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修道 先看懂道藏「三洞四輔」分類法
三洞四輔分類法實質上是東晉南北朝道士按當時道書的傳承、流別而採取的分類方法,這種分類方法,既反映了道書的淵源和傳承關係,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當時道教各派高低的評價。
道教自東漢張陵創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間道經的產生和傳播一直綿延不斷。魏晉以前「道教從東漢張陵創教至東晉中葉上清派出現以前大約230餘年間,所造經書是不多的……大約共有道書300餘種,1300餘卷。」
東晉中後期道教的一些新派別產生後,經書很快多了起來。經書多了以後,就有了編纂《道藏》的需要。劉宋時道士陸修靜廣泛搜集道經,編成《三洞經書目錄》,總共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其中除道經、符圖之外,還包括一些醫藥書籍,這是《道藏》最早的結集。」
《道藏》書影(資料圖 圖源網路)
《道藏》版本的歷史發展
《道藏》今指明朝的《正統道藏》及《萬曆續道藏》,可以總稱為《明道藏》。唐宋金元各代,都有彙編成集的《道藏》。《道藏》的輯成始於唐玄宗,在開元時唐玄宗下詔搜訪道經,並命令崇玄館道士編輯了最早的一部《開元道藏》。《開元道藏》共有三千七百四十四卷,分為三洞十二部,由道士張仙庭編成目錄三卷,取名為《三洞瓊綱》,在天寶七年詔傳流布。宋太宗時曾命徐鉉等校正道經,至宋真宗時,在徐鉉等編校的基礎上,由王欽若領銜、張君房主持輯成《大宋天宮寶藏》。分「三洞」、「四輔」,總共有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大宋天宮寶藏》編成後,張君房又摘其精要萬餘條,編為《雲笈七籤》一百二十二卷,所以《雲笈七籤》有《小道藏》之稱,此書尚存。
宋徽宗時,又把《大宋天宮寶藏》增加到五千四百八十一卷,裝成五百四十函,名為《政和萬壽道藏》,並在福州閩縣刻板,《道藏》始有刻本。當時,《政和萬壽道藏》雖然尚存於世,但其經版卻已殘缺不全。於是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年)補全經版,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命令沖和大師孫明道又搜訪遺經,編成《大金玄都寶藏》,總共有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元初全真道士宋德方遵其師丘處機的遺志,奉命刊印道藏於平陽(今山西臨汾),經歷八年刻成《玄都道藏》,總共有七千八百餘卷,是卷數最多的《道藏》。可惜的是,上述五種《道藏》今皆亡佚。
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是明代《道藏》,明朝的《正統道藏》刊成於正統十年(1445年),總共有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前後由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及其弟張宇清、通妙真人邵以正等主事,歷經四十年完成。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又命五十代天師張國祥校刊《續道藏》共一百八十卷,三十二函,稱為《萬曆續道藏》,其版毀於庚子之亂。
民國十二年(1923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商務印書館在上海以「涵芬樓」的名義,影印了北京白雲觀所藏的《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即是涵芬樓影印本。現在學術界使用最多的是1988年由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根據涵芬樓影印本重印的《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版本。
《正統道藏》書影(資料圖 圖源網路)
《道藏》搜集了幾乎全部道家哲學思想的名著、注釋和道教教義、科儀符錄、仙傳、山志等方面的文獻,還網羅了大量儒家著述以外的歷代典籍,不僅有豐富的思想文化資料,還有大量的古代科技資料,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大寶藏。在不斷彙編道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三洞四輔十二部的分類方法。可以說,道經書目的編製和《道藏》的編纂所採用的都是這種分類法,下面詳細介紹此種分類法及其歷史由來。
「三洞」、「四輔」、「十二部」分類法及其歷史由來
歷代的《道藏》,其內部結構都是按照三洞四輔十二部的分類法來編纂的。所謂「三洞」,就是洞真、洞玄、洞神。「洞真」是說通向真仙之道,類似於佛教的大乘經典。「洞玄」的意思是通向玄妙之道,指的是中乘。「洞神」是通於神靈,能夠召制鬼神,這是小乘。
所謂「四輔」就是把「三洞」以外的經論分為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四類。「太玄」取玄之又玄的重玄之義,「太平部」因以《太平經》為首而得名,「太清」取至清虛無之意,傳說此經降自太清境,因而得名,這三部分別輔助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正一部」是以道德為宗,貫通三洞,所以「正一部」是輔助「三洞」,遍陳上中下三乘之義。
