以具體情形不是很清楚)。我們只知道著名的烏茲鋼刀從這時起開始發展。西亞和南亞國家普及刀的過程,跟中國有個不同之處,即刀的普及與馬鐙的普及同步。     說到刀的歷史,不能不說古代世界兩種頂級好刀:烏茲鋼刀和武士刀。

 烏茲鋼刀比較長,因此重量較大,但又是單手持握的(著從刀柄特寫可知)。所以需要很大的腕力才能揮舞自如,使用者也容易疲勞。而另一種著名的刀就沒有這種缺點,它就是武士刀。     跟傳遍世界的烏茲鋼刀不同,武士刀始終是日本特產,真正的好刀都產自日本。大體上,從古墳時代到707年為直刀(上古刀)時代,從806年到1572年為古刀時代、從1573年到1867年為新刀時代、1868年到現在為現代刀時代,可見新刀時代以前的武士刀,屬於我要講述的古代刀的範圍。日本刀的發展可能受了唐朝橫刀的影響,我曾看過橫刀的仿製品照片,跟後來的武士刀有些相似。但吉備真備從中國帶回的武器只有弓箭,這似乎說明早在遣唐使時代,日本刀就已經足夠優良,無需借鑒中國技術了。無論如何,到了廉倉幕府時,武士刀就已經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歐陽修曾作《日本刀歌》來盛讚這種武器。到了明朝,倭寇從日本得到大量的武士刀與明軍作戰,令明軍感到很是為難。戚繼光羨慕氣惱之餘,對中國自己的制刀技術大加抨擊:「腰刀造法,鐵要多煉,刃用純鋼,自背起用平剷平削,至刃平磨無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時匠役將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側銼,將刃橫出其芒,兩下有肩,砍人不深,刀芒一禿,即為頑鐵矣,此當辨之。」 (《練兵實紀雜集·軍器解》)直到最近的中日戰爭中,日本刀仍然給中國人很深的印象。對這種武器,歐美人的痴迷程度不下於中國人,在反映二戰太平洋戰場的電影中,常常出現這種刀;而國際市場上好的日本刀也很貴;直到最近的《最後的武士》,日本刀也是重要角色。     最初的日本刀,跟前面說過的環柄刀差不多,都是直身的,平安時代以後為了便於馬上劈砍,逐漸變為彎身,即為太刀;江戶時代出現了較輕便的打刀。總的說來,其種類可以分為身長30厘米以下,供非武士階層使用的短刀、身長30-60厘米的脅差(武士的短刀,便於拔出防備不測之變,以及實施日本式的自殺——剖腹)、身長60厘米以上的主戰短兵器刀和太刀,通常,它們的身長不會長於80厘米。比較特殊的是忍者刀,它仍然是直身的,因為忍者不需要馬上戰鬥,所以便於刺殺的直身刀能夠提供更多的戰術選擇。所有好的日本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用日本鐵礦石製造。不過現代條件下,使用歐美優良鐵礦石,一樣可以製造出較好的武士刀,只是不如日本原產的名貴。至於中國仿製的武士刀,跟日本原產的差距較大——上面兩句話跟本文沒有任何關係。至於武士刀的製造工藝,網上介紹無數,這裡就不羅嗦了。只是順便提一下日本國寶級的名刀: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長66.10CM。平安後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來為室町將軍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時代落入秀吉手中,後來秀吉將它賜予前田利家。刀銘:三池光世 ;菊一文字則宗,太刀,刃長78.48CM。後鳥羽院時期備前國刀工則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傳說後來為新撰組劍士沖田總司所有。刀銘:菊一文字則宗 ;長曾彌虎徹,脅差,刃長45.75CM。越前國刀工虎徹於寬文三年所作。為新撰組劍士近藤勇的愛刀。刀銘:長曽袮虎徹入道興里 ;和泉守兼定,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組劍士土方歲三所有。刀銘: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銘文:臨 兵闘者皆陣烈在前;此外尚有堀川國廣、葵紋越前康繼 、 肥前國忠吉 、村正 、正宗 、長船(名物大般若長光)等等。

