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論文--兩岸關係發展
形勢與政策論文--兩岸關係發展
2011年是兩岸關係發展穩步推進的一年。兩岸制度性協商持續進行,ECFA實施效果逐漸顯現,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但民進黨否認「九二共識」顯示其「台獨」立場並未根本變化,兩岸關係在發展中仍潛藏著隱憂。 一、2011年兩岸關係發展的現狀 2011年兩岸關係繼續取得重要進展,但民進黨堅持「台獨」立場,否認「九二共識」,則增加了兩岸關係發展的不確定性。 1、兩岸制度性協商持續進行並取得重要成果。10月20日,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第七次領導人會談在天津舉行,會議簽署了《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簡稱「核安協議」),並就兩岸產業合作與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發表了兩項共同意見。「核安協議」的簽署,充分反映出兩岸兩會對攸關台灣民眾切身利益問題的關注,反映出大陸對台灣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重視。此次會談雖因種種原因未能簽署「投資保障協議」,但兩會同意繼續協商並加快最後階段商談,爭取在下次會談時簽署。除海協、海基兩會會談外,1月6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下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簡稱「經合會」)正式成立,負責協商ECFA的後續事宜。「經合會」總召集人由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與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出任;大陸首席代表是海協會特邀顧問、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台灣首席代表為台灣經濟部門負責人梁國新。「經合會」確定每半年召開一次例會,必要時經雙方同意可召開臨時會議。2月22日,「經合會」在台灣桃園舉行第一次例會,就「經合會」工作小組設置、啟動ECFA後續協議磋商、總結和評估框架協議早期收穫計劃執行情況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多項共識。會議決定成立「經合會」第一批工作小組,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產業合作、海關合作6個工作小組,負責相關協議的磋商,推動相關領域的合作;並且宣布啟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爭端解決等3個後續協議的商談。11月1日,「經合會」在杭州舉行第二次例會,就第一次例會以來6個工作小組的運作、ECFA後續單項協議的商談進展、貨物和服務貿易早期收穫計劃的實施、未來一段時期的工作安排等深入交換了意見,雙方表示將依據ECFA規定積極有序推進協議商談、擴大早收成果、促進投資便利、完善經濟合作。在雙方的努力下,「經合會」已成為一個有序、直接、方便、高效的溝通平台。 此外,兩岸銀行監理合作平台第二次會議也於11月22日在北京舉行。台「金管會主委」陳裕章率主要業務組長出席,與新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對談。雙方承諾將加速審批銀行申請營業據點案件,以及申請辦理當地貨幣業務。同時確認未來金融監理合作平台制度化運作、透過平台加強金融互動、金融監理合作、溝通兩岸協議早收承諾的施行及准入等事情。此次會談確認「綠色通道」的範圍包括大陸21個省份所在的城市,台資銀行只要在這些城市設立分行,銀監會將會加速審查,台灣銀行、玉山銀行將在年底前拿到大陸分行的籌設許可,使得登陸的台資銀行數增加到10家;另外設立分行論文代發中心(www.21cnlunwen.com)提供優質論文發表服務已到一年的6家台資銀行,預計2012年可做人民幣業務。台「金管會」也將開放大陸銀行赴台設立分行和參股台灣銀行及金控,參股上限為10%。台灣方面還將開放大陸銀行合格機構(QDII)投資台股,擬將投資總額從現行的5億美元提高到10億美元。12月20日,台「金管會」宣布,大陸銀行赴台參股島內銀行於2012年1月2日正式實施。兩岸銀行監理合作平台第二次會議的舉行及取得的成果,顯示兩岸金融業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兩岸制度化協商得到多數台灣民眾的肯定。據台「陸委會」2011年10月23日公布民調指出,有近8成民眾支持兩岸持續透過制度化協商處理兩岸交流問題,有近6成民眾認為兩岸透過制度化協商簽署各項協議結果,有助台灣整體發展。 2、ECFA實施周年成效逐漸顯現。