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生活

以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生活

奧格·曼狄諾指出:「對幸福和快樂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壞性的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於我們所想要的,而不是我們所擁有的。這對於我們擁有多少似乎沒有什麼不同;我們僅僅不斷地擴充我們的慾望名單,這就確保了我們的不滿足感。你的心理機制說:『當這項慾望得到滿足時,我就會快樂起來。』可是一旦慾望得到滿足後,這種心理作用卻不斷重複。」

曼狄諾舉例說,一個朋友在星期天結清了新房子的契據。而恰恰在下一次我們看到他時,他所談論的是他的下一個甚至會更大的房子!不只他一人如此。我們中大多數人會做極其相同的事情。我們想要這個或那個。如果我們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就不停地去想我們所沒有的,並且我們會保持一種不滿足感。如果我們確實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僅僅是在新的環境中重新創造同樣的想法。因此,儘管得到了我們所想要的,我們仍舊不高興。當我們充滿新的慾望時,是得不到幸福的。

《最偉大的力量》一書的作者J·馬丁·科爾指出:「有個可以快樂起來的方法。那就是改變我們思考的重心,從我們所想要的轉而想到我們所擁有的。不是期望你的愛人是別人,而是試著去想她美好的品質。不是抱怨你的薪水,而是感激你擁有一份工作。不是期望你能去夏威夷度假,而是想到你家附近亦有樂趣,這有多高興。這種可能性是沒有窮盡的!」

每次當你注意到自己跌入這種「我期望生活有所不同」的陷阱中時,退回來,並且重新來過。吸口氣,記住要感激你所擁有的一切。當你的精力不是集中於你想要的,而是你所擁有的上面時,不管怎樣你都會結束這種要得到更多的想法。如果你聚焦於你愛人的好品質,那麼她將會更加表現出愛意。如果你感激你的工作而不是去抱怨它,那麼你將會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加多產,並且無論怎樣你可能最終得到一次加薪。如果你聚焦於在房屋周圍享受的方式、而不是等著在夏威夷享受,你最終會有更多的樂趣。如果你曾去過夏威夷,那麼你會習慣於享受。如果你沒去過夏威夷,不管怎樣,你也會有一個很不錯的生活。

拿破崙·希爾說:「一個富足的個性,在生活中,能夠笑看輸贏得失,而只認最終勝負。他們深信自然和自己的潛能足以實現任何夢想,認為一個成功者周圍倒下千萬個失敗者是不成功的,真正有效的成功者只在自己的成功中追求卓越,而不把成功建立在別人的失敗上。」

為了培養富足之心,每個個性都應該學習和了解富足之心的各種優良表現,以使自我個性充滿了彈性和力量。奧格·曼狄諾發現,富足之心的主要表現如下:

(1)大自然在我心中

大自然是無處不在的。大自然絕不僅僅是野外,建立在大自然上的生活將毫無例外地屬於大生活。誰遵循自然原則,誰就能夠成就個性。當你的個性完善達到高超境界時,你就會發現,人生中許多競爭本是不值得付出心力的,競爭居然毫無意義。

堅守著內心的富足,排除了外在的干擾,得失便在談笑間灰飛煙滅,不影響個性的長遠目標。抗干擾力如此強大,是因自然的化解。每一份成就,最終都回到心靈的源泉上來,加強它、補充它,使它更富足。富足之心對時間也表現出寬容,並不害怕衰老,年齡不過是一塊手錶而已,用舊了就換塊新的。富足之心的個性,80歲還能夠從頭開始學一學新的東西。

富足的心靈是寧靜的。絕不會盲目地去索取,它只索取自己的必須品。它的生活態度是減法主義的,因為太富足了,它不屑使用加法,在它眼中,加法帶來的一切原本早就在大自然之中,何須勞神費事。

(2)讚美孤獨

富足之心是寧靜的。個性並不害怕孤獨,反而讚美它。孤獨是個性最美好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存在能不能忍受的問題。

