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的功德》| 第96次網路開示
《皈依的功德》
第96次網路開示/索達吉堪布
這一堂課是我們網路開示當中的第96次,還會有97、98……看看藏曆新年以前能不能圓滿100次。你們有時間的話,希望可以參與。
還有一件事情要在這裡說一下。我們學院最近共修——可能後天開始吧,兩三天之內念《八吉祥頌》。今年我們紀念法王新發的法王零散教言當中說,念700萬遍的話有非常多的功德;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緣和緣起,所以我們今天剛剛會議決定,學院今年念800萬遍《八吉祥頌》,就是我們每天課前都會念的:嗡 囊哲南達讓銀楞哲波……我給大家念一遍傳承吧。(上師念《八吉祥頌》傳承……)
這個《八吉祥頌》,如果早上起床就念的話,當天一切事情都圓滿;如果晚上睡覺之前念的話,做夢也吉祥;如果打仗的時候念,可以獲得勝利;做任何事情前念誦,所做事情如願以償;平常念誦的話,得到長壽啊、得到一些福利啊、得到一些財富啊、心態快樂啊……可以遣除一切的罪障,世間和出世間、暫時和究竟的快樂都自然而然獲得,這是佛陀說的,是非常珍貴的寶珠。此頌是麥彭仁波切著。(上師念《八吉祥頌》後面的藏文說明,念一句翻譯一句)
共修具體的時間可能明後天我們發通知。雖然沒有公開的直播,不過希望你們每個人至少也是念一些,具體多少遍我今天不確定,你們自己決定自己能念多少遍,因為這麼多僧眾一起共修——這次我相信肯定超過1000萬遍,我們規定的是800萬遍,所以哪怕是念幾遍也可以,當然最好是多一點吧。
《八吉祥頌》裡面有八大吉祥佛、八大吉祥菩薩、還有很多吉祥天女等等的名號,非常有意義,世間和出世間的所有吉祥本尊會保護你、加持你,所以我們大家要共同修行《八吉祥頌》。這是我說的一件事情。
還有一件事情,剛剛給大家傳了一個一字經,也就是《般若一字經》。佛陀當時給眷屬宣說了一部經典,佛陀說的是什麼呢?就是「阿」字。「阿」就是無生、空性的意思,漢文當中的「阿」,也有一種甚深的空性之意,尤其是藏文和梵文當中的「阿」,它有直指一切萬法空性的含義。因此我們以前在學院當中修過很多,包括法王如意寶有一次給大家灌頂,修這個「阿」字的一些儀軌——麥彭仁波切專門造過一些儀軌。今天我們沒有其他的儀軌,但是我想大家要與般若空性結上善緣,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通達無生「阿」字的意義,也就是空性的意義。因此,我今天給大家傳授這個「阿」字經,希望在座的各位也經常念。這個咒語很簡單,光是「阿、阿、阿」,但它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咒語。也是為了結上一種善緣,現在我們大家一起念這個「阿」字——阿、阿、阿……(上師帶領大家一起念誦)
以前,法王如意寶在世的時候,把當時他的一串念珠分給我們學院當中的個別堪布,並且要求得到這個念珠的人要念一億遍「阿」字。我當時也發願了,但現在還沒有完成,一直在念,應該是20多年前了。你們不要覺得:念個「阿」有什麼用啊!尤其是我們剛剛皈依佛門的,以及沒有皈依過的人,可能覺得:念一個字的咒語有什麼功德啊?這不可能吧?……也許可能會這麼想的,眾生的分別念、眾生的懷疑、疑惑是很難制止的。沒到一地菩薩前,一般眾生的疑惑結很難制止。當然皈依佛教的虔誠佛教徒,只不過是自己的聞思時間不長而已,應該懂得經典、咒語有甚深的意義,這種道理應該會明白。
剛才跟大家講了《隨念三寶經》,念了《隨念三寶經》的傳承,然後是這個《般若一字經》——好像記得前段時間微博上也發過。接下來以後,你們自己好好地思維,好好地祈禱,希望依靠傳承上師的加持,依靠諸佛菩薩的加持,自相續真的有一些改變。有了改變的話,我們修什麼法都比較容易;如果自相續沒有什麼改變,可能越修越糟糕,貪嗔痴越蔓延,到最後連非佛教徒都不如,這樣的話,下場很悲慘的。
