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矯正長短腿
長短腿
顧名思義,就是指人體雙下肢不等長,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長短腿又分為結構性長短腿和功能性長短腿兩種。
一 、結構性長短腿:
下肢骨骼的長度不一致,一種情況是天生的骨骼長度不一樣,還有一種情況是受傷骨折,癒合之後,骨骼的長度不一致。
二 、功能性長短腿:
由於下肢關節的異位或是下肢肌肉鏈的長度不一致而導致的,比如一個足弓高一個足弓低,骶髂關節的旋前和旋後,下肢體側鏈的長度不一。
長短腿的危害
平衡能力下降
下肢承重受力不均衡
導致骨盆的傾斜,進而引發脊柱側彎
肌肉鏈的長度變化,影響身體功能
引發頸肩腰腿痛
如何區分結構性和功能性的長短腿
跨立測試
並腿站立,測試髂嵴高度是否一致,再分腿站立,測試髂嵴高度是否一致,如果並腿站立測試結果髂嵴不等高,分腿站立測試結果等高,說明下肢肌肉鏈的長度問題造成的功能性長短腿,如果並腿站立測試結果髂嵴不等高,分腿站立測試結果還是不等高,說明跟下肢的肌肉鏈長度無關,可能是結構性的長短腿,也可能是關節問題造成的功能性長短腿。
平躺測量雙腿的長度
仰卧位,保證骨盆中立位的情況下,用軟尺測量髂前上棘或肚臍到足內踝的長度,確定腿的長短。如若測試結果不一致,判定是結構性長短腿。
今天
想跟大家討論的是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
骶髂關節紊亂導致的長短腿解決方案
骶髂關節是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狀關節面相對而構成,周圍有強壯有力的韌帶,屬於穩定性關節,雖然穩定性極高,但是並不代表沒有活動範圍。
當一側的骶髂關節產生了旋前的動作後,會導致同側的下肢變長,在站立位下,地面是不會改變的,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會導致骨盆的側傾,髂嵴的高度不一致,形成了功能性的長短腿。
問題出現了,什麼樣的原因會導致骶髂關節的旋前呢?很有可能是我們步態的異常導致的,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的走路很有可能會走出長短腿來哦。
步態中的生物力學
在站立末期結束後,進入到擺動期,此時髖關節在伸髖位屈曲,產生邁步向前的動作,髖關節屈曲會帶動骶髂關節旋後,在擺動期結束後,進入到承重期和站立期,此時,髖關節由屈髖變伸髖,髖關節伸展會帶動骶髂關節旋前。
思 考
在行走過程中,如果兩邊的步幅不一致,總是一邊步子大,另一邊的步子小,這樣的情況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呢?
假設左腿在邁步向前的步幅較大,右腿的步幅偏小,這樣左側的骶髂關節勢必旋後的更多,右側骶髂關節旋前的更多,長此以往,右腿會形成功能性的長腿,進而會引發骨盆的歪斜。
評估與矯正
跨立測試結果,並腿站立髂嵴不等高,分腿站立測試髂嵴等高,說明跟肌肉鏈長度無關,進行下一步測試,觸診兩側髂前上棘和髂後上棘是否等高。
提示:不要看拇指的高度對比,要觀察食指的高度對比。
當測試結果右側髂前上棘低於左側髂前上棘,同時右側髂後上棘高於左側髂後上棘時,說明右側骶髂關節相對於左側是旋前狀態,以此也可以推斷出,在行走過程中,右腿蹬伸更有力,向前邁步的步幅較小,左腿邁步向前的步幅更大,蹬伸則相對較差。
矯正策略:
方法其實很簡單,既然是知道步態的情況是左腿步幅較大,右腿步幅較小,那我們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矯正其步態就OK了,在行走時,讓右腿儘力大步向前邁步,右側骶髂關節就會做更多的旋後,左腿更多的做蹬伸,左側骶髂關節就會做更多的旋前,每次這樣走上幾分鐘,每天做兩到三次,經過這樣的步態矯正就可以把骶髂關節調整回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作矯正,而且無侵入,安全高效。
總結
通過步態的矯正,即安全又有效,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長短腿都可以這樣調整,一定是要通過評估,符合這樣的狀況才可以。最後給大家留個問題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的步態異常,一側步幅大,一側步幅小呢?歡迎大家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博萊運動學院
科學 簡單 高效
推薦閱讀:
※杭州有哪些適合暴走的路線?
※走路姿勢透視人的性格命運
※頸椎硬膜囊受壓表現:頭暈、頸部疼痛、四肢無力、右手右腳麻、走路飄
※禮儀:你真的「會」走路 嗎?
※走路------劉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