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金剛經講話

影響中國佛教最深遠的思想有二大脈絡可尋:一是有宗,講善惡業報輪迴;二是空宗,以般若空慧印契三世諸佛。

《金剛經》是一部安心的寶典,

生活即是六度

當下那個即是,要我們自己往內心去覓求。

《楞伽經》說:「一念不生,即如如佛。

《十地經》:「三界無有別,唯是一心作。」

《華嚴經》也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

佛陀以日用行事,示現般若在眼下眉端,不在別處。當下即是!以此而住,就是安住其心,也就能降伏其心。

菩薩的廣大心平等觀。

不住有不住無,猶如虛空應物現形,佛陀所證的法身,離一切差別相,是平等無為。

佛陀語音和雅的回答:我是出離三界的覺者。我宛如香凈遠播的白蓮,雖生於污泥而不染著;我雖是父母所生,卻已超越了世間的塵垢。我歷劫來勤苦修行,已斷除有為生滅的幻相,已拔除煩惱的劍刺,究竟到達安樂的彼岸,所以,我應該被稱為佛陀。

覺醒自我本性原有個巍巍燦爛,神通妙用的三十二應化身。

順宗皇帝問道:「佛從哪裡來?滅向哪裡去?經典說佛常住在世,佛現今又在何處?」

佛光禪師答道:「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等虛空,常住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凈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慮!」

佛光禪師進一步解釋:「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

有一首詩偈說: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象靈山塔下修

只要解開六根六塵加諸的妄相,肯定自己本自具有如來之三十二相,返觀自然,千里外的靈山,就在心頭方寸間。

求觀世音菩薩施予我們的慈悲智能,何不自己做個尋聲救苦,大慈大悲,隨力布施,隨喜教化的日日觀音?

《增一阿含經》說:「三世諸佛,不在天界,不在他處,皆於人間成佛。」,

如來不在相好在慈悲的給予;如來不在神通在智能的辨別;如來不在靈感在方便的妙用;如來不在廟堂高座,而是在人間處處行化。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若能拂去貪迷世間的妄相,和執著有個出世間的涅盤可得,那幺內心無妄無求,自然宛如湖鏡,鑒照萬物萬象。

識破五蘊的虛假,不著空有二岸,知法性本自空寂不動。

真正的禮佛,應該觀照諸法空性,沒有造作,也沒有一個自我的主宰,我應該歸命禮敬佛陀的法身。

佛陀說:如果有人想要親見佛陀,應當繫心思惟,觀照空性,才是真正頂禮佛陀。

識透修行在修心

不聞他人過,所有善惡要內觀自照,見法性者即和如來心心相印。

真理要有「普遍如此」、「本來如此」、「必然如此」的要素,

佛陀所言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什幺是「持戒修福」呢?持戒者即諸惡莫作,修福者即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能受持禁戒不犯,身口意清白無染。眾善奉行,心意不貪不瞋不痴,則能清凈柔軟。由此自凈其意,即除邪見顛倒,去愚惑想,自然能具足諸佛之教。

信自身佛性,本來清凈,無有染污,與諸佛性平等無二;信六道眾生,盡得成佛,是名凈信也。

其實只要能自凈其意,隨力用功,比如念一句佛、持一遍咒、誦一卷經、參一刻禪等加行,都能增益我們的善根功德。

何謂「不取法相」,即已空掉我執四相;「不取非法相」,意即已捨去法執的取著。「亦無非法相」,明白我法俱空,卻不滯於空。一念生凈信,應不取著我、法、空三執,方能與實相般若同聲應和。

真正的事佛持戒,是愍念眾生苦,作種種方便救濟。

菩薩的般若:知緣起性空之理,不厭不離行度眾事業。

(四)諸佛的般若:如空中映象,水中顯月,隨緣應現,湛然不動。

佛陀之「無上正等正覺」,不過是遇凡說凡,逢聖說聖,證悟和言說,不過是權立方便之教,菩提本然寂滅,雖說不增,未說不減,哪裡有個覺悟可得?法性又豈能以言語文字可以詮釋?

心地昧惑於迷悟差別,心不平等,向外貪求,空墮五百年野狐身,不得解脫。

不為毀譽褒損而動心。

佛陀在《大吉祥經》提出十修法門。

一、不要親近愚痴的朋友。

二、選擇良好的居住環境。

三、養成規律有序的作息。

四、避免飲酒逸樂的應酬。

五、對上恭謹對下要慈愛。

六、處事忍耐柔和並謙虛。

七、不為毀譽褒損而動心。

八、親近寺廟及聽聞佛法。

九、思惟五欲之樂不久長。

十、時時正念及修習十善。

如果人人奉行十修法,不論身在何處,內心都會感覺豐盈喜樂,生活於無愁、無惱、無病、無害的安穩中,這才是人間無上的幸福和吉祥!

