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文八法複習(1)
06-25
?阿彌陀佛。各位師兄好!咱們繼續學習《勸發菩提心文》。有師兄說這兩天學得太快了,對這八種發心的相狀還不大懂,學習的目的是落實,如果不懂,怎麼落實呢?所以咱們就來略微細緻地複習一下,爭取大家都能理解。請看文句:【然心愿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云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前面省庵大師把發菩提心立堅固願的重要性作了介紹,下面就從發心立願的差別形相,來確立一個大乘行人修行的標準。這一段是非常非常的重要!。這個小段最關鍵的就是「不究自心」這四個字,如果能把這四個字徹底研究明白了,那麼後面的「或求利養」乃至其他的不當發心等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是要相對細緻地研究一下「不究自心」這四個字,得從三個方面來探討:1、何為究自心。2、為何究自心。3、如何究自心。但如果這樣細究的話,這四個字咱們就得學好長時間,所以暫時就從略了,如果大家有興趣,咱們以後可以找機會細細的來究自心。現在大略的來探討一下這段文字的義理。我們常常談到發心,這個發心就是通常說的動機。我們每個人,其實每天都在發心,不論做什麼事,都會有一個動機,任何時候,我們面對任何的人事物,都促使我們能夠發起一種心的念頭,這個心念,就叫發心,就是動機,如果說大家真的明白了佛法的因果定律並且有一些功夫能夠反觀思察到自己的念頭的話,那麼就會知道,所有的修行其實就是只管發心。只要心發到位了,那麼世間的善果一定會成就的,出世間的往生成佛的菩提果也會成就的。因為只要我們把心發到位,那麼一定會帶動起來行持,果證也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所以要想知道未來的結果,但看我們現在的發心。可是這個心呢也非常危險,也非常的有機會讓咱們做這個凡聖的跳躍。但是我們現在因為立足在娑婆世界,這樣的一個輪迴圈裡可以說是危險的。所以各種各樣的發心,就導致了最後的不同的結果。就是這麼個小小的動機將會把我們引導到決然不同的未來,所以大家對此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發心。因此這個發心的內涵非常廣,世間上也講發心,善也叫做發心,惡也叫做發心。發求名的心,求利的心,求當官的心,求做善事的心等等。出世間法的修行也有種種不同的動機,如果我們發起了趣求菩提,上求下化的心,這叫做菩提心。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叫做求往生心,或者說要跳出三界火宅,這叫做厭離心。所以發心立願的相狀是很多的。那麼到底一個大乘的行人,正確的發心和立願是什麼呢?這就需要善知識給我們特別地開示出來,才能令我們的發心趨向正確的目標。否則我們對自己修行的這一念動機常常會迷惑顛倒,常常會把錯誤的發心當成正確的,或者把正確的當成不正確的,迷惑顛倒。所以省庵大師就特別地談到這一點,他了解到眾生髮心立願的差別相很多,如果不在這裡加以指點,陳述出來,行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趨向正確的發心。 「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就是現在在這裡,概略地陳述八種發心立願的形相。這就歸納為四對範疇:邪和正是一對,真偽是一對,大小是一對,偏圓是一對。在這四對中,邪正和真偽這兩對是對世間凡夫的發心而言,大小和偏圓是對出世間聖賢的發心而言,其目的都是為凡夫聖賢修行人指示發心修行的標準。昨天有師兄說對偏圓的發心不大理解,這是正常的,因為這不是對我們凡夫說的,咱們目前的狀態,不要急著去小,去偏,因為,這種不合格的小的偏的發心,咱們還不具備,談什麼去呢?就目前的程度來說,如果能達到小的和偏的發心,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因為這是聖者的發心,為了更上一層樓,所以省庵大師才讓去掉的。所以現在咱們細細地研究前面兩對,並著實的用功夫於此,這是當務之急。 