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首對父子上將是誰? 張震張海陽父子

核心提示:今年夏天,張海陽被授予上將軍銜,由此也成就了解放軍歷史上首對「父子上將」。

(圖片來源:中國廣播網)

本文摘自:中國廣播網,作者:佚名,原題:《張震張海陽成首對父子上將 揭秘張海陽其人》

近日,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上將之子、成都軍區政委張海陽上將調任第二炮兵政委。原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是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的。今年夏天,張海陽被授予上將軍銜,由此也成就了解放軍歷史上首對「父子上將」。今年7月20日,中央軍委舉行晉陞上將軍銜儀式,胡錦濤頒命令狀,授予成都軍區政委張海陽上將軍銜。

張震(1914-)湖南省平江縣人。一九二六年任本地勞動童子團副團長。一九三零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五軍第二縱隊特務大隊宣傳員,第一師一團連政治委員,紅三軍團第四師十團營長,紅一軍團第四師十二團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駐山西辦事處參謀、科長,新四軍第六支隊參謀長兼豫皖蘇保安司令部司令員,八路軍第四縱隊參謀長,新四軍第四師參謀長,十一旅旅長兼淮北路西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副司令員、一兵團參謀長,第三野戰軍參謀長,華東軍區兼第三野戰軍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第二十四軍代軍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院長、院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葛州壩水利工程指揮部政委,總後勤部副部長、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校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九八八年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一九八五年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被增選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一九九二年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其三子張海陽也是將門虎子,於2009年7月20日晉陞為上將,此外據官方已公布資料,長子張小陽、次子張連陽、幼子張寧陽以及其侄和女婿均系解放軍將官。張震的戎馬生涯:

紅軍時期

將軍原名張見生,別名張祖壽,又名張中天。先祖清咸豐年間從梅縣桃源堡移居湖南平江縣,1914年10月5日誕生於平江縣長壽鎮黃塅一手工業家庭,賦性穎慧。1927年夏,高小畢業後,到一家店鋪當學徒。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湖南發生「馬日事變」,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參加了糾察隊,任平江縣勞動童子團副團長,拿起梭標、鳥槍跟「清鄉」軍作垂死戰鬥。1928年3月,參加了著名的平江20萬農軍攻打縣城之役。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彭德懷的紅五軍團第二縱隊特務大隊任宣傳員,後任紅三軍團第一師第一團四連政治委員,長征前夕任紅三軍團第四師十團營長。歷任紅軍宣傳員、連政委、營長、團參謀長。曾參加一、二次和中央蘇區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圍剿」作戰及兩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後,任紅一軍團第四師第十二團參謀長,參加吳起鎮、直羅鎮、山城堡與東征、西征等戰役。

抗日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參謀、科長,新四軍游擊支隊參謀長、新四軍第六支隊參謀長、八路軍第四縱隊參謀長,新四軍第四師參謀長兼淮北軍區參謀長,參與開闢豫皖蘇邊抗日根據地,協助彭雪楓率部挫敗日偽軍一九四二年冬季「掃蕩」,並參與指揮山子頭戰役。後兼新四軍第四師第十旅旅長兼淮北路西軍分區司令員,率部參加華中抗日根據地一九四五年攻勢作戰。曾兼抗日軍政大學四分校副校長。

解放時期

對上海的軍事部署早在渡江戰役發起前就有了預案,總前委制訂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將上海戰役列為整個渡江戰役的第三階段。

1949年4月27日夜,粟裕、張震率三野指揮機關由泰州白馬廟經江陰進駐常州(當時稱武進)。

次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名義明確電告粟、張:為使湯恩伯在上海穩住一個時期,暫不去佔蘇州、崑山、吳江、嘉興諸點,以利我們有準備地奪取上海。讓上述各點由湯恩伯守起來,使他在上海尚不感覺到直接的威脅。

延緩佔領上海和立即佔領上海,毛澤東與中央軍委始終準備了兩方面計劃。目的只有一個:接管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要比接管北平、天津、南京搞得更好,盡量減輕上海人民的痛苦。

5月5日晚上,中共電台廣播:由於尚未訓練出接管人員,對上海的解放須再推遲兩個半月,請上海人民原諒……

這是給湯恩伯吃一顆定心丸,請他「稍安毋躁」。而老奸巨滑的蔣介石卻警覺到這是「迷魂湯」,是大戰即將爆發的信號。兩天後,他乘江靜號逃離上海。

自郎溪、廣德追殲戰結束後,粟裕一直在考慮如何打上海。他以一位卓越的軍事家的眼光判明,攻打上海可有三套方案:一、長圍久困,迫敵投降或使敵逃跑;二、避強攻弱,選擇敵人守御較薄弱的蘇州河以南實施突擊;三、把攻擊重點放在吳淞,兩翼迂迴,鉗擊吳淞口,封鎖敵軍海上退路,誘殲其主力於市郊。粟、張將三套作戰方案都上報給中央軍委,同時提出,他們傾向的是第三套方案,即既要奪取城市,又不能把城市打爛,要爭取把上海基本上完整地接管過來。