六祖惠能大師所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勘破紅塵俗事的榮枯色空的對待,不思善,不思惡,恁幺時,忘卻思惟比擬的較量,大道全體現前

世間上財富的多寡,並不等於內心的滿足和快樂。就像:

有錢可以買到美食,買不到食慾;

有錢可以買到醫藥,買不到健康;

有錢可以買到床鋪,買不到睡眠;

有錢可以買到讚譽,買不到知己;

有錢可以買到書本,買不到氣質;

有錢可以買到妻妾,買不到愛情;

有錢可以買到群眾,買不到真心;

有錢可以買到旅行,買不到寧靜;

有錢可以買到房舍,買不到安住;

有錢可以買到珍寶,買不到智能。

我們忙碌著積集世間的財寶,也要挖掘成賢成聖的內心寶藏。

對經中義理能深信憶念,即是「受」,依此理,放曠無住於日用之中,即是「持」。

佛陀語重心長地教示:「年少時,不勤奮求取富足,也不修持梵行,老年後就像老鵠鳥棲止於乾涸的池畔,只能悲苦的度盡殘生。」

那幺我們要如何依止無住、無著的法門?佛陀在《中阿含經》說了一則〈一夜賢者經〉,可做為我們的指引。

不要追悔過去的事,

不要擔憂未來的事,

過去的已被現在遺棄,

而未來還有很多因緣可以創造。

審慎觀察吧!

我們當下的色、受、想、行、識,

不要壓制它,更不要改變它,

只要清楚它的集滅和敗壞。

今日應依眾善修行,

誰也無法把握,

死神的大軍就站在門口!

不要讓過去、現在、未來的妄心迷惑,

審慎觀察啊!

如此,一夜就可以成為賢者,

就像無雲的晴空,

沒有愁惱,沒有動搖。

吾人若能不著聲色諸相,不取言說文字,降伏了貪求身外的妄心,自然能飽飲到汨汨不絕的自性芬芳。

滅習氣人中第一

四、無想念住寂靜處

人生各隨緣分。不必厭喧求靜,但令中虛外順,雖在鬧市沸湯中,亦恬然安隱。

須菩提尊者心性調柔清凈,隨順眾生欲求,不令眾生生起嫌惡之心。

人際之間的無諍之道,旨在能破我愛、我見的妄相,心住寂靜處,才可與人無諍,與世無諍。

根本之道,要先從反求諸己,觀照心念開始做起。

攝身守意,柔和自安

無諍自安心

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盤。一念心無想念分別即一念佛,得一念涅盤樂。

人無求就能心中無事,心中無事即是貴人!

有一首咒語,能令大家如意安康。

一、慈咒能降伏一切鬼魅。

二、悲咒能遠離一切邪惡。

三、喜咒能所願所求如意。

四、舍咒能契入諸佛密語。

慈悲喜舍是我們內心無上的密咒,能降伏鬼魅冤結,使我們朝夕與佛同眠共起。

雖廣修功德萬行,心不動念住相,而能任運自在,「是名莊嚴佛土」。

佛土者,佛之妙性也,眾生之真心也。

外不染六塵,內無我人,不著斷滅,故名凈土。

莊嚴佛土?有三種方法:

一、莊嚴世間佛土:造寺寫經,布施供養。

二、莊嚴報身佛土:於一切人,心存慈和恭敬,視一切眾生如佛,和樂無諍。

三、莊嚴自性佛土:息造作妄心,心常寂然不動,不向外求,即與道相契合。

其實佛土莊嚴與否,與我們的生死何干?

我們要如何日日不離道,莊嚴自心,莊嚴家庭,莊嚴人我,乃至成就無量無邊的佛土莊嚴。

心無所住,意不貪戀,隨緣而住,

恆順眾生,心不起嗔怨,只能靠自己,別人是不能傳授我們什幺啊!

想要真正不死,應該思惟四法。什幺是四法?

一切諸行無常,不起貪戀,如是修行。

一切有為皆苦,厭苦欣樂,如是思惟。

一切諸法無我,不住我相,如是受持。

外在的祈求,不如返觀自求,用念佛停止人我的爭執,用忍辱贏得自在,用持戒遠離恐怖,用慈悲廣結善緣。「從心開始」,改革我們的內在,如禪門的詩偈:「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

返照圓凈光明的本性,不再隨業風飄蕩,不再貪逐六塵影頭,打破漆桶,做生命的主人。

吾人於一切時中,行住坐卧,常修佛行,心意調柔清凈,所在之處,以法為導為護,自然獲人天恭敬供養,所在之處,能出生諸佛,能成立道場,如佛塔廟。

真正奉持者,能奉事離相無住此義,即胸中不沾染半塵。

《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大慧!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升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是自證聖智行相。

眼不見恩怨榮辱,耳不聞稱譽贊毀,鼻不嗅愛憎親仇,舌不嘗憂悲苦樂,身不住生老病死,意不在寒暑揀擇。六根門頭不生幻影重重,即入般若圓通妙用。

佛陀回答: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是見緣起法,同證三世諸佛法印,而不在年高,不在修行時間的長短,在於勤息三毒,自凈其意。六根是晉陞凈土門,一念清凈即如如佛!剎那的善心是永恆的福報,

