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情緒管理教我們趨吉避凶
論語
陽貨篇
朋友,你是否在困惑:為何我沒有貴人提攜,卻被小人環繞?為何我諸事不利,如陷泥潭?
聖人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深陷困境往往因我們被情緒所左右。要想趨吉避凶、擺脫困境,須以聖賢為榜樣,以君子的好惡為我們的好惡。
讓我們靜下心來,排除外界的干擾,專心致志的讀下面的文章,吸收其中的智慧,並且享受這種樂趣。
今天,我們跟隨老師,學習《論語·陽貨篇第二十四章》:子貢曰:君子亦有惡(wù)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è)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jié)以為直者。
此章大意是:子貢問夫子:「君子也有厭惡的人嗎?」孔子說:「有,(我)厭惡宣揚別人之惡的人,厭惡處在下位毀謗上位的人,厭惡勇敢而無禮的人,厭惡果敢而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說:「賜,你也有厭惡的人嗎?」子貢說:「(我)厭惡把抄襲當有學問有智慧的人,厭惡把傲慢當勇敢的人,厭惡把揭發別人的隱私當直率的人。」子貢,姓端木,名賜,是孔門十哲之一,小孔子31歲。君子指稱孔子。孔子既是出世的聖人,又是入世的君子。從出世講,證得空性的聖人沒有好惡。但在入世上,孔子要有好惡來引領社會風氣。
孔子惡四種人「惡稱人之惡者」做人之道,應隱惡揚善。宣揚他人之惡,與隱惡揚善相反,所以孔子惡之。凡眼看到的他人之惡,有屬實,有不屬實,若不屬實,就是誹謗他人。即使別人的惡為真,如果到處宣揚,也不好:一是可能讓對方破罐破摔,斷了對方改過的機會;二者得罪對方,易惹來報復;三來過多宣揚惡,容易讓好人學壞。反之,隱惡揚善,可以善化惡;以善濟善,引領社會風氣;可以讓正法流通;可以讓自己趨吉避凶。
當然,對於他人之惡,並不是讓你做個好好先生。子曰:鄉愿,德之賊也。好好先生,也是孔子所惡的。對於他人的過錯,應該勸諫。不稱人之惡,反過來,能不能「好稱人之善」?稱人之善,要有智慧,如孔子那樣「如有所譽,必有所試」,稱讚人之前要考察對方的動機、心量、目的,不要被偽善的「鄉愿」之人蒙蔽。
「惡居下流而訕上者」訕是毀謗。居下訕上,就是下級毀謗上級。上級與我們站位不同,承擔的責任不同,眼界、心量不同。有時是我們誤以為上級錯了。以下謗上,會失去領導的信任,也會削弱團隊的凝聚力。如果上級確有過失,但只是小錯,無關大局,就不要揪著不放。若其過失影響團隊發展,應私下諫其改正,三諫不從,可以離去。勸諫要有藝術,真誠謙恭,理直氣和,「怡吾色,柔吾聲」。歷史長河中,有不少善於勸諫的名臣。
經典故事·太宗懷鷂(yào),魏徵巧諫唐太宗喜歡玩鳥,一天,他正在掌中賞玩漂亮的鷂鳥。這時名臣魏徵從遠處走來,太宗怕魏徵說他玩物喪志,急忙把鷂藏在懷裡。魏徵發覺,不說破此事,卻似閑談般向太宗講述古代帝王因驕奢淫逸而喪國辱身之事。魏徵沒完沒了地講,直到鷂鳥死在太宗懷裡。
「惡勇而無禮者」此處「勇」是指執行力很強,「無禮」是指不顧名分輩分。《論語·泰伯篇》,「子曰:勇而無禮則亂」。僭越本分,不請示不報告,擅自行動,其結果往往是「小勇小亂,中勇中亂,大勇大亂」。歷史上勇而無禮招致惡果的事例不勝枚舉。經典故事·關公激怒孫權失荊州孫權想娶關羽的女兒做兒媳。關羽當著使者的面說:虎女焉能嫁犬子!結果,特愛面子的孫權自然是氣得不行。兩家鬧翻,孫權派呂蒙抄了關公的後路,奪了荊州,殺了關羽,並由此引發吳蜀大戰。可見,有禮是多麼重要。有禮之人有時勇,有時不勇。不該勇時就別蠻幹。比如孔子最愛的學生顏回,在厄於陳蔡時,沒有用武力蠻幹,而是保全自己,為的是自己身上傳承的天命。
