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分類鑒賞十二講

詩歌分類鑒賞十二講第一講:閑適隱逸詩  某些詩人看慣了官場的勾心鬥角,世俗社會的渾濁不堪,退居田野鄉間,與鄉人為伍,與明月作伴,抒寫清閑安逸生活,吟詠情性。反映這些生活的詩歌,也有不少獨得之作。  首先,這些詩多有寧靜的氛圍,詩人在詩中的表現多為悠閑、詳和。  如宋人陸遊的紀游抒情之作《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  這首七律詩的頷聯與尾聯一直為後人所稱道。詩的頷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追述此地所見的景象和內心的感受。這聯流水對曲折鮮明,圓轉流美,極好地勾畫出江南農村山嶺重重疊疊,溪河四環交錯,道路彎彎曲曲,村莊繁花掩映的美好風光,表現了詩人初次探訪面對的一幅幅畫面各異的景色而激起的心理活動和由衷讚歎。這種對進行之中不斷變化的自然景色的描繪,富有耐人尋味的理趣,成為後人所欣賞所引用的哲理詩句,寓示人們只要勇於探索,終能衝破困境,到達光明的彼岸。  尾聯寫臨別之時的頻來之約,充分表現了詩人與農家心會神契、親密無間的友情,以及對農村生活的熱愛。詩人為日後的再訪勾畫了如詩如畫的優美動人的境界:月色下,詩人乘興手拄拐杖,踏著月光,悠閑地微笑著漫步而來,在鄉村夜晚的一片靜謐中,輕輕地敲響了農家的柴門……  其次,這些詩歌往往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  宋人翁卷的《鄉村四月》,就描寫了江南農村初夏的美麗風光: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詩的前兩句寫初夏農村的自然景象。詩人以樹木蔥鬱的「綠遍」來寫「山原」,以水光映天的「白滿」來寫「川」,對比之色鮮明,呈現出初夏山水的精神,為人們展示了一幅壯闊秀美、明麗動人的山水圖景。次句「子規聲里雨如煙」,一方面形象地描繪出初夏時節江南地區如煙似霧、迷濛一片的毛毛細雨,一方面又為我們傳來了「田家候之,以興農事」的子規鳥的鳴啼聲,巧妙地烘託了農忙季節的到來。  詩的三、四兩句寫農事的繁忙。「鄉村四月」點明時間和地域,為前兩句的寫景畫龍點睛,並提示下文,有承上啟下之妙。「閑人少」三字,概括了農家忙碌的情景。末句「才了蠶桑又插田」又進一步補足此意,突出了農事的繁忙緊張和農家的辛勤勞苦。「才」與「又」前後連結,緊張繁忙不言自明。同時,「蠶桑」與首句的「綠遍山原」相呼應;「插田」與首句「白滿川」相映照,挑明了河水漲滿、水田汪洋、田水映著天空泛出一片白色的特有情景。詩作前後照應,看似平淡,實則精心結撰而成。  第三,在藝術風格上,這些詩大多具有質樸清新的特點。  最能體現這種風格的要數辛棄疾描寫江西東部農村田夫野老之家生活情趣的《清平樂》: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這首詞構思巧妙,頗為新穎。茅檐、小溪、青草,這本是農村司空見慣的一般化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就顯得格外清新優美。這是寫景。在寫人方面,寫一對翁媼,身邊有大、中、小三子。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織鳥籠,小兒卧剝蓮蓬,尤其是「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把小兒子不懂世事,只是任意地調皮玩耍,溪頭卧剝蓮蓬吃的神情寫得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其中的「卧」字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活躍紙上,可謂神來一筆。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充滿著一片生機、和平寧靜、樸素安定的農村生活景象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真是詩情畫意,清新悅耳。這樣的構思,不僅頗為巧妙,而且色彩也顯得和諧而鮮明,能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第二講:談禪說理詩

  詩人把自己類似禪宗的頓悟或事理的體察訴之於筆下,這類詩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間煙火的空靈之境。  1、對生活對自然的頓悟。  有「詩佛」之稱的王維可謂是這方面的典範。他在《終南別業(別業即別墅)》中寫道: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前人對其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句頗有讚譽,認為其有化機之妙。「行到水窮處」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的意思,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似無路可走了,於是就坐了下來。「坐看雲起時」是心情悠閑到極點的表示。雲本來給人以悠閑的感覺,也給人們以無心的印象,因此陶潛才有「雲無心以出岫」的話。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王維此時心境的閑適也就明白揭出了。宋人蘇庠云:「此詩造境之妙,至與造物相表裡,豈直詩中有畫哉?觀其詩知其蟬蛻塵埃之中,浮游萬物之表者也。」(《苕溪漁隱叢話》)  古文運動的巨匠柳宗元在這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漁翁》就有奇趣,有畫意。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詩作首句就題從夜寫起,還很平常;第二句寫到拂曉時分就奇了。本來,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竹」,造語新奇,為讀者所未聞。事實不過是汲湘江之水,以枯竹為薪而已。不說汲水燃薪,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詩的意蘊就不一樣,這裡有超凡脫俗的感覺,象徵著詩人的孤高品格。這裡造語反常表現了一種特殊的情趣。  三、四兩句寫煙銷日出,綠水青山現原貌之際,忽聞櫓槳「欸乃一聲」原來人已不見,只在山水之中。這裡的造語亦甚奇,「煙銷日出」與「山水綠」互為因果,與「不見人」無關,而「山水綠」與「欸乃一聲」更不相干。詩句偏作「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大為反常。但熟味二句方能領悟其傳達出一種驚異感;而於青山綠水中忽聞櫓槳之聲尤為悅耳怡情,山水也似乎為之綠得更可愛了。作者通過這樣的奇趣,寫出了一個清寥得有幾分神秘的境界,隱隱傳達出他那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所以又不是為奇趣而奇趣。  2、對事理的體察。這裡對哲理的感悟並不是抽象地說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現。  首先是藉助景物來表現。如王之渙氣吞寰宇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的前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寫得景象壯觀,氣勢雄闊。這裡詩人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高度形象而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的十個字中。