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蔡禮旭:為傳統蒙學正名

蔡禮旭:為傳統蒙學正名

「今天全世界的種種身心、家庭和社會問題,都出在人心、思想,這些心中的思想觀念,都來自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現在是我們該檢討教育的時候了。」

文 張馨文

中國教育走到當下,是時候,回過頭來,從西方教育理論的膜拜中轉向我們承傳千年的傳統教育,從升學考試的寄望中轉向孩童德慧的啟蒙。

國學熱確實在持續升溫,但並不是「騰飛」的表徵,恰恰是傳統教育如何真正「落地」的思考時機。針對國人對傳統蒙學的諸多誤解,對修學方法的難以契入,我們有幸專訪到傳統文化的教育者和實踐者蔡禮旭老師,希望讀者能從中找到答案。

啟蒙,就是啟發孩子的本性、本善

《芒果畫報》:我們傳統的蒙學教育,是啟發孩子的哪一方面呢?

蔡禮旭:啟蒙,就是啟發孩子的本性、本善。《三字經》是傳統文化教育的綱領和概論,一開始就講到『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本善』和《大學》講的每一個人本有的『明德』,是一樣的意思。怎麼讓明德開顯出來,圓滿孩子的智慧德能?俗話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是教育的黃金時期,小時候德行的根基紮下去就會影響他的一生。

我們的老祖宗對教育有高度的智慧,我們的民族最重視教育,也最懂教育,幾千年前就講胎教了。周朝的聖人最多,三代的女性太姜、太任、太姒都注重胎教,「眼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她的念頭和一言一行都是善的,她的正氣就影響胎中的孩子,就已經啟蒙了,自然生下好孩子。

《芒果畫報》:傳統蒙學十分注重孩子「定力」的培養,這其中深刻的道理是什麼?

蔡禮旭:我們從自己的人生來看,十差九錯都出在慌張上面,所以一切言動都要安詳。最重要的是,人定下來後,他的思慮很清楚,才顯得出智慧。現在人很浮躁,被慾望給障住了。所以要培養定力,讓孩子有調伏慾望的功夫。怎麼「定」呢?古今中外所有的聖哲人,教育都離不開三個字「戒、定、慧」,「戒」就是規矩,「定」就是不浮躁,「慧」就是處理事情的能力。因「戒」才能得「定」,所以古代為什麼都要學禮?學禮者,才有分寸,他的心才不散亂,不會去放縱。教育的目標是要開智慧,但要先從守規矩開始,進而有「定」之後,他的智慧自然能開。

《芒果畫報》:傳統蒙學還十分注重「孝道」教育,是「德之本」、「教之始」,這一點與西方教育有所差別,為什麼中國會把「孝道」教育提升到這樣的高度?

蔡禮旭:這個差別就是最核心的問題。「孝」這個字可以代表整個中華民族。而這個字,上面是一個「老」,下面是個「子」,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所以祖先、父母、孩子跟後代是一體的,不分彼此的愛就是天性的展現啊。而且這個字,上面是老人,下面是兒子,兒子背著父母,這是報恩啊。所以我們這個民族為什麼文化傳五千年,為什麼所有古文明只剩我們?就跟這個「孝」字息息相關。「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一個人愛心的源頭活水。所以孟子把這個次第說得很透:「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人首先愛自己的至親父母,然後推演到愛他人,最後到愛萬物。「孝」之愛無限大,自然有這樣的高度。

傳統的蒙學並不刻板

《芒果畫報》:其實傳統蒙學教育是很貼近孩子天性,很靈動活潑的,為什麼很多人對傳統文化教育存有「刻板、沉悶」的印象?

蔡禮旭:之所以有「刻板、沉悶」的印象,是把傳統文化當成約束,沒有在力行中活潑地運用傳統精神,只僵在文字的表面,沒有理解文字的意義所造成的。老祖宗是通達人性的,他們洞察到「父子有親」是天性,讓孩子終身保持。人保持天性後,悟性特別高,就能感同身受。所以能做到孝的人,他時時能為人著想,他就不會呆板。而且我們傳統特別重視「敬天愛人」,以前的孩子跟大自然非常地接近,所以他就會愛護大自然,會去尊重生命, 他對故鄉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以後就會回報故鄉。所以蒙學重視生活教育以及與大自然的相處,這些對一個人的人格都非常的關鍵。

《芒果畫報》:古時的孩子是怎樣度過童年的?與現在的孩子相比有何不同?

蔡禮旭:古時候因為是農耕社會,都生活在大家庭裡面,孩子在家裡面就必須學習應對進退的禮節,怎麼去禮敬父母、長輩,愛護弟妹。他天天學習人際關係的建立,從小的生活訓練如:「黎明即起,洒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同時讓孩子參與農耕,這都是一種生活的體驗。孩子習勞而知感恩,就能體恤父母生活的不易,也在鍛煉他的做事能力,當他到學校去,會主動幫忙老師,得到老師的愛護,將來到社會願意服務,受人歡迎,這樣的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健康的。所以孩子童年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怎麼會不快樂呢?