武士刀以刀身堅韌、刃口鋒利為優勢,性能極佳,儘管不象大馬士革鋼刀的製造者那樣喜歡堆砌各種裝飾,但是精心打造的武士刀也有其獨特美感——不知為什麼,我雖然不大欣賞日本傳統文化,卻非常喜歡武士刀。從實用與美觀相結合的角度說,武士刀可以說達到了古代刀的巔峰。如果要說有缺點的話,就是雙手持握造成左手無法持盾,在戰場上戰術選擇較小——不過雙手持刀,較為省力,恰恰也是日本刀的重要優點,看來人間沒有完美的事物。     與武士刀、烏茲鋼刀名聲相仿的還有馬來亞的克力士,我在《輕兵器》上見過這玩意兒的照片,感覺那應該被歸入劍的範圍。至於武士刀跟烏茲鋼刀是否交過戰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是有過的。因為仿製烏茲鋼刀的中國人曾經進攻過日本,不過史書上沒有任何記載。也就不能說什麼了。如果個人選擇的話,我絕對選擇武士刀,不為什麼,就因為它美。

  當烏茲鋼刀和武士刀崛起的時候,長刀的發明者中國人卻表現不佳。從環柄刀到橫刀,再到腰刀,中國的刀同樣是為了適應馬上劈砍,漸漸的由直身變成彎身。但在兩種名刀的光芒籠罩下,中國刀未免顯得遜色了。而且不知為什麼,中國刀的製作工藝有時候不升反降,比如前面所引戚繼光抨擊當時中國制刀業粗製濫造的話,就反映出制刀業的墮落。不過,明朝的腰刀,如果認真製作,其威力和外觀仍然是很出色的。有圖為證:這裡是現代仿製品,刀身較直: 跟前引《軍器解》中彎身的腰刀附圖不同。中國在唐以後對世界制刀業的主要貢獻是創造和裝備了許多裝木柄的長刀,這種東西用在戰場上對付騎兵,還是很有效的。第一種大量裝備的木柄長刀是唐的陌刀,據《太白陰經》,當時一個軍12500名士兵中,裝備2500把陌刀。宋朝據《武經總要》,有屈刀、掩月刀、眉尖刀、筆刀、鳳嘴刀等,也算琳琅滿目。     封建時代唯一一個不以刀未主要短兵器的文明區是歐洲。歐洲中世紀主要短兵器是長劍,這種東西既消耗工時,馬上劈砍效果又不如刀(十字軍戰爭中歐洲劍被西亞刀砍斷,除了歸咎於大馬士革鋼刀的精良以外,還有劍脊不如刀脊厚,而且劍身較窄的因素,下面還要貼出歐洲長劍的圖,一對比就知道為什麼劍不能與刀對砍了)。至於歐洲人始終選擇劍原因,我在講到劍的時候再說。歐洲普及刀還是到了17世紀以後才實現的事。原因同樣下面再說。     下面提供中世紀後期歐洲彎刀的圖,請注意,這種刀在不知歷史的導演那裡,常常成為西亞人的裝備!

在新大陸,阿茲特克人曾經用黑燧石刀作戰,用木柄長刀來抵抗西班牙的騎兵,效果均不佳。但刀的歷史延續了很久。直到1937-1945年的中日戰爭中,中國人粗製濫造的大刀,和日本的速成軍刀,仍然對砍過,不過這顯然不是戰爭的主流了。今天,我們仍然能夠時不時地看到用刀犯罪的場面,這時的刀顯然又回到兇器的位置上去了。     順便說一說,刺刀儘管名為刀,但是從其使用來看,主要發揮刺擊功能,其實更類似短矛,所以在這裡不把它歸入刀類。      投石帶:在射擊兵器中,只有這一種在奴隸社會以後就消失了。其發明時間不詳,從大洋洲、非洲很多原始部落直到20世紀還使用它來看,它也是一種古老且不約而同的發明。     從出現到消失,投石帶的變化不大,都是用一條皮帶或繩索製作,中間寬,用以兜石,一段有環,可以用手握住,另一端則無。把兜上石頭的投石帶在頭上旋轉,逐漸加力後放開無環的一端,石塊即快速飛出。