首句寫落日西沉,這是天空景、遠方景、西方景;次句寫黃河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見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筆,使畫面顯得特別寬廣,特別遼遠。就次句而言,詩人身在黃鶴樓,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產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和意中景融合為一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  三、四兩句詩,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尋味。這裡有詩人的向上進取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  其次是通過生活中的細節加以表現。典型的例子是蘇軾的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在這裡抓住了早春中幾個典型的細節,不加修飾地寫了出來,構成了一幅形象生動、意境濃醇的春江畫圖。「春江水暖鴨先知」句再現了春江中嬉水的群鴨,點出了「鴨戲圖」的主景。然而不僅如此,尤其巧妙的是透過「水暖鴨先知」之語揭示了畫面中無法表達的群鴨的「內心世界」,寫出了群鴨敏銳地感覺出春水由寒轉暖的知覺,更寫出了群鴨暢於春水、戲於春水、戀於春水的神態,簡直把畫中的群鴨寫活了,寫神了!面畫由此而陡然生氣勃勃,洋溢著春回大地的醉人氣息。

第三講:山水田園詩
  中國山水田園詩源遠流長,詩人眾多,風格各異。陶淵明等詩人形成我國東晉田園詩派,謝靈運、謝朓等詩人形成我國南朝山水詩派,王維、孟浩然等詩人形成我國盛唐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  仔細品味,這些詩或多或少有著共同的特點。  首先,都對山水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給予了其他詩人作家無法企及的關注,且不惜以濃墨重彩描寫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如孟浩然的《過故人庄》: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詩作首聯交待了事情的緣由後,頷聯即寫詩人進村時所見的自然風景。詩人好似信手拈來農村常見的風景,但平淡之中可見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錘鍊。這兩句不僅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村邊棵棵濃密的綠樹,村外坡坡橫斜的青山,為我們呈現出一幅清新鮮明的山村風景畫;而且一個「合」字,一個「斜」字,更將綠樹環抱山村,青山橫斜村外的神態點化出來,彷彿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諧,依依相合,洋溢著濃厚的情韻,極富親切感和感染力。  頸聯寫進屋後主客暢談的情景。如果說,頷聯是描繪整個村莊大環境的話,頸聯即是勾畫故友農家的小環境:室外是打穀的曬場和菜園,室內是農家的酒菜和農事的談吐,一股濃洌的田家風味和盤托出。詩人面對窗外典型的農家風光,屋內豐盛的農家飯菜,內心怡然歡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頻頻舉杯對飲,聲聲暢談桑麻,心境是何等暢快溫暖。尾聯則述他日之約,情韻深長。詩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籟之中。  其次,詩人筆下的山水草木、鳥語花香並不是孤立的,而是構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形成了充滿生命意識的畫面。  且看杜甫以詩為畫之作—《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詩句一開始,就從大處著筆,描繪出在初春燦爛的陽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帶明凈絢麗的春景。第二句詩人進一步以和煦的春風、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來展現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詩人選擇初春最常見、也最具特徵的動態景物來勾畫。春暖花開,泥融土濕,秋去春歸的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築巢。第四句是勾勒靜態景物。春日融融,日麗沙暖,鴛鴦也要享受這春天的溫暖,在溪邊的沙洲上靜睡不動。從景物的描寫來看,這一句和第三句動態的飛燕相對照,動靜相間,相映成趣。三、四兩句又以工筆細描銜泥飛燕、靜睡鴛鴦,與一、二兩句粗筆勾畫闊遠明麗的景物相配合,使整個畫面和諧統一,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生意勃發、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圖,從而反映了詩人經過長期的顛簸流離後,暫時得到安寧生活的暢淡心情,也是詩人對初春時節自然界的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的歡愉情懷的表露。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詩人筆下的所有山水說到底還是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發服務的。  如杜甫的即景小詩《絕句》: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是一首安史之亂平定後,杜甫得知故友嚴武還鎮成都消息後寫的一首小詩。詩的上聯是一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一派歡愉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兩個黃鸝鳴翠柳」,鳥兒成雙成對,呈現出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這兩句連用四種鮮明的顏色,構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句還有聲音的描寫,這些都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詩下聯也由對仗句構成,上句寫憑窗遠眺雪嶺。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只有在空氣澄清的晴日才能清晰看見。觀賞到如此難得見到的美景,詩人心情的舒暢不言而喻。下句寫向門外一看,可見到停泊在江邊的船隻。江船本是很常見的,但「萬里船」卻意味深長。因為它們來自「東吳」。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所阻,船隻一般是不能航行萬里的。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隻,詩人如何不喜上心頭呢?這兩句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卻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次是何等的開闊!  