我們很多人喜歡學習,喜歡聽課,這個很重要!大家共修、共同學習,道友互相之間有一個監督的作用,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如果實在不能共修的話,那麼經常聽課、聞思,而且這種聞思不是開心的時候就看書、聞思,不開心的時候就拋之腦後,那樣的話不叫恆常精進。我們應該恆常精進、堅固精進,才會有很好的收穫。
所以,作為一個佛教徒,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無論遇到任何事情,不要改變自己的信仰。我們現在個別人,世間當中你的感情、你的工作、你的行業、你的一些愛好隨時都可能改變,正因為你在生活中有變來變去的習慣,後來自己的信仰也隨之改變。這非常不應理,是很糟糕的一種行為。
我們的一些行業或工作,包括你的家庭住址,你所認識的朋友,可能會有變化,因為萬法都是無常的,在不同的因緣下,你的行為和心態可能會有些變化,包括可能一段時間喜歡穿白色的衣服,一段時間又喜歡穿黃色的衣服……到喇榮來的有些在家人,他們經常拿一些紅色的披單到壇城上:「哇!……」想要飛的樣子——可能自己暫時不能出家,為了創造一個緣起吧!買一個披單,然後就「哇!……」這樣的,網上也經常曬這樣的照片。
不過網上曬的不一定是真的,現在電腦上什麼都可以做。前段時間,他們好像把我的頭像貼在一個跳金剛舞的喇嘛的頭上——我從來沒在寺院跳過金剛舞,這個是什麼呀?後來仔細看,也能看清楚是假的。
所以,現在很多人自己到底是怎麼樣也不知道。在壇城、雪域、高原……很多地方,有些人喜歡穿戴紅色的衣服、披單、圍巾……雖然個別人現在可能喜歡這樣,但過一段時間就不一定喜歡了。人的心態就像我們藏地非常著名的根登群佩大師所說的,從降生來到這個人間至今,我們的心態換了無數次,的確是這樣。年輕的時候可能喜歡什麼什麼樣,到中年的時候又是那樣,一直到老年不斷地變換心態。心態可以換,但最重要的皈依三寶的信仰我們不可改變。如果以前皈依三寶,然後中間就放棄了,這是一種特別……的行為,這一點一定一定要注意!我們有些道友,可能跟自己的生活有關係,經常換朋友、換車,特別喜歡變來變去。我覺得一個人,整天都是變來變去的話,特別不靠譜!非常不合理!可以這麼講。
當然有些人的這種煩惱、習氣一旦出現的時候,很難制止吧。但不管怎麼樣,我們有生之年當中皈依三寶的心態,我再三地合掌祈禱大家不要改變!人身是那麼那麼的短暫,你變來變去的話,可能來不及了!你遇到了佛法僧三寶,的確是你生命當中最重要、最有意義的,這種信仰改變的話,這也許是你人生當中最大的損失!
因此,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尤其今天有很多的出家僧團,也有諸佛菩薩的一種不共加持,這樣的一個聚會當中,我們可以再三地發願。以前在上師如意寶面前聽課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在課堂上發願,比如講到《釋迦牟尼佛廣傳》的時候,自己默默地合掌祈禱發願:生生世世當中皈依佛,永遠也不要退轉;講到《八大菩薩傳》,聽到每一位菩薩弘法利生的事業和他們的發願時,又在座下發願;聽見一些大乘法,尤其是以前上師如意寶講《大乘經莊嚴論》的時候,的確我都發過很多願。
從前年開始吧,我們學習《大乘經莊嚴論》,到今年就三年了,然後還要學一年。學習《大乘經莊嚴論》的時候,我就深刻地認識到:哦,只要學習大乘佛法,《大乘經莊嚴論》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我們學習聲聞乘的話,《俱舍論》是不可缺少的;學習密乘的話,《大幻化網》是不可缺少的;學密宗的竅訣,也有一些特別的竅訣書。所以現在一想,哇!當時上師講的時候,無形當中好像有一種加持,這種加持直接已經勾住了我們。所以說其他的很多心態在人生當中是可以改變的,但有些信仰的問題、有些發願的問題,不能改變!
