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導遊詞
選自《導遊保定》(2004年12月)
各位朋友:
大家好!(要表達完整的歡迎詞)下面我把清西陵的綜合情況首先作一介紹。
清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到辛亥革命後宣統皇帝溥儀退位,其間295年(公元1616—1912年),歷經12帝。
歷史上,清朝皇帝的陵墓有3處:北陵、東陵和西陵。北陵在遼寧省瀋陽市,為清朝入關以前的陵墓(埋葬有努爾哈赤、皇太極)。清朝從1644年入關,到1911年被推翻,統治全國267年,共有10個皇帝。除宣統溥儀未建陵外,9個皇帝分別葬清東陵(葬有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5位皇帝)和清西陵(葬有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位皇帝。)
位於北京西南125公里處的清西陵,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築群之一。地處易縣城西15公里永寧山下的丘陵地帶,周圍群巒疊嶂,樹茂林密。東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古城遺址,西望雄偉的紫荊關,北枕高聳挺拔的永寧山,南抵滔滔東流的易水河。
西陵周邊近200里,外圍原有紅、青、白三層界樁,每層之間相距10里,界樁20里為官山(系指西陵界外的皇家園林),不許老百姓涉足。清代為了加強陵區的管理,設立了一套機構,歷代皇帝均任命泰寧鎮總兵兼西陵大總管大臣統管西陵,委派輔國公、鎮國公兩個王公並設置東府、西府,作為皇室的代表,專門守陵。
清西陵陵區周界約100公里。陵區保護範圍8300公頃,重點保護面積1842公頃,陵區範圍800平方公里。建有4座皇帝陵:泰陵、昌陵、慕陵、崇陵;3座皇后陵:泰東陵、昌西陵、慕東陵;3座妃陵:泰妃陵、昌妃陵、崇妃陵;4座王爺、公主、阿哥園寢等14座陵墓。另有行宮、永福寺兩處附屬建築及衙署營房遺址。這裡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嬪妃,2位王爺,2位公主,6位阿哥等共計80人。
西陵建築面積為40.7497萬平方米,陵區內矗立著1259間宮殿和單體建築,122座石建築,構成了一個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建築群。其建築形式和規制明顯體現著封建社會的典章制度。4座帝陵、3座後陵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嬪妃、王爺為綠色琉璃瓦,公主、阿哥為灰布瓦蓋頂。這些古建築環抱於15000株蒼松翠柏之中。永寧山屏立於陵寢之後,易水河流淌在大紅門之前,使規模宏大的清西陵更顯乾坤聚秀。這些古樹避免和減少了外界風沙的侵襲,以及熱氣、寒流的影響,為西陵營造了一個特別的小氣候,使陵寢處於一個獨立完整的自然環境之中,使這裡的建築,尤其是石雕建築得以很好的保存。2000年11月30日,清西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1月11日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A級景區。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清朝入關在建有清東陵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建清西陵。
清朝入關後,順治、康熙兩代皇帝的陵墓都建在了遵化縣的清東陵,他們的后妃也都葬在清東陵,開創了「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埋葬制度。
雍正皇帝登基後,曾在清東陵九鳳朝陽山選定了萬年吉地,且此地離順治、康熙陵墓不遠。當時也符合雍正帝的初衷,但經過堪輿大臣(風水大師)的再三相度,認為九鳳朝陽山「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雍正經過再三思考,決定廢掉此陵,在清東陵另外選陵址,但均未找到理想的建陵之地。雍正命怡親王即他的十三弟胤祥和兩江總督高其倬在京城西南一脈山麓往來采卜,到當時的易州境內天平峪(今易縣太平峪),發現這裡西有雲蒙山,北有永寧山,東有丘陵地,南有易水河。他們極力向雍正推薦,稱這裡是「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合會之所,龍穴砂石,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雍正也認為這裡「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於是自雍正七年(公元1730年)八月十九日開工興建泰陵。由於雍正帝追求風水,首辟西陵從而打破了「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埋葬制度。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駕崩,次年乾隆登基,於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3月將父親雍正葬入西陵。然後又為自己在泰陵附近的太平峪選好了萬年吉地,準備死後與父親葬在一起。後來乾隆考慮到清東陵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應有後代陪伴,又派大臣到清東陵相度,清東陵聖水峪「龍蟠虎踞,星拱雲聯,允協萬年之吉」,乾隆認為這裡是絕好的「萬年吉地」,於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興工營建陵寢。為兼顧東西兩陵區的關係,乾隆提出「嗣後吉地,各以昭穆次序(即輩分之分),在東西兩陵界內安葬。」此後乾隆將太平峪賜給兒子嘉慶,乾隆本人在東陵的聖水峪興建了裕陵,與祖父康熙皇帝相守,嘉慶在西陵興建了昌陵,與爺爺雍正為伴。
清朝皇帝在選定萬年吉地的時候,十分注重「山脈水法」和「形勢理氣」,他們把具備了這些自然條件的地域稱之為「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合會之所」。為了把這些天造地設的風水寶地建設得更完美,他們在營建規模宏偉的皇家陵寢時,要在陵區大面積的栽植常青樹,彌補青山綠水不能替代的莊嚴、肅穆氣氛。清西陵自清朝入關後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建泰陵開始,到民國四年光緒皇帝的崇陵完工,歷時185餘年,共栽植松柏等常青樹20餘萬株。這些樹木增添了陵寢氣氛,美化了西陵環境,同時也寓意了封建帝王渴望江山萬代、地久天長的心愿。時過境遷,清王朝已經成為了歷史,但保留下來的15000餘株古松與清西陵一起成為祖先保留下來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清西陵樹木的栽植納入了陵寢規制當中,是與陵區建設同步進行的。清政府規定:「陵寢近旁儀行栽種松柏樹外,儀行外圍添種雜樹」。栽種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行栽,神道兩旁成排成行生長的古松就屬於這一種。一種是海栽,陵寢外圍大面積範圍內栽種的各種樹木多以這種形式栽植。