第四講:即景抒懷詩
  即景抒懷,指的是詩人因眼中所見引起了心中的某種感觸,於是描繪當時的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感慨。與借景抒情詩先有「情」,後有「景」,詩人是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懷詩是先有「景」後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觸動而起的,這類詩作題材廣泛,詩人往往是興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那麼,這類詩該如何欣賞呢?  首先,要欣賞即事感懷詩的「事」與「懷」結合得是否高明。  且看下面這首唐詩: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龍鍾:淚水淋漓沾濕的樣子。  詩的前兩句抒寫自己離開了故鄉,立馬在西域路上。回望長安景色,一種從未有過的孤寂凄涼之感襲上心頭,不禁思鄉念親,雙淚痛流。這裡真實而率直地抒寫了詩人的這種心情,令人感到親切可信。後兩句生動傳神地寫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職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帶個報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這裡突出了環境的荒涼和相逢的意外所引起的詩人對親人真摯、深厚的眷念之情。  此詩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這瞬間的觸動所表達的感情正是許多人心頭所想、口裡要說的話,一經詩人用藝術手法加以提煉和概括,便具有了典型的意義。詩作在平易之中顯出豐富的韻味,自能深入人心,歷久不忘。  其次,我們還要體味詩人所抒之「懷」是否真摯感人。  我們來看唐人崔護具有傳奇色彩「本事」的《題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關於此詩的「本事」是這樣的:「崔護……舉進士下第,清明日,獨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畝之宮,而花木叢萃,寂若無人。叩門久之,有女子自門隙窺之,問曰:『誰耶?』以姓字對,曰:『尋春獨行,酒渴求飲。』女子以杯水至,開門,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佇立,而意屬殊厚,妖姿媚態,綽有餘妍。崔以言挑之,不對,目注者久之。崔辭去,送至門,發不勝情而入,崔亦睠盼而歸。嗣後絕不復至。及來歲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徑往尋之,門牆如故,而已鎖扃之,因題詩於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詩•情感》)  本詩次句「人面桃花相映紅」不僅為艷若桃花的「人面」設置了美好的背景,襯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現出詩人目注神馳,情搖意奪的情狀和雙方脈脈含情、未通言語的情景。通過這最動人的一幕,可以激起讀者對前後情節的許多美麗想像。  整首詩其實就是用「人面」、「桃花」作為貫穿線索,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對比,把詩人因兩次不同的遇合而產生的感慨迴環往複、曲折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對比映照,在這首詩中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因為是在回憶中寫已經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憶便特別珍貴、美好,充滿感情,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傳神描繪;正因為有那樣美好的回憶,才特別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悵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慨。全詩沒有主觀情感的直接抒發,只是把自己兩度游春的所見集中到都城南庄一個普通的村舍門口,通過兩段情景的鋪敘,兩相對照,喜悲相襯,一揚一抑,突出表現了風景依舊、佳人渺渺的無限惆悵之情。  再次,要領略「抒懷」的藝術技巧。  即景抒懷詩,往往是偶有所見所感時衝口而出的,或者是在某定特定的場合一揮而就的,不像許多詩那樣精雕細琢,但是一些詩作,詩人憑著深厚的藝術功底,還是顯示出了精湛的藝術技巧。如梅堯臣的《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  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  又隨落花去,去作西江夢。  我家無梧桐,安可久留鳳。  鳳巢在桂林,烏哺不得共。  無忘桂枝榮,舉酒一相送。  詩的前四句從對方著筆,寫門人歐陽秀才將起程出遊。詩中用了兩個比喻。首句的「客」即門人歐陽秀才,春風一吹,草木就要萌發,門人歐陽秀才心中也像草木發芽一樣,產生了出遊的願望,「忽與春風動」點出時間。「忽」與「動」二字用得特別精當。春天的花草樹木,往往頭一天還似光禿禿的,第二天忽然綻出顆顆新芽來了。「動」字不僅是說萌芽的發生,還指出它在春風吹拂下不斷成長,它一經萌芽,不久就要長出枝葉,開出鮮花。出遊念頭也如此,它一經產生,便不斷滋長,變得愈來愈強烈。所以第三句又用「又隨」二字轉入下文。由萌芽而開花,花又被風吹落飛向天空,歐陽秀才的心,又隨著落花,飛向西江。古典詩歌中寫落花,往往帶有傷感的情調,此詩寫其飛舉飄揚,卻充滿生機。「西江夢」指想像中即將開始的江西遊歷生活。夢境是變幻莫測,飄忽不定的;既可以夢見過去,也可以夢見未來。用「夢」形容遊歷生活,可以引起無窮聯想,使人聯想到歐陽秀才去江西後的行蹤不定,生活豐富多樣,使人聯想到醒里夢裡對客居京中的這段生活,包括作者這次送別在內的回憶;既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也包含著對過去的深長懷念,情致綿綿,意韻無窮。這四句比喻新穎貼切,把歐陽秀才游江西之事完全變成生動的形象描繪,可見作者才思和藝術創造力之高。

第五講:邊塞征戰詩
  邊塞詩派指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形成的一個以反映唐朝邊界戰爭生活為主要內容的詩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適、岑參等詩人。主張以詩歌來反映邊塞的山川景物和風土人情;表現從軍邊塞、殺敵報國的意志;謳歌邊塞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鬥精神;抒發禦敵建功的願望和安邊定遠的思想;描寫將士和親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諷刺並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在創作風格上多以雄渾豪放、奔騰峻偉見長。盛唐邊塞詩派的出現,開拓了我國古代詩歌題材的一個廣闊的領域,表現了盛唐時期激昂壯闊的時代風貌。  邊塞征戰詩是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觸這類作品時,首先對作者所處的時代應有所了解。  請看顯示作者鐵板鋼牙、激昂鬥志的一首七絕:  南園十三首(其五)  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凌煙閣:在長安,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在閣上畫開國功臣二十四人。  詩起句峻急,次句猶懸流飛瀑,從高處跌下,氣勢磅礴。一、二兩句十四字一氣呵成,節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意緒和緊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極富表現力,它不只構成了特定句式,而且強調了反詰的語氣,增強了詩句傳情達意的力量。聯繫現實,我們可讀出詩人面對烽火連天、戰亂不已的局面,焦急萬分,恨不得身佩寶刀,奔赴沙場,保衛家邦的複雜感情。「何不」云云,反躬自問,有勢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軍情和詩人焦慮不安的心境。