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為什麼禁止師生戀?

在中外歷史上,

師生戀曾被頌為一種美談,

但是在美國,

隨著男女平等的進一步深入,

自1980年代以來師生戀已經定名為一個惡行,

成為過街老鼠。

禁止師生戀成為美國高等院校的基本規則。

禁止師生戀:看見權力關係

在美國高等院校中,禁止有共同學術興趣的師生之間有浪漫關係。所謂有共同學術興趣,具體地說是教授不能是這個學生的學術指導,學生也不能選這個教授的課。這個規則,雖然不是法律,但是作為學校的規章政策已經被絕大部分大學採納。

這個規則產生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直接產生於美國女權主義理論以及性騷擾教育在校園的普及。女權主義理論強調關注任何不平等的關係中的權力的作用,校園內一個常見的不平等的關係就是師生之間的戀情關係。女權主義理論指出,在這種不平等的戀情關係里,有權力的一方(大多是老師)可能會濫用權力,對沒有權勢的一方進行性威脅或性壓迫。老師可以通過自己的年齡,地位來許諾或懲罰老師有興趣的學生。在這種不平等的關係里,弱勢者不得不屈從。為了保護弱勢者的利益,美國大學從八十年代起紛紛制定規則,禁止師生戀,杜絕任何濫用權力的可能。

禁止師生戀與美國女性反對性騷擾運動緊密相連。性騷擾的一個基本定義就是有權力的一方利用自己的權力對沒有權力的一方進行性挑逗或發生性關係。

把這個定義運用到校園裡,1984年,貝麗·德澤赤Billie Dziech 和林達·維納Linda Weiner 在反對校園內性騷擾著作《慾望橫流的教授》中寫到:「學生和教授之間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關係,只要他的職位給他對她的權力。」很多大學九十年代還沒有明文規定不許師生戀,只是要求一旦師生發生性關係他們一定要有書寫的雙方同意的文字。可是這個政策不久就遭到挑戰。有個學生寫到:「我自己遭受性騷擾的經驗讓我相信雙方同意在權力不平等的關係中根本不存在。權力所在,責任也在。」這樣的討論越來越深刻和廣泛,最後導致美國各個大學普遍制定規則禁止師生戀。

南非諾貝爾獲獎作家約翰·庫切在他的代表作《丟臉》中寫到一個教授因為孤獨跟一個女學生有了一段戀情,他還利用自己的教授權力為這個女生考試作弊。這件事被發現後,學校開除了他,弄得他身敗名裂。這個故事雖然是小說,但是,現實中亦是如此。

在某種意義上,美國的大學不看什麼原因,不管是不是學生要利用老師等等,只要是師生戀這樣的事情,只要這樣的事情被公開,學校懲罰的不是學生,而是老師,因為老師在體制上比學生有權力。任何老師有這種師生戀關係,一旦發現,就會被解僱或開除,留任的極為例外。

試想一個十八歲的女孩子,第一次來到大學,遠離父母,她可能會對年長她的老師產生崇拜之情,某些老師也會利用這種崇拜。在這樣的關係里,怎麼能有平等?但是,一個十八歲的女孩子是成年人,美國的法律把十八歲和三十八歲的人都看作成年人,他們都有成年人的權利,相愛是他們的權利,法律上沒有條文可以禁止成年人戀愛。因此,禁止師生戀不是法律,卻是各個大學的規則。這個規則非常嚴格。我們這些在學校工作的,每年都有反性騷擾訓練。這些規則可以說是滲透到了我們日常工作中,作為教授,我的學生來我的辦公室談事情,只要學生在,我的辦公室的門就一定要敞開著,這是不必言說的教師行為準則之一。

