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50121檔案揭秘:武則天登頂之路(下)

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帝王武則天67歲正式登上皇位,此前,從染指、插手到獨攬大權,她鋪墊了整整30年。那麼,歷史上,這位女皇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她的人生經歷真的如影視劇中一般曲折離奇嗎?她究竟是後宮中用情至深的女子,還是朝堂上用計弄權的高手?她又是如何登上女皇寶座的?本期檔案揭秘,李涵為您講述:武則天登頂之路(下)。

  

  上期節目我們說到,唐太宗駕崩後,高宗李治即位,武則天趁機返回後宮,經過一番宮闈惡鬥,終於坐上了皇后的寶座。但她並不滿足於此,開始把目光投向朝堂之上,成為高宗的政治盟友。而高宗也想借武則天的謀劃,打擊門閥士族,奪回朝堂上的絕對話語權。於是就炮製了長孫無忌謀反一案。

當主審這起案件的許敬宗詢問高宗,該怎麼處置長孫無忌等人時,唐高宗提到了之前由長孫無忌審理的高陽公主謀反案。

既然有先例,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於是,許敬宗說:「遺愛乳臭兒,與一女子謀反,勢何所成!無忌與先帝謀取天下,天下服其智;為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若一旦竊發,陛下遣誰當之?」意思是,高陽公主是一個女子,和乳臭未乾的房遺愛謀反,兩個人都沒什麼號召力,很難成事。但是長孫無忌和先帝一起謀取皇位,又當了三十年宰相,在朝廷里威望很高。現在如果他狗急跳牆,振臂一呼,陛下怎麼辦呢?所以說,長孫無忌謀反的危險性遠遠大於當年的高陽公主謀反。

  到此為止,案子的結論和處理意見基本都已經出來了。按照許敬宗的意思,在參考高陽公主案的基礎上,還要加重處理。但是唐高宗並沒有同意許敬宗的處理意見,他說這事別急於定論,你再審審看。許敬宗就納悶了,這案子還有什麼油水呢?回家苦苦琢磨了一夜,終於恍然大悟。   第二天,許敬宗又上奏了。他說,我昨天又審了審這個案子,發現比我想的還要嚴重。原來以為只涉及長孫無忌一個人,現在才發現,這是一個牽連若干大臣的大陰謀。我昨天回去提審韋季方,我問他,說長孫無忌是當朝國舅,皇帝與先皇都對他那麼信任,他為什麼要謀反呢?韋季方說,這事開始也不是長孫無忌的意思,是韓瑗在挑撥他。韓瑗曾經對長孫無忌說,當年您和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以及褚遂良三人合謀立李忠做太子,現在李忠已經被廢,皇上也不信任您了,您還不早做打算啊?長孫無忌一聽,有道理啊,於是就日夜和韓瑗、褚遂良、來濟、柳奭、于志寧這些大臣策劃謀反。看來,這不是長孫無忌一個人的事情,幾乎所有的元老大臣都和這個案子有牽連。   到了這一步,唐高宗終於覺得這個案子的利用價值被挖掘得差不多了,他再也無話可說,於是,長嘆一聲,又一次潸然淚下。他說:「舅若果爾,朕決不忍殺之。若殺之,天下將謂朕何!後世將謂朕何!」意思是,我舅舅就算謀反,我也絕對不能殺他。我要是殺了他,天下人會怎麼議論我?子孫萬代將怎麼議論我啊?這等於皇帝完全認可了長孫無忌的謀反,但同時他還要作一番仁慈的表演,他要法外開恩,免去長孫無忌的死刑,以免被天下人恥笑。

其實,這句話他可不是第一次說了。當年處理高陽公主謀反案的時候,他也曾經說過:「荊王,朕之叔父;吳王,朕兄,欲丐其死,可乎?」當時,長孫無忌不答應他的請求;現在,許敬宗同樣勸他大義滅親。許敬宗說:「古人有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安危之機,間不容髮。無忌今之奸雄,王莽、司馬懿之流也;陛下少更遷延,臣恐變生肘腋,悔無及矣!」就是說皇帝應該天下為公,大義滅親,不能存婦人之仁。

