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龍文化,弘揚愛國主義
傳承龍文化,弘揚愛國主義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系列講座之《龍文化與愛國主義》
繼12月21日
劉院長說,
最有現實意義的內容是第二個話題:龍文化研究的當代意義。龍文化作為情感紐帶,得到了海外華人的最大認同,是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認同,象徵著國家、民族的統一。龍的精神與建設和諧社會是一致的,對當今各項事業具有指導意義。「容合」就是凝聚、團結和合作,從而達到配合得當、協調舒暢,從哲學角度看,它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於個人、於家、於國都具有實際意義。龍作為一種吉祥物,可以帶來綿延多多的幸福與好運,而「福生」即造福眾生之意,作為一種價值觀,具有教育功能,聯繫到環保,應是「與天和諧的龍族」。「奮進」作為一種價值觀,於國家而言,只有不斷奮進,才能昂首於世界民族之林;於個人而言,只有不斷奮進,才能活得有光彩、有意義、有尊嚴,使生命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和實現。
第三個話題是:「龍圖騰」來自「狼圖騰」嗎?
話題四:龍是邪惡的嗎?
最後,
聽完
此次講座,
馬 麗新聞0601班 吳歡 何曉莉 陳紅英語0602班 萬芙蓉
本站訊 著名龍鳳文化專家、中華龍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龐進日前做客中央電視台「道德觀察·一鳴論道」欄目,回答了主持人提出的「龍圖騰起源於何時」、「龍如何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龍文化的內涵有哪些,應該怎樣認知」,「西方對中國龍的理解有歧義,應該怎樣應對」,「如何看待民族文化的形象標誌,其重要性何在」等問題。
龐進認為,民族文化的形象標誌是一個民族的身份卡,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圖像徽幟。民族文化的形象標誌的形成有不同的途徑,形成的時間有長有短,但一旦形成,就具有凝鍊性、恆久性和不宜變更性。中華民族創造和選擇龍(當然還有鳳)這樣的形象標誌,花了七八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歲月,它凝結、寄託著歷朝歷代、億萬中國人的智慧和理想,體現著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認同。其產生時間之久遠,認同人數之眾多,都是世界其他民族不可比肩的。
談到民族文化形象標誌的重要性,龐進認為至少有三條:一是標誌作用。它使一個民族不至於同其他民族相混同。或許未來的某一天,世界實現了大同,人類不再有民族之分,標誌的作用隨之消亡,但那畢竟太遙遠,生活在21世紀的各民族,還都需要標誌;二是凝聚作用。它像一面大旗,能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同血同種的民族子孫招攬、匯聚、團結在大旗之下。凝聚作用在國家統一、民族振興及抵抗外侮方面意義重大;三是激勵作用。民族文化的形象標誌是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一種有「意」之「象」,人們見「象」思「意」、會「意」,從而對煥發、弘揚民族精神形成良性推動。再者,民族文化的形象標誌關乎民族尊嚴,從精神上打擊一個民族,往往通過侮辱、褻瀆其文化標誌而實現。這就激勵一個民族,要維護自己的尊嚴,要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不被小觀的位置,除了自強不息,合力奮進,再無他途。
央視的這期節目,將於1月7日18時30分在12頻道首播,1月8日8時和12時50分在同一頻道重播。
光明日報:龍的標誌地位不可動搖
龐進等專家接受電話採訪
12月4日有關網站轉摘了一條「專家建議不再以龍作為中國形象標誌」的報道,引起一片反對之聲。
4日下午5點20分,上述報道所指專家、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
新浪網當天進行的相關網民調查表明,截至下午5點,近10萬網民參加了投票,其中90%多的網民認為,龍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象徵,早為中外所普遍認同,應該繼續以龍作為中國形象標誌。
龍的標誌已成為全民族共識
「龍的標誌地位不可動搖」,中華龍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龐進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西方的Dragon不能與中國龍相混同。」
他說,西方的Dragon只是對少數幾種動物的集合,神性小而單一;中國龍是對許多種動物和天象經過多元融合而產生的神物,其神性大而豐富;西方的Dragon主要代表惡,可以說「充滿霸氣和攻擊性」;中國龍則主要代表善,不存在所謂的「攻擊性」,中國龍有威嚴的一面,更有和悅的一面;西方的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地位不高,無足輕重,中國龍則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文化標誌和情感紐帶,是吉祥嘉瑞的象徵。我們民族創造和選擇龍(當然還有鳳)這樣的文化符號,經歷了七八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漫長時光,它凝結、寄託著各個時代、億萬中國人的智慧和理想,體現著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認同。不說放棄了可惜,事實上也放棄不了。
吳友富認為,龍象徵中華民族團結、勇敢、一往無前的精神,這些反映了中國傳統和諧理念的文化元素必須堅持。
全球化應保護文化多樣性
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關世傑認為,中西方關於龍的不同認識主要是由翻譯引起的。眾所周知,dragon在西方語境里,比如在《聖經》里是一種脖子很長、有兩翼,很兇猛很可怕的動物,是人們設法要誅除的對象,而在中國文化的語境中,龍是一種身體瘦長、吉祥威嚴的動物。最先翻譯dragon的人,可能並不理解dragon在英語文化中的涵義,把它翻成了中國的「龍」,習慣成自然,造成了今天的這種情況。
國家語委和一些專家曾經建議,把「龍」翻譯成「long」,而把「dragon」翻譯成中國古語里的某種和西方語言中dragon比較類似的動物。龐進覺得,將Dragon直譯為「劫更」或「劫根」,將龍英譯為「Loong」(拼音long英文發「朗」音,所以要多加一個「o」,且將第一個字母大寫)以示區別。這個前人翻譯上的訛誤,我們後人應該加以解決。
關世傑建議,可以由國家有關方面出面,召集權威專家研究制定龍和「dragon」的翻譯標準,供翻譯和使用時參照執行。他說:「我們不能因為西方文化怎麼樣,我們便怎麼樣。」
其實,龐進與他持有相同的觀點:「在文化問題上,既不可以用東方的講究來要求西方,也不可以用西方的說法來框范東方。世界是多元的,文明是多樣的,我堅信,全球化絕不是一種文明的一元通吃,而是各種文明的交相融合。」
中國龍形象需要正確傳播
中國人民大學新
喻國明指出,對「龍」這一形象,外國人與中國人之所以會有不同的認識,不僅在於文化結構、認知結構、歷史積澱等的不同,也在於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我們設想如果中文影響力如同英語對全世界的影響力之大,那麼中國龍可能會更容易被人們認同和接受。
潯陽晚報:龍文化專家潯城說龍
11月27日,』2006中國(九江)首屆國際龍獅文化高層論壇在我市進行,活動由中國龍獅運動協會、九江市委宣傳部、市社聯、九江學院聯合主辦。「中國(九江)國際龍獅文化研究中心」在論壇上成立。
九江歷來有舞龍舞獅的習俗,草龍、布龍、板凳龍,各式各樣的龍一應俱全,而且與舞獅緊密聯繫,具有濃厚的九江地域特色。九江這座秀美的城市是龍的世界、龍的家族、龍的天堂。各具特色的龍應有盡有:黃龍出海——修水有黃龍山;二龍戲珠——瑞昌有龍珠山,其南面為青龍山,北面為白龍山,如兩條巨龍躍身騰起,似二龍戲珠;蒼龍昂首——廬山有龍首崖;五龍鬧水——廬山周圍有黃龍潭、烏龍潭、青龍潭、碧龍潭、卧龍潭。每年正月初七後,各種龍獅活動精彩紛呈,好不熱鬧。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展示中華民族蓬勃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我市將連續舉辦10屆國際龍獅比賽,打造九江「長江龍」基地。首屆精英賽中,著名龍文化研究專家、作家、中華龍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龐進應邀來到我市,講解炎黃子孫稱自己是龍的傳人的文化背景,傳播龍文化的當代意義。本報記者對
1 踏進龍文化純屬偶然
龐進是西安日報社高級編輯,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小說學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他本身是個報人,但他從龍的土地上走出去,以對龍文化的研究而蜚聲全國,在海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說到自己如何走進龍文化研究的領域,他風趣地說:「這純屬偶然。」
1988年年初,他參加單位同事的一次婚禮,與主編「中國風俗叢書」的
2 以容合為根本的精神
在總結龍精神時,龐進創造了一個詞:容合,即兼容、寬容、包容,綜合、整合、化合。他認為龍是「容合」起來的神物:聳一對鹿角,乍一雙牛耳;圓睜著或楚楚流情的兔目,或燁燁噴火的虎眼;獅鼻隆挺,驢嘴大張;馬齒列列,獠牙赫赫;蛇軀蜿轉著悠長,魚尾搖擺著活潑;須髯飄飄帶風,鱗鰭閃閃有光;鷲趾獰厲,鷹爪勇猛……龍的狀貌容和,也折射出原始的中華民族對容合的精神訴求。龍文化既可以為和諧社會、和諧文化提供民俗基礎、智慧參照和精神支持,也可以作為和諧文化、和諧社會的象徵符號承古開新。
3 龍文化體現民族合力
龐進認為,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容合的過程,中華始祖的文化精神與龍的容合、福生、諧天、奮進的精神同一。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龍或作為開天劈地的創生神,與盤古齊名;或積极參与了伏羲女媧的婚配,從而繁衍了人類;或幫助黃帝取得了統一戰爭的勝利;或協助大禹治理洪水,為千秋萬代造福。因此,所有的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都領受過龍的福祉,都可謂龍的傳人。
作為中華民族大融合的見證物,中國龍的精神也就是團結凝聚的精神。同時,龍又是水神,普降甘霖、司水理水是龍的天職,因此,龍的精神,也是造福人類的精神。
進入現代社會後,龍逐漸由神物演變為吉祥物,作為吉祥物,龍有騰飛、振奮、開拓、變化等寓意,因此,龍的精神,還是奮發開拓的精神。
4 龍文化在中華大地傳承
中華大地是龍的故鄉、龍的家園。龍文化廣泛地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管是工藝美術、建築名勝、歌舞影視,還是歲時節令、婚喪禮儀、服飾冠履,龍都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以盤旋、騰躍、奮飛等多種形式,佔據著醒目的位置,體現著不可或缺的文化蘊涵。人們讀龍書,演龍戲,唱龍歌,跳龍舞,栽龍樹,養龍花,吃龍菜,喝龍茶,以龍為名;說龍,寫龍,畫龍,雕龍,舞龍,賞龍,立志成龍。處處有龍,時時見龍,哪裡有華人,哪裡就有龍。作為影響深遠的文化現象,龍是引人注目的,其重要位置顯而易見。
龐進興奮地說,他參加了在11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聯歡會上,四川瀘洲雨潭彩龍舞到前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欣然為彩龍點睛,這充分體現了國家領導人對龍獅運動的肯定,對龍文化的肯定。
九江將連續舉辦10屆國際龍獅比賽,這不僅可以很好地弘揚龍獅精神,活躍群眾文化生活,而且通過這種文化搭台的活動,加強了九江和國內外友人的聯繫,推動九江走出江西,邁向世界。
龍早就是中華民族的廣義圖騰
龐 進
王乾榮先生撰文《龍何時竟成了中國人的「圖騰」》(西安晚報
那麼,中國人從來沒有視龍為圖騰嗎?這得從圖騰說起。圖騰是人類社會早期產生的與自然崇拜、族祖崇拜、宗教信仰、社會制度等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的文化現象,對後世文化影響很大。「圖騰」源自北美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Totem」,作為書面用語,最早見於1791年倫敦出版的人類學家龍格所著的一本書中。1903年,嚴復先生在翻譯英國學者甄克思的《社會通詮》一書時,首次把「totem」一詞中譯為「圖騰」。此後,中國學者普遍接受圖騰概念和圖騰理論。一個上世紀初才引進的概念,二十四史中當然不會有。
史書中沒有圖騰概念,不等於中國古代不存在圖騰現象。構成圖騰的基本要素有:1,某種自然物(以動物為多)或天象;2,被認為與族祖、族人有血緣關係;3,是部族的保護神;4,是部族的徽號標誌。四條全部符合者是嚴格意義上的狹義圖騰,部分符合者可稱為寬泛意義上的廣義圖騰。以此考量,首先,龍是中國古人對蛇、鱷、魚、豬、馬、牛、鹿等動物和雷電、雲霧、虹霓、龍捲風等自然天象多元容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它來自自然物和天象又不是自然物和天象;其次,伏羲是中華民族的先祖之一,史傳伏羲乃雷神之子,雷是龍的容合對象之一,雷神之子即龍神之子,故龍與中華先祖有間接的「血緣」關係;再次,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出土的龍已有好多件,這些龍或擺在原始村落廣場中央,如距今8000年的遼寧查海前紅山文化石塊堆塑龍;或置於氏族首領身邊,如距今6400年的河南濮陽仰韶文化蚌塑龍;或放在重要人物的頭部位置,如距今3700年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綠松石龍:作為部族保護神和徽號標誌的用意已很明顯。至於祭祀禮器上的龍紋、部族旗幟上的龍紋等等,更是或多有出土,如商周青銅禮器上的龍紋;或已見於文獻記載,如「交龍為旗」(《禮·覲禮》鄭玄注)。據上所述,我們完全可以做出判斷:龍很早就成為中華先民崇拜的廣義圖騰,所謂中國人從來沒有把龍視為圖騰之說與事實不符。
「龍的傳人」作為概念,產生的時間的確不久,是近三十年前(1978年12月),由台灣音樂家侯德健通過《龍的傳人》一曲,首先唱出來的,但作為觀念,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證據是至晚在漢代,龍崇拜就與華夏族的祖先崇拜結合在一起了。伏羲女媧是傳說中的創世英雄,也是炎帝、黃帝的直系祖先。出現在漢代畫像石上的伏羲女媧生著長長的龍尾,而且親密地交纏在一起。文獻資料中也有伏羲是雷神之子,是其母華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澤留下的「大跡」而孕生的描述(見《帝王世紀》、《詩含神霧》),有「伏羲鱗身,女媧蛇軀」(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之說――雷、蛇都是龍的容合對象,「鱗身」「蛇軀」即「龍身」「龍軀」。至於炎帝、黃帝、顓頊、唐堯、夏禹等先祖,與龍的關係就更親密了,他們都多有龍之稱、龍之比、龍之功、龍之譽,如 「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帝王世紀》)、「軒轅黃龍體」(《史記·天官書》)等。正因為龍以象徵物的面目和身份融入了華人的祖先崇拜(人文先祖是中華民族的締造者和代表者),並參與、伴隨、見證、標誌了中華民族的形成——新石器時代及隨後的青銅時代,是中華民族的形成期。在和這一時期相對應的紅山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嶺文化等區系類型文化中,都發現有早期的「原龍」。中華民族的主體正是在這各大區系、眾多類型文化的交匯影響、彼此容合中逐步形成的,所以,普天下的中華兒女都認同自己是人文意義上的「龍的傳人」。 據此,我們可以說,否認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才「是對中國歷史文化無知的表現」。
龍是先民對身外自然力神化的產物,在階級社會到來之前,勞動人民就把龍創造出來了。進入階級社會之後,由於龍身上具備著通天、善變、顯靈、兆瑞、示威等神性,遂被帝王們看中,拿去做了自己的比附象徵物。隨著帝王從歷史舞台退出,龍也就失去了象徵帝王皇權的意義,遂以吉祥物的面貌和身份,回到了勞動人民中間。幾千年來的事實是宮廷有宮廷的龍,民間有民間的龍,兩種龍並行不悖。而龍作為帝王皇權的象徵,對龍的地位的提升、影響力的擴大、世界各國對龍的了解和認識有正面作用,並非一無是處。對帝王專制應該清理和批判,但不能一概否定,一是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就是這麼過來的,我們不能扔掉歷史; 就像一棵樹,我們不能只要樹梢,而不要樹榦及樹根。二是以龍為象徵的帝王也做了許多促進民族融合、維護國家統一、推動社會進步的大事好事,我們不能視而不見。那種凡是帝王用過的我們就要拋棄的觀念是荒謬的,也是危險的。道理很簡單,我們不能因為長城是秦始皇修的,就把長城炸掉;故宮是明清帝王住過的,就一把火將故宮燒毀。至於王文中提到的孽龍為害、英雄屠龍等,民俗傳說中也都是有的,但那只是龍傳說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相比之下,善龍造福、俊傑比龍的傳說及民俗要多得多,且影響大。如舞板凳龍以紀念因行雨而獻身的水龍,競渡龍舟以紀念詩人屈原,諸葛亮、嵇康比稱「卧龍」,賀龍、李小龍、成龍以「龍」為名,等等。
包括龍文化在內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優秀的精華多多,落後的糟粕亦有,正確的態度是有揚有棄,而不是以偏蓋全、抓住一些負面的東西不放,以至於要全面否定、全盤拋棄。當然,事實上也拋棄不了。舉一個例子,僅就民俗生肖而言,中國當今至少有一億多人「屬龍」,能拋棄嗎?再如,王先生本人姓王,而王姓的源頭必然會追溯到某某帝王,即被王先生罵為「小丑」、「畜牲」、「真不要臉」的「真龍天子」。這也就是說,王先生的身上已承傳有龍的「基因」,如果王先生真有什麼妙招,能把已經滲入自己血脈骨髓中的龍性基因剔除掉,那我們就開眼了。(龐進/文 原載
龍文化的哲學思考
● 龐 進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問,研究的問題說到根子上,是人該如何面對這個紛紜複雜、斑斕多彩的世界。龍文化是我們中國人看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了,說它是一種世界觀、一種方法論並不為過。龍文化的諸多內容,研究的許多問題,都滲透、體現著一種具有中國風韻的哲學精神;或言,這些內容和問題,完全可以用哲學的概念來判斷、來析理,可以提升到哲學的高度來考察。下面,我就從十對範疇入手,談談一些粗線條的思考。
一、虛與實
虛與實是既對立又統一的一對矛盾。實是虛的基礎、根據和源泉,沒有實,就不會有虛;虛是實的反映、概括和升華,沒有虛,實就是原生態的,和人沒有關係的,從而也是對人沒有意義的。實與虛有對立的一面,實就是實,虛就是虛,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這張桌子在這裡就是在這裡,我們不能說這裡沒有這張桌子;腦子裡想的就是腦子裡想的,我們不能說腦子裡想這裡有一架飛機,這裡就有一架飛機。實與虛又是互動互滲的,凡是人類的影響力能夠到達的地方,實的東西都受到了虛的影響,都打上了虛的烙印。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在虛實互動中向前邁進的。
龍既是虛的又是實的,是虛與實的統一。說它虛,是說它是虛擬的神物,誰也沒有見過真正生物意義上的活蹦亂跳的龍。說它實,一是說它在自然界中有活生生的模特兒,如鱷、蛇、魚、蜥蜴、豬、馬、牛、鹿,以及雷電、虹霓、海潮、龍捲風、泥石流,等等;二是說還有作為文物、作為藝術品的龍,如遼寧內蒙古出土的石龍、玉龍,陝西甘肅出土的陶紋龍,河南出土的蚌塑龍,以及我們今天到處可見的各種材質的雕龍、塑龍、畫龍、寫龍等等。這些模特兒和文物、藝術品,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可視可見的,甚至是可觸可摸的。顯然,有了那些模特兒之實,才有了神物之虛;有了神物之虛,才有了文物、藝術品之實。這是一個邏輯的辯證的創造過程。這個過程是滾動發展的,不斷升華的。一代一代的龍都既是實的,又是虛的,虛實相生的。
二、陰與陽
陰與陽是中國哲學出現最早的範疇。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交感,化生萬物」。龍文化將陰陽體證得很透徹。龍的取材對象,蛇、鱷、蜥蜴等,生活在陰潮多水之地,可謂「陰氣」很重;而鹿、馬、虎等,生活在山野原林,「陽氣」旺盛。龍的形成,是陰與陽的結合。龍的形象也多有反映陰陽對應、交合者,對應如「雙龍」、「雌雄龍」;交合如「交尾龍」、「交纏龍」、「同體龍」等。
陰與陽突出地表現在龍與鳳的對應和互補上。龍和鳳單獨出現時,是各有其陰陽的。龍如上述;鳳是鳳凰的簡稱,鳳屬陽,凰屬陰,所謂「鳳求凰」。但在龍鳳相對之後,龍整體上呈陽性、鳳整體上呈陰性了。其原因是
三、一與多