5月8日,毛澤東收到粟、張的請示電。當晚8時,毛澤東即以中央軍委名義複電,同意三野對上海戰役的軍事部署,並提出攻佔吳淞、嘉興等地的同時,要派足夠兵力佔領川沙、南匯、奉賢,將敵一切退路封閉是很必要的。

次日午後,粟、張收到中央軍委複電,即由張震分別轉告了第9、10兩兵團領導同志。5月10日清晨。張震草擬了《淞滬戰役作戰命令》,由粟裕審定後於11日正式下達各部。一場歷時16天的悲壯激烈的上海攻堅戰的序幕已悄悄揭開……新時期

1992年10月20日,北京人民大會堂。88歲高齡的鄧小平紅光滿面,神采奕奕,接見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當他走到張震面前時,突然停住腳步,緊緊拉著張震的手,親切詢問張震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張震激動地回答說今年已經78歲了。鄧小平欣慰地說:「你比我小10歲,還可以干一屆。」並囑咐張震一定要協助江澤民同志,用3年左右的時間,把我軍各級領導班子調整好、建設好,保證各級領導權要掌握在忠於黨的路線的同志手中。

張震知道軍委副主席的工作過去多是老帥們擔當的,他們在全黨全軍德高望重。現在,黨把自己放到這個崗位上,自感差距甚遠,如履薄冰。在此之前,他早有退休的思想準備。在當年4月召開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張震(時任國防大學校長兼政委)即表示:這是他最後一次參加軍委的會議了,並就平時想到的有關軍隊建設的戰略指導、體制編製、教育訓練等方面的問題,敞開講了自己的想法。隨後,他又向軍委領導同志寫了書面報告,建議派一個合適的同志來接替他的工作。然而,就在張震準備離休的時候,9月中旬的一天,一位領導同志找到張震,傳達中央領導同志的意見,告訴他,中央根據鄧小平同志的建議,考慮在黨的十四大時,要他參加軍委領導工作。聽後,張震心中一怔,感到太突然了,沒有一點思想準備。這天晚上,張震整晚沒睡好覺。他深知這副擔子的份量。衡量自己,文化水平比較低,高科技知識貧乏,也缺乏指揮現代戰爭的經驗,特別是年齡大了,在全軍在職幹部中是數一數二的,恐怕難當此重任。但同時,他又想到黨和國家正處於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關鍵時刻,能否保持軍隊的穩定至關重要,這是黨和國家進一步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基礎。既然是鄧小平同志的建議,是中央作出的決定,作為一名老黨員、老戰士,在黨和國家需要自己的時候,應當無條件地服從組織安排。於是他給自己規定了9個字:「干實事,少出面,不越權。」努力工作,謹慎從事,不辱使命,不負眾望。老驥伏櫪,鞠躬盡瘁,努力再為軍隊建設作出一份貢獻。

張海陽第二炮兵政治委員、黨委書記

張海陽,男,漢族,1949年7月出生,湖南平江人,1969年2月入伍,196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9。02——1971。05,第21軍61師183團2連戰士、副班長、班長;

1971。05——1973。07,第21軍通信營有線電連排長;

1973。07——1976。07,第21軍政治部幹部處幹事;

1976。07——1978。11,軍政治部宣傳處副處長;

1978。11——1979。06,第21軍63師189團1連政治指導員(下放鍛煉);

1979。06——1980。11,第21軍63師189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處主任;

1980。11——1983。05,第21軍政治部宣傳處處長;

1983。05——1985。10,第21軍61師181團政治委員(其間:1983。09—1985。07在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

1985。10——1992。09,第21軍61師政治委員;

1992。09——1993。03,總參謀部兵種部政治部副主任;

1993。03——1996。08,總參謀部兵種部政治部主任;

1996。08——2002。01,第27集團軍政治委員;

2002。01——2005。12,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

2005。12——2009。12,成都軍區政治委員、黨委書記;

2009。12——,第二炮兵政治委員、黨委書記〔2〕。

2005年12月13日,正式就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政治委員、黨委書記。

2009年12月22日,正式就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政治委員、黨委書記。

1995年7月晉陞少將軍銜,2003年7月晉陞中將軍銜,2009年07月20日晉陞上將軍銜。張震上將之子。

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

推薦閱讀:

翁元-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四十三年:「太子時代」揭幕
父子訟
炫酷父子裝---圓領套頭衫
【家園共育】好習慣智慧綻放:一對父子的堅持和收貨
一門五將軍,父子上將

TAG:張震 | 父子 | 建國 | 張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