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市場或站在全球流動性拐點上

市場或站在全球流動性拐點上

原作:龔蕾

周末,美國股市下跌,三大股指均創英國公投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場夏天的寧靜似乎走入了涼爽的初秋。

全球資產盛宴遠未結束,為什麼呢?

首先,自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四大央行已向市場注入大約9萬億美元,美聯儲3.9萬億美元,日本央行2.9萬億美元,歐洲央行2萬億美元,英國5800億美元。據資本經濟的研究,全球央行創造新貨幣為注入更多資金,以鼓勵商業銀行放貸,推動企業和家庭支出,負利率與低利率似乎不夠,於是轉向購買債券,為提振股票價格、促進快速增長,推升通脹率。

其次,從2010年以來,美聯儲、英國央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增長,平均每年增長1萬億美元,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約為4.5萬億美元,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約為2萬多億美元,債券的賬麵價值與債券面值存在大約840億美元缺口。2015年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約為2.4萬億歐元,在推出購債計劃18個月後,歐洲央行已買入大約111.4億歐元債券。美聯儲、英國央行、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相當於各自國家的五分之一左右。

再次,香港離岸人民幣拆息回落,數據顯示,隔夜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回落0.74個百分點至4.71%,離岸人民幣拆借利率從8月中旬開始反彈,8日隔夜拆息升至七個月高位,國際資金或湧入香港股市。

市場是否已站在全球流動性的拐點上?

第一,全球央行注入流動性已超歷史上流動性總和,雖然美聯儲在2015年年底退出量化寬鬆計劃,但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對於資產購買來者不拒,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韓國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市場等待美聯儲九月議息會議,美聯儲9月或12月可能加息但9月概率不大,儘管如此,市場對全球央行收緊流動性較為謹慎,然而,全球負利率債券已達到13萬億美元,債券市場更加需要亞洲新興市場流動性支持。

第二,2016年以來新興市場債券和信貸市場紛紛上揚,據德意志銀行最新研究,2016年迄今資金湧入亞洲新興市場債券最多,美銀美林研究一致地顯示,八月份以來資金持續湧入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而資金流出歐洲股市比例最多,資金流入發達市場債券增長幅度較小,流入美國國債市場比例約為6.8%,流入美國公司債券比例約為1.1%。流入歐洲市場債券比例約為1.2%,資金流出歐洲國債市場0.4%,流出歐洲公司債券市場0.4%,全球資金流向似乎從流入發達市場轉向湧入亞洲新興市場。

第三,負利率債券是為了鼓勵儲蓄變為消費,積累變為投資,而負利率債券推升黃金吸引力,負利率是為了鼓勵企業增加貸款,然而,許多借款人正積極償還債務,而非增加貸款。一般地,債券市場風險比股市更低,但是,若流動性趨緊下,債券違約風險係數會上升。投資者不做任何投資,積極償還債務,也或是為了提高資金流動,避免把流動資金鎖定在高收益債券中,越來越多富人與中產囤積現金。

第四,負利率打破了債券和股市傳統關係。一般地,債券與股票價格呈反方向變化,投資者買了股票,可能沒有買債券,投資者買了債券,可能沒有買債券,寬鬆貨幣下,資金流入股市,股票上漲,資金流入債券,債券上漲。然而,負利率下,美國債券價格上漲,美國股票也在上漲。周末,美國股市下跌,而歐美國債利率卻反彈,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1.67%。

第五,剛剛在杭州結束的G20峰會帶來了許多投資機會,結構改革、供給側改革、人民幣資產配置、創新,綠色金融、新工業革命、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等。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籃子,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吸引資金不斷流入,特別提款籃子有助於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資本賬戶與貿易,人民幣計價資產吸引中長期外部資金較大規模流入,咱們中國A股市場有潛力,隨著金融改革不斷推進,將持續吸引國際資金湧入。

(以上僅代表筆者個人一點兒不全不足想法,歡迎指導歡迎交流。)

推薦閱讀:

周小川:多工具多手段調節市場流動性
乾貨:商業銀行流動性的來龍去脈
央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保持適度流動性
全球流動性泛濫成常態,為何無法扭轉通縮局面

TAG:市場 | 流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