一與多是對應的概念。一是整,是合;多是零,是分。沒有一,就沒有多;沒有多,也難談什麼一。龍就是一與多的統一。龍是多元綜合的產物,按我的說法,就是多種動物和多種自然天象的「模糊集合」,沒有自然界諸多動物和天象的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觸發和啟示,我們的祖先怎麼就能創造出一個龍來?正因為龍這個一,有著多的來源多的背景,因而它的變相和化身也就特別的多。遼河流域和內蒙古一些地方的先民崇拜蛇和豬,於是就有了蛇龍和豬龍;內蒙古草原自然要養馬敬馬,於是還有馬龍;居住在黃河流域陝甘一帶的先民靠漁獵生活,於是有了魚龍、鯢龍;河南濮陽一帶古時氣候溫和,適宜鱷類生存,於是出土了西水坡鱷龍;安徽含山的古先民飼養水牛,於是我們看到了出土的牛頭玉龍……至於民間將鱷、蛇、魚、蜥蜴、馬、豬、蝦,等等作龍的情形,那就多得很了。如有些地方禱龍祈雨,到河湖水邊所請的龍王,不是蛇就是魚;屬於飲食文化中的所謂龍菜,其龍也無非是蛇、魚、鱔、蝦之類。
中華大家庭也是一與多的關係。香港回歸期間,某企業集團特意鑄造一尊「香港寶鼎」贈予特區政府。鼎上有青銅龍鱗56片。1999年8月15日,中國北極科考隊和「全球華人北極世紀行」隊員在雪龍號極地考察船上會面,眾人一同展開一面長達20米的「龍旗」,旗上有56位華裔書法家書寫的56個龍字。意思很明白:56個民族56條龍,56條民族龍組成中華一大龍。遍布世界各地的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個個都是龍,13億龍的傳人鑄就中華龍。這裡的多,體現的是民族特色和個性差異;而這裡的一,則是差別的兼容和眾力的凝聚。
四、異與同
異就是異,同就是同。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這是異;任何樹葉都是樹葉,這是同。同理,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龍,商周龍不同於遠古龍,秦漢龍不同於商周龍,唐宋元明清直到當代,都各有各的龍;宮廷有宮廷的龍,民間有民間的龍;北方有北方的龍,南方有南方的龍;國內有國內的龍,海外有海外的龍:這是異。但是,不管是早期的原龍,商周的夔龍,秦漢的應龍,唐宋的行龍,明清的黃龍,直到當今的祥龍;也不管宮廷龍還是民間龍,北方龍還是南方龍,國內龍還是海外龍,總歸它們都是龍,都具備著揚首、聳角、瞠目、張口、曲身、舞爪等龍的基本外形,和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顯靈、征瑞、兆禍、示威等龍的基本神性:這是同。異是個性,它使每條龍都是它自己;同是共性,它使不同的龍都能統稱龍。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龍是一座巨大的生物園,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凡蟲異獸;龍是一幢高樓,裡面有許多單元許多房間。而眾多的不同面目、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龍父龍母、龍子龍孫、龍男龍女構成了一個泱泱大龍族。
五、靜與動
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靜是動的準備,動是靜的必然;動使靜內聚的能量、潛在的活力得以展現,靜為動提供著觀察的基點、考究的依憑。不錯,山間溪水,只有不停地流,才有活力,才有前途,但要檢測水質,分析內涵,就得用瓶將水取回,靜靜地置於顯微鏡下。
龍族中的卧龍、蟠龍、潛龍是靜態的龍,行龍、騰龍、飛龍是動態的龍。是龍,就不能總是卧著、蟠著、潛著,穿行於水陸,騰飛於雲天,既是龍的理想,也是龍的目標。諸葛亮曾號稱「卧龍」。他選擇南陽古隆中而「卧」,卻每每以管仲樂毅自比。於是,劉備「三顧頻煩天下計」,孔明「一番知遇英雄心」;於是,龍不在茅廬「卧」了,出山了;開始覷目掐風,揮手決雨了……儘管後來「出師未捷身先死」,卻也算成就了一番「龍」的事業,以至於垂範至今。
靜態的龍,多在書刊里、電腦光碟里、博物館的柜子里,這些龍為我們抉脈剔微地研究龍文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動態的龍,集中者,有龍船賽、龍燈會、龍的歌舞、龍的影視劇,那可是翻江倒海,氣勢磅礴,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大美和偉力;普泛者,可注意觀察龍族龍人的日常生存,那也將龍氣龍性龍神龍韻表現得淋淋漓漓。
靜與動的結合,使我們對龍有了全方位的認識。而龍總是要發展的,它既是過去時,也是現在時,還是將來時,從這個意義上講,龍永遠都是動態的。
六、善與惡
萬物莫不有對,善與惡就是一對。何謂善?何謂惡?符合人道的,和人類追求文明和進步的大方向相一致的行為就是善,反之就是惡。有善就有惡,善惡之間的矛盾鬥爭,構成了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一個推動力。
善龍在龍族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它們或幫助人間賢王治理水患,充當開路先鋒;或擔起行雲布雨、司水理水的重任,驅趕旱魔,普灑甘霖;或口銜大燭,照亮一方夜空;或化作白馬,馱高僧西行尋求真理,並參與降妖除怪的戰鬥……更重要的是它們常常以人文的面目出現,成為人間傑出人物、優秀分子的化身,刻苦發奮,清正廉明,奉獻自我,造福大眾。這些善龍,洋溢的是正氣,行走的是正道,是自然界正面力量、社會進步因素、人類文明方向的代表和象徵。
惡龍在龍族中也占居著不少的份額。它們有的玩忽職守,懈怠責任,造成人間旱者更旱,澇者更澇;有的霸佔江河泉潭,興風作浪,起大水,發洪濤,沖毀田園,捲走人畜;有的口噴妖火,將莊稼村舍一舉燒光;有的強佔民宅民女,逼一方百姓年年獻祭童男童女……這些惡龍,散發的是邪氣,行走的是歪道,是自然界兇惡力量、社會負面因素、人類文明反方向的代表和象徵。
有惡龍作惡,就有善龍除惡。女媧、虞舜、大禹、李冰、周處,等等,便是這樣的善龍,他們勇斗惡龍,為民除害,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其壯舉足以燭炳史冊,榜樣後人。
善中有惡,惡中有善。有的惡龍,受到懲處後,悔過自新,成為造福一方的善龍;有的善龍,養尊處優,腐化墮落,蛻變成了禍國殃民的惡龍。只要人類還生存在宇宙間,善與惡的鬥爭就永遠在進行。
七、古與今
古與今是一對時間範疇。它具有方向性和承接性。方向性是說它是不可逆的,只能由古到今,不能由今到古,所謂「時光不會倒流」。承接性是說,今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是承接古的,是古的延續。古與今還具有獨立性和互滲性。獨立性是說,古有古的特點,今有今的特色,古今不同。石器時代的原龍,不同於商周的夔龍;秦漢時的應龍,不同於唐宋時的行龍;明清時的黃龍唐宋時沒有,當代的機械龍、電子龍、卡通龍明清時也不會出現。互滲性是說,古影響到今、滲透到今。舉一個帝王龍的例子:堯指定舜為接班人,舜指定禹為接班人,李世民指定李治為接班人,康熙指定雍正為接班人……以此類推,5000年一貫制。今也影響到古、滲透到古。任何古的東西延續到今天,都打上了今的烙印。遼寧阜新出土了距今8000年的龍,陝西寶雞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龍,河南濮陽出土了距今6500年的龍……這些龍,既是古龍,也是今龍,是今天我們這些人眼中的古龍。從這個意義上講,任何古龍都是今龍;同樣,任何今龍也都是古龍——即是遠古傳續下來的龍,也是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之後人們眼中的龍。
八、新與舊
新與舊是創造哲學的範疇,因為任何創造都以出新為目的,不出新就不是創造。新與舊是相對的,第一條龍現的時候,是新的;第二條龍出現的時候,第一條龍就成了舊的。新與舊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舊是新的基礎,為新提供著可能;新是舊的必然,存留著舊的因素。世紀之交,我們見到不少生態龍、環保龍、喜慶卡通龍,這些龍具備時代特色,是新龍。但是,既然是龍,就得保持聳角、瞠目、張口、飄須、彎身、顯鱗、蹬足、翹尾等「傳統」,否則就不是龍。
我常想,我們的龍文化在當代應該做些什麼?也就是說,我們應當賦予龍文化哪些新的內容?不錯,對古龍舊龍,我們應當下大力研究,研究得越深越細、出的成果越多越好;但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我們當思考:中華龍文化如何同世界文明發展的高度接軌?傳統龍身上的優秀成分、積極因素,如何同迅猛發展的當代文明相結合?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龍文化才有廣闊的前途。
應該看到,我們在這些方面做得還很不夠。
九、揚與棄
龍文化是一座大山,有開挖不完的寶藏;龍文化是一泓深井,有汲取不盡的甘泉。那麼,面對一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富礦,我們取什麼,不取什麼,就成為一個問題。這就是揚與棄,一對彼此制約又相互依存的矛盾。
龍文化的積極內容是主要的,也是顯而易見的。其精神底蘊,可用多元容合、造福眾生、開拓奮進、與天和諧來概括(可簡化為八個字:容合、福生、諧天、奮進)。同時,龍文化也存在著一些消極的內容。比如,
正確的態度和做法是又揚又棄,揚該揚的,棄該棄的。我認為從總體上看,上面講到的龍的四種精神要素就是應該大力弘揚的,而龍的象徵專制皇權,塗毒天下、為害眾生的那一面就是該徹底拋棄的。就說與天和諧吧,在污染越來越嚴重,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的今天,其意義就非同尋常。過去我們大講「與天奮鬥」、「人定勝天」,並付之以行動,結果怎麼樣呢?適得其反,天已經在全方位的報復我們、懲罰我們了。龍是自然力的代表,是與天和諧的產物,反映著古人對大自然的理解和敬畏、對天道的思考和尊重。因此,我特別讚賞「綠龍」的提法。綠龍,就是綠色的理念,綠色的哲學,綠色的龍族,綠色的中國。它在內,承續著中國先賢「天人合一」的思想;向外,同全世界綠色運動相契合——這樣的運動可是方興未艾、前途無量的。
十、生與死
加繆說最高的哲學是死亡。我理解這句話,一是說死亡是一個「黑洞」,超出了人的認識極限,人的智慧無法抵達,因而永遠講不明白說不透徹;二是說人都是從生到死的,或向死而生的,生中有死,死中有生,把生與死搞清楚了,人的世界觀也就提升到一個高度、達到一種境界了。
人的肉體生命短暫而有限,是人都得死,這是無可奈何的,無法改變的,而人的精神世界卻是很美妙的,具有無限的豐富性,總想超越短暫而臻永恆。
我們的祖先顯然已經悟識到了這個層次:有限的生命惟有藉助某種永久性的精神符號才能代代傳衍,換句話說就是,惟有精神性的文化符號方能承載一代一代的生命信息。於是,便有了龍,還有鳳凰、麒麟,等等。
龍,凝聚、積澱、蘊藏、體現著一代一代的祖先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理解、敬畏和審美;什麼是實與虛、陰與陽、一與多、異與同?古人如何面對靜與動、善與惡、新與舊、揚與棄?從龍的身上都能看出來。它是智的結晶、力的顯示、美的化身、情的寄託、夢的家園。那些幾千年、幾百年傳下來的龍顏龍形,使我們看到了幾千年、幾百年前的人們想的是什麼、愛的是什麼、怕的是什麼、恨的是什麼。它使遠古活到今天。
今天,我們依然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求所願,諸如多元容合、造福眾生、與天合諧、開拓奮進的精神,綠色龍族(綠化環境,保護生態)、文明龍族(將世界文明發展的高度作為精神家園)的理念等等,投注、寄寓、昭示在龍的身上,它使我們活到永遠。
龍,不死的生存。
龍,另一種活著。
(發表於《江漢論壇》(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第6期;獲建國五十五周年優秀論文獲獎文庫徵文活動特等獎。)
龍徽當舉 承古開新——有關龍標誌的幾個問題
龐 進
事情是由上海《新聞晨報》(
消息一出,輿論大嘩,一天之內,近20萬網民參與有關網站舉辦的民意投票,九成多的人明確表示反對。上網文章多不勝讀,其情緒之憤激、語詞之尖刻,大有千夫所指、萬眾共誅之勢!如「龍文化是華夏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命根」,「屠龍意味著對中華文化的靈性根基毀滅性摧殘」(朱衛華);如「中國人已經把自己的祖墳掘得面目全非了,有些人還不罷休,連自己的靈魂也要出賣」(匿名)等等。在這種情勢下,吳友富教授趕快於當日下午向媒體表明:「自己此前從未就此事接受過媒體採訪,所謂龍不再作為中國形象標誌的報道純屬無稽之談。」並強調:「中國龍的形象一定要堅持!」(《光明日報》
有道是「無風不起浪」,「樹欲靜而風不止」。事件所反映出來的廣大網民對民族圖徽標誌的強烈認同,對放棄本民族的文化精華,以迎合、遷就西方語境的言行的理智的批評與憤慨的指責,的確都讓我們感動,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民意不可欺」、「眾怒難犯」也!而在討論中提出和暴露的問題,也值得我們重視,做深入的進一步的思考。
一.中華民族的標誌,有必要迎合西方嗎?
言龍「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容易招致誤讀誤解」,因而應該放棄的言行,並不新鮮。此前,北京奧組委一些人就以「龍在世界各地有著不同的理解」為由,不顧大多數國民意願,也不惜傷害海內外華人的感情地將龍排除在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之外。
這些「棄龍」的說辭和做法,形成了一種現象,表面上看似乎是對一個文化符號不夠重視的問題,而其實質,則是反映出了中國在走向世界,即「與世界接軌」的過程中,一些國人,尤其是一些掌握著話語權和決策權的「精英」人物,「唯西方馬首是瞻」的媚外心理——其根源是這些人已成了黃皮白心的「香蕉人」,腦子裡已讓西方價值觀塞滿了。按說,某些西方人有「不同的理解」了,或「誤解」了,要做的工作是向他們講清我們的道理,消除誤解,即使一時消除不了也沒關係,互相尊重對方的文化信仰和風俗習慣就是了,大可不必遷就和迎合。而這些人的做法則是:一定要擠壓我們的頭顱,以適應洋人的帽子,或者乾脆不要我們的頭顱,只要洋人的帽子。如此作為,被網民指斥為「數典忘祖」、「自矮身形」、「自我閹割」、「用屁股思考」、「閹人心態」、「軟骨症」、「見了洋人腿肚子轉筋」、「太監文化邏輯」等等,就很自然了。
是的,在對外交往中,我們不能妄自尊大,但也沒有必要妄自菲薄。生活中的道理常常是:站不起來,是因為自己跪著。在文化問題上,尤其是民族形象標誌問題上,既不可以用東方的講究來要求西方,也不可以用西方的說法來框范東方。世界是多元的,文明是多樣的,各種文明都有它的優長,全球化絕不是一種文明的一元通吃,而是各種文明的多元集優。
和這次「棄龍」風波有關,在12月1日卡達多哈亞運會開幕式上,大型演出的編導還犯了一個不應該犯的錯誤:將中國龍安排在了日本的花車上。不錯,東亞各國,甚至東南亞、南亞各國,都有龍崇拜現象,也都有舞龍、劃龍船等習俗,但這些國家的龍,都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由中國本土傳過去的。中國的龍崇拜起源於距今八九千年的新石器時代,而舞龍活動,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典籍中已有明確記載,且在出土的漢代畫像石、畫像磚上已有表現。而日本的舞龍就晚得多了,一般認為,是其江戶時代(1603—1867,相當於中國明代的天啟年間至清代的光緒年間)隨著日本攝取中國文化的第三次高潮才由中國傳至其長崎等地的。
這樣的錯誤值得我們警惕:如果繼續掉以輕心,不注重保護、弘揚和宣傳,我們的文化符號、民俗樣態,就很有可能被別的民族、別的國家拿去,韓國將其所謂的「端午祭」「搶注」成功,就是一例。還有將「中醫」說成「韓醫」,將中國的圍棋說成是韓國的發明,等等。儘管我們倡導亞洲人民大團結、世界文明大融合,但團結和融合,要以保持本民族的特色為前提,不可以犧牲本民族最本質、最精華的東西為代價。
有人說,我們應該用「大國心態」或「地球村」心態來對待這樣的事。我覺得這裡有一個參照系的問題。比如,太陽會老化,地球會毀滅,這當然是真理,如果以這樣的真理為參照,我們當下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意義。然而,這樣的真理太遙遠了,我們畢竟生活在一個有限的、現實的時空里,我們還不能什麼都無所謂,因為別人有所謂,你「君子風度」,你「拱手相讓」,你「以身飼虎」,別人正好拿去,壯大了他們,反過來讓你尷尬,讓你難受,甚至讓你失落尊嚴,匍伏在地。
二.中國龍與西方Dragon的區別何在?
「棄龍」風波的直接原因是有人將西方的Dragon與中國龍相混同,而兩者無論從起源、形象、文化背景,還是功能、地位,都屬於性質不同的兩種象徵物,是不可混同的。
西方的Dragon是對鱷、蛇、鷹、蝙蝠等少數動物的集合,具有噴火、吞人、破壞、護寶等神性;表象醜陋,主要代表惡,可以說「充滿霸氣和攻擊性」;如《聖經·啟示錄》中的七頭十角、等著吞食婦人孩子的大紅Dragon,這條Dragon就被說成是魔鬼撒旦的化身。中國龍是對蛇、鱷、魚、鯢、蜥蜴、豬、馬、牛、鹿、虎、熊、鳥等許多種動物,和雷電、雲霧、虹霓、龍捲風、星宿等多種天象經過多元容合而產生的神物,具有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顯靈、征瑞、示威等神性;表象神奇,主要代表善,不存在所謂的「攻擊性」;如以尾劃地、協助大禹治水的應龍。中國龍有神聖威嚴的一面,更有和悅可親的一面。
西方的Dragon有海洋文明的背景,是暴力和邪魔之怪,由此產生了許多英雄屠戮Dragon的傳說,如英國的聖喬治就是一位戰勝Dragon的英雄;中國龍主要以農耕文明為背景,是水利和農業之神,由此產生了許多祈禱龍神以求風調雨順的習俗,如過「二月二龍抬頭節」,等。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地位不高,無足輕重,中國龍經過漫長時間的集合、演進和升華,事實上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文化標誌和情感紐帶,是吉祥嘉瑞的象徵,其地位是崇高的,其象徵性和凝聚力是巨大的、無可取代的。
以擔心西方人誤解,就輕率地放棄龍的中國標誌地位,理論上站不住腳,實踐中也因與大多數中國人的心理認同相悖而行不通。我們民族創造和選擇龍(當然還有鳳)這樣的文化符號,花了七八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歲月,它凝結、寄託著歷朝歷代、億萬中國人的智慧和理想,體現著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認同。不說放棄了可惜,事實上也放棄不了。
龍與Dragon相混,很大成分上是過去的誤譯造成的。所以,包括我在內的不少學者都曾鄭重建議:將Dragon直譯為「劫更」,或「劫根」,將龍英譯為「Loong」(拼音long英文發「朗」音,所以要多加一個「o」,且將第一個字母大寫)以示區別。
三.中華兒女非「龍的傳人」嗎?
對「龍圖騰」以及「龍的傳人」說的挑戰,早在此前已經展開。
先是作家姜戎在《狼圖騰》一書中提出了「龍圖騰極有可能是從游牧民族的狼圖騰演變而來」的觀點。對此,我在西安圖書館舉辦的「天祿講壇」上,曾鄭重地予以回應——
圖騰是人類早期產生的與宗教信仰、族祖崇拜、社會制度等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的文化現象,對後世文化影響很大。一般來講,構成圖騰的基本要素有某種自然物(以動物為多)或天象,被認為與族祖、族人有血緣關係,是部族的保護神,是部族的徽號標誌等四條。四條全部符合者為嚴格意義上的狹義圖騰,部分符合者可稱為寬泛意義上的廣義圖騰。龍是多元容合的神物,它來自自然物和天象又高於自然物和天象,其徽號標誌的功能最明顯,因而可稱為廣義的中華民族的圖騰。
狼有可能成為古代某些游牧民族的狹義圖騰,也有可能進入龍的多元容合過程。但是,說龍圖騰由狼圖騰演變而來,文獻證據缺乏且沒有來自考古的實物證據的支持。至於《狼圖騰》書後提的幾條「證據」,均因判斷有誤而難以成立,最多只能算作一種猜測。比如,為了說明沒有翅膀的狼圖騰演變成了龍圖騰,姜戎斷言說龍圖騰也沒有翅膀,豈不知長翅膀的「飛龍」形象在漢代的石刻、磚刻上就有。眾多動物和天象進入了龍的容合過程,狼即使成為龍的容合對象,也只能是其中的一種。所以,狹義的狼圖騰不可能取代廣義的龍圖騰,就像人的一個指頭不能代替一個人那樣。
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容合的過程,龍參與、伴隨、見證、標誌了這個過程。龍的傳人主要指文化精神的一脈相承,而非血緣意義上的基因遺傳。中華始祖的文化精神與龍的容合、福生、諧天、奮進的精神同一。(「容合」,是我創造的一個詞,是兼容、寬容、綜合、化合的概稱。)對古代一些游牧民族所崇尚的所謂狼的強悍進取、不屈不撓、團結合作等精神質素,龍自然也會採取容合的態度,使其變成龍精神的一部分,事實上,龍的精神中已包含有上述精神。所以,總體上說,中華民族只能是龍的傳人,而非狼的傳人。
之後,
豬是一種具體的動物,將其再神化,也脫離不了作為自然界具體動物的生態特徵;而龍則是容合了眾多動物和天象的神物,它來自自然物又超越了自然物,其神性、神職之大、之多,是任何一種單一的自然物所不能比擬的,豬當然不會例外,不管是黃先生褒揚的野豬,還是黃先生貶責的家豬。不錯,中國古代的確有過對豬的崇拜,東北紅山文化區域內也出土了不少豬型原龍。但是,這些,只能說明,豬是龍的容合對象之一,而不是「惟一」,因為龍的取材對象,除豬之外,還有蛇、魚、鱷、鯢、馬、鷹、虎、鹿、牛等動物,以及雷電、雲霧、虹霓、龍捲風、星象等自然天象。
顯然,
在這次「棄龍」風波中,有的媒體也把神話學家葉舒憲提出的「中華民族的龍圖騰來源於熊圖騰」的觀點搬了出來。這樣的觀點我依然不能苟同。是的,史籍曾載「黃帝號有熊」、「軒轅出自有熊之國」,東北紅山文化區域也出土有5000年以前的「熊型原龍」;我也認同
至於個別人提出的「熊貓傳人說」、「狗的傳人說」、「蚯蚓傳人說」等,因離譜太遠,不必細說。
四.龍沒有開新的能力嗎?
