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籤選人才」是個好辦法

據山東《齊魯晚報》2011年7月6日A08版《德城區衛生局抽籤選「人才」》報道之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山東德州市德城區委區政府對本區衛生局用抽籤的辦法選拔人才,十分不滿,德城區委區政府調查認為,此種「簡單化」辦法十分不妥,責令衛生部門立即停止此種抽調方式,將在組織人事部門的監督之下,重新進行人員選擇。德城區委區政府認為,衛生部門在這項工作上採取的方式方法簡單,責任意識不強,把關不嚴,對衛生部門作出嚴厲批評。責令衛生部門舉一反三,認真吸取教訓,在今後的工作中,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報道中,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上級要求當天下午確定8名人員上報。因為文件對劃轉人員資格要求比較寬泛,德城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共有48人具備資格。該單位領導班子經商定後又設立了四個條件:工作表現優秀、具有衛生監督執法證、具有食品衛生監督專業職稱、在德州市創衛一線工作過。用這四個條件,排除了22人。剩下的26人在對此事沒有異議並簽寫申請書的情況下進行了抽籤。看了這個報道之後,我不但不感覺德城區衛生局的做法有什麼不妥,反而認為這是一種比較有實踐智慧,比較公平、公正的做法。因為,所選拔的所謂人才不過是去一個小小的衛生監督所,而且上面規定的人才標準又是那麼寬泛,那麼急,且操作十分不便,因此,用這個辦法還是比較公平的,至少可以避免暗箱操作與行賄受賂。為什麼一個區的衛生局,小小的衛生監督所那麼多人為之趨之若鶩?是因為,衛生系統里,最有實權的就是這個小小的衛生監督所了。這是決定鄉鎮醫院,特別是當地私人門診生死存亡的權力部門。在中國,有權力的地方,就有油水,不爭是不行的。在中國這樣的人情社會,人脈關係錯綜複雜,我能夠理解山東德州市德城區衛生局長的壓力與苦衷。因為,這樣的人事安排,肯定說情者不斷,親戚朋友且不說,領導的條子也是滿天飛,大家心思活絡,各顯神通。衛生局長為了怕在這件事上有行賄受賂的嫌疑,也為了避免得罪有來頭的人,採用了中國人用人之道的古老辦法。在人治社會與治人社會,不能夠用選舉的辦法的時候,抽籤實在是一種不錯的辦法。中國自古人才選拔難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從數千年前的屈原投江事件,寫下牢騷滿的《離騷》開始,一直到近千年之後的唐朝的韓愈的《馬說》中開篇即言: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再到千年之後的清末詩人龔自珍在詩中所說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中間的線索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人才是靠伯樂來相的,而伯樂是不靠譜的。因此,人才是不可能不拘一格而降的。中國人雖然發明了相對比較公平的科舉考試製度來作選拔人才資格的方式,但是,科舉制度不能夠選拔到真正頂用的人。所學所考與所任官員的能力素質,嚴重脫節。學的考的是聖人之言,仁義道德,用的卻是經世致用之道。農林水利,審判斷案,官場博弈,要的卻是別的能力。就權力所帶來的利益大小來看,使得幫派體系林立,黨錮之爭慘烈,真到用人的時候,還是靠人情,靠行賄受賂。說情者眾,行賄者多,怎麼辦?這個可是中國的千年難題。魏晉南北朝時期之前,中國人選拔人才的方法是所謂的「舉孝廉」,舉的結果就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平民百姓子弟的晉陞機會幾乎等於零。一個社會嚴重滯脹了。由此所引起的社會矛盾激化,農民造反暴力事件,此起彼伏。所以,為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中國官僚集團後來就發明了論資排輩,特別是抽籤選定的方法。比如,據史料記載,早在北魏時期為了解決官職少、應選者多的矛盾,吏部尚書崔亮奏請採用「停年格」制,即凡有空缺職位,不問賢愚,擇停解年月日久的優先敘用。這就是所謂「停年格」。至此,論資排輩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官員選拔的歷史舞台。崔亮提出論資排輩的選官方法,是囿於當時武人亂政的情勢不得已而為之。崔亮當組織部長(吏部尚書)時,太后下令選拔武官在中央和地方的政府中任職。但是職位少,應選的人太多。於是崔亮上奏,建議完全根據年頭任用官員。年頭不夠,即使這個職位需要這個人,也不能任命他。庸才下品,只要熬夠年頭就可以提拔任用。於是,那些長年在低層的官員全都稱讚崔亮賢明。崔亮的外甥,最高監察署軍事參議官(司空諮議)劉景安,對舅舅的做法很不滿,就寫了封信規勸崔亮,大意是說:古往今來,選用官員一直由各級政府推薦,雖然不能盡善盡美,十分人才也收了六七分。而現在朝廷選拔官員的方式有很多問題,選拔標準片面,途徑狹窄,淘汰不精,舅舅現在負責此事,應該改弦更張,怎麼反而搞起了論資排輩呢?