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詩作者簡介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唐中宗景龍初中進士,玄宗朝應「道侔伊呂科」,策試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諫,舉賢任能,為一代名相。曾預言安祿山狼子野心,宜早誅滅,未被採納。他守正不阿,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貶為荊州長史。開元末年,告假南歸,卒於曲江私第。他七歲能文,終以詩名。其詩由雅淡清麗,轉趨樸素遒勁,運用比興,寄託諷諭,對初唐詩風的轉變,起了推動的作用。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稱與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少居蜀中,讀書學道。二十五歲出川遠遊,酒隱安陸,客居魯郡。這期間曾西入長安,求取功名,卻失意東歸;至天寶初,以玉真公主之薦,奉詔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讒出京,漫遊各地。安史亂起,為了平叛,入永王李軍幕;及永王為肅宗所殺,因受牽連,身陷囹圄,長流夜郎。遇赦東歸,往依族叔當塗(今屬安徽)令李陽冰,不久病逝。他以詩名於當世,為時人所激賞,謂其詩可以「泣鬼神」。他以富於浪漫主義的詩歌反映現實,描寫山川,抒發壯志,吟詠豪情,因而成為光照古今的偉大詩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出生於鞏縣(今屬河南)。早年南遊吳越,北游齊趙,裘馬清狂而科場失利,未能考中進士。後入長安,困頓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始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亂起,為叛軍所俘,脫險後赴靈武,麻鞋見天子,被任為左拾遺,又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後棄官西行,客秦州,寓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草堂。嚴武鎮蜀,薦授檢校工部員外郎。次年嚴武死,即移居夔州。後攜家出峽,漂泊鄂湘,死於舟中。詩人迭經盛衰離亂,飽受艱難困苦,寫出了許多反映現實憂國憂民的詩篇,被稱為「詩史」;他集詩歌藝術之大成,是繼往開來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

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父輩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進士及第,任大樂丞,因事貶為濟州司倉參軍。曾奉使出塞,回朝官尚書右丞。安史之亂,身陷叛軍,接受偽職。受降官處分。其名字取自維摩詰居士,心向佛門。雖為朝廷命官,卻常隱居藍田輞川別業,過著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多才多藝,能書善畫,詩歌成就以山水詩見長,描摹細緻,富於禪趣。蘇軾謂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正指出其詩畫的特色和造詣。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隱居鹿門山,四十歲入長安應進士考落第,失意東歸,自洛陽東遊吳越,即所謂「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張九齡出鎮荊州,引為從事,後病疽卒。他是不甘隱淪而以隱淪終老的詩人。其詩多寫山水田園的幽清境界,卻不時流露出一種失意情緒,所以詩雖沖淡而有壯逸之氣,為當世詩壇所推崇。

王昌齡:(約690—約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邱為:(?—?),字不詳,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累舉不第,歸里苦讀。至天寶初始登進士,與王維、劉長卿友善,嘗相唱和。官至太子右庶子,致仕歸,時年八十餘,繼母健在,給俸祿之半,以孝稱。年九十六,以壽終。詩擅五言,善摹湖山景色。

綦毋潛:(692—約749),字孝通(一作季通),荊南(今湖北荊沙)人。開元中登進士第,授宜壽尉,遷右拾遺,入集賢院待制,終著作郎。後見兵亂,乃掛冠歸隱江東別業。其詩多寫山林幽寂之境與方外隱逸之情。

常建:(?—?),字型大小籍貫均不詳。或說長安人,不確。開元中與王昌齡同榜進士。曾任盱眙尉,後隱居鄂渚,陶醉於山水之間。其詩多寫山水田園,以及邊塞題材,風格接近王孟詩派。

岑參:(715?—770),原籍南陽,移居江陵(今湖北荊沙)。少時讀書於嵩山,後游京洛河朔,隱居終南別業。天寶三年進士及第,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後赴安西高仙芝幕掌書記,復赴北庭封常清幕任職。對邊塞生活深有體驗。肅宗朝拜右補闕。長安收復後,轉起居舍人,以上書指斥權佞,出為虢州長史。代宗朝入蜀,兩任嘉州刺史。罷官後客居成都。其詩以邊塞詩著稱,寫邊塞風光及將士生活,氣勢磅礴,昂揚奔放。因而成了邊塞詩派的代表。