對龍「承古」的資格和能力,大家沒有爭議,但龍是否具備「開新」的資格和能力,看法就不一了。
有的網友說:「我不喜歡把不存在的動物作為圖騰,那代表著虛幻和沒有未來。」(佚名,騰訊網,
對上述說法,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第一,龍既是虛的又是實的,是虛與實的統一。說它虛,是說它是虛擬的神物,誰也沒有見過真正生物意義上的活蹦亂跳的龍。說它實,一是說它在自然界中有活生生的模特兒,二是說還有作為文物、作為藝術品的龍。這些模特兒和文物、藝術品,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可視可見的,甚至是可觸可摸的。顯然,有了那些模特兒之實,才有了神物之虛;有了神物之虛,才有了文物、藝術品之實。這是一個邏輯的辯證的創造過程。這個過程是滾動發展的,不斷升華的。一代一代的龍都既是實的,又是虛的,虛實相生的。
選擇來自現實生物又非現實生物的龍作為文化標誌,正好反映了中國人的聰明。龍體現的是一種「容合」的世界觀。若是崇拜具體生物,無論外在形象還是文化內涵,都不好再增添新的東西,而作為神物,從遠古到當今,龍一直呈現著開放的胸襟和納新的氣魄,且不斷地從形和神兩個方面增加著與時代前進的腳步相吻合的新鮮活潑的質素。
第二,在中國漫長的階級社會裡,龍的確曾是帝王皇權的象徵,也的確起過為專制統治壯膽效力的作用,這當然是需要認真分析、清理、批判的。然而,我們必須注意這樣的事實:龍是原始先民對身外自然力神化的產物,在階級社會到來之前,勞動人民就把龍創造出來了。進入階級社會之後,由於龍身上具備著通天、善變、顯靈、兆瑞、示威等神性,遂被帝王們看中,拿去做了自己的比附象徵物。隨著帝王從歷史舞台退出,龍也就失去了象徵帝王皇權的意義,遂以吉祥物的面貌和身份,回到了勞動人民中間。幾千年來的事實是宮廷有宮廷的龍,民間有民間的龍,兩種龍並行不悖。而龍作為帝王皇權的象徵,對龍的地位的提升、影響力的擴大、世界各國對龍的了解和認識有正面作用,並非一無是處。持全盤否定的態度倒也顯得痛快瀟洒,但難免失之於簡單、粗率和偏激。對龍而言,正確的態度應當是擇優認同,有揚有棄,弘揚正面內涵、積極意義,而不是揪住負面的已經認識清楚東西不放。
我不同意「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龍是那種正在逐漸離開我們的事物」的判斷。龍是一個凝結著中華文化精華,從而魅力無窮、具有廣闊開放的襟懷,從而新新不已的系統,是可以涵納、容合各種文明的全色彩象徵,也是一種包括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在內的全時態象徵。龍的身上所蘊含和體現的容合、福生、諧天、奮進的基本精神並沒有過時——
容合:龍的形象是容合的,龍的形成過程是容合的過程。龍的容合,參與、伴隨、見證、標誌了中華民族的容合。容合意味著凝聚,意味著團結,意味著協作,意味著合力。容合是一種世界觀,也是一種方法論。容合的精神,大到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處理國家關係,小到個人事業、人際交往、家庭生活,都有指導意義。
福生:作為自然龍,龍由水神而農業神,興雲布雨、司水理水是龍的天職。作為人格龍,中國古代的創世英雄、聖哲
諧天:龍的容合對象來自自然界,龍是人天關係的形象化表述,它體現著中國聖哲「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著先民對天道的理解、對身外眾生的尊重。諧天的精神告訴世人,中國應當走重視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的「綠龍」的道路。中華民族應該成為綠色理念深刻、綠色制度健全、綠色行為普及的與天和諧的龍族。
奮進:龍的形象是與時俱進的。從新石器時代簡單質樸的「原龍」、商周時期神秘抽象的「夔龍」、春秋戰國與秦漢之際粗獷雄健的「飛龍」、魏晉隋唐剛柔並存的「行龍」、宋元明清複雜華麗的「黃龍」,直到當代的吉慶嘉瑞的「祥龍」:中華龍呈現著不斷開拓、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軌跡。龍具有「好飛」的神性,而「好飛」正是「奮進」的同義詞;龍舟競渡是龍的奮進精神的外化。這樣的精神,激勵人們發奮自強,銳意創新,積極進取。
顯然,上述基本精神,使龍不僅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精魂的載體而千古傳承,而且使其以緊扣當代生活的姿態,與中華兒女一起,意氣風發、精神抖擻地走向未來。
近年以來,國家在大力倡導和諧文化,而龍文化與和諧文化具有本質上的一致性。毫無疑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龍文化既可以為和諧文化提供民俗基礎、智慧參照和精神動力,也可以作為和諧文化的象徵和載體承古開新。
(原載《文化月刊》2007年第1期) 1
相關鏈接——
龐 進 著名龍鳳文化研究專家、作家,中華龍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作有散文集《兵馬俑狂想》、《慧雨瀟然》、《靈樹婆娑》(獲中國首屆冰心散文獎)、《大悟驪山》;專著《龍的習俗》、《八千年中國龍文化》、《創造論》、《呼風喚雨八千年——中國龍文化探秘》、《中國的圖章——說龍談鳳話麒麟》、《龍起東方——龐進世紀龍文新作》、《博大精新龍文化——以浙江龍游為例》、《鳳圖騰——中國鳳凰文化的權威解讀》、《龍子龍孫龍文化》等18種。在互聯網上創建並主編有「中華龍鳳文化」(www.loongfeng.com)網站,其龍鳳文化研究成果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地址:710002 西安市太陽廟門43號西安日報社
電話:029—81017295 13038599056
郵箱:loogfeng@163.com
龍生九子
● 龐 進
中國民間有"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說法。說是一位龍母,生了九個兒子,這九個兒子各有各的長相,脾氣和愛好也各不相同。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一。我們綜合一下,簡析九位。
贔屓: 也稱龜趺。形狀像烏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人們在廟院祠堂里,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螭吻: 也叫鴟吻、鴟尾、好望,等。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虯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能噴浪降雨,可以用來厭辟火災,於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
囚牛: 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好音樂。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蒲牢: 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饕餮: 形似狼,好飲食。鐘鼎彝器上多雕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由於饕餮是傳說中特別貪食的惡獸,人們便將貪於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人稱為饕餮之徒。饕餮還作為一種圖案化的獸面紋飾出現在商周青銅器上,稱作饕餮紋。
睚眥: 相貌似豺,好腥殺。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所謂「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報則不免腥殺,這樣,這位模樣像豺一樣的龍子出現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九位龍子的入選者和排列順序並不嚴格。比如叫「霸下」的龍子,一說它喜文好負重,且力大無窮,似乎可以和龜趺合併;一說它喜歡喝水吐泡,因而常被雕飾在橋頭、泉邊。還有和螭吻接近的「鰲魚」、好腥的「蟋蜴」等,也常進入「龍子」的行列。
這樣看來,「九」只是個概稱,言龍子之多,並不局限於九位。
這些龍子的出現,當是龜、虎、獅、狼、豺、螺蚌、蜥蜴、壁虎,不知名的海獸、怪獸等,進入了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結果,儘管進入的時間有早有晚,進入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養病曾用「龍安」名
走龍之氣見精神
今年3月中旬,我去他的新居「上書房」。落座後,我將要送他的書拿了出來:一本《博大精新龍文化——以浙江龍游為例》,一本《鳳圖騰——中國鳳凰文化的權威解讀》。平凹當即戴上眼鏡,翻閱起來,說:「《鳳圖騰》我在北京開政協會時,在圖書大廈看到了,當時就想買,可一看作者名字,就想著不用買了,龐進肯定會送我的。」我說這書才出兩個來月,市場反響挺好,還上了南方一些書店的排行榜。平凹說:「這樣的書,搞文化、搞寫作的人見了都會買的。因為龍鳳是中國人的文化象徵,一般人大都皮皮毛毛地知道一些,但要知道得深些、細些、全些,就得讀你的書了。」 說著,他就邀我去另一個房間,觀賞他收藏的龍。先看到的,是一條根雕龍,放在一個圓鼓鼓的青皮陶罐上。龍的頭部很像回事,兩隻角朝後翹著,鼓凸著雙眼,嘴微張,露出兩顆牙齒,而那身與尾,則從頭後探下,再撅起,打兩個彎兒,伸向前方。我說這條龍取了鱷和蛇的成分,有點新石器時代「原龍」的味道,也體現著龍的「融合」性。從形態上看,是條「盤龍」,即盤曲靜卧之龍。而旁邊放在圈椅上的,則是一條「走龍」。這走龍揚頭挺胸,雙角高聳,整個身子向前傾斜,呈努力疾行的姿態。我曾言龍的精神之一是「奮進」,此龍給人的感覺就主要是這兩個字了。走龍身後是一幅主人的大特寫,照片上的平凹,白衣開領,濃眉聳著,邃目瞠著,那眸光恰如熠熠龍睛,含射著剛毅雄狠之氣。我當然理解主人的目光,也理解主人為何要如此擺放:幾十年來,在文壇上衝決奔突,歷經挫磨毀譽而高標不屈,不就是憑著這股「走龍」之氣嗎? 扭回頭,看見靠牆的櫃頂上立放著一個磚雕:長長的魚身,鱗片比比;中部雕龍首,龍吻向上翹起,龍口大張。我說這是「魚化龍」么。平凹說:「原來在老家棣花鎮的魁星樓上,後來那樓拆了,老家人就拿來送我了。」我說那座樓多次出現在你的作品裡,凡讀過的人都會有印象。魁星是古代讀書士子的守護神了,文人們的升遷榮辱都由他管著,所謂「魁星點斗,獨佔鰲頭」;而「魚化龍」,則源於「鯉魚跳龍門」的傳說,所謂「鯉魚化龍,轉凡入聖」。想到這裡,我說:過去,家鄉人把這件磚雕安置在魁星樓里,寄寓著讓當地出人才、出大人才的願望。後來樓沒了,家鄉人又把它送到你這裡來,算是找著地方了。平凹一笑。我接著說:魚也是龍的「融合」對象之一,龍性的一部分與魚性相關,如喜水,如福生。這樣的造型之外,相近的龍子螭吻也是龍頭魚身,其形象取材於大海中一種尾巴像鴟鳥的魚,據說此魚有降雨滅火的功能,於是便置放在殿脊、屋頂之上了。 看罷「魚化龍」,又看了兩件龍形藏品:一件是掛在書柜上的木雕「升龍」。此龍圍著一根主軸盤旋,我數了數,竟繞了十幾個彎兒,儘管曲折如此,上升的趨勢卻一以貫之。升龍周圍飾以蒸騰的烈焰,使人聯想到天之矯龍攜雷掣電、叱吒風雲的輝煌。一件是放在門邊的磚雕「二龍戲珠」。但見兩條龍,長長的身軀相互纏繞,構成一個斜斜的橢圓;龍頭一略大,一稍小,相對而視,像一對和悅的夫妻;中間伸出兩隻龍爪,共托一珠,也呈橢圓狀。平凹說這是他用一幅字換的,我說值,年代且不論,只說這圖案所反映和象徵的生命意識,就很耐人尋味了。
龍飛鳳繞映和美
從房間里出來,我說怎麼不見鳳呀?——在我的記憶中,平凹喜龍,但也愛鳳。記得當年他把參加工作後住的第一間房題名為「鳳凰閣」,儘管那房子僅有小小的六平方米。後來,他還為家鄉的《丹鳳縣誌》寫過序,言其「屬秦之頭,楚之尾,山高清明,水流秀長,是一塊極其美麗的地方」,並預言「丹鳳將鳴於九天」。如今,這預言,顯然已經不再是預言了。見我問及,平凹一笑,說:「上樓去看!」 樓上是他寫字作畫的地方。台架上,放著一具根雕,是一隻鳳凰展翅欲飛的正面形象,那翅膀張得很大,朝上舉著,像升騰的火焰。我問給這根雕起名了沒有,平凹說還沒有,我說叫「丹鳳振翮」就不錯。大案的一角,放一黑邊鏡框,裡面鑲著平凹的一幅畫作,題名《大鳳》。筆法簡練,未著它彩,僅用黑墨重重地勾出鳳的頭、頸、身、足、翼、尾和毛。然而,鳳頭高昂,鳳頸頎挺,鳳翼開展,鳳尾翹起,有高蹈不群之勢,有清越超凡之感!我說這隻大鳳該是鳳族中的模特兒了。平凹笑了,說:「屬龍的和屬雞的結合比較好,雞為鳳嘛。」我問夫人是屬雞的了?平凹點點頭。我說:龍是力的象徵,鳳是美的化身,沒有鳳的龍是孤獨的,沒有龍的鳳是凄清的。龍鳳配合好了,這世界就「和美」了。平凹說對。 幾天後,平凹先生出席了在西安召開的「龍鳳之魅——龐進文化研究成果研討會」。在發言中他說:「這幾天,我把龐進寫龍鳳的兩本書集中地讀了讀,讀得很興奮,也很有啟示和教益。覺得不但是集大成的兩本書,而且還是完整的、有系統性理論體系的兩本書。這龍鳳文化,有時候是比較難研究的,弄得不好就變得很俗氣了。龐進不同,他是學哲學出身,又是一個作家,散文寫得很優秀,這便使他的研究,文筆特別的好,而且想像力豐富,有詳實的資料,有獨特的提法,閱讀起來非常有味道。」這不僅是對我的研究工作的褒讚和溢美,也反映了一個優秀作家對龍鳳,即對祖國傳統文化精華的關注和熱愛。 在這次會上,我提出了「將龍鳳文化整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倡議,平凹先生欣然揮筆,第一個在倡議牌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原載2006年8月1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探尋中華龍文化的起源
支持
作者:翟智高發表於:博客中國(http://vip.bokee.com)
中 華 龍 尋 根
———洛陽伊川巨型天然石龍研究
文/圖:翟智高
摘要:洛陽天然石龍是華夏神州目前所發現的體形最大、龍形最逼真、年代最久遠的中華龍。天然石龍與中國龍文化、龍文字、龍文物、龍神話、龍風俗等有著密切的聯繫,對研究中華龍的形成和發展有重要作用。巨型石龍具有傳統中華龍的特點,不僅像形逼真,而且龍體巨大,僅露出的部分就長達九十多米。而形成的年代極為久遠,據地質考古學家現場觀察,保守估計也有300萬年以上。天然石龍所含蘊的龍文化信息非常豐富,為中華龍文化研究和探源提供了難得的實物。下圖為天然石龍實景照片:
在斷代史書《漢書?地理志》中,石龍所在的地名為「新城」,此地在《左傳》、《戰國策》、《呂氏春秋》、《史記》、《水經注》、《唐書》等史書典籍中均有記載。新城古稱「有莘氏」、「大莘」,「辛」應是地名的表示。
《史記?殷本紀》記載商朝開國宰相伊尹即是有莘氏媵臣。《水經注》上記述:「昔有莘氏女採桑於伊川,得嬰兒於空桑,長而有賢德,殷以為尹,曰伊尹也。伊水又東北過新城縣南」 。歷史上的「新城縣」即現在的伊川縣古城村,其南部三里地的平等鄉大莘店村西附近,有烈
龍,是古代人們想像中的動物,是吉祥的象象徵。它能夠騰雲駕霧、興風作雨、制服萬物。龍的形象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向上、奮鬥的象徵。龍鳳呈祥、龍飛鳳舞、二龍戲珠...都有喜慶、如意的意思。「神龍見首不見尾」,這句話將「龍」的神秘、珍貴跟出沒無常形容的真是唯妙唯肖。
龍,本是一種想像傳說中的珍獸,誰也沒有親眼看過,但它卻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我們不是自稱為「龍的傳人」嗎?可見「龍」在中國人的心目前占著多麽奇特的地位。龍不但是祥瑞的徵兆,而且還是有靈性的神物,於此,我們有何理由不對這種奇特的文化現象作一些詮釋呢?
龍起源之眾說紛紜
和世界上許多文化現象都伴隨著許多謎團,因而也就有許多種不同的文化闡釋一樣,中國龍就是結構、交融在宏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的一個大謎。其奇譎怪異的形態,多維善變的神性,深邃豐富的蘊涵,從古到今,一再地吸引著海內外眾多學者關注的目光。 不錯,龍常常被作為我們這個民族的象徵物,出現在人們目力所及的地方,建築物上刻它塑它,工藝品上鏤它繪它,影視戲曲里演它唱它;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三千六百個門類,九萬九千九百座名勝:時時處處都能見到它那或嬉笑,或和悅,或怖怒的容顏,和那或盤旋,或騰躍,或奮飛的身影。 龍的狀貌也接近於完美了:聳一對鹿角,乍一雙牛耳;圓睜著或楚楚流情的兔目,或燁燁噴火的虎眼;獅鼻隆挺,驢嘴大張;馬齒列列,獠牙赫赫;蛇軀宛轉著悠長,魚尾搖擺著活潑;須髯飄飄帶風,鱗鰭閃閃有光;鷲趾獰厲,鷹爪勇猛…… 如此這般的形態,你在生物界里是找不到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對應物的,只能分別在一些動物身上找到「零部件」。既然大自然里沒有,就只好以「神物」稱之了,那麼,這種神物是怎麼產生的呢?它的本質是什麼呢? 從本世紀初到現在,面世的有關龍的起源和本質的論著、論文已超過百餘種,觀點五花八門,莫衷一是。這裡我們不妨作一簡要的介紹——
神異動物說 這是以《辭源》和《辭海》為代表的最普遍的一種觀點。前者說「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後者說「龍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相近的說法還有:「龍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動物神」,「是中國古人幻想出來的動物,」(朱天順)「龍是出現於中國文化中的一種長身、大口、大多數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測變化的世間所沒有的神性動物,」(劉志雄、楊靜榮) 「神異動物」是以「動物神異」為基礎的,前者來源於後者,那麼,是哪些動物通過「神異」而變成「龍」了呢?這一點,《辭源》和《辭海》沒有講清楚,學者們的探討則多種多樣。
爬行動物—— 衛聚賢說「龍即鱷魚」;王明達說「龍形象的基調是鱷」;祁慶福認為龍「其實就是鱷魚的最早稱呼」;王大有認為「中國最原始的龍是灣鱷、揚子鱷」;唐蘭說龍「像蜥蜴戴角的形狀」;何新說龍「是古人眼中鱷魚和蜥蜴類動物的大共名」。徐乃湘、崔岩峋認為「龍是以蛇為基礎的」;李埏說「龍是蛇變成的」,是古人「以蛇為藍本,依照蛇的形狀和特徵,再附加某些想像而塑造出來的」;劉敦願認為「最早的龍就是有腳蛇,以角表示其神異性」;何星亮提出「龍的基形為蛇,而蛇類中最接近龍的是蟒蛇」,因此可以說「龍的原形為蟒蛇」。
哺乳動物—— 劉城淮說「在蛇類和蜥蜴類之外,龍還有一個主幹部分和基本形態,那便是馬類」;他進而指出「充任龍的模特兒之一的馬,最初不是一般的陸馬,而是河馬」,李埏認為「龍的首角是古人摹擬牛頭而塑造出來的」:」我們現在還常說『牛鬼蛇神』,看來,龍就是二者的結合」。孫守道等提出「龍首源於豬首」。
物候參照動物—— 陳綬祥認為,龍身是「扭動的蟲形」,龍角是先民「測定時間的工具——表」。「在廣大的範圍中,人們選擇不同的物候參照動物,因此江漢流域的黿類、鱷類,黃河中上游的蟲類、蛙類、魚類,黃河中下游的鳥類、畜類等等都有可能成為較為固定的物候曆法之參照動物……後來,這些關係演化成觀念集中在特定的形象身上,便形成了龍。」
圖騰合併說 此說以聞一多在《伏羲考》中的觀點為代表。聞氏認為,龍「是一種圖騰,並且是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是「蛇圖騰兼并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何星亮亦認為,「龍原是一種圖騰,但它又與其他圖騰有區別。它最初可能是一個部落的圖騰,後來演變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為中華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續時間最長的圖騰神。」
天象樹神說 何新曾認為「龍的真相和實體是雲」,「龍就是雲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龍形不過是抽象的旋卷狀的雲紋。而後來逐漸趨於具體化、生物化,並且展開而接近於現實生物界中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的形象。」朱大順指出,「幻想龍這一動物神的契機或起點,可能不是因為古人看到了與龍相類似的動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閃電的現象引起的。因為,如果把閃電作為基礎來把它幻想成一種動物的話,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條細長的、有四個腳的動物。」趙天吏認為雷電龍「三位一體」,龍就是雷電的形象。胡昌健說,「龍的原型來自春天的自然景觀——蟄雷閃電的勾曲之狀、蠢動的冬蟲、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現的雨後彩虹,等等……其中虹是龍的最直接的原型,因為虹有美麗、具體的可視形象。」尹榮方的看法別緻一些,他認為,「中國人傳說中的龍,原是樹神的化身。中國人對龍的崇拜,是樹神崇拜的曲折反映,龍是樹神,是植物之神。龍的原型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主要是松)一類喬木。」「松、龍不僅在外部形象上驚人地相似,而且龍的其他屬性,與松也同樣驚人地相似。」
恐龍遺記說 葉玉森、徐知白及美國學者海斯等主張龍的觀念應是遠古先民對於巨大的爬行動物恐龍的記憶,或主張先民因對恐龍的恐懼而產生龍崇拜,王大有說,「龍,被古人公認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還是恐龍。古人以具有四足、細頸、長尾,類蛇、牛、虎頭的爬行動物為龍,這可能是古人當時見到並描繪下來的某種恐龍形象……或許古人見到的龍,真的就是恐龍,後來它們漸漸見不到了,才把它的同類海鱷、灣鱷或揚子鱷與其視為一類,加以崇拜。」
外邦傳入說 章鴻釗認為中國的龍就是西方文化中的毒龍,約在黃帝時期傳人中土,英國學者史密斯認為世界上的各大文明皆有龍,而且所有的龍都出於同一個文化發源地——巴比倫,中國的龍同樣也是巴比倫古龍的後裔。
模糊集合說 對於龍的起源和本質,龐進提出了「模糊集合說」,即認為龍是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霧、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中國龍起源於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是原始先民對身外異己力量模糊崇拜的產物,是以現實生物和自然天象為基礎,貫穿著、體現著模糊思維的藝術創造。
總評 作為古生物的恐龍,滅絕於距今七千萬年左右的中生代,最早的猿人生活於三百萬年以前的更新世,中間相差了六千多萬年,因此,猿人是不可能看到恐龍的,也就更談不上對恐龍的記憶和恐懼,顯然,龍為恐龍遺記說,是站不往腳的。 章鴻釗是中國文化西來說的主張者,其觀點僅僅是一種理論假設。西方文化中的毒龍和中國文化中的神龍在與水的關係上有相似之處,但總體上差異很大,史密斯的說法緣於他的極端傳播論,即堅持認為世界文化發源於埃及和巴比倫,兩人的觀點都產生於本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中外學者對文化現象研究的深入,中國文化西來說和極端傳播論都失去了市場,龍為外邦傳人說也就為學術界所不取了。 對龍為圖騰合併說也有比較大的爭議,否定的觀點認為,「迄今為止,考古學,歷史學均無可信資料證明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至於兼并與融合其他以馬,狗、魚、鳥、鹿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的說法更是完全出於臆想。」
學者們還指出,將中國古文物上出現的動物造型或紋飾視作圖騰的表現形式,也是非常錯誤的。因為考古學中的某一類型文化與社會學中某一氏族部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還有的學者從圖騰文化的基本特徵提出悖論,如:幾乎所有圖騰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具體的生物或無生物,而龍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神物」;圖騰是氏族群體成員崇敬的對象,是不得損害、毀傷或殺害的,而在中國的古代典籍和神話傳說中,不乏貶龍、辱龍、斗龍、斬龍的載述。
中國國際龍文化交流協會(CIDC)
中 華 龍 文 化
【宗 旨】 承傳龍的文化,團結龍的傳人,振興龍的故鄉,弘揚龍的精神。
【龍的傳人】 中華龍的形成,貫穿於中華民族的多元融合的過程之中。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 龍與盤古一起,成為開天闢地的創造神; 龍見證了伏羲女媧的婚配,而使人類得到世代的繁衍; 龍協助黃帝贏得了戰爭,為華夏的統一立下不朽的功勳; 龍幫助夏禹治理洪災,為千秋萬代造福……。 凡是源於中華大地的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都承領過中華龍的福祉;因此,都被稱為「龍的傳人」。
【龍的精神】 龍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參與者和見證者,「龍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 中華龍的精神,是民族和諧、凝聚團結的精神! 中華龍的精神,是造福人類、服務社會的精神! 中華龍的精神,是開拓奮進、振興騰飛的精神!
【龍的文化】 中華大地是龍的故鄉,龍文化無所不在。龍是中華民族政治、思想、文化、信仰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們通過祈禱祭祀,傳遞龍的資訊,呼喚龍的靈魂! 人們通過繪畫造像,展現龍的形象,顯示龍的神力! 人們通過文章著述,探討龍的源流,索解龍的秘密! 人們通過歌舞戲曲,傳承龍的神性,振奮龍的精神!