這樣可以把1/4公斤的石頭擲出150米外。投石帶可以投擲光滑的石塊,也可以投擲鉛彈。到了火藥出現以後,還可以投擲早期的榴彈。     很顯然,投石帶跟弓弩相比,最大的好處是經濟性好。上面已經講了它的結構,這種武器顯然是很好製造的。石塊的要求也不高,最多圓些光滑些就行了。第二個好處是方便訓練和補充。從投石帶的使用來看,顯然比弓省力和易於操作,而且大多數地面石頭和其他小重物很常見,一旦儲備枯竭,可以隨地補充。因為結構簡單,如果損壞,投石帶也可以及時修復。投石帶的另一個好處是石頭從半空中下墜,對於專註於正面防禦的敵軍來說,頗有點防不勝防的感覺。但投石帶的缺點也是明顯的:精度太差,它的初速比箭更慢,而且呈拋物線飛行,精度根本無法保證。殺傷力也不足,在擲中無防護或者防護較差的對手的時候,還可以殺傷他們——穿著軟甲,如皮甲、麻甲、棉甲、鎖子甲等的軍人,如果甲胄厚度不夠,則石頭還是可以在不穿透甲胄的情況下傷害他們的,但是對付重甲兵就很難了,盾牌也可以容易的防禦住小石頭的攻擊。因為易於防禦,敵人對投石帶的恐懼遠沒有對弓箭的恐懼那麼大,因此它的心理威懾力也遠不如弓弩。我認為,投石帶這種射擊武器並不成功。     最早裝備投石帶的文明國家是古埃及。中王國時期就已經列入制式裝備了,主要供努比亞僱傭軍使用。後來這種武器流傳到其他國家。其中在歐洲發揚光大,甚至出現了像伊比利亞投石手這樣著名的投石部隊。而弓箭較好的西亞、印度儘管也有使用,但是範圍相對小些。可見弓箭跟投石帶存在著競爭關係。     中國長期不裝備投石帶,只有到了宋朝,使用手炮。這種東西由二人操作,拋擲半斤重的石頭。《武經總要》中建議在敵人逼近時使用它,這跟投石帶的使用相似,不過從作用原理和歸類來看,手炮應該稱為微型的投石機。除此以外,我找不到中國裝備投石帶的紀錄。中國的射擊兵器長期是弓弩的一統天下,後期變成弓與火器並用。個人認為這是中國人在軍事上比較其他國家的一個高明之處。     投石帶在羅馬衰落之後地位嚴重下降,中世紀歐洲射擊兵器的絕對主力是弓和弩。直到火藥傳到歐洲之後,歐洲人製造了小型燃燒爆炸物——早期的榴彈,為了投擲這種東西,在有限的範圍內使用了投石帶。這是投石帶最後一次閃光。

除了一般的攻城法之外,羅馬還能夠通過挖掘地道或壕溝的辦法逼近和破壞城牆(羅馬擁有高度發達的礦井挖掘技術)。總之,古代攻守城武器體系在羅馬時代已經發展到了頂峰。後來再沒有一個古代國家達到這個高峰。跟羅馬同時,除了希臘化國家外,只有印度能夠接近它的水準,印度孔雀王朝時,攻守城器具有十餘種,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是能夠快速發射的投石機(薩爾瓦多帕陀羅)和能夠一次射出許多箭的弩炮。印度人還用大象撞城門,此外就是一些專用於守城的長兵器等。奇怪的是,西亞本來明明是攻城武器的發祥地,在這一階段卻沒了下文。造成西亞國家跟希臘、羅馬打城市或陣地攻防戰的時候,總是落於下風。我想,如果在溫泉關投入一些投石機的話,未必會這麼難打。     羅馬衰落之後,攻守城武器也跟著衰落。上列許多精緻的投射兵器都消失了,甚至在東羅馬也不例外。歐洲中世紀的堡壘之所以長期存在,重要的原因就是羅馬攻城武器體系不復存在。但弩炮和扭力投石機、攻城錘作為主要的主要的三類武器一直得到保留。中世紀的攻城錘有一個特點,就是把頭端打造成羊頭的樣子,原因不明,大概是看到野山羊彼此撞頭卻安然無恙,覺得羊頭必然很堅固,因而模仿,指望自己的攻城錘也跟羊頭一般堅固(古人沒有科學,也就無法對自然事物進行合理的歸因);印度的攻守城武器長期默默無聞;西亞也是一樣;這時,原先很落後的中國卻有了發展。     大體上攻城武器的發展跟城市修建水平成正比。中國直到宋代,城牆都是清一色的夯土牆,這樣的城牆制約了攻城武器的發展。儘管如此,我們仍要注意《墨子·備高臨》。這是戰國時期非常有價值的文字資料。