2010年1月1日,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正式實施。在兩岸各方共同努力與精心呵護下,一年來ECFA實施進程順利,成效明顯。一是有力促進了台灣對外貿易增長。2011年1至10月,台灣出口貿易額2596.79億美元,同比增長14.7%,預計全年出口將突破300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2011年1至9月,台灣出口至大陸早期收穫計劃產品共21638批次,貨值30.9億美元,關稅優惠9206萬美元。台灣自大陸進口早期收穫計劃產品共11064批次,貨值7.5942億美元,關稅優惠1649萬美元。在服務貿易早收執行部分,據大陸方面統計,2011年1月至9月底,非金融早收開放領域中,台灣有5家會計師事務所申請獲得有效期1年的《臨時執行審計業務許可證》,82家企業獲准設立獨資或合資企業,13家金融機構獲准設立分行或辦事處。另核准引進5部台灣電影片,其中2部已在大陸影院公映。據台灣方面統計,已核准陸資赴台投資案件中,屬於ECFA服務業早收項目的案件數36件,投資或增資金額約1654萬美元。另核准引進10部大陸電影片,其中8部已在台灣影院公映。ECFA實施也增加了其它國家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意願。在兩岸簽署ECFA前,台灣僅與南美洲5個「邦交」小國簽署4個FTA,佔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只有0.18%。ECFA實施後,台灣已與新加坡正式展開「經濟夥伴協議」(ASTEP)的談判,與日本簽訂了「投資協議」,並與紐西蘭就「經濟合作協議(ECA)」共同展開可行性研究,台灣拓展對外經貿關係取得了重要進展。二是大幅提升了島內投資的吸引力。ECFA實施後,早期收穫計劃產品得以降稅或免稅方式進入大陸,生產成本顯著下降,台灣成為外商藉此進入大陸市場的跳板;而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台海不再成為東亞地區的「火藥桶」,也使投資台灣的政治風險大為降低,這些都有助於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提升吸引力與競爭力。2011年9月8日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台灣名列第13名,在亞太地區排名第4,連續3年超過韓國,顯示出國際社會對台灣投資環境的肯定。據台灣有關部門統計,ECFA實施後台商返鄉投資不斷增加,2011年1至9月新增投資件數超過50件,投資金額約新台幣711億元,另有27家跨國企業預定在台灣投資1082億新台幣。與此相關,島內就業機會增多,失業率下降。2011年1至11月的平均失業率為4.87%,與2009年、2010年平均失業率5.8%、5.21%相比顯著下降。三是顯著造福中小企業和基層農漁民。ECFA早收清單項目中,近一半屬於敏感性傳統產業、中小企業,包括汽車零組件、袋包箱、內衣、小家電、手工具等,這些產品因ECFA早收清單的實施而獲得平均多達10%以上的關稅降幅,從而提高了企業競爭力。據台灣統計,早收貨品出口廠商中有80%是中小企業,其中50.7%在過
去3年沒有對大陸出口過早收清單範圍內的產品。據台灣「陸委會」估計,早期收穫使可能受益的中小企業達22.7萬家,這些企業一年對大陸出口金額可增加886億元新台幣,將使42.6萬就業人員因此受惠。同時,ECFA早收清單涉及台灣農漁產品共有18項,平均降稅13.3%,基層農漁戶直接受益並推動農漁產品對大陸出口大幅增長。據台灣「農委會」統計,納入ECFA早收清單的18項農產品,2011年1至10月外銷大陸出口量為14242噸,出口值為9570萬美元,分別較2010年同期增長91%及154%。菠蘿、文心蘭、茶葉、虱目魚、鱸魚及石斑魚等品項,增長率均超過50%以上。ECFA的實施,不論是對提振台灣經濟,還是對造福基層民眾,都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3、兩岸交流合作不斷深化成果豐碩。兩岸關係的大幅緩和,為兩岸交流合作創造了更有利條件,使2011年兩岸交流合作更為活絡與深化。在人員交流方面,繼2010年大陸11位省級領導人訪台後,2011年上半年又有遼寧省長陳政高、南京市長季建業、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河南省長郭庚茂、河北省政協主席劉德旺等率大型參訪團訪台,進行經貿和文化交流活動。下半年受台灣選舉影響,大陸高層人士赴台參訪有所減少,但6月28日開放北京、上海、廈門市民眾赴台個人游,以及11月10日開放大陸居民直系親屬異地參加赴台旅遊團,使大陸民眾赴台旅遊再掀高潮。據台「陸委會主委」賴幸媛2011年12月8日表示,自2008年7月開放大陸民眾赴台旅遊以來,至2011年11月30日止,大陸民眾赴台旅遊超過292萬人次,帶來1502億元的外匯收入。為擴大陸客個人游經濟效益,兩岸正在醞釀增加開放大陸天津、南京和廣州等城市。在合作打擊犯罪和司法協助方面,雙方配合良好,成效顯著。