【龍的造型】 中華龍,從新石器時代到宋代,已經走過了六七千年的歷程。北宋著名美術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錄》中提出龍的造型「三停九似」之說。 「三停」,即龍的「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三部分的長度要基本相等。 「九似」,即龍的「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龍的發展】 中華龍的六大發展階段: 1.原始社會龍;2.商周時代龍;3.秦漢時代龍;4.魏晉隋唐龍;5.宋元時代龍;6.明清時代龍
一、原始社會龍:(西元前約6000年前至西元前1600年) 中華龍的形成過程,源自新石器時代,歷經河姆渡文化、仰紹文化、龍山文化和紅山文化,進入中國第一個有國家建制的朝代—夏王朝。 原始時期的龍,從出土的陶器殘片上的圖形,結構簡約,形象樸素;是當時人類對蛇類、魚類、蜥蜴等動物圖騰發展而來。
二、商周時代龍:(西元前1600年至西元前247年) 自商代開始,龍的形象逐漸被定型;其形象被廣泛用於玉器、青銅器上。龍的造型從初期短小側身、一腿一足的玉龍,逐步發展到青銅器上兩首相對的「鱷形龍」,或首尾相接的「蛇形龍」。其突出特徵是有了角,是商代人將「角」崇拜融入「龍」崇拜的結果。春秋戰國時期,龍的形象開始出現清新的藝術風格,突出了圖案裝飾的華美複雜,出現了「群龍」和「交龍」,以及造型怪異的龍形。
三、秦漢時代龍:(西元前246年至西元219年) 秦漢時期,由於封建社會已經進入統一強盛的發展階段,龍的形象也由繁雜走向規範和定型,種類也日漸其多,出現了青龍、應龍、蒼龍、蛟龍、雲龍、龍車等造型。特別是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神,象徵祥瑞,其紋飾大量應用於瓦當、銅鏡、畫像石中。漢代龍的造型,出現明顯的「線性化」,軀體日趨於細長,龍頭增大,面頰變短,額角變寬,龍形起伏有至。
四、魏晉隋唐龍:(西元220年至西元959年) 魏晉時期,由於佛教的興起,龍的造型呈飛舞騰空狀,瀟灑飄逸,含有「仙氣」。至隋唐時代,已到成熟期,一類出現於宗教載體(碑石、墓刻等),以通天神獸為主;另一類出現於實用器皿、建築物體上,以吉祥瑞獸為主。龍的形象也由威嚴兇猛而演變為體態豐腴、雍容華貴,呈現出一派大唐盛世的文明氣質。唐代龍紋口角加深,上唇翹起,雙角分開,脊背帶鰭,龍身多均勻細密的網狀鱗紋,多以三爪為主;常以雲紋、火紋、水紋襯托配合。
五、宋元時代龍:(西元960年至西元1367年) 宋元時期,龍的造型開始向規範化、藝術化發展,並進入純藝術領域。宋代器物龍紋製作精美,運動靈活;或遨遊于波濤之間,或穿戲於花叢之內,或騰飛於煙雲之中,給人以美感。由於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龍紋成為皇室專用,造型呈峻嚴之神態,雄猛有力,象徵皇權的至高無上。龍的形體越了越長,龍身似蟒,腿足細短,爪尖內勾,上齶尖唇漸失,下齶開始上翹,尾部與軀幹連接勻整而複歸蛇態,充滿生氣。龍紋多為三爪或四爪,五爪為皇室專用。
六、明清時代龍:(西元1368年至西元1911年) 明清時代龍紋進一步趨於裝飾化、圖案化。明代龍特徵粗狀角,發、須、眉、鰭、肘毛等一應俱全;同時,興起正面龍,極度突出莊嚴與威懾力,更顯皇家氣派。清代龍形體略顯秀麗、生動,創作上以精雕細刻、刻畫入微取勝。明清龍形態多樣,造型各異;有團龍、蟠龍、行龍、翔龍,以及對龍、九龍、十龍之分。
承傳中華巨龍精神 再塑古都世紀輝煌
中國國際龍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季方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 龍,是中國人民根據美好的願望而塑造的最靈異最光艷的文化動物;吉祥、神聖,生氣勃勃,矯健有力,或活躍於瀚海,或騰飛於雲天;是中華民族政治思想、文化藝術、宗教信仰和社會習俗的結晶,奮發圖強、堅毅拼搏的民族精神的象徵和獨特標誌。龍作為原始圖騰,對中華民族後世產生的巨大而久遠的影響,是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原始圖騰所無法比擬的。 當你漫步在萬世帝王之都北京故宮太和殿,仰視著那九龍蜿蜒的髹金鏤雕蟠龍寶座;當你凝神於千年古都西安龍首原上那氣吞萬千的大明宮遺址,可曾感受到當年這宏偉輝煌、瑰麗博大的天宮玉宇,所帶給我們的強烈振撼? 當你登上十朝古都南京中山陵最高一級台階,俯視虎踞龍蟠的石頭城;當你留漣於天堂名都杭州西子湖畔龍井村,雨中低吟蘇東坡的「濃妝淡抹總相宜」,可曾品味到古往今來無論是雄才大略的政治、軍事家,還是淡泊一生的文化巨匠所追尋的海納百川的精神境界? 也許,你曾為七朝都會開封龍亭那金碧輝煌、宛如天上宮闕的巍峨氣勢所驚嘆不已;也許,你曾在九朝名都洛陽龍門石窟前,感悟到這2100多個窟龕、10多萬尊造像的萬千氣度;也許你曾在安陽殷墟,面對燦爛的饕餮紋青銅巨鼎為龍生九子而突發奇想;也許,你曾在中華古都的發祥地鄭州商都遺址五龍峰上,追思人類文明的源頭……。 這就是中華龍與龍的傳人!這就是中華先人們留給我們獻給世界的無價瑰寶!在這古老而文明東方巨龍的故鄉,龍的傳人構築了鄭州、安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和北京八大古都及100多個歷史文化名城,留下無數珍貴的自然與人文資源,成為中華文化珍貴的結晶。從鄭州商都到北京紫禁城,無論是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在邊遠的村寨,龍無所不在。龍作為中國人思想觀念的載體,融通貫穿於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與文明發展的全過程,成為中華歷史文化最典型、最優秀的代表,中華文明史的高度濃縮。中華龍以多元集納、相容創新,鎮懾邪魔、濟澤蒼生,開拓奮進、和諧天地的精神底蘊,成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圖徽與象徵。進入21世紀以來,歷經數千年風雨的龍的傳人,以嶄新的姿態向人們講述著歷史,創造著現在,開拓著未來,塑造著龍的故鄉新的形象。「龍的傳人」,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龍的精神」,已成為大中華的一面偉大旗幟,中華民族五千年堅強不屈、奮鬥拼搏的生動體現! 龍的民族締造了偉大的龍文化,龍的傳人熔鑄了永恆的龍精神! 我們將團結海內外龍的傳人和國際友好人士,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宗旨,承傳中華龍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中華龍的故鄉絢麗的風采,爭取為促進人類文化與文明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轉貼 中華龍文化
那遠古的初態,是誰傳告下來? 天地還未成形,憑什麼來考證?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誰能分辨極限? 天氣運動,克盈無形。 如何可以識得天地? 禹用應龍。 如何溝通江海? 應龍怎樣以尾劃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經歷? 日光無處不到, 燭龍如何再照? 太陽尚未升起, 神樹為何閃耀光華?
在屈原的時代,對龍敢於疑問的人畢竟是少數,因為龍具有神的意象。但屈原提出的這類問題,卻一直在歷史的山谷中激起迴響。當我們倘佯於九龍壁前,漫步於紫禁城中,或仁立在太和殿內時,威武神奇、神態各異的龍的形象,使人有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真像它們就要噴雲吐霧、騰空而去。但科學與理性告訴我們,龍是一種虛構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許多動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組合而成。漢代學者王充就曾指出過,龍的角像鹿,頭如駝,眼睛如兔,頸如蛇,腹似蜃,鱗如鯉,爪似鷹,掌如虎,耳朵像牛。龍的這種形象是如何形成演變和發展的?要回答這類問題,需要我們把目光移向遙遠的史前時代。
我們的先民從猿轉化為人類時,面對的是十分艱苦的自然環境。由於生產能力的低下和知識的落後,原始人類一方面要竭盡全力,從自然界中獲取賴以生存的食物和其它資源,一方面又對強大而神秘的自然界產生崇拜與敬畏,這樣便逐漸產生了原始的宗教和巫術。原始宗教認為自然萬物都是有靈的,而且冥冥之中,還有主宰自然界的「神」。這個(或多個)神掌握著宇宙間的一切權力,可以福佑人類,也可以懲罰人類。但人們可以通過巫與神相通,求得神的庇護和幫助。
在原始宗教中,對動物的崇拜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人類最初的經濟活動是狩獵,因而動物是人類在自然界中最感興趣的對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動物果腹,還要躲避那些對自己生命構成威脅的兇猛動物的襲擊。在這個過程中,原始人對某些動物的體態,如鱷、鯢、蛇、鳥及某些昆蟲等,以及這些動物奇異的能力,如可以翱翔於天空、潛游於水底,可以無足而行,可以蟄伏而屆等,產生了崇拜和幻想。
對動物的崇拜和對自然現象的崇拜,成為巫術活動中的極重要的內容。原始人類往往把狩獵的成功與失敗、是否遭到猛獸的危害與主宰自然界的神聯繫起來,看作是神意志的表達,而這些動物就成了神意志的體現。由此產生了原始人的獻祭活動,即在狩獵歸來後,先要以獵獲動物的一部分祭神,對神的賜予表示感謝,然後才食用。在這種活動中,獻祭的動物就成為人與神聯繫的中介,在這些動物身上表達著原始人對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當原始人類由狩獵經濟向農業與畜牧業經濟過渡後,雖然獵獲動物作為食物來源的重要性逐漸減弱,但在獻祭中以動物為祭物這一點並沒有變化,動物依然作為人神溝通的工具。
由此,獻祭的動物也逐漸神聖化。
這種獻祭活動最初可能是簡單的,但逐漸演化成一種莊嚴的儀式,並且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項,如部族成員疾病、死亡,部族之間的衝突,狩獵、耕種採集、遷徒等等。儀式上除了以動物作為祭物外,還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禮器。在這些祭器和禮器上,原始人類以極為虔誠的心情,繪出或刻出他們所崇敬的各種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雲、動植物等。這些彩繪或雕刻雖然是一種摹擬,但不少摹擬,特別是對動物的摹擬進行了誇張,在誇張中體現了創造者的宗教觀念。因此,這些由摹擬而形成的圖案、飾紋或雕刻不僅與原型動物有了某種差別,而且具有了神聖的宗教含義。正是在這種具有宗教性的動物形象中,出現了最初的帶有龍特徵的動物紋飾,專家們把這種紋飾稱為原龍紋。
1987年,考古學家在河南濮陽西水坡的一處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發現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殼擺塑的「龍」的圖案。在甘肅也出土過繪有鯢紋的彩陶,在東北的遼河流域發現過距今5000年的玉「龍」,山西出土過帶有「蟠龍紋」的彩陶。當然,這種「龍」與今天我們見到的龍形象還有很大的差距。
遠古「龍」的起源,除了上述原始宗教與巫術的原因外,還與圖騰崇拜有一定的聯繫,圖騰是原始社會中一個氏族的標誌,又稱為族徽。氏族社會中,人們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種特定的動物、植物或其它無生命的東西,這種物種就成為氏族祖先的象徵和保護神。據古代文獻記載,中國不少氏族曾以龍為圖騰,如遠古的黃帝、炎帝的氏族,共工氏、祝融氏、堯、舜、禹的氏族,以及吳、越等氏族。但是,這些文獻成書較晚,屬後人的追述,文獻產生時,龍的觀念已經形成,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記述上有附會和渲染加工的可能性,古代氏族的圖騰傳說往往變成了神話故事,不過還是留下了一些蛛絲馬跡。據專家考證,這些所謂的龍圖騰,實際上是與後來的龍形象相近的蛇、鱷、蜥蜴等動物。這些動物在氏族的祭祀中,不僅被賦予了神聖的意義,而在形態上也被神化。在漫長的遠古歲月中,動物圖騰形象與其它原始宗教中動物崇拜形象融和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龍形象。
「龍」脫掉「原始」二字,即由原龍紋變成真正的龍紋,約在商代。約公元前21世紀,中國產生了第一個國家政權——夏王朝。夏之後是商王朝。商的國勢強大,空前繁榮,《詩經·商頌》中說,商「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商的國土千里之廣,廣大的國土上到處都有民居住,商的疆域達於四深,四海中的人都來讚美商王朝,人數眾多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商王朝的強盛和一統,推動了不同區域問的文化交流,如百川歸海,文化在商代出現了空前的融和。商人在文化上比較開放,肯於接納其它類型的文化,有利於文化的融和。商王朝非常重視宗教與巫術,也就十分重視宗教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禮器——青銅器的鑄造。青銅器作為溝通天他的禮器,本身就有宗教的意義,青銅器上的紋飾則有更濃郁的宗教色彩,即通過各種象徵性的紋飾,向人們展示應崇拜的神靈,求其保護,免受怪物的侵害。這種紋飾中,原龍紋成為主要的部分。
「龍」在商代形成的一個突出標誌是龍開始有了角。當然這時龍角的形狀還不固定,有的如長頸鹿,角呈錐形;有的如綿羊,角向後卷;也有的如花冠,還有的似羚羊,此外還有前卷型、虎耳型、螺旋形等各種形狀。商以前的龍形象中並沒有角,在商代龍卻生出角來,其中原因,在於商代對角的崇拜。
在動物中,角一般是雄性動物才會生有,而且碩大強壯的角,往往是強壯有力的象徵,因此角受到遠古先民們的重視和崇敬,成為祭祀等宗教儀式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商代對角的崇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但祭祀的犧牲必須有角,而且依場合的不同,角的大小形狀也有不同。祭天地時用作犧牲的牛,角要如繭栗大小;祭拜祖先時用作犧牲的牛,角以能握在手中而不出把才算合適;宴請賓客用的牛,角要一尺長;有時用來祭把的牛,還要求兩角要平齊,絕對時稱,要有光澤。《詩經·周頌》中曾有讚美角的句子:「殺時惇牡,有俅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詩句的大意是:「殺了那頭公牛吧,它的角又彎又美,用它來祭把天地社稷,就可以繼承祖先的神力。」商人給本來無角的原龍加上各種角,是因為他們認為角有神性,有了角,龍就更有了溝通天地的神性了。有了角之後,原龍紋就擺脫了原型動物的形態,而成為一種與世間任何動物都不同的神獸,商人還用相同的手法,托象、虎、豬、鱷等動物的不同器官加到龍的身上,從而使龍的形象更為神奇。這種經過藝術改造加工後的龍與我們現在見到的龍形象已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有個別形體部分的差異。
不僅原始宗教的動物崇拜和圖騰崇拜成為龍形成的源頭之水,一些奇特罕見的自然現象也匯入了龍形成的溪流。由於龍的形象怪異、能力神奇、有通天的本領,一些奇特的與龍的含義或形象有某種相似的自然現象也被附會成龍。如《山海經》中記載說,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一座山,稱為章尾山,山上有一條「燭龍」,這條龍人面蛇身,體長千里,兩眼立生,就如兩條直縫。它以眨眼來控制晝夜的變化和時光的流轉,閉目為夜,睜眼力晝。晉人曾有詩云:「天缺西土,龍銜火精,氣為寒暑,眼作昏明,身長千里,可謂至靈。」燭龍的居住地是日光照不到的「寒澤」。據專家考證,所謂燭龍,實際上是北極光。雨後彩虹也被附會為龍,彩虹繽紛的七色、宛若拱橋連接天地的形態、與雨和水的密切聯繫,極易使遠古先民們將彩虹與龍聯繫起來,甚至認為這是一個雙首的龍吸水於江河。此外,巨大的龍捲風、雷雨天氣中的霹靂閃電,都易被古人當作是龍或龍的活動。
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離今天的時間不會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採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穀物以求收穫。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製石器、骨器,手工製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
為什麼魚類穿游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麼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為什麼海浪翻卷,虹貫長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
他們模糊地猜測到,應當有那麼一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有一個頭領那樣;或者說,這些動物和自然天象是這個「神物」的品性體現,像人要說話,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罵一樣。
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為我們的「時間定位」提供著證據。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岩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岩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接下來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出土的距今達七八千年的陶器龍紋,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距今達七千年的彩陶細頸瓶龍紋,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龍紋等。
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起點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長足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了。這個「基本」有兩個意思,一是說構成龍的框架、要素、樣式,秦漢時都基本具備了;二是說龍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納新的系統,它並不滿足秦漢時的基本成形,之後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還都在不斷地加減、變衍和發展。
龍是怎麼形成的?歷來眾說紛紜,有從鱷、從蛇、從蜥蜴、從馬、從豬、從閃電、從虹霓等等說法。筆者的觀點是「模糊集合說」,其思路是這樣的:新石器時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維面對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維又是以直觀表面性、整體關聯性、非邏輯的神秘性和群體表象性為待征的「模糊思維」。這樣的思維足以導致我們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確、不唯一地將身外世界的種種對象,集合、升華成若干個「神物」,然後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難以捉摸的,模糊思維的直觀性和表面性,使他們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將雲、雷電、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運用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將魚、鱷、蛇、蜥蜴,以及豬、馬、牛等動物的生活習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們看來,雲、雷電、虹等在天上彎轉,都和雨相關,差不多是一類;魚、鱷、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親近,大體上也是一類;豬喜歡水,馬、牛等也都離不開水--河馬、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一回事,那麼,和雨相關的在天上彎轉的雲、雷電、虹等,就和與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游的魚、鱷、蛇等差不多都是一回事了。雨水適度,牧草豐茂,穀物有成;雨水乏缺,葉草乾枯,百穀旱絕;雨水過量,人畜受淹,農田泡湯。生產和生活不能不依賴雨水,雨水卻常常讓人們依賴不上。再看這些與雨水相關的物象:雲團滾滾翻卷,變化萬方;雷電叱吒長空,霹靂千鈞;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還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長短參差,陰森怪異的魚、鱷、蛇、蜥蜴等等:這一切是多麼神秘,多麼雄奇,多麼可怖可畏啊棗令人驚懼不已!
於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個「神物」,主管這一切,總領這一切,支配這一切,排演這一切。這個「神物」,體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膚色是多樣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還應當是有頭有尾的,能起能卧的,擅爬會游的,彎轉曲折的,快速行進的;總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於變化的,天上可飛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種種「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著特別特別密切關係的。
該怎麼稱呼這個「神物」呢?人們發現,雨水降臨時,烏雲洶湧,電光閃閃,相伴隨的,是「隆隆」的雷聲;海潮漲落,龍捲風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發出「隆隆」的聲響;而鱷、牛、蟒蛇等動物的吼叫,也和「隆隆」聲接近;而「隆隆」聲本身具備著粗壯、雄渾、深沉和悠遠等特點,給予人的感覺是恐怖、壯烈、崇高和神秘。於是,人們就取其聲,將這個模糊集合起來的「神物」,以「隆」這個音呼之了。
「神物」的發音是擬聲,「神物」的形象該是個什麼樣子呢?一些人說像魚,一些人說像鱷,一些人說像蛇,還有一些人說像雲,像閃電,像虹霓;也可能今天看像這個,明天看像那個,後天看又像別一個;還可能覺得既是這個又是那個,升到天上就是雲是閃電是虹,落到水中就是魚是鱷是蛇,來到陸地就是豬是馬是牛。模糊思維是不講邏輯、意識不到矛盾的,這種思維容許同一個物體在同一個時間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容許部分和整體、單數和複數的同一。
造字的時代到了,需要給這個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個符號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像形為之。那麼,讓這個神物像什麼形好呢?有人說像鱷,就造了幾個像鱷的「龍」字;有人說像蛇,就造了幾個像蛇的「龍」字;還有人說像閃電,就再造幾個像閃電的「龍」字;另有人說身子像鱷像蛇還像閃電,頭卻像馬像牛還像豬,那麼就造幾個像這像那像……的「龍」字好了。於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樣的「龍」字。後來,逐漸演化,直到最後簡化成現在這個「龍」。
這樣,我們就可以說:龍是中國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先民們是以現實生物和自然天象為基礎,將自己的對身外世界的畏懼、依賴、疑惑、想像、崇拜等等,都貫穿、投注、體現到龍的模糊集合中了。
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龍無疑是古人的一種藝術創造。它是從魚、鱷、蛇和雲、電、虹等一個個具體物象而來,經過由眾多人參與的模糊集合,形成一個建立在各個具體物象之上,又涵蘊著各個具體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用一句人們常說的話,就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其間滲透著、灌注著古人的神話猜想、宗教體味、審美快感和藝術情趣。
圖騰(Totem),原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辭彙,意思是「他的親族」。圖騰崇拜的核心是認為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緣關係,是本氏族的始祖和親人,從而將其尊奉為本氏族的標誌、象徵和保護神。世界各國不少學者,都對圖騰崇拜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現象做過考察和研究,普遍認為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曾經有過圖騰崇拜,其殘餘在近現代一些民族中還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龍圖騰說的是聞氏一多。
那麼,龍圖騰是如何形成的呢?