所以大家聽課很重要。聽課的過程當中,不要像有些企業家聽老師培訓一樣,上面講、下面玩手機,就像是不得不去,費用已經交了,也沒有興趣……我們佛教的課,不管在任何場合當中都不是這樣的,大家都很真誠、很認真地在聽受,雖然是免費的,但是比交費的有些課程,還要有紀律,有些重要內容,還做一些記錄,因為大家比較重視。而且上課的過程當中,大家要習慣性地發一些善願,比如我們講到菩提心功德的時候,就發願:我要真正懂得菩提心的利益,饒益有情;講到《大乘經莊嚴論》時——哇!大乘的功德、大乘經典是那麼那麼的好,我無論如何一定要好好學習!
我們佛教徒,首先皈依很重要的;皈依之後,要懂得佛教的意義,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僧?這種懂得,並不僅僅是理論上懂,應該是發自內心、從骨髓裡面,完全交融,跟佛教的智慧思想完全交融,這個很重要!否則的話,我們有些佛教徒只是形式地辦個皈依證,心相續當中連對佛的尊重心都沒有,對佛法一些基本的道理根本都不理解。這樣的佛教徒,只是名相上的,並不是真正的佛教徒。現在東西方有那麼多佛教徒,但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大乘佛教思想?我們可以觀察。所以,我們現在發動大家學習佛法、聞思修行,有些人知道這是自己的事情,很認真地去學習;有些人呢,好像是給我們打工一樣。學會裡面有些人,我們的管家、負責人,勸他們好好地聞思修行,他們經常跟我們討價還價:「那如果我學的話,怎麼……我不來的話,怎麼怎麼……」其實,我們是給大家提供一個方便,也是一種提醒的作用,關鍵是靠自己的。
當然,這裡我也想說,各個地方的管理人員非常重要。那天,有一個堪布,我們兩個中午一直在說:「不管是去到哪裡,如果一個地方,有佛教真正融入自心的一些居士、大德,那他周圍的人,大家也都學得很認真、也都非常努力、有頭有尾。如果裡面主要的一些輔導員和負責人,馬馬虎虎的,每天都是忙著自己的世間八法,根本不去思考的話,好像那裡的人組織得也不好、學得也特別差,而且那些地方是非也特別多——我那天也講了,聞思修行的聲音聽不到,是是非非的聲音鋪天蓋地,這種佛教團體,不如沒有好一點!沒有的話,這個地方還清靜,如果有,有很多負面的聲音,這樣並不是很好。
我們現在在各個地方培養了很多很多的居士輔導員,大多數非常好。但是有一部分,說實在的,我也直截了當地講,他根本不看什麼經論,也不聽法師的課,只是自己大概了解一下,然後自己看一些其他的,包括一些世間八法的亂七八糟的名言和理念夾雜在裡面,然後給別人夸夸其談,逐漸逐漸,對別人也沒有什麼利益,自己也沒有什麼收穫,這是完全不合理的。
我們現在各個地方培養輔導員,這幾年對研討班也比較重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大的作用。我看很多年輕人報名參加。我們法師們也是不同程度地給大家起一個遙控、提醒的作用,最重要還是靠自己。這個過程中,有些可能是以前沒有聞思修行的傳統,所謂的輔導員,連基本的書都不看,自己隨便想什麼就講什麼。我們以前的話,上師講了以後,自己下面要看很多次、聽很多次,然後才給大家講,害怕講錯了、講漏了,害怕講得不對、不合理。而我們現在有些人,根本沒有什麼約束,自己想講什麼就講什麼,其實這很不好。應該嚴格按照傳承上師的一字一句去解釋、一字一句地去理解,理解以後才有資格給別人講;而有些人好像根本就沒有看書。我遇到有些輔導員,書看了好多遍,課聽了好多次,然後再給別人講,這樣別人也有收穫。傳承上師的規則基本不違背的情況下,傳授給別人或者給大家輔導,這很有必要。