「云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這就來設問,有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來為下面闡述這八種發心的內涵作一個鋪墊。說明這八種發心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正確的我們可以選擇採取,不正確的我們就得放棄。這就是取捨。 接著就具體的對這八種發心作了介紹,這四對範疇是省庵大師在對佛教經論精深的理解和對眾生的狀況準確把握的前提下,所作的一個非常精練的概括總結。這四對發心的相狀對於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有著非常實際的指導意義。通過仔細的研究就會發現,幾乎任何修學佛法者的發心都沒有越出這八種的範圍之外。好,我們來看第一種,什麼叫邪?發邪心,立邪願的相狀:「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這是第一種。這種邪的發心相狀,我覺得我們大多數人都難過此關。因為這裡你看,說的是世間有一類的修行人,可是仔細看看的話,好像說的就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所以大家來學習的時候呢,我們讀這些描繪都要把它當成一面鏡子,要用它來照照自己,自己的發心在這八種裡面對號入座,屬於哪一類?世有行人,這個行人,就是世間的修行人,不是普通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貴,也想走修行的道路,所以他也發心修行。但是他發心修行,一向以來修行的是什麼呢?一向,就是一直,總是,從來就是這樣,壓根沒有改變過,這叫一向。這種人不了解佛法的真理,不懂得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佛法為什麼叫內學,佛經為什麼叫內典,就是因為要向內究明自心的緣故。一向修行,不究自心,那他就告訴我們修行人的本分就是究自心。究是什麼,就是追究,研究,推求明白。禪宗裡面叫做參,參究。其實換到念佛人來講就是執持憶佛念佛。在密法裡面來講的話就是要身口意相應,真實地從心地上下手轉化這個心的染凈功能,這些就是究自心的實際用功方法。這個自心,從本體來講,就是我們的自心自性,就是真如本性,是具足一切功德的,是與佛無二無別的,這是從心的體性來說的,一切眾生本具,究自心,首先就要對此有一確認。如果把視野開擴一點來看,一切聖賢的學問也都是在自心上,在銷歸自性上下功夫。儒家的學說如孔子也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古代的學人,都是為己,為己不是自私,這個己就是自性的明德,就是《大學》中講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人之學,都是為了明了這個本具的明德,做這樣的學問。孟子也講做學問是「求其放心」,把放在外面的心求回來,這是在做學問。「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儒家的聖人都把學問放在自心上。那麼佛法更是心法,如果不在心地上下功夫,就偏離了佛法修行的軌道。我們大小乘經典,千經萬論,都是在「悉明唯心」,都在講 「一切唯心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離開了心,都屬於心外求法的外道。這些都在究明我們的心地。那麼怎麼具體來究自心呢?現在很多學佛人很可憐,他都不了解自己的心,自心是什麼狀況,每天心猿意馬,沒有辦法去控制。自己每天打的什麼妄想,一概不知道,沒有在心性上下過功夫。為什麼佛及歷代祖師要大家念佛,念佛就是在究明自心。我們的自心無形無相,但如何了解我們的心——你去念佛。佛號就是實相,借托萬德洪名,來顯我們的自性,單刀直入,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開佛知見,這就在究明自心。就是《念佛圓通章》所說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的意思。如果不在心性上下功夫,就會自然而然的憑著與生俱來的我執,去追逐外界的事情。我們的心無量劫以來都是賓士在外面的五欲六塵上的,沒有一刻的迴光返照,安住在我們的自性裡面。所以有這麼一種修行人,他不在心性上下功夫,只知道馳騁在外面,跟沒有學佛的人沒有多少差別。