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走為上計,鴻門宴劉邦尿遁

【原典】  楚漢之際,項羽兵臨函谷關,聽說劉邦已先行一步攻破咸陽,並打算做關中王。項羽大怒,發令攻破函谷關,屯兵新豐鴻門;決定大饗士卒,第二天便發兵攻打劉邦。這時候,項羽有軍隊四十萬,劉邦只有十萬,項羽的謀士范增也極力鼓動項羽出擊。  殊不知,劉邦的謀士張良曾經救過項羽叔父項伯的命。項伯得知項羽第二天要進攻劉邦的消息後,連夜騎馬到劉邦的軍營里找到張良,要張良趕快離開。張良不願背叛劉邦,把項伯帶來的消息據實報告。劉邦大驚失色,連忙要求面見項伯,認作親家,希望項伯向項羽轉達自己不敢擅自稱王,正等待項王入關的意思。項伯答應了,並建議劉邦第二天一大早就親自到項王軍營主動謝罪求和。項伯又連夜趕回軍營在項羽面前為劉邦說好話。  第二天一大早,劉邦只帶了隨從百餘人到鴻門拜見項羽,賠禮道歉、表白心跡。項羽於是設宴款待劉邦。項伯、范增作陪,劉邦方面只有張良作陪。  酒過數巡,范增多次暗示項王動手幹掉劉邦,項王裝著未看見不理。范增於是起身出外喚來武士項莊,要他進營帳表演舞劍,乘機殺掉劉邦。可是,當項莊舞劍時,項伯也拔劍起舞,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劉邦,使項莊無法下手。  張良一看情勢危急,也連忙到軍營門口喚來樊噲。樊噲一聽情況緊急,便一手拿劍一手持盾沖入營帳、怒目而視項羽。項羽大驚,問是什麼人,張良回答說是劉邦的衛士。項羽於是賞酒一斗,樊噲一飲而盡。項羽又賞生豬腿一根,樊噲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劍切開便大吃起來。項王見他勇武,問能否再喝酒。樊噲回答說,「我死都不怕,難道還怕喝酒嗎?」接下去便義正辭嚴地陳述劉邦破秦的勞苦功高,譴責項羽不該聽人挑撥,誅殺有功之人。說得項羽啞口無言,請樊噲入座。  一會兒,劉邦起身上廁所,叫樊噲與他一起出去。  劉邦出去後對樊噲說,「現在情況很危急,想就這樣不辭而別,是不是不太合適呢?」樊噲回答說:「做大事顧不了細節,講大札顧不了小的地方。  現在人家是菜刀和砧板,我們是被宰割的魚和肉,還有什麼可告辭的呢?」  這時張良也出來了,劉邦於是留下張良送禮給項王和范增,自己丟下隨從,只與樊噲等四人抄小路悄悄回到自己的軍營。並對張良說:「從這裡走小路回去不過二十里,你估計我已回到軍營中後才進去向他們送禮致謝。」  就這樣,劉邦借上廁所之機而逃離鴻門宴。大難不死,緩過氣來才得以大敗項羽於垓下,自己做了漢朝的開國皇帝。  【新說】  多麼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泡尿啊!  假如那日劉邦不駕尿遁而匆匆逃離鴻門宴,中國歷史恐怕就會改寫一章了罷。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在敵強我弱,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一走以保全實力,另起爐灶或另圖東山再起,實在是明智之舉。  作為一種計謀,這種走當然不是五十步笑百步那種「棄甲曳兵而走」,而是主動退卻;不是怯懦,而是明智。  在歷史上,晉公子重耳走列國而成霸業,伍子胥一走而滅楚報父仇,關雲長千里走單騎,都是「走為上」的實例。  至於什麼時候走,走向問方,卻是費心思考決斷的事情。  因此,絕不可小視了「走」的智謀。  【典源】  走為上計:「三十六計」最後一計:「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語另見《南齊書·王敬則傳》:「敬則曰:  『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鴻門宴劉邦尿遁:事見《史記·項羽本紀》。
推薦閱讀:

主君被打得落荒而逃,部將卻節節勝利,這局怎麼解?劉邦有辦法
吳楚七國之亂——劉邦的絞刑架工程
劉邦誅殺功臣,竟然與自己的出身卑微有關,難以置信
【格格講壇】劉邦錯殺了曹無傷——話說嵌名詩之二十四
都說劉邦狠毒 他的兒子和孫子比他還毒

TAG:鴻門宴 | 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