所以,我們現在各個地方有一些特別優秀的居士——當然我們的法師就不用說了,但畢竟法師現在真的要涵蓋所有的佛教徒,還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在一定程度上,靠我們在家人自己。由一部分人帶領著,對相關的佛教徒,幫忙管理,幫他們梳理思緒,這個很有必要。這個過程當中,更重要的就是我們各個地方要有一些非常優秀的、有積極性、有激情的發心人員。
有些輔導員雖然會講,但沒有感覺,不能打動人,整個場面沒辦法控制。他在上面講,下面很多人聊天、吃東西、玩手機——玩手機是現在全球來講最大的一個散亂,沒辦法的。兩個人坐在一起,剛開始「你好你好……」然後坐一會,還沒有喝一口茶的時間,開始各自拿手機,然後就不管別人了,這是一個最大的冷漠。所以說現在這個世間當中,學習的時候……我也特別感謝你們聽課的時候關機,我們學院裡面可能手機不太多,不管怎麼樣,關機一個小時,這是非常大的勇氣(眾笑)。關手機是世間人現在最大的困難啊,如果關機的話,雖然看不到信息,但心裏面一直要看好多遍:有沒有什麼信息?有沒有什麼微信?有沒有什麼……雖然什麼事情都沒有。現在有一種手機綜合症,比較嚴重,很多人從早上到晚上都帶著這種病。
所以說,我們上課的時候,也是按照傳統,大家非常有序地學習,我覺得這在人生當中是最難得的。短短的時間也好,或者長期的時間當中,做這件事情,對你來講也是非常不容易。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共同學習的機會,以後有沒有這樣的機會也不好說,一切都是無常的。一講到無常,有很多很多的體會……
現在我們各個地方學習的人比較多,在管理的過程中,有非常好的地方,也有不太好的地方,大家應該自覺地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這樣的話應該很好。我們這裡的法師、管理人員有時候也比較累,你們各個地方自覺學習的話,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這些也是跟三皈依有關的,所以我要先講一講,我們現在要皈依三寶,應該要對三寶負責任,對我們的教義負責任。看看其他的宗教,有時候看到他們的團結,他們的凝聚力,他們的一些利他精神,包括隨順世間的一些行為,值得我們佛教徒學習。當然,我們皈依三寶並不是非要讓我們的團隊龐大,要爭奪人員,希望發達,不是這樣的。如果我們的團隊真的對眾生、對自己有利,那人越多越好;如果我們的團隊對自己和對眾生也沒有什麼自覺他悟的利益,那人不一定要很多。當然這方面,你們也是受過一定教育的,可以通過修行和時間來觀察自己的相續。
今天我就從字面上簡單地解釋一下《聖大乘三皈依經》。漢文《聖大乘三皈依經》,是西夏國藏文譯漢文的佛經。宋朝的時候西夏國是非常大的,西夏國王大概有10位,整個持政的時間有189年,跟歷史上其他國王持政的方法有點不同。這部經典,當時是在黑水城發現的,黑水城考古文獻現在也是非常有名,就像現在的敦煌一樣,據說俄國的一些科學研究院一直保存著它的原本。
這個《三皈依經》,以前他們歷代的皇帝也非常非常地重視。西夏國有一個國王叫夏仁宗,他持政大概有54年,活到70歲,16歲登上王位,這個國王是很厲害的。他在本命年的時候把這個經印了非常多,勸大家多做善事。在那個時候,包括唐朝最興盛的時候,國王對佛教非常非常有信心。夏仁宗是西夏國第五位皇帝,他也是西夏國十個皇帝當中最長壽的,那個時候國運最發達、最興盛。通過這個歷史,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國王和皇帝對三寶敬仰的程度。
《聖大乘三歸依經》是由一個沙門、也是一個國師叫作得慧的,他奉詔譯的。以前很多朝代當中,有些譯本都是這樣翻譯的。這個主要是用藏文譯成漢文。
前面是頂禮三寶:敬禮最上三寶!
