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催生「偽娘文化」
「偽娘」起源於日本ACG界,盛行於娛樂圈中,通常指男少年以「美女」形象示人。至今,「偽娘」已不是一個動漫名詞或娛樂節目那麼簡單,相關產業和社會文化的興起更引人關注。
日本動漫催生「偽娘文化」
□ 本刊記者 雲笑(左起)中國「極品偽娘」李竟成、動漫中的偽娘對照、日本藝人春萊愛(她被譽為日本最美的「偽娘」,但她後期「偽」過了頭,變性成為「女性」。)
最近,在日本年輕男性中正在興起一種男扮女裝的「偽娘」熱。
「偽娘」,起源於ACG界(動畫、漫畫和遊戲的總稱),日本玩家最早在2002年發明這個詞,指的是那些身為男性,卻在外貌及性格上「美女化」的動漫人物。2005年上市的日本漫畫《少女愛上姐姐》中,主角之一的宮小路瑞穗被公認為「偽娘」的最佳形象代表。
在日本娛樂圈,不少希望一舉成名的男性新人紛紛以「美女」的形象示人,喬裝後常常帶有很強的萌屬性,有的可能更勝過一般女性角色,新藝人往往因此一炮走紅。
隨著ACG文化越來越多的流行開來,各種良莠不齊的「偽娘」也開始充斥於互聯網上,很多大家覺得很漂亮的論壇簽名或是頭像,其實都是「偽娘」。在日本非常盛行的角色扮演文化(COSPLAY)的推動下,「偽娘」隨著動漫作品逐漸在社會上流行起來,並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已成為當今日本文化的又一新特色。
「偽娘」遍布娛樂各角落
「偽娘」在日語中被稱為「男の娘」,「娘」在日語中有少女的意思,所以,「男の娘」翻譯成漢語就是「男少女」。在日本,「偽娘」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2002年,一些動漫愛好者的網路留言板上,主要是指動漫作品中以女裝形象出現的人物。
從這個說法的起源看,「偽娘」起初只是日本ACG界的一個專用名詞。ACG是英文Animations、Comics and Games的縮寫,是關於動畫、漫畫、電子遊戲的總稱。由於日本動漫產業及相關文化影響,ACG在業內往往特指日本的動漫和遊戲。1998年-2002年,一系列遊戲廣受日本青少年喜愛,遊戲中的虛構人物Bridget更是成為廣大遊戲愛好者心目中的偶像。2003年4月,在女裝少年同人會舉行了以Bridget為中心的同人志即售會後,「女裝少年」這一稱謂成為當時的主要稱呼,並廣泛流行起來。
2005年1月,成人電腦遊戲《少女愛上姐姐》面世。遊戲中,以宮小路瑞穗為主人公,他因祖父的遺言,被強迫轉學到女子學校就讀,他穿著女裝,接受優良的教育。瑞穗言行優雅,文武雙全,成為日本青少年心目中的巾幗英雄。而宮小路瑞穗的名字「瑞穗」也成了後來「偽娘」的代名詞。
同年10月上市的成人電腦遊戲《幸福(Happiness)!》中的渡良瀨准也是以「偽娘」形象出現的。當下,在日本著名的NIKONIKO動畫網站上,貼上「偽娘」標籤的動畫作品已達800多部,如《火影忍者》、《公主公主》、《瑪利亞狂熱》等。
虛擬與現實越來越難以被區分。在日本,對「偽娘」形象的推崇,正從動漫界走向整個娛樂業。特別是不少希望一舉成名的男性新人,紛紛以「美女」的形象在娛樂節目中示人。至今,日本娛樂圈的「為娘」現象已經非常普遍。
日本TBS電視台曾在黃金時段推出一檔真人秀電視節目,對長相清秀的高中男生進行精心打扮後登場,這些風華正茂的「小男生」在音容笑貌上完全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著名的「偽娘」藝人春萊愛更是風靡日本,他曾經代表日本參加過世界New Half大賽,並獲得冠軍,被譽為全日本最美的「偽娘」。令人唏噓的是,春萊愛後期「偽」過了頭,變性成為「女性」。