清西陵的樹木栽植後,清政府派專門的官員進行管理,對樹木的管理也有嚴格的要求。如有丟失和損壞,根據不同情節給予輕重不同的處罰,對失職的官員給予降職或革職處分。
清西陵樹木的來源有三種:一是來自淶源縣的上老荒。陵寢建成後,皇帝為了綠化陵區,派人奔赴各地挑選樹種。使臣來到淶源縣上老荒,看到那裡樹木繁盛,品種優良,回京後啟奏皇帝,皇帝當即傳下旨意,命使臣們返回上老荒,徵集役工和牲蓄,向陵區馱運松樹。因為樹木都已長大,每頭牲畜只能馱運兩棵,沿著拒馬河、過紫荊關、下十八盤,經過漫長的路程運至西陵陵區。按當時規定,任何百姓不得進入陵區,違者「橫走罰,豎走殺」;,但是清政府為了皇家陵寢的「風水」,把這些樹木看做是珍貴文物,運樹人員和牲畜可以直接進入陵區,人不下跪,馬不解鈴,並且不惜工本,栽種樹木時每個樹坑用一斗黃米做肥料,運樹人員賞給銀兩。為求吉祥,將上老荒改名為「上老芳」,把聖旨鐫刻在巨石上,將全體村民封為臣民。
二是陵區內自己培育樹苗。陵區自己培養的樹株,由於樹齡較小又是當地土壤,所以和買來的樹木比較,即節省了馱運時間和費用,又容易成活。三是光緒皇帝的老師梁鼎芬集資購買樹種。光緒皇帝的崇陵建成後,梁鼎芬看到陵區沒有樹木,既影響風水又不美觀,建陵計劃中也沒有種樹的條文,於是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在北京訂做了許多瓷瓶,運到西陵。冬季大雪之時,放在崇陵寶頂上面,裝滿雪水,封上口,寫上「崇陵雪水」的字樣,運回北京,送給清朝的遺老,讓他們收下雪水,拿出錢。他用集資得來的銀兩購買了樹種在西陵陵區栽種,並在崇陵三座門內栽植了18棵雲杉,象徵十八羅漢為光緒皇帝守陵。
西陵古松千姿百態,巍為壯觀。林海深處,有樹榦筆直,高聳如雲的「巨人松」;丘壑溝谷之間,有紮根石縫,盤根錯節,立於奇峰怪石之上的「菩薩松」;有層層疊疊、狀似寶塔的「羅漢松」。慕陵龍鳳門前有兩棵古松,一左一右地矗立在神道兩旁,一棵主幹挺直、兩枝傾斜向上伸展,樹葉繁茂呈圓形,宛如亭亭玉立的侍女頭頂圓盤迎接客人。另一棵主幹前傾,兩枝叉開向前伸展,恰似彬彬有禮的老者在迎接客人的到來。昌陵有「盤龍松」,崇妃園寢有「馬尾松」,主幹粗壯,樹葉向下沿地面伸展,恰似馬尾,故此得名。泰陵寶頂後有一棵「卧龍松」,足蹬基石,頭枕寶城,眼望寶頂,樹榦曲回似龍身,樹梢交錯生長似龍爪龍鬚,像一條卧龍沉睡在暮色陵寢當中。
經過200多年的風風雨雨,原來覆蓋西陵陵區800平方公里的古松林,由於自然和人為的破壞,數量大為減少,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是華北平原最大面積的古松林。清西陵是一片綠的世界、綠的海洋,清西陵的古松,綠化了西陵的山水、美化了西陵的環境,將西陵人工建築的美與自然風光的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交相輝映,將西陵點綴成一幅壯美的畫卷。
清西陵4座帝陵附屬陵寢的建築無論在規模和形制上,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變過程。泰陵、昌陵完整宏偉的陵寢規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時期的輝煌,慕陵建築的裁減,崇陵陵寢規模的減小,真實地記錄了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亡,由封建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軌跡。葬在清西陵崇陵及妃園寢的光緒皇帝和珍妃的命運,更記錄了慈禧太后獨霸朝廷、喪權辱國的屈辱歷史。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陵寢工程由於清王朝被推翻而終止,更是中國兩千年封建歷史結束的實物例證。就保存狀況而言,清西陵是中國陵寢建築群中保存最完整的陵寢之一。下面為大家介紹清西陵的首陵——泰陵。
泰陵
泰陵是清朝入關後第三代皇帝——雍正的陵墓,也是清西陵中建築最早、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雍正,康熙皇帝第四子,愛新覺羅氏,名胤禎,生於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其母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即皇帝位,時年45歲,第二年改年號為雍正,雍正皇帝於公元1735年駕崩,在位13年,卒年58歲。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葬於泰陵。
縱觀雍正的一生,他是中國歷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也是社會爭議較多的一位封建帝王。在其13年的皇帝生涯中,他以大刀闊斧的手腕懲治腐敗,推行新政,改革稅收制度,實行幹部交流,扭轉了康熙末年政治頹廢、吏治腐敗的局面。在雍正王朝中期,國庫充盈,社會穩定,農、林業發展勢頭良好,清王朝成呈現出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在政治和經濟上為乾隆盛世的出現打下堅實基礎,起到舉足輕重的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泰陵從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開始營建,歷經8年後於1737年竣工,命名為泰山陵,簡稱泰陵。成本材料費白銀240多萬兩,用工233.6萬人次。在中國封建社會,對泰陵的美好解釋是:「循禮安舒曰泰,臨政無慢曰泰」。鑒於雍正皇帝對中國歷史做出的貢獻,所以他的陵寢用泰字命名。
泰陵是一處清朝盛世遺存下來的古建群體,從它的選址、規劃布局都反映出當時國家的強盛以及政局的穩定。在建築用料、工程技術、傳統工藝等方面亦非常考究。
泰陵陵址名曰太平峪,地處永寧山主峰下。根據「陵制與山水相稱」,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清代建築學家與風水學家把形態端莊的元寶山做為泰陵的朝山,永寧山做為泰陵的靠山。永寧山是太行山余脈,也屬於燕山山脈,與東陵的昌瑞山屬於同一脈系。此山由山西而來,如巨龍橫卧中原。主峰突起,聳入雲端,屏立於陵寢之後。大紅門兩側有東、西華蓋山作為天然門戶。當我們站在大紅門前五孔橋上向四面觀望時,北面有連綿起伏的永寧山,作為靠山,也可以說是屏障,是太行山的余脈,九龍九鳳山作為環護左右的低嶺;前面還有形態端莊的元寶山,作為泰陵的朝山;在中間廣闊的平原上坐落著泰陵氣勢恢弘壯麗、錯落有致的古建築群。北易水河從五孔橋下流過,形成山映於水,水扶于山的格局。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與精美華麗的陵寢建築相映成趣。陵寢與山水相稱,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在這裡充分體現出來,同時又展示出古代建築學家巧奪天工的高超藝術。古代帝王在選擇陵址時為什麼對山如此重視呢?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山是古人溝通天上和人間的橋樑,是最偉大的造化,所以對山的崇拜就變成中國封建社會國家最大的典禮,歷代帝王為了王朝統治的興旺,大都要到泰山去封禪。第二,山能夠永遠存在,皇帝對山的崇拜意味著他的統治就如同高山與日月一樣永遠同光。