剎那的凈心是永恆的功德;

剎那的覺心是永恆的覺悟,

剎那的無心是永恆的寂滅。

吾人行持應識盡境緣妄相,以自心為本師。

佛陀以日用尋常生活,展現本地風光,指示當下即般若全體大用。

真正的咒語,謂總持一心,意念清凈。

圜悟克勤禪師說:

大凡為善知識,應當慈悲柔和,善順接物,以平等無諍自處。彼以惡聲色來加我非理相干。訕謗毀辱,但退步照,於己無嫌,一切勿與校量,亦不嗔恨,只與直下坐斷。如初不聞見,久之魔孽自消耳!

心不動搖,不起嗔恨,以諍止諍,只有增加仇冤,唯忍為大力,能調御剛強眾生。

情智分明,隨順眾生,不起嗔恨。

《金剛經》是一部治心的寶典,也是成佛修行的地圖。

《金剛經批註》:

信順於理,故云不逆。行解相應謂之受,勇猛精進謂之持;心不散亂謂之讀,見性不逆謂之誦。

菩薩行人,能信心不逆,自然調和柔順,心無怯弱無願求,入三寶海,得如意智寶。

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欲信解受持《金剛經》者,要從心地下功夫,不然「千年鑽故紙,痴迷空投窗」,何年何月見性出頭?

凌辱輕賤除先世罪

供養諸佛不如無心

我們受持般若性空之理,是空掉貪染根塵的妄執,是空掉我等四相的分別,而非撥無聖凡因果,善惡報應。

菩薩行福慧二施,欲具足第一波羅蜜,以無心離相為第一希有功德。

耳目心意不被妄相所轉,無心道人,眼所見皆新雨山色,耳所聞無非是宣流法音,身所觸,在在處處,是羅網交織,琉璃寶地。無心,現前柳綠花紅,華枝春滿;無心,當下茶飯飽足,永除饑渴。

我們學佛,如果只是一昧希求勝境感應,貪得在在處處,皆能免難消災,就錯用心機。

尊者重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安住其心?與第二分比較,這其中有五種不同:

(一)對象根器不同:前者是個薄地凡夫,初發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後者已是深解義趣的善男子善女人。

(二)發心深淺不同:前者為初學發心,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心。後者是發「修行證果」的大心。雖然,「理」已悟解,但仍未證得佛果。因此發無上正等正覺的深心,求證悟學修行。

(三)妄心粗細不同:尊者所問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文字與第二分相同,但是義理深淺有別。前者的妄想是粗糙的,指薄地凡夫的妄想憶念;後者是已悟解般若義趣,於事相上修行時微細的妄心。

(四)降伏內外不同:第十七分所問的問題和佛陀所答覆的文字與第二分相同,表層的文字雖是一樣,但是義理是不同的。前者是先除去「心外的境界相」,後者則是要去除「心內的執著相」。從心外到心內的境界和所執取的諸相,都應一併降伏剔凈。

無事無求

慧思禪師告誡徒眾:「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並誦一偈:

天不能蓋地不載,無去無來無障礙。

無長無短無青黃,不在中間及內外。

超群出眾太玄虛,指物傳心人不會。

道源性海,非假他求,非由他覓。

釋迦之義為能仁,牟尼謂寂默。能仁者,即心性無邊,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體本寂,動靜不幹。

要吾人對現起的諸相,要不住心布施,逐步觀照內心微細動念之相。我們煩惱的根源,在於不明真相,生起種種貪愛欲求。

有了慾望,就有所造作,煩惱也像滿天追逐的烏鴉,緊緊的跟隨我們,日夜不得安寧。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此句是解釋如來法身的,即是不隨諸法生滅去來,如如不動之義。以離相無住之智,徹證真如,名為「如來」。真謂不妄,如為不變異,佛陀所得之真如菩提之法,即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不可以色相見,不可以言說求,故為「無實」。但是不異色相外有平等真如,不離語言外,別有實相妙理,故為「無虛」。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無住離相,如此才是「真實菩薩」

菩薩要融通無我,如月行空不留不礙,不入世間妄情,不落出世聖解,方為真實發菩提心的真菩薩也。

要他停止背經,放下對文字的執著。

一天當中,行住坐卧,轉動施為,有個什幺是不動的?眼見耳聞,何處不是路頭?若識得路頭,便是大解脫路。

當我們在怪罪外境帶給我們苦惱和不安,要返歸自心,檢點善念惡念有幾分?