此外,它還使人感受到詩人那沉鬱已久的憤懣情懷。  三、四兩句詩人不禁要問: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裡不用陳述句,而用祈使句和設問句,牢騷的意味顯得更濃郁。看起來,詩人從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然性,但實際上,這裡是進一步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入沉鬱哀怨,既見出反襯的筆法,又見出起伏的節奏,峻急中作回蕩之姿。就這樣,詩人把自己複雜的思想感情表現在詩歌的節奏里,使讀者從節奏的感染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感受。  鑒賞這類詩作還應注意,在邊塞征戰的大題材下,每首詩歌還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點,我們應給予具體的分析。  如下詩: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對於這首詩,歷來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應用低沉、傷感、悲涼、反戰等詞語來概括這首詞,另一種觀點以清人施補華為代表,他評論後兩句說:「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便妙,在學人領悟」。  這裡,我們認為施補華的觀點很有道理。為什麼「作悲傷語讀便淺」呢?因為此詩不是在宣揚戰爭的可怕,也不是表現對戎馬生涯的厭惡,更不是對生命不保的詠嘆。先來看詩中的歡宴場面:耳聽歡快、激越的琵琶聲,戰士們神采飛揚,暢飲正酣,一陣痛飲後,便醉態微微了,也許有人想放鬆了吧,這時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麼,醉就醉吧,就是醉死沙場,也請諸位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我們不是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嗎?可見三四兩句是席間的勸酒之語,而並不是悲傷之情,它雖有幾分「諧謔」,卻也為盡情酣醉尋得了最具有環境和性格特徵的「理由」。「醉卧沙場」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這和豪華的宴席所顯示的熱烈氣氛是一致的。這是一個歡樂的盛宴,那場面和意境決不是一兩個人在那兒淺斟低酌,借酒澆愁。它那明快的語言,跳躍跌宕的節奏所反映出來的情緒是奔放的狂熱的;它給人的是一種激動和嚮往的藝術魅力,這正是盛唐邊塞詩的特色。  在大量的邊塞征戰詩中,體現出的藝術風格是很不相同的,我們應對詩歌的字詞句進行細細地品味。以杜甫的《前出塞》為例:  前出塞  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詩的前四句,很像是當時軍中流行的作戰歌訣,頗富韻致,饒有理趣,深得議論要領。兩個「當」,兩個「先」妙語連珠,開人胸臆,提出了作戰步驟的關鍵所在,強調部隊要強悍,士氣要高昂,對敵有方略,智勇須並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數家珍,宛如總結戰鬥經驗。  從藝術構思上說,作者採用了先揚後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謠諺體開勢,講如何練兵用武,怎樣克敵制勝;後四句卻寫如何節制武功,力避殺伐,逼出「止戈為武」的本旨。先行輔筆,後行主筆;輔筆與主筆之間,看似掠轉,實是順接,看似矛盾,實為辯證。因為如無可靠的武備,就不能制止外來侵略;但自恃強大武器而窮兵黷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詩人主張既擁強兵,又以「制侵陵」為限,才符合最廣大人民利益。  
第六講:羈旅行役詩

  出門在外的遊客浪子,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感都包含著由此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溫馨家庭的憧憬。鑒賞羈旅行役詩,要注意分析以下幾種狀況:  1、作者寫了哪些「眼中景」?藉此抒發怎樣的「心中情」?如歐陽修的《踏莎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候館:旅舍。  詞作上片前三句是對春景的描繪,後兩句轉入對離愁的敘寫。其意思是離愁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長,越積越多,就像眼前這伴著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樣,來路無窮,去程不盡。這個比喻,妙在即景設喻,觸景生情,亦賦亦比亦興,是眼中所見與心中所感的悠然神會。從這一點來說,他比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顯得更加自然。  這首詞所寫的是一個常見的題材,但卻展現出一片情深意遠的境界,讓人感到整首詞本身就具有一種「迢迢不斷如春水」式的含蓄蘊藉,令人神往。這固然取決於感情本身的深摯,但和構思的新穎、比喻的自然、想像的優美也分不開。上片寫行者的離愁,下片寫行者的遙想,這遙想實際上是離愁的深化,它使整首詞意境更加幽遠。而上下兩片結尾的比喻和想像所展示的情意和境界,更使人覺得,詞中所展示的畫面,雖然有限,情境卻是無限的。俞平伯評說下片結尾兩句「似乎可畫,卻又畫不到」,這「畫不到」處不只是春山外的行人,更是那悠遠的情韻。  2、這類詩在感情的抒發上有何特點?比如,鑒賞王維的思鄉名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我們就要弄清楚詩人不直接說自己思念家鄉親人,而從對方入筆抒寫感情的寫法: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以「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句高度概括而又極其自然地表達了年輕的詩人背鄉客旅對溫暖的家庭和可愛的親人的刻骨懷念。每當佳節來臨,而自己形影相弔之際,更使他憶及合家歡聚的情景,這既是詩人自己此時此刻的心聲,抒寫了他深摯的思親之情;也傳達了世人共有的情思,表現了漢民族固有的重家庭倫理的心態。此句流暢質樸,明白如話,一經唱出,便不脛而走,成為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詩首句寫「作客」,次句寫「思親」,都是實寫,都是樸素自然的直接抒情;後兩句筆鋒一轉,轉向了虛寫。詩人馳騁想像的翅膀,跨越空間,設想在重陽節的這一天,遠在家鄉的兄弟們定會象往年一樣登山眺望,也一定會按照傳統的風俗插戴茱萸,暢飲黃酒,同時也一定會想念自己——遠離家鄉的手足,這一番想像,實際上是反襯詩人自己對兄弟們的思念。全詩一正一側,一實一虛,短短四句起伏變化,加強了深摯情感的表達,顯得韻味無窮。正如清人張謙宜所說:「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凄涼。」  3、詩人是怎樣把思鄉的感情與所見所聞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如2002年全國高考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題後問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解題指導:東都洛陽,在唐代是一個繁華的都市。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春,李白離開長安,泛舟黃河東遊,後來寓居洛陽。開元二十二年的一個春風輕拂氣候宜人的夜晚,白日里車水馬龍的喧囂和雜沓的人聲,都寂靜下來了,忽然,一聲幽怨婉轉的笛聲傳來,它像一股春風,吹拂著整個沉浸在寧靜中的洛陽城。玉笛吹出了凄清的別離之曲《折揚柳》,惹起遊子們的一片思鄉之情,詩歌以「誰家」起,以「何人」結,笛聲無端而起,鄉情油然而生。遊子的潛意識,經笛聲一調弄即引發起來,可見遊子無日不思家,無時不懷鄉。全詩情致纏綿委婉,飄逸瀟洒。  參考答案:「折柳」是曲子《折楊柳》的簡稱,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此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前人《網師園唐詩箋》一書對此詩的評論是:「『折柳』二字為通首關鍵。」高考的題目就從這兒提出。「折柳」原意為「折取柳枝」。相傳長安東有一橋,名霸橋,漢人送客到此均折柳贈別,因此後世就習慣用「折柳」來作為贈別或送別之詞。而從本詩來看,「聞折柳」的「折柳」指的是《折楊柳》之曲,這種笛曲多用來表示惜別懷遠之情,抒發離情別緒。作者忽然聽到的那一陣悠揚的笛聲,仔細一聽,原來是「折楊柳」曲,春天已到了而自己卻還飄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鄉之情。這首詩著重寫詩人的一種思鄉之情。而詩人的思鄉之情,從詩中看,又恰恰是由聽到「折柳」曲後引起的。所以說,「折柳」在詩中的地位至為重要。而「此夜曲中聞折柳」這一句的修辭頗有特色。詩人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具有了更廣闊的涵義。它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股情緒,一種音樂,一個感情,它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蕩起來。  當然,如果有考生認為「折柳」在詩中算不上什麼關鍵,只要能夠自圓其說,也可以考慮給分。