有一次,佛在舍衛城給孤獨園的時候,有一千二百五十個人聚集在一起。那個時候,舍利子獨自居住在一個地方,他入定時思維到: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以真誠的心皈依佛、法、僧三寶的話,會獲得什麼樣的功德呢?他這裡的入定不是什麼都不想的入定,就像《定解寶燈論》裡面講的,修的時候有觀察修和安住修,這裡他就是觀察修。其實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有時候是思維人身難得,有時候是思維壽命無常,有時候是思維三寶的功德,有時候是思維輪迴的過患,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合理的。舍利子修的時候,他也是在入定,他所謂的入定:哦,在這個世間上的善男善女,如果皈依三寶的話,大概有什麼樣的功德呢?他就這樣想。他又想現在是佛陀在世的時候,我應該到佛陀那裡去,一定要把這個問題搞清楚。然後到了佛陀那裡。
舍利子到了……藏文當中不是很明顯,這裡說是「後餉」是吧,但這個……也可以吧,他親自到佛陀那裡,然後向佛陀頂禮,坐在一處問佛陀:我在寂靜的地方入定的時候這樣想的,如果善男善女虔誠地皈依三寶,能獲得什麼樣的功德,希望世尊您以慈悲心給我們宣說。這個時候,佛告訴舍利弗:你為了利益一切人天有情,以慈悲心來問這件事,問得好!問得好!非常好!
有時候代表大家提一些很好的問題,其實很好的。我們看一些歷史,有些上師身邊非常有智慧的人,祈請上師造什麼論典。我們現在看麥彭仁波切、無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師,尤其是藏傳佛教中,上師身邊的一些好的弟子,可能經常從法義上請求上師講什麼法,這樣以後,上師也會講。你看麥彭仁波切的很多論典,是弟子通過供養上師吉祥哈達、白紙、墨筆等等,請求他寫什麼什麼注釋,然後上師開心地把這個寫下來了。傳法也是這樣的。以前上師如意寶在世的時候,我們也經常這次求個《大圓滿心性休息》,能不能再講一個《入菩薩行論》,能不能再……
有些好的弟子經常從法義上跟上師交流;有些不太好的,經常告狀、說一些過失,在上師面前經常用自己的嫉妒心……那天我們講依止善知識的時候不是講了么,有華妃型、上帝型、還有缺愛型等等。很多人後來說,我就是華妃型、我就是缺愛型,我現在沒有依靠處、沒有安全感,所以我把上師當作我的……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所以,真正善知識的好弟子,當然佛陀身邊的像舍利子、目犍連這樣的,我們沒辦法相提並論,但是,我們有時候在依止的過程當中,最好是給現在的這些眾生,更重要的是給未來的這些眾生,應該提供一些法義。一旦上師或者佛陀涅槃的時候,他的一些教義,他真正的一些佛法的法本,這些流傳千古,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對上師最大的報恩。當然,給上師修一個塔,也是可以的,但更重要的可能是他的法物的流通,尤其是上師的這些教言。教言當中可能會有世間和出世間的,世間的教言,包括一些比較淺的,我們現在很多人認為是所謂的心靈雞湯,其實這對很多人來講也是非常有利益的。還有一部分出世間的高深的法要,這些最好連一個字都不損失。我們以前講到榮素班智達是特別有智慧的人,但是因為他的弟子當時可能對他的一些資料整理得也不多,所以後來好像失去了很多他著作的金剛語。麥彭仁波切的相對而言比較不錯。當然,以前有些上師是自己親筆寫的。
所以,在這裡佛陀為什麼特別讚歎舍利子,是因為舍利子當時問得很好。他是問三寶的功德是怎麼樣?他在獨自修的時候,就一直想,這些善男子、善女子如果皈依三寶的話有什麼功德。以這個緣起,佛陀就說了這個經典。這個非常好的!
下面佛陀就說:你為了一切天人和一切有情,以慈悲心來問這個問題,你問得很棒,很不錯,你問得好!問得好!有些人自己不會回答的時候,也說你問得好,因為他自己不太會回答,然後在回答的時候,就轉了一個彎才開始回答。但佛陀不是這樣的,他說:善哉!善哉!舍利子,這種意義用比喻的方式來說。
這個比喻,可能我們是很難以想像的。難以想像有兩種意思:一個呢,按照印度的傳統習慣,包括現在耆那教和印度教裡面很多比喻也跟佛經非常相似。印度的整個傳統,在講比喻的時候,是以一種非常出乎意料的比喻來宣說,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它這種比喻,讓我們完全明白皈依三寶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他用一種非常難以想像的假設來比喻——假設萬一有那樣的事情,功德大不大?非常非常大,那皈依三寶的功德比那個還要大。所以我們不要認為佛經怎麼會這樣說?怎麼可能呢?這裡並沒有說肯定有這樣的事情,只是萬一有的話,是什麼樣?