龍圖騰說由20世紀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還成為占統治地位的觀點。到了20世紀80年代,一些學者開始質疑龍圖騰說,並出現一些否定性觀點。如:「無論如何,圖騰物總是自然界中實有的物體。因為說到底,圖騰制體現的也正是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因此,如果依據通行的理論和被學界接受的材料,龍作為一種圖騰同時又不存在於自然界中是難以令人接受的。」(閻雲翔)「迄今為止,考古學、歷史學均無可信資料證明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至於兼并與融合其他以馬、狗、魚、鳥、鹿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的說法更是完全出於臆想。」(劉志雄、楊靜榮)
學者們還指出,將中國古文物上出現的動物造型或紋飾視作圖騰的表現形式,也是非常錯誤的。因為考古學中的某一類型文化與社會學中某一氏族部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從時空範圍上講,前者比後者大得多。因此,某一類型文化中的某種紋飾與某一氏族的圖騰劃等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還有的學者從圖騰文化的基本特徵提出悖論,如:圖騰是氏族群體成員崇敬的對象,是不得損傷、殺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國的古代典籍和神話傳說中,不乏貶龍、辱龍、斗龍、斬龍以及食龍的載述。
龍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靈異、征瑞、兆禍、示威來概略。 在龍的神性中,「喜水」位居第一。這是因為,龍本來就是「水物」和「水相」,或者說,龍本源於「水物」和「水相」。龍的諸多的模糊集合對象,可以說都是「水物」或「水相」。魚、鱷、河馬、海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處水濕陰潮之地;豬、陸牛、陸馬、鹿等離開水也活不下去;而雲、雷電、虹、海潮、龍捲風、泥石流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水關係密切棗似乎完全可以用「水相」稱之。本源於水物、水相的龍,怎麼可能不「喜水」呢? 「喜水」的神性,使龍對行雲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職特別勝任。 「好飛」在龍的基本神性中佔有特別重要的位置。龍之「好飛」,原因有這麼幾條:一是作為龍的模糊集合對象,雲、雷電、虹霓等本來就是飛騰在空中的「天象」;二是魚、鱷、蛇等在水中潛游之快,馬、牛、鹿等在陸地上奔跑之速,都類似於「飛」;三是古人由於思維的模糊性,往往將潛游於水中的魚、鱷、蛇等,奔跑於陸地上的馬、牛、鹿等,和飛升騰躍在空中的雲、雷電、虹霓等看成一個神物的不同表現,從而認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飛。四是人類自從有了精神生活以後,就一直幻想超越自身的局限,擺脫現世的苦累,飛騰、翱翔到高妙闊遠、有星星,有月亮,白雲繚繞的空中去。而龍作為寄託著、體現著古人理想的神物,要是不能飛,不好飛,那也就不是龍了。 「好飛」的神性,使龍很自然、很方便地成為某些神仙、聖傑、帝王的乘御對象。 「飛」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遼闊、至高無上的天空。因此,「好飛」必然「通天」。早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黑陶雙耳盆上,就有將「魚藻紋」和「鳥紋」刻劃在一起的圖案,陝西北首嶺遺址出土的「鳥魚紋」(亦稱「龍鳳紋」),也將天上飛的鳥同水中游的魚棗龍的模糊集合對象聯繫起來,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龍的模糊集合之初,龍就開始有了「通天」的意味。後世的許多建築雕刻、繪畫,人們都讓神龍出現在浩渺無垠的昊天雲氣中,如北京故宮的雲龍望柱、天壇的雲龍石、孔廟的戲珠飛龍,等。 龍「喜水」,水聚流於地;龍「好飛」,飛升於雲天。於是,龍就具備了溝通天地,做天地間的橋樑和信使的能力。那些帝
龍的圖騰形象自商代形成後,隨著悠悠歲月的流轉,其形象也在變化和發展,政治的興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滄桑,歷史的一流一脈都在龍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淺的痕迹,產生過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在商代,龍被作為一種形態怪異的神獸。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給人強烈的神密感和一種獰厲的美,顯示出龍有超越世間的神的權威。商代的龍主要鑄造刻飾在青銅禮器上,線條錯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銅禮器那厚重沉穩的造型,使龍有一種巨大的威懾力,折射出一種無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紀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較為濃烈,這是因為周伐商並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無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來對商進行懲罰。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奪取了天下。周人打敗商人後,不但奪取了體現商人通天權力(實際上是統治權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鑄的禮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觀念。據說周人伐商之時,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鳳,口銜玉硅(也有記載說是口銜丹書)落在周的社廟,代表上天降瑞應給周,所以在周代的禮器上,鳳的形象更為突出,龍的形象趨於弱化,甚至在一些圖案中,將鳳的冠狀物安到了龍的頭上,龍的體態少了那種張揚和獰厲,失去了商代龍的攝人氣勢,變得比較平和,更趨於藝術化與圖案化。
春秋以降,禮崩樂壞,政治上群雄割據,學術上百家爭鳴,原始的宗教觀念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其中重要一點,是原始宗教中吸收了陰陽交合、化育萬物的思想,與此相應,龍也逐漸演變成以陰陽相合為特徵的吉祥圖案,出現了大量的蚊龍、蟠曲龍以及龍鳳合壁的造型。龍的形象也不僅僅出現在禮器上,開始出現於一般的日用器具,如銅鏡、絲織品、帛畫上,變成了一種突出祥瑞氣氛的圖案。龍的形體上突出了獸的特徵,龍被加上了與虎相似的四足,使龍看起來更像是用四肢奔跑而不是如蛇、鱷那樣爬行。這種加工使龍變得孔武健駿,神采飛揚。
秦漢時期,龍的形象基本定型,即長角、尖耳、獸足,蛇軀。由於自秦漢始,皇帝被說成是真龍天子,所以龍就有了三重的含義:一是通天的神獸,二是君主的化身,三是吉祥瑞獸。
秦漢後,表現龍形象的,一般不再是鑄造的青銅或其它金屬的禮器,而主要集中在帛畫、墓畫、畫像磚石、石玉雕、陶瓷彩繪上,風格上更加藝術化與世俗化,宗教的色彩逐漸淡化。雖然風格也有差別,如六朝時期的南朝,龍像往往是傲骨嶙峋、瀟洒恣肆,而北朝時則華貴雍榮、矯若流雲,但總體上變化已不大。 隋唐時期,除了一般傳統的龍形象外,又出現了一種龍首魚身的形象,學者稱其為「魚龍變紋」。「魚龍變紋」的產生,除了龍的歷史淵源的因素外,還與當時的社會心理現象有密切的關係。
在龍的形成史上,魚本來就是龍的原摹本之一,在上古神話中早就有魚變龍的傳說,在古代典籍中更是言之鑿鑿。據說大禹在治理黃河時,曾將河東界的龍門山鑿開里余,名為龍門。
黃河從龍門流過。每年春未,就會有黃鯉魚爭先恐後地從各江河游到龍門之下,若有能逆湍急的水流躍上龍門者,就可化為龍。當有魚躍上龍門時,不僅雲雨相隨,而且還有天火自後燒其尾。正因為如此兇險,所以一年之中,能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條,未能過龍門者,點額而返。這就是中國民間傳說的「鯉魚跳龍門」。從這個傳說的角度看,龍首魚身正是變化過程中的形象。
然而,龍首魚身的半龍形象在隋唐時代的興盛,並不完全是上古傳說的誘惑,而是人世「龍門」帶來的效應,這座人世龍門,就是隋唐時期興起的科舉制度。
東漢直到南北朝,是豪門大族的時代和天下,朝廷用人行政,重視的不是人的才情能力,而是出身門第,這一套制度稱為「九品中正」制度,也叫門閥制度,結果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政治上的黑暗自不待言。隋唐王朝建立後,統治者為擴大自己的統治基礎,創立了科舉制度,即通過考試來選拔入才,授以官職。科舉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文人既憎恨又依戀的一脈長流,多少文人的升沉榮辱都與科舉息息相關。
一代代知識分子的最高願望,就是通過科舉考試而進入統治集團,躋身上流社會。所以「金榜題名」就成為人生的一大快意。科舉並不特別重視門第出身,對那些出身寒微的讀書人有特別的吸引力,一旦高中,便可平步青雲,即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與鯉魚躍龍門的情形頗有相似之處,所以人們就把科舉看成是寒士的「龍門」。
有人乾脆就把考場的正門稱為龍門。如《紅樓夢》第一百一十九回寫寶王與賈蘭一同去應科舉,考完後寶玉不見了蹤跡,賈蘭回到家中說道:「我們倆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來,在龍門口一擠就不見了。」大詩人李白在《贈崔侍卿》一詩中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詩中即以不得成龍的魚比喻科舉落第。在這樣的社會文化氛圍下,象徵著變龍的「魚龍變紋」自然適應了人們的心理需要而成為受人喜愛的瑞符了。
宋代以後龍的形象更趨藝術的完善。在中國古代,宋王朝的地位非常奇特,它沒有漢的威風,也沒有唐的氣魄,給人一種頹靡、軟塌塌的感覺。宋立國不久便被北方的少數民族逼得節節南退,北宋成了南宋,最後偏安的小朝廷又不得不向敵人稱臣納貢。但是當時中國社會的文化與經濟發展卻沒有因宋的孱弱而停滯,相反,卻在十分迅速的發展。當時各個學科都有學者對歷史遺下的資料進行整理總結。哲學上有理學的輝煌,出現了二程(程頤、程灝)和朱熹這樣的大學者。
歷史學方面有《資治通鑒》和它的作者司馬光。金石學、醫藥學都有集前人大成的理論著述行世。在這樣的大背景烘托下,龍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不但龍的形象已基本掙開宗教的樊籬,而且出現了一整套畫龍的理論,你之為「三停九似」,所謂「三停九似」,即是說在畫龍時,龍首至前肢、前肢至腰、腰至尾三部分長度相等,九似即角似鹿、頭似駝、眼如兔、項似蛇、腹如蜃、鱗如魚、爪似鷹、掌似虎、身如牛。
宋人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不僅闡述了「三停九似」之法,而且強調畫龍要「窮游泳婉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在畫龍的鬃、鱗和肘毛時,筆畫要壯快、細緻,要看上去是從肉中生出。他還說,龍飛上天后有層雲隔阻,落入淵後又潛於水底,人不能見到,所以畫龍難以說成是形似,但也不可隨意,揮毫落筆、筋力精神應契合於唐吳道子畫鬼神的理論。宋代畫龍理論不僅成為後世畫龍的框范,也使龍的形象越來越進入純藝術的軌道,突出了龍的審美意義,使得宋代的龍形象更具美感。從現存的宋代器物上所繪的龍形象看,宋龍體態靈健,氣質雅俊,或騰飛於飄渺無定的雲靄,或出沒於崩雲裂岸的狂濤,雄奇而不怪異,洒脫而不張狂,令人賞心悅目。
元代繼宋代的流風餘韻,龍的藝術形象更為完善,也更為世俗化和規範化。與宋龍相比,元代的龍形象更趨一種協調和審美情趣的追求,龍頭扁長,龍目明亮,龍眉粗壯,龍角後伸,龍軀細長,顯得輕靈飄逸。宋元龍形象的藝術成就之所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與龍圖案在民間的普及分不開的。龍的怪獸、神獸的特徵逐漸淡化,凶霸之氣消失,甚至出現過龍遊戲於盛開的牡丹花叢之中的圖案,整個畫面充滿溫馨祥和的氣氛。
然而,龍形象的這種趨勢由於明、清兩代帝王加強了對龍的壟斷沒能繼續發展下去。明王朝的開基之主朱元璋出身貧寒,清王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他們都需要以龍來神化自己,說明自己是上承天命的真龍天子,有合法的統治權。出於這種需要,明、清的帝王在衣食住行各端都儘力以龍為飾,龍飾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帝王的專利。由於封建帝王的推崇,龍形象被廣泛地運用到各個藝術領域,以突出帝王的權威。今天我們見到的帶有龍圖案或裝飾的建築,大多建於明、清兩代,其中一些建築幾乎無處不龍。有人做過統計,僅北京故宮中的一座大和殿,就有龍紋、龍雕1.3844萬條。瓷器、漆器、金銀與琺琅器皿上,龍的圖案也被廣泛使用,從形態上看,既有頭尾相交、宛如花團的團龍,也有盤於樑柱之上、探首張爪的蟠龍,有踏水而行的走龍,也有騰飛於空的翔龍。龍的宗教與政治意義再次凸顯,形象也變得怪異可怖,並且出現了違反審美規律的正面龍首圖象,這種圖案中的龍雙目圓睜,目光如炬,爪舞牙張,鬚髮皆揚,透出一股兇惡之氣,實際上是要顯示出帝王的威懾之力。明清兩代特別是清代,是專制皇權鼎盛的時期,封建君主竭力樹立自己的威權,龍形象的上述變化正是皇權強化的結果,龍成了皇權的工具和象徵。
龍與封建帝主結緣後,一方面因帝王的推崇褒揚而愈顯尊貴,一方面又因帝王的驕橫無道而遭人憎惡。近人
在明代,龍還被人們附會出了一個繁盛的家庭。龍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彙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而演化為龍。然而並非所有的怪異獸像都百川歸海,納入了龍像之中,在與龍形象形成、發展的同時,一些怪異獸象也在發展,並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龍的某一種形象特徵。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聯繫起來。在民間,很久就流傳著龍生九子的說法,但是九子為何物,並沒有確切的記載,然而這一公案卻由於「真龍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結果。據說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來潮,問以飽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倉卒間不能回答,退朝後左思右想,又向幾名同僚詢問,糅合民間傳說,七拼八湊,才拉出了一張清單,向皇帝交了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
(蟲+八)(蟲+夏):性喜水,被雕成橋柱上的獸形;
嘲風:喜好冒險,因而人鑄其像,置於殿角;
睚眥:平生好殺,喜血腥之氣,其形為刀柄上所刻之獸像;
贔屓:力大,其背亦負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龜;
椒圖:形狀似螺蚌,性好閉,鋪首銜環是其形象;
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獸頭之形;
蒲牢:平生好鳴,它的頭像被用作大鐘的鐘紐;
狻猊:喜歡蹲坐,佛像座下的獅子是其造型;
囚牛:性喜音樂,其形為胡琴琴桿上端的刻像;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自遠古以來,廣袤無際的天空一直是人們幻想馳騁的場所。
星河的浩瀚,明月的皎潔,朝陽的燦爛,雲霞的瑰麗,都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想,把天上視為人間無法比擬的美境;而斗轉星移的天象演化,冬去春來的四時變遷,電閃雷鳴、雨雪霜凍、洪水颶風乃至地震山崩、潮汐海嘯等自然現象與自然災害,又引起人們巨大的驚懼,認為上天存在著無限的權能,既可對人佑護,又可對人懲罰的神抵.這些神居住在美妙無比的仙境之中,注視著地上芸芸眾生的一舉一動,以威力來表達他們的喜怒。於是先民們產生了最初的仙及仙境的概念。按古代典籍《淮南子》、《穆天子傳》的記述,天分為三,崑崙之上有涼風之水,稱為下天,人登上可以長壽不死;再向上是中天,稱為懸圃,是無風無雨的靈界;再向上是上天,是大帝為首的諸神的居住之所。這裡有春山之澤,有清水之泉,溫和無風,飛鳥翔而百獸戲。
古人對仙境的設想並不是一個模式。除了西北高聳的崑崙外,東方浩瀚的大海也同樣激發起人們的想像力。《列子》中這樣描繪:在渤海東下知幾萬億里的地方,有一條大山谷,實際上是個無底的溝壑,稱為舊墟。天地間的江河之水,全都流到這裡,但壑中之水既不增,也不少。其中有5座仙山,分別是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每山高下周圍約3萬里,山頂平坦之處9000里。山與山相距7000里。山上有金石之台,禽獸個個通體潔白如雪,又有叢生的珠玉之樹,上結甘美異常的果實,吃了不老不死。仙山上所居之人非神即聖,不可勝數。一日之內即能飛翔往來。
我們知道,在原始宗教中,龍的摹寫原本是用以祭神的若干動物。在祭祀中,這些動物同時也有了神聖性,成為人與神溝通的中介,也是巫硯聯繫天人的助手,這些動物形象被繪刻到禮器上、並逐漸演化為龍紋之後,它們溝通人禪的中介或助手的作用被進一步放大,商周時代鼎器時尚一時,而且又多用龍紋來裝飾,體現的正是這一點。這時,獻祭犧牲的溝通天地、連接人神的作用已被鼎和鼎上的龍所承擔。龍成了人神聯繫的使者。《史記》中記載了齊國術士所說的神話:
「黃帝采首山的銅,在荊山下鑄成了鼎。鼎成後,有龍垂下鬍鬚,迎黃帝上天。黃帝登上龍背,群臣後官相隨而上者七十餘人。龍這時盤旋升天,一些人抓住龍鬚下放,以致將龍鬚扯下,黃帝的弓也掉在了地上。百姓看著黃帝冉冉升天,都抱著弓與龍鬚號啕大哭。」
龍溝通天地,並能飛升上天的功能使龍在遠古神話中被視為通天的工具,成了神仙們的坐騎或腳力。莊子在他的《追遙游》中寫道:「藐姑射山上有神人居住,這些柳人肌膚如冰雪般潔自,行動飄遲有如美女。仙人不食五穀,吸風飲露,能夠駕馭龍,乘雲氣而遨遊於四海之外。」《韓非子》中也引述過一段遠古傳說,說黃帝曾與許多神仙在泰山相會,黃帝駕象車、馭六龍,風神清路,雨神洒水,虎狼在前開道,鬼神在後護衛,下有騰蛇,上有鳳凰,威風凜凜。除黃帝外,其他的遠古聖人如瑞項、帝眷、夏禹等,部被描繪成能乘龍飛天的人物。楚國詩人屈原以熾熱而浪漫的筆觸將人乘龍的傳說變成了瑰麗旖旎的詩句:
「龍駕兮帝服,聊翱翔游兮周章。」
(駕起龍車,穿上帝服,暫時邀游四方。)
「駕飛龍兮北征,遭吾通兮洞庭。」
(我駕著飛龍向北行,轉道來到洞庭。)
「乘龍兮轔轔,高馳兮衝天。」
(神人駕起龍車,車聲隆隆,向上馳騁,直達天庭。)
春秋後,馭龍升仙的思想興盛一時,這是與當時社會的巨大變化有密切聯繫的。春秋以降,周王室衰微,中國社會進入了大變革、大動蕩的時代。傳統貴族逐漸失勢,新興地主階級新貴族興起,出現各國爭霸的割據局面。社會的變革直接影響到了社會的文化思想,各種救世思想萌生,出現了空前的百家爭鳴的局面。思想文化中人文主義與理性主義的趨勢增強,人與神的世界被拉近,神仙世界有了世俗的具象。如東海中的仙山方丈,傳說有許多龍聚集在那裡,有金玉琉璃的宮殿,不願升天的眾仙數十萬人都在此安居,並且如人間農事一般種植靈芝仙草,還要按畝課稅。另一仙山瀛洲長滿奇花異草,有千丈高的玉石,還有甘醇的玉禮泉,喝了泉中之水就可長生,洲上仙家多處,風俗頗似中國的江南。
與此相應,升仙的思想瀰漫於世,並且出現了許多自稱有仙術的術士。他們四處
升仙思想由於道教的產生進一步光大。道家與上古的仙家方士有著淵源關係。道教在早期主要追求生命的永恆,長生不死。要達到這個目的,或通過修鍊,死後靈魂升仙;或煉丹尋葯,吃後長生;或靈魂與肉體一起升仙,即舉形升仙,這一種被視為最高的境界:「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在舉形升仙中,龍被當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於是,仙雲裊裊,龍車轔轔,就成了漢、魏時代的藝術主題。各種質地的繪畫、畫像磚石、隨葬的器物包括棺木,都被飾以有升仙內容的畫圖,有的是以墓主升仙為主題,有的是以傳說中的仙人世界為對象。這些圖案紋飾里,龍那飄逸矯健的身影到處可見。70年代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幅帛畫,整個畫面分為三個部分,下部是巨獸與力士承負著板狀的大地,中部表現的是人間的情景,平台之上,有一老嫗徐行,前有侍者舉案跪迎,後有侍女拱手相隨。兩側有兩條巨龍,龍頭高昂直達天門,龍尾相繞曳至地底。畫的上部是天門之上的仙境,中有一天神人面蛇身,夭神兩側有日、月,其下是兩條展翼欲翔的飛龍。整個畫面表現的是墓主在龍的接引下升天成仙的情形。這種馭龍升仙的思想,到了隋唐以後,才漸漸的淡化。
在上古時代,龍因其有通天的能力又被人們與天象聯繫在一起。古人把天分為東西南北四宮,分別以青龍(蒼龍)、白虎、朱雀、玄武(一種龜形之神)為名。實際上是把天空分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個主要星宿連線成形,以其形狀命名。東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狀如龍,所以稱東宮為青龍或蒼龍;西方七星奎、婁、胃、昂、畢、角、參形狀如虎,稱西宮為白虎;南方的井、鬼、柳、星、張、翼、軫聯為鳥形,稱朱雀;北方七星斗、牛、女、虛、危、室、壁,其形如龜,稱玄武。於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又成為鎮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惡、調陰陽。四神之中,青龍與白虎因為體相勇武,主要地被人們當作鎮邪的神靈,其形象多出現在宮闕、殿門、城門或墓葬建築及其器物上,在最後一種場合里,龍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鎮懾邪魔,保衛墓主的靈魂安寧。
