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隘 (中國著名關隘地理位置)(圖)
關隘多位於要道及險阻之處,一般都建有城牆、關門及相應的管理與守衛建築。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的一方漢代畫像石即有此種形象。石上刻有兩座三層闕樓,樓間聯以通檐,下置關門二座,每座關門各有二扇門扉。圖上鐫有「嘉峪關東門」字樣。
漢代陽關。關城在甘肅敦煌以西,為古代西去陸路交通的咽喉之地
●山海關
河北,秦皇島,山海關又稱「榆關」位於秦皇島市區東部15公里處,建於明洪武年間(1381年),是萬里長城的最東端,歷史上曾是重要的軍事要塞。
●雁門關
雁門關又稱西陘關,位於山西省代縣城西北20公里處的雁門山腰,是長城要口之一,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衝。此處東西峻峭,中路盤旋崎嶇,附近峰巒錯聳,異常險要,為歷代戍守的戰略要地。自春秋起稱句注塞,由唐始稱雁門關。明洪武七年(1374)吉安侯陸亨,北移雁門關址數里,建新關於今址。現存關門3座,內有明朝所建靖邊寺,以祀戰國戍守雄關的趙國良將李牧。雁門關除關城之外,還有大石牆3道,小石牆25道,隘口18個,構成極為嚴密的防禦體系。雁門關是「外三關」中最大的一關。
●寧武關
寧武關在今寧武縣城區,於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為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明弘治十一年(1498)擴城七里。萬曆三十四年(1606)城牆砌磚,周長3567米。城中鼓樓為寧武關代表性建築。周圍烽火台峙立,氣勢雄偉。寧武關為歷史上著名的山西「三關」(偏關、雁門、寧武關)之一。
●偏頭關
偏頭關位於黃河入晉南流之轉彎處,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偏頭關。偏關秦漢屬雁門,隋屬馬邑,唐置唐隆鎮,名將尉遲敬德在關東建九龍寺。宋代,楊延昭威鎮三關(包括偏關),沙場奮戰,家喻戶曉。現關城為明洪武年間改築。清改置縣,屬寧武府,轄邊牆四道。
●平型關
平型關在雁門關之東,位於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明、清稱平型嶺關,後改今名。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長城重要關口。正德六年(1511)築嶺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萬曆九年都曾增修。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軍隊在平型關附近對日作戰,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氣焰,首次告捷,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
●玉門關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相傳和闐美玉經此輸入中原而得名。玉門關位於敦煌市西北約90公里處,為漢武帝時所置。自魏晉以後,因安西通新疆東部重鎮哈密的道路日見重要,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宋以後,中國和西方的陸道交通逐漸衰落,關遂廢。今原玉門關址尚存方形城堡,由黃土夯築而成,恢復完整,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米,垣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門,總面積63O余平方米。玉門關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之門戶。 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名句更使玉門關名垂千古。
●陽關
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里處的南湖鄉境內,因在玉門關以南,故名陽關。陽關始建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為漢武帝開闢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陽關自古為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為西部邊境之門戶。唐代詩人王維所作「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使陽關名揚千古。
●鴉鶻關
