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文化地標 傳承鄉村文脈
這幾年,每逢春節,微信朋友圈便會流行起一種被稱為「還鄉體」的文字。讀得多了,就會發現這些文字都流露出相似的鄉愁。早在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已指出,新農村建設要「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鄉愁是什麼?鄉愁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回望,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愁情,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依歸……當下,鄉村振興戰略正在實施。鄉村振興必將給中國鄉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不變者,就是流淌在我們血管里的汩汩文脈。守住這股文脈,就是守住鄉愁。
這股文脈在哪裡?這股文脈在鄉間閭巷的鄉土文化地標上。鄉土文化地標記錄著一個姓氏的繁衍脈絡,牽連著一個家族的成敗興衰,銘刻著一個村莊的遷徙歷史,承載著一個社群的共同記憶。可以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存在的承載家族記憶與典型精神的樹石山水。比如,明朝山西南遷江淮的移民世代流傳歌謠說:「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老家名字叫什麼,山西洪洞老鸛窩」,謠詞中的「大槐樹」「老鸛窩」就是典型的鄉土文化地標符號。近些年來,山西省洪洞縣舉辦「槐鄉尋根祭祖節」,當地政府「抱切切之虔誠,懷殷殷之情意」宣讀《祭古槐先祖文》,就是在這個地方。
另一類則是作為人文遺產類的鄉土文化地標,包括顯於鄉村或隱於山林的宮觀寺廟、亭台樓閣、浮雕石刻、家族宗祠、名人墓穴等。這些鄉土文化地標,是散文名家余秋雨書里「童年時候家鄉的牌坊」,是高原歌手降央卓瑪歌聲里「苦苦等待的雪山之巔」,是畫家李柏林筆下的《古堰清明放水圖》……這些牌坊、神殿、古堰,凝聚著心血、摶合著智慧、寄寓著精神。作為我們記憶深處標識化、表徵化的家鄉形象,它們和那些以勒石、鑄銅、樹牌等形式記錄的先祖題刻、名人碑文、古韻匾聯等一起,共同構成了我們撫摸鄉野之厚重、祖輩之榮光、少時之回憶的一個個銹跡斑斑的符號。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承載著鄉愁記憶的鄉土文化地標,正面臨著被損毀、破壞甚至消失的危機。缺乏保護主體和保護動力是鄉土文化地標面臨消亡危機的重要原因。除了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文化地標能夠得到相對有效的保護外,大多數位於農村的文化地標,不管是私人所有,還是鄉村集體所有,都沒有法律法規明確所有者應該承擔保護的義務。再加上基層財力有限,對很多文化地標的保護也就成為「非緊急的事項」。比如,在一些城中村改造中,沒有對古建築進行評估,也沒有採取保護措施,致使一些優秀的古建築被拆毀。還有些鄉土文化地標,如宗祠,由於缺乏保護主體,遭到了較大破壞。
鄉村文化地標,種類多,分布廣,數量大,要對其進行有效保護,首先要「摸清家底」。我們可從基層做起,各村先摸清自己的家底,然後再到鄉鎮、縣區。鄉村文化遺產具有跨越歷史時間長、文獻資料記載有限等特點,應吸收專業人員(比如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志願者)深入鄉村進行全面認真排查,做好歸納梳理、登記造冊、建立台賬等工作,從而真正做到掌握家底。
同時,建議政府增加相應的經費投入。各級政府為鄉村振興投入了大量經費,應從這些經費中劃撥出鄉村文化建設專項經費,用來修繕保護鄉村的文化地標。同時,也應建立村民、企業等多元資金投入機制,拓寬資金籌措渠道,提高鄉村文化地標保護的資金基數。此外,還要加大對鄉村文化地標保護的宣傳力度,要把鄉村文化地標的保護宣傳同當地文化底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結合起來,增強群眾的鄉土文化保護意識。
在遵循保護為先的同時,可適當對一些文化地標進行利用,將景觀功能與文化遊覽、鄉村公共文化活動結合起來。比如,在浙江不少農村,傳統的舊祠堂、舊戲台,經過翻修被改造成農村文化禮堂。這些文化禮堂,不僅有村史鄉約的介紹,而且經常舉辦文娛、宣講、禮儀、議事、美德評比等活動,已經成為當地新的文化地標和村民的精神家園。
(作者:苟德培,系四川大學美麗鄉村研究中心研究員)
推薦閱讀:
※05天台的傳承
※方言需要傳承和搶救
※楊公風水,元卦風水,劉國勝,國學傳承,經典鑄就!
※阿知仁波切傳承度母
※大恩上師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