元結:(719—772),字次山,魯縣(今河南魯山)人。鮮卑族後代。少居商余山,著《元子》十篇。天寶中進士及第。安史亂起,舉族南奔,先後避居於(今湖北大冶)與溪(今江西瑞昌),以耕釣自全。肅宗朝以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察御史銜,充山南東道節度參謀,招募義軍抗擊叛軍。代宗朝拜著作郎,後任道州刺史,轉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母喪守制於祁陽浯溪。奉命入京,病逝於旅舍。其詩一反浮華文風,以救時勸俗為宗旨。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先行者。

韋應物:(737—792?),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系貴胄出身,少為皇帝侍衛。後入太學,折節讀書。代宗朝入仕途,歷任洛陽丞、縣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蘇州刺史,罷官後,閑居蘇州諸佛寺,直至終年。其詩多寫山水田園,清麗閑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於同情心。是中唐藝術成就較高的詩人。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貞元年間進士及第,復中博學宏辭,授集賢院正字。調藍田尉,遷監察御史里行。順宗即位,任禮部員外郎,參預政治革新。不久憲宗繼位,廢新政,打擊革新派。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後召還長安,復出為柳州刺史。病逝於柳州。與韓愈發起古文運動,為一代古文大家,世稱「韓柳」。其詩得《離騷》餘意,常於自然景物之中寄託幽思,纖而歸於淡泊,簡古而含有至味。成就不及散文,卻能獨具特色。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屢試不第,漫遊南北,流寓蘇州。及過中年,始中進士,五十歲應東都選,授溧陽尉,以吟詩廢務,被罰半俸。河南尹鄭餘慶闢為水陸轉運判官,定居洛陽。鄭餘慶移鎮興元軍,任為參軍。赴鎮途中暴疾而卒。其為詩慘淡經營,苦心孤詣,多窮愁之詞,即蘇軾所謂「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屬苦吟詩派,繼承杜甫而別開蹊徑。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世為豪族,少以俠知名。後入長安游太學。文明初進士及第,拜麟台正字。從征西域,至張掖而返。後轉右拾遺。又隨軍東征契丹,參謀軍事。返京後,仍為右拾遺。諫議多不合,因解官還鄉。為縣令誣陷,入獄,被迫害致死。其為詩力主恢復漢魏風骨,一變初唐浮靡詩風,或諷諫朝政,或感懷身世,落地作金石聲。他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

李頎:(690?—751?),趙郡(今河北趙縣)人,長期居潁水之陰的東川別業(在今河南登封)。偶爾出遊東西兩京,結交當代文士。開元二十三年進士及第,不久任新鄉尉。經五次考績,未得遷調,因辭官歸東川。其詩以邊塞詩著稱,可與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相頡頏;描寫音樂的詩篇,亦具特色。他在唐代詩壇地位頗高。

韓愈:(768—824),字退之,郡望昌黎(今屬河北),籍貫河陽(今河南孟縣)。三歲喪父,由嫂氏撫養成人。貞元進士,先後赴宣武節度、徐泗濠節度幕中任職,入朝任國子監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貶山陽令。憲宗朝還京官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知制誥,隨裴度征淮西平叛有功,遷刑部侍郎,以諫迎佛骨,觸怒憲宗,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朝調任吏部侍郎。病逝長安。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反對駢文,提倡散文;詩歌創作亦力求獨創,不避險僻,以文為詩,形成宏偉奇崛的特點。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原籍太原(今屬山西),祖上遷居下(今陝西渭南),出生於新鄭(今屬河南)。少經離亂,避難越中,歷盡困苦。貞元進士,為秘書省校書郎。憲宗朝為翰林學士,授左拾遺。上疏求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兇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諸州刺史。文宗朝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定居洛陽,以刑部尚書致仕。晚居香山寺,號香山居士。與元稹、張籍等人倡導新樂府運動,致力於諷諭詩,而其閑適抒情之作,卻博得當世與後人的喜愛與傳誦。平易通俗,深入淺出,是其詩歌的最大特點。

