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悲劇:家長缺位、老師無力、孩子無奈

唯有學校的教育,家長的輔助,和孩子發自內心的求索,教育才能實現真正的價值,創造真正的成功。

文丨爐叔

「一棵花,一棵草,它那發榮滋長的可能性,在一粒種子的時候早已具備了。但是有些種子竟不能發芽,但發了芽,竟有苗而不秀、華而不實的。

這是什麼緣故呢?先天的遺傳有什麼不完全的地方,遭遇的環境有什麼不適宜的地方,是一種原因;那從事栽培的種植專家不知植物的可能性,橫加摧殘,是又一種原因。

稱職的種植家栽培植物,雖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卻能漸漸改良那不良的遺傳性和環境。不稱職的種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遺傳性和環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麼植物就糟了。」

就像葉聖陶筆下所寫一樣,孩子正如待生長的植物種子,這顆種子的生長方向受到所處環境和種植家的影響,也就是說孩子的成長狀態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家長、教師、社會等外界因素的,錯誤的外界教育收穫的也將是錯誤的教育成果。

而在當今中國,存在著的一些中國式教育悲劇,便是很好的事實佐證。

家長缺位

《三字經》里講「子不教,父之過」,給予其生命陪伴其成長的父母家長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人生導師,家長二字本身就意味著責任。

星雲大師說「在人生的舞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甚至是多重身份、多種角色。你是父母就有父母的承擔,是教師就有教師的承擔,乃至士農工商,老闆,員工都有各自的承擔。」

但現在的很多家長卻很少能夠意識到自己身份所承擔的責任,在這些家長眼中,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的責任,與自己並沒有太大關係。

鄰居李先生在小區里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和寵孩子狂。

平日里不怎麼能見到他們一家人相處的身影,偶爾遇見一次,全家人都圍著家裡小孩噓寒問暖團團轉,一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緊張模樣,給孩子買的東西都是最貴的,上的學校也是附近最好的。

最近聽說李先生準備給孩子換一所學校,原因是孩子學習成績一直沒有提高,在學校里和同學相處得也不好,他覺得是學校沒有盡到責任,老師水平不夠所以小孩成績不好,學校氛圍不好所以小孩被人排擠。

後來大家才了解到,李家小孩平時回家不寫作業上課不聽講,囂張跋扈欺負同學,老師請了不少次家長,家長要麼說自己在忙沒空,要麼一到學校就氣勢洶洶指責老師同學,卻從來沒有管教自己的孩子。

「連我家這麼聰明聽話的小孩都教育不好,我看是你們的問題吧,學校沒能力反而來責怪我們家長和孩子,誰的孩子誰心疼,我還沒找你們的麻煩呢!」

一來二去,學校也管不了他家的孩子,到最後李先生留下一句「失望透頂」怒氣沖沖給小孩物色了其他學校。

沒空管、不想管、捨不得管,層出不窮的理由讓家長理直氣壯地失職,到最後將自己孩子遭受的後果全推脫到學校和老師身上。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老師的水平不夠,品行教養不好是學校德育工作不到位,行為習慣不好是老師管理引導不足,失職的家長做足了受害者姿態,從不反思自己。

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無法取代的,家長對孩子成長中的耳濡目染作用不應該被忽視,良好的家庭教育給孩子帶來的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出色的生活技能、出眾的道德修養和愛與被愛的能力,這些都是孤立的學校教育給不了的。

老師無力

前段時間一條「我爸是嚴書記」的微博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

微博里稱,成都一家幼兒園裡,因為一個小孩毆打同班同學屢教不止,老師說要安排小孩單獨坐,結果發錯了群被孩子家長看到,家長生氣讓老師當著全班的面給孩子道歉,甚至一度擺出自己孩子父親的官員身份給學校老師施壓,要求學校開除老師。