泰陵不僅講究規劃布局,而且建築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宮廷布局,按禮制的需要而規劃。以中軸線上(神道)貫穿南北,主體建築設在中軸線上,一律坐北朝南,地宮坐落在中軸線的北端,其餘建築沿中軸線排列開。這些建築都以準確的尺度,靈活巧妙的手法進行配置和空間組合,使陵寢的紀念性、禮制性主題有條不紊地展開並不斷深化。
泰陵是雍正的陵墓,埋葬著雍正及他的皇后孝敬憲、皇貴妃敦肅。其建築序列從南向北,於2.5公里長的神路上以居中或對稱的形式依次修建了五孔石橋、石牌坊、石獬豸、大紅門、更衣殿、平橋、聖德神功碑樓、華表、望柱、七孔石橋、石像生、龍鳳門、三孔橋、神道碑亭、神廚庫、朝房、班房、隆恩門、焚帛爐、配殿、隆恩殿、三座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
進入陵區的第一座建築是一座五孔石拱橋,獨具慧眼的《西遊記》導演就是讓唐僧從這裡踏上西天取經之路的,橋下清澈見底常年不息的易水,給陵區帶來了幾許靈氣,更增添了「陵制與山水相稱」的幾分秀色。
跨過五孔橋便是西陵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巍峨壯觀的的三架石牌坊,清西陵共有7架石牌坊,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這3架石牌坊,它既屬於泰陵,又是整個清西陵威嚴肅穆的象徵。在中國明清兩代其他的帝王陵墓前,也建有石牌坊,如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明十三陵、位於河北省遵化縣的清東陵、位於瀋陽市的福陵和昭陵,但都為1架,清西陵卻有3架,1架居中朝南,2架稍後分列東西,和北面的大紅門構成一個寬敞的四合院式的格局,這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堪稱國粹,是中華民族古代建築的藝術瑰寶。3架牌坊的大小、規制完全一樣,每架由66塊石料組成,防木結構形式,五間六柱十一樓造型,高12.75米,寬31.85米,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構築而成,各個部位還雕有不同類型的圖雕紋飾,畫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動,雕工細膩,玲瓏剔透,生機盎然。這在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尚屬孤品,成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最具特色的建築。
陵區注重對門的處理,門既可作為出入之用,也可截斷空間界面。大紅門是進入陵區的總門戶,為廡殿頂建築,看上去質樸、凝重、敦實、穩重,視若騰龍偃卧,鎮守陵前。兩側有42華里的風水牆,逶迤延展,包護陵區,愈發顯出大紅門的莊嚴氣派。
進入大紅門,漫步古老的神路,映入眼帘的是凝重華麗的聖德神功碑樓,他穩座於神路正中,與大紅門遙相呼應,顯得更加莊嚴肅穆。廣場四角分別矗立著一根華表,猶如高大精幹的四名衛士護衛著主人的安全。聖德神功碑樓北面是一座長達105.2米的七孔橋,這是陵區最大的一座橋樑。橋北是一組(5對)小巧玲瓏的石像生。繞過影壁山——蜘蛛山,是龍鳳門,它將您引入富麗堂皇的宮殿區,小碑樓、神廚庫、朝房、隆恩門、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樓等,座座建築紅牆黃瓦,雕樑畫棟,讓您欣賞到我國無比精湛的古代建築藝術,感受著高品味的文化價值和深層次的文化底蘊。站在陵寢至高點——明樓前遠眺,泰陵景觀盡收眼底,端莊秀麗的元寶山屏立於大紅門前方,做為陵寢的朝山;蜿蜒逶迤的九龍、九鳳山位於大紅門前方左右兩側,近侍拱衛,天心十道;連綿起伏的永寧山,如巨龍橫卧中原成為陵寢的靠山。這些都是天造地設自然成趣的絕妙景觀。泰陵周圍彌山漫古皆盡松林,這裡草木蔥鬱,群松青翠欲滴,如詩如畫。
下面我們進入具服殿。具服殿獨成一院,是專供皇帝以及后妃等謁陵祭祖時更換衣服之所,沿續明代建築拂坐殿而建。殿內有凈房,類似於現在的洗手間,內有繡花墩馬桶。而今為了方便遊人,在凈房的旁邊建了一座水沖廁所。
聖德神功碑樓是記述皇帝生平功德的主要建築之一,俗稱大碑樓。建成於1739年,花費十三萬一千五百兩白銀,佔地5.54畝。碑樓高26.05米,四面辟門,為重檐九脊歇山頂,穩中有變,富麗典雅,坐落在方形廣場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12米的華表相襯,使碑樓顯得更加莊嚴、肅靜、雄偉、壯觀。四根華表的柱身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呈圓柱形,直徑1.5米。周身浮雕著朵朵雲團,一條巨龍於雲朵間盤繞柱身扶搖而上,使之帶有呼之欲出的動態感。華表也叫擎天柱,又稱墓表,起源於遠古時代,初為木質,為納諫而設,又叫誹謗木。在陵墓神道上設華表,在西漢時期就很流行,是木質華表,石刻華表在東漢時盛行。現在陵區華表已無原樣,上面卻裝飾著象徵皇權的雲龍圖紋,作為皇家建築的特殊標誌,僅用於襯托主體建築,使其更加宏偉壯觀。
碑樓內,矗立著兩通巨大的石碑,每通碑重56.55噸,碑身陽面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著雍正皇帝生前的豐功偉績,大約五千字,這是一部給雍正歌功頌德的重要資料。
繞過碑樓,是一座七孔石拱橋,這是清西陵四十座橋樑中最大的橋,長107米,寬21米。(攔板上是二十四節氣望柱頭,又稱火焰望柱頭。柱頭上有二十四條陰刻線,代表二十四節氣。因為有河才有橋,而河位於田野之中,大地于田野不可分,與二十四節氣有一定的關係,耕種澆灌都離不開二十四節氣。)像這樣巨大而完美的石橋在中國是不多見的。它對於建築物的布局組合起著連接作用,使組合群的層次更鮮明,過渡自然,緊湊而不鬆散,同時也顯示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走下七孔橋,在神道的兩側對稱排列著雕刻精美的石望柱、石獅、石象、石馬、武將、文臣等五對石像生。
望柱為六角形石柱,柱身雕流雲紋飾,底部為六角形的須彌座。在宋代以前,石望柱置於墓道的最前面,成為主要建築。因為明、清陵墓石牌坊作為陵墓前主要建築,所以石望柱退居次要位置,純屬裝飾性的標誌。