第七講:詠史懷古詩
  詩人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迹來達到感慨興衰、寄託哀思、託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於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們鑒賞時,必須掌握幾把「鑰匙」:  首先,要弄清史實。對作品所涉及的史實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這就要求我們要積累一定的歷史知識。如下面這首詞: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要鑒賞這首詞,我們必須弄懂這幾個問題:  一是首句「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有何言外之意?  只要熟悉當時的歷史,我們就能明白,這裡作者翹首遙望江北金兵佔領區,大有風景不殊、山河改異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於是站在北固樓上,詞人不禁興起了千古興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極力稱讚孫權有何用意?  作者在這裡是極力讚頌孫權的年少有為,突出他的蓋世武功,其原因是孫權「坐斷東南」,形勢與南宋極相似,顯然作者熱情讚頌孫權的不畏強敵,堅決抵抗,並戰而勝之,正是為了反襯當朝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懦怯苟安。  三是末句用了什麼典故?作者在這裡想表達什麼意思?  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末三句用了兩個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論英雄,但在這裡,作者進行了改造,將孫權作為三國時代第一流叱吒風雲的英雄來讚揚,而讓曹劉當配角,其實是借憑弔千古英雄之名,慨嘆當今南宋無大智大勇之人執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貶的典故,據《三國演義》說,曹操與孫權第一次對壘,見孫權之威嚴儀錶,就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作者在這裡引用了前半句,沒有明言後半句,實際上是借曹操之口,諷刺當朝主議的那些大臣們都是劉景升兒子一類的豬狗,這種別開生面的表現手法,真是曲盡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絕!  其次,要領悟感情。詩家懷古詠史,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對歷史作理性的冷靜的剖析,一種是感慨個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歷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較濃。如元張養浩的小令《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首小令是「借他人酒杯,澆心中塊壘」。全詞開篇寫景,中間抒情,寄寓著作者的傷心痛惜之情,興廢、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對兼同對,極有力地高度概括了封建社會的本質,充分表現了作者愛民如子的崇高精神。作者進行在潼關路上,聯想起關中災民流離失所,餓莩遍地的凄慘景狀,不由地吟出了這兩句結論性的詩句。短短八字,概括出了歷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規律,力敵千鈞,內涵豐富,感情悲憤,全面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為了私利而坑苦百姓的罪惡,精譬警策,振聾發聵,閃耀著高度人民性的光彩。因此,這首小令名為「懷古」,實為「傷今」,表現了詞人為百姓吶喊的勇敢精神,富有戰鬥性和現實性。  再者要分析寫法。不同的寫法,是由不同的主題決定的。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詞作開篇三句,突兀而起,將壯闊大江的實景和千古英雄人物的種種歷史虛象融成一片,鋪開赤壁懷古的背景。引出具體對象後,又宕開一筆,以三個短句描寫出氣勢雄渾的赤壁山水圖,極力渲染江山之勝,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心潮為之激蕩。詞人由此順勢而下,以如椽大筆揮寫了歇拍兩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一面收束上文,概括出地傑人靈,一面承上啟下,引出懷古核心部分。過片四句,以藝術的誇張跳出歷史的真實,先將指揮赤壁之戰的主帥周瑜安排在燕爾新婚之際,以側面襯托青年英雄的光彩照人,再著力正面刻畫主人公的儒雅從容、指揮若定的大將風度,畫龍點睛般勾畫出昔日威武雄壯的赤壁大戰。「檣櫓灰飛煙滅」六字,精練而形象地將「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的火燒赤壁的決定性場面畫出,令人擊節讚賞。此詞把寫景、詠史、議論、抒情融為一體,氣勢奔放,一瀉千里,寫盡了大江東去的氣魄,赤壁的雄奇,英雄的從容,景象壯闊,氣勢磅礴,縱寫古今,遙念英雄,慷慨昂揚,豪放曠達,不愧為豪放詞的代表作品。  
第八講:托物言志詩
  托物言志詩,指的是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採用象徵、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於某種具體事物的一類詩歌。那麼,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詩,應該具有什麼特點呢?  首先,既然是詠物詩,當然要能逼真地寫出所詠之物的特徵,並能深入其里,攝出事物的神韻、品格來,即要做到「神似」。如南宋故臣鄭思肖的《畫菊》: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獨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虛榮,不屑與「百花」為伍。它堅持節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窮。這裡的菊花具有了某種神韻,而菊花同時又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相對應的「百花」則是影射那些屈節仕元的故宋臣屬。  詩三四兩句化用朱淑貞「寧可抱頭枝上老,不隨黃葉舞西風」的詩句,精心刻畫了菊花寧帶著清香枯死枝頭,決不向北風屈服飄零落地的頑強精神,絕好地體現其耿耿忠心、錚錚鐵骨,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風亮節。這裡的「北風」一語雙關,字面上指大自然凜冽呼嘯的北風,實際上隱喻來自北方的元朝統治者。他們雖憑藉強大的武力滅亡了南宋,但去無法征服像詩人這樣的孤臣義士。