美國大學禁止師生戀的歷史

美國大學對師生戀的禁止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嚴格的,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八十年代之前,大學對師生戀沒有任何規定,在教師守則里也沒有明文限制。1983年形勢開始變化。該年,哈佛大學文理學院教務長給學校寫了一封公開信,提出師生之間的浪漫關係是錯的。這封信激起很多反響,其中已經退休的一個教授,他五十多年前與自己的學生結了婚,也寫公開信質疑教務長。這位教授以自己的經歷為例,問該怎樣做。教務長回信說,對「教學與非教學人員之有浪漫情感是時髦的時代」的婚姻,現在的規則無法適用。

但是,時代變化,現在的人們對權力關係有強烈的自覺意識,對師生戀有不同的看法了。這個討論的結果是1984年哈佛大學頒布規則禁止教授(包括教授的學生助理)和其直接教授與指導學生之間有浪漫關係。這是美國高等學校第一個頒布的師生戀規則。

1986年,艾荷華大學頒布了更具體的規則:教授不允許與上自己課的和自己指導的

學生有浪漫關係。潛意是:如果學生不上該教授的課,也不是該教授的指導的學生,這種關係學校不聞也不問。艾荷華模式成為美國大學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的主要模式。

2001年,佛吉尼亞州威廉和瑪麗學院的某個教師在富有盛名的一個男性雜誌上發表了自己與一個已婚學生的戀情故事。這個故事所造成的輿論影響導致學校決定禁止師生戀,無論老師與學生是否有直接的指導關係。佛吉尼亞州威廉和瑪麗學院的學校規則成為新的世紀的模式。

2003年加州大學九個分校教授聯合通過了教授守則中的徹底師生戀:禁止教授和對教授所工作的領域有興趣的學生——哪怕這個學生沒有選教授的課,只是有興趣,禁止他們之間,即使是雙方同意的性關係。這個模式已經被美國的大部分大學採納。

越來越嚴格的限制並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師生戀這個問題,二十多年來,隔幾年就在美國的媒體上爆發一次,爆發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聲音討論這個問題。2001年佛吉尼亞州威廉和瑪麗學院事件在全國的媒體上沸騰的時候,著名的女權主義學者,威斯康辛大學英語和比較文學傑出教授珍妮·蓋洛普(Jane Gallop)就反對大學禁止師生戀。她以自己的故事為例認為師生戀激發了她的智識激情。她在讀研究生的時候跟自己的指導教師有戀情,成為教授後跟自己的男學生和女學生有曖昧關係。她曾經寫過一本書《被指控性騷擾的女權主義者》,既是自傳,更是通過自傳批判性地分析美國大學裡的性騷擾理論和狀態。

2007年加州大學洛山機分校心理學教授保羅·阿布拉姆森在其新書《象牙塔里的浪漫》中認為大學禁止師生戀違反美國的憲法和個人自由的基本原則。他認為加州九個大學教職員工通過的規則把教授學生都看成是不能負責任的非成年人,實際上是對教授和學生的貶低。他本人是性心理專家,結過四次婚。書出來後,書評一致認為他的出發點或許是對的,可是他的論點老生常談。有的人乾脆對他進行人身攻擊。他不得不出來說,他已經二十年沒有跟學生約會了。他的第四任太太不是他的學生。

與此同時各大學仍在紛紛通過自己的規則。2008年初,奧巴馬競選總統正值火熱,報紙上接出奧巴馬和妻子米歇兒實際上是某種形式的師生戀:1989夏天年奧巴馬到芝加哥的一個律師事務所實習三個月,他的指導就是他現在的太太米歇兒。雖然當時米歇兒並沒有立刻跟奧巴馬約會,但是那年的夏末,他們開始約會談戀愛,1992年結婚。以這個美談為例,一些一直反對大學禁止師生戀的人再次論證說,禁止師生戀違法美國憲法。與此同時,佛蒙特州的明德大學,佛羅里達州海灣大學等都紛紛通過更嚴格的教師行為準則並把這個準則擴大到其他方面:不但禁止師生戀,而且禁止大學體育教練與學生的浪漫關係。

現在大學內禁止師生戀已經成為常識,被普遍接受。

看似」違憲「的校園規範為何可以通過?