在中國龍文化中,龍不僅被視為一種通天的神獸,而且還被視為一種吉祥瑞獸。在古人看來,龍既然能溝通天地,具有神力,當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給人庇佑。當統治者順從天意、統治穩固、政治清明、社會繁榮、百姓安樂之世,就會有龍出現於世,代表上天表示鼓勵。這時的龍表示的是吉祥。「見龍」成了「瑞應」,即上天降下祥瑞以
龍的吉祥瑞獸的地位在戰國時期隨著五行說的興起而更為鞏固,也更受人重視。所謂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古人認為這五種元素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礎,由五行的不同組合而形成大千世界。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有一家為陰陽家,他們把五行說與陰陽說又糅合在一起,提出了一個神神秘秘的「五德終始說」,並用來解釋自然的變化與政治的變遷。所謂「五德終始」是說五行之間有一種相剋的關係,即一種元素可以制勝、克服另一種元素,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如此循環下去。這種相剋關係本來是古人對自然界觀察得出的某種粗略的規律性認識,但古人同時又把它運用到人類社會中,去說明政權的更迭與變化。按這樣的解釋,每一個朝代都有與五行相應的「德」,如周王朝為火德,秦王朝為水德,漢王朝為土德等等,五行的相剋導致了五德的相剋,於是水德勝火德,秦取代東周,而上德又勝水德,漢王朝又取代了秦王朝。漢代學者在五行相剋的基礎上,又創造了一套五行相生的理論,認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是往複循環。這相生的理論也被用到了政治上,即一個王朝的德如果不再有生命力的話,就會有另一個代表德的新王朝來取代,如堯禪讓給舜,就是火德生土德。
中國傳統文化中,上天與人世間存在著一種相應的關係,即所謂的「天人感應」,天與人事能相通,無能干預人事,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一個朝代如果統治有失,天會降下災害來警告,如果不能改正,天會降下怪異表示震怒,如果統治者冥頑不化,天就會降下禍咎以示懲罰,這種禍咎,就是按五行的循環來改朝換代。被上天選中的新的王朝或統治者因有德,上天往往要降下瑞符,作為新王朝有資格取代舊王朝的徵兆,一個王朝如果統治得好,上天也會降瑞符以示贊同、鼓勵,而龍是吉祥瑞獸,也就成了瑞符的首選。據《史記》記載,黃帝因是土德,所以有黃龍出現;夏代是木德,有青龍降於郊野;商代是金德,山中有銀濫出;周代是火德,天降下赤鳥;秦是水德,秦文公狩獵時曾見一黑龍。漢王朝建立後,一段時間裡沒能弄清自己是五德中的哪一德。文帝時一位叫公孫臣的人上書,說漢應是土德,土德的瑞符是黃龍,他建議文帝改正朔、易服色,使用黃色,以與瑞符相應。但當時任丞相的張蒼反對,張蒼認為漢應是水德,於是公孫臣的上書被置之不同。但3年後,有人向朝廷報稱在成紀(今甘肅天水一帶〕有黃龍出現,於是公孫臣的話「應驗」,時來運轉,當上了博士,而張蒼覺得無地自容,辭職回鄉。其實這條黃龍很可能是當時北方已十分罕見的鱷之類的水獸,地方官員藉機向朝廷報告得到瑞符,以圖得到皇帝的賞識,而朝廷也順水推舟,以龍的出現來紛飾太平。於是漢代土德就成了定說。
不但在王朝的更迭上龍被當作瑞符,有時某一地方官教化有方、治理成就突出時,也往往以龍作為瑞符,來向朝廷邀功。
東漢建武年間,北地大守曹風治理地方政績突出,感動了上天,有黃龍降於北地,於是皇帝賞曹風帛百匹,俸祿增加2000石。
漢代以後,龍作為吉祥瑞獸的一面越來越突出。除了在某些特定的建築如墓室石刻、碑石等上的雕龍、刻龍仍有升仙的意旨外,絕大多數器皿、建築上的龍圖案已經純粹是一種吉祥圖案了。龍作為一種瑞符被使用得更為廣泛,除了帝王外,還與聖賢甚至是普通人拉上了關係。《史記》記載孔子為「野合」而生,但在晉代,卻被說成是有兩條龍附在孔子母親顏氏的房中,顏氏夢而生孔子,並且有神女以香露沐浴顏氏,天帝下令奏「鈞天之樂」,孔子的出生在瑞符的裝點下變得神聖起來。隋唐後的典籍中多有某人夢龍、見龍或類似的情節,往往預示著其人的仕進、前程的發達與富貴。這裡僅舉一例:
北宋翰林學士鄭獬未顯貴時,疾病纏身,困楚不堪。一日夢見來到一處狀若宮殿的地方,有小吏畢恭畢敬地迎接他。他說:「我久病心煩體熱,想洗一洗冷水浴。」小吏說:「早已為您準備好了。」說罷將他引到一間小屋內。屋中有一方形水池,池壁用明玉砌成,池水水光灧灧,清涼可愛。鄭獬坐在池邊,用手向身上撩水,但幾捧水衝過,就見自己的冒上長出了白鱗,再看一眼水中自己的倒影,發現頭上已長出了角。他大吃一驚,匆忙穿衣,逃出屋外。小吏追上來說:「這是玉龍池,您只是沾了點池水,實為可惜。如果入池洗浴,後日富貴不可言。但您是白龍翁,雖未入池,將來也能顯貴,不過到不了一品。」這時鄭獬夢醒,已通體大汗淋漓。後來鄭獬科舉登第,名列榜首。他憶起這一異夢,戲題一詩云:「文闈數載奪先聲,變化需時自古同。霹靂一聲從地起,到頭原是白龍翁。」(宋·高似孫《緯略》)
龍的吉樣瑞獸的性質也深深地影響到了漢語。一些美好喜慶、吉祥歡樂的事物往往被與龍聯繫起來。東漢太尉桓焉有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當時的名士孫伯、李膺,人稱二女乘龍,意思是得婿如龍,從而留下了「乘龍快婿」這個成語。西晉清河內史陸雲從小才智過人,6歲能文,言鋒機敏,有人見到他,對他的才氣十分驚奇,說:「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此後,「龍駒鳳雛」就成了幼小卻極有才智的人的代語。
把龍視為吉祥瑞獸,反映了人們對美好與良善的嚮往與追求。但是在封建政桔中,龍又成為封建官員奉承拍馬,用以討得皇帝寵信的工具,一些昏君暗主,也願意借瑜符來欺矇天下,粉飾太平,表明自己真正受命於天,是有道的真龍天子。於是歷史上也出現了不少獻瑞符的鬧劇。例如明宜德六年(1432年),山西巡撫於忠肅向朝廷具奏,稱山西忻州有龍馬現世,這匹龍馬鹿耳牛尾,玉面瓊蹄,身有鱗狀紋理,項骨隆然而中起,頸部骨節神奇,尾部茸毛光亮油潤,非常馴良,不驚不擾。這位巡撫認為龍馬的出現是「曠世之上瑞」,在奏表中說:「臣聽說伏羲皇帝治理天下時,有龍馬負載河圖而出。我皇上特意頒布寬大仁慈的典章,以慰藉山西人民,皇上的詔旨發於京中,而瑞符遂出現在山西。龍馬獐身而牛尾,姿態有如麒麟,鳳胸龍鬃,體質遠超過麒麟。是氣運所聚集,風雲所喜會。」其實,這至多不過是一匹長相特別的馬罷了,這位巡撫為向皇帝邀寵,便指馬為龍,說了一堆肉麻的奉承話。
當然,古人中也有對瑞符之類的把戲表示懷疑的。明人張翰就說過,「古今談祥瑞的,以《禮記》為最詳。歷代的史家都因襲《禮記》的說法。實際上,有的本來沒有什麼有德的事,卻出現了瑞符,有的出現的本是妖異,卻被當作了瑞符。沒有過見到瑞符而不向上歌功頌德的。宋人胡寅曾說過,『秀麗怪異的草木,珍奇的禽獸,雲霧星辰日月的變化,什麼時候都會有,而是不是祥瑞,就在於喜好還是不喜好瑞符這種說法。如果把這些東西部看成是祥瑞,那麼只要注意就會找到許多,就是麒麟與鳳凰也可以人力得到,何況其它呢?只是在上位的人,對此沒興趣罷了,如果他想得到,那就會有四面八方都來報瑞符的情況。』歐陽修在《五代史》中也說過,『麟、鳳、龜、龍是王者的瑞符,但在五代之時,這些瑞符卻多出現在前蜀。相信並好談論瑞符的人,也不能不產生懷疑。看一下前蜀君主王建家族的興亡成敗,就可知瑞符之說是否真實了。』胡寅與歐陽修兩個人的見解義正詞嚴,難道還不足以破除千百年來人們對瑞符的迷信嗎?」這段話里所說的王建,是前蜀政權的創造者,小時無賴,鄉人稱之為「賊王八」,長大投靠唐王朝的宦官田令孜為養子,得以發跡,後來殺了田令孜,佔據西川,907年自稱皇帝,國號為蜀,建都成都。他目不識了,極為腐敗,荒淫無道,卻極好瑞符的把戲,於是不斷有見龍、見鳳、見麟之類的奏告上來,他則深信不疑,改年號、給自己上尊號,忙個不亦樂乎。他在位12年死去,其子王衍繼位,比乃父更為荒唐,結果7年後國亡。瑞符沒能救得了前蜀。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龍作為封建統治的瑞符越來越沒有了市場,但在民間,龍作為吉祥瑞獸仍然生機勃勃。中國龍文化中,龍的另一項功能是司水布雨。南宋詩人陸遊所作的《龍湫歌》勾畫了湫龍行雲施雨的壯觀場面:
環湫巨木老不花,淵沉千尺龍所家。 爪痕入木欲數寸,歡者心掉不敢嘩。 去年大旱綿千里,禾不立苗麥垂死。 林神社鬼無奈何,老龍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風,倒卷江水傾虛空。 鱗間出火作飛電,金蛇夜掣層雲中。 明朝父老來賽雨,大巫吹簫小巫舞。 詞門人散月娟娟,龍歸抱珠湫底眠。
龍何以被當作司雲布雨的神靈?這與龍的摹寫原型有密切的聯繫,也與遠古的農業經濟息息相關。我們知道,龍雖然是由多種動物的形體結合,並經過藝術的誇張和變異而成,但這些動物大都是與水有關,如魚、鱷、鯢、蛇等,某些與龍的起源有關的自然現象,如雲、虹、閃電等,也與水或雨有密切的聯繫。這樣,龍很容易被遠古的先民想像為一種下可潛於淵、上可騰於天、行有從雲雷電、可影響川澤雲雨的神獸。《易經》中就認為雲從龍,鳳從虎。東漢的學者王充說:「龍聽到雷聲而起。龍起必有雲相伴隨,夏季則多有雷雨,龍多登雲,乘雲雨而行走。」
龍有司水布雨的功能,又是神的助手,因此在上古傳說中,龍也成為神與神之間鬥爭的工具。《山海經》中記載了一則黃帝與蚩尤作戰的故事,故事中說蚩尤率軍隊進攻黃帝,黃帝命令應龍在冀州之野抵抗蚩尤的進攻。應龍受命後用它司水的本領將水蓄積起來,造成缺水,以圖阻止敵人。但蚩尤請來風伯和雨神,縱風下雨。黃帝又從上天派下一名稱作魃的女神協助應龍,止住了風雨,最後將蚩尤擊敗。但應龍與魃也無法回到天上,於是地上大旱。
在大禹治水的傳說中,也有龍的活動。據說大禹治水前,有應龍以尾畫地,為禹畫出應開挖的浚水導水的水道線路,也有傳說說禹治水時疏導河川、挖去山岩,有應龍在前曳尾,有玄龜在後挖泥,當疏導到巫山縣時,一條應龍畫錯了水道,被禹處死。巫縣現在仍有錯開峽和斬龍台兩處地名。
傳統中的應龍是一種有翼的龍,頸細腹大,鱗身。脊上有棘禮四肢強健,而且喜歡獨處。古人曾有詩詠應龍:「應龍未起時,乃在淵底藏,非雲足不踏,舉則衝天翔。譬彼野蘭草,幽居常獨香,清見播四遠,萬里望芬芳。隱居可頤志,自見焉得彰。」這首詩實際上是借應龍而指人,借題發揮了。
從上述傳說中可以看出,布雨還不是應龍所獨有的功能,因為蚩尤也請來了正規的神抵——雨師。但應龍有布雨的本事則是無疑的。據說黃帝戰勝蚩尤後,由於應龍不能再上天,所以先民們用上造出一條狀如應龍的「土龍」,同時施以巫術,才使得上天降下了甘霖。於是以「土龍」呼風喚雨就成了祈雨的必不可少的內容。而且,雖然上古時代的雨師有多種名目,但隨著龍崇拜的普及,其它雨師的形象乃至名稱都弱化、模糊了,只有龍的布雨形象日益強化,所以龍也就成了雨師。
龍的司水與布雨形象的鮮明,又與祈雨巫術的發展有關。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耕文明的國家,在遠古生產力十分落後的情況下,天氣的陰晴旱澇、雨雪冰霜都對農業生產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農業收成的好壞,又直接關係到先民們的命運,所以祈雨就成了最重要的巫術。在上古的祈雨活動中,雖然離不開龍,卻不以龍為主角,因為上古時期龍是溝通神與人的工具,是天神的助手,本身還不是神,所以在祈雨巫術中,龍還只是布雨的工具。
那麼,上古祈雨是什麼樣子呢?
據文獻記載,上古祈雨巫術主要是焚人祭天。當作犧牲而被焚燒的是兩種人:巫和魍。巫在原始宗教中是天神的使者,所以要用火焚死,使其能升天向天神介紹旱情,求天降雨,魍是一種殘疾之人,據說身軀矮小、腹部高聳,總是仰面鼻孔朝天。
天哀憐這種人,怕下雨雨水流進魍的鼻孔,所以不肯降雨,造成乾旱。這樣,魍就成了一名召致旱魔的不祥人。所以要在巫術中焚燒魍,是因為在遠古先民看來,既然上天哀憐其病不肯降雨,自然也會哀憐其被焚而降雨人間。在這個儀式中,要使用龍狀的祭器和「作土龍」,用龍來通神,求上天降雨。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文明的進步和人文精神的興起,上古時那種殘酷的焚人祭天的祈雨方式有了重要的變化,不再焚人,而改為曝晒。擔任祭司的巫和作為犧牲的魍要在炎炎烈日下曝晒數日。但這種作法也已受到懷疑和指責。《禮記》記載說,有一年大旱,魯穆公召見縣子商量。穆公問道:「天久旱不雨,我想準備一場祭天曝晒的儀式,你以為如何?」縣子回答說:「天不下雨,您卻去曝晒殘疾之人,如此施虐,是不可以的呀!」穆公又說:「那麼我舉行祭天曝巫的儀式是否可以?」縣子說:
「靠巫這種愚蠢的婦人來祈天降雨,難道不是自己的疏忽嗎?」這段對話顯示出,在春秋戰國時期,即是曝晒巫和魍這種求雨巫術也已受到衝擊,被視為是虐待和愚人之術。
戰國以後,祈雨的儀式更多地轉向用龍,並將陰陽五行的內容融進了儀式之中。如在漢代,春旱求雨時,地方官要選擇水日祭把社稷山川,不得斬伐山林名木。在城邑的東門外建四通之壇,壇方八尺,周圍樹立八面黑旗,以水官之神共工為神主。祭祀之時,用八條生魚和玄酒(一種用來祭祀的清水),並準備清酒和大塊的肉脯。用潔凈善言的巫人主持祭把,要連續三夭舉齋。巫要穿黑色衣,先向神主祭拜,然後念祝詞,祝罷再拜。祝詞是:「上天生五穀用來養人,現在五穀受到旱災的危害,難以成熟結出果實。諸神享受清酒與肉脯,拜請神靈降雨。
雨降而大地濕潤後,我門就奉獻牲物再表感謝。」在水日作一條8丈長的蒼龍,置於中央,作7條4丈長的小龍,龍頭皆向東方。
各相距8尺。再選小童8人,食齋沐浴3日,穿青衣而肅立。把祭祀土神的「社」與閭外的溝挖通,用5隻蛤蟆放在社中央方8尺、深1尺的池內,注以水。然後再準備清酒肉脯,齋戒3日,穿上黑衣向神祝禱。用3歲的公雞與雄豬,將其作為祭神用的炙肉,在四通神的供室中炙烤。諭令百姓關閉南門,門外放置盛水的容器,開北門,村內放一口雄豬,北門之外的集市裡也放置一口雄豬,聽到鼓聲響起後就炙烤豬尾。間里周圍如有未掩埋的骸骨要埋於地下,溝峪有草木壅塞的,用火將柴草燒掉,如河溝已被橋道堵塞,要疏通。求得雨後,向林獻一口豬及酒、鹽、黍等物。作龍必須要在水日,必須要用潔凈的上。還要在庚子日令吏民夫婦同居,以取陰陽調和之意。在漢代的祈雨儀式中,龍的地位與作用已與遠古時期有了差別,漢代祈雨用龍,主要的不是用龍來通神乞雨,而是因為龍本身就可以招雲,雲從龍,有雲自然易於降雨。
漢以後,祈雨的儀式複雜化了。這是因為漢之後佛教漸次傳入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也初具規模。這兩種宗教在中國立足後,便成了祈雨活動、特別是民間祈雨活動中的主要角色。但傳統的以龍祈雨的方式並沒有消失,而是與佛、道的祈雨逐漸結合,不過國家祈雨把典中,還主要地是通過敬天求天神降雨,巫術的成分減少,甚至不再使用巫硯,但以土龍招雨的作法還很常見。隋代專有祈雨的祭壇,當第一次祈雨後不見靈驗時,皇帝則下令禁屠、遷走集市,官員不得打傘用扇,讓居民造土龍,皇帝自己還要穿素衣,不坐正殿或乾脆露天辦公,還要減少御膳的數量,撤掉樂隊。
唐代除了傳統的祈雨儀式外,又出現了畫龍祈雨的新花樣。唐代民間的祈雨近乎於直接向龍祈求,並保留了巫術的某些形態。據《全唐詩》記載,唐代民間祈雨時,用土填滿大瓮,用木製的蜥蜴放人土中,然後用穿青衣的小童手持青竹,圍瓮邊唱邊舞:「蜥蜴蜥蜴,興雲吐霧,雨若滂沱,放汝歸去。」由於蜥蜴是龍的原型之一,所以在儀式中當了龍的替身,如同用土龍一樣。小童且歌且舞,顯示出巫的流風餘韻。宋代民間祈雨也用此法,不過略有不同,求雨時各街巷以大瓮裝滿水,上插楊柳枝,將活蜥蜴放入水中,也有青衣小兒環繞而歌。宋代還有一種龍虎祈雨法,用長繩系一虎頭骨,投入據稱是有龍的水潭之中,使人不斷牽動長繩,虎頭骨就在水中搖擺不定,於是就會有雲起潭中,隨之雨降。這種祈雨儀式取的是龍虎相鬥之意,引龍出淵,從而降雨。唐宋後,國家的祈雨儀式上常有最高統治者參加,明世宗朱厚璁曾親到郊壇祈雨,得雨後賦詩:
「煙雨騰騰述苑林,老龍驚起狀千尋。
三農此時歡檣秀,百穀成時喜賦吟。
噓呼還本原陽氣,震蕩須資雷雨臨。
龍在上古時代,具有原始宗教的意義,但隨著歷史的發展。
龍的宗教意義淡化,世俗化的趨勢加強。但漢以後,龍又重新被注入了宗教的內容,龍也由原來的神獸變成了充分人格化的龍王。
龍的這一身份變化源於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創立。
佛教是公元前五六世紀由印度的迦毗羅衛國王子悉達多·喬達摩創立的。這個王子就是佛教里所稱的釋迦牟尼佛祖,也稱如來佛。佛教創立後,經西域漸漸傳播到中國內地。在傳播過程中,為能在中國立足,佛教大幅度地中國化,其中包括對中國傳統神柢和巫術的吸收。佛經在傳入中國時,也在概念和術語上盡量向中國傳統文化靠攏。
在佛經中,有一個名叫「那迦」的神獸,這種神獸長身無足,在水中稱王。實際上,那迦的原型是南亞熱帶雨林中的蟒蛇。那迦在佛教中是佛的護衛者,按佛經的說法,佛降生後,那迦護衛在佛的左右,吐一溫一涼的凈水為佛洗浴,並在空中歌舞贊禮,散各種妙花。那迦的數目在佛經中說法不一,有五位、七位、八位、八十一位、一百八十五位等不同說法,每位又有眷屬千百。那迦可興雲布雨、決江開瀆、致福卻災,居于海川沼淵之中,顯然,佛教中的那迦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在佛經轉譯為中文時,那迦順理成章地被譯為龍,而中國的百姓原本就以龍為神靈,對佛教中的龍也就慨然接受,並以中國文化中的龍來理解佛教中的龍了。
在佛教中,龍是護法八部神抵中的第二位,神通廣大,被稱為「龍王」。據佛經記載,龍王在居住的海中有莊嚴華美的宮殿,佛曾到海底龍宮中宣講佛法。這些內容對中國龍王及龍王傳說的形成有重大的影響.提供了素材。道教形成於東漢未年。它是在中國上古原始宗教的基礎上吸收了春秋戰國時期陰陽五行說和升仙思想發展而來。因而,上古的鬼神觀念和龍的觀念都被道教所攝取。上古神話中龍是通天神獸,是升仙的坐騎,道教對此說全盤繼承。道教中的神仙也多以龍為腳力,道教的法術中有一種為「乘嶠」,即乘坐神獸飛行於空中,與神仙往來,所乘的神獸有三種,即龍、虎和鹿,分別稱為龍嶠、虎嶠和鹿嶠。三種之中,以龍嶠為最上,因為龍能上天入地,穿山潛水,能助修鍊之人混杳冥而通大道。據道教經典所說,乘龍斷者游洞天福地,一切邪魔精怪都不敢侵犯,無論到何地,都會有神祗出迎。早期道教,儘管不否定龍的施雲布雨的功能,但為龍所規定的基本職責是供得道仙人馭乘。那麼,為何道教後來特別重視龍的施水功能,以致後來也出現了龍主這一「神」呢?這主要是因為早期道教與佛教曾有過激烈的競爭,這種競爭,一方面是雙方爭相拉攏
由於道教是本土宗教,道教的龍也就更為中國化,比佛教的龍更為世俗,更適合中國民眾的心理。道教的龍不但能降雨除旱,而且還可救火,當龍降臨時,還可以在祈雨的同時捎帶提一些其它方面的要求,如求福、長生、官職、疾病,住宅凶吉等,「無有不吉」,大有包打天下的氣概。道教中龍的施雨也更有人情味和傳奇色彩。《太平廣記?》曾記有一位名叫釋玄照的人在嵩山修鍊講法。聽眾中有三位鬚髮皆白、相貌奇異的老者從無缺席,虛心聽講。一日,三老臾謁見玄照,稱三人皆為龍,得聞大道,非常感激,無以為報,請玄照指使。於是玄照說:
「今天下久旱,如能行雲致雨,潤萬物而蘇民困,功德非淺。」三老臾回稱:「施雨不難,但天帝雨禁森嚴,擅自行雨,於系非小,恐有殺身之禍。不過有一方法可行,我等聞聽少室山處士孫思邈德高望重,仁德無量,其所傳《千金翼方》惠濟萬世,其名已錄仙籍。如得孫處士一言相庇,定保我等安然。」於是將相庇之法告訴給玄照。玄照即赴少室山孫思邈處,請庇護三龍,使龍能召雲致雨。孫思邈問以何法,玄照答以三龍降雨之後,即避于思邈居室後的池沼中隱蔽。如有異人拘拿三龍,請思邈勸諭釋三龍之罪。孫思邈允諾。於是三龍行雨一晝夜,千里雨足。次日,玄照赴孫思邈處,二人對談之際,忽見一骨狀奇特之大漢徑奔室後池沼,大聲叱吒,須臾間便有三隻水獺浮出池面,大漢以赤索將三獺捆定,準備離去。孫思遞急趨前攔住大漢說:
「三物之罪,死不足以贖,但擅自行雨是出於貧道之意,還望開釋三物,並請上達天帝,恕三物之罪。」大漢聽畢,即解開繩索而去。事後三龍赴孫思邈處,意有所酬,孫堅拒。三龍又向玄照致謝,再三為請。玄照不得已,遂請三龍作法將觀前障路山峰移走。於是三龍作法,將山以雷霆擊碎,觀前豁然開朗,數里坦平。
故事中的孫思邈為隋未唐初名醫兼名士,有千金方傳世,當時頗有名氣,被道教牽扯入內,反映道教不僅能使龍致雨,還能救龍之命,龍與神仙的感遇富有人情味。孫思邈救龍故事不止一端,《酉陽雜俎》記孫思邈在終南山隱居,時天大旱,一名來自西域的胡僧在昆明他結壇祈雨。七日後,池水縮數尺。池中之龍化為一老者至孫思邈處求救。孫說:「我知道昆明池有仙方三十篇,將方予我,即可救你。」龍答稱仙方天帝不準妄傳,但事急已顧不了許多,遂將仙方奉上。孫思邈大喜,囑龍不必憂慮。自此果然池水漸漲,甚至溢出池岸。胡僧祈雨不成,羞奎而死,這個故事中的孫思邈沒有仁聖的色彩,頗有乘人之危、且不顧天下而念一已之私的意味,但表現了在龍問題上的佛、道之間的競爭。
佛、道兩教爭相對龍宣傳,刺激了民間對龍的崇拜,傳統的龍也由一神獸而成神。於是大江南北,龍王幾乎無水無之。封建帝王也對龍神發生興趣,唐代就有祭五龍之制,宋大觀二年(1108年),宋徽宗下詔封天下五龍神為王爵。明清兩代帝王也有封龍為王之舉。帝王的褒揚,抬高了龍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本來在佛、道二教中,龍雖為神,但都沒有顯赫的地位,因此無論佛寺還是道觀,都不供奉龍,龍但是宗教建築的裝飾,至多不過是佛、仙的坐騎,但在中國民間,龍卻揚眉吐氣,成為一種信仰最眾、獨立於佛、道之外的神祗。各地龍王廟林立,龍王廟與城隍廟、土地廟成為中國到處可見的祠字。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大詩人蘇軾被貶調湖州。貶調的原因是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調時,蘇軾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謝。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黨的御史們作了手腳,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氣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寫出了略帶牢騷的「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一句。表上後,新黨官員們馬上從中嗅出了蘇軾的不滿情緒,他們決定找一個借口,再給蘇軾一點顏色。
借口很快找到,這就是蘇軾的詩。
詩人的天性是吟頌,無論是歡樂還是憤怒,都可入詩。蘇軾的弟弟蘇轍知道乃兄的毛病,所以特意告誡他:「北客南來休問訊,西湖雖好莫吟詩。」但蘇軾還是借詩抒發胸臆,宣洩胸中的塊壘,於是被人抓到把柄。到任三個月後,即被押回烏台(即御史府,宋代糾彈百官的機構)。
令蘇拭倒霉的詩句是歌詠檜樹的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這兩句詩被人指稱為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於此!」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台詩案」,這不過是封建社會千百起文字獄中的一起,但原因較為特別,即因「龍」而起,文字中對「龍」的態度有了問題。因為龍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又是皇帝的代稱,皇帝是「真龍天子」。
那麼,龍是怎樣與皇帝結下了緣的呢?