石像生就是在陵墓前設立的由石人石獸組成的石雕群,以此來顯示死者生前的地位、身份和權勢。考察泰陵石像生的檔案,泰陵原沒有石像生。乾隆登基後,認為陵寢不設石像生,與典制不合,想在此增設石像生。而臣工們(風水大師:高其倬,洪文瀾)則堅持:泰陵甬道,系隨山川之形勢盤旋修理,如設立石像生,不能依其丈尺,整齊安供,而甬道轉旋之處,必有向背參差之所,則與風水地形,不宜安設,所以這並不是違背典制,而是與風水有關。乾隆建議將大紅門、龍鳳門向南展拓,於是臣工們遵旨赴現場審核了原有計劃並向乾隆奏議:大紅門正在龍蟠虎距之間,護北面隨龍升旺氣,納南面特朝環抱之水,前朝後拱,天心十道,時天造地設之門戶,不便展拓向外。況石像生之設,古制未詳,無大關典禮之處,似可毋庸添設。一言九鼎的天子,面對臣工的據理力爭,也無可奈何,於是在奏摺上批道:知道了。
1748年,乾隆出於孝道和禮制的考慮,強行在泰陵前安設了五對石像生。這樣就失去了龍鳳門橫陳為底景的依託,而又失去了石像生拱衛迎候於門前,聚巧形而展示的效果。所以泰陵石像生在所有建築中是一個敗筆。但由於臣工們極端負責的態度與一言九鼎的皇帝據理力爭,所以也未傷大雅。
蜘蛛山是泰陵的案山。據劉敦禎先生講,此山系人工所為,可這裡原有一座小山,又往上放了一些施工中剩下的廢料。那麼案山在陵區究竟起什麼作用呢?因風水講,無朝案遮攔未免飄散生氣,所以案山會使陵區生氣發越。
通向寶頂的引導大道——神道在這裡突然拐彎,是因為中國古建築講:貴含蓄,忌直接。也就是說後面的建築不能一下子盡收眼底。所以當我們漫步於彎彎曲曲的神道上,就好像置身在意向深遠的空間環境氛圍之中。
龍鳳門是一座雍容華貴的建築,火焰式石牌坊柱門,有黃色琉璃瓦的看面牆,牆下有寬厚敦實的潔白色須彌座。構成豐富細緻、色彩斑斕、華麗富貴的形體。整座龍鳳門充滿了動勢。高低錯落的輪廓線,挺拔的石柱上雕刻雲板,雲墩和蹲龍,橫直如矢的大小額坊和頂部火焰寶珠,看面牆上雲紋騰龍的花心和岔角牡丹花葉,牆頂為藍綠色三彩斗拱所撐托的金色琉璃廡殿頂等等,都給人以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感受。龍鳳門的近形風姿與遠視氣魄巧妙溶匯,相澄相生,出神入化,給人以豐富的視覺藝術感受,不愧是古代哲匠的精心傑作。
三孔橋雖沒有五孔橋那麼宏大,但工匠師們都把它建造得小巧玲瓏,優美動人,將兩側的攔板用幽雅的券形曲線組合。站在三孔橋上駐足觀看,陵寢宮殿群在紫色的永寧山襯托下,同時向東西兩翼橫向逶迤延展,把一種統一性的內涵,一種非同凡響的穩重、寧靜、莊嚴肅穆充分體現出來。
三路九孔橋並肩橫跨於最後一座馬槽溝上,除自然形成的三條河以外,後兩道是人工而成,體現了山陵環境質量的完善非常注重對水的處理。水對於大地來說是血脈,能夠造就大自然的鐘靈毓秀、生氣發越;水還可以界分空間,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及協和的環境回合,而且山水可得如方圓中之規矩,山水相濟如堂室之有門戶,因此陵區所有隨橋泊岸,酌量地勢修理,不使浸濕地宮;修築堤坎,而且也使水流彎環,免其激設有聲,破壞寧靜的山陵氣氛。所以馬槽溝彎如飄帶,柔如輕紗,造成「來宜曲水向我,去宜盤旋顧戀」的水勢。充分體現出陵區對地穴的留戀之情。所以陵區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總關情。
神廚庫是一座坐東朝西的小院,內建神廚。神庫和省牲廳等建築,是祭祀時製作和存放各種肉食品的地方。
神道碑亭又稱小碑樓,是放置皇帝謚號碑的亭式建築,重檐歇山,黃色琉璃瓦覆頂,四角翹飛,形式與大碑樓相仿,但規模縮減了二分之一左右。內豎一通石碑,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寫著雍正皇帝徽謚號。
東、西朝房是為祭祀準備奶茶和瓜果的地方,又叫茶膳房,是根據關外奶房、果房的遺制而建制的。
東西班房均為布瓦卷棚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值班房,也叫守護房。清代皇帝即位之後,便大興土木,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之修陵築墓,因而皇陵的保護便成為首要任務,這一任務由深受皇帝信任的八旗兵來擔負。他們採用換班的方法沿著陵院外的更道晝夜巡邏。如趕上陰天下雨等天氣便可在值班房內躲避休息。
隆恩門是進入宮殿區的門戶,是整個陵寢組合群引導建築的結束與主體建築的開始。兩側是寬厚高大的朱紅圍牆,把宮殿區的所有建築包圍起來,使其成為結構嚴謹的兩層院落。
焚帛爐,又叫燎爐,是為皇帝祭祀時焚燒五色紙和金銀錁的地方。爐高4米,採用磚木建築形式,單檐歇山頂,周身用黃琉璃瓦構件製成,爐基為須彌坐。爐內四壁及上下均為鐵板,下面是三個鐵槽,頂部兩角各有一出煙孔,底座下部兩側各有一扒灰口。整座建築比例適中,色調和諧,雍容華貴,精巧細緻。
東配殿是存放祝板和制帛的地方,同時又是臨時存放神牌的地方。每當大修隆恩殿時,帝、後的神牌就移到這裡安放,在維修期間如遇上祭祀,也在此進行。西配殿則是喇嘛念經的地方,每當帝、後祭辰大祭之日,由永福寺派13名喇嘛到此念經,為死去的皇帝超度亡靈。
正面的隆恩殿是陵寢地面建築中最重要的建築,為祭祀的主要場所。整個建築在巨大的漢白玉基座上,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式建築,黃色琉璃瓦蓋頂,顯得莊嚴肅穆。其建築結構非常牢固,所有的木件全部採用卯榫對接形式,梁、柱、檁、椽結合不死板禁錮,有靈活移動的餘地,具有很強的防震性能。在發生強烈地震時,卯榫之間具有獲活動性能,將外部力量緩衝分解,震後仍可恢復原位,因此雍正八年以來的多次地震包括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都未使清西陵的大木結構受到明顯破壞,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築水平。
三座門也叫琉璃花門,中門比較高大,兩側牆上有琉璃岔角花和中心花,檐端用琉璃斗拱裝飾。這種門佔地面積小,看上去顯得較厚,圖案豐富,雍容華貴,具有很好的藝術效果,而且材料非常堅硬,耐高溫,有一勞永逸之功效。兩側分別接卡牆,阻隔南北,使宮殿區形成兩層院落。清代建築學家不僅注重陵區單體建築的形象與外觀,而且更注重它們之間的關係,組群布局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種組群布局的實現依靠門戶和牆體,將各單體建築有效的組合分割,形成一個個院落,並將院落形成複雜的整體,所以「庭院深深深幾許」就是這個道理。
二柱門橫跨神道,石柱上架額坊,建築形式為斗拱夾山頂,作為方城明樓的屏障。清朝前五代皇帝陵寢都在三座門以後建二柱門,自道光以後則裁撤,因為建築中縮短了三座門與方城明樓之間的距離。
石五供是一組象徵永久性祭祀的供品,基座是由3塊巨石雕成的須彌座,這是我國傳統建築的台基樣式,上面刻有八仙、八寶、八卦、琴棋書畫等圖案。所有這些都象徵著吉祥如意,對研究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圖案造型及美學觀點很有參考價值。