詩人以詠菊為題,運用擬人手法詠菊寫人,通過讚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其次,在欣賞詠物詩時,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託的感情。  如下面這首明人于謙17歲時寫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詩的首句寫石灰的來之不易,鏗鏘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錘百鍊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石灰臨難不懼、處變不驚的不凡氣度,從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謙不畏艱險的性格。第三句詩人再次以擬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現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願獻身的美德。同樣,從中也展示了詩人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情懷。詩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是前三句的收結與歸宿,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樣,關鍵在於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志向,這也是詩人的志向和理想。我們可以說,作者句句寫石灰,正是句句寫自己。  再者,要注意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詠之物與詩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淺程度。  如黃巢落第後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徵。那麼,與之相對應的「百花」自然是喻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  詩的三、四兩句極寫菊花盛開的壯麗情景,「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陣陣濃郁香氣,直衝雲天,浸透全城。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國,也是菊花的盛大節日。思想的深刻,想像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採的壯麗、意境的闊大,都可謂前無古人。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示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鬥氣息的動態美。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佔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郁的戰鬥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因此這首詩,無論意境、形象、語言、手法都有「奇」的特點,使人於詩作中讀出抒情詩人的高大形象,精神為之一振,耳目為之一新。

第九講:思婦閨情詩
  所謂思婦閨情詩,指的是以閨中思婦的情懷或愁緒為主要寫作內容的詩歌。這些詩歌思想內容不是很高,但在藝術技巧上卻很值得我們去探討。在傳統的思婦閨情題材中,又有三種情況。  一是抒發別離苦情的。五代詞人李璟的《攤破浣溪沙》堪為這方面的代表:  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韻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干。  開篇「菡萏香銷翠葉殘」一句,所用的名詞及術語,傳達出了一種深微的感受。「菡萏」就是「荷花」,也稱「蓮花」,後兩個稱呼淺近通俗,而「菡萏」則有一種莊嚴之感。「翠葉」也即「荷葉」,而「翠葉」之「翠」字,則既有翠色之意,又可使人聯想到翡翠及翠玉等珍貴之名物,也同樣傳達出了一種珍美之感。然後於「菡萏」之下,綴以「香消」二字,又於「翠葉」之下,綴以「殘」字,詞人對如此珍貴芬芳之生命的消逝摧傷的哀感,便已盡在不言中了。若改為「荷葉香銷荷葉殘」,雖意義相近,音律盡合,但感受卻已全非了。  過片兩句,寫得尤為哀切動人。「細雨夢回雞塞遠」指思婦在夢中夢見徵人,及至夢回之際,則落到長離久別的悲感之中,而徵人則遠在雞塞之外。至於夢中之相見,是夢中之思婦遠到雞塞去晤見徵人,還是雞塞之徵人返回家中來晤見思婦,則夢境迷茫,不可確指,也不必確指的。「細雨」二字,雨聲既足以驚夢,夢回獨處時,雨聲更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其下句以「小樓」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徹」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寞之中,所以必將上下兩句合看,方能體會此「細雨夢回」、「玉笙吹徹」之苦想與深情。這二句情意雖極悲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與形象卻極為優美。  二是描寫美人遲暮的,其對人物的外部動作與內心感受捕捉相當細膩,文字往往也極為精美。晚唐詞人溫庭筠的《菩薩蠻》很有代表性: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月交相映。新帖綉羅襦,雙雙金鷓鴣。  詞的上片寫閨中女子春眠懶起,意緒慵遲的情景。起句將眉喻為山,初見文心。疊,相當於蹙眉之蹙字;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次句寫懶起女子的睡態,從行雲流動設喻,生動地傳寫出鬢髮輕籠拂揚之狀。一個「度」字使鬢髮有了飛動感受;一個「欲」字又賦人的鬢髮以人的情感;而「香腮雪」三字,則從視覺和嗅覺兩個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顏的美艷。整句活畫出一幅女子未醒的嬌慵神態。三四兩句寫她梳妝打扮的情景。這女子懶懶地起床,姿態嬌慵,無精打采。然後慢吞吞地洗梳、畫眉、弄妝。這裡「懶」、「弄」、「遲」三字,富有表現力地描摹了她的情態,不言自喻地刻畫了她的心情。  下片描寫女主人公梳洗後照鏡、著衣的情景。前兩句寫她梳洗打扮後,再用前後鏡仔細照容,人臉與插戴的鮮花交相輝映,臉如花,花映臉,花容月貌,相互輝映。結拍兩句,寫女子穿上成雙成對的金鷓鴣的羅襦。閨中之人,見此圖紋,不禁有所感觸。行文至此,溫庭筠以自己高超的語言技巧揭開了女主人公懶起、遲妝、意慵的原因,使人心領神會。  三是借思婦閨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李商隱在《嫦娥》中這樣寫道: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詩中所抒寫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靈藥式」的情緒,融入了詩人獨特的現實人生感受,而含有更豐富深刻的人生意蘊。在黑暗污濁的現實包圍中,詩人精神上力圖擺脫世俗,追求高潔的世界,而追求的結果往往使自己陷於更孤獨的境地。清高與孤獨的孿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賞又自傷,既不甘變心從俗,又難以承受孤獨寂寞的煎熬,這種微妙複雜的心理,在這裡被詩人用精微而富於含蓄的語言成功地表現出來了,這是一種含有濃重傷感的美,在舊時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廣泛的共鳴。詩的典型意義也正在這裡。  
第十講:借景抒情詩