鴉鶻關位於遼寧省新賓縣西南近百里處,是明長城遼東鎮上的一個重要關隘。其為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遼陽副總兵韓斌所建,關門設障三道,故又稱為「三道關」。頭道關在今新賓縣葦子峪鄉三道關村南0.5公里,關城修至兩側山脊,現存遺址牆高3米,基寬約7米,為方料石包砌,內填夯土而築。二道關設在兩崖對峙的山谷之中,砌石為障。第三道關設在一拔地突起的巨石旁側,此石柱高約30餘米。此關東西是連綿不斷的群山,峰巒疊嶂,惟此處有一形勢險要的山口,可通南北。明代時,鴉鶻關是遼東鎮通往建州衛主要通道,亦為朝鮮使臣入貢的必經之路。
●紫荊關
紫荊關位於河北省易縣西北45公里處,因關城居於紫荊嶺上而得名。關東依萬仞山,西據犀牛山,拒馬河寬闊的河床橫列於長城之北,峰疊巒矗,如屏如障,為長城內三關重鎮之一。紫荊關是長城千百座雄關險隘中歷史最悠久的幾座之一,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關於紫荊關的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當時稱為「五阮關」,是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
●井陘關
井陘關位於今河北省井陘縣西面太行山「井陘」之口,因此得名。古人謂其地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因稱井陘。「井陘」是太行山內一條隘道,《呂氏春秋》、《淮南子》稱「井陘」 為天下九塞之一。最初漢朝在此口置關,稱石研關,它與南面的壺關、天井關合稱「上黨三關」。後來改名土門關。唐以後稱土門關或井陘關,明清時稱井陘關。
●娘子關
娘子關位於太行山脈西側「井陘」西口,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與河北省交界,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葦澤關,以隋開皇年間曾在此設葦澤縣而得名。後來,唐高祖的三女兒平陽公主率兵數萬駐守於此,時人稱為「娘子軍」,這關也因此更名娘子關,為戍守重地。早在戰國時期,這裡為中山國所建長城的一個關口,唐平陽公主之後,為承天軍戍守處,大曆年間修築了承天軍城。宋代建承天寨,明代為承天鎮,並稱娘子關。明嘉靖年間因邊患頻繁,於二十一年(1542)重修城堡,就是現今見到的關城,專設守備把守。清代又建「固關營」,分設把總駐守。因這關處在萬里長城內邊的「內三關長城」南端,民間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
●大散關與關中四關
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20餘公里的秦嶺北麓,在陝西寶雞縣南大散嶺上,扼南北交通要道,自古為"川陝咽喉",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大散關亦稱散關,關中四關之一,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 宋時金兵南下,侵犯陝川,宋將吳、吳兄弟聚兵扼險於此固守,打敗金兵的多次進攻。
陝西從潼關往西到寶雞包括西安、咸陽的中部謂之關中地區。據【北望長安的博客】 《關中四大名關》: 關中之名,始於戰國時期,一般認為西有散關(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取意四關之中(後增東方的潼關和北方的金鎖兩座)。
《史記·年表》入都關中索隱注曰:「東函谷,南崤武,西散關,北蕭關」為關中4大關隘。大散關亦稱散關,關中四關之一,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這裡山勢險峻,層巒疊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70餘次。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從這裡經過;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據傳「老子西遊遇關令尹喜於散關「,授《道德經》一卷;曹操過大散關留下了《晨上大散關》的詩;唐代王勃、王維、岑參、杜甫、李商隱等,特別是宋代陸遊、蘇東坡有關大散關的詩最多,影響也最大。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之中,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都是在這裡進行的。
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明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城周長1.5公里,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唯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名勝古迹有:武關古城、秦楚分界牆、烽火台、全國核桃現場會紀念碑等。武關八景(餘光返照、石橋古渡、筆山鹿鳴、硯水魚躍、龍潭古寺、白崖仙跡、莽嶺神芝、玉泉串珠)使歷代墨客騷人留下千古絕唱。武關已載入《全國名勝辭典》。