明樓屬於紀念性的建築物,高高聳立在方城之上,使人置身於仰崇橋山的氛圍之中。它與硃紅色的牆體、金黃色的瓦頂與湛藍的天空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
當我們踏上明樓在南門外遠眺時,心中升起一種無比自豪的感覺。正前方五里之外的東西華蓋山、九龍九鳳山形成的自然門戶,鬱鬱蔥蔥的古松樹瀰漫於30里內外。座座殿宇、橋樑、門戶、樹木山川疏密相間,錯落有致,比北京的故宮、頤和園,承德的離宮,明十三陵大有過之無不及。像這種巨大的皇陵在中國的建築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世界遺產的驕傲。所以英國著名科學家裡約瑟說:皇陵在中國建築制式上是一重大成就,它整個圖案的內容也許就是整個建築部分與風景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
如果說雍正在選定易州境內天平峪時,說這裡是「乾坤具秀之區,陰陽和會之所,龍穴砂石,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的風水寶地,而歷經185年的14座陵寢完工以後,自然景觀又加人文景觀,就形成了如此景觀:「山自太行來,巍峨聳拔,脈秀力豐,峻岭崇崗,遠拱於外,靈岩翠岫,環衛其間,迄下山崗無數,如手之有指,每兩崗之平坦開闊處諸陵在焉,花之瓣,筍之籜,層層包護」,「龍蟠鳳翥,源遠流長,左右迴環,前後拱衛,實如金城玉筍」的秀美風光。
泰陵妃園寢和妃衙門
在泰陵東北500米處,有一座紅牆綠瓦的古建築群掩映在松林柏海之中,這就是雍正帝21位妃嬪長眠的地方——泰陵妃園寢。
妃園寢等級較低,體現在名稱上不能叫「陵」,只能叫園寢,其殿宇只能叫「享殿」,不能冠以「隆恩」字樣;體現在色彩上,所有建築全部用綠色琉璃瓦蓋頂,不能用黃瓦;體現在規模上,小巧而簡樸,僅有大小建築30座,建築體量普遍縮小。
享殿內,現設置有「清宮秀女」展覽。展覽用大量詳實的史料,結合有趣的野史傳說,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全方位介紹了清代秀女的一生。展覽基本分「秀女入宮」、「秀女的命運」、及「皇帝翻牌」幾部分,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同時揭示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深宮秘聞。這些秀女有的可升至皇后,尊榮無限;有的卻深在皇宮,幽怨度日;還有的雖未入宮卻終身不能嫁聘。
轉過大殿,穿過三座門,您會發現寬敞的院子里建有21座寶頂,這實際上是一個墓葬群。每個寶頂的月台上都有一個原木製作的木牌,根據上面的說明文字,可了解帶這些妃嬪按等級都有不同的稱號,有皇貴妃、妃、嬪、貴人、答應、常在、格格。21座寶頂則根據墓主人的地位尊卑,大小不同,位置有異。前排正中為純懿皇貴妃,她位居蛛妃之首,曾為雍正帝生育過一個兒子,她還是一位老壽星,終年96歲,是清一代后妃中最長壽者。在她的兩側是曾為雍正生育過子女的四個妃嬪。兩排則是安排的地位較低的貴人、常在、答應和格格,史書上對他們無任何記載,只一名號而已。這裡埋葬的格格並不是皇族的千金,而是那些被選入宮而沒有任何封號的秀女。
1737年,泰陵妃園寢建成後,清政府就分配了管理人員負責祭祀和維護。泰陵妃園寢內務府位於園寢東側,現在稱做「忠義村」,滿族護陵人的後裔又稱之為「妃衙門」,這其中還流傳著一個故事:泰陵妃園寢完工後,乾隆帝又在園寢北側500米處為他的母親孝聖皇太后修建泰東陵,派遣皇太后的義子劉墉做工程監督。修陵期間,劉墉因事外出,修陵官員趁機勾結商人以次充好、偷工減料、中飽私囊。劉墉一向清正廉明,最容不得貪官污吏,當他回到工地發現偷工減料的情況,非常氣憤,立即在泰陵妃園寢內務府—忠義村設立公堂,審理此案。因為老百姓通常將審案官府稱為「衙門」,所以,從此以後「妃衙門」的名稱就流傳開來。
昌陵
昌陵位於泰陵西0.5公里處,是清朝入關後第五代皇帝——嘉慶的陵墓,內葬嘉慶皇帝及其皇后孝淑睿(喜塔臘氏),該陵與泰陵平行走向。嘉慶,乾隆皇帝第十五子,愛新覺羅氏,名永琰,生於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其母魏氏,後封為孝儀純皇后。嘉慶於乾隆六十一年(公元1796年)即帝位,時年36歲。嘉慶皇帝於公元1820年卒於承德熱河行宮,在位25年,卒年61歲。
嘉慶一朝只佔據了25年的短暫時間,但它是清代歷史上一個重要而又特殊的歷史時期,處於清代由盛而衰的轉變過程中。嘉慶皇帝在位的時代,新興的資本主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銳氣在西方蓬勃發展,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正在被時代拋棄。面對嚴重的封建統治危機,在乾隆皇帝去世的10餘日內,嘉慶便著手整肅綱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果斷誅殺了大貪官和紳,並以此作為革新吏治的開端,推行了一系列的整頓措施,廣開言路,廢除奢侈,提倡節儉。然而,數十年的積弊已積重難返。嘉慶雖力圖通過告誡、懲治乃至率先垂範,來遏制惡習,重振綱紀,但他拘泥於高度發達和高度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調節社會矛盾的施政空間越來越小,社會政治經濟的乏力,使他只能保守著祖業,歷史註定他要扮演一位追慕盛世,卻無力扭轉敗局的衰敗之君。
在清西陵的4座帝陵中,昌陵是唯一一座能與泰陵相媲美的陵墓,其建築規模之宏偉、環境風貌之聚秀、文化內涵之豐富,均堪稱清陵中的上乘之作,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智慧,是嘉慶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及宮廷生活的真實縮影。
昌陵陵址所在地為太平峪,原是乾隆皇帝紹登大寶,為自己選定的陵址。後來乾隆皇帝又考慮到自己在西陵卜選萬年吉地,「萬萬年後,我子孫亦思近祖父,俱選吉京西,則與東路孝陵、景陵日遠日疏,不足以展孝思而申愛慕。」所以,自己於乾隆七年,在東陵聖水峪,另選吉地。而「嗣皇帝萬年吉地自應於西陵界內卜擇,著各該衙門即遵照此旨,在泰陵附近地方敬謹選建。」因此,太平峪成為嘉慶的萬年吉地,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葬入孝淑皇后。道光元年嘉慶皇帝梓宮奉安昌陵。
昌陵自1796年開始修建到1803年竣工,歷時8年,使用白銀200多萬兩,用工204.4萬人次。它是東、西陵中較有特色的一座,是研究清代陵寢制度不可多得的實物見證。在清代所有陵寢中,昌陵是唯一一處由太上皇選定的陵址。1796年,乾隆在當滿了60年皇帝之後,履行自己繼位之初的諾言,讓位於嘉慶,自己當上了名副其實的太上皇。
嘉慶皇帝即位初期,仍由乾隆皇帝訓政。嘉慶四年,太上皇駕崩,此時40歲的嘉慶才有了實權,而大清帝國也從鼎盛的顛峰跌落下來,開始走下坡路。當時清王朝已危機四伏,內創累累,嘉慶皇帝在這種情況下全力維持祖宗留下的基業,一生沒有什麼特殊的政績。昌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造起來的。