內心富足的人總是能夠給自己留出時間,享受獨處的歡樂,整理往事、展望前程,想像出類拔萃的美好生活。內心貧乏的人,生性急躁,喜歡喧囂和熱鬧,一刻也離不開從他人眼中找尋自己賴以生存的保障,獨處將倍感寂寞,但自身環境卻又窄得令人窒息。

內心富足的人,獨自承受個性滋潤,修身養性。他深思真正的意義,他享受寧靜和孤寂,他在反省中看見自身的不足。他把自己準備得很充分,再投入步調緊湊的生活中去。

(3)保持巔峰狀態

富足之心知道什麼叫低谷,但僅僅是俯視而已,了解它的危險性之後,他不會願意走下去的,就算走入了低谷,他也不會在那裡久留,他有辦法讓自己走出來,再登巔峰。

在生活中,狀態不佳是不好的,每每錯失壯大和豐富自己的良機。即使看中了良機,也由於狀態不佳而讓它擦肩而過。

富足之心,有著各種豐富的力量來源。如果某方面力量不夠,他會給自己養精蓄銳的機會,蓄勢而發,目標必在循序漸進中達成。他為自己準備的後勁是綿綿不絕的,由於後勁的頻頻支持,他長期處於巔峰狀態。因為,力量產生於他的心間。

(4)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

因為太富足,他任意地幫助他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回報。他知道內心裡獻出東西,依舊會從內心裡產生出來。他就像自己的一家能源工廠,生產力很高,永遠能提供滿足。

(5)體貼與友愛

富足之心的人會在十字路口,毫不猶豫給希望得到幫助的人指出一條正確的路。他們和他人建立友愛關係,不屈服也不放棄達到美好境界的目標。

(6)不自怨自艾

個性富足者對損失看得很淡。他相信相對於整體而言,損失的不過是小小的局部。他們不會不能釋懷,不會老是對自己怨艾和指責,知道誰都有犯錯的時候,他們勇於承認錯誤,並寬恕自己和他人,他只是採取行動來挽回損失。滿心喜悅地做著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7)放棄「多多益善」的想法

只要你擁有「多多益善」的想法,認為物質生活「越多越好」,你就永遠不會滿足。

每當我們得到什麼,或達到了某目標,我們大部分人僅是立即再繼續到下一件事。這壓制了我們對生活和我們許多幸福的欣賞。例如,當一位宗教人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他從記者那裡得到的第一批問題之一就是「下一步幹什麼?」就像是無論我們做什麼——買一套房子或一輛車,吃頓飯,找個搭檔,買些衣服,甚至是贏得聲譽——從來都沒有夠。

克服這一暗中為害的趨勢的訣竅是說服你自己,越多並不越好,問題不在於我們沒有什麼,而在於擁有更多的奢求。學會滿足並不是說你不能、不會或不該想得到比你的財產更多的東西,只是說你的幸福不要依賴於它。你可通過更著眼於現在,而不是太注重你想得到的東西來學會安享現有的一切。當怎樣才能使你的生活更好的想法進入你的頭腦時,輕輕地提醒你自己,即使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你也不會感到更滿意,因為「想要更多」的思維模式使你仍想要得到更多。

奧格·曼狄諾指出:「你可以建起一種新的欣賞你已享有的幸福的思維,以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生活,就像是第一次看到它。當你建起這一新的意識,你將會發現,當新的財產或成就進入你的生活,你的欣喜程度將被提高。幸福的一個極佳衡量尺度就是你所擁有的和你想得到的兩者之間的差異。你可以將一生用在去得到更多的東西,永遠在追逐幸福;或者你也可以僅僅決定有意識地減少所需。後一策略要更容易、更充實得多。」


推薦閱讀:

古樹白30泡,不是說說而已!
在你的專業領域或生活經歷中,有哪些有意思的鄙視鏈?
村子
讓生活中的太極,擁有修復生命的能力
中國該不該施行單人宿舍?

TAG:生活 | 眼光 | 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