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皇帝真的只會做木工活嗎?魏忠賢真的十惡不赦嗎?
(影視劇中的「天啟皇帝」)
一、引子:天啟皇帝流傳下來的形象可能是打紅警遊戲多了,一聽到「天啟」倆字本能的就會想起「天啟坦克」。
不過,《明史》記載,這位天啟皇帝對木工活兒像當代一些人玩遊戲一樣痴迷。
他把做木工活當成了主業,對於治國理政則則興趣不大。
一個皇帝,毫無權力慾望,卻把滿腔熱血奉獻給了「木匠」專業,這是什麼精神?難道是傳說中的「工匠精神」嗎?
二、真相如何?(天啟皇帝 畫像)
然而,史學界還有另外一種聲音,說這位天啟皇帝其實非常精明。
他們認為,《明史》編撰於清朝,寫書的多是東林黨餘孽,故而絕對不會說一直和東林黨對著乾的天啟皇帝的半點兒好話。
話說在剛剛經歷了「三大案」之後,明朝的皇權降到最低谷,皇權幾乎被架空,變的無足輕重,甚至還有些岌岌可危,所以,天啟皇帝故意裝傻,經常玩木工活以麻痹當時勢大的以東林黨人(代表江南士紳集團利益)為代表的文官集團,同時利用魏忠賢和東林黨人斗。在他們鬥爭的同時,天啟皇帝不動聲色的將中下層官員拉到了自己這一邊。
雖說當時有個大太監魏忠賢名聲不好,但仍有不少人認為:起碼魏忠賢還能鎮住富裕的江南士紳集團,從他們兜里掏出錢來。
(魏忠賢 畫像)
天啟年間,僅浙江一地每年的茶稅就有20萬兩;而窮苦的老百姓則沒有被加稅,加上明朝稅低,老百姓過得還算不錯,也沒什麼農民起義。
可惜天不假年,這位傳說中的「木匠皇帝」活的年歲太短了,還沒來得及施展抱負就匆匆西去。
1627年,「木匠皇帝」服用了尚書進獻的"仙藥"而死,終年23歲。
感覺他死的不明不白,很有被他打壓的文官集團暗算的味道。
這時,東林黨人被魏忠賢打殘了,魏忠賢空有「九千歲」的虛名,卻沒有像樣的權力基礎。
權力基礎在哪裡呢?
前面提到了,天啟皇帝把中下層官員拉到了自己這邊,只是,來沒來及用就掛了。然後呢?崇禎繼承了中下層官員的支持,撿了個大便宜。否則,一個剛上台的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想扳倒一個權力基礎穩固的權奸,有那麼容易嗎?
三、崇禎搞掉了魏忠賢,卻收不上稅了到了崇禎繼位之後,腦子發熱被東林黨一忽悠沒有聽天啟的話,三下五除二,倒是把魏忠賢幹掉了,但是,中央想從江南富戶的口袋裡掏錢卻變成了難上加難。
沒有魏忠賢領銜的宦黨制衡的東林黨自然要為江南士紳爭取利益,把各地閹黨把持的礦監、稅監都給撤了,結果一年入庫的浙江茶稅居然只有12兩,然後,福建比浙江多2兩……
遼東還在打仗,而且滿洲動靜越鬧越大,但是,大明朝國庫已經空空如也。
前方將士在關外白山黑水間拚命,卻「面有菜色」,將士寒心;標榜「清流」的東林黨卻在江南開著織造廠,賺著白銀,還動不動教訓崇禎要「秉承祖訓」,經商不納稅,開礦不納稅,只對農民收稅。
崇禎沒辦法,只好加征「三大餉」,稅負落到了本就窮困的陝北等地的窮苦農民頭上,這不是典型的官逼民反嗎?
更倒霉的是,當時明朝碰到了千年難遇的全球性的「小冰河」時期,天氣偏冷導致農業歉收。
無怪乎後來農民起義軍如同燎原烈火一般越燒越旺,撲都撲不滅。
崇禎剛愎自用,虛榮心又太強,聽不得不同意見,一著急就將大臣問斬。
最後,大明的剋星——李自成揭竿而起,明朝就那麼完了。
等到崇禎快把大明江山敗光的時候,崇禎不得不同意太監曹化淳說的那句「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
他下了密旨,厚葬了魏忠賢。
此時的他怒罵:大臣皆可殺。
當李自成的兵鋒直指京師時,崇禎向大臣們募捐,結果應者寥寥,反而是太監們積極捐款。
城破之時,太監戰死大約3000人,大臣殉國的沒幾個,迎接的倒是不少,都去討官當。
大臣們想的太美了,李自成將大批大臣抓起來嚴刑拷打,很快便搞到7000萬兩白銀。
估計崇禎在煤山上吊前,反覆想起的是哥哥臨終前對魏忠賢的評價:「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一句話:在找到替代品之前,魏忠賢不可殺。
(崇禎弔死之地:煤山歪脖樹)
推薦閱讀:
※25、貧賤與富貴
※木工初學者需要準備哪些工具?
※自從學會了木工,感覺什麼都能自己做??~~
※一個打算做仿古木工學徒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