從這篇文章開始,關於弩炮的記載一直史不絕書。因此,儘管中國最早的弩炮部件是南京秦淮河出土的五件南朝弩機,我們仍然可以審慎的認為中國在戰國後期已經有了弩炮。只是當時的弩炮稱為「連弩」,在矛矢後面拖著一根繩子,以利回收。這根繩子增加了矛矢的重量和阻力,對作戰又沒有什麼大用處(對於捕獵則有很大用處),是一個多餘的發明。至於中國弩炮的射程,我不得不說是一個令人撓頭的問題。因為中國古書中技術書非常少,文人寫的兵器介紹不僅簡單,而且哪句可靠哪句不可靠很難知道。現在比較清楚的是宋《武經總要》和明《武備志》。《武經總要》中開列的弩炮有若干種,基本上使用絞車絞張,配有多張大型複合弓的床弩(中國宋代對弩炮的稱呼)。最強的三弓床弩,又稱「八牛弩」,所用的箭木杆鐵翎,當時稱為「一槍三劍箭」,又稱「踏橛箭」,據說射到牆上,人可以踏著登城——如果把這句話當真,那就真是太傻了。它需要70人絞張,射程450米。但《文獻通考》和《宋史·魏丕傳》都有床弩可射1500米的話。我當初是不相信的。但在看了《蘇聯軍事百科全書》之後有所動搖。因為中世紀歐洲的弩炮可以將輕箭發射到1100米之外。封建時代中國的技術比歐洲略強,弩炮射程大些時可以理解的了,前提是使用輕箭,而不是矛矢。但對於古代射擊兵器的射程,我們還是要保持謹慎態度,因為古書是不可靠的,無論哪裡的古書都一樣。要用現代課學解開古射擊兵器的結構、使用方法之謎,然後才能明了它的射程與威力問題。在這一點上,歐美髮達國家為我們開了個好頭。中國弩炮比較笨重,用人又極多,無法像羅馬弩炮一樣用於野戰。所謂「豆斗子床子等弩雖強,然費人多,可以守,不可以戰也。」直到明朝的雙飛弩,才比較輕便。但不管怎麼樣,中國弩炮的水平應該說是古代最高的之一。

但這時,情況正在改變。中國的鐵甲漸漸普及,尤其具裝鐵騎從西方引進之後,戟的小矛頭刺擊威力顯得不足,而戈體的各種功能殺傷力變得極為有限了,加上戟的長度不及長矛,製造工時反而超過矛,所以戟逐漸被矛取代。這一過程相當急促。南北朝時,隨著具裝鐵騎大量出現在戰場上,騎兵已經不用戟了,步兵戟也已經很罕見,少數孑遺到唐朝仍有裝備,但《唐律疏議》中已經找不到「戟」字了。     宋《武經總要》中有一幅圖,標明為「戟刀」,它就是後來方天畫戟的原型。至於曾作為兵器的戟到底長什麼樣,中國人自己都完全忘記了,甚至再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東西。《三國演義》甚至把方天畫戟提前到了三國時代(《三國演義》對武器和戰術的描寫,基本上都是極其荒謬的)。     列國時代和孔雀王朝時的印度設計了大量兵器,其中就有矛頭與其他兵器的合體。不過印度的武器從來沒有使它成為軍事強國。     中國淘汰戟之後900年,歐洲戟出現了。歐洲戟跟中國戟不一樣,基本上是斧與矛的結合。其中以瑞士長戟最為著名。長2-3米,它可以發揮刺、挑、劈、砍、勾多種功能,其中用彎鉤把騎士鉤下馬來勒索贖金,是瑞士僱傭兵的生財之道之一。歐洲戟跟中國戟一樣有耗費工時的缺點,而且它頭端太重,限制了長度,加之比矛昂貴,所以始終只是矛的輔助武器。到燧發槍和刺刀發明之後,歐洲戟就從軍隊中除名了。但直到今天,梵蒂岡衛隊仍然使用戟。      弩:講到弩的時候有兩個著名的故事應該說。第一個故事:1382年金帳汗脫脫迷失包圍莫斯科的時候,一位名叫阿達姆的市民於俄歷八月二十四日,在蒙古軍包圍了克林姆林宮的外牆時,拿起他的弩,爬到佛羅烏大門的一個塔樓上。他小心的瞄準,射擊,箭矢擊中蒙古將領並穿透他的鎖子甲,一擊斃命,距離是150米以上。第二個故事:瑞士在14世紀受奧地利的統治。奧地利瑞士總督蓋斯勒在市場上碰到了威廉·退爾。退爾拒絕對那代表他的職位的帽子敬禮,因而被捕。如果威廉·退爾想得到自由,他必須這樣做:在他兒子頭上放一個蘋果,在離開80步的地方,用箭把蘋果射穿,他果然射穿了蘋果而沒有傷害到自己的兒子。當他正感到興奮的時候,他的第二支箭露了出來。