美國大學禁止師生戀從開始就一直有反對的聲音。反對的主要理由有四個:

第一,美國憲法,特別是第九修正案,承認人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禁止師生之間的浪漫關係直接違背憲法和憲法修正案;

第二,愛情無國界,無疆界,可能在任何人之間發生。大學內不許愛神丘比特存在,是對人性本身的禁錮。

第三,大學之內的愛情,從古至今一直存在,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認為知識分子之間嚴肅的思想交換具有愛慕的成分,這種愛慕能導致對真理的愛。比如著名的漢娜·阿倫特跟她的老師海德格爾的愛情,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在17歲的時候跟自己的老師的愛情都在某種程度上幫助這些女性成為傑出的人物。禁止師生戀是跟存在上千年的學院內的愛情傳統對抗;

第四,大學教師和學生生都是成年人,成年人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自由。禁止師生戀是一種控制人們私生活的方式,是不可容忍的檢查制度的一種,是對人的自由人權的侵犯。

反對的聲音一直存在,但是沒有能阻擋各個大學越來越嚴格的規定,原因在於禁止師生戀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好處,而且這種好處被大家認同,特別是被教師和學校管理者認同。順便說一句,美國各大學的教師道德守則都必須通過全體教師表決才能生效,不是學校管理者自己心血來潮或趕時髦的產物,因此這種規則在通過之前都會有很多辯論,利弊等等都在辯論中越辨越明。教師們當然意識到這個規則與人權和自由的關係,但是絕大部分教師都支持這個規則,這是這個規則能被絕大部分美國大學接受的根本基礎。

禁止師生戀強調大學的特殊作用:培養有道德的有知識的公民。大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也是培養青年人的搖籃。教師不僅僅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也教育學生成為一個有道德的有知識的公民。教師有為人師表的道德範式作用。一個教師公私不分,利用自己在教室內的權力,混淆公私兩個領域,不能以身作則,怎能教育別人?一個學生利用自己的年青或性別優勢,通過與教授有私情,得到好分數或其他好處,這樣的行為怎能在大學裡受到鼓勵?

因此,國有國法,校有校規,正如學術自由不是允許教授上課想說什麼說什麼,憲法保障的自由和幸福權利不是允許課上調情和權力交換。從大學的作用講起,心中還有對自己的職業尊重的教授們贊成把禁止師生戀寫在校規上。

禁止師生戀除了杜絕教授濫用權力外,根本的是強調保護老師和學生利益。學

生畢竟年青,容易在對知識著迷的同時也對傳授知識的那個人著迷。學生喜歡教授的事例很多。如果教授利用這種年青的感情,很有可能傷害年青的學生。

學生在與教師的關係中畢竟處於弱勢,如果一個老師追逐一個學生,學生不敢說不,對學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這樣的事情也是舉不勝舉。與此同時也要看到,學生並不一定都純潔無暇,年青不見得不世故人情。一個學生可能利用某個正經歷中年危機的老師達到自己的目的。老師也可能被傷害。被傷害的學生和教師都會對學校的正常工作造成負面影響。對這樣的可能最好是防微杜漸,根本不讓這種情形出現。這就是禁止師生戀,徹底剷除教師和學生被傷害的可能,用校規保護兩種的利益。

禁止師生戀不但防止裙帶主義,在教育中體現公平和公正的理想,也保護校方。美國是一個法制社會。如果一個老師追逐學生,學生受到傷害,學生和家長很可能會訴諸法律,起訴學校和老師。美國各大學管理者之所以也非常積極推動禁止師生戀,是因為很多這種法律訴訟校方左右為難。管理者要處理教師,承擔經濟損失,承擔學校名譽抹黑的後果。美國的私立大學名譽極為重要,大學的資金是靠捐助而來,沒有了名譽就沒有了資金來源。大學管理者承擔不起這樣的損失。一旦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大學管理者要花很多人力物力精力來處理,來重新樹立學校形象。因此,大學的管理者,校長和行政階層也非常積極支持禁止師生戀。