這個「不究自心」,又有不聞究自心,不願究自心,不會究自心,不屑究自心等等的不同,如果細說起來,也會很長的,這裡就不仔細探討了,一下子說太多了,大家反而可能會越來越糊塗。因為「不究自心」,所以「但知外務。」外務有幾種呢?這裡列出了四個對象:第一是「或求利養」,財利的供養。一切眾生都以財物作為他追求對象,《史記》中有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說得非常乾脆,也非常到位。這個利是什麼?就是錢。哪一個不想掙更得的錢呢?看看大街上,匆匆而過的人,哪一個不是為了錢呢?不是掙錢去就是花錢去,總之都是在為了錢忙,這是眾生貪慾心的一個重要的表達方式。當然,更廣一點說,貪慾的對象就是財色名食睡五欲,這個下面會講到的。他雖修行,但他還貪這些利養。要知道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如果他真心辦道,一定不會餓死的。當然了,在家居士,憑體力、技能掙錢養家糊口、教育子女是理所當然的,這不屬於邪的範疇,但要注意,不能分外營求,否則就屬於邪了。如果過分的去求錢財,當他的心去過分地求利養的時候,他就不能究明心地,不能安心在道業上,那整個就和不學佛的人沒有一點區別了。這是第一個外務的狀態,過分地求取錢財。第二種是「或好名聞」,好是好樂,喜歡,喜歡出名。希望到處都知道他的名聲,要知名度。這都是虛榮心在作怪。這都是「或好名聞」。有的修行人可能不好利,但是好名。利放下了,對名的渴望就更大。以前,曾和同修探討過,這個名和利,哪一個更難斷除?當時同修說利難斷,因為錢是越多越好,名聲好壞是無所謂的。我當時是認為名更難斷,現在也是這麼認為的。當然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是正常的,因為每個人的觀點,視角不一樣,而且內在的煩惱也不一樣。這個大家可以自己在心中體會一下,名和利,哪一個更難處理。但一般來說,還是名難斷一些,就拿任勞任怨來說吧,任勞容易,但任怨就非常的難。勞力,屬於財布施,體力是內財,活多干點沒事,但人家說幹得不好,甚至還說些難聽的話,那就受不了了,怕別人說幹得不好,就是好名。第三種「或貪現世欲樂」,貪現世五欲的快樂。要知道五欲: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啊!色聲香味觸,都是我們輪迴的根本。他看不破這些,放不下這些,而且掛著修行人的名義,還要去貪這些世間的快樂。。這是貪世間的快樂,不能淡泊明志啊!他因貪這些,不能少欲知足,他那顆心就安定不下來。世間五欲快樂的滋味很濃,但是他的道味就沒有了。實際對這個現世欲樂的貪著,每個人都難免的,因為是凡夫嘛,都喜歡享受。雖然都有,但要知道對治,不是一下子就徹底斷除了對五欲的一切貪著,但至少要對治一下,不能完全被五欲牽著走。如果完全成為五欲的奴隸了,那麼未業的果報也就可想而知了。對治這一點的方式,可以從飲食上下手。先在減少自己特別愛吃的東西上下手,每個人不同,比如愛吃老乾媽,鹹菜等等,減少它,乃至徹底放下它,對修行是非常有幫助的。大家不妨試一試。吃飯時,沒有啥就不行,就專斷除啥。以前曾聽兩位師兄說過,不炸醬就吃不了麵條,這個問題可大了,要對治,否則嚴重影響修行!生死不斷絕,貪味嗜欲故!學佛的人,一定要記住,切莫貪重口味!比如愛吃麻辣燙,愛吃鹹菜,吃餃子非要醬油大蒜等等,這些都是重口味,這個問題實際是非常嚴重的。舉個例子,大便的味道,咱們人都受不了,但狗就特別喜歡,膿血屎尿,這些都是人受不了的東西,但有些餓鬼就吃這些,比如食糞鬼就是。這些是怎麼回事呢?喜歡重口味啊!所以,咱們修行人,吃東西一定要清淡,油要少,鹽要少,辣椒要少吃或不吃,不是為了身體的健康,而是為了法身慧命的增上。希望大家學了「或貪現世欲樂」這句後,能落實下來,從清淡飲食開始。第四個「或望未來果報」,他修行是想得到來世的人天福報,或者下輩子做人,能做大官發大財;或者修行想得到上天堂的快樂。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社戲》複習資料
※【詩歌專題複習】——盛唐詩壇
※七年級地理上冊複習要點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複習資料?(一)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基礎知識複習
TAG: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