李商隱:(約813—約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遷居滎陽(今屬河南)。少習駢文,游於幕府,又學道於濟源玉陽山。開成年間進士及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調弘農尉。宣宗朝先後入桂州、徐州、梓州幕府。復任鹽鐵推官。一生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求生存,備受排擠,潦倒終身。晚年閑居鄭州,病逝。其詩多抨擊時政,不滿藩鎮割據宦官擅權。以律絕見長,意境深邃,富於文采,獨具特色。為晚唐傑出詩人。

高適:(約700—765),字達夫,渤海(今河北景縣)人。少孤貧,潦倒失意,長期客居梁宋,以耕釣為業。又北游燕趙,南下寓於淇上。後中有道科,授封丘尉。後棄官入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幕府掌書記。安史之亂,升侍御史,拜諫議大夫。肅宗朝歷官御史大夫、揚州長史、淮南節度使,又任彭州、蜀州刺史,轉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後為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病逝。其詩以寫軍旅生活最具特色,粗獷豪放,遒勁有力,是邊塞詩派的代表之一,與岑參齊名,世稱「高岑」。

唐玄宗:(685—762),睿宗李旦之子,名隆基。始封楚王,後為臨淄郡王,遷衛尉少卿潞州別駕。入朝平韋後之亂,擁立睿宗,為皇太子,繼皇帝位。初任賢授能、革除弊政,發展經濟,使唐朝進入全盛時期,號稱「開元之治」。晚年任用權奸,沉溺聲色,致有安史之亂,播遷入蜀,為肅宗所代,被尊太上皇。雖為國君,卻多才多藝,善音樂,亦喜愛詩歌,所作詩多五言古體,富於文采。

王勃:(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少有「神童」之稱,博學多才。十五歲舉幽素科,授朝散郎。後為沛王府侍讀,因戲作斗英王雞檄文,觸怒高宗,斥逐出府。遂南遊巴蜀,漂泊西南。返長安後,補虢州參軍,因事免官,其父亦受累貶交趾令。赴交趾省親,渡海墮水,受驚而死。善為文,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時稱「四傑」。後人評其詩,亦列初唐四傑之首。所作詩清新流暢,質樸自然,是新舊詩風過渡的標誌。

駱賓王:(約640—684以後),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早年喪父,家境窮困。龍朔初,道王李元慶闢為府屬。後拜奉禮郎,曾從軍西域,又入蜀從征雲南。返京後,任武功主簿,轉明堂主簿,遷侍御史。被誣入獄,遇赦後出為臨海丞。為徐敬業草討武檄文,討武兵敗,逃亡不知所終。其為五律,精工整煉,不在沈、宋之下,尤擅七言長歌,排比鋪陳,圓熟流轉,或被譽為「絕唱」。

杜審言:(645?—708?),字必簡,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遷居洛州鞏縣(今屬河南)。咸亨初進士及第,授隰城尉,遷洛陽丞,因事貶吉州司戶參軍。武后時拜著作佐郎,遷膳部員外郎。中宗復辟,以其交通張易之,流放峰州。不久召還,為國子監主簿,後為修文館直學士,病逝。早年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其詩格律嚴謹,清新雄健,以此傲視同輩詩人,所以嫡孫杜甫自誇「吾祖詩冠古」。

沈期:(656?—約714),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屬河南)人。青少年時代曾事漫遊,到過巴蜀荊湘。上元中進士及第,後任考功員外郎,預修《三教珠英》,任通事舍人,轉給事中。中宗復帝位,殺張易之,其幕僚被流放嶺南。經儋州,過交趾,達州流放地。遇赦量移台州錄事參軍。景龍中入修文館為學士,作文學侍從。其詩多屬應制,帶六朝綺靡文風,然前期模山范水之作,及流放中感時傷懷之章,尚有骨力。與宋之問齊名,世稱「沈宋」。唐代五七言律體至沈宋而定型。