各方都會受益,這是禁止師生戀能被美國各大學廣泛接受的原因。

禁止師生戀的出發點是監督權力

有人問,大學裡怎麼能禁止愛情?怎麼能禁止人與人之間的性吸引力?有人似乎認為大學是一個浪漫的世界,就應該有浪漫的關係存在。我在前面分析這個議題的諸多方面時,一直在強調禁止師生戀的根本是對權力關係的警覺:在師生戀的關係里有這樣幾種關係存在並發生作用:師生的權力關係,男人與女人的權力關係,還有年齡的權力關係。禁止師生戀的根本是對這些關係的權力的監督,不允許任何人濫用權力,不允許任何人利用自己的權力對弱勢進行剝奪。

在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權力關係。在兩個人的世界裡,權力關係也依然存在,雖然兩個人完全可以建立一個平等關係,但是在一個男權社會,我們見到更多的是男女不平等的兩性關係。在中國,男女平等還只是一個夢想,遠遠沒有實現。雖然有的家庭是妻子當家,但是妻子當家不意味著平等,很可能是用一種壓迫代替另一種壓迫。沒有人天生是平等思想者,我們受的教育一直仍然是男尊女卑的,成為一個具有平等思想的人得經過教育和自我反思。我不認為家裡太太跋扈就是女權。我也不認為一個女人粗魯粗狂所謂像男人就是女權。

師生戀關係裡面有這樣幾層關係:師生、男女、年齡。佔優勢的人可能是年齡大的、男性、老師;也可能是年齡小的、女性、學生。這種權力轉換關係因人而定,不是男人就一定是有權力的,雖然在中國這樣的可能比較大。禁止師生戀不是禁止愛情,而是禁止濫用權力。如果一個老師愛上了學生,這個學生可以退學回家或換學校,或這個老師換學校或換工作,只要老師沒有因為跟學生的裙帶關係給這個學生特權,學生沒有利用老師的權力得到他/她想要的東西,這種愛情無人限制。禁止師生戀只有在這對師生有共同的學術興趣(不管是不是一個系),特別是學生上老師的課,或接受老師的指導這種狀態下才是極為嚴格的。目前在美國,如果學生是大學生,禁止幾乎是一律的,不管這個學生與老師有沒有共同的學術興趣,除非這個戀情不公開,沒有人知道。研究生因為年齡大,情況不是一概而論,但是,研究生和老師的戀情也不能有共同的學術興趣,他們之間不能公私不分。

去年三月墨西哥大學英語系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該系創作性寫作教授麗莎·施瓦茲Lisa Chávez被發現在一個性虐網站上和本系的一個女研究生合影。她們合影的姿態是性虐活動中的施虐和受虐者。這張照片引起學校大嘩。很多人要求開除施瓦茲。但是學校做出決定:施瓦茲教授的性虐是她個人的性選擇,與學校無關,也與她教書無關。這個研究生不被她指導,也不上她的課,她們之間也不是愛情關係(她們兩個人都站出來說她們不是情人,而是為了某個俱樂部的活動特別拍的照片),學校也不管。但是這個事件現在已經越演越大。系主任已經辭職,因為處理不當。一個多月前,另外一個教授因為抗議學校不處理施瓦茲,也辭職。未來這個事件會怎樣發展,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所以我想再強調一次:禁止師生戀的根本是監督權力,不給有權力的人濫用權力的可乘之機。


推薦閱讀:

美國導彈轟炸敘利亞背後有何真相?
新一輪「極地漩渦」南下 寒流將再襲美國(圖)
?教你領取美國婚姻綠卡的正確姿勢,這幾件事兒你必須得知道!
美國長木花園的前世今生
這件事上,美國只配給中國提鞋

TAG:美國 | 大學 | 美國大學 | 師生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