下面佛陀用比喻來說明皈依三寶的功德。比如說有神通的人把整個南瞻部洲,還有附近的這些小洲,所存在的這些事物全部遷移到另一個世界,然後整個南瞻部洲和其他的世界「賓士如掌」,完全成了一個空的平地。在這個世界當中,用瑪瑙、硨磲、琥珀、珊瑚等等七寶來做佛塔。
整個我們這個世界全空了,變成一個空地,然後在這上面用七寶來造一個特別大的佛塔。這裡的「浮圖」實際上是佛塔的意思,「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我們漢地也有這種說法吧。而且這個佛塔長寬都非常非常廣大,它的高一直到梵天處。我們知道色界當中的梵天,那不可想像的,這個塔也是特別高的。整個世界上就這麼一個佛塔,在這個佛塔前用天花、天香、花鬘、天蓋、幢幡等等各種供品做供養——這個有神通的人造這麼大一個佛塔,其實我們很難想像的。
還有,這個有神通的人,把整個四大海洋的水全部都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把河水全部騰空,然後用最好的油脂倒在裡面,做一個像須彌山那樣的燈器,光明一直不停頓。這樣的供燈,這個燈器也是很大的,四大海水那樣多的油,還有須彌山那樣高的燈芯,這是難以想像的,好像根本不可能。那麼,用這樣的供品,很長時間,千百萬年、多少劫當中不斷地供養。
你看這個佛塔也是特別大的,佛塔面前的供品還有供燈,這兩者是特別難以想像的。佛陀告訴舍利子,你說這兩個福德大不大?當然,我們大家都覺得非常大。《賢愚經》裡面講的貧女供燈,供一盞小小的燈功德都那麼大。造佛塔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議,平時我們造一個很小很小的佛塔、在佛堂裡面供一個很小的大概一尺高的佛塔,功德都那麼大,那如果在這個世界上造一個那麼大的佛塔——有沒有就不知道,如果有的話,就像我們現在很多人用的假設句「如果來世存在的話,就什麼什麼……」如果真的有的話,那這個功德是更不可思議的。供燈的功德不可思議,那這麼多的油燈、油脂,這麼大的燈器,這個功德大得不得了的——大家都知道供一盞燈、七盞燈的功德都那麼大;造小小的八大佛塔的功德都很大,那這麼大的佛塔,這個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議,無法想像。
舍利子特別驚訝,說:啊,特別大,特別大!世尊啊,確實很大的!非常大的!這並不是我們聲聞緣覺的境界,唯一的是佛陀您們的境界。當然,不是聲聞緣覺的境界的話,那我們凡夫人的境界更不用說了。我們有時候想到這個比喻的時候:啊,不可思議!真的,會不會有這麼多功德?如果有功德的話,那大得不得了!無法想像的,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他說這隻有是如來的行境,是唯一三世如來的行境,不是我們的行境。
佛陀最後告訴舍利子說,這個福德當然是非常大的,這個福德跟有些善男子、善女子皈依佛法僧所得到的功德和福德善分相比的話,那就百分不能比、千分不能比、百千分不能比、數分不能比、喻分不能比,還有算分不能比。藏文當中也基本上是相同的,百、千、萬、十萬、百萬,最後用數字也沒辦法衡量的,用譬喻也沒法衡量的,用任何一種方式來計算都沒辦法的。就像《入中論》的後面,講佛陀功德、講七地菩薩以上的功德的時候,到了最後,數字也是很難以形容的。所以我們皈依三寶的確也是功德很大的。