總督問他這支箭是做什麼用的,他回答說:「如果我沒有射中蘋果,我就要用這支箭射死你!」     這兩個故事說明了弩比之弓的兩個特點——也是優點:命中率高,威力大。而這兩個優點來源於它的結構。中國古人說:「橫弓著臂,施機設樞」而成弩,這句話很簡練的說明了弩的結構。由於有托架和控弦裝置,射手可以先張弦,後上箭,且可以慢慢瞄準,或者實施齊射;也可以採取踏張、腰開、腰推等多種施力方式張弦,或者用機械助力張弦,從而獲得遠比只能用臂張的弓大的力量,將更重的箭射出去,或者使用一般的箭而射得很遠,一般的弩初速可以達到100米/秒。然而,弩跟弓相比也有缺點,主要是它射速慢,最快不過一分鐘射出4支飛箭,正常射速是一分鐘1-2支。而一般的弓一分鐘可以射出7-8支,快的可達10-12支,甚至十五支。其次,弩比弓複雜,製造成本和耗費工時都較高,踏張弩和臂張弩對體力的要求比弓高。因此,弩不能取代弓,而且如果不能在射程和威力上大大超過同一軍隊中的弓,它就會面臨生存危機。

由於弩的設計製造比較複雜,所以可信的發明時代很晚。儘管中國有的歷史學家認為弩在蒙昧時代就有,但論據不過是近代落後民族用簡陋的木弩。這個論據的問題在於:那些落後民族的弩完全可能是對古代軍用弩的拙劣模仿。而且,木弩用於打獵則可,用於作戰是威力很小的。所以可以審慎的把弩出現的時間定在文明時代,而且,可靠的早期弩的記載,出現在比較晚的時代。     世界上最早發明弩的是希臘人。時間大約在公元前400年,這種武器的誕生經過頗具傳奇色彩:據說敘拉古僭主戴奧尼蘇斯一世想擁有最強大的新武器,於是從希臘,小亞細亞,北非和義大利招募最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和工匠為自己工作。戴奧尼蘇斯一世將這些人分成若干小組,給予充分的資金和勞力支持,各小組相互競爭,儘力設計出打敗其他小組的武器方案(跟現代發達國家武器研製的流程相似)。最後歐洲第一種弩被發明了出來,因為是用腰腹的力量推開弓弦,因此有個流傳很廣的俗稱「腹弓」。從附圖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種精美的武器。它的弓身和箭槽分別固定於上下縱列的兩條滑動木槽。使用方法是:先將弩箭裝入箭槽,推入扳機,然後將前端抵地,腹部抵住尾部的U型把手,以腰腹力量加上自身重量把連接弓身的木槽往前推。如此拉弦,實際上是推弓。注意附圖,下方木槽兩側鋸齒形金屬片是制動棘齒,這種金屬片使推弓者即使鬆勁,弓弦也將停留在棘齒上,不會前功盡棄。如果力氣不濟,推弓過程可分幾次進行直至完成,就算推弓不到底,也可射擊,不過威力射程較弱。因此實際上健康成年人都可以使用這種弩。希臘弩的弓身由牛角或岑木製成,纏以牛筋以增加力量,弓弦則是牛筋或牛腱,棘齒,制退銷,扳機為鐵制,發射鐵箭。如果推到底,射程高達400米,最有效射程為150米以內,箭只的初速很快。這種弩從誕生起裝備希臘、羅馬軍隊到羅馬衰落為止,然後就失傳了。希臘弩的威力是很大的,但它是一種製造工藝複雜,造價昂貴且耗費工時的武器。而且在西方的戰爭條件下,即使是弩也難以穿透大盾和重甲構成的防線,因此對重步兵的傷害不大。而如果要射擊輕裝部隊,射速快,成本低的弓更為合適,因此希臘弩沒有大量裝備。另外,我覺得希臘弩的張弦方式不僅可笑,而且施力方式不佳,效費比差,其實踏張弩完全可以達到類似的威力,而成本更低。「推弓」可以認為是希臘弩的最大敗筆。