2011年6月初,兩岸警方又聯手破獲一起特大跨境、跨國電信詐騙案,共逮捕641名嫌犯,其中,223名台灣嫌犯已由大陸遣返台灣。據台「法務部」2011年10月19日公布的數據,自2009年6月25日兩岸簽訂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以來,至2011年8月,台詐欺犯罪率在2010年降低26.57%的基礎上,2011年再降低19.15%;兩岸通過情資交流及同步打擊等,至2011年9月底計偵破各類犯罪42案,逮捕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在教育及青年交流方面,2011年7月台灣高校首度開放大陸學生赴台就學,共有48所公立院校、86所私立院校計劃招收2141名大陸學生。其中本科生招收1613人,最後錄取1015人。儘管人數不多,但對深化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增加兩岸青年學生的了解大有助益。7月上旬,由中央台辦等17家單位聯合舉辦的兩岸萬名青年大交流活動在大陸各地陸續展開。胡錦濤總書記親自在北京會見兩岸青年朋友,希望兩岸青年一代接過兩岸關係的接力棒,更加踴躍地投身到兩岸交流合作中來,攜手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在兩岸貿易方面,繼續呈現出穩定發展的態勢。據台灣「海關」數據,2011年前lO個月,台灣向大陸與香港出口額為1049.4億美元,佔台出口總額的40.4%,較2010年同期增長10.4%;進口額為384,7億美元,佔台進口總額的16.1%,增長27%;兩岸三地貿易總額為1434.1億美元,增長14.4%,佔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28.8%。但台灣對大陸投資有所減少。2011年1至9月大陸共批准台商投資項目1930個,同比減少9.9%,實際使用台資金額16.4億美元,同比下降8.1%。截至2011年9月底,大陸累計批准台資項目85063個,實際使用台資536.6億美元。按實際利用外資統計,台資在大陸累計吸收境外投資中佔4.7%。此外,兩岸各種研討會、交流會、論壇頻繁召開,對增進了解,培養共識、合作雙贏發揮了積極作用。重要者包括5月7日,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成都舉行,以「深化兩岸合作、共創雙贏前景」為主題,集中研討大陸「十二五」規劃與台灣「黃金十年」藍圖、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實施與促進兩岸經濟發展、兩岸文教合作與青年交流等三項議題,達成了「以大陸『十二五』規劃與台灣中長期經濟發展構想(黃金十年)為契機,積極落實ECFA,擴大兩岸經濟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完善合作機制,促進共同發展和繁榮」等19項共同建議。而6月中旬在福建舉辦的第三屆海峽論壇,台灣超過1萬人參加,其中90%來自基層,70%來自中南部,60%首次參加,對兩岸特色基層鄉鎮參與活動深度對接。草根性更突出,基層參與率更高,行業領域分布更廣。兩岸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對兩岸同胞加強了解,消除隔閡,凝聚認同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兩岸交流合作,互動良好的大背景下,台灣對國際空間問題的要求得到大陸善意回應。2001年台灣繼續獲邀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世界經濟合作會議(EPCA),7月15日台港台澳互設辦事處,台駐港、駐澳機構「中華旅行社」、「台北文化經濟中心」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台港台澳關係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大陸暗助台北獲得2017年第29屆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辦權等,正是大陸善意回應的體現。 4、民進黨否認「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發展潛藏隱憂。「九二共識」是兩岸兩會恢復協商談判並簽署16項協議的重要政治基礎,也得到越來越多台灣民眾的認同。據台「陸委會」委託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於2011年9月25日公布的民調顯示,有近5成(49.4%)民眾認同「九二共識」,並贊成以此作為兩岸協商的基礎。針對即將舉行的台灣兩項重要選舉,大陸方面反覆強調堅持「九二共識」的重要性。