今天多半是小家庭,孩子是家中的寶,他們只有「得」的經驗,沒有付出、替人想的經驗,即使教他,也體驗不到。孩子愈「得」愈「小器」,愈「小器」人際關係愈差,愈不快樂。

循序學習,身教為重

《芒果畫報》:蒙學教育的為學次第是怎樣的?

蔡禮旭在《三字經》里就有提到:「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小學》是德行跟生活的教育,是由宋朝朱熹夫子編的,整個綱領都一脈相承自《周禮》、《曲禮》的教誨。而《弟子規》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本家訓,清朝李毓秀夫子編的,是整個傳統家教的集大成。它的依據是孔老夫子對於一個學習古聖先賢教誨的學子應該掌握的七個綱領:「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論語·學而》篇里的這句教誨提出來,結合生活的種種細節編成了這本《弟子規》,假如還能配上清朝陳宏謀先生編的《養正遺規》,就很完整了。所以《小學》的根基扎穩了,再來學《孝經》、「四書五經」、「十三經」,還有歷史、諸子百家,這個是學經典的次第。

《芒果畫報》:您在講座中多次強調家長學習《弟子規》,然後在生活中表演給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

蔡禮旭:這是身教。老祖宗在創字的時候,文字裡面就有高度智慧。《說文解字》里講,「教」是什麼呢?「上所施,下所效」。它的古字,左邊是兩個叉,下面一個小孩,第一個叉代表父母老師畫的,第二個代表小孩模仿、效法的,所以教育裡面最重要的是身教,而不是言教,對這一點現在成人的認識並不是很深刻。右邊是一隻手,拿著一根樹枝,這是耐心的意思,耳提面命,不厭其煩。所以教育中,身教和耐性是關鍵,而我們現在之所以不能把孩子教好,就是這兩個精神沒有真正去貫徹。能夠從這兩個角度去反省,就查到我們自身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去指責小朋友了。

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芒果畫報》:現在傳統蒙學教育的推廣,瓶頸在師資。怎樣培養出源源不斷的優秀的蒙學老師呢?

蔡禮旭:師資最是重要。因為在《論語》里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能夠弘揚整個道統,一定要靠我們這些讀書人首先把聖賢教誨做到。整個文化之所以被否定、被誤解,還是知識分子學了之後沒有做到。今天來承擔這一份責任的話,首先從修身做起,從格除物慾、改變自己的習氣開始。一個人學習後,言行舉止改善,自然更能贏得他人的信任。要有源源不絕的師資,還得要學的人自己先學先做先得益,有身教德風,來感召有緣、有志向的人。這個在《禮記·學記》中也點出來了:「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善於教學的人,他把古聖先賢的德風,做出來,講出來,學的人就覺得我也要跟老師一樣,以老師的志向為志向,那「人才」就出來了。

《芒果畫報》:家長如何在繁多的「蒙學教育形式」中,選擇真正利益孩子的教育方式呢?

蔡禮旭:家長一定要把心定下來,不要太著急,這樣孩子也才能在安定中成長。而所有的教育最基礎、影響最深遠的,還是家庭教育。在整個蒙學機構、老師等這些因緣還不成熟以前,家長一定要守住家庭教育。不然家庭教育沒鞏固好,一再向外找學習機會,家長心慌了,孩子的心也亂了,這個要慎重。雖然我們本身也沒上過私塾,但還有個道德底線在,想到的是絕對不可以讓父母、家庭蒙羞,這個是家庭教育形成的,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因此我們一方面要提醒家長教兒教女先教己,做給孩子看,另一方面在各地的弘揚者要自我期許,要更好地修身,同時要聽到家長和社會大眾的心聲,把自己的教學單位辦好,安一方百姓的心。

《芒果畫報》:如今國學熱持續升溫,但是在「復興」之下,也有傳統文化是否真正深入人心、真正落實的問題。從您多年經驗心得出發,應該如何弘揚和傳承才是更為有效的方式呢?

蔡禮旭:對於這整個因緣的發展,「媒體」的環境教育很重要,也是救世界最重要的力量。另外就是政府,我們很欣喜,現在很多傳統文化論壇,都是由政府帶動主辦的,這樣人民接受的面就會很廣泛。這些論壇,屬於傳統文化復興的第一個階段,叫「宣傳期」,讓大家了解傳統文化的內容是什麼,受到感染的人就會去效法。但是接下來必須進入第二個時期,叫「紮根期」,德行必須扎穩了,才能夠去感化他人。所以這些論壇確實是必要的,但緊接著呢,這些講師們和教學單位,要帶著大家去落實,去真正改習氣,從自己的本分倫常做起。那他的家才能安定,才能變成親朋好友、社會大眾的榜樣。


推薦閱讀:

京劇八大傳統劇目(上)
【傳統節日】清明的那些事
【獨家】赫哲傳統信仰:萬物有靈與薩滿教
除了背幾句詩、穿幾套漢服,傳統文化復興需要哪些本事
陳氏太極拳傳統老架掌法探微

TAG:傳統 | 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