蕭關地處環江東岸開闊的台地上,是關中的北大門。出關達寧夏、內蒙及蘭州、河西等地;入關經環江、馬蓮河、涇河直抵關中。自戰國、秦漢以來,蕭關故道一直是關中與北方的軍事、經濟、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舊《環縣誌》載:「其疆域西北與寧夏固原勢若唇齒,東北一帶花馬池、定邊出入之要津。自靈州而南至郡城,由固原迤東至延綏,相距各四百餘里,其中唯此一縣襟帶四方。實銀夏之門戶,彬寧之鎖鑰也。」戰國秦長城由西而東,橫跨環江,越過蕭關故道,沿河設塞,築城建關,建在此交叉點上的蕭關,即是在長城上建的關口,也是長城史上最早的關口之一,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王維:「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居庸關
居庸關是萬里長城最負盛名的雄關之一,其地絕險,自古即為北京西北的屏障。居庸關建在京畿著名的「關溝」中。居庸之名,據元代人記載是秦始皇修長城時,徙居庸徒於此而得名。在著名的太行八陘中,居庸關排列第八,即控扼軍都山的軍都陘。居庸關在漫長的歲月中,雖始終是兵防重鎮,但卻屢易其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時又先稱「薊門關」,後改「軍都關」。由遼以後金、元、 明、清至今,便始終稱居庸關。
●勝金關
勝金關座落於寧夏中衛縣東30公里,是明長城寧夏鎮中的重要關隘之一。勝金關為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參將韓玉所築,謂其險過金徙潼關故得名。勝金關一帶,山雖不甚險陡,然山脈卻意外地向南突出一角,直抵黃河北岸,在山河之間僅留下一線之路,可通往來,這種一將扼之、萬夫莫過的地理形勢,使勝金關的軍事地位提高起來,被歷代兵家視為控扼寧夏平原的重要關隘。
●南津關
南津關位於三峽東口,是西陵峽的終點,它和瞿塘峽入口處的夔門,是三峽首尾兩個天然門戶。關兩岸絕壁聳天,峰奇谷異,江面狹窄,成為長江上、中游的天然分界線,素有 「雄關蜀道,巍巍荊門」之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友誼關
友誼關位於中越邊境之兩山對峙險坳處,離憑祥市18公里,距越南16公里,扼中越交通之咽喉。友誼關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關樓為三層樓閣建築,高22米,歷代為中國南疆邊防要隘、戰略要地。1885年,清軍名將馮子材率軍在此痛擊法國侵略者,取得舉世聞名的鎮南關大捷;1907年,孫中山、黃興在此領導了永載青史的鎮南關起義。五十年代,經周總理批准,改名睦南關。後來,為彰示中越兩國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誼,又改名為「友誼關」。友誼關有「天下第二關」之稱,是我國九大名關之一。
簡述友誼關據《老樵夫的日誌》:友誼關位於憑祥市西南十六公里。東邊是左輔山,西邊是金雞山。峰巒疊嶂,峪壑交岔,地勢險峻四周的榕樹、青松鬱鬱蔥蔥、翠竹高大茂密,巍巍關樓坐落其間,顯得格外雄偉壯觀,友誼關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最初關樓為土木結構。1883——1885年中法戰爭,中國青年將領馮子材率領官兵打退進逼此關的法軍,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部隊獲得大捷,但關樓被法侵略軍炸掉。戰後重建關樓兩層,抗日戰爭中又被日寇焚毀。解放前關隘門樓破壞殆盡,就剩下一個低矮的門洞。現在三層樓是1957年新建的,採用花崗石水泥結構了。門洞建築原計劃是古典式,因批判「復古主義」採用民族形式,門樓遂建成西式的。此關最早名叫雞陵關、又叫界首關、大南關。明永樂年間更名鎮夷關、清初改為鎮南關。1953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改為睦南關,1965年才改成現名。鑲嵌在關城門洞上方,陳毅元帥題寫的「友誼關」三個大字筆力剛勁活潑,象徵著中越兩國要世世代代睦鄰友好。
居庸關
