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活學樂用」的教學機制──談國標本(蘇教版)二下「單元練習·學用字詞句」及教學

建構「活學樂用」的教學機制──談國標本(蘇教版)二下「單元練習·學用字詞句」及教學江蘇省銅山縣教育局教研室

 張敬義   「學用字詞句」與以往相比,它不是單項的字詞句的基礎知識訓練,而是一種綜合性練習。它既有字詞句學習的綜合,又有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還有知識、能力和情感的綜合。下面就蘇教版國標本二年級下冊「單元練習·學用字詞句」板塊,淡談練習設計及教學。  一、解讀教材,了解教材之建構  翻開蘇教版國標本二年級下冊「單元練習·學用字詞句」板塊,你會發現練習設計有如下特色:  新視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非常明顯,教材把「課標」的精神進行·了物化。在「學用字詞句」的設計上,編者們把生活中的學習資源搬進了教材,做了固本開源的工作。練習設計非常貼近兒童的生活,適合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背景。如,「讀讀下面的街頭牌匾(證券大廈皮膚病防治所 電子信息設備有限公司經銷部 土產雜品公司批發部 亞新美食城),說說這些單位是幹什麼的,有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再如,「練習7」,「讀一讀下面關於石林風情的詞語:哈尼 少女 阿詩瑪/石筍 石柱 石屏風/歌舞 狂歡 火把節/銀花 火樹 不夜城。如果有生字就查字典,註上拼音」。「你知道『石林』在什麼地方?為什張敬義么叫它『石林』?『阿詩瑪』是什麼人?『火把節』是怎麼一回事?」以上設計真實地再現生活情境,以激勵學生在各種生活情境中自然地開展語言實踐活動。  新形式。其一,編者們注意了習題要求的表述。在每道練習題的表述上做了精心策劃,題目的要求不再是傳統的板著面子說話,而是選用富有情感,能觸動心靈的語言,讓學生積极參与學習活動。如,「這幾個字的部首小猴子實在找刁;出,只好請小朋友來教他了」,「別人有了困難,小朋友怎麼能袖手旁觀呢」,再如,「你平時一定在課外也認識了不少的字吧,大家交流一下」。這樣的要求讓學生覺得自然、親切,自覺自愿地進行識字交流。其二,題乾的設計也由「訓練型」變為「有趣型」。如,「練習5」,指導學生學習幾個標點的用法,設計非常獨特,有情趣:「句中有停頓,加只小蝌蚪(,)。—『句話說完,畫個小圓圈(。)。疑惑或發問,耳朵墜耳環(?)。命令或感嘆,滴水下屋檐(!)。」兒歌生動形象,學生讀了倍感親切,在近似遊戲中懂得標點的用法。  新內容。「新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綜合性。如,「練習6」,是由5個古代的文字構成的一幅有趣的文字畫,讓學生觀察圖畫是由幾個古文字組成的,照樣子在田字格里把相應的字寫出來,並根據畫面內容,發揮想像,編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學生完成這項作業,不僅能鞏固已有的語文知識,還能鍛煉寫字、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能體會到漢字的優美與有趣,激發兒童對漢字的熱愛。可以說這種設計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完美統一。二是時代性。如,「練習5」中的「小昆」與「爸爸」圍繞廢電池如何處理的對話、「練習8」中的如何善待「莊稼的保護神──青蛙」等內容非常有時代特色。三是情感性。如「練習4」,讓學生觀察「老牛舔犢」圖,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在圖中的對話框中。「牛愛其犢,常舔之」讓學生自然聯想到父母愛子情深,孩子能不受感動嗎?「情動而辭發」,學生自然有話可說。  新方法。對於小孩來說,最有價值的設計是能夠滿足學習慾望,孕育新的學習方法的設計。如,「練習2」,要求學生讀一讀對話,繼續學習部首查字法。我們看看學生與老師的對話:  學生:老師,「豐」字沒法拆開,那麼怎樣找到它的部首呢?  老師:如果一個字不能拆開,分不清屬於哪個部首,就可以按起筆的筆畫歸人:橫(一)、豎(1)、撇(J)、點(』)、折(一)部。「豐」字起筆是橫(一),就查橫「一」部,再從「一」部3畫里查找這個字。  眾所周知,學查字典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特別是特殊字的查找方法,以往的教學,教師儘管費盡周折、不厭其煩地講解,仍收效甚微。在這裡,學生通過自讀、自悟,便可自得。學生既明白了特殊字的查字方法,又學習了幾種筆畫,可以說一箭數雕。  二、活用教材,建構教學之方法  這部分練習,教師怎麼引導學生學呢?  (一)強化主體意識  現代教育論告訴我們,學會學習是教育的發展性目標。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觀念,增強主體意識,讓兒童意識到他們要學的知識有趣味、有價值、有意義,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如,「練習1」的「學用字詞句」板塊由三題構成,分別是:「讀一讀對話,學習部首查字法」、「小猴讀童話,下面的幾個字不認識,請你幫他查字典」、「結合句子給小猴講講生字的意思」。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擔當好三種角色:一是讓學生擔當現實生活中的角色。讓學生認真讀師生的對話,初步了解部首查字法的操作程序。二是讓學生擔當童話角色。小猴有了困難,教師抓住學生助人為樂的特點,讓學生利用字典幫助小猴查生字,鞏固部首查字法。三是讓學生擔當嚮往的角色。