事件引起眾多網友的吐槽和很多教師的共鳴。

都說尊師重道是傳統美德,而今的現實是越來越多的為師者意識到「老師難當」這一社會現狀。

打開網頁一看,「家長故意給老師發微信紅包,立刻舉報」、「小學教師太過嚴厲,家長集體舉報」、「南寧一小學生課堂上用傘將老師打成腦震蕩,家長稱靠得太近」、「湖南沅江第三中學學生殺害老師」、「多名學生辦公室內毆打老師 」的新聞比比皆是。

家長溺愛孩子,學生難以管教,身為傳道受業解惑的老師處境卻極為尷尬。

作業多了,孩子負擔重,投訴;作業少了,老師不負責,投訴。

管教孩子,是體罰,投訴;放任不管,沒能力,投訴。

孩子在學校玩鬧受了傷,投訴;孩子和同學相處不好,投訴。

……

指手畫腳的人太多,老師要顧忌的也太多,教師沒有批評權,沒有懲戒權,於是有了如今老師不能管、不敢管的局面。

「教不嚴,師之惰」,當教師失去所擁有的有理有度的懲戒權,正常的教育無從談起,更遑論什麼培養優秀人才。

誠然,就像每個行業都有拖後腿的人一樣,教師隊伍里也存在著一些不配為人師的渣滓,但更多的是兢兢業業恪守崗位的師者。

內有蛀蟲敗壞名聲,外有家長虎視眈眈,柙龜烹不爛,貽禍到枯桑,認認真真把教師這個職業視為一種使命的人成了最後的犧牲品。

家長不配合,社會不尊重,學校和教師的教育便無法發揮其最大效用。

大眾輕飄飄一句「教育不利應當歸咎於師資隊伍」背後,是整個教師群體無能為力而深重的悲哀。

孩子無奈

葉開在文章中寫道:「現在的中小學生,每天被上課和作業耗盡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除此之外,還要奔忙於複習班、提高班、天才班等各種課外輔導班,他們的人生可謂毫無樂趣:沒有時間玩,沒有時間探索,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和家人一起旅遊和放鬆身心。這樣兩點一線的簡單生活,簡單到了貧乏的程度。對生活毫無經驗,對世界毫無觀察,對人生毫無感悟,內心只能是空的。」

《人民日報》近日一篇名為「今天,如何看待『望子成龍』」的文章中提到,現在的孩子在校園學習之外,還要肩負著家長「望子成龍」的期望,無奈的承受巨大的學業壓力和繁重的學習任務。

剛完成學校的人物,等待著孩子們的就是各種各樣的作文班、數學班、口語班、美術班、鋼琴班,在文章中,有的孩子承受不了壓力離家出走,有的孩子開始厭學,反覆折騰學習成績反倒不如從前。

一味的知識灌輸和急於求成,讓家長孩子都身心俱疲。

《禮記》有云:「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說的是現在教書育人只知道念誦書本,一味進行知識灌輸,急於求成,使得學生學習沒有誠意,教育的人不能因材施教,違背規律的教育達不到教育的要求,學生對學習感到痛苦畏懼,對老師產生厭惡,就算勉強完成學業也會很快忘記,這正是教育不能成功的原因。

這也是當代中國教育的悲哀。

「初能望文生義,死記硬背,可小成。進能變通運用,能說會道,有一得。 終能深入淺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要想獲得教育的成功,不應該只著眼於「小成」,而應追求王國維口中的「大就」。

林語堂說「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發展知識上的鑒賞力和行為上的良好表現」,要想達到這樣的教育目的,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家長的教育不可缺失,老師的教育應有力度。

揠苗助長不可取,對症下藥為所求。唯有學校的教育,家長的輔助,和孩子發自內心的求索,教育才能實現真正的價值,創造真正的成功。


推薦閱讀:

當老師的幸福
老師到底是什麼
轉帖王虎應老師測卦
王行懿老師風水論文
有聲有色? 有情有理——評樊老師執教的《絕句》

TAG:教育 | 中國 | 孩子 | 中國式 | 悲劇 | 無奈 | 無力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