這樣一來,天下之士誰還再去克己苦修、注重名節呢?崔亮寫信回答說:你講的道理很深刻,我僥倖當了吏部尚書,經常考慮要選賢任能,報答明主的恩情,這是我的本意。而論資排輩,實在有其緣故。過去天下眾多的賢人共同選拔人才,你還說十個人才中只有六七個被任用。今日所有選拔的任務專歸吏部尚書,以一人的鏡子照察天下,了解天下人物,這與以管窺天有什麼區別呢?如今在戰爭中立下功勛的人甚多,又有羽林軍入選,武夫得勢,卻不識字,更不會謀劃,只懂得舉著弓弩衝鋒,追隨蹤跡抓人。這樣的人怎麼能治理好天下?再說武人太多,而官員的名額太少,即使讓十人共享一個官職,官職也不夠用,更何況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官職,這怎麼能不引起怨恨呢?我與上司當面爭執,說不宜使武人擔任實際職務,請求賜給他們爵位,多發他們俸祿,但是上司不接受。所以才用了這個權宜之策,用年頭限制一下。從崔亮回信的意思來考察當時的形勢,可見,羽林之變並不是他姑息的,武人封官也不是他濫給的,論資排輩來選官也是不得已的。崔亮的辦法是一種被迫無奈的讓步。而耐人尋味的卻是,崔亮的繼任者們因為這一方法「利其便己」,就「踵而行之」。於是,「自是賢愚同貫,涇渭無別」了!這樣一個權宜之計,為什麼又會被後世沿用下來呢?後世的主管者上邊並沒有那些立下武功的人壓著,下邊也沒有鼓噪的叛黨逼著,究竟顧忌的是什麼,還要用這論資排輩的辦法來選官呢?答案恐怕就在「利其便己」四個字中。到了明代,選官制度比之論資排輩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據史料記載,明代選官起初用過抓鬮的方式,後來吏部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事的司長(文選員外郎)倪斯蕙提出了抽籤的辦法。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孫丕揚出任吏部尚書,把倪斯蕙提出的「掣籤法」進一步完善並正式實行開來。明朝的官員選任方式從此一變,無論賢愚清濁,一概都要憑手氣抽籤上崗了。更有意思的是,這竟得到了當時朝野上下的交口稱頌!連宮中的權宦們也認為這樣做是最公平的(「一時宮中相傳以為至公,下逮閭巷翕然稱誦」)。一個近乎荒唐的做法為什麼在當時得到這樣的評價?孫丕揚為什麼要把皇上託付給自己的選賢任能的重大職責,轉交給一堆竹籤?(http://www.hebdx.com/tabid/63/InfoID/1619/Default.aspx丁萬明 趙晉華《從論資排輩到抽籤選官——淺析中國古代選官博弈的制度流弊》)在人治社會,必然要發展到治人社會。人際關係特別錯綜複雜,科舉考試除了「讓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以造就奴才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籠絡人心,給讀書人以比較公正的出路。但是科舉考試只解決了部分用人的資格問題,而且這種資格與實際職務所需要的能力與素質還是嚴重脫節的。在真正任用的時候,還是要依靠權貴,特別是吏部尚書這樣職務的人。掌握用人大權的吏部尚書要想不腐敗都不可能。即使是清廉罷,天下如此之大,僅憑居廟堂之高的吏部尚書一人之視野,怎麼可能不看走眼?就像崔亮所說的那樣:「以一人的鏡子照察天下,了解天下人物,這與以管窺天有什麼區別呢?」從論資排輩,到抽籤選人,應該說是中國體制中最為無奈,同時也是最為公平公正的制度。在這裡所選拔出來的人,賢愚莫問,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但是畢竟按照概率而論,賢愚、泥沙、魚龍、玉石應該是各佔一半,畢竟還能夠保住一半左右的優秀人才有出來做事的機會。舍此法則中國的體制完全是一種逆淘汰機制。名義上是選賢任能,幹部要「四化」,實際上則是任人唯親,任人唯錢,任人唯權。在西方,早在古希臘時期,他們就用民主投票選舉的方法,選舉出十個執政官,十個執政官中,又有一個是首席執政官,三年選舉更改一次,這是他們的政治體制的傳統。在選舉之前,要求候選人參加競選演說,讓選民了解他的施政思想。行政與司法分開,司法獨立審判,那時雖然在司法程序方面不夠完善,但是,已經具備了用選舉的辦法解決用人問題。選舉的辦法最能解決崔亮所說的「以一人的鏡子照察天下,了解天下人物,這與以管窺天有什麼區別」的用人難題。因為,正如俗話所說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民眾在專業性的學術技術問題上也許是外行,但是,在涉及常識常理及自己的利益問題上,還是比較清楚的。選舉不完全在於能否選拔出賢人,而是選舉制度對於無能官員與腐敗官員都有一個監督,是遏制腐敗漫延的良方。這幾年,負責考察任用幹部的組織部——相當於中國古代時的吏部,腐敗越來越嚴重,買官賣官現象越來越嚴重,應該說中國至今沒有跳出歷史文化的宿命。所以,今天古老的抽籤選官辦法又死灰復燃,不能說不是一種悲劇。
推薦閱讀:

亞洲杯抽籤結果:中國與韓國、吉爾吉斯、菲律賓同組

TAG:人才 | 辦法 | 抽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