「偽娘」愛好者集結成的網路社區也如雨後春筍。網友們可以在社區里互相介紹「偽娘」,就「偽娘」話題分享心得體會等。其中,一個名為「如此可愛的人不可能是女生」的社區旗下的會員已經超過了600人。被譽為「日本天神級偽娘」的路西法,在日本網路人氣高居第一,看看他的巴掌臉、長腿、細腰,還有翹臀,哪一樣都不比女生遜色。
「偽娘」角色還影響到中國娛樂圈,成為其「新寵」,但這種性別倒錯的審美取向在中國仍處小眾群體。代表人物有李竟成,被稱為「可以讓女人都自卑的男人」,他自稱中國大陸的極品「偽娘」、古裝美女頭牌;李玉剛,其「男扮女裝」的表演讓他從《星光大道》走向全中國,雍容華貴、婀娜多姿的姿態甚至連張藝謀都驚嘆不已。但李玉剛卻一直自謙非「男旦」,離「女形」還有一段距離。
「男少女」文化受到熱捧
近年來,以「男少女」為中心的同人社的活動逐漸增加。同人志即售會就是日本ACG界的一個周邊文化,由同人社團發起,即志同道合的人將各自創作的文藝著作集結成冊,不由商業出版社出版發行,而是自己掏腰包印刷,在興趣相同的好友之間流通,均可稱為「同人志」。
由於日本動漫及電子遊戲文化的盛行,許多好的當紅作品都大受歡迎,「將商業作品加以改編,編製外傳形式的漫畫同人志」便逐漸成為同人界的主流。
2006年9月,相關同人社團舉辦了「男少女COS☆H」同人志即售會,自此形成了每年舉辦兩次的固定模式。2008年9月,「女裝少年同人志即售會「WEEDING!」舉行後,「男少女」開始進入流行階段。2009年9月,即售會的名稱也因「偽娘文化」的流行而改為「男少女」同人志即售會。
今年8月,一場「偽娘文化節」還將在東京板橋舉行,到時各地的社團將攜帶自創的以」偽娘」為題材的漫畫等作品參展。
2009年5月,日本三和出版社的《「男少女」俱樂部》雜誌創刊,日本青少年對「男少女」形象的追星熱潮開始為社會所認可。今年1月27日,日本發行量最大報紙《讀賣新聞》的晚報刊發表了「男少女」特集報道文章。
性別反串的藝術現象
在日本,動漫的力量不可小視,「偽娘」的興起可見一斑。「偽娘」角色可以通過化妝增加自己女性的魅力,不過這種化妝不是因為要掩飾什麼成份而存在的,即便不化妝,「偽娘」照樣看起來像女性。
當然,「偽娘」肯定不是人妖,兩者的區別在於心理的鑒別,人妖在心理上承認自己是女人,而「偽娘」非也,偽娘的萌態是渾然天成,毫無做作的。
「偽娘」的雙性魅力也是其迷倒女性的原因之一。這主要來源於他擁有介於男性(剛強)與女性(柔和)之間的性格——「偽娘」擁有溫柔,感性,細緻的愛心等這些女性方面的性格魅力,也擁有堅強,勇敢,保護欲和責任感等,這種微妙的性格是「偽娘」最大的魅力所在。
隨著「偽娘」角色的增多,越來越多的男性動漫愛好者開始喜歡「偽娘」。而由於腐女的強烈執念,女性向BL漫畫中亦常有「偽娘」出現。冷風無奈還創作了小說《偽娘》。
在日本,人們提到「男少女」、女裝少年等時,雖然他們不太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男少女」,但是也沒有表示出什麼反感或者過激的言辭,也沒有表示出嚴重的排斥傾向。不少人認為,「男少女」現象的出現只不過是角色扮演行為的一種發展,其主要的特點是對動漫作品中虛構的主人公的一種追星、模仿行為。日本大部分「男少女」中,女裝是第一要素,因為女裝角色都屬於變裝。
簡言之,「偽娘」大部分就是為了表演需要裝扮成女性的男性,是一種在舞台上的性別反串,是一種藝術文化現象。
「偽娘」相關產業形成
誕生於日本動漫界的「偽娘文化」的流行,無疑對日本的動畫、漫畫和電子遊戲產業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動力。但「偽娘文化」的活動並未僅限於動漫作品以及同人社團的活動。隨著「偽娘」粉絲的增多,「偽娘文化」的影響也在逐漸擴展,以「偽娘」為主題的俱樂部、服裝店、餐廳、居酒屋等陸續在各地出現。