學佛者,要明自心與佛感應道交,修行才有根本,布施供養,拜佛禮懺等等,是逐漸止息吾人的妄想分別,從中觀照念頭,再更進一步「行佛」,於日常生活中,與諸佛打成一片。

諸佛學處,切忌從他覓,行者密行,當下即是,口和無諍,毀譽不動,護眾如己,忍辱承擔。

吾人在讀誦受持《金剛經》時,應心如空谷,風雲自聚,亦如深山,草木不約而至。就像唐朝的貫休禪師寫的山居詩:

露滴紅蘭玉滿畦,閑拖象屐到峰西;

但令心似蓮花潔,何必身將槁木齊。

古塹細香紅雲者,半峰殘雪白猿啼。

雖然不是桃花洞,春至桃花亦滿溪。

心似蓮花不著水,凈穢渾成一片,晝夜紅蘭玉樹開遍,六時炎炎桃花滿溪,閑閑一人天地間,任地覆天翻,車馬喧嘩,數聲是非。

唯有空去心外內諸相,那個不思善不思惡,無頭無尾的天真佛,正當恁幺時,即是吾人的本來面目

在第四分談到「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是不住心外的六塵境界,(空掉心外之相),十九分是以三心不可得的智能為用,(空掉心內之相),心內的住著無住,布施的功德就周遍法界。

呂洞賓又名呂岩真人:

一日清閑自在身,六神和合報平安。

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守著肉身,錯用心機,要個長生不死的色相,億萬劫數,終不免墮落。想盡辦法延續四大五蘊和合的生命,倒不如把握每一分鐘,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留下慈悲的種子,

留下愛語的和風,

留下信仰的舟航,

留下歡喜的懷念。

處處心無掛礙,顛倒夢想遠離,當可度一切苦厄,究竟涅盤。

1.經文中的「以是因緣」,指的是何因緣?

因,即是前分的「三心不可得」的心;緣,即是以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作緣,以此殊勝因緣成就無住行施的圓滿功德。

2.此分的不住三心布施,與第四分的無住布施,有什幺不同?

在第四分談到「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是不住心外的六塵境界,(空掉心外之相),十九分是以三心不可得的智能為用,(空掉心內之相),心內的住著無住,布施的功德就周遍法界。

清凈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哪裡有永恆存在之相?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二〈分別三身品〉:為除諸煩惱等障,為具諸善法故,唯有如如智;是名法身。

離法如如,離無分別智;一切諸佛,無有別法;一切諸佛,智能具足;一切煩惱,究竟滅盡,得清凈佛地。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攝一切佛法。

譬如日月,無有分別;亦如水鏡,無有分別;光明,亦無分別;三種和合,得有影生。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無分別;以願自在故,眾生有感,現應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現。

又黃檗禪師之《傳心法要》:

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瞋、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凈,即是修行菩提佛法等。

法身之理,猶若太虛,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隨緣赴感,靡不周遍。

於室內端然靜慮,收心攝念,善惡諸緣,一起放下!將生身父母鼻孔扭捏太緊,致使不能任性消遙,自尊自重,不求凈土,不羨諸佛,隨所住處恆為安樂國土,

四祖道信謂牛頭融禪師:百千妙門,同歸方寸。恆沙功德,總在心源。

《金剛經》所言的「如來說……,即非……,是名……」此三句都是揭示「三諦」的道理,即俗諦、真諦、第一義諦。法身如來,不在心外,是自己心內的本地風光,只是無明障蔽,見相迷卻,不信勝妙般若大法,能斬斷妄想葛藤。

沒有精勤勇猛的信念,怎能受持奧妙的法義呢?我們的身心世界與佛不二,只是迷惑顛倒,心住惡濁。心境空故,度盡心外心內恆沙數苦厄,即現無聲無色,無是無非,無愛無怨,無有分別,普遍平等的佛心。

吾人要和諸佛心心相印,應泯絕尊卑分別,不取相貌,心作思惟,一切諸法,一切世間色相,皆如幻等,無主無我。

石頭希遷禪師的肉身現在還供奉在日本橫濱總持寺。

明朝的唐寅(唐伯虎)的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來稀,前除幼年後除老,

中間光陰不多時,又有炎霜和煩惱;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須滿把金樽倒;

世人錢多賺不盡,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白頭多;

春夏秋冬拈指間,鍾送黃昏雞報曉;

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多少高低墳,一年一半無人掃。

一勺曹溪水,永除萬世旱,拔去心田裡有相的蕪草,引注般若的活水,他年,萬頃累累的道果自成。就像李白的詩:花將色不染,水與心俱間。一坐度小劫,觀空天地間。

行者胸中無半分沾染,善惡放卻,一坐度盡沙河劫數,眼耳聲色俱寂時,處處無系絆,青山一座萬緣休,任天地景象自開還自合。

佛陀四十九年說法,不過遇緣即施,緣散即寂,未著一字一言之相。

佛所說之法,無非對症發葯,原無定相,不過去眾生執著之病也,佛並無動念說法之相。

莫作是念,作念者,所謂起心動意曰作,明記不忘為念。即是要吾人明白,不可起心動念,佛有所說法。

禪門中有一首偈語:

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功夫;