宋之問:(約656—712),又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上元進士,任職於洛陽宮中習藝館,改洛州參軍,轉尚方監丞。預修《三教珠英》。中宗復帝位,以其諂事張易之,貶為瀧州參軍。逃歸洛陽,依附武三思,得鴻臚主簿。後遷考功員外郎,充修文館直學士。因受賄貶為越州長史。睿宗即位,流放欽州,後賜死於流所。詩與沈期齊名,稱「沈宋」。所作詩聲律調諧,屬對工整。初唐律體至沈宋漸成定格,故於詩歌形式的發展,有所貢獻。

王灣:(?—?),洛陽(今屬河南)人。先天(712—713)進士,開元初任滎陽主簿。後入麗正院參與《群書四部錄》集部編撰,書成後任洛陽尉。其詩流傳不多,早年游吳,作《江南意》,有「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警句,張燕公(說)手題於政事堂,引為楷式,足見於當世影響之大。

劉長卿:(709?—790?),字文房,郡望河間(今屬河北),籍貫宣城(今屬安徽)。青少年讀書於嵩陽,天寶中進士及第。肅宗至德年間任監察御史,後為長洲尉,因事貶潘州南巴尉。上元東遊吳越。代宗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運使判官,任淮西鄂岳轉運留後,被誣貪贓,貶為睦州司馬。德宗朝任隨州刺史,叛軍李希烈攻隨州,棄城出走,復游吳越,終於貞元六年之前。其詩氣韻流暢,意境幽深,婉而多諷,以五言擅長,自詡為「五言長城」。

錢起:(715?—780),字仲文,吳興(今屬浙江)人。天寶九載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肅宗朝任藍田尉。代宗大曆中任司勛員外郎、司封郎中,官至考功員外郎。為「大曆十才子」之一,詩與郎士元並稱,即所謂「錢郎」。時人評其詩「體格新奇,理致清淡」,然內容單薄,類多應酬之作,詩風至此一變。

韓:(?—785?),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十三年進士。肅宗寶應元年為淄青節度使幕府從事。後閑居長安十年。大曆後期,先後入汴宋、宣武節度使幕府為從事。建中初,德宗賞識其「春城無處不飛花」一詩,任駕部郎中,知制誥,官終中書舍人。為「大曆十才子」之一。其詩多送行贈別之作,善寫離人旅途景色,而缺乏情思。

劉虛:(?—?),字全乙,新吳(今江西奉新)人,一說江東人,或說崧山人。九歲能文,召見拜童子郎。開元中進士及第,調洛陽尉,遷夏縣令。曾任崇文館校書郎。與賀知章、包融、張旭齊名,人稱「吳中四友」。為詩情幽興遠,思雅詞奇,知名於時,並為後代所推許。

戴叔倫:(732—789),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代宗廣德初任秘書省正字,後在度支鹽鐵諸使幕府任職,授監察御史銜。德宗建中初出任東陽令,後以大理寺司直入江西觀察使幕,不久以祠部郎中銜授撫州刺史,後改容州刺史兼容管經略使,卒於任所。其詩多寫農村生活,構思新穎。謂「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講究韻味,為後世神韻派詩論先導。

盧綸:(739?—799?),字允言,祖籍范陽(今北京西南),後遷居蒲(今山西永濟)。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奉親避居鄱陽。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又受宰相王縉賞識,奏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後出為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德宗朝為昭應令,又赴河中節度使任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為「大曆十才子」之一。詩多應酬贈答之作,但所作邊塞詩卻蒼老遒勁,氣勢雄渾,體現盛唐之餘緒。

李益:(748—829),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大曆四年進士,授鄭縣尉,又任華州主簿,轉侍御史。後出塞從軍,入朔方、寧、幽州諸節度使幕中為從事。即所謂「三受末秩,五在兵間」。曾東遊揚州。憲宗朝入為都官郎中,歷秘書少監、集賢學士、散騎常侍、太子賓客等官。文宗大和初,以禮部尚書致仕。或列入「大曆十才子」,詩名早著,尤以邊塞詩流傳最廣,其中七絕冠絕當世,幾可與盛唐王昌齡比美。