最早以家電銷售聞名於世的東京秋葉原地區,不僅是日本動漫、電子遊戲產業的重要基地,也是日本的角色扮演文化的重鎮之一,是業內著名的「秋葉系女裝角色扮演」的重要舞台。聞名日本的秋葉原「偽娘」主題餐館就位於秋葉原。
對於餐廳名字「NEWTYPE」的由來,餐廳的解釋是來源於動漫作品《機動戰士高達》。開闢新文化的「男少女」也確實就是新人類、新型文化的代表。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新時代」、「新人類」特色的秋葉原系女裝少年的「男少女」文化。
面對蜂擁而至的顧客,「NEWTYPE」開業半年後於
為應眾多「偽娘」迷的願望,「游time出版社」在去年10月出版了《女裝男子變身指南》,從選擇服飾、化妝技巧到假髮的配戴方法及絲襪的穿法,均進行了附圖說明,訂單絡繹不絕。
一些專賣「偽娘」服裝、飾品的商店也陸續湧現。美容店也推出了「偽娘妝」服務。2008年11月,位於東京練馬區的內衣專賣店「Wish」發售了男性專用胸罩。發售1年以來創下1萬個以上的銷售紀錄。日本共同社報認為,「偽娘」流行的背景,是享受時尚快樂的年輕男女日漸增多與社會承受能力的提高。
專家擔憂「偽娘」太多
雖然是「偽娘」的發源地,但日本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偽娘」。一位50多歲的日本女性在給一家報紙的投稿中說,自己的丈夫有扮成「偽娘」的傾向,並且多次穿著女性內衣去公司上班。這位苦惱的中年婦女一直無法接受自己的丈夫也是「偽娘」這個現實,想到今後還得兩個人共度晚年,她心裡非常不安。
日本早稻田大學一名教授說,現在日本這種男不男、女不女的現象很讓人擔憂,從長期來看,這有可能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競爭力。
日本「偽娘文化」發展速度之快,可以說與日本國內青少年較為喜愛的角色扮演(COSPLAY)文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換言之,日本的「偽娘文化」實際上就是一種特殊的角色扮演,只不過與其他角色扮演行為相比,「偽娘文化」強調了性別的差異,突出了男扮女的因素。
1947年,經日本漫畫作家手塚治虫改編而成的紅皮書漫畫《新寶島》,在日本列島引起巨大反響,掀起了二戰後日本新漫畫的熱潮。由此,催生了日本動畫、漫畫、遊戲市場的大繁榮。當時,迪斯尼公司為擴大宣傳而發起的角色扮演行為開始傳入日本。日本動畫、漫畫、遊戲界也開始效仿。結果角色扮演在日本蔚然成風,東京的原宿、秋葉原等地成了日本青少年大搞角色扮演,模仿心目中動漫偶像的聚集地。
日本角色扮演行為的大流行,也與主要電子遊戲廠商的企業行為有關。在日本動畫、漫畫、遊戲行業發展過程中,任天堂、世嘉以及索尼等數家公司之間競爭異常激烈。日本漫畫商和電玩公司為了宣傳自身產品,開始大量舉辦動漫展和遊戲展,並聘請模特扮演作品中的人物,以此來吸引人們的目光。久而久之,企業行為開始轉化為個人行為,日本青少年的街頭模仿秀活動盛行起來。
正如《哇咿!》雜誌的主創人員所說的那樣,創辦這本雜誌並不是單純地在追趕潮流,而是真正地在為那些喜歡這種雜誌的人而努力工作。日本的第一大報紙《讀賣新聞》發表文章稱,KAWAII(「可愛」的意思)已經成為全世界共通的語言,而「偽娘」這個顛覆固有性別觀念的存在也許將改變日本的未來。
推薦閱讀:
※Lovelive水團車站廣告被政府判違規,車站神對應
※《罪惡王冠》中楪祈不為人知的一面是什麼?
※《千與千尋》中無臉男喜歡千尋嗎?
※高木和西片之間的喜歡,是絕對不會被換座位戰勝的!
※哆啦A夢在大雄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