現在有些人講:皈依不皈依一樣的,只要心裡有佛就可以了。有些是真的不懂皈依的功德。有些人說:皈依的話,我只皈依佛和法,我不皈依僧,你們僧人當中有假的,所以我不願意皈依。其實,他真的不懂,如果真正皈依三寶的話,不是這樣的。真正的皈依三寶是皈依真理。佛是發現真理的,可以說是覺悟者。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是怎麼樣?是佛,他已經完全覺悟了,他發現了真理;那麼皈依法呢,實際上是我們要靠近或者認可,或者自己融入這種真理,自己的智慧融入真理的話,這叫作皈依法;皈依僧眾,實際上就是我們一起求皈依真理者,跟他和睦相處。也就是說真正的佛也好、法也好、僧也好,應該是從真理的層面來講,才是真正的皈依。
皈依三寶實際上是皈依真理,世間當中真正的真理是四聖諦——苦集滅道。知道世間的痛苦是哪裡來的,是集;這種痛苦怎麼樣斷除呢?依靠道諦來斷除;最後到達什麼樣的結果呢?也就是現前滅諦。那麼,皈依三寶實際上是我們要達到這樣的一種境界,而並不是所謂的皈依佛——哦,那個佛像皈依一下;皈依法——那幾本書就皈依一下;皈依僧——這個出家人,那個光頭,那個居士,那個什麼皈依一下。這只是形式上的一些皈依,但真正的皈依,它們都是真理的代表、覺悟的代表,或者說是求真理者。我們一些僧眾實際上是你的老師,你要求真理的話,一定需要志同道合的人跟你一起,要人帶路。如果沒有僧眾帶路的話,你依靠自己的能力,根本沒辦法到達目的地。因此,希望我們在皈依的過程當中,逐漸遣除一些疑惑,要懂得這個道理。
因此,皈依三寶有這麼大的功德,我們不能把它簡單化。你不相信佛教的話,那另當別論,如果你要相信的話……其實這一輩子當中,皈依三寶的話,的確是很好的。好多道友經常也說:我是佛教徒。後來他通過各種努力,自己的家人、親人或者自己有緣的人也皈依了三寶。去年,有一個人說:我現在辛辛苦苦做了10年的工作,後來終於讓他皈依了,我現在什麼都不想了,我這輩子的任務完成了。他說的也是對的。確實,身邊的、對你最好的或者你最愛的人,他們一直沉迷在輪迴中,的確也是很可憐的,所以我們也有必要讓很多眾生皈依,讓他們今生當中覺悟人生的真相,來世不漂泊在輪迴當中,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這部經典很簡單,只有兩個比喻。這兩個比喻對有信心的人來講:哇,皈依三寶功德不可思議,我即生當中,在生命的長河當中,在生命的流轉旅程當中,有機會皈依三寶,真的是我的榮幸。現在很多人辦了一個小小的企業,就很榮幸,很開心,有時候參加一個小小的講座就說:我很榮幸今天站在這裡。但這個有沒有榮幸,不知道。但是,我們在座的各位,今生當中有這樣的機會是真的很榮幸的。
你們當中如果有一些沒有皈依三寶的話,我現在念一個皈依三寶的儀軌,你們從今天開始皈依吧。皈依的功德那麼大,不皈依的話真的是太可惜了。人生就像曇花一現,什麼時候死也不知道,車禍而死或者是得癌症而死、得心臟病而死,也都不知道。所以我給大家念一下三寶的皈依偈,希望很多人真正發自內心地皈依三寶,大乘的皈依,這個很有必要的。上一節課也念過,今天可能超了一點時間,但沒事吧,你們可能很多人下完課之後就可以睡覺,我下完課以後還有好多好多的事情,但是我也一直比較激動吧。我每次看到大乘佛法的時候,自己好像發自內心的……都控制不了,覺得太好了!太好了!也許這是因為我上輩子和三寶還是有緣的,也許有其他因緣吧。不管怎麼樣,我先給大家念一下皈依偈。
(上師念皈依偈)
接下來呢,佛陀說這個法門的時候,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做六種震動。這種震動,我們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也講過,動、遍動、等遍動;「起」也是這樣的,還有踴、震、吼、擊,共六種震動,並且現大光明,天人的音樂也同時響起來了。
這個時候,阿難白佛說:世尊呀,這個佛經的名稱是什麼?我們如何供奉?