司空曙:(約720—790?),字文明(一作文初),廣平(今河北永年)人。進士出身,大曆年間任洛陽主簿,後為左拾遺。建中三年出為長林丞。貞元初入劍南節度使幕,領銜水部郎中。官終虞部郎中。為「大曆十才子」之一。詩多寫自然景色與鄉情旅思,長於五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貞元中進士及第,又中博學宏辭,授太子校書,後入淮南節度使幕府掌書記,調補渭南主簿,升監察御史。順宗即位,預政治革新,轉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憲宗廢新政,貶革新派,出為朗州司馬。十年後召回長安,以詩忤當道,復出為連州刺史。穆宗朝為夔州、和州刺史。文宗時官主客郎中分司東都、集賢學士、禮部郎中,出任蘇州、汝州、同州刺史,遷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武宗時官至禮部尚書兼太子賓客。詩與白居易齊名,時稱「劉白」,白居易稱之為「詩豪」。其詩善使事運典,托物寓意,以針砭時弊,抒寫情懷。

張籍:(約766—830),字文昌,祖籍吳郡(今江蘇蘇州),遷居和州(今安徽和縣)。貞元中進士及第,元和初官太常寺太祝,後轉國子監助教,遷秘書郎。長慶初為國子博士,又任水部員外郎,轉主客郎中。官終國子司業。其詩或擬古樂府,或自創新樂府,注重風雅比興,多寫民生疾苦。是元白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持者。與王建齊名,均擅長樂府,故稱「張王樂府」。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宣歙觀察使幕。文宗朝任左補闕,轉膳部、比部員外郎。武宗時出任黃、池、睦三州刺史。宣宗時入為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又出為湖州刺史,召為考功郎中知制誥,官至中書舍人。其為詩注重文意詞采,追求高絕綺麗,於晚唐浮靡詩風中自樹一幟。擅長近體,絕句尤為出色。

許渾:(?—?),字用晦(一作仲晦),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文宗大和六年進士,先後任當塗、太平令,因病免。後任潤州司馬。大中年間入為監察御史,因病乞歸,後復出仕,歷任虞部員外郎,轉睦、郢二州刺史。晚年歸丹陽橋村舍閑居,自編詩集,曰《丁卯集》。其詩皆近體,五七律尤多,句法圓熟工穩,聲調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謂「丁卯體」。詩多寫「水」,故有「許渾千首濕」之諷。

溫庭筠:(約812—約870),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宰相溫彥博後代。早年才思敏捷,以詞賦知名,然屢試不第,客游江淮間。宣宗朝試宏辭,代人作賦,以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於江陵。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詩詞工於體物,設色麗,有聲調色彩之美。弔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骨。

馬戴:(?—?),字虞臣,曲陽(今江蘇東海)人。家貧,工詩。會昌四年,與項斯、趙嘏同榜舉進士。大中初赴太原幕府掌書記,以正言被斥,貶為龍陽尉。咸通末佐大同軍幕,官終太學博士。詩擅長五律,流動壯闊,然終是晚唐風貌。

張喬:(?—?),池州(今安徽貴池)人。咸通十二年進士。黃巢起義,與伍喬同隱九華山。僖宗廣明中尚在世,不知所終。苦力為詩,乃至十年不窺園,時與許棠、喻坦之、張、鄭谷諸人,皆以詩名,號稱「芳林十哲」。其詩善於狀物寫景,卻帶蕭颯之象。

崔塗:(?—?),字禮山,江南(約今浙江桐廬、建德一帶)人。光啟四年進士及第。約昭宗天復初尚在世。家在江南,壯遊巴蜀,中客湘鄂,老上秦隴。詩多紀游之作,工寫景述懷,儘是羈愁別恨,音調低沉。

杜荀鶴:(846—904),字彥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家境貧寒,早年隱居九華山讀書,因號九華山人。昭宗大順二年進士及第,寧國節度使闢為從事。受命密使大梁聯絡朱溫,表薦為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天佑初病逝。其詩多寫久經戰亂農村凋弊景象,反映人民苦難生活。以律體形式寫樂府題材是其主要特色。