在「三洞」之中,每洞又分為十二部(類),內容如下:
1、本文,指經書的原本真文;
2、神符,指龍章鳳篆之文,靈跡符書之字;
3、玉訣,指對道經的註解和疏義;
4、靈圖,指對本文的圖解或以圖像為主的著作;
5、譜錄,指記錄高真上聖的應化事迹和功德名位的道書;
6、戒律,指戒規、科律的經書及功過格;
7、威儀,指齋醮科儀方面的著作;
8、方法,指論述修真養性和設壇祭煉等各種方法之書;
9、眾術,指外丹爐火,五行變化和其他數術書;
10、記傳,指眾仙傳記、碑銘及道觀志書;
11、讚頌,指歌頌讚唱神靈的著作;
12、章表,指建齋設醮時上呈天帝的章奏、青詞等。在三洞經下各分十二部,合為三十六部。陳國符《道藏源流考》下冊第252—257頁對三十六部經又有另外四種異說,茲不列舉。「三洞」、「四輔」、「十二部」的分類方法,並不是古已有之,而是隨著道經的大量出現,有了彙編道經的需要而逐漸形成的。三洞四輔分類法實質上是東晉南北朝道士按當時道書的傳承、流別而採取的分類方法,這種分類方法,既反映了道書的淵源和傳承關係,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當時道教各派高低的評價。
道教經書分類法,首先出現的是三洞分類,繼之才是四輔分類。在四輔出現的前後,「十二部」的分類法也出現了。「三洞」所指,上面已有論述,即洞真、洞玄、洞神,上清經稱洞真,靈寶經稱洞玄,《三皇文》及同類召劾鬼神之書為洞神。洞就是通的意思,修習這些經書能夠使人通達於真正、玄妙、神靈之境界。
玄妙境界(資料圖 圖源網路)
三洞經書就是以《上清大洞真經》、《靈寶五篇真文經》和《三皇經》為首的三組經書。《上清經》是由東晉楊羲、許謐等人陸續製作的一組道經,由此逐漸形成上清派。《靈寶經》則是東晉末葛巢甫以太極真人徐來勒降授太極左仙公葛玄的名義造作的經書,此後又有道士陸續製作,從而形成靈寶派。《三皇經》的成書比以上兩組道經都早,後為上清、靈寶道士所傳,南朝道士又在其基礎上擴充為題名「洞神三皇」、「洞神八帝」的另一組經書,因此洞神的地位僅次於洞真、洞玄。
三洞概念大約形成於東晉末期,在《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宿緣經》中有:「宗三洞玄經,謂之大乘之士。」還有如「道德上卜經及洞真,洞玄經,三皇天文,上清眾篇詠等。」可以看出,這裡已有三洞說。以上說明東晉末年三洞概念不是很完備、很嚴格,只是初步形成而已。後來,劉宋道士陸修靜將「三洞」概念完善,並把它作為經書的分類法。陸修靜按「三洞」分類經書,編成《三洞經書目錄》,在泰始七年(471年)上呈宋明帝,在此之前,陸修靜曾自稱「三洞弟子」。很多學者都認為陸修靜是三洞說的最後集成者和「三洞」分類法的開創者。
陸修靜編纂的《三洞經書目錄》是中國道教史上的第一部經書目錄。由它首倡的按經書來源進行分類的思想,成為以後經書編目和經書集藏的基本指導思想,因此,陸修靜的三洞思想和《三洞經書目錄》在中國道教經書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三洞」分類法只能包括三個系統的經書,難以概括道教已有的全部經書,它只反映了東晉以後南方奉道士族新造或傳承的三組道經,因此產生了四輔補充三洞的分類法。
四輔分類法最早見於《正一法文經圖科戒品》,此經大約出於劉宋時,經中寫道:「《太清經》輔《洞神部》金丹已下仙品;《太平經》輔《洞玄部》甲乙十部已下真業;《太玄經》輔《洞真部》五千文以下聖業;《正一法文》宗道德,崇三洞,遍陳三乘。」此經中所說的「金丹已下仙品」,指神仙家之書;「甲乙十部」指于吉的《太平經》,也包括《太平洞極之經》;「五千文以下聖業」指《道德經》和闡釋《道德經》的著作:《正一法文》指的是天師道系統的經典。
對於四輔起於何時,有不同的說法。南宋金允中在《上清靈寶大法總序》中說:「宋簡寂先生陸修靜分三洞之源,立四輔之目,述科定製,漸見端緒。」茅山都道正傅霄為梁悟真加句《天童經》作序,則說梁道士陶弘景追尋茅山許謐舊跡,建昭真台,「篡集三洞四輔靈文。」梁代孟法師的《玉緯七部經書目》,是最早將道教經書分作三洞四輔即七部編著成目的。
所謂「十二部」分類法,就是將三洞各分十二部,四輔則不分部。這種分類法最早見於道教經書《洞真太上倉元上錄》,經中寫道:「十二事:一曰自然文字,二曰符策,三曰注訣,四曰圖像,五曰譜錄,六曰戒律,七曰威儀,八曰方法,九曰術數,十曰傳記,十一曰讚頌,十二曰表奏。」這是十二部分類法最早的說法。現在在《道藏》里所看到的十二部的名稱和次序,出自於《道教義樞》。
以上論述了什麼是「三洞」、「四輔」、「十二部」分類法及其歷史由來,這種分類法被歷代的《道藏》編輯者所採用,其影響是深遠的。
「三洞」、「四輔」、「十二部」分類法對道教經書的整理、分類具有重大的意義,千餘年來道經書目的編製和《道藏》的編輯都採用這種方法。這種分類法有它的合理性,但也有明顯的缺點,最突出的就是此分類法不能容納後出現的新道派的不同系統的經書。這就導致了以後所編輯的《道藏》分部很是混亂,比如明朝的《正統道藏》的混亂就很突出。這樣就給研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所以有的學者提出了其他的分類方法,到底應該怎樣改進,還是一個尚未圓滿解決的問題,我們拭目以待。(編輯:懷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