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宴因何無味:宋朝以前吃宴席沒有椅子凳子
看文人寫吃喝,多是對美味小吃、故鄉風味的誇讚,少有對大宴的描述。
譬如,交際性的宴會。座上客很多,卻有無數生面孔,就算問了姓名也記不住。菜上來,吃什麼都沒味道,只是和大家賠著笑臉。想告辭,又怕主人不高興,別人說三道四,於是只好強撐下去。
經常赴宴的人,肯定都有這種感受:宴會場所很高檔,餐具很高檔,甚至客人也很高檔,菜肴自不必說,但就是吃不香,也吃不飽,回家後,沒準還得來碗泡麵。
所以,那大宴實在吃得累。其實不僅是文人,就算皇上皇后也是一樣。台灣作家高陽找出了咸豐十一年十月初九慈禧晚餐的菜單。他發現,很多菜都是重複的,比如16道菜中,鴨肉就有6道,雞肉5道。這麼吃,想必是沒什麼胃口的。此外,有一幅名畫,叫做《韓熙載夜宴圖》。然而,韓熙載靡費的卻真不是吃的,他靡費的是傢具和歌舞。有人仔細研究過,畫上雖然人物眾多,但桌子上,只有四碟四碗,能看清楚的吃的,只有柿子和類似糯米團之類的東西。
其實,在宋朝以前,吃宴席是很辛苦的。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沒有椅子凳子。大家吃飯,主人坐在榻上,客人可就得席地而坐了,要是和長輩、皇上吃飯,沒準還得跪著。宋朝前後,椅子凳子才開始普及。
吃飯不舒服,除了傢具之外,還有個原因,就是規矩多。比如客來要敬茶敬酒也就罷了,甚至桌席規格也要與客人的地位相稱。各桌上餐具不一樣,菜數不一樣,內容也不一樣,就是為了分出人的層次、差異來。長幼尊卑、親疏遠近,搞得一清二楚,真不知道是排座次還是吃飯。清朝葉夢珠在《閱世編·宴會》中說,入席前要先敬酒,之後才能入座;大家按身份從左到右坐好,還要說客氣話,作揖,這才能坐下。想必這樣的飯是吃不香的。
推薦閱讀:
※太震驚了!中國沒有比這個更牛x的反日標語了,網路爆紅
※加加林的死因 你們有沒有想到什麼疑點?
※只要家長教的好,世上根本沒有熊孩子
※范冰冰沒有穿大黑厚底鞋,這雙滿足了全世界少女的公主夢
※對愛情總是沒有信心的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