大約跟宋朝弩復興的同時,歐洲弩也復興了。不過希臘弩因為其張弦方式和耗費工時的缺陷,已經被永遠淘汰。最初出現的大約是從東方引進的踏張弩。剛剛引進,就發生了兩件可笑的事情:一是東羅馬公主公主安娜·科穆寧娜說的:「腳張弦弓是野蠻人之弓,希臘人至今很不了解。它不是那種左手握持右手張弦的弓,它必須靠托架張緊弦,射者俯身用雙腳踩住弓,同時用兩臂的全部力量提拉弓弦。在(弩臂)中央,有一半圓形的槽,長度與一枝箭相當。發射物短而粗,擱於槽中,依靠弓弦的釋放而被推送出去。它們能夠洞穿最堅固的金屬鎧甲,有時擊中石牆或其他類似障礙,便整個嵌入。總之,腳張弦弓是邪惡而兇狠的器械,它將人擊倒於地,以致他們甚至不知道被什麼東西所擊中。」看來,東羅馬人不僅忘了希臘弩,而且連基本的物理常識和科學實證精神都徹底忘光。二是1139年的第二次拉特蘭宗教會議上,教皇英諾森二世宣布弩為可詛咒之物,禁止在基督徒之間的戰爭中使用它。這大概是因為弩具有狙擊和襲擊功能,違背了基督教的戰爭法。但是沒有人理會教皇的話,弩迅速的被推廣,基督徒之間也經常用弩互相射擊。這是中世紀基督教的無數廢紙禁令之一。     最初,歐洲弩跟同期的中國弩沒有多大差別(畢竟前者是後者的仿製品)。後來就開始有所變化,首先是發展出專用弩箭,弩箭最初是一根較短的木製箭柄加一個葉狀箭頭。到了1100年時開始普遍採用鏇箭(箭頭為方形,能有效穿透鎖子甲)。由於弩箭既短又重,所以那時的歐洲弩射程比較近,僅僅是150米不到,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歐洲弩所用的弩箭品種不斷增加,射程也不斷擴大,13世紀達到350米,14世紀,即使是非常落後的俄羅斯地方都能夠製造射程450米的弩了,以後的鋼弩射程更大,威力更強,使用穿甲箭時,是當時唯一能夠在50米外擊穿板甲的射擊武器;其次,逐漸發展出歐洲特有的張弦器。張弦器是對弩的發展非常有用的發明,它的作用有三:一是射手可以用較小的力張開弓弦,避免過快疲勞——除了歐洲以外的其他文明的弩沒有張弦器,因此射手容易疲勞,如中國漢代的六石弩需要181.4公斤的力才能張開。顯然射手射不了幾箭就會精疲力竭。二是通過齒輪組和棘齒裝置,可以實現比人體力量更大的張弦力量。三是避免弓弦嵌入手指的痛苦。最初,歐洲人只是發明了張弦腰帶:弩手踩住腳蹬,彎下腰將弓弦掛在他腰帶的鉤子上;這時只要挺直身體,便能將弓弦拉入發箭扳機的槽口(這種張弦方式很快反傳入中國)。很快的,偉大的文藝復興發生了,機械技術在歐洲蓬勃的發展起來,真正的張弦器誕生了。14世紀末,在羊角式拉杆基礎上,歐洲採用了一種曲柄卷繞機用來張開比較重的弩。到了15世紀初,人們對卷繞機又作了改進。裝上了一組滑輪。不久普及了槓桿和嵌齒輪結合的裝置。用槓桿或把手推動一端裝有彎鉤的鐵齒軸,使嵌齒輪轉動,彎鉤則抓住弓繩並使之繃緊。這種裝置既簡單又靈便,甚至弩兵騎在馬上也能使用;在弩弓的材質方面,最初的弩弓用堅韌的木材或角材製成,14世紀開始用鋼作為弩弓材料,大約到了公元1560年以後通常就只採用鋼材來製造了;扳機方面,歐洲一般弩扳機裝置主要由一個圓柱形的滾轉弦枕、一個彎曲舵柄和一個舵柄相連的彈簧組成,扣壓舵柄,其前端的尖喙便脫離弦枕卡口,弦枕滾轉,遂將弓弦釋放出去。這種裝置結構複雜,但靈敏度低於中國早期的青銅弩機,因而扣發時用力較大,容易引起弩臂晃動,影響射擊的準確性。為什麼歐洲人使用這樣既複雜又不好用的扳機,是個令人困惑的問題。 總的來說,歐洲弩達到了古代弓弩威力的頂峰,在射程、威力、使用的簡便性方面,都超過其他地區的弩,之後再沒有一種射擊冷兵器能夠超過它。在15-17世紀,歐洲弩曾和火繩槍進行過激烈的競爭,直到古代兵器的終結者燧發槍普及以後,才告徹底失敗。     至於西亞文明,一直沒有大規模的使用弩。其實,西亞四通八達之地,無論是從歐洲還是從中國或印度引進弩,都很方便。之所以不普及者,在我看來,是因為從亞述開始,西亞各大國往往以騎射起家,馬上用弓效果較佳,且西亞複合弓一直十分優秀,這就造成西亞大國對弩沒有興趣。至於其他文明,科技水平不及上述大文明,所以製造不出技術要求較高的弩。    