11月1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美國夏威夷會見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再次強調指出,「九二共識」是1992年由兩岸正式授權的民間團體達成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認同「九二共識」是兩岸開展對話協商的必要前提,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為了保持台海形勢穩定,為了兩岸民眾福祉,雙方應該繼續堅持和維護「九二共識」,增進政治互信,繼續引領和推動兩岸關係開闢新的前景。11月17日,國台辦主任王毅在重慶出席第三屆重慶台灣周開幕式時,再次重申「九二共識」是兩岸開展對話協商的必要前提,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強調「九二共識」不容否認,兩岸關係不容倒退,台灣海峽和平不容得而復失,兩岸同胞的福祉不容遭到破壞。台灣當局雖對「九二共識」內涵有不同主張,但對大陸強調堅持「九二共識」給予積極回應。馬英九多次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沒有這個東西,兩岸關係要和平發展,是一個很大的問號」;指出民進黨否認「九二共識」,將導致兩岸關係重陷緊張對立狀態。但民進黨及其主席蔡英文則多次聲稱「九二共識」「是一
個不存在的東西,沒有所謂承認不承認或接受不接受的問題」,鼓吹以「台灣共識」取代「九二共識」。由於民進黨堅持「台獨」立場,否認「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發展前景存在著變數與隱憂。一旦未來民進黨重新執政,兩岸關係勢必重陷動蕩緊張狀態。 二、2011年兩岸關係發展的特點 2011年兩岸關係發展具有三個特點: 一是「經熱政冷」現象未發生根本變化。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的突破更多的是表現在經貿領域,政治領域包括探討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簽訂和平協議等均未觸及。2011年這種狀況仍未發生明顯改變。儘管台灣一些有識之士呼籲經濟與政治不應截然分開,應積極創造開展政治協商談判的條件,力求在政治領域有所突破。但台灣當局仍未予以積極回應。馬英九深怕被民進黨戴上「親中賣台」帽子,以時機不成熟,社會無共識為借口,繼續對政治議題協商談判採取消極迴避態度。雖然其一度提出未來不排除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的主張,但在民進黨將其歪曲為「投降協議」、「統一協議」並竭力攻擊後,馬大步退縮,自我設限甚至提出以「公投」推動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主張,遭到各界強烈非議。而民進黨出於「台獨」目的,對馬英九任何有關兩岸政治議題的言論一概加以抹黑、歪曲與攻擊,製造社會對馬當局「親中賣台」的恐懼感,對馬施加政治壓力,使其不敢在政治議題上越雷池一步。加上美國政府雖公開表示喜見海峽兩岸改善關係,但對兩岸政治接觸包括探討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充滿戒心,並暗中作梗施壓,』也使馬當局不敢輕舉妄動。兩岸政治議題協商談判遲遲未能展開,甚至政治對話也未能啟動,顯示兩岸政治互信仍然不足,並成為制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的重要障礙之一。 二是文化交流成為新熱點。隨著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將其視為連結兩岸民眾心靈的重要紐帶,積極推動,使文化交流成為2011年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大亮點。尤其是與往年以經貿交流為主不同,2011年大陸多個赴台參訪團與台文化交流的內容明顯增多。如2月下旬遼寧省長陳政高赴台參訪時,帶去瀋陽120件文物在台展覽,還舉辦了遼寧文化周,讓島內民眾體味秧歌、剪紙、手指畫等民間文化。福建、青海、浙江、重慶參訪團也主打「文化牌」,以文化交流為重點。而6月1日,兩岸分隔60餘年的元代國畫名作《富春山居圖》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合壁展出,以及兩岸共同建構的「中華大辭典」雲端資料庫預計2011年底正式上線,更是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盛事。9月7日中華文化促進會與台灣中華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在北京簽訂協作關係備忘錄,也將對推動兩岸文化產業交流合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是兩岸政策成為台灣選舉朝野激辯的焦點。台灣於2012年1月14日舉行的地區領導人與民意代表兩項選舉,儘管是其內部事務,但由於兩岸關係的日漸密切性,兩岸關係的穩定與否直接影響到台灣政局穩定與經濟發展,因此朝野政黨的兩岸政策成為各界的關注點,也是政策辯論的焦點。