若要紙上談人我,筆影蘸干洞庭湖。

隨處清凈,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佛陀一再護念咐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行者,要空去眾生相,佛身相,說法相等,皆是要吾人做個「不受惑」的自在人,返歸本心,度盡恆沙界妄想的自性眾生,不被佛相、法相所縛,如是降伏其心,即見明晃光潔的法身如來。

《金剛經》要我們息諸外緣,心不住相,不再拋家散走,自身即有佛的清凈境,菩薩的慈悲心,涅盤的寂靜樂。涅盤不在他生,更不在別處,覓即不得,當下即是

以柔和自安,以戒法自凈;

以平等自在,以寂滅自樂。

返歸自心,狂心歇息,開墾心靈的凈土。不論富樂、貧苦、冷暖、順逆的境界,心無所住,正好修行,那時花香鳥啼,新佛含笑,何處不極樂?凈穢舍卻,還來凈裸裸赤洒洒的面目,洗盡鉛華,返觀祖佛用處,與自己無二無別。明暗、是非、心境、塵緣,乃至煩惱菩提,混成一片,悉皆為一。那時,鬧市沸騰,人間風鳴鳥噪,自是木鳥看花,萬籟俱寂。明鏡高懸,任他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不作計較。只要離卻諸相愛著,人人本有個無憂無病之身。

凡夫的心行,見相成迷,於根塵妄生覺知,空起怨親之想,致使人我諍論不休,相互欺凌輕賤。

空去虛妄諸相,妄心歇息,真心妙用,全體大現

眾生──順俗諦之名。

非眾生──順真諦聖者之名。

是名眾生──順中道第一義諦之名。乃聖凡不二,平等真如,般若本體也。

佛陀為斷眾生著相的習氣,三番兩次,殷勤咐囑叮嚀,要吾人善護念其心,不起佛法聖見,不墮斷滅散亂之知解,令教凡聖盡,不住兩頭,方是正見。

一心無二。

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贈別君素上人詩:

窮巷唯秋蘋,高僧獨坐門。

相歡如舊識,問法到無言。

水為風生浪,珠非塵可昏。

悟來皆是道,此別不銷魂。

我以處世六妙門,和各位分享《金剛經》的妙用。

(一)以無貪為富有。

(二)以無求為高貴。

(三)以無嗔為自在。

(四)以無痴為清涼。

(五)以無相為凈土。

(六)以無得為涅盤。

《六祖壇經》言:「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明白平等本體,本自清凈,自性具足萬法。如寶志禪師所言:

但有纖毫即是塵,舉意便遭魔所擾。

超然物外無別事,日上三竿猶自眠。(內息諸緣),(外離諸相),

談禪說悟,心有希求即是魔,不如心如牆壁,無諸喘息,超然物外,無事自眠。

「無論善惡,都莫思量。」

內外無住,才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學佛者,要真實相信《金剛經》所言,無有少法可得,尊重己靈與諸佛無別,發慈悲,以般若為眼,立大誓願,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不見有一眾生為我所度,成就水月道場,圓滿夢中佛果。

人的心一旦掃盡我見我相,即能正觀世間危脆幻象,覓及一個遍一切處,疾厄不侵,水火烹煉不壞,超然三界外的金剛身。

萬物皆依緣假合存在,無有真實,凡有名相皆假,身心感受皆假,諸法權巧設立,幻化亦假,所以《金剛經》才反覆剖解無自無他,無法無相,引導吾人通達幻法,入第一義諦。

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諸法空。

諸法我心無別樣,只在如今一念中。

萬法我心,只在一念。

學佛修行,把握一念清明即一念佛,一日安定無亂即日面佛,從一念持續到晝夜六時,念念如清珠投水,這一日的修行,即圓滿一日的凈土。

我提出「一日的修行」,讓大家也能領會一點,心意澄清,涅盤寂樂的法味。

(一)少看少聽眼目明

(二)少言少論耳根凈

(三)少思少慮心境閑

(四)少執少求甘露門

悟道不在過十萬億佛土,是活在現前念念清楚。

佛祖教人,只是返求自心,故云:識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又云: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

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學習有個平等的心胸,從虛幻不實的樊籠中解脫,找回我們的真心,我以平等四心,提供給各位參考。

(一)濃淡不拘的中道。

(二)順逆不憂的雅量。

(三)哀樂不入的心胸。

(四)有無不計的精神。

求人不如求己,求財不如勤儉。

求名不如隨分,求安不如守戒。

求助不如結緣,求福不如修身。

《金剛經批註》:

於一切事,無染無著;於一切境,不動不搖;

於一切法,無取無舍;於一切時,常行方便。

隨順眾生,令皆歡喜,而為說法,令悟菩提真性,此即名為修善法也。

無取捨憎愛之心,平常無事。

我們要能處處修一切善法,但心無所住,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不著相,是名真修「無漏善法」。

修持《金剛經》的行者,應了悟,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舍一善法,不執一善法,法法皆治病藥方,乘乘為調伏煩惱魔軍的幻術。