在上古時期,由於龍是通天神獸,是神的助手而被先民們所尊崇。這樣就產生了居於一國之尊的國玉或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三十六年(前211年),秦的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一塊玉璧攔住使者說:「請把這塊璧交給縞
後人有詩論及秦始皇焚書:「竹帛煙消帝業虛,關河困鎖祖龍居,坑灰未冷東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這裡的祖龍同樣指秦始皇。
龍作為皇帝的代稱,換句話說,「真龍天子」出現,是在漢初。漢高祖劉邦首先利用龍來給自己塗上一層神秘色彩。《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父太公,母劉氏。劉氏在大澤坡上休息,夢中與神人相遇。此時雷電交加、天昏地暗,大公去看視,見劉氏身上附有一龍。不久劉氏就懷有身孕,生下劉邦。劉邦高鼻樑、龍鬚,左股上有七十二黑症,未發跡時常向人賒酒喝,醉倒的時候,其身上有龍盤繞,顯然這是為神化劉邦而編造的故事,帶有強烈的功利主義意圖。
在劉邦始作俑後,歷代帝王也深悉了其中的奧秘,都在「
有書生稱他「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濟世安民」,說完即不見蹤影,於是他改名為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以黃袍加身的方式奪得了後周政權,因此更需要神化自己來避免輿論的指責,於是便稱他在任宜州王、鎮守荊州時,就有黑龍躍上他所乘之船。如此種種,史不絕書。
龍成了皇帝的化身和權威的象徵,一些帶龍字的辭彙就成了皇帝的專指辭彙,如皇帝即位稱為「龍飛」,帝王未即位或在民間時(多指開
帝王對龍的利用,一個突出的表現是對龍紋的把持與壟斷。
這主要體現在對帶有龍形象的服飾的使用上。東漢時,九卿以下官員已經沒有資格穿有龍圖案的服裝,元代不但不準常人穿用有龍鳳圖案的服裝,市街店鋪也不準織造、出售有龍鳳圖案的布匹,違者除物品沒官外,還要把犯禁之人拘捕嚴懲。但由於龍紋的流行年代久遠,統治者一時不能完全禁絕,又採取了變通方法,即將龍分為三六九等,那種雙角五爪的龍形象由皇帝專用,其它三爪、四爪的龍紋可以民用。明代模仿前代,禁止民用龍紋,同時對大臣朝服的圖案也作了規定。相比之下,倒是清王朝相對寬鬆一些,它規定文武百官可穿蟒服,但蟒數及顏色各有等差。龍紋器物,除皇帝專用色(明黃)外,一般不禁止。歷代皇帝的服裝則極盡華麗,濫用龍紋以示帝王的威權。
以明清帝王的服飾為例,皇帝的袞服為玄衣黃裳,裝飾有12種圖案,稱十二章。衣自上而下織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裳自上而下綉宗彝(本意為一種祭器,上有虎與雉雉兩種獸形。
這裡指兩種獸的圖案)、藻、火、粉米(白色米形花紋)、黼(黑白相同如斧形的花紋)、黻(青黑相間的花紋)。蔽膝與裳同色,綉龍、火和山的圖案。十二章中以龍紋最為突出,其他不過是點綴。明代又規定皇帝的朝服除了十二章外,還要有十二團龍。帝王的其它衣服也儘力「龍」氣,可稱滿身皆龍,甚至皇后的朝服也爬滿了龍。
封建帝主壟斷龍紋的目的是加強專制統治,使自己的權威不受到挑戰。因而,任何時龍的冒犯
由於中國龍文化源遠流長,龍的功能與形態、類別又多種多樣,更由於龍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已深深地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專制帝王們無法對龍實行絕對的壟斷。相反,帝王們的恣肆自為激起了人門的反感,出現了對龍的憎惡和否定,產生了毒龍。孽龍之說。毒龍本為佛經語,指一種害人之龍因受戒而頓悟,忍諸般苦,以至命絕,最後終於成佛。但人們用這一概念主要意指害人之龍或害人的邪念。唐詩人王維就有「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的詩句。所謂孽龍,乃是降災之龍。本來在上古,龍代表天帝表示其賞罰,但降災之事逐漸被稱為「龍蛇之孽」,於是有了妖龍、孽龍的稱呼。相傳秦李冰任蜀郡守,蜀多水患,並有孽龍食人。李冰及其子二郎降服孽龍,鎖於江上,水患遂息。神話傳說中的二郎神及梅山七聖即從此而來。孽龍除了指殘暴,興水患害民的龍以外,還指歷史上的
對「真龍天子」的最直接的否定是農民革命的的熊熊烈焰。
還在龍與帝王結緣不久的東漢未年,黃中軍起義就喊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近代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把清王朝的皇帝稱為「蛇妖」,宣稱以農民自己的真龍天子來取代封建階級的真龍天子。他賦詩言志道:
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 眼通西北江山外,聲震東南日月邊。 展爪卻嫌雲路小,騰身何怕漢程偏。 風雪鼓舞三千浪,易像飛龍定在天。
當民主革命凱歌高奏、封建帝制被推翻後,作為皇權象徵的龍也就走向了未日,變成了一種文化遺迹。
中國龍文化,上下8000年,源遠而流長。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彩多姿。 詩歌是我國文學中出現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詩歌集《詩經》中,就已有關於龍的描述:「龍旗十乘」、「龍旗陽陽」,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動中,繪有龍紋的旗幟迎風獵獵的神聖莊嚴場面。在春秋戰國時興起的楚辭中,龍也是詩人幻想詠頌的對象。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膾炙人口的《離騷》中,以熱情真摯的語句、豐彤薈蔚的修辭表現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強烈的憂國情懷。詩人講到他因不見容於楚國的群小而欲上天去求賢女、聖妃時,幻想自己也如仙人那樣駕起龍車在彩雲中遨遊: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紱而賓士。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大意為: 為我駕起那嬌健的飛龍, 乘上玉與象牙裝飾的車輛。 心志不一豈能共處, 我將自己離去,適彼遠方! 我的車隊有千輛,排列整齊, 隊伍威武,隆隆驅馳。 每輛車有八條蜿蜒的神龍牽曳, 車上飄動著五彩的雲旗。)
在詩人的另一組詩《九歌》中,屈原將民間祀神的巫歌進行了藝術的加工,注入了自己的摯熱的情感,使詩句充滿了奇幻瑰麗的浪漫色彩和攝人魅力。詩中描寫的仙人大都有駕龍的神車,因而詩中有不少涉及龍的詩句。
漢以後,賦體流行。由於得到漢代帝主特別是漢武帝的倡導,賦體發展很快,但同時內容與風格上卻變得綺麗空虛、百般鋪陳,成了歌功頌德的文體。漢及漢之後瑞符之說大行,而瑞符又以龍為最,於是龍成了賦歌詠的主要題材。唐宋時期的賦中也不時出現所謂的「龍賦」,但大都空洞無物,有的純粹是一種阿諛。藝術上也無大可取之處。只有個別大家手筆的龍賦別有一番氣象,如白居易的《黑龍飲渭水賦》,儘管完全是詩人的想像,但給人栩栩如生、神態畢現之感,有相當的文學價值。宋王安石作《龍賦》,以龍喻人,別開生面。
在古代七言與五言詩歌中,直接詠龍的不多見。《全唐詩》僅錄唐初李硚一首:「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超。」北宋韓崎也有詠龍詩一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見靈。
配乾雖有象,作解本無形。浹物周寰宇,遺功在沓冥。丹青如可狀,試下葉公庭。」這類龍詩在內容與藝術上都沒有多少可取之外。倒是一些描寫與「龍」有關的自然現象和民俗活動的詩,由於作者有細緻的觀察,顯得生動、真實、細膩,有較高的藝術性。如宋歐陽修的《百子坑賽龍詩》,主要寫民間祈雨,詩人先寫降雨情形,然後寫祈雨得驗、農民萬分歡欣的場面:「明朝老農拜潭側,鼓聲坎坎鳴山隅,野巫醉飽廟門合,狼籍烏鳥爭殘餘。」場景活靈活現。再如陸遊的《龍掛》詩:「成都六月天大風,髮屋動地氣勢雄。黑雲崔鬼行風中,凜如鬼神塞虛空。霹靂迸火射地紅,上帝有命起伏龍。龍尾不卷或天東,壯哉雨點車軸同,山摧江溢路不通,連根拔出千尺松。」龍捲風那種令人驚悸的氣勢和破壞力躍然紙上。
在中國古代的小說中,龍也是個重要角色。中國小說源於「志怪」與傳奇,而志怪傳奇又與古代的神話傳說有淵源的關係,因此神話中的龍也就進了小說。較早的有《搜神記》、《續玄怪錄》、《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傳書》。
小說中寫書生柳毅落第回鄉,途經涇陽遇一龍女,龍女受夫家虐待,被趕到荒野上牧羊。柳毅同情龍女,代為傳信給女父洞庭君。洞庭君之弟
清代小說現實主義藝術傾向強烈,出現了《紅樓夢》這樣的鴻篇巨製,以神魔為角色的小說急劇衰落。龍遭到冷落,只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有十餘篇與龍有關。然多為掇拾鄉間市井之語,加以藝術加工,因蒲氏文筆精練生動,描寫神韻盎然,也十分精彩。
龍對中國的戲曲藝術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戲曲中,直接以龍為角色、以龍的故事為情節的並不多,僅有《柳毅傳書》、《張生煮海》和據《西遊記》改編的《陳塘關》、《絕龍嶺》、《釣魚船》等數出。但以龍為名的戲目卻不少,如《鎖五龍》、《困龍床》、《龍虎鬥》、《打龍袍》、《雙龍會》、《龍鳳呈祥》、《游龍戲鳳》等。這類戲中所以有龍字,是因為戲中的主角是有龍性的人物,多是帝王之屬。戲曲中不少名詞術語行話與龍有關,如龍套、九龍口、合龍、二龍出水、小龍吟、回龍等。京劇的臉譜有龍紋的成份,京劇的服裝(俗稱行頭)更離不開龍紋。
8000年的龍文化,在中國民間也有深厚的積澱。數不清的民風與民俗及民族節日與龍有關,僅以漢族而言,正月十五元宵節,雖然節日來歷與龍無夫,但節日的慶祝則非有龍不可。上元夜必舞龍燈,要扎鱉山或草龍,上布燈燭。清人有《龍燈斗》一詩,記元宵夜舞龍燈盛況:「屈曲隨人匹練斜,春燈影里動金蛇。燭龍神物傳山海,浪說紅雲露爪牙。」二月初二為龍抬頭日,舊俗在這一天要用草灰彎彎曲曲地由門外灑到廚房內,稱為「引龍回」;小童在這一天開始入書房讀書,稱為「占鰲頭」;讀書人在這一天要理髮,以取龍抬頭的吉祥之意。五月初五為端午節,這個節日或源於遠古的避邪消災的儀式(因為古人以五月為不祥之月).或源於遠古的祭龍儀式,但後來被附會成力紀念投江而死的詩人屈原。稱屈原投江後,楚國人非常悲痛,劃舟救助不及,只好向江中投祭粽子,以求水中皎龍不嚙食屈原軀體,但也有人稱屈原死後,楚人以竹簡貯粉米投入江中祭祀,但多為蚊龍所食,於是改為以棕葉包米,以五色線捆紮,據說龍懼怕這兩種物品。這就是棕子和端午系五色絲線的來歷。這些說法孰是孰非已不可考,但均與龍有關。端午賽龍舟在我國歷史可謂悠久,其起源可能與上古時人們認為神仙乘坐龍舟飛行有關。古代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唐代大規模的龍舟賽,要有幾十條龍舟參加。唐人張健封的《竟渡歌》描畫了競賽場面的精彩激烈:「
在中國少數民族中,與龍有關的節日與民俗更是舉不勝舉。
雲南瑤族在正月初五過龍頭節,備祭品祭祀龍王。哈尼族也有類似的節日。貴州侗族在二月初二這一天要接龍,這一天全寨人要殺掉一條牛,每戶分一塊牛肉,名為「吃龍肉」,吃肉時要唱五龍歸位的酒歌,最後要將牛角埋於地下。湘、黔交界地區的苗族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過龍船節,在清水江賽龍舟,並伴有其它的慶祝活動。雲南河口的瑤族有龍母上天節和龍公上天節。鄂西土家族的六月初六日為曬龍袍節。這一天家家都要將新衣物放在太陽下曝晒,同時還要有祭祀活動,並依據這一天的陰晴來判斷下半年的雨水情況。雲南普米族每家都在深山密林處有自家的「龍潭」,到祭潭之時,每家都要到自己的龍潭邊上住三日,並搭成一個「龍塔」,作為龍神居住的宮殿,然後將祭品獻於塔前,再由巫師祈禱,求龍神福佑。儀式結束後,向龍潭投入用面和酥油製成的面人50個。我國各民族與龍有關的節日及風俗各有不同,各有特色,但又都是建立在上古時的龍能施水布雨、能福禍人間這一概念之上的,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中的同一性,個性中的共性。
龍在中國文化中,幾乎無處無之。在中國的各個省區,都有與龍相關的名勝古迹或山川湖泊,每處又都有一段美妙的傳說故事。龍與不少行業也有聯繫,這些行業往往以與龍有關的對聯作為行業的標誌。這些對聯對仗工整、音律合諧,用語精巧,讀來妙趣橫生。這裡僅舉幾例:
廣搜百代遺編,跡追虎觀; 嘉惠四方來學,價重龍門。 ——書店聯
海市雲深,蚊人銜寶; 藍田玉暖,龍女量珠。 ——珠寶店聯
技擅雕龍,是君子器; 功成刻鵠,有高人風。 ——竹刻店聯
金匾秘書藏萬卷, 龍宮禁方有卅篇。 ——醫家聯
白雪紛壇磨雀麥, 黃龍變幻化龍鬚。 ——麵食店聯
名山藏麝友, 雅座揖龍賓。 ——紙墨店聯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龍團, ——茶葉店聯
龍在中國影響深遠,其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下面是選自著名龍文化研究專家、陝西龍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龐進編著,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八千年中國龍文化》的目錄,有此可窺見一斑:
一、定義 神異動物說——鱗蟲之長說——綜合圖騰說——幻想動物說——部族徽識說——神話意象說——想像虛構說——神秘動物說——爬行動物總稱說——模糊集合說——生命符號說——幻影寄託說 二、形相 九似——龍舌如劍——須髯逆鱗——三停九似——八十一鱗——雌雄不同——頭上尺木——聞一多說——王大有說——龍形的演變——三波九折及其它——民間藝人畫龍 三、分類 蛟應虯螭——天神地伏——胎卵濕化——象馬魚蝦蟆蛇——鱷蛇魚龜獸鳥 四、家族 (一)燭龍卓龍——燭陰——鐘山石首——章尾山神——委羽山神——燭龍何照——銜燭北極——龍銜火精——北方圖騰——燭龍神話的真相——燭龍贊 (二)應龍(土龍)有翼千年——畜水——處南方——氣應冥感——導水——土龍——上龍致雨——潛潢池——見應龍篇——應龍形象的演變——應龍的特徵——崇土龍文——出頭似驢——龍媒 (三)蛟龍蛟——漁父之勇——水蟲之神——介鱗生——騰於天淵——伐蛟取鼉——畏楝葉——非池中物——龍類——發水母龍——貺水多蛟——龍屬——首尾束物——眉連生——伏蚌——生於川——潛於川——水深生——木上——蛟與淵——虎蛟——蛟害——化龍——餓蛟——狀如蛇——角木蛟——宮毗羅——可罾——潛幽窟——蛟啼——潛蛟——怒起——縈天——魚蛟——子羽擊蛟——丘欣殺蛟——亻次飛刺蛟——武帝射蛟——昭帝釣蛟——董奉以符殺蛟——明生捕蛟——曹公逐蛟——王述見蛟——周處斬蛟——李增死蛟——謝盛叉蛟——鄧遐截蛟——江女生蛟——尹兒看蛟——趙昱戮蛟——黃門吐蛟——宣伯葯蛟——老蛟化婦——張元砸蛟——漁叟斬蛟——元仆鋤蛟——蛟龍夾機——蛟人泣珠——魏太祖擊蛟——蛟妾——蛟室——蛟胎——蛟川——蛟虯——梅堯臣詩——漢武帝射蛟賦——蛟贊——蛟門虎蹲——蛟篆——蛟與龍斗 (四)螭龍無角龍——蛟龍之屬——若龍而黃——驂螭——螭魚——游清食濁——赤螭青虯——翠蚪絳螭——螭潭龍螭——白螭——蒼螭——董謁螭試——朔螭——螭坳——螭首——螭陛——螭魅——螭頭——石臼湖螭龍 (五)蟠龍蟄伏——盤曲迴環——赤帶錦文——兩龍蟠縈——蟠螭——蟠虯紋——蟠螭紋——蟠夔紋 (六)虯龍無角龍——龍子有角——虯龍則禹——虯龍片甲——虯蟠——虯文——虯立——虯虎——虯柱——虯箭——虯須——虯髯——虯髯客——虯髯客傳——虯與獼猴 (七)夔龍形狀——舜之臣——憐蟲玄——木石之怪——夔已足——夔龍紋——夔牛——夔牛鼓——夔鳳紋——夔夔——夔頭——夔立——夔牙——夔府——夔峽——夔龍期——漢唐夔龍 (八)蒼龍東方七宿及其它——左驂——卓子乘——中星——凶神——四靈——凌雲奮鱗——野水蒼龍 (九)青龍祥瑞物及其它——東方之神——天神之貴——止於郊——臨壇——青龍斗——化杖——銜圖——見朝暾——火精木瑞——青龍賦——摩陂觀龍 (十)黃龍鯀化——黃金千歲生——四龍之長——不眾行——負卷舒圖——鱗甲成字——五彩負圖——負舟——見成紀——出廣漢——見新豐——見泉陵——見汝南——元和四見——見潁川——見歷城——十三見——備色象——黃龍再見賦——見牛山——任頊救龍——黃龍
(十一)黑龍濟冀州——見東萊——榮州龍斗——襄州黑龍——黑龍飲渭水賦——呂光見——火鬣電眸——玄宗射龍——阿保機射龍——烏龍的傳說——烏龍山——烏龍尾 (十二)白龍殺於西方——豫且之患——魚服見困——吐物有光——佑城——華山白龍——江渚白龍——白龍皮浸——白龍翁——慕容晃觀龍——子明釣龍——石虎白龍——白龍谷——白龍渭水——謫龍 (十三)赤龍名舸——負圖——畜水——梭化——受騎——入室 (十四)紫龍 (十五)斑龍湖口斑龍——王母輦駕 (十六)金龍非常之瑞——金龍池——金龍大王——金龍四大王——八角井龍——熙州龍——金龍子 (十七)銅龍銅製龍形及其它——銅龍壓五龍 (十八)石龍欲飛——有石如龍——生龍之石——石龍的故事 (十九)木龍木龍——木龍洞的傳說——梅龍 (二十)布龍布龍澤——武陵布龍帳 (二十一)草龍 (二十二)病龍馬師皇醫龍——湯陰病龍 (二十三)毒龍佛前身及其它——五百毒龍——天寶井龍——毒龍悔過——龍天王——阿主兒降龍 (二十四)乖龍(孽龍、蹇龍)孽龍——苦於行雨——天罰割耳——華陽洞口——乖龍入口——孽龍泉的傳說——老蹇——伏龍觀——化龍橋——二郎逐蹇龍——梅山七聖——望娘灘 (二十五)痴龍 (二十六)毛龍(角龍) (二十七)驪龍(龍珠)頷下有珠——蟠玉淵——驪龍之目——鱗族——復塘龍珠——嘉魚龍珠——龍蚌神珠——神龍如獺 (二十八)火龍什邡井龍——平湖火龍——西域火龍——龍潭火發——火龍化蟒——火龍與蜘蛛——洛陽「火龍」 (二十九)其它龍蟄龍——睡龍——六龍——墊江龍——掘尾龍——貨郎龍——百葉龍——棕緝龍——玉柱龍——象鼻龍——雪山龍——資州龍——陽山龍——鹽井龍——冷山龍——閻浮龍 (三十)龍王諸大龍王——龍王演變——施雨安墳——八位龍王——十大龍王——敖光敖丙——五龍封王——彭蠡小龍——吳城龍王——運河龍神——海龍王——四海龍王——烏場龍王——灧氵預堆龍王——磐達龍王——中土龍王——龍王概覽——龍天 (三十一)龍母溫媼——黃塘龍母廟——京師龍母廟——蒼山龍母 (三十二)龍公(龍伯)龍公——張龍公祠——龍穴山——龍公——龍仔——龍伯 (三十三)龍女龍女——龍女概覽——龍女成佛——龍女出遊——凌波龍女——凌波曲——許漢陽——龍女餅金——柳子華——劉貫詞——龍女樹 (三十四)龍子龍孫 帝王后代及其它——神物——龍生九子——bixi——蚩尾(鴟吻)——蒲牢——狴犴——饕餮——蟲八蟲夏(霸下)——狻猊——椒圖——囚牛龍——嘲風——蟲刀蟲多——睚眥——張魯女——龍子出殼——龍孫——龍卵 (三十五)龍威丈人(龍頭目老)