從泰陵大紅門內三孔平橋以北、聖德神功碑亭以南,有神道向西、然後北折,即為昌陵聖德神功碑亭。從南到北依次為:五孔橋、石望柱、石像生、龍鳳門、三路三孔橋、神道碑亭、隆恩門、東西班房、東西朝房、神廚庫、井亭。隆恩門內兩側為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後面是三座琉璃花門,二柱門位於琉璃花門內並與之咫尺相對,還有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
昌陵的建築規模遜於泰陵,但昌陵的許多單體建築如:聖德神功碑亭、隆恩殿、隆恩門、明樓、東西配殿在高度面積上又比泰陵有所增益,使昌陵更顯宏偉壯麗,比泰陵並不遜色幾分。
另外,昌陵隆恩殿明柱包金飾雲龍,金碧輝煌。殿內的地板是由1168塊62厘米見方的紫花石鋪墁的,這在清代9座帝王陵墓中是獨樹一幟,紫花石(又叫豆瓣石、花斑石),黃色底面,以示高貴,紫色花紋,更顯華美,使昌陵隆恩殿又平添幾分富麗多彩的氣氛。根據明正德年間《大同府志·土產》記載:「花斑石,蔚州及屬縣出。」當時蔚州為廣靈縣、靈丘縣、廣昌(包括今河北淶源一部)縣,在此三縣的大山中,盛產花斑色大理石,尤其是廣靈的千夫山和靈丘的太白巍山最為有名。但是,昌陵隆恩殿地面所有的紫花石選材自河南浚縣。
昌陵隆恩殿的東暖閣佛樓分上下兩層,它的金漆木雕花紋圖案,細膩玲瓏,堪稱佳品;昌陵地面上的建築不僅令人叫絕,而且清宮檔案記載的昌陵地宮亦是一座佛雕藝術的寶庫,據現存的「雷氏圖紙」中考證,昌陵地宮結構比泰陵還要宏大,雕刻也十分精美,為「四門九券」且有佛像經文雕刻,與現已開放的清東陵境內乾隆的裕陵規模裝飾相近。整個地宮為4門9券,明堂券頂浮雕著「五方佛」,穿堂券兩壁浮雕著「五欲供」,券頂也雕刻著佛像。金券的東西兩壁各雕一尊佛像和八寶香案。地宮石券頂部和兩壁也陰刻了許多喇嘛經文,計有梵文647個,藏文29464個,堪稱一座精美的地下佛堂。而裕陵地宮為現已考證的清帝陵地宮中最為壯觀、珍貴的一座,既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寶庫,又是一座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同樣昌陵的地宮也具有誘人的魅力,券頂外的寶頂封土內也有石雕,其結構造型與陵寢宮殿的瓦脊、勾滴等相同,先按地面建築的要求營造好地宮,然後再覆土掩埋。形成清代皇帝陵寢地宮結構中獨具特色的風格。
昌西陵
昌西陵是清朝入關後第五代皇帝嘉慶的孝和睿皇后的陵墓。昌西陵始建於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完工於清咸豐三年(1853年)。清朝從康熙初期開始,皇后薨(音轟)於皇帝之後,便另選陵址,不再與皇帝合葬,而且陵寢不再另立陵名,按皇帝陵寢所處方位而定。因其陵寢在昌陵西側,所以定名為昌西陵。
孝和,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一等候恭阿拉之女。顒琰即位前,她是顒琰的側室福晉,顒琰當了皇帝以後,封其為貴妃。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二月,孝淑皇后薨逝,百日之後,太上皇乾隆敕封鈕祜祿氏為皇貴妃,居中宮,並舉行了冊封典禮。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加封鈕祜祿氏為皇后,其父恭阿拉也由承恩公晉封為一等候。
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七月,顒琰崩於承德熱河行宮,道光繼位,將孝和尊封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十二月,孝和薨逝,終年74歲。當時,道光帝春秋已高且有病,仍27日釋縞素。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加徽號,為「孝和恭慈康豫安欽順仁正天熙聖睿皇后」,這位皇后曾生育兩兒一女。
昌西陵既不象泰東陵那樣宏偉富麗,也不如慈禧太后的定東陵那樣豪華奢侈,它近似於道光皇帝慕陵那種典雅風格。隆恩門以內的建築,從前到後一座高於一座。與其他皇后陵寢比起來,昌西陵的規制大為縮減。裁撤了方城明樓,於方台上直接建圓墳。縮減了隆恩殿和配殿的規制,隆恩殿由重檐歇山頂改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並裁撤了大殿及月台周圍的石欄杆,不設丹陛石,配殿由五間改為三間。隆恩門也由五間改為三間,陵寢門的2個角門由帶門樓改為隨牆門,與妃子園寢的園寢門形制相同。儘管昌西陵的規制大為縮減,較前代各後陵大為遜色,但也有其獨特和值得稱道的地方。
在我國現有的古建築群中,有兩處古建築有迴音壁和迴音石,一處是北京天壇,另一處就是清西陵的昌西陵。
昌西陵陵寢圍牆前方後圓,表示「天圓地方」。在寶頂月台前面,神道上的第七塊石板是迴音石,站在上面說話,無論聲音大小,都可以聽到宏亮的迴音。環繞寶頂的羅鍋牆,是迴音壁,如果兩個分別站在東、西兩端,面壁低聲細語,聲音像打電話一樣清晰。
昌西陵的迴音石和迴音壁的構成,是清代建築學家把聲學原理運用於陵寢建築的創造。羅鍋牆為半圓形,聲波的波長小於圍牆半徑,聲波以束狀沿牆面連續反射前進,站於圍牆兩端的人便能聽到對方的聲音。
不難看出,清西陵是一部清朝歷史的寫照,體現了中國歷代帝王陵寢的最高水準,更是一部精美的藝術傑作,座座陵寢都反映出清朝的歷史文化、建築文化、生態文化和風水文化,成為自然環境與陵寢建築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
慕陵
慕陵是清代入關後第六代皇帝——道光的陵墓。道光,嘉慶皇帝第二子,愛新覺羅氏,名憫寧,生於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公元1821年即皇帝位,時年39歲。道光皇帝卒於公元1850年,在位30年,卒年69歲。
道光皇帝在位期間,政治腐敗,軍備廢弛,土地高度集中,以封建老大帝國自居的清王朝正日益衰敗。道光皇帝即位後,正直外國侵略者覬覦(音寄予)中華,鴉片害人病國,吏治腐敗,農商凋零。道光曾多次下令禁止鴉片進口,表明他還是希望有所作為的,但因整個封建制度一病入膏肓,再沒有康乾盛世時期那種文治武功、奮發向上的振作局面。道光驕傲自大,對世界局勢懵然無知,在鴉片戰爭過程中,任奸廢忠,時戰時和,視自身權位為根本,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由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變驚恐無措,一味屈服,使國家和民族蒙受巨大災禍,成為千古罪人。在他當政得30年里,內憂外患日益加劇,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社會危機四伏,人民不斷反抗。其病死時,中國歷史已面臨太平天國革命的前夜。
按照乾隆皇帝立下的父子兩代皇帝不葬一地的規矩,嘉慶皇帝葬在清西陵,道光皇帝應該葬在清東陵,但他為何違反祖制,主隨父親嘉慶來西陵建陵呢?