韋莊:(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青少年曾寓居下、縣,東出潼關,客虢州。僖宗乾符末入京應舉落第,廣明初黃巢起義軍攻破長安,逃往洛陽。後至鎮海節度使幕為幕僚。北上投鳳翔僖宗行在,道阻未果,因南遊金陵,客居婺州。昭宗乾寧初入長安應試,進士及第,授校書郎。曾奉使入蜀,回朝後任左、右補闕。天復初復入蜀為西川節度使王建掌書記。及王建稱帝,為前蜀宰相。其詩多寫世亂年荒之景,弔古傷時之情,音調響亮而意緒低沉,融注入對唐室衰微的感慨。

僧皎然:(?—?),俗姓謝,字清晝,湖州長城(今浙江長興)人。初出家,奉佛於湖州杼山妙喜寺。自稱為謝靈運十世孫。其詩多寫山水游賞與佛事活動,境界清淡輕鬆,聲律和諧流動,以五言詩為擅長。善談詩藝,有論詩專著《詩式》傳世。

崔顥:(?—754), 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開元十年進士及第,曾出使河東節度使軍幕,天寶時歷任太僕寺丞、司勛員外郎等職。足跡遍及江南塞北,詩歌內容廣闊,風格多樣。或寫兒女之情,幾近輕薄;或狀戎旅之苦,風骨凜然,詩名早著,影響深遠。

[祖詠]12 48祖詠:(?—?),洛陽(今屬河南)人開元十二年進士及第。曾授官,遭謫遷,仕途失意,貧病交加。晚年移家於汝間,以漁樵自終。為王維、盧象詩友,其詩以寫山水田園為主,清麗自然,恬靜閑適。其邊塞詩則雄渾壯麗,風調高昂。

崔曙:(?—?),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少孤貧,不應薦辟,讀書於少室山中。開元二十六年進士及第,試《明堂火珠》詩,有「夜來雙月合,曙後一星孤」句,由是得名。詩多凄苦之詞,衰颯之景。

皇甫冉:(714—767),字茂政,安定(今甘肅平涼)人,占籍丹陽(今江蘇鎮江)。十歲能文,頗有清才。天寶末進士及第,授無錫尉。安史亂起,避難陽羨山中。大曆初河南節度使辟掌書記,後入為左金吾衛兵曹參軍,遷右補闕,奉使江表,卒於家。詩多送行酬贈之作,時帶離亂凄苦之調,然天機獨得,遠出情外。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德宗貞元中明經及第,復書判拔萃科,授校書郎。憲宗元和初,授左拾遺,升為監察御史。後得罪宦官,貶江陵士曹參軍,轉通州司馬,調虢州長史。穆宗長慶初任膳部員外郎,轉祠部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為相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改浙東觀察使。文宗和大中為尚書左丞,出為武昌節度使,卒於任所。與白居易倡導新樂府運動,所作樂府詩不及白氏樂府之尖銳深刻與通俗流暢,但在當時頗有影響,世稱「元白」。後期之作,傷於浮艷,故有「元輕白俗」之譏。

薛逢:(?—?),字陶臣,蒲州(今山西永濟)人。會昌初進士及第,授萬年尉,又佐河中戎幕。崔鉉入相,引直弘文館,歷侍御史、尚書郎。以謀略自高,持論鯁切,出為巴、蓬、綿三州刺史,以太常少卿召還,官給事中,終秘書監。詩多七律,弔古傷時,寫景抒情,皆呈晚唐衰颯氣象。

秦韜玉:(?—?),字仲明(一作中明),京兆(今陝西西安)人。乾符間入宦官田令孜神策軍幕。廣明初,隨僖宗入蜀。中和二年特賜進士及第,為神策軍判官,任工部侍郎。其詩敘事抒情,深刻切直,或寫權貴誤國,或抒矛盾心理。反映出身為幕僚而不滿於幕僚的苦悶。

裴迪:(716—?),關中(今陝西)人。天寶後官蜀州刺史,曾為尚書省郎。早年與王維、崔興宗友善,同居終南山、相互唱和;在蜀與杜甫、李頎有過交遊。今存詩多寫山水景色,境界幽寂,與王維山水詩近似。

