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肌少症的飲食
06-25
台北仁濟院附設醫院營養師鍾崇雪表示,她曾照顧一名長期臥床的長者,他身形瘦弱,臉色蠟黃且皮膚長滿疙瘩。據他的女兒敘述,每天都給爸爸吃一顆去掉蛋黃的蛋。在他的建議下,讓長者每天吃一個全蛋,並輔以豆類製品。3個月後,再去居家訪視時,這名長者皮膚光滑亮澤、白裡透紅,效果好到始料未及。早年對老化造成的疾病以「三高」為主,但近年來醫界注意到,老人肌少症的嚴重性已不下於三高,當肌肉量與強度逐漸流失時,會出現活力降低、攝食變得不健康、身體變得虛弱、容易跌倒等。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及早調整飲食是必需的,偏偏許多人對蛋黃和豆製品存在許多誤解。提到要長肌肉,熱量和蛋白質攝取不可少。但老年人牙口不好,經常怕肉屑塞齒縫而少吃肉;又怕痛風而不吃豆製品;至於海鮮類,則擔心過敏而少吃;怕膽固醇高而不敢吃蛋黃;甚至因怕麻煩而飲食簡單︰不是吃醬菜配稀飯,就是隨便以上一餐剩菜果腹,這樣的吃法,很難攝取到足夠的營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取0.8公克/公斤(體重)蛋白質,但要改善「肌少症」則需吃到1.2到1.5公克/公斤才足夠,尤其是含有必需胺基酸leucine(白胺酸)的最好,如黑豆、黃豆、花生、牛奶、瘦肉、雞及魚肉,並將之盡量分配在三餐中食用。除了蛋白質,還要補充足夠的熱量,最怕食量太少,身體把蛋白質拿來產生能量,就可惜了。研究還發現,若維他命D濃度過低,也會增加肌少症風險,所以適量曬曬太陽,多吃包括鮭魚、鮪魚、鯖魚、秋刀魚或起司、蛋黃等食物。每天可以服用800至1,000單位的維生素D,若醫師診斷血中濃度過低時,可以攝取更多。普查研究發現維生素D濃度過低會增加肌少症風險。哪些食物含優質蛋白質?您攝取多少蛋白質?每30公克肉類、雞肉與魚肉中大約含有6至8克;每杯牛奶中大約含有8公克;每杯優格中含有10至13公克;一顆雞蛋含有6公克;每30公克花生約含有8公克;半杯煮過的豆類含有7公克;一片麵包或半杯麵條含有3公克。雖然穀類佔我們每日總蛋白質攝取量的將近五分之一,但穀類食品的蛋白質含量經常受到忽略。連蔬菜中也含有蛋白質,只是含量比較低(半杯花椰菜或蘆筍含有2公克)。一般人很容易能攝取到十分足夠的蛋白質,但老年人必須特別留意才能達到足量。120公克瘦肉、一杯豆類、兩杯牛奶、一杯麵條與一杯優格可以提供大約75公克蛋白質。加上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質,大約可以攝取到90公克以上。每天攝取2,000大卡熱量時,其中大約18% 熱量會來自蛋白質,飲食中的蛋白質已十分足夠,但食慾不佳的老年人可以考慮補充高蛋白的「營養飲料」。她提醒長者們,大豆蛋白質優又價廉,黑豆的白胺基酸含量高,如果沒有痛風病史,不用擔心吃豆類,它的普林含量並不高,就算痛風,在非發作疼痛期,也不需完全忌口。蛋黃膽固醇含量雖高,但也含有卵磷脂,能夠降低體內膽固醇,重點是它有很多營養成分,膽固醇高的人,只要減少食用次數即可,千萬別拒它於千里之外。怎樣才能練出肌肉?其實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很有效,所有老年人都可以做到,那就是站樁。早在兩千多年前,傳統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就提到過站樁,後來成為習拳練武的基本功法之一。站樁可讓肌肉和肌腱保持一定的張力,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強壯筋骨、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延年益壽的目的。站樁不要求任何運動基礎,任何年齡層的人都適宜,中老年人晨練時不妨多練練。站樁前要做一些熱身運動,結束後要緩緩做好收功動作。最常見的站樁姿勢是雙重基本式,即兩腳均勻著力的姿勢。在鍛煉時要精神集中,全身放鬆,做到心無雜念,呼吸自然,建議用腹式呼吸,身心產生一種輕鬆舒適的感覺。具體做法如下:身心放鬆,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膝微屈,稍向內扣;腰脊豎直,舒放挺拔,兩髖內收;兩臂環抱置於腹前。這裡有兩個動作要領,一是用力部位要集中在腳趾和前腳掌,這樣會使小腿、大腿和膝蓋得到很好的鍛煉,起到鍛煉下肢肌肉群的作用;二是強調站樁時要「沉肩墜肘」,沉肩就是要盡量放鬆肩部,體會肩部拉長的感覺,配合墜肘,可使大臂的肌肉得到鍛煉。站樁屬於「靜運動」,練習時需身心放鬆,才能做到心靜、體松。每次練20~30分鐘即可,不必刻板追求時長,否則易感到枯燥乏味,難以長期堅持。初練者,站樁3~5分鐘後,雙膝關節或可感覺發熱、震動,如果一時難以忍受,可休息片刻後再繼續。不要在過飽、空腹時練習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夏季是生蚝的繁殖期,這時候的蚝都不好吃嗎?
※【吃在大連】一家摩登餃子館,打破傳統,用海膽包了餃子
※想要孕期不長肉!嗯,也不太難
※美味的減肥沙拉,在家也能吃到!
※冬天吃什麼食物最好?
TAG: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