按照昭穆埋葬制度,道光皇帝登基伊始,便花費7年時間雜清東陵寶華峪建陵,並派庄親王綿課、大學士戴均元、尚書英和等大臣負責建造陵寢,稱慕陵。慕陵竣工一年之後,道光出京行圍打獵,路過寶華峪陵寢,親自視察,發現地宮內有滲水達一尺多的痕迹;當他從地宮返回地面後,發現靴底已濕。關於這件事還有一段故事。相傳道光帝有一次做夢,夢見已經葬入地宮的孝穆皇后在汪洋大海中向他求救。夢醒後,他懷疑這是地宮滲水的徵兆,馬上派人去查,果然,噩夢應驗了現實,地宮進水已一尺有餘。道光盛怒之下,懲治了修陵不力人員,並將這座陵墓全部拆除,另在易州(今易縣)西陵境內龍泉峪新選了陵址,這一拆一建,使上百萬工匠夫役7年的勞動成果化為烏有。
慕陵位於西陵陵區最西端的龍泉峪,興建於道光十二年至十六年(公元1832年—1836年),由寵極一時的大臣穆彰阿主持建造,使用白銀250萬兩左右,總用工87.6萬人次。慕陵在選址時吸取清東陵寶華峪陵寢滲水的教訓,選擇了高平之地龍泉峪,並根據「總以地臻全美為重,不在宮殿壯麗以侈觀瞻」的宗旨,鑒於地勢的限制,道光對慕陵的建築規制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建築規模顯著縮小,裁撤了大碑樓、石像生、二柱門、方城、明樓等大型建築,僅有建築27座,佔地45.6畝,比泰陵縮小了近80畝,同時對主體建築結構進行了改革。地宮由四道石門改為兩道,地宮內增設龍鬚溝;隆恩殿由重檐改為單檐,殿外不設石欄,以20根木楹稱托梁架,辟成迴廊等等。改革後的慕陵創造了一種小巧玲瓏的新模式,並對後世陵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此後的帝陵都不再建大碑樓、二柱門。
慕陵雖然外觀上保持了「節儉」之意,但其材質結構異常精美,其圍牆採用磨磚對縫、干擺灌漿工藝到頂,不塗紅掛灰,改變了傳統的上身糙砌灰磚、刷紅漿、下肩干擺的做法。主體建築的三大殿全部採用昂貴的金絲楠木製作,不施彩繪,保持了本色。外面燙蠟。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富麗堂皇,但卻賦予了人們古樸典雅的感覺。最令人驚嘆的是在三座殿的門窗隔扇、樑柱、雀替、天花、藻井上布滿了形態各異的木雕龍,尤其是天花板上都以高浮雕的手法雕成向下俯視的龍頭,有的地方還採用高出平面半尺有餘的透雕手法。走進殿內,舉目上望,但見群龍聚首,栩栩如生。整個雕刻構思嚴謹,線條流暢,刀法嫻熟,製作精巧,形象生動,充滿著祥和氣氛,成為稀世珍品,使人彷彿來到了一座雕龍博物館,難怪有人驚嘆:「慕陵是座雕刻藝術的殿堂」。
隆恩殿後面的三座門由一架天然漢白玉石牌坊代替,牌坊正中刻有「慕陵」二字,背面刻有道光皇帝親筆誅諭:「敬瞻東北,永慕無窮,雲山密爾。嗚呼!其慕與慕也」。關於慕陵名稱,依清朝規制,帝、後陵寢名稱一般由後繼皇帝敬定,但是慕陵名稱卻是道光皇帝生前親自默定。道光十五年,他來西陵謁陵,順便閱視了正在修建的陵寢工程,並赴隆恩殿至孝穆、孝慎梓宮前奠酒,而後立於月台上,仰望東北方感慨地寫下了這道誅諭。道光駕崩後,咸豐即位,重讀誅諭(音朱玉),見「其慕與慕也」一句,便心領神會,於是立刻命雕工把「慕陵」二字雕於牌坊之上。
慕陵建築面積雖沒有泰陵那樣廣闊,建築也不如泰陵那樣宏偉,布局更不如泰陵那樣完善,但他那別出心裁的設計以及獨特的建築手法,卻成為清代帝王陵寢中絕無僅有的藝術珍品。
道光皇帝選陵兩建一拆的經歷,共耗白銀440萬兩,超過了西陵任何一座陵墓。
崇陵
崇陵是清代入關後第九位皇帝——光緒的陵墓,也是中國最後一座帝王陵墓。光緒,道光皇帝第七子醇親王之子,愛新覺羅氏,名載恬,生於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其母葉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同治皇帝病故後,由慈禧太后做主,決定由載恬繼承皇位。光緒於公元1875年即皇帝位,時年僅4歲。光緒皇帝卒於1908年,在位34年,卒年38歲。
光緒帝登基時,清王朝面臨內憂外患,營造陵寢的工程不能如期破土動工。崇陵陵址是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選定並定陵名,但由於當時的清王朝國庫空虛,外債累累,加之光緒和慈禧之間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和鬥爭,陵寢的營建一直拖延到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1909年才由宣統著手操辦。其間又值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工程被迫停止。光緒駕崩時,崇陵還未建,他的棺槨停放在故宮觀德殿。1908年12月,光緒的棺槨由故宮遷往西陵梁格庄行宮停放。雖然當時北京至西陵已通火車,但光緒棺槨仍用人抬。前面有衛兵開道,隨後是宣統皇帝和王公大臣,緊隨1400多輛轎車。抬棺槨扛夫每撥128人,每天換60次,每天扛夫人數為7920人,經房山、涿州、淶水、易縣,經過4天3夜125公里的路程,才把光緒的棺槨運到梁格庄行宮,安放在正殿之中。一路起落,共耗銀438400兩之多。崇陵始建於1909年,至1913年崇陵地宮建成,光緒的棺槨才正式安放在崇陵地宮之中。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時,向民國政府提出了八項優待皇室條件,其中第五條要求「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支出。」1913年春,國民政府根據這一條件,經協商之後立即撥款,並於1915年全部完工。光緒陵實修了5年,用工人數每天為6000人,5年總用工109.5萬人次,共用白銀90多萬兩。其中1909年—1911年由清政府修了兩年,其後的1912年因無人管理無人撥款而停工,1913年春至1915年由民國政府出款修建並最終完工。