王之渙:(688—742),字季陵,絳州(今山西新絳)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被謗,辭官歸鄉,家居十五年。後為文安尉,卒於任所。早年精於文章,工詩,樂工多引為歌詞,名動一時,有旗亭畫壁故事。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

李端:(?—784?),字正己,趙郡(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與道士交遊。大曆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後因事貶為杭州司馬。辭官隱居衡山,自號「衡山幽人」。為大曆十才子之一。詩多應酬之作,雖善於取喻,卻少含蓄,情調亦較低沉,見出盛唐向中唐轉變的詩風。

王建:(約766—831?),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大曆進士。曾寓居魏州鄉間。貞元中辭家從軍,北至幽州,南抵荊州。元和中任昭應縣丞。後歷任太府寺丞、秘書郎,遷侍御史,出為陝州司馬,轉光州刺史。與張籍「年狀皆齊」,又是詩友,時稱「張王」,皆為新樂府運動先導,能繼承古樂府哀時托興精神,即事名篇,自立新題,體現為時為事而作的宗旨。

權德輿:(759—818),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天水)人。德宗朝征為太常博士,轉左補闕,後為起居舍人兼知制誥,遷中書舍人。憲宗朝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四歲能詩,十五為文,名聲大振,老不廢書。詩多應制酬贈之作,然文雅蘊 藉,自然風流。

張祜:(約785—849?),字承吉,清河(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舉進士不第。元和間以樂府宮詞著稱。然南北奔走三十年,投詩求薦,終未獲官。至文宗朝始由天平軍節度使薦入京,復被壓制。會昌五年投奔池州刺史杜牧,受厚遇,而年已遲暮。後隱居於曲阿。其詩或感傷時世,或歌詠從軍,猶存風骨;其宮詞寫宮女幽怨之情,亦有所感而發者也。

賈島:(779—843),字閬仙,范陽(今北京)人。早年出家為僧,法名無本。後還俗,屢試不第。被譏為科場「十惡」。文宗開成二年被謗,責為遂州長江主簿。後遷普州司倉參軍,卒於任所。曾以詩投韓愈,與孟郊、張籍等詩友唱酬,詩名大振。其為詩多描摹風物,抒寫閑情,詩境平淡,而造語費力。是苦吟派詩人。

李頻:(?—?),字德新,睦州壽昌(今屬浙江)人。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授秘書郎,為南陵主簿,遷武功令。拜侍御史,累遷都官員外郎,表丐建州刺史,卒於官。能以禮法治下,父老敬之,為立廟於梨山。少以詩著稱,慕姚合詩名,千里往訪,備受稱賞,並妻之以女。與錢起、顧況並為詩壇「一時巨擘」。其詩五律居多,旨尚騷雅,而雕琢過力。

金昌緒:(?—?),餘杭(今浙江杭州)人。生平未詳。《全唐詩》僅錄存其詩一首。

賀知章:(約659—約744),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武后證聖元年進士,舉超拔群類科,授國子監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玄宗開元年間,歷任太常少卿、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太子右庶子充侍讀、工部侍郎、秘書監員外,官終太子賓客、秘書監。天寶三載請為道士,乞歸鄉里。詔賜鏡湖剡川一曲。為「吳中四士」之一,晚年縱誕,自號「四明狂客」。詩以絕句為佳,不尚藻飾,無意求工,而時有巧思與新意。

張旭:(?—?),字伯高,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曾任常熟尉,又任左衛率府長史,世稱「張長史」。以書法著名,常醉後狂書,時號「張顛」。文宗時,詔以李白詩歌、裴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其絕句構思婉曲,寫景幽深。

王翰:(?—?),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雲初進士,玄宗開元八年舉直言極諫、超拔群類科,授昌樂尉,擢通事舍人,遷駕部員外郎。出為汝州長史,貶仙州別駕,再貶道州司馬。卒於任所。少豪放不羈,喜遊樂飲酒,能歌能舞。以詩知名,為晚輩如杜甫所推重。其詩以絕句擅長,爽朗流麗。

