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揭秘端午節:早先並非一個吉祥的節日

中新網北京6月2日電(上官雲) 一年一度端午佳節又至。在這一天,幾乎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要舉行一定的儀式進行慶祝,吃粽子更是成為必不可少的環節。著名民俗專家蕭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卻指出,端午節早先並非一個吉祥的節日,隨著民俗的演進才逐漸出現「先賢紀念」的主題,南北習俗亦有不同。起源:避瘟保健曾為最早節日主題端午節的起源跟夏至節氣有關。在傳統社會,端午並不是一個良辰吉日。蕭放解釋,夏至時節天氣濕熱,極易造成人們身體不適;蚊蟲叮咬也易於造成疾病流行。早在漢代,人們將這一時節看做「黑色時間」,五月五日成為惡日。人們為了驅邪避害會採取許多措施,「因此,避瘟保健成為最早的節日主題」。隨著歷史的演進,人們逐漸在端午節俗內涵中添加了新的元素:漢魏六朝時期出現「先賢紀念」的主題。蕭放說,當時端午節的人物紀念各地不同,如楚故地紀念屈原、吳地紀念伍子等,「其中屈原在後世影響最大,長江中游地區的『龍舟競渡』,傳說就是為了追悼他」。紀念屈原主題的出現是使端午節上升為民族重要節日的重大契機。蕭放解釋,這是因為屈原的忠貞品格在傳統社會有著重要影響,「當然,在傳統節日體系中,端午作為夏季節日,在民眾社會生活節奏中處於關鍵位置,也是端午節受到人們推重的原因」。端午節曾有節日「別名之最」的說法,有天中節、女兒節、詩人節等諸多名稱,它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民俗內涵最豐富的節日之一,體現了節日習俗重點的古今變化。蕭放解釋,這其中的一些名字來源於人們對端午節節俗性質的理解。端午雖然艷陽高照,但陰陽二氣在逆轉,陰氣開始上升,人們將端午節理解為助陰的節日。而詩人節等則與憑弔屈原有關,「具有追念先賢的重要歷史倫理意義的節俗內涵。」習俗:佩艾、採藥、避瘟、保健、祭神與憑弔屈原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端午節逐漸演化出一系列的民俗,囊括儀式、飲食等各個方面。據蕭放了解,端午節習俗主要包括佩艾採藥、避瘟保健,裹粽競渡、祭神與憑弔屈原,鬥草送扇、歸省探親等活動,具體在南北方又略有不同。或許正是因為端午節起先並非吉祥節日,人們會採取很多避忌的手段,比如飲菖蒲雄黃酒、「懸艾避瘟」。還會用艾草做成人形,懸於門戶之上「以禳毒氣」,清代江南民間將之稱為「健人」,其保健意義不言自明。同時,民間多用五色線系在小兒手腕上,男左女右,稱為「端午索」或「長壽線」。至於與端午節聯繫緊密的粽子則屬於南方民族傳統食物與祭品。梁朝《續齊諧記》明確記載,五月五日楚人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屈原,後因避蛟龍竊食,在竹筒上塞楝葉,並纏彩絲。後世改為菰葉包裹,有的地方在糯米中裹以一棵紅棗,象徵屈原愛國的赤膽忠心。娛樂性是節日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蕭放介紹,鬥草有兩種方式,一種唯互以草名對答,對不上為輸;一種比試草的韌性,以強健為勝。另外,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送扇節俗,唐代便已出現,並在當時成為風氣。宋明以後端午節親友之間除了饋贈粽子、香囊外,還以扇子為節禮。傳承:節日需真正回歸百姓生活到了現代,端午節的形態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在古代,人們將端午節視為家庭倫理、社會交往的重要機會,全面參與。當今由於文化環境的變化,人們的生活節奏與傳統社會已大不相同,端午節的地位也在逐漸「降低」,目前在鄉村社會或城市中有傳統意識的居民、有意識保護傳統的文化人仍重視它之外,端午節已成為一個平常的假日。真正傳承端午節的民俗文化內涵,關鍵或許便在於要讓全社會的人們真正認識到端午節在傳承民族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蕭放建議,首先可以大力恢復端午節衛生保健的傳統習俗,如清潔環境、個人身體保健;其次強調端午節團結社會的功能,可利用龍舟賽、詩會等集體性的協作與競技的方式,讓民眾得到一個生命意識激發與情感交流的機會;再次,倡導屈原等歷史先賢愛國愛鄉土的倫理精神,培植與弘揚當代公民的家國情懷,「我們可以通過上述途徑實現傳統節日在當代的復興與重建,過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民族節日是我們共同的期待。」蕭放分析道。不可否認,節日慶典在復興傳統節日、擴大公眾認知方面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蕭放表示,端午的傳承最根本仍然要靠廣大民眾,只有節日真正回歸百姓生活,節日文明才能傳承下去,「未來階段,我們利用現代媒介,在營造節日環境、傳播節日習俗與共享節日文化的理念上,作適當的社會服務工作就夠了。讓百姓成為節日的主角,讓過傳統節日成為現代中國人的一種文化享受與生活方式,傳統節日才能真正在現代社會紮根」。[責任編輯:楊海亮]
推薦閱讀:

專家教你做節油王 省油秘籍13招
請看一位署名漢語專家的學者如何批評李光耀學華語
行為證人、職務證據及專家證人辨析
專家揭秘風水墳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專家讀解《金瓶梅》

TAG:民俗 | 節日 | 端午節 | 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