  借景抒情詩,指的是寓情於景,藉助客觀景物的描寫來抒發詩人主觀感情的詩作。詩人在詩中不是直接抒發感情,而是移情於物,融情於景,將自己的感情轉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帶上感情色彩。詩人帶著有情之眼去觀察景物,以有情之筆去描寫景物,使感情附著於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無隔。  借景抒情詩往往是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情豐意密,深切動人。  鑒賞借景抒情類詩歌,要掌握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要體會詩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經詩人攝入筆端,就必然會帶上詩人的感情色彩,為表達詩人的特定情感服務。如下面這首唐詩: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有人評論這首孟詩「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謁(求薦之意)之痕」。那麼,詩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薦之意表達出來的?  這首干謁詩(詩用於有所要求而拜見對方)是作者西遊長安時寫給丞相張九齡的,是想得到張九齡的賞識和錄用。  詩作前兩聯寫景,著力描繪洞庭湖汪洋浩蕩,一望無際,氣蒸荊楚、波撼岳陽的壯觀,氣勢雄偉,形象鮮明飛動,表現了詩人廣闊的胸襟。後兩聯由眼前景物的觸發轉向抒情。詩人面對浩淼無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願望,無人引薦,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無舟船一樣,希望張九齡援引。  這首干謁詩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與眼前的洞庭湖寫景結合起來,寫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極有藝術力和感人力量。是把眼中景與胸中情結合得極好的範例。  第二,要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的情感。如范仲淹的《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雖然也抒寫羈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於傳統的抒寫離愁別恨的小令,詞作上片寫景,雖抒寫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寫的秋景闊遠綺麗,毫無衰颯情味。下片抒情,抒發了自己的羈旅愁緒、黯然凄愴的思鄉情懷。這本是詞中常見的結構和情景結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於麗景與柔情的統一,更準確地說,是闊遠之境、綺麗之景與深摯之情的統一。寫鄉思離愁的詞,往往借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描寫的景色卻闊遠而綺麗。它一方面顯示了詞人胸襟的廣闊和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反過來襯託了離情的可傷;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顯得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於頹靡。整個來說,這首詞的用語與手法雖與一般的詞類似,意境情調卻近於傳統的詩。這說明,抒寫離情別恨的小詞是可以寫得境界闊遠,不局限於閨閣庭院。  第三,要注意賞析詩歌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寫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觀察和描寫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說明描寫景物的技巧等等。如下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題後要求答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此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望,且層次清晰,試作簡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評價首聯下句說:「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能繼杜陵?」認為這句詩無人能繼,你怎麼看?  (3)後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義把此詩譽為「絕唱」,請就此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1)全詩句句寫向岳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並由望岳思想將來的登岳。首聯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接著自我作答。頷聯兩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頸聯兩句是寫細望,細望中蘊含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尾聯兩句寫望岳而產生的登岳的意願。  (2)「齊魯青未了」是經過詩人一番揣摩後得出的答案,可謂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象謝靈運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亘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襯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寫出了地理特點,寫其它山嶽時不能移用。  (3)後人把此詩稱為杜詩的絕唱,是由於此詩最後一聯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我們從中可以看到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不可缺少的。這也是為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

第十一講:悼亡遊仙詩
  詩人多有神奇的想像力,在心愛的人兒離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壯志得不到實現之際,他們往往藉助於睡夢、遊仙等形式,或與心上人相會,或在仙境中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一、寫悼念亡妻深情的,文學史上有兩篇詞堪稱「悼亡詞雙璧」。  其一是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裡有一處令人費解,恩愛夫妻,撒手永訣,時間轉瞬十年,過去的美好的情景當然是「自難忘」,可是為什麼在「自難忘」之上加了「不思量」呢?這不是矛盾嗎?實際上這裡並不矛盾,因為它真實。蘇妻王弗逝世十年間,蘇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壓制,心境是悲涼的;到密州後,又逢凶年,忙於處理政務。生活上到了以食榿菊以維持的地步,而且繼室王潤之(即王弗堂妹)及兒子均在身邊,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總記掛在心間呢?不是經常懸念,但決不是經常忘卻!十年忌辰,正是觸動人心的日子,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心懷的感情潛流,忽如閘門打開,奔騰澎湃而不可遏止,因此這裡的「不思量,自難忘」是真實而又自然的。  在蘇軾以前最著名的悼亡詩篇章有潘岳的《悼亡詩》和元稹的《遣悲懷》。蘇軾的這首悼亡詞,表現了夫妻間生死不渝的恩愛之情,千古而下,讀來仍令人黯然神傷。  其二是宋人賀鑄的《半死桐》(思越人,又名鷓鴣天)寫出了貧賤夫妻患難與共的感情。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這首詞的「同來何事不同歸」一問,也問得十分奇怪——賀妻又何嘗願意先詞人而去呢?這實際上是文學往往講「情」而不講「理」的,極「無理」之辭,正是極「有情」之語 。作者撕肝裂肺的悲愴,已全然包含在淚盡而繼之以血的一聲呼天搶地之中了。  詞的結拍最為後人所稱道。它用了生活小事中的細節,活脫脫地寫出了亡妻的賢慧與勤勞,寫出了伉儷之愛的溫馨。糟糠夫妻,情逾金石,無怪乎詞人當此雨叩窗欞,一燈如豆,空床輾轉之際,最最不能忘懷的就是妻子「挑燈夜補衣」的純樸形象。