張繼:(?—約779),字懿孫,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至德間為監察御史。大曆中在武昌任職,後以檢校祠部員外郎,在洪州分掌財賦,任租庸使、轉運使判官,卒於任所。其詩關切時事,爽利激越,事理雙切,寄興遙深。

劉方平:(?—?),河南(今河南洛陽)人。不樂仕進,國公李勉延致齋中,甚敬愛之,欲薦之於朝,終不肯出,還歸舊隱潁陽大谷。工詞賦,與皇甫冉、李頎等時相贈答。詩以五七絕見長,語淺而意深。

柳中庸:(?—?),名淡,以字行,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出柳宗元之族。官洪州戶曹。蕭穎士以女妻之。與弟中行並有文名。今存其詩十三首,以寫邊塞征怨詩著稱,然意氣消沉,無復盛唐氣象。

顧況:(726?—806?),字逋翁,蘇州(今屬江蘇)人。至德二載進士,貞元中任校書郎,轉著作郎,以嘲諷權貴,貶為饒州司士參軍。晚年隱居於潤州延陵茅山,自署「華陽山人」。能詩能畫,善畫山水,詩則平易流暢,多反映時弊。語言不避俚俗,時雜口語,實開新樂府之先河。

朱慶餘:(?—?),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穆宗長慶中,以張籍讚賞得名。敬宗寶曆二年進士及第。詩多五律,以刻畫景物見長。七言律絕亦含蓄有味。

鄭畋:(約823—約885 ),字台文,滎陽(今屬河南)人。會昌登進士第,初為宣武推官,以書判拔萃,授渭南尉,入為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僖宗時以兵部侍郎進同平章事,因事罷為太子賓客。黃巢起義,時為鳳翔節度使,先諸軍破義軍,後召行在,拜司空、門下侍郎、平章事。及僖宗復國,授太子太保,罷政事。今存詩十六首,多七言絕句,音調流利,而意氣不揚。

韓:(842—923),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字冬郎,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昭宗龍紀初進士及第,入河中節度使幕,召拜左拾遺,累遷左諫議大夫。以平宮庭政變有功,升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隨駕至鳳翔,授兵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天復三年得罪朱溫,迭貶濮州司馬、榮懿尉、鄧州司馬。棄官南下,入閩依王審知,定居南安。十歲能詩,雛鳳清聲,為李商隱所讚賞。詩或寫宮庭生活,或寫山水景色,類皆帶有盛衰之感。所傳《香奩集》多寫閨情,綺麗側艷,有宮體遺風。

陳陶:(約812—885?),字嵩伯,嶺南(今兩廣一帶)人,或作鄱陽(今江西波陽)人。舉進士不第,恣游名山,自稱「三教布衣」。宣宗大中年間,曾遊學長安,後避亂隱居洪州西山,求仙學道,不知所終。詩多行旅紀游之作,寫景狀物之中,時雜仙心;唯寫邊塞之詩,風骨猶存,而意氣消沉。

張泌:(?—?),名一作「」,字子澄,淮南(今江蘇揚州)人。仕南唐為句容尉,後主召為監察御史,歷考功員外郎,進中書舍人,改內史舍人。隨後主降宋,入史館,為郎中。善為詩,多寫旅思離情,凄苦冷寂,詩境近似詞境,讀來別是一種滋味。

杜秋娘:(?—?),即杜秋,金陵(今江蘇南京)女子。善歌《金縷衣》曲。初為鎮海節度使李之妾,及叛唐被殺,沒籍入宮,為憲宗所寵。穆宗立,為皇子漳王保姆。皇子被廢,遣歸金陵。杜牧過金陵,感其老且窮,為作《杜秋娘詩》。

西鄙人:西部邊疆的人民,此指《哥舒歌》作者與歌者。

無名氏:指不知其姓名字型大小的作者。但凡詩之作者無可考的,均歸之於「無名氏」。

推薦閱讀:

田秀英,田秀英簡介
《妙法蓮華經》簡介_haiming
唐宋八大家簡介——唐宋文壇成就最高之八人
混世四猴簡介
學校2015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TAG:唐詩 | 簡介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