古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為納款關。唐代沒有居庸、薊門、軍都等關。遼以後都稱此關為居庸關。此關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所爭奪。841年,幽州(今北京)發生兵亂,雄武軍節度使張仲武因扼住居庸,斷亂軍糧草,使亂軍陷於困境,得以收復幽州。 玉門關 古代關隘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此關北依天山余脈,南接阿爾金山,為中國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門戶。為漢武帝開闢河西後所置。前108年,漢將趙破奴破車師國,前104年,李廣利兩伐大宛國均由此關出師。 嘉峪關 古代關名。在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此關南屏祁連山,西北靠嘉峪山,兩山夾峙,北大河橫貫其間,為古代肅州(今甘肅省灑泉市)西北門戶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明正德年間,即倚此關抵禦吐魯番東侵。 仙人關 古代關隘名。在今甘肅省徽縣東南。此關西臨喜陵江,南接略陽北界,北有虞關緊接鐵山棧道,是關中、天水進入漢中的要地,也是由陝入川的重要咽喉。1134年,宋將吳玠軍在此據險堅守,大敗金兵,使金軍南下的企圖破滅。 陽關 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宋代以後,隨著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 天井關 古代關名。又稱太行關。在今山西省晉城縣南部太行山頂。因關南有三所深不可測井泉而得名。這裡適當太行南北要衝,形勢險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秦與韓、魏相爭上黨,多交戰於此。東漢建武元年(25年),馮異得過此關,連拔上黨兩城。 雁門關 古代關名。又稱西陘關。在今山西省代縣城西北雁門山腰。與附近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因「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蜚雁出於其間」而得名。關附近峰巒疊嶂,峭壑陰森,異常險要,為歷代鎮守重地。現關城為明洪武七年所建,為當時的軍事重鎮。唐會昌二年(842年),回紇侵犯唐朝,唐河東節度使劉沔進屯雁門,爾後向大同出擊,打退了回紇兵。 石嶺關 古代關名。在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此關形勢險要,為山西北部之要衝。唐朝為防止突厥南下,曾駐兵於此。宋與契丹相爭,也屢次在此交戰。979年3月,宋攻北漢之時,曾在此重創遼援北漢之軍。 平型關 古代關名。在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此關西托雁門之險,東擁紫荊之固,山勢險要,道路崎嶇,為古代出入晉、冀兩省北部的重要交通孔道,歷為兵家戍守之重鎮。 娘子關 古代關名。又稱葦澤關。在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晉、冀兩省交界處。此關地勢險要,兩山夾峙,東與井陘相通,為古代太行山重要關口和太原東方的屏障,歷為兵戍要地。唐時曾設承天軍,宋時設承天塞,明設承天鎮。 潼關 古代關名。在今陝西省潼關縣北。東漢末在此設關。此關扼黃河要津渡口,鎖東西交通咽喉,歷來為關中地區的防守重地。211年,曹操派兵以攻漢中為名,由河南進軍關中,因馬超、韓遂等扼守潼關,致使曹操頗費周折才得以進據關中。 蒲津關 古代關名。又稱臨晉關。在今陝西省大荔縣東。是黃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晉間的重險之地。戰國時魏在此設蒲津關。漢武帝時改名臨晉關。前205年,漢高祖劉邦曾由此關進入河內(今河南省沁陽縣一帶),擊虜了殷王邛。唐初,李淵父子能順利引兵自太原而下,也主要是由於蒲津守將的不戰而降。 武關 古代關名。在今陝西省丹鳳縣城東。和潼關、蕭關、大散關被稱為秦之四寨。關東崖懸壑深,狹窄難行,險阻天成。秦末劉邦取此道入關,滅掉了秦王朝。 大散關 古代關名。在今陝西省寶雞縣南大散嶺上。此關扼南北交通要道,是秦、蜀往來的咽喉,為歷代兵家必外之地。宋時吳玠、吳鱗兄弟率軍扼守此關,打敗金兵多次進攻。 山海關 古代關名。又稱榆關。在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為長城東端重要的關隘。相傳為隋文帝時修築。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徐達重新修復。此關北依燕山,南臨渤海,取山海之意,名為山海關。此關地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自隋代築成此關後,歷代大軍過往必據關奪關。903年,契丹首領阿保機派大將阿缽南襲山海關,因唐軍防守嚴密而一敗塗地。五代後唐幽州節度使周德威自恃勇猛而不注重邊防守備,結果很快被契丹攻陷山海關。 洛陽八關 東漢首都附近八關的總稱。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周圍。為東漢防衛首都的軍事要塞。東漢中平元年(184年)。為修器械,鎮守京師而設。這八關指:函谷關(今洛陽市西、新安縣東)、大谷關(今洛陽市東南)、廣成關(今洛陽市南、臨汝縣西)、伊闕關(今洛陽市南龍門)、繯轅關(今洛陽市東南)、旋門關(今洛陽市東、滎陽縣西)、孟津關(今洛陽市東北、孟津縣東北)、小平津關(今洛陽市東北、孟津縣東北)等八關。 