(一)龍與鱷釋名——祭鱷魚文——鱷齒——鱷魚其身——鱷魚別號——鼉(揚子鱷)——岷山鼉——鼉魅——像龍形——鼉鼓——名土龍——聞鼓則鳴——向日吐水——如龍——白鼉——豬婆龍——灣鱷——鼉龍和蛟龍——龍就是鱷——龍起源於灣鱷——中華鼉龍——龍從鱷諸說——中華第一龍 (二)龍與蜥蜴蜥蜴——守宮——虺蜴——yan蜓——蠑螈——石龍子——蜥蜴目——蜥虎——鱷蜥——水旱二種——興雨——醫傷——吐雹——無角龍——蠍虎詩——茅山龍——小龍靈異——龍猶yan蜓——視蜥為龍——龍取材於蜥蜴類——雲安小龍——犀浦小龍 (三)龍與蛇蛇——蛇目——龍子——澍雨——安天龍——龍螭——蛇變龍——黃蛇——配龍——龍類——興雲——龍皮——靈蛇——teng蛇——逐蛇說——人蛇——飛蛇——化蛇一長蛇——禺強——鳴蛇——委蛇——肥遺——龍的主幹是蛇——禹為蛇名——龍蛇同源——龍蛇並稱——蛇神化為龍——蛇轉變為龍——蛇的神性——龍不是起源於蛇——原生龍不是蛇——嘉興蛇龍 (四)龍與魚魚登龍門——鯉魚龍化——龍鯉——魚登龍門詩——觀打魚歌——五色魚——魚為龍象——烏龍——zhan——觀水知龍——魚龍變化——雨龍——金魚潭龍——古井魚龍——龍首人身魚 (五)龍與馬馬為龍——三分龍性——龍如馬——馬如龍——天馬——神馬——乘黃——龍顱一龍翅——飛龍——龍馬——馬龍——龍芻——青龍——龍驤——聖主龍馬——馬生龍駒——小馬封官——龍馬賦序——天子須——翠龍——龍頭——養龍坑——異馬——于闐二龍——天馬歌——詠馬詩——御馬——龍為馬——河馬為龍的模特兒——乾隆祥異——龍文——龍子——龍孫——龍媒——龍種——龍駒——龍蹄 (六)龍與牛龍是牛和蛇的結合——龍角取於牛——牛化為龍 (七)龍與豬龍首源於豬首——雷神龍身豕首——豬龍——三星他拉「龍」是馬不是豬——豬龍湫 (八)龍與羊羊有一角為龍——白沙龍——羊龍潭——龍如羊形——龍羊 (九)龍與狗狗化為龍——鵠倉——後倉——烏龍——飛龍——殺狗得雨——白龍——類狗——龍形——狗王歌——天狗——龍若大犬——二犬乃龍 (十)龍與鳥龍起源於鳥——鷹龍——龍雀(飛廉)——飛龍——有翼的龍 (十一)龍與云云從龍——龍之靈——龍藏隱——小龍白雲——龍的真相和實體是雲——龍是雲神的生命格——黃帝族與雲——龍的原始意象——白雲如龍——龍送雲 (十二)龍與閃電龍之為蟲——昭乎其高——見龍在田——飛龍在天——潛龍勿用——亢龍有悔——群龍無首——龍蛇如電——溪龍疾電——龍源於電——龍即閃電——苕溪龍——龍為閃電悖論 (十三)龍與恐龍恐龍——龍即恐龍孑存一支——「恐龍」詞解——恐龍和「龍」無關——恐龍殘存——恐龍滅絕原因 (十四)龍與鳳鳳的神性——龍鳳呈祥——龍鳳圖騰——宮廷龍鳳與民間龍鳳——龍鳳配 (十五)龍與虎
六、圖騰
圖騰崇拜——圖騰標記——伏羲龍圖騰——龍為圖騰說——文身習俗的圖騰意義——龍圖騰團族——龍是圖騰殘餘的體現者——靈物崇拜——龍部落創龍及其發展——文化形態龍和本源龍——自然龍和龍圖騰徽銘文化——揚子鱷圖騰——蛇圖騰——蛟圖騰——「句」圖騰——龍鳳圖騰藝術——人類審美意識之花——龍的現代圖騰崇拜批判——神物崇拜和吉祥物
七、神性
(一)總論
(二)升天凌乎雲氣——時飛則飛——龍神之效——游於天——升天不達——鱗不可睹——江陵龍——地龍——龍水圖——劍南龍——神龍賦——韋氏乘龍——趙生乘龍——尺木——龍漩窩——空中逐——龍天一龍驤
(三)變化變形——龍血入地——龍肉以醢——三患三苦——曹操說龍——龍賦——龍銘——玉尺化龍——蛇龍神化——費雞師——安天龍——大孤龍
(四)靈異洞霄龍供乳——拜龍取米——龍窟煙氣——火龍其日——子正角龍——龍尾取虢——虹頭龍角——風龍陣——噴水暴卒——帶石拔樹——架布飛天——龍三頭——鼠龍
(五)司水水物——荊水龍城——湘江龍——龍卵主水——神龍失水——武庫井龍——白馬泉龍——濯龍池——黑河巨龍——龍見城壕——單興井龍——扈州江龍——陽水獨角龍——婉轉四瀆——天師渠——興慶池龍——五龍井——不處網罟之水——楚陽龍窩——城南龍湫——潛龍灌田——安西井龍——斷女石龍獄——甘澤謠——汾水龍——當陽井龍——荊湘水龍——狼山潭龍——大孤山龍——宣和龍——蕪湖龍祠——龍工——龍穴——龍湫——龍淵
(六)布雨怒龍求雨——壺龍吹雨——死龍降雨——雨龍入齋——思邈救龍——龍吟雨至——太守祈雨——三叟龍雨——邵武山龍——硯水為雨——水心龍鏡——曲江龍——壽春龍——滋茂龍——雨必飛——飛龍引——百子坑賽龍詩——詠龍詩——龍卵詩——起伏龍行——龍掛——龍掛詩——龍湫歌——龍洞——龍的雨師形象——龍王——曇超請雨——龍雨——龍池祈雨——召龍興雨——島泉龍雨——釋玄照——饒州柳翁——黃孽龍——龍溪巨蟹——杉洋龍潭——蒼嶺二龍——西館橋石龍——陳州雨龍——禱雨詩——洞庭龍——孽龍行雨——天津求雨風俗——江蘇求雨諺——四川越雋求雨風俗·耍水龍——山西保德土風拾零·龍鱗石——陝北「抬龍王」
(七)帝兆小神農拜見龍王——龍王搶神農——感神龍——神龍首——黃帝黃龍體——黃帝駕蛟龍——黃帝鑄龍鼎——乘龍上天——黃陵衣冠冢——黃龍墜——其獸黃龍——帝嚳——乘龍——堯——應赤龍——舜——湘妃竹(舜斗惡龍)——金竹掃墓——變做游龍——鯀腹生禹——虯龍禹——夏有龍瑞——禹受禪·蟠龍奮——禹用神龍——禹斬龍——禹鑿龍門——射龍——君象——祖龍(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光武符應——孫權——孫亮——魏文黃龍——晉元帝——晉烈宗——郭璞龍耳——宋武龍章——齊高授位——唐大宗——唐玄宗——唐肅宗——憲宗龍木——唐武宗——宋太祖——龍目——龍升——龍飛——龍紀——龍朔——龍脈——龍種——龍鳳——龍潛——龍興——龍德——龍戰——龍顏——龍鱗——龍斗——龍行虎步——龍蟠虎踞——龍馭賓天
(八)人瑞孔子——曹鳳——
(九)論爭我不喜歡龍——中國不再是龍——何必生龍的氣——龍辯——且說龍的評議——談龍神崇拜
八、節日祭祀 龍的節日——龍頭節——祭龍——祭大龍——祭龍潭節——龍潭祭——春龍節——龍抬頭節——龍抬頭日兆——春龍節(大巴山)——接龍——迎青龍——看龍場——穀雨祭龍王——白龍生日——祭龍王(崩龍族)——龍王廟會——龍歌節——祭龍王節(雲南藏族)——龍船節——端午節——龍生日——分龍日——曬龍袍節——曬龍袍日兆——龍母上天節——龍公上天節——接龍(湘西苗族)——旭獨龍節——獨龍族「龍」節——龍忌——龍祠——龍尾——龍角——龍星——龍紀——龍華——龍集——龍漢——龍——龍蛇火——龍光瑞像——龍度天門 九、音樂歌舞 飛龍作效八風之音——龍蛇歌——龍丘引——龍吟——龍笛——龍齦——崩龍刻——龍的傳人——中國龍——相聚在龍年——中國,龍的故鄉——魚龍曼延——龍舞——玩龍燈——侗族龍燈——耍龍燈——武昌龍燈——黃陂龍燈——瀘縣龍燈——長沙龍燈——銅梁龍燈——燒龍——舞龍——龍頭蠶身燈——商州龍燈戲——牽手跳龍門——耍白象青龍——龍池樂——舞燈——旱龍船——旱船——龍鳳船——游江(風俗歌·龍船曲)——燈調(旱龍船)——跑旱船——鬥牛——放河燈——跳樂——接龍舞——板凳龍 十、戲曲曲藝 龍戲的分類——戲曲臉譜上的龍——龍套——龍江劇——九龍口——二龍出水——合龍——烏龍絞柱——黃龍滾——水龍吟——紫金冠·龍紋——堂帽·鑄金龍——九龍冠——雙龍韃帽——莽·雲龍·獨龍·團龍——帔·龍鳳團花——箭衣·龍紋——龍套衣——團龍馬褂——斗篷·大龍——門槍旗·龍形——大纛旗·舞龍——方纛旗·戲珠舞龍——龍鳳掌鼠——柳毅傳書——張生煮海——龍膏記——桔浦記——二奇緣——龍舟會——龍燈賺——釣魚船——五龍祚——乘龍佳話——龍鳳呈樣——卧龍弔孝——鎖五龍——魏徵斬龍——掛龍燈——困龍床——龍虎鬥——雙龍會——穆柯寨——楊排風——斷後龍袍——烏龍院——龍江頌——龍舟——玉夔龍——中日兩國藝術家合演《龍王》 十一、競技遊藝 龍舟競渡——賽龍舟——江蘇龍舟游舫——施洞口龍船節——屈子祠「祭龍頭」——劃龍船——西湖龍舟賽——順德龍潭賽龍碑——龍舟賽——跑龍賽——打花龍——龍年龍謎 十二、武術健身 火龍拳——三皇炮捶·腰似龍行——孔門拳·烏龍絞柱·龍腳拳·龍虎鬥——六合拳·行龍拳——少林五拳·龍拳——少林禪門·猶如蛟龍——心意六合拳——龍尊——地躺拳·烏龍絞柱——孫臏拳·龍腰——查拳·龍擺尾拳——洪門拳·蟠龍槍——南拳·屠龍拳——唐拳·走如龍行——劈掛拳·青龍——翻子拳·龍形翻——雙龍指——龍頭掌——龍爪——龍鬚拳——騎龍步——青龍出水——青龍擺尾——烏龍絞柱——青龍出水——雀地龍——龍鬚鉤——金龍抓——崩龍刀——九節八卦龍頭鳳尾亮銀盤龍棍——龍頭桿棒——飛龍長拳——龍鳳雙劍——龍行刀——龍行劍——龍行戰劍——養生與保健 十三、藥物香料 龍葯——龍骨——龍角——龍齒——龍皮——龍腦——龍腦香子——龍腦膏香——龍膏——龍鹽——龍香——龍涎——龍涎香——龍嫠——龍子衣——龍膽——大葉龍膽——龍珠——龍舌草——龍舌箭——龍利葉——龍骨蓮——龍鬚參——龍珠子——龍珠果——龍珠根——龍眼葉——龍眼肉——龍眼殼——龍眼核——龍眼花——龍眼根——龍船花——龍葵子——龍葵根——龍牙草根——龍利葉花——龍眼樹皮——龍船烏泡——龍船花根——龍鬚眼子菜——龍船花莖葉——九龍根——九龍藤——上山龍——小龍膽草——小過江龍——小葉雙眼龍——飛龍掌血——五爪龍——五龍根——五爪金龍——五爪金龍花——烏龍擺尾——烏奴龍膽——水龍骨——水龍膽草——玉龍鞭——古山龍——石龍子——石龍芻——石龍芮——石龍膽——石龍芻根——石龍芮子——白龍頭——白花龍膽——老龍皮——過山龍——過江龍——過壇龍——過江龍子——伏龍肝——斬龍草——斬龍劍——金邊龍舌蘭——降龍草——地龍——龍宮方——龍膽瀉肝湯——龍膽瀉肝湯(《局方》)——大青龍湯(張仲景)——小青龍湯(張仲景)——斑龍丸——當歸龍薈丸(劉河間)——抱龍丸(羅謙甫)十四、起居用具 龍戶——龍邸——龍宮——龍堂——龍樓——龍淵——龍庭——龍座——龍床——龍馭——龍輿——龍舟——龍船——龍車舟——龍驤——龍車盾——龍尾道——龍巴門——龍安——龍圖閣——龍燈——龍燭——龍頭——龍刀——龍勺——龍缽——龍梭——龍勒——龍節——龍漏——龍皮扇——龍髯拂——龍尾車——龍骨車——龍骨水車——龍門樁——龍門板——龍門架——龍門刨床——龍門銑床——龍門起重機——龍腦缽盂 十五、服裝面飾 龍甲——龍具——龍的——龍紗——龍絹——龍捲——龍袞——袞——龍袍——朝服——龍火衣——折玉龍釵——龍角釵 十六、飲食瓜果 龍茶——龍芽——龍團——龍鳳茶——龍鳳團——宋代龍茶——密雲龍——龍井——龍井茶——徑山龍井——西湖龍井——烏龍茶——龍膏酒——食龍——龍食——盤龍饅頭——南京「一條龍」包子——龍鬚面——龍抄手(餛鈍)——龍爪粟——海龍米——蟠龍菜——白龍月霍——龍人河螃蟹——龍池鯽魚——龍鬚菜——龍鶴菜——龍虱——龍蝦——龍頭魚——龍爪蔥——龍雛——龍肝豹胎——龍井蝦仁——烏龍賞月——龍虎鬥——菊花龍虎鳳——戊辰龍菜(廣州、北京、西安)——瀋陽龍菜——飛龍湯——龍荔——龍眼——福建龍眼——龍目——龍蹄——龍肝瓜——蟠桃 十七、工藝美術 龍和工藝美術——玉龍之後——龍的民間工藝美術——龍泉——龍淵——龍光——龍泉寶劍——龍泉青瓷——龍舒貢席——龍眼木雕——九龍公道杯——髮雕飛龍——壯家「龍亭」——馬踏龍雀——龍雀——龍輔——陝西飛龍 十八、書畫票幣 龍書——龍書——龍爪書——龍鬚友——龍尾硯——龍香劑——龍賓——龍熒——龍鳳花箋——龍跳虎卧——龍蛇飛動——龍琢龍——劉鴻雁的「潑墨龍」——龍畫——最早的龍畫——畫龍柱——畫龍點睛——題群龍圖——文身——龍章——龍文——全圖——大型畫冊《龍》——林義勝攝中國龍——「大龍」郵票——「小龍」郵票——「萬壽」紀念郵票——話說《大龍》郵票——清代郵票上的「魚龍變化」——以「龍」為圖案的郵票——中國龍年生肖票——「兔姑娘」喜繪笑龍——澳門龍年郵票——龍幣——龍洋——龍金——龍與錢幣——泉海游龍——龍年紀念金幣——香型龍年生肖紀念銅章 十九、著述文章 龍光——龍章——龍鍾——龍藏——龍趼——龍韜——龍鱗——龍虎經——龍洲集——龍城錄——龍川文集——龍威秘書——龍龕手鑒——龍筋鳳髓判——龍潭虎窟——龍鱗裝——龍文鞭影——龍沙紀略——龍門扶風——龍蛇之章——屠龍之技——強龍不壓地頭蛇——雕龍——文心雕龍——龍川詞——龍洲詞 二十、樹木花草 龍柏——龍爪槐·龍爪柳——龍爪棗——龍鱗松——九龍松——九龍柏——卧龍松——龍鳳松——蟠龍松——龍角木——龍腦樹——龍腦香樹——龍血樹——龍鬚藤——龍葵——龍牙花——龍牙草——龍吐珠——龍舌蘭——龍鬚草——龍鬚——龍鬚菜——龍爪花——石龍芮——五爪金龍——水龍——細子龍——吉龍草——石龍牙草——龍角——龍口花——龍面花——龍牙百合——龍尾蘇鐵——龍鬚牡丹——龍鬚海棠——紫龍鬚——繞龍花·游龍草——龍柱——蛇龍球——龍膽花——龍船花——仙人掌「龍」種——牡丹「龍」種——菊花「龍」種——龍腦菊——龍公竹——龍孫——龍華——龍銜——龍鍾二十一、建築名勝 (一)北京 天安門——故宮——太和殿——故宮九龍壁——北海九龍壁——五龍亭——龍城——龍潭湖公園——龍潭公園——黑龍潭——龍王堂——龍泉寺戚繼光詩碑——青龍倒吸水——龍門澗——龍骨山——王公墳地·龍脈·龍頭·龍山·馱龍等——龍跡——龍慶峽——國慶龍塑 (二)天津 盤龍山——少林寺·紅龍池——古佛舍利塔——掛月峰·降龍庵——獨樂寺·鴟尾——龍飛渡蹕得天津 (三)河北 黑龍洞——雞冠山·盤龍松——須彌福壽之廟·鎏金龍——普樂寺·二龍戲珠——熱河泉·龍舟——湯泉·木雕雲龍——清東陵·龍門口·龍風門·龍蝠碑·金龍纏御柱·龍鳳陛石等——山海關·老龍頭——金代石幢·雕龍——永通橋·題詩——安濟橋·題詩——清西陵·雲龍·蟠龍·萬龍聚會等——五爪龍·龍鳳望柱·龍鳳石·卧龍松·金龍峪等——伍仁橋·盤龍柱——大觀聖作之碑雙龍碑額·卷龍纏枝牡丹圖案——河北的「龍」字地名——龍兌 (四)山西 天龍山石窟——龍山石窟——大同九龍壁——五龍壁——三龍壁——藏山·龍鳳松·黑龍池——龍王殿——南禪寺·龍王殿——天柱龍泉——朱氏牌樓·盤龍·行龍——龍泉寺——原起寺·青龍寶塔——仙堂寺(五龍寺)·黑龍潭——二仙宮——靈空山·五龍池——龍門寺——龍祥觀——龍子祠泉——崇寧殿·盤龍柱——文廟·五龍影壁——廣仁王廟(五龍廟)——三清殿·巨龍——青龍寺——龍虎殿——禹(龍)門口 (五)內蒙古 龍泉寺——龍荒——龍堆 (六)遼寧 永安石橋·二龍戲珠——崇政殿·金龍蟠柱·貼金雕龍扇面大屏風——大政殿·雙金龍蟠柱——清寧宮·龍鳳紋五彩琉璃——昭陵·蟠龍壁——福陵·蟠龍壁——五龍宮——龍泉寺——香岩寺·盤龍松——五龍背溫泉——李成梁石坊·浮雕龍——龍首山——燒鍋營子燕長城址·石龍·土龍 (七)吉林 緝熙樓·梨木雕龍八展書案——黃龍府——龍潭山高句麗山城——龍潭——五盔墳五號墓·青龍·托龍·蟠龍·龍虎纏結等——龍虎石刻 (八)黑龍江 龍沙公園——渤海上京龍泉府故城遺址 (九)上海 龍華——匯龍潭——青龍塔 (十)江蘇 龍蟠虎踞——內外五龍橋——禁約碑·龍脈·雙龍戲珠——孝陵殿·龍鳳紋雲柱——譚延kai墓·龍池——八功德水——棲霞山·龍山——烏龍潭——七橋瓮·人面龍頭像——玄武湖——崇正書院·石雕龍頭——雲龍山——雲龍山石佛——龍洞石刻——皂河龍王廟——北固山·龍埂——南朝蕭績墓石刻·二龍銜珠——惠山(九龍山)——錫山·龍光塔·龍光寺·龍光洞——周處廟——拙政園·浮雕夔龍隔扇——龍頭山——盤門(蟠門)——興福寺·破龍澗(十一)浙江 天龍寺造像——黃龍洞——龍泓洞——小龍泓洞——回龍橋——龍泓澗——龍井——岳廟·龍鳳匾——龍門古鎮——吳漢月墓石刻·青龍——十二生肖石——白龍潭——龍興寺經幢——七里瀧——龍門港——玲瓏山·卧龍寺·龍潭瀑布——龍泉山——靈岩·龍鼻洞——大龍湫——西龍岬——黃龍宮——龍瑞宮記摩崖石刻——龍華寺——越王崢·九龍纏頂·龍王池——龍山摩崖刻石——五泄——南天門·環龍橋·龍眼井——多寶塔·蟠龍柱——法雨寺·九龍殿——九龍山——黃龍山——雙龍洞——龍嘴洞 (十二)安徽 黑龍潭——東崖·蒼龍昂首——天台峰·龍頭峰·龍珠峰——龍子河——龍頭石·九龍瀑——九龍峰——白龍譚——五龍潭——龍興寺——龍潭洞和縣猿人遺址——陋室·龍池——龍泉洞——齊雲岩·龍王岩·龍泉池——石橋岩·大龍宮——射蛟台——鄧石如故居·龍山風水——小孤山·龍角石·龍耳洞——龍眠山——花戲樓·蟠龍·二龍戲珠 (十三)江西 龍沙亭——孽龍洞——龍首崖——黃龍寺——龍門——龍宮洞——龍虎山——龍頭山塔——龍江書院——攀龍書院——龍珠閣——龍池——龍眼泉——水龍洞 (十四)福建 回龍橋——白雲洞·龍脊道——陶江石塔·雙龍戲珠——姬岩·龍都津——龍江橋——玉華洞·五龍吐珠——東門石坊·雙龍朝天——龍華雙塔——大王峰·投龍洞——天心岩·九龍窠——水簾洞浴龍池——支提寺·金龍紫衣——天后宮·青石龍柱——龍山寺——龍潭——龍崆洞 (十五)山東 七十二泉·「龍」泉——五龍潭——龍洞山——龍虎塔——猶龍洞——龍潭瀑——古柏盤龍——老龍灣——龍泉溫泉——九龍山摩崖石刻——孔廟「龍跡」——孔府「龍跡」——孔林「龍跡」——周公廟「龍跡」——九龍山漢代摩崖墓群——斗母宮·卧龍槐——黑龍潭——百獅坊·透雕雲龍 (十六)河南 城隍廟·滾龍——初祖庵·游龍·盤龍——永泰寺·四龍石雕——碑樓寺石碑·螭龍——龍亭——宋金皇城遺址·龍鳳飛雲——宋外城遺址·護龍河——大雄寶殿·彩畫飛龍——北清真寺——山陝甘會館·雙龍戲珠——龍門石窟——古陽洞·九龍灌頂——龍門二十品——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龍門山色——龍池金魚——潞簡王墓·二龍戲珠——永和橋·浮雕龍頭——九龍三泉——恩榮坊·龍鳳板——文廟·四龍戲二珠——文廟大成殿·滾龍雲氣——禹王鎖蛟井——龍泉——小商橋·龍頭 (十七)湖北 盤龍古城——綠影龍壁——瀑雨池·石雕龍頭——回龍寺——鞭打五龍——龍泉書院——龍蟠磯——高桂三潭·白龍現——龍港——九宮山·龍湫飛泉——拜風台·五龍八仙——八寶山(龍山)——龍橋河古井——開元觀·龍鳳圖案——江冫賣宮·龍井——龍山——便河(龍門河)——白龍寺——昭君井·龍水——玉虛宮·浮雕蟠龍——磨針井·五龍捧聖——五龍宮 (十八)湖南 柳毅井——炎帝陵·龍腦石——關聖寺·貼金盤龍——文廟·鏤雕蟠龍——回龍塔——法相岩·龍甲神像——龍興寺——回龍橋——張家界·金鞭岩——余家牌坊·龍鳳紋飾 (十九)廣東 東西鐵塔·行龍火珠——龍穿水瀑布——龍洞——尤泉峽——宕石·青龍吐珠·老龍洞——龍興寺石塔——龍宮岩——葛洪煉丹灶·雲龍——閬風岩·蛟龍窟——石室岩·龍床——敞天石洞·龍潭——國恩寺(龍山寺)——九龍海關的由來——深圳的「龍歧澳」 (二十)廣西 白龍湖——靈源·龍津吐壁——大龍潭——龍隱洞及龍隱岩——木龍洞——木龍洞石塔——白龍洞——陽朔公園·龍洞——乳洞岩·龍田——系龍洲——龍州花山壁畫——白龍洞石達開詩刻——龍華寺——珍珠城(白龍城)——冷水瀑布(神龍噴水)——龍潭(二十一)四川 龍街龍巷——龍潭和洛帶——孟知祥墓·浮雕青龍——明蜀僖王陵·盤龍戲珠——青羊宮銅羊·龍角——八卦亭·鏤雕盤龍——禹王宮·九龍壁——川北會館·龍鳳陶磚——伏龍觀——黃龍溪古鎮——鶴鳴山·雙龍浮雕——重慶自然博物館·恐龍陳列室——龍洞石龍——龍腦橋——法王寺·龍藏——九龍聚寶石雕——龍鳳祠——龍居寺壁畫——
推薦閱讀:
※我想寫一個話題:我眼中的祖國
※不抵制肯德基,就抵制出國旅遊嗎?
※願你遠離亂世如麻,永遠錦繡年華——南京紫金山事件隨想
※《唐人街探案2》某編劇被曝光,奇葩言論驚呆網友,引發眾怒
※人民失去聯想,世界也不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