受持般若即受持相信人人有個與諸佛齊同,無高無下的如來寶藏,入此平等法智,六波羅蜜自然具足。

文殊菩薩塑像,我們常見的是頭上梳有五個髻子,左手持蓮花經書、右手執寶劍的形相。頭上的五髻,既表示童子的天真,又表示了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五種智能。左手持蓮花,花上安放《般若經》的原因,在於體現般若(大智)的一塵不染。右手持寶劍,則是為了顯示大智能斷一切煩惱,就好比金剛寶劍能斬群魔一樣。

文殊菩薩所騎的那頭獅子象徵著智能的勇猛,般若本體一塵不染,湛明圓覺,雖不持戒,而毗尼嚴凈;雖不集福,而萬德莊嚴;雖不出家,而身心寂然;雖不求佛,但成佛有餘。因為其心不住形相,不被戒法、福德、凈行、證悟等善法所縛,自凈其意,心如虛空,哪裡有凈穢的揀擇,善法惡法的愛憎呢?

面對世間的五欲引誘,不為所動,即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恆常自在安穩。

吉凶唯人召。

遠離一切相,通達無我法,把妄心降伏,以「無所住」安住真心,修一切善法。

在二十一分提到不可生心動念,佛陀有所說法,謂佛陀說法心不著相,不過是應機隨緣,教化眾生。此分再推廣降心離相之理,離度眾生的相,心無所住才是真正的滅度一切眾生。

證果之人,心無所住,何有說法聞法,能度所度的纖毫作念呢?諸佛菩薩於一切法不見定相。

菩薩摩訶薩見一切法是無常相。

佛陀說「有我」是隨順世諦法,為了方便度化眾生而言的,佛陀並沒有執著有個「我」,不過權巧立個假名的「我」,所以說「即非有我」。佛陀所謂的我,不是凡夫所見的五蘊和合的丈六金身,也不是聖賢菩薩等眾所見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因緣生滅的「我」,而是法身真我,非同四相之我,此「我」生佛平等,個個有份,怎奈世間凡夫認名取相,錯解假我為實,卻不認取法身真我。

真正的佛法是內學內觀,心向外求,即是外道邪魔。只要狂心歇,妄想息,無事即是貴人,任天地寒暑,人情冷暖,觸目全是春水春綠,揚眉即聞雅音妙樹重重!

離卻一切相,心即平等,心眼凈明,靈光獨耀,本自圓成,何勞向外求玄?

哪裡有不播種的收穫?有不築地基的樓閣?

不攀外緣,淡泊寧靜

無怨親遠近的分別,無愛憎是非的揀擇,但盡凡夫心,平等如佛德。就像《龐居士語錄》卷中所言:

無貪勝布施,無痴勝坐禪,

無嗔勝持戒,無念勝求緣。

盡見凡夫事,夜來安樂眠,

寒時向火坐,火本實無煙。

不忌黑暗女,不求功德天,

任運生方便,皆同般若船。

若能如是學,功德實無邊。

川禪師頌:

泥塑木雕縑彩畫,堆青抹綠更妝金;

若言此是如來相,笑殺南無觀世音。

心地清凈,平等無染即持戒,而不是執著於三十年的戒相。聲色六塵是邪道

關於佛陀破除吾人對「佛相的住相」有四處,即第五分「不可以身相見如來」,第十三分「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第二十分「不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可以具足諸相見」,二十六分「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破除佛陀說法的「法相」有三處,即第七分「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第二十一分「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第二十六分「若有人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佛陀要我們不應住於六塵生心,不住六塵布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住於色塵和聲塵求佛,了不可得!以染污境求清凈法身佛,如此愚痴行徑,不就是在行邪道嗎?

六祖惠能大師說:

一者外觀覺諸法空,二者內覺諸心空,不被六塵所染。外不見人之過惡,內不被邪迷所惑,故名曰覺。覺即是佛。

過去心不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念不生,澄然寂靜,永居安樂國土。

《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九:

布施增長大福德,忍辱一切怨仇無。

善人棄捨於諸非,離欲自然得解脫。

《華嚴經》卷九:

以大慈悲心,隨順世間行。

悉於一切法,解達空無我。

做一個不受世間妄相所惑,胸中亦不住纖毫的離相意念,如深潭寂然不動,山鳥往還無跡,霞光流雲遊行無痕。

發起無上菩提心者,眼不逐色,心不住六塵,以無住心,行六度四攝,廣興佛事,饒益眾生。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

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心是汝真性。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既了諸相非相,自然無修之修。煩惱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已,寂照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

起隨喜心,說離相為治眾生執有為實的深重染習,不住離相之念,為免眾生墮入斷滅的深坑。

佛陀以般若無上法,告誡吾人出一切有求有相家,出執有滯空家,從中體會無高無下,真如平等法。悟平等法,珍重己靈,不輕一切眾生,拂凈五蘊假相,六塵染污,自然能深解般若義趣,休心息慮,不被五欲鉤牽,如盲若聾。