函谷關 古關名。在今河南省靈寶縣東北。戰國時秦置。因山谷懸崖峭壁,深險如函,關在谷中而得名。東自崤山,西至潼津為函谷。此關地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前241年,楚、趙、韓、魏、衛等國聯合攻秦,至此為秦據險所敗。漢武帝時將故關東移300里到今河南省新安縣東,史稱新關,原函谷關相應被稱作舊關。並改置為弘農縣。 虎牢關 古代關名。又稱武牢關、成皋關、古崤關、汜水關。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汜不鎮。因傳聞周穆王曾將進獻的猛虎圈養於此而名虎牢。此關,地處東西咽喉,由嶺夾峙,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秦時因其地險而設關。以後每逢戰亂,多爭此關。唐初李世民與竇建德也曾在此一決雌雄。 義陽三關 古代關名。在今河南省信陽市南。南北朝時對義陽郡南三關的總稱。這三關指:武勝關(在今河南省羅山縣南)、平靖關(在今河南省信陽縣和湖北省應山縣交界處)、黃峴關(在今河南省信陽縣南)。三關歷來為南北交通要道,地勢險要,是古代南北抗衡的軍事關隘。唐朝中葉,淮西割據勢力因據三關諸險而屢次作亂。宋朝南渡後,也因三關勢力單薄,致使壽春、合肥等地多遭襲擊。 瞿塘關 古代關名。故址在今四川省奉節縣東的瞿塘峽西口。漢時在此置江關都尉。214年,劉備攻打廣漢未克,諸葛亮與張飛、趙雲等率軍自荊江逆江而上,佔領此關,遂克巴東。後被蜀漢視為重鎮。歷代要取巴蜀,必先取得此關。 大勝關 古代關名。在今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區大勝關村。宋時在此設置巡檢塞,1132年置烽火台。元時設水驛,名大城港。1360年,朱元璋在此設伏,擊敗了陳友諒數十萬軍隊的進攻,於是改名大勝港並在此設關,即大勝關。沿襲至今。此地地勢十分險要,自古以來為南京的江防要塞和中轉港口。 獨松關 古代關隘名。在今浙江省安吉縣南獨松嶺上,為南宋時所築。此關東西為高山,狹谷串通南北,是古代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通往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的咽喉要地。1275年,元軍即從此關攻破臨安,滅亡南宋王朝。 仙霞關 古代關隘名。在浙江省江山縣保安鄉南。878年,黃巢起義軍轉戰浙東時所辟就。此關位於佩霞嶺上,山高谷深,層巒疊嶂。為古代衢(今浙江省衢縣)、建(今福建省建甌縣)兩州間之咽喉。明朝末年,朱聿鍵在福州稱帝,企圖依託仙霞之險與清廷相抗衡,後因清兵破關而失敗。 鬼門關 古關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縣西。界於北流縣與玉林市間,因其南多瘴疫,往者多難生還,故名鬼門關。為古代通往欽州、瓊州、雷州及交趾(越南)的交通要道。明代改為天門關。 古嚴關 古代關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城西。關名,一說為秦時所提,一說為漢所稱。此關處群山環抱之中,周圍山勢連綿,懸崖峭壁,險不可攀,因之為古代軍事要地。關前有清人商昌書刻「古嚴關」三字。 鎮南關 古代重要關隘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西南。此關控大青、金雞兩山隘口,山巒重疊,谷深林茂,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古代中國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要道,素有「南疆要塞」之稱。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老將馮子材率軍據關而守,身先士卒,在此大敗法國侵略軍。1965年,此關更名為友誼關。 下關 古代關隘名。在今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此關扼點蒼山與洱海間狹長地段之通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古代南詔、大理國都之門戶。公元779年,南詔王在此設關,以為都城屏障。明初,大將沐英進攻大理,大理國據關以守,明軍巧出奇兵,攻佔此關,迅速滅亡大理。 這個基本上是相當全的了,值得一提的是所謂仙霞關,其實是仙霞嶺上的楓嶺關。還有就是我覺得武夷山上的分水關也應該算是個比較著名的關隘,因為那裡是贛閩之間最重要的一個關隘,或者說是由贛入閩的必經之路,歷史上秦始皇遠征南越的5路大軍中的一支,正是走此路入閩迂迴嶺南,其後漢武帝時,兵發四路水路並進平南越,這個關隘再次體現出了其重要性。 秦楚之間,以武關的名氣最大但其實並非最為險要,商山之上有牧虎關,其實才最為重要,儘管期間幾易其址,但一直是易首難攻之關隘,秦漢時劉邦進軍關中,就曾經受阻於此。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