早在距今九千年前,世界上第一座城市傑里科就屹立在迦南地了(它至今存在)。城市的重要特徵就是它有城牆和壕溝,作為防止敵人進攻的屏障(止少數城市例外)。對於早期軍隊來說,攻克城市很難。無論是近戰兵器還是弓,都很難傷害躲在城牆後面的敵人,要爬上城牆或者撞開城門,更是幾乎不可能。要想奪取敵對城市,要麼長期圍困,要麼利用內應,除此別無他策。圖特摩斯三世攻美吉多的時候,圍城七個月才迫使守軍投降。顯然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這樣把大量兵力無所事事的耗在一個地方的,因此必須找到對策。中王國時代,埃及發明了超長矛,用於捅擊城牆上的敵人,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專用攻城武器。當然,超長的梯子,也就是雲梯,可以肯定是很早就有了的。除此之外,早期軍隊幾乎沒有什麼攻城武器和戰術可言。     改變這一情況的是亞述帝國。前9世紀的尼姆魯德浮雕上描繪了最早的投石機。亞述似乎是在一夜之間成為攻城武器大國的。亞述比較著名的攻城武器有青銅頭端的攻城錘、用於夾出敵城牆石塊和磚塊的大鉗、雲梯、投石機——底座為巨大的木框,上支堅韌的木杆,,頭端為容納投射物的大勺,下端插入用馬鬃和橡樹皮絞成的繩索。兩端有搖柄,士兵絞緊繩索後,只要用力一拉後端的固定鎖,木杆猛然上彈,就能射出石彈或者燃燒桶。對於西亞的泥磚城市,這些攻城武器是致命的。被亞述攻克的城市有多少啊!另一方面,亞述的守城技術也非常先進,這是亞述能夠縱橫西亞幾百年不倒的重要原因。     亞述之後,攻守城武器的發展沉寂了一段時間,直到希臘崛起,從前4世紀到後3世紀,歐洲攻守城武器的發展,遠遠把其他民族拋在了腦後。關於希臘羅馬時代的攻守城投射武器,胡漢四網友有一篇文章:《古典歐洲遠程武器》,有很多好圖和介紹,大家看看即可。下面對希臘和希臘化時代的攻城武器做一簡介:     彈射器,由扭絞的纖維繩的彈力帶動的投擲器,於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第一次出現於敘拉古,後來成為上古歐洲使用範圍最廣的重型武器。輕便型的彈射器也用於野戰,並可安裝在艦船上進行海戰。彈射器的構造是:在堅固的木架上固定一束扭絞的繩索(皮帶、鬃繩等)。投擲槓桿的下端插入繩內,上端有裝彈碗。裝彈時把繩絞緊,槓桿被絞車幾乎拉到水平位置,投射時,槓桿有力的磕打在橫框的橫樑上,把所裝的彈丸延彎曲的彈道拋出。彈射器可投擲石頭、石彈、金屬彈、圓木、箭(?)、油脂燃燒罐、屍體等。     關於彈射器的射程,《世界兵器博覽詞典》稱其能將150~480公斤的石頭投擲250~400米,將30公斤重的石頭或箭投擲850米,根據古代的科技水平、該種武器的工作原理和後來其它投擲兵器的性能來看,這種性能實在是太異乎尋常了,我表示高度的懷疑。另一個說法是它能將20~30公斤的石頭投擲到400米遠處,我覺得比較合理。〔《武器和戰爭的演變》築城和攻城技術(公元前1000-公元300年) 部分 T·N·杜普伊〕

弩炮 它由炮架、彈射裝置、彈射槽和底座等部分構成。炮架由兩根水平橫杆組成,橫杆被四根堅硬的垂直木條隔開,炮架被牢固的放置在底座上,這樣炮架就形成了三個窗口。彈射槽穿過中間的一個窗口,旁邊兩個窗口的外側支撐桿上各系著一束稍微扭絞著的繩索,在扭絞的繩索中插著兩根堅硬的木梢,然後同另一根結實的弓弦綁在一起。使用時,用很大的拉力將弓弦安放在彈射槽中彈射物的後面,扣動扳機就可以發射了——通常是一支標槍般的利箭。      「巴里斯塔」 可以投擲石塊、石核、鉛核等,是重型的投射機器。射程300~500米。使用的石核重3.5公斤,最終可達70公斤。Ballista是古羅馬最成功的機械弩,大概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機械弩,雖然它本質上並不是弩,「彈道學」(Ballistic)一詞就是得名於Ballista。