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三字經》到底招誰了
06-25
《三字經》等傳統蒙學經典要整容了,當然,這次整容並不是出自它們自願的。它們會不會被"整容死"呢。面對古人留下的文化遺產,究竟有誰能判斷什麼是精華,什麼是糟粕?這筆文化遺產應該如何面對,如何傳承呢?
-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句話我們時常聽到,習以為常。可近日對《三字經》等傳統幼兒啟蒙讀物的「去粗取精」卻沒能被理所當然地接受。12月29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不可不加選擇地推薦《三字經》、《弟子規》等讀物,以防其糟粕扭曲學生心靈。這一規定遭到了強烈質疑,有人甚至質疑他們此舉不過是為了推廣自己的教材。
- 進展:刪減經典是否會成風潮
- 無獨有偶,不光是山東,湖北也對國學經典讀物展開了大膽地刪減工作。給國學經典"整容"會不會成為教育界的一種風潮呢?
- 猜測:刪減《三字經》實為推銷自家教材?
- 山東省教育廳在堅決刪減《三字經》的同時推出了一套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有人猜測,他們刪減《三字經》其實不過是為了推銷自家的教材。
- 山東省教育廳拿《三字經》開刀,要剪掉國學的糟粕。此舉一出,便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人叫好,有人罵街。其實沒有人否認,《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讀本中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問題是我們應該一刪了之,只留下所謂的光明。還是保留原本,讓孩子們認識國學的全貌,自己去分辨精華與糟粕。對此,錢文忠教授表示:「其實刪書的後果歷史早已告訴我們了。」
- 為叫停《三字經》全文背誦叫好!
- 和經典叫板是需要勇氣的,這種勇氣意味著責任。《三字經》等古代教材確實充斥著不合時宜的思想,既然有害,就該勇敢叫停!
- 給《三字經》去粗取精是種自負
- 究竟誰有資格高高在上地對傳統文化「去粗取精」,面對經過歷史沉澱留下的文化遺產,我們是否太過自負與傲慢了。
- 《三字經》何必非擠進校園
- 現代的孩子一定要讀古代的教材嗎?幾本《三字經》這樣的古書就能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幾本國學書就能創造道德的黃金世界?未必!
- 孩子們需要《三字經》的刪節版嗎
- 大人們為了《三字經》該不該刪減激辯正酣,可有誰能從孩子們的角度去想想他們需不需要一個刪減版,他們是不是更喜歡自己去"去偽存真"。
- 是精華還是糟粕 這事誰說了算
- 國學中究竟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原本應是見仁見智的事兒。可現在,往往是由權力選擇性地「去偽存真」,哪怕民意並不認可。
- 《三字經》應留給時間來刪減
- 文化傳統中究竟什麼是精華,什麼是糟粕,在時間的淘洗中自然會有公論。教育部門出手干預文化傳承,恐怕多此一舉。
- 如果一個人堅守國學中的君子之道,恪守聖賢之道,無忠食之間違仁,那他的下場會怎樣呢。恐怕他會在第一時間被這個複雜的現代社會撂倒。難道國學培養出來的人就那麼弱不禁風?可為什麼古之聖賢總能在複雜的社會中歷經坎坷,巋然屹立?是國學出了錯,還是只知道讓孩子背書考試的我們出了錯?我們究竟該怎樣去面對這筆名為國學的文化遺產?
- 傳承國學,怎樣教是個大問題!
- 難道有誰能否定仁義禮智信?可又有誰能在現代社會堅守仁義禮智信?在矛盾中我們發現,傳承國學,真正的問題不在教什麼,而在於怎樣教。
- 幼兒國學:文化初乳還是三聚氰胺
- 國學從娃娃抓起如今真是被貫徹到家了。熱衷於國學教育們的大人著實不少,可對孩子們來說,國學究竟是文化初乳,還是三聚氰胺呢?
大家來找茬給《三字經》捉蟲 《三字經》到底說啥了,一本小小的童蒙讀本里會有那麼多糟粕?是那個寫書的人真的滿嘴噴糞還是遭到了什麼誤讀?我們也來湊個熱鬧,把那些疑似糟粕的東西都拿出來曬一曬,看看是真糟還是假糟。
走進《三字經》《三字經》的來龍去脈 《三字經》不是一天寫成的,它是中國傳統啟蒙教育長期積累和發展的結果。從晦澀的聖賢經典到這種童謠式的文化開蒙,中國傳統的啟蒙教育經歷了怎樣的發展?《三字經》這本書是誰寫的 《三字經》最初的作者是誰?這事一直還有爭議。目前主要"嫌疑"落在王應麟、區適子、黎貞和陳淳身上,我們對此四人略加介紹,只為讓您更好地了解《三字經》的全貌,可千萬別整出個《三字經》作者故里之爭啥的……《三字經》究竟寫了啥 一本小小的《三字經》居然引發了這麼大的爭議,這書里究竟寫了啥。小編我不辭辛勞為您找來這完整無刪節版的《三字經》與您共享,請您抓緊時間閱讀,以後沒準就看不到了。《三字經》應該怎樣讀 不能否認,《三字經》中的一些內容確實是有爭議的,這樣一本童蒙經典究竟應該怎樣去讀?專家建議,如果本著通過《三字經》來學習歷史知識的態度來閱讀,那它仍不失為一本好書。
推薦閱讀:
※淺談「佛家文化」的學習誤區
※特異功能、法功滅火、鋁鍋傳功……80年代的氣功熱究竟有多瘋狂?
※周易文化」入門基礎(五)
※怎樣解救一個被廉價偽文化欺騙的妹子?
※中國文化復興道路中的兩大歧途:自由主義與復古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