「惡果敢而窒者」窒,窒塞,不通事理,往往敗事,而又損人,所以可惡。必得有見地有能力的人才能行事果敢,否則就如俗話所說,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在自己經驗閱歷不足,人情世故不通時,要多向智者請教。要做個果敢而不窒的人。東晉名士、名臣謝安就是果敢而不窒者。經典故事·淝水之戰淝水之戰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公元383年8月,前秦皇帝苻(fú)堅親率百萬大軍侵略東晉國土。在淝水河畔,東晉謝安任總指揮,閑庭信步間,以八萬兵力完勝前秦百萬大軍。勝利不是偶然的,它來自謝安的定力,和他的定力帶給軍中的信心。這種信心並不是盲目的,因為當初的民心站在自己一方,而且己方有天險可守,手下又有自己的侄子謝玄等可堪大用的將軍,加之謝安早就籌謀有方。
以上是孔子的四惡,接下來講講子貢的三惡。
「惡徼以為知者」
知,同「智」。漢儒孔安國註:徼作抄字講。抄襲他人之意,以為己有。抄襲別人的智慧以為己有,拾人牙慧。抄襲者一方,不尊重別人成果,不懂請教他人,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別人改了觀點他還渾然不知,最可怕的,是斷了自己的慧命,與正法絕緣。對於被抄襲者,會不願再分享自己的智慧。而對社會來講,是敗壞風氣,也不利於民族的創新思維。清儒劉寶楠、劉恭冕父子的《論語正義》中認為,徼作絞,「絞急以為智」,急迫之時自炫其能,以為有智。這是行險以僥倖,能成功一次,第二第三次往往就行不通了,一旦被人覷(qù)破,就一文不值。我們不能抱僥倖心理,而要通過聞思修來獲智,如孔子弟子顏回、子貢那樣內斂、內化孔子的道。
「惡不孫以為勇者」孫同「遜」,憎惡那種以不謙遜為勇的人。論語中提到的魯國季孫大夫家臣陽貨,就是這樣的狂傲之徒,在路上對孔子一頓狂批,想讓孔子為己所用。孔子順辭免害,然終不願被陽貨這樣的小人所用。
經典故事·荊軻刺秦武士秦武陽也是「不孫以為勇的人」。秦武陽12歲殺人,人以為他是勇士,因此被選中配合荊軻刺秦王。但在秦王嬴政面前,秦武陽卻被嚇得戰慄發抖,讓秦王瞧出端倪,做出防備,荊軻功敗垂成。「惡訐以為直者」東漢經學家包咸註:「訐謂攻發人之陰私。」揭發宣揚他人隱私者,刻薄寡恩,破壞人倫,敗壞社會風氣。經典故事·孔子這樣審「父子爭訟」現在風氣不好,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甚至對簿公堂者時有之。媒體推波助瀾,特別喜歡報道這類家庭紛爭。這種行為被賢人子貢所惡,更被聖人孔子所惡。孔子任魯國司寇(最高院院長)時,有父子爭訟,孔子將父子拘押,三月不審。父子反省,發誓終生不訟,孔子下令釋放。以上七惡,並不是孔子和子貢隨意想到的,它們對應的是儒家三達德智、仁、勇。孔子的「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子貢的「惡訐以為直者」講君子要修養仁心。孔子的「惡勇而無禮者」,子貢的「惡不孫以為勇者」,講什麼是真正的勇。孔子的「惡果敢而窒者」,和子貢的「惡徼以為知者」是君子要有智慧,要通達、內斂。
學而思
結語
凡人皆有好惡,但因「凡情未滌,正眼未開」,好惡常與聖人相反,誤認老好人或偽善之徒為善,親小人,遠君子,給自己帶來禍患。我們當以孔子師徒的七惡為修身之鑒,與聖賢同是非,方能趨吉避凶,改變自己的命運;讓好人出頭,讓正法流通,改變團隊、國家、民族的命運。
推薦閱讀:
※《伯德小姐》:我們都曾試圖讓母親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
※大動作,我們又有大動作
※如果我們不是異地戀
※不要揮霍我們的憤怒
※我去創造地球了。45億年後,我們再見!▏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