崇陵陵址名金龍峪。在建築規模上比其它帝陵均小,沒有大牌樓、石像生、二柱門等項建築,但基本上延續了明、清兩朝的陵寢制度,並集清代各陵的建築於一體,採用先進的建築技術,用料考究,主要建築的三大殿全部採用質地堅硬的銅藻、鐵藻木料結構,而且地宮石門上端的管扇全部用青銅製作,素有「銅梁鐵柱」之稱。隆恩殿內的四根明柱採用瀝粉貼金盤龍裝飾,為體現帝陵的獨到之處。檐下增設了通風孔,可保殿內空氣流通,以防木料的腐朽。就其建築群體而論,設有較完備的派水系統,宮殿四角的散水既寬又陡,便於雨水的排放。明樓與三座門前分別挖砌了御帶河,地宮內鑿有十四個漏水眼與之相通,為地宮排水之用。
崇陵雖建於清末民初,但建築規制仍宏偉壯觀。在眾多的建築物中,地宮工程最為浩大,崇陵地宮如同其它帝陵的地宮那樣,為拱券式石結構建築,共有四門九券,墓道全長63.19米,面積349.95米,空間2170.65立方米,四道石門是地宮的重要組成部分,每扇山門上浮雕菩薩立像一尊,佛像大小與真人差不多,各個頭戴佛冠,身披袈裟,足登蓮花座,手持法器,分別代表力量、智慧、願望、富貴等。過了四道門便是地宮九券中最大的一個券—金券,這裡是地宮的主體建築,高大寬敞,內有寶床,上面安放著皇帝、皇后的梓宮。
1938年,一夥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盜掘了崇陵地宮,1980年文物部門對崇陵地宮進行了清理並對外開放。雖然崇陵地宮沒有乾隆的裕陵地宮那樣規模宏大,雕刻精美,但它卻成為研究清皇帝陵寢地宮規制的事物見證。
崇妃園寢
崇陵妃園寢位於崇陵東側500米處,佔地1.9公頃。建築布局依次為石拱橋、石平橋、朝房、班房、宮門、焚帛爐、享殿、三座門,雖然沒有帝後陵那麼氣派,但也小有規模。園寢內葬有光緒皇帝的兩個妃子,東寶券為瑾妃,西寶券為珍妃。瑾妃、珍妃姓他他拉氏,生於1876年,是禮部佐侍郎長敘的女兒。
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光緒皇帝到了大婚的年齡,慈禧太后為他選定後、妃,十月初五珍妃和姐姐瑾妃同時被選入宮中,冊封為珍嬪和瑾嬪。當時她只有13歲,姐姐15歲。慈禧太后60大壽時,姐妹二人被晉封為瑾妃和珍妃。
珍妃從小思想開放,性格豪爽,志趣廣泛,愛好琴棋書畫,聰明伶俐,相貌端莊秀麗。入宮後在光緒身邊不拘虛禮,有時扮成宮女,有時扮成太監,有時女扮男裝,如同、英俊少年,有時協助光緒帝料理政務,深受光緒的寵愛,為此隆峪皇后非常忌恨她,經常在慈禧太后面前告她的狀,加之珍妃生性不會阿諛奉承,從不討好慈禧,專橫跋扈的慈禧便千方百計找珍妃的差錯。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珍妃因支持光緒變法,被慈禧太后貶入冷宮。
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挾持光緒等人逃往西安。臨行前,她命人把珍妃從冷宮叫出來,假意說帶珍妃出走,實則逼她去死。當時珍妃因長期遭受折磨,面容憔悴,身體虛弱,自覺難以支持,便跪在慈禧面前要求回娘家避。慈禧冷冷的說:「你年輕貌美,若遭洋人侮辱,豈不給皇家丟臉,你不如自盡,落個清白之身。」珍妃申辯自己未犯重罪,不能處死。光緒皇帝心如刀絞,也跪地求情,慈禧不理不睬,命令太監崔玉貴將珍妃拉走。珍妃對光緒哭喊到:「感謝皇恩,來世再見」。崔玉貴把珍妃拉到寧壽宮外的一口琉璃井旁,推了下去,並向井內投下兩塊大石頭。珍妃時年僅24歲。
1901年11月,慈禧等人從西安返回北京,為掩人耳目,對外宣稱:珍妃為了免遭洋人侮辱而投井自殺。並給珍妃恢復了名譽,追封為貴妃。慈禧害死珍妃為什麼又行追封呢?據說慈禧在出逃期間,屢做噩夢,夢見珍妃前來索命,嚇得慈禧驚恐不安,返京後命人把珍妃的遺體從井裡打撈出來,草草埋葬在西直門外田村。1915年3月,珍妃的靈柩移至清西陵梁格庄行宮暫安,直到崇妃園寢建成後,才以貴妃的葬儀,埋葬在光緒崇陵旁的崇妃園寢。遜帝溥儀冊謚為「恪順」。
瑾妃於1924年10月24日因病去逝,終年52歲,謚「端康」。瑾妃死後第四天,馮玉祥班師回京,清朝小朝廷不能大辦喪事了。直到11月15日,馮玉祥驅逐溥儀出宮,才按照民國制度,給瑾妃簡單出殯,安葬在崇妃園寢。這是最後一個葬入西陵的清朝皇室人員。
永福寺
永福寺俗稱喇嘛廟,修建於乾隆五十二至五十三(1787—1788年),是一座專門為陵寢祭祀而修建的皇家御用寺廟。永福寺位於泰陵東6公里的梁格庄村西,整座寺廟共有十九座建築,其建築依山勢的自然起伏形勢建成,建築面積4300多平方米,寺內所有建築被3米高100多米長的高大石牆包圍起來,使寺廟顯得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永福寺坐北朝南,單體建築依次為石橋、山門、鐘樓、鼓樓、大雄寶殿、牌坊、碑亭、東配殿、西配殿、普光明殿、寶雲閣等。當年主體建築內供奉著佛教所尊崇的各種佛像。經過200餘年的風風雨雨,各座建築及殿內陳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壞,1988年至1995年間國家撥專款進行了全面修繕,修繕中最大限度的保存了原狀。其中大木結構、梁架、柱、斗拱、瓦件等大部分為原構件,特別是在彩畫保護上,凡能保留的彩畫均原樣保留,如山門、普光明殿、配殿等,其內部保留了大面積的乾隆時期的彩畫,有效的保持了歷史的真實性。1995年5月1日永福寺正式對外開放,永福寺現已成為歷代帝王陵墓中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喇嘛廟。在中國2000多年的建築史上,由於明代帝王陵寢中的佛寺和清東陵的隆福寺都已不存在,清西陵的永福寺成為明、清皇家陵寢御用寺廟的孤品。同時,永福寺的保存也為滿清王朝尊重、信仰佛教提供了事物例證,是清代皇帝尊崇喇嘛教的充分體現。
推薦閱讀:
※白水岩遊覽區導遊詞(改)
※居庸關長城導遊詞
※中華慈孝節導遊特刊——校士館篇
※導遊和遊客為什麼容易擦槍走火?
TAG:導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