全詞至此戛然而止,就把這哀惋凄絕的一幕深深地楔入了千萬讀者的心扉,鐵石人也不容不潸然淚下了。  二、遊仙形式的詞多為表現在現實中的不得意,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借夢來抒發自己胸中的不平之氣。  下面這首李清照的《漁家傲》,一反其清麗婉轉、幽怨凄惻之婉約風格: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詞的下片是理解全文的關鍵。「我報路長嗟日暮」反映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歷。詞人結合自己身世,把它隱括入律,只用「路長」、「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志與過程,語言簡凈自然,渾化無跡。其意與「學詩謾有驚人句」相連,是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屢遭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李清照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然而在封建社會裡,女子聰明才智往往被扼殺,一般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她的一生只能用寫詩詞來表現她的才能,但她又感到「謾有驚人句」。著一「謾」字,流露出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詞人在現實中知音難遇,欲訴無門,唯有通過幻想的形式,才能盡情地抒發胸中的憤懣。  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把屈原的《離騷》、莊子的《逍遙遊》以至神話傳說譜入宮商,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融為一體,構成氣度恢宏、格調雄奇的意境,具有了浪漫主義色彩和豪放派的特色。  
第十二講:贈友送別詩
  「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江淹《別賦》)作為至情至性的詩人,面臨與摯友分別時,心中會產生一種不吐不快的激情。因此,在中國詩壇上,送別詩一直是詩家的重要題材。  贈友送別詩主要為抒寫離別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兩種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唐詩人高適意境高遠的七絕《別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詩的前兩句以粗獷筆調和白描手法,繪出一幅北國寒冬圖:日暮黃昏,大雪紛飛,於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雲,使人難禁日暮天寒、遊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開心。這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鬱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於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聯繫上下文,可知詩人友情之深摯,別意之凄酸。  接著,作者以豪邁的氣勢,開朗的胸襟,敘寫離情,激勵友人,於一般的凄清纏綿、低徊留連,悲涼傷感的情調之外,創造了一種慷慨悲歌的風格,以它的真誠情誼和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和渭城風雨塗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  間接抒情的,又有多種形式。  以喻顯情的,如李白景象宏闊、別情深摯的七絕《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詩的後兩句看起來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又包含了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遠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失了,而李白還在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惟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誰又能說是單純寫景呢?李白的嚮往,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嗎?詩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東去的一江春水嗎?  借酒抒情的,如王維構思精巧、語言新鮮的七絕《送元二使安西》(又作《陽關曲》、《渭城曲》、《陽關三疊》):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在交待了送別時間、地點和環境氣氛後,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切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捨,登程後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捨去,只剪取宴會即將結束時對主人的勸酒辭。詩人像高明的攝影師,攝下了最富表現力的鏡頭和場面。宴席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釀滿別情的酒已喝過三巡,殷勤告別的話已說過多次,朋友上路的時刻終於不能不到來,主客之間惜別之情在這一刻都到了頂點,主人這一句似乎脫口而出的勸酒辭就是此刻強烈、深摯的惜別之情的集中體現。這種安排,很好地寫出了送別的深情。  借物襯情的,如杜牧坦率真摯、留戀纏綿的七絕《贈別二首》(其二):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炬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詩三、四兩句描寫別情,作者沒有正面表現,而是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會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常帶著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於是眼中的一切都帶上了感傷的色彩。在詩人的眼裡,蠟燭的燭芯變成了「惜別」之心,蠟燭擬人化了。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公離別而傷心了。結句的「到天明」點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從側面表現了詩人不忍分離的篤摯感情。  借景抒情的,如唐詩人劉長卿虛處藏神、用筆神妙的五絕《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青山獨歸遠。  精美如畫,是這首詩的明顯特點。但這幅畫不僅以畫面上的山水、人物動人,而且憑畫外的詩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盡。那寺院傳來的聲聲暮鍾,觸動詩人的思緒;這青山獨歸的靈澈背影,勾惹詩人的歸意。耳聞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隱藏在畫外的詩人形象。他深情,但不為離別感傷,而由於同懷淡泊;他沉思,也不為僧儒殊途,而由於趨歸意同。也就是說,這首送別詩的主旨在於寄託著、也表露出詩人不遇而閑適,失意而淡泊的情懷,因而構成了一種閑淡的意境。此詩如畫,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畫,景色的優美正由於抒情的精湛。

推薦閱讀:

「詩詞鑒賞」納蘭詞中的春天
宋人絕句鑒賞之九
七言律詩鑒賞
新手如何鑒定名表鑒賞
大換雅閣-詩文鑒賞方法【說「雄奇」】

TAG:詩歌 | 分類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