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的邏輯公理(2)

二.復卦的結構現試對復卦的結構進行解析,望網友給予糾正。1. 正八卦互助結構 世間一切「事件」,都是按照「對待律」構建。西方辯證法稱「對立統一律」,中國辯證法稱「對待律」。在這裡,只要這一概念是用來說明「事件」結構的,則我們可暫不考慮兩種稱謂的差別。 所謂「對待律」或「對立統一律」,就是指一個「事件」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內稟存在著兩個互相「對待」的要素。其中,必有一個是控制性要素,另一個是互補性要素。否則,系統不能存在。在易學理論中,用「正八卦」代表一個「事件」。 事件中的兩個「對待」要素,互助、互救,連接成一個「共軛體」。這樣,一個「事件」(集合論稱「非空子集」)的內稟結構,就共有三個要素組成。這三個要素是:控制要素、互補要素、共軛要素。 三要素共同構成了一個「事件」。所以,在同一個八卦中,爻與爻之間的關係是互助、互救關係。老子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對應到八卦,就是一個萬物生成命題。「八卦」就是生成模型。 控制要素用「初爻」表示;互補要素用「二爻」表示;共軛體用「三爻」表示。由於要素的屬性可分為「順旋向」和「逆旋向」兩種情況,「順旋向」代表增強吸引力;「逆旋向」代表減損吸引力。這樣,一個「事件」就可用一個「正八卦」來描述。根據互助組合情況,總共可生成八種狀態,分別用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八卦來描述。在《易經》的復卦中,下卦就是「正八卦」。代表八種屬性不同的內稟性格。2. 反八卦互助結構 反八卦代表「反事件」。它與「事件」構成互補平衡的系統。這是任何一個「整體事件」的「對待律」。只有存在互補平衡的「反事件」,該「事件」才可穩定存在。否則,它將在「熵」增中自行消失。 在「反事件」的結構中,有「反控制」要素、「反互補」要素、「反共軛」要素,分別與「事件」中的控制、互補、共軛三要素對應互補。 反控制要素用「上爻」表示;反互補要素用「五爻」表示;反共軛要素用「四爻」表示。這樣,「反事件」就可用「反八卦」來描述。根據互助組合情況,反事件也有八種狀態,用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卦來描述。在《易經》的復卦中,上卦就是「反八卦」。代表八種屬性不同的認知人格。3. 復八卦互畜結構 世間任意一個系統,都有「事件」和「反事件」互畜而成。易學用「復卦」來描述「整體事件」的結構和屬性。 復卦的下卦是正八卦,代表「事件」系統。上卦是反八卦,代表「反事件」系統。這樣,復卦就揭示了任何一個「整體事件」的結構。 整體事件中的「事件」與「反事件」互畜,使該「整體事件」既獲得了能確保自身結構穩定的張弛力——內稟性互補平衡力;又獲得了能作進一步演化的對外開放活力——內稟性互動損益力。在《易經》的復卦中,「正八卦」與「反八卦」重疊,代表內稟格與認知格按照互補互畜原理組合。這種組合是人性系統出現「自為」能力的結構性動力學機制。人類用內稟的自然屬性和認知的社會屬性動機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形成了人類各具特色的綜合人格。4.鏡面對稱與互補對稱「鏡面對稱」是西方文化中確定性哲學思維的反映,其主要依據是世界秩序的守恆性。此種思維非常適合定量的數學邏輯演繹推理。但鏡面對稱思維方法無法揭示大自然的自組織演化,也無法找到宇宙及其萬物為什麼能夠「自穩定」和「自組織」的動力來源。

真實的大自然是一個運動變化著的自組織系統。凡是能夠「自組織」演化的系統,必須有推動其進行演化的動力來源。也就是說,它必須是一個「不對稱」互補系統。東方哲學認為,大自然的對稱不是「鏡面對稱」;而是「互補對稱」。

互補對稱是不對稱的「對稱」,與鏡面對稱的「鏡像」有原則區別。正是這種不對稱的互補對稱,才有大自然有規律的量變運動,也才有不斷創生新事物的自組織質變運動。

辯證邏輯是歸納演繹質變要素之間相互關係的邏輯。質變要素之間的關係屬於羅素悖論中的自集合關係,哥德爾定理已經證明,這種集合關係無法用數學來表述。中國古代哲人發明了表述這一類集合的模式圖——復八卦。

復八卦所揭示的是事物的整體結構。根據排列組合法則,同一類型的事物只能生成64種不同結構。太極圖就是這64種生成物的集合群。太極圖中呈倒S型的陰陽界面,是現實世界所有系統的互補對稱「鏡像」。

太極圖簡約樸素、和諧優美,它不僅向人們表述了哲學認識論的內容,還向人們表述了科學方法論的邏輯。此乃是人類理性和智慧的象徵,比貝多芬音樂、畢加索油畫、愛因斯坦方程等,迄今為止的任何作品要優美得多、智慧得多、高深得多。

推薦閱讀:

什麼是唯心主義?
宇宙誕生大邏輯(科學)
你會怎樣對待少數派?
超級決策,「直覺」和「邏輯」的完美混搭
邏輯角度理解程序1 -- 形式邏輯

TAG:邏輯 | 易學 | 公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