小學生最喜歡當老師,老師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結合「小象夜裡發燒,大夫檢查他的口腔,發現喉嚨又紅又腫」、「小象家裡的囤里盛滿了糧食」、「小豬睡得正酣,小象背著糧食來敲門了」三句話,幫小猴解釋4個帶點的字的意思。體驗角色,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內驅力促使他們積極通過工具書和語言環境準確地理解生字的意思。俗語說:「只要願意學習就一定有收穫。」「願意學習」是學習的強大動力。  (二)搭建學用平台  葉聖陶先生指出:「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為了把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變為現實,教學中要搭建「學」和「用」的平台,要讓學生經歷學中用、用中學、學以致用的過程。因為學用的過程,既有知識的建構,又有能力的提升,還有探究能力的培養。比如,「練習5」中的第一題「讀讀下面這首兒歌,懂得這幾個標點的用法」屬於學的過程。教師要先引導學生讀懂這首生動的兒歌,初步了解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的用法,然後引導學生聯繫讀過的帶有這四種標點的典型句子,形象地感受這幾種標點的用法。第二題「加標點,再分角色讀一讀,有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則屬於用的過程。這一題本身又包含三項練習內容,「加標點」屬於學中用,「有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屬於用中學,「分角色讀一讀」以及對話中的資源「亂扔電池有哪些危害」、「如何處理廢電池」則屬於學以致用。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讀一讀對話,有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接著讓學生嘗試加標點,加不正確不要緊,再引導學生讀「小昆」與「爸爸」的對話,從父子的交際對話中修正標點;在此基礎上練習分角色讀對話,進一步感受標點的用法;最後引導學生探討亂扔廢電池有哪些危害及如何處理廢電池等環境保護問題。  (三)培養探究精神  浯言是產生於實踐中的,所以應讓它運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鍛煉自己的語文實踐能力是我們的目標追求。如何把教材資源轉化為學生的探究興趣並積極地運用到實踐中去?下面對「練習8」的「學用字詞句」第3題為例談談教學設想(見教材的138頁的圖):  1、大膽地「放」。課前讓學生收集青蛙的有關文字和圖片,了解青蛙對莊稼、對人類的貢獻。課堂上讓學生認真觀察趙小偉畫的一幅漫畫,指出圖中畫了些什麼內容?鄰位的同學議一議,說一說圖意。  2、巧妙地「扶」。學生對青蛙的外形特點、捉蟲的姿態等方面可能說得不夠細緻,老師引導學生回讀第一題的短文《莊稼的保護神》,圖文對照,加深對青蛙了解。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來談,豐富圖畫的內容。  3、橫向拓展。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聯繫身邊的人和事及生活中的見聞,說一說捕殺青蛙的危害以及保護青蛙的重要性。  4、縱向延伸。轉化角色,讓「青蛙」們進行自述,喚醒人們對青蛙的保護意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談明白的道理和感想。課後布置學生小組合作,辦一張以「莊稼的保護神」為主題的手抄小報,小報的內容可以自己寫,也可以自己畫,還可以剪貼。  (四)養成良好習慣  隨著語文課改的推進,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語文教師的任務,是要了解學生語言習得的環境和途徑,為學生拓寬語言習得的領域,使之同學校的語言學習相互為用。本冊「學用字詞句」板塊的設計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遵循母語學習的規律,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浯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養成浯文學習的良好習慣的重要資源。該板塊中的查字典、多途徑識字、活學詞浯等教學內容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具有奠基意義,因此,既要學會,還要會學,而且要養成習慣。有學者提出:更多的漢字學習,不獨靠識字法完成,而是要藉助字典、詞典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自學習得。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人們常說做「學問」。學問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學;二是問。即使是知識淵博的人也離不開問。問工具書是最可靠、最方便的一種方法。比如,「部首查字法」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在「學用字詞句」始終,因此,教學中要配合習慣篇「勤查字典,主動識字」,一以貫之,讓不會說話的「老師」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好幫手。
推薦閱讀:

太極拳搏擊教學法(二十)
網路班第一天教學大綱
乒乓球基本技術教學系列之四----搓球
《子平真詮.徐樂吾評註》全文二_八字風水教學與應用.武漢
手相學實用教學

TAG:標本 | 練習 | 教學 | 國標 | 機制 | 建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