雖然民進党參選人蔡英文既想爭取中間選民,又擔心丟失基本支持票,因而在兩岸政策上竭力採取迴避與模糊策略,但仍無法逃避競爭對手及輿論對其兩岸政策的拷問。不論是政見說明會,還是電視辯論會,蔡都不得不對其兩岸政策主張有所說明;甚至在後期軟化否認「九二共識」立場,拋出「九二共識」也可以包含在「台灣共識」中、當選後「成立兩岸工作小組尋求與大陸對話」、「不排除赴大陸參訪」等主張。而在兩岸政策上佔據優勢的馬英九當局,大力宣揚兩岸政策政績自不待言,作為第三競爭者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對兩岸政策多有著墨,其副手林瑞雄還公開表示兩岸未來應走向和平統一。這些均說明,兩岸關係已成為影響台灣政局發展的重要因素,甚至成為影響台灣「大選」結果的重要因素。 三、未來兩岸關係發展趨勢蠡測 兩岸關係在不斷取得新成果中渡過2011年,展望其未來發展趨勢,雖還會出現波折動蕩,但繼續深化難以逆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將更為紮實,成就更為突出。 1、兩岸關係將持續穩定發展,彼此交流合作有望取得更多成果。1月14日台灣「大選」馬英九連任成功,國民黨也在「立法院」保住了第一大黨地位,為兩岸關係持續穩定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由於馬英九反對「台獨」,承認「九二共識」,推動積極開放的大陸政策;加上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兩岸政治互信逐漸建立,交流合作成果頗豐,兩岸關係有望在既有的基礎和方向上繼續穩步發展,不論是兩岸兩會的制度化協商,還是ECFA後續議題的磋商與實施,抑或是其它領域的交流合作,都有可能順利進行並取得較大的進展,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也有可能擺上議事日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化將獲得更多成果。 2、民進黨謀求重新執政的企圖受挫,但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阻力仍不可忽視。蔡英文競選大位落敗,對謀求重新執政志在必得的民進黨無疑是沉重打擊。一方面,將加劇民進黨內部矛盾鬥爭,各派係為爭奪黨主席以及2016年出線權,勢必激烈鬥爭,內耗實力,貶損形象;另一方面,也表明其兩岸政策主張尤其是否認「九二共識」遭到民眾唾棄,包括一些原先的支持者也對其產生不信任感。民進黨為擴大民意基礎,實現其重新執政目標,有可能對其兩岸政策進行檢討與策略調整,在兩岸交流尤其是經貿交流上採取更為彈性務實的做法。但是,民進黨基本盤並未潰敗,「立委」席次不減反增,蔡英文仍得到600餘萬民眾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要其徹底放棄「台獨」並非易事。未來民進黨仍是阻礙台灣當局大陸政策制訂與推動的障礙,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負面作用仍不可忽視。這也決定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仍將充滿著阻力與反覆。 3、兩岸政治議題協商談判的氛圍將逐漸形成,但政治關係的實質突破短期內仍難實現。在沒有連任壓力的情況下,馬英九對政治議題協商談判有可能改變過去一味迴避的態度,在創造條件和氛圍上有所動作。馬英九曾在當選記者會上表示,他雖沒有連任的壓力,但有歷史評價的壓力。不排除馬英九為追求歷史定位,對兩岸政治性接觸協商採取一些試探性行動。如授意有關幕僚或學術機構與大陸有關部門進行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等議題的接觸協商等。但民進黨的竭力反對,加上美國暗中作梗,決定了馬英九當局短期內很難在兩岸政治關係上有大的作為,兩岸政治關係欲取得實質突破仍將面臨諸多困難。 總之,2011年兩岸關係發展既有豐碩成果,也潛藏著隱憂。而2012年初台灣「大選」國民黨獲勝,再次表明和平發展,合作雙贏已成為兩岸絕大多數民眾的願望,也是島內的主流民意。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民黨繼續執政的有利條件下,經由兩岸各界繼續共同努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儘管還會面臨阻力和挫折,但趨勢將更加明朗,基礎更加紮實,前景更加美好。 (作者單位:福建省台灣研究會) 注釋: ①台灣《中國時報》2011年11月9日。 ②台灣《青年日報》2011年10月20日。 ③中國新聞網2011年10月24日。 ④中國新聞網2011年11月12日。 ⑤台灣《聯合晚報》20論文代發中心(www.21cnlunwen.com)提供優質論文發表服務11年12月23日。 (責任編輯:潘林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