我們迎接光明的功德天女,黑暗天女也相隨不離。世間是一半一半的,不執於一半,統合全體,我們才能透徹假相,從中看到生命的實相。

眼不逐色,何妨花紅柳綠;耳不循聲,一任鶯啼燕語。

《六祖壇經.般若品》: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見一切人,不論善惡,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生愛憎邪念,就如經文所言:「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忍有三種,一是生忍,又名「眾生忍」。對於眾生的輕賤凌辱,都能忍受。第十六分佛陀提到,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能消除墮入惡道的罪業。所以在我們初發菩提心,以「眾生忍」為修持的功課,逢人輕賤,護於口,忍於心,以感恩他人為其「消業」,入聖人行,必得無上果。

二是法忍,於生存的客觀環境,冷、暖、飢、渴,違逆之境,不生心動念,起好惡分別。

三是無生法忍,即是此分所言的「得成於忍」。不論是任何一切法,從因緣生滅假合,當體即空,本來無生無滅的。如此境緣的冷暖,人事的寵辱,哪裡有個真實我和法的體相呢?開發此忍可的智能,就能安忍一切塵緣境界,不生妄想分別。由忍可之慧明,顯用安忍之定力,菩薩有此定慧雙翼,於一切境象,遊行無礙。

龐蘊居士說:

心心無所住,處處塵不著,五道絕人行,無心是極樂。

欲得速成佛,祇學無生忍,非常省心力,當時煩惱盡。

無心是極樂,無我成佛事,無住嚴熟土,無生功德殊。

不要對過去、現在、未來,有所住著

無心的享受死亡的寧靜,才是入佛的門徑。

「不受福德」之義。不受,乃是不貪著,是無貪無著,受而無受。

《佛說演道俗業經》:

佛告長者:「有四法,疾成無上正真之道!一曰解空,學無所求;二曰無想、無所憎望;三曰無願、不慕所生;四曰常等三乘之業,無去來今。是為四。」

佛於是頌曰:

解空無所求,無想無惲想。

不慕願所生,常等三世行。

佛告長者:「有四事法,疾成佛道!一曰一切皆悉本凈;二曰而解萬物普如幻化;三曰生死斷滅,皆從緣對;四曰:計其緣對,本亦無形。」

佛於是頌曰:

一切悉本凈,解物如幻化。

生死從緣對,計本亦無形。

佛告長者:「有六法,疾成正覺!一曰身常行慈,無怨無結;二曰口常行慈,演深慧義;三曰心慈仁和調隱,哀念十方;四曰護戒不造想,求大乘之業;五曰正觀見十方空,道俗不二。六曰供足乏食救身之業,以濟危厄;是為六。」

佛於是頌曰:

身常行慈心,未曾捶怨結。

口恆修言愍,演深慧之誼。

心和仁調隱,哀念諸十方。

護戒不起想,正觀十方空。

我們凡夫的心,住在有的世界,不解萬象如幻化,一切生死斷滅,皆從緣對,著於有想有求,心不得寂靜,如何身口意三業常行慈仁,無怨無結,哀念十方?我們從《金剛經》的經文明白菩薩布施時,外無我等四相,不住色塵等法,才名真是菩薩。如《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一:

能於怨親中,悲潤心平等。

如是諸菩薩,名為菩提心。

佛陀說:「為了外境的緣故,我們要搬到什幺時候為止呢?這不是究竟之道啊!唯有一個根本的解決方法:如果我們受到輕賤,心不動念,以忍止諍,護於口,行於心,直到他們不再輕賤為止。」

佛陀接著說:「一個開悟的人,安忍如大地,不應該受毀譽褒貶,而動搖意志,以無我觀,觀察諸法虛妄,那幺我人的幻象,乃至世間的好壞,不過如水上泡沫,乍起乍滅,哪裡會恆常不變呢?」

步步不染塵

明朝唐寅的〈警世詩〉:

世事如舟掛短蓬,或移西岸或移東。

幾回缺月又圓月,數陣南風又北風。

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

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事痴呆半作聾。

法身之體,無有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的妄相。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目睹的色相,耳聞的音聲,皆有生滅來去,非是真佛體性。

如來者,來而無來,去而不去,住而不住,非動非靜,上合諸佛,下等群生,一性平等,故號如來。

「有所謂去,或所謂不去的妄想,都不是解脫的境界。」

佛陀說:「若能受法、行法,以覺悟當作花供養,這才稱為供養佛陀。

應機說法,隨緣度眾。

《大日經》所說:「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心有希求、念想,即使集福德遍滿虛空界,不得作佛。如影相隨,就在汝邊。心不平等,逐境生妄,怎能入不思議法身呢?物無妍丑,由我是非,我心不起,彼物何為

動靜等觀,貴賤一視,凡聖齊平,名不思議。

不取相住著,隨緣自在。

微塵世界的當體全空,返妄歸真,不執著於器界的妄想攀緣心。妄心止息,才能住寂靜處,得無諍、離欲三昧。

《涅盤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定者名第一義,第一義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名毗盧遮那。」

石頭禪師喝斥道:「你這撥無因果的野狐禪,萬物的呈現,源於心識的運作,若言無心盡同謗法。見聞覺知,雖是妄心,但若不用心,不從假悟空,於空悟色法一如,體相無礙的第一義諦。又如何悟入生佛平等,煩惱即菩提,上妙不思議境呢?」

研窮法理,以悟為則,心境俱捐,莫記莫憶。

六根怡然,行住寂默,一心不生,萬法俱息。

什幺是「一合相」呢?即「無二無異」、「不離不散」。

般若智能不從他求,從自心中來,靜身口意,處眾亂中,心定如山?