話說到這一步,唐高宗覺得該解決的問題都解決了,案情現在看起來脈絡清晰,處罰的理由充分,足可以讓天下人心服口服了。於是下令削去長孫無忌的太尉頭銜和封地,給他一個揚州都督的頭銜,把他押解到黔州安置。黔州是現在重慶的彭水縣,當時是挺偏僻的一個地方。不過,唐高宗說了,長孫無忌畢竟是他的親舅舅,不忍心看著他受苦,因此仍按一品大臣的待遇供給飲食。   可是事情到此並未徹底結束。前面說過,武則天要鞏固皇后的位置,必須對外廷重新進行優化組合。把反對她的人清除出去,把擁護她的人請進來。而在打擊反對派這個問題上,她是分兩步走的。第一步,清除反對派中勢力相對小的褚遂良、韓瑗、來濟,把他們貶往地方。第二步,在外圍組織已經被清理之後,再清除反對派的核心力量長孫無忌。這樣做是為了慎重起見,避免一下子打擊面過大,造成政局不穩。換句話說,就是讓反對派心存幻想,逐步喪失鬥志,最後坐以待斃。現在,長孫無忌已經倒台,唐高宗和武則天再沒什麼顧忌了。他們終於可以施展手腳,把反對派一網打盡了。   於是,長孫無忌謀反案的基調剛剛確定,許敬宗又奏:   無忌謀逆,由褚遂良、柳奭、韓瑗構扇而成;奭仍潛通宮掖,謀行鴆毒,于志寧亦黨附無忌。   這樣一來,所有當年未曾追隨武則天的元老重臣無一漏網,連一言不發、唯恐惹禍上身的于志寧也未能倖免。至此,這些人全部被免去了所有官爵。

  這還不夠。三個月之後,唐高宗下令讓李勣、許敬宗等宰相進一步追查長孫無忌謀反案。許敬宗接旨後,派中書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去錄長孫無忌的口供。袁公瑜可是當初第一批擁護武則天當皇后的人,裴行儉和長孫無忌議論武則天就是他告的密。當時他還僅僅是一個大理丞,八品官,現在他已經做到五品的中書舍人了。那麼,袁公瑜是怎樣錄口供的呢?其實他根本不需要錄,他直接對長孫無忌說,你還是自我了斷吧,省得我再費一把力氣。長孫無忌見大勢已去,長嘆一聲,就地自殺了。   隨後,唐高宗又下詔將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和韓瑗斬首。古人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隨著這批老臣的死去,他們的家族也遭受了滅頂之災。成年的兒子都被處死,其他近親皆流放嶺南為奴婢,遠親受株連貶官的就更多了。

長孫無忌的兩個兒子長孫沖和長孫詮,都是駙馬。他們此時即使貴為駙馬也未能幸免於難,被一同杖殺。  從永徽六年到顯慶四年,人們逐步認識了武皇后的厲害。現在,不僅僅後宮是她的天下,外廷也在她的匕首前面戰慄。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一個個曾經氣焰熏天的大臣不過就是當年的獅子驄。這個時代真切地讓人們見識了什麼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無論是處理後宮還是對付外廷,如果不是武皇后從中出謀劃策,推波助瀾,事情肯定不會解決得那麼完滿。先易後難,由內而外,武則天表現出了超一流的政治手腕和鬥爭能力,一陣雷霆過後,武皇后的威風樹立起來了。

  但是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高宗在位期間,全部事情的癥結並不在武則天。從廢王立武到清洗後宮,從改立太子到外廷換血,唐高宗始終關注著事件的進程,並發揮著主導作用。簡而言之,唐高宗是統帥,而武則天只是他的親密戰友,是積極的推動者。唐高宗早就想洗牌了。他的前半生一直是受人控制的。當太子時,他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中,好不容易當上了皇帝,還要受制於父親任命的元老重臣,如今,他要重樹皇權。他的這種突破限制、伸張皇權的慾望才是左右整個事情的關鍵。   就在血腥的清洗之中,一種全新的政治格局誕生了。什麼新格局呢?首先,貴族官僚逐步喪失了權力,甚至喪失了生命,受到了巨大的不可逆轉的打擊。關隴集團是一個地方武力集團,人員本來有限。長孫無忌等人以及他們的親屬,死的死,貶的貶,使得這個集團受到了重創。朝廷的很多位置空了出來,新興的勢力就可以補充進去了。原來的一般官僚實力和地位有所提高。許敬宗、李義府、袁公瑜這些新提拔起來的中下層官員在廢立皇后的事件中嶄露頭角,在清除長孫無忌集團的過程中大顯身手,此後,他們還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再從皇權的角度來考慮,經由這樣一番變化,皇權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皇帝一直和貴族官僚聯合治理天下,正因為如此,皇帝才需要在廢立皇后的問題上徵求大臣的意見,處處受制於大臣。但是隨著元老大臣的下台和新生力量的補充,皇帝面對的將再不是貴族,而是一般官僚,皇帝和大臣之間的距離拉大了,皇權的伸張有了充分的餘地。所以說,由廢王立武引起的變化是一次深刻的社會變革。它不僅僅意味著支持武則天的人上台,反對武則天的人下台,它還意味著整個社會勢力的重新洗牌,而這次洗牌對於唐朝乃至整個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經過四年的內外整肅,此時的武則天,上有唐高宗的專寵和信任,中有太子李弘作為依託,外有李義府、許敬宗作為心腹,皇后的地位,可以說是堅如磐石。但此時的武則天,已經不滿足於只做後庭之主了。