Ballista基本上是Greek Catapulta的改進版本,最終型號大約出現於公元前50年,此後成為羅馬軍團標準裝備之一,一般每個軍團裝備十幾部到幾十部不等。從公元一世紀初到二世紀末這段羅馬軍團黃金時期,一個軍團裝備的各型Ballista超過五十部,配有訓練有素的機械操作兵。Ballista和弓弩,標槍一起組成了羅馬軍隊多層次遠程火力網。      Ballista的基本結構和Greek Catapulta相同,不過更大,威力也顯著增加。為降低成本,Ballista結構以木材為主,棘齒,制退銷外置,有些Ballista前部還裝有可開合的防盾。Ballista的發條經過改進,遠比Greek Catapulta強勁,弓臂和滑動槽比Greek Catapulta長許多,這些設計保證Ballista擁有比Greek Catapulta更大的射程和殺傷力。Ballista另一改進是以拉線開關取代傳統扳機,提高了機械精度。Ballista有一個綽號shield piercer(盾牌穿透者),它發射的巨箭能輕易洞穿任何已知的盾牌和鎧甲。羅馬人對軍事裝備質量要求非常嚴格,一部合格Ballista要求殺傷射程達到五百米,兩百米內能穿透厚度約兩英寸的勻質木板。      Ballista是最經典的機械冷兵器,它發射的武器五花八門,包括箭,標槍,石彈,燃燒彈等等。野戰時Ballista還發射一種重型巨箭,箭頭為鐵制,形狀為月牙形或錨形,把這種巨箭向敵陣平射出去,能在敵人隊伍中劈開一條缺口,殺傷效能十分恐怖。Ballista有許多其他稱呼,比如Roman Catapult(羅馬拋石器)。     彈石機 它類似彈弩,原理也類似。不過它有兩根導桿在一個斜面上,連在兩根木臂上的弓弦將滑動彈射槽內的石彈延此斜面彈射出去。這種彈射器體積很大,長達9米余、高近5米、寬近4米。發射的石彈重約4公斤,射程300米或更遠。它基本上都用於攻城,也可以用來守城。亞歷山大指揮的馬其頓軍就攜帶有著這種武器。

打擊鈍器: 打擊鈍器的設計思路是,在不需擊穿盔甲的情況下憑藉沉重的砸擊力量有效殺傷敵人。其實野蠻時代的石塊和木棒,就是最簡單的打擊鈍器。而前面說過的殳也可以算是其中一種。但比較符合打擊鈍器的定義的主要有三種武器:狼牙棒、錘、流星錘。     錘是最早發明出來的打擊鈍器,發明者大概是華夏人。後來的錘有方頭長柄的、有長圓形的、有形如蒜頭的。《六韜》記曰:「方頭鐵鎚,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史記》上還有四十斤和一百二十斤的錘的記載。從漢到清都把錘列為正式兵器。印度和歐洲中世紀都曾裝備過錘。     鐧和鞭,這兩種兵器外形都類似沒有刃的劍,不同之處是鐧身橫截面為方形,而鞭為圓形,且像竹子一樣分節。它們的重量不大,威力也就不大。如清雙鐧每隻重僅一斤多。     狼牙棒,一種經典的砸擊武器。最早出現於印度,稱為斯帕里克陀拉,主要供守城用。之後逐漸擴散到其他國家。     打擊鈍器對鎖子甲、棉甲、亞麻甲、皮甲等等軟甲非常有效,若重量足夠,對魚鱗甲也很有效。如打到板甲的頭部或肩部,也同樣有效。因此打擊鈍器能夠長期存在。而且,有的國家的法律禁止平民攜帶有刃兵器,打擊鈍器就成為人民防身的唯一選擇。但另一方面,鈍器需要重量大,才能充分發揮功效。重量越大的武器,對人的體力要求就越高,使用時就越不靈活,而且太重的武器也不能設置長柄,加上沉重而有刃的斧的競爭,打擊鈍器在歷史上只能發揮非常有限的作用。


推薦閱讀:

加強自身修養,自媒體運營就會發展的更快
新消法樹立起規範與發展並舉新思維
唐代詠桃詩歌的發展軌跡
探究 ▏用中國話語發展當代史學理論
中國圍棋的歷史典故和發展歷史

TAG:藝術 | 武器 | 發展 | 古代 | 屠殺 | 發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