「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一合相是實相之相,非空非有,因此「不可說」。「這個」是吾人本來清凈的三身四智,雖然已備,不勞他人賜予,但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門庭,不假借音聲文字為緣,怎能迷途知返,乘船渡河呢?

黃檗禪師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當如是求。」撥去重重妄相執著,空假不礙,體相交融,剎時,萬法是心光,何處不是毗盧圓滿報身?

不生一念,契如如不思議境。

《金剛經》宣說離相(離我等四相),無住(不取相、法相、非法相)的微妙大義,由離相、無住起三空正智。菩薩行者若能離卻諸住相,行於布施,成就的福德如虛空,不可思量。此分將我等四見,法非法相,一併總除諸執,以顯非有非空的真空妙有的不可思議。則華香蝶舞,咸歸一真法界,水態山容,盡合般若妙諦。

黃檗禪師說:

諸學道人,若卻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但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不滅,不生不滅便是佛也

自家珍寶,不假外求。

趙州示偈道──

滿眼本非色,滿耳本非聲。

文殊常觸目,觀音塞耳根。

會三元一體,達四本同真。

堂堂法界性,無佛亦無人。

六祖所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色法音聲等俗諦)求菩提(非有非空的勝義諦),猶如覓兔角。」

從假諦入真諦,於離一切相,心無所住,會得即色即空,空有無礙,體相相融的第一義諦。

除粗細執著,空掉心外的「我等四相」,心內的「我等四見」,如此妄心頓息,就像倒完杯中的濁水,除盡田中的莠草,即能灌注甘露醍醐,播種菩提慧苗。見相俱凈,回歸於「安住真心」的主題。

當下安息那顆揀擇無明的妄心。

一個修行人,又是以什幺為快樂呢?

(一)以自我革新為樂。

(二)以誦經念佛為樂。

(三)以禪坐經行為樂。

(四)以布施結緣為樂。

(五)以奉獻服務為樂。

(六)以感恩知足為樂。

(七)以隨緣方便為樂。

(八)以宣揚正法為樂。

明白因果業報,從自心求,曉知了脫生死,從自凈其意開始。

只是平常無事,餓了就吃,困了就眠。日用常顯無量神通。

佛陀要行者總除諸執,將心外的「我等四相中」,心內的「我等四見」空去,並且不生聖梵谷下的動念。如此粗細妄心不生,妄心就無從現行作用。妄心降伏了,菩薩正觀有為即空行者以此夢幻等六觀,不被世間有為生滅法迷惑,入生老病死無有恐懼;視貧富貴賤平等無別;於馨香臭穢,赤白青黃知變異不實。觀一切有為,遷流造作,皆是虛妄,終有敗壞。行者若破一切相,起如實正觀,於一切境,內外如如不動,才是真正受持讀誦《金剛經》,能為人演說無法之法的真實菩薩。

逢諸饑渴寒熱苦樂,詈罵、惡口、惡事等,悉能忍之。

正觀無謬,視緣境如露如電,幻化不真,即可調御身口意三業,作忍辱仙人。

即心是佛;無心是道。六根寂靜,何處不是清涼山水地?

菩薩行者於世間弘化度眾,用夢、幻、泡、影、露、電,守攝身心。不論丑妍好壞境界,以此「六觀」明照,則諸根寂然,知來去生滅之業因,心不住幻相迷惑,即可安忍不動,入如如佛界

佛陀說種種法,不過是權宜之教,只是要吾人於日用六時中,不取於相,不被相轉,將百年狂心歇息。當下回頭上岸,不再於覺知緣塵生死流轉,如夢中人,妄執憂悲啼哭。

金剛十念法──

(一)念身非我,多行善緣。

(二)念口非我,常出愛語

(三)念意非我,受持大悲

(四)念財非我,廣濟貧乏

(五)念名非我,清凈生信。

(六)念權非我,救渡羸弱

(七)念色非我,正念喜舍。

(八)念生非我,勇猛精進

(九)念死非我,自在無憂

(十)念念非我,妙契佛心


推薦閱讀:

於曉非解讀《金剛經》(二)
金剛經告訴你 佛在哪裡?
《金剛經》系列開示 22
於曉非教授解讀《金剛經》

TAG:金剛經 | 金剛 | 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