佛告訴阿難,這經的名稱可以叫《三歸依經》,也可以叫《成就無邊法門》。因為依靠皈依的話,可以成就一切法門。依靠它能受持戒律、行持善法,所以皈依的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議的。我們其他的戒,包括五戒、沙彌戒、比丘尼戒、比丘戒,如果這些實在是沒辦法受持的話,那麼,在我們人生當中,三皈依的戒大家一定要盡量受持。這個並不是很難的,只要我們世間當中做一個好人的話,成為佛教徒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且你做得不好的話,也並不是其他教所說的那樣,佛不高興,護法神不高興,懲罰你呀,讓你變成如何如何——根本就不會的。你能做得到,那很好的;如果實在做不到的話,你最好懺悔;如果懺悔的心都沒有的話,但不管怎麼樣,皈依和不皈依相比,對你個人來講,完全是皈依好。
有些人覺得:啊,這不用,我喜歡自由,我不願意被約束。這也是自己的一種借口。其實做好人的話,都有約束的,做壞人的話沒有約束。但是做壞人以後,結果都不是很好的。你非常非常的放蕩,在社會上很自由地幹壞事的話,到最後,在人世間當中也可能入監獄等等,有很多的約束自然而然會來的。所以一般來講,人世間當中比較上層的人,他的行為一定會有一些約束。東方是這樣的,西方也是這樣的,你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這樣的。其實,所謂的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並不是你想什麼就幹什麼叫做自由者,並不是這樣的。所以,佛教也是如此。就皈依來說,有些人覺得:啊,我是喜歡自由的,我什麼都不想,我不願意有各種各樣條條框框的約束。但這不僅是佛教當中,實際上其他宗教也是有一些限制的,包括世間當中比較高尚的人,他自然而然對自己有很多方面的限制,這也是大家都應該清楚的。
說完這個經典之後,包括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等所有的人、非人都聽到佛所說的,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聖大乘三歸依經》已經圓滿了,給大家念了傳承,今天因為時間關係,講得不細緻,但也可以吧。你們都是有智慧的人,你自己應該也比較清楚的。希望你們不僅僅是今天聽了,以後應該把它記下來,長期運用在生活當中,這樣不但得到聽的功德,還能用得上。
也非常感謝大家,今天來的人也比較多,尤其是在網路上,你們對三寶應該有興趣的。我看到大家一直都在關注,一直聽得比較認真,相當一部分人是這樣的,不知道有沒有少數人聽得不是很認真,應該沒有,憑我的感覺是比較不錯的。
接下來,你們如果有時間的話,最好我們念《普賢行願品》一起迴向吧。今天這麼多人一起迴向,這個因緣也是特別地珍貴和殊勝。
我那天鼓勵大家念文殊菩薩的心咒,好多人給我說是念一億遍,這個也很好的。但是你們自己要好好地考慮,到底能不能念一億遍,我說的是世間一輩子當中。不能念一億遍的話,一百萬遍、一千萬遍、十萬遍,當然一萬遍也可以。這次大家共同修,大概今年六七月份的時候,我們把總數報一下,這樣的話,每個人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
法王如意寶的上師祈禱文,是文殊菩薩和法王如意寶無二無別的一種觀修法,依靠這個緣起,我們多念文殊菩薩心咒的話,生生世世不會變成愚昧的人,這是一個緣起。還有一個呢,依靠文殊菩薩的智慧,即生當中,上半生是比較笨笨的,然後下半生變成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班智達,有這個可能性的。所以希望大家要重視,參與修文殊法,開智慧。過一段時間給大家提供報名的郵箱、網址。今天也在說,過兩天我可能還要說。我們現在有這樣一種緣分積聚,大家共同積极參与——當然如果你實在做不到,光口頭上說我要念一億遍,實際一萬遍都不念,這種人……我也不需要假數字,對吧。這樣的話不好。
今天講到這裡。
轉載聲明
連載圖文轉載於「智悲佛網」,其版權歸「智悲佛網」及作者所有。「悅意禪心」微信平台僅編輯轉發分享,不用於商業使用。如有疑問,請及時聯繫「悅意禪心」微信平台管理者。
精彩回顧
《聖大乘臨終智慧經》| 第95次網路開示
推薦閱讀:
※《聖者言教》第三十三課(十五)皈依的修法之二
※斷疑生信 ? 皈依三寶有何功德?
※皈依的正見
※下士道 皈依三寶
※關於皈依的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