  

  顯慶五年十月,即公元660年,唐高宗風疾發作,讓武則天處理朝政。然而也因此導致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關係出現了裂痕,導致武則天差一點被廢。公元664年,唐高宗讓宰相上官儀起草了廢掉武則天的詔書。墨跡未乾時,武則天及時發現,軟硬兼施,廢掉皇后的事最終以失敗告終。

後來,武則天很快彌補了這一裂痕,並向唐高宗建議讓她和高宗一塊上朝,臨朝聽政,合稱二聖,這使武則天的政治經驗和影響力進一步增長。

武則天之所以能夠垂簾聽政,在於高宗體弱,由於信任武則天,逐步將處理軍政的權利交給武則天打理,這也為武則天順利殺害大唐重臣和奪取中央實權埋下伏筆。  

唐高宗的身體每況愈下,繁重的國事必須由武則天來決斷。於是武則天又有了新的想法。公元674年,武則天以孝順的名義,把祖宗封了個遍。追尊唐高祖李淵為神堯皇帝,他的皇后竇氏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為文武聖皇帝,長孫皇后為文德聖皇后。於是為了避諱,唐高宗自稱天皇,武皇后改稱天后,足可見武則天這時的慾望有多大。   不僅僅是這樣,武則天還上書唐高宗,提出十二條改革措施,向全天下頒布了她的政治綱領。歷史書一般把它叫做建言十二事。這十二件事分為四個方面:第一,施惠百姓,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停止對外作戰,減少公共工程。把京城老百姓的徭役給免了;第二,籠絡百官。從提高官員的待遇入手,給八品以上的官員漲工資,給才高位卑、長期得不到晉陞的中下級官僚陞官;第三,提高母權,如果母親去世,父親還在世,也要為母親守孝三年;第四,取悅皇帝,提倡節儉,要求服務於宮廷的手工業作坊停止生產奢侈品。當時皇后的裙子一般是十三個褶,可武則天只穿有七個褶的裙子。建言十二事使武則天的威望更加提高了。

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駕崩,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靈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武則天決定。7天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親生母親武則天被尊為皇太后。

3個月後,武后廢中宗為廬陵王,貶遷房州;緊接著借特使之手脅迫第二個親生兒子李賢自縊;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然而,22歲的新帝從不上朝執政,形同幽禁,而武后臨朝稱制,獨攬朝綱。其間也演過歸政與睿宗的戲碼,傀儡兒子相當配合,一而再、再而三堅請母后繼續執政。

天授元年即公元690年九月,經過睿宗與母后間三請三讓的表演,武則天終於在一片擁戴聲中點頭——「朕願聽從皇帝所請」,登上御座,改國號大唐為大周。  武則天稱帝後,一直沒立太子,她將原來的皇帝李旦稱為「皇嗣」,「皇嗣」身份近似於太子又不是太子。按照父系社會的傳統,中國古代的皇權都是在一家一姓中傳遞的。這種繼承方式讓女皇武則天大受困擾:如果讓兒子繼承帝位,那倒是一家了,但卻跟自己不是一個姓;如果把皇位傳給侄子,跟自己是一個姓了,可又不是一家。   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為了能當上太子,使盡了渾身解數,連出狠招,把皇嗣李旦折騰得死去活來;經過狄仁傑等大臣的勸說,契丹、突厥先後打出匡複李唐的旗號反周,武則天看到人民仍心向李唐皇室,再加上武氏子弟的不成器,武則天最終下定決心重新立已經被廢為廬陵王的李顯為太子。解決了繼承人的問題後,武則天已經沒有什麼棘手的問題需要解決,她志得意滿,加上年齡增長,開始安享晚年。

  武則天晚年,一批男寵慢慢走進她的生活。武則天挑選男寵的標準是年輕、貌美、健壯。高宗去世後不久,武則天便有了第一個男寵馮小寶,當時武則天還比較注意約束男寵,後來馮小寶因為任性使氣,得罪了武則天,被秘密殺死。   隨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迅速崛起,成為武則天的新寵。當時武則天已經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暮年,疾病纏身的她長時間不能上朝,對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將二張兄弟當做耳目,二張兄弟逐漸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僅跟大臣結怨,也使得武則天回歸李唐、傳位太子的形勢發生逆轉,引起了政局的複雜化,武則天母子、君臣關係也因此空前緊張起來。   神龍元年,即公元705年正月,張柬之、桓彥范、崔玄、敬暉等人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政變,殺死二張兄弟,逼武則天退位,迎中宗複位,恢復唐朝舊制。同年十二月,武則天去世,享年82歲,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

推薦閱讀:

普洱【名山檔案】邦崴
X檔案
檔案丨 每日一橋——汕頭海灣大橋
揭秘清宮檔案[圖文]
巨蟹座檔案

TAG:武則天 | 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