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一些資料

形意拳中的五行拳,是以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為其創拳之理,以技擊中進攻與防守的動作為其創拳之法,以人體外在筋骨變化與內在臟腑功能的對應關係為其創拳之義,從而形成了劈、崩、鑽、炮、橫的五行拳。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母拳」,形意拳套路中千姿百態、複雜多變的眾多拳式動作,都是由五行拳衍生而來的。例如:十二形拳中的虎形拳,就是由五行拳中的劈拳演化而成的。因此說,只有勤學苦練,夯實五行拳這塊基石,才能規範地掌握好形意拳體系中拳式動作的演練技術。      一、其形似斧的劈拳      劈拳,在五行學說中屬金。在演練中,下肢的墊步、進步、跟步,要做到「邁步如行犁,落步如生根」。上肢的劈拳(掌)動作,要遵循著「起鑽落翻」的操做要領,上肢的動作軌跡,要在人體軀幹中線前構成一個立圓,無論是出手,還是回手,都應走弧線。從而做到「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出手回平緊隨身」,使拳式的動作緊湊,攻防嚴謹,無懈可擊。這裡的劈拳。與長拳中力劈華山勢的垂直下劈不同,它是把沉肩墜肘的渾厚之力貫注到手上,爾後,向身體的前下方(正前偏下45°)發出「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的有力一擊。劈拳的運動過程是小臂先外旋屈肘,沿胸前軀幹的中線上鑽(這就好比是彈簧被擠壓收縮蓄力的過程)至嘴前,爾後,小臂內旋伸肘向前伸臂劈擊(這好比是彈簧被放開伸展發力的過程)。在劈拳的演練過程中,因為沉肩墜肘,前臂微屈,所以易犯弓背貓腰的錯誤動作,應保持身法中正,達到脊直頸豎、目光平視的姿態,這樣既有利於身體的健康鍛煉,又有利於拳式攻防動作的變化。另外,下肢進步、跟步所產生的勁力,要與轉腰送肩以及上肢劈拳的勁力連成一體,這樣才能發出強大無比的整勁。從宏觀整體的武學理念講,在五行學說中,屬金的劈拳與屬金的肺臟具有內外相應的關係。因此說,經常演練劈拳的拳式動作,能夠刺激肺經,使肺臟的吐故納新等生理功能得以加強,鼻子通氣無滯、嗅覺靈敏(肺開竅於鼻),從而使人體的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二、其形似箭的崩拳      崩拳,在五行學說中屬木。在演練的過程中,不要誤把崩拳練成「直拳」。其實,崩拳的軌跡是外直而內圓的,應細心體會到這微小的變化。在出拳時,一邊下壓,一邊前進,從而使交替出拳的兩臂產生強大的「銼勁」(遇到格擋可繼續進擊),這樣,就構成了攻中有防的拳式動作。崩拳打完,把拳收回小腹前的過程中,要走弧形,使連環出擊的雙拳,在人體軀幹的中線前構成一正立圓的軌跡。崩拳的身法要注意,在做順步崩拳時,身軀要保持側身向前的姿態。拳要沿著胸腹前的中線向前打出:在做拗步崩拳時,要轉腰斂胯擰身,做到側而不歪的身型,從而確保了人體重心的穩固和拳式動作的協調配合。崩拳的勁力要領是,前腳向前進步要遠,後腳要用力蹬地後再向前緊跟半步,要把下肢步法所產生的勁力傳送到腰脊肩背之中,繼而通過肘臂發出「其形似箭,有射物之意」的剛猛之勁。崩拳的步法,是一股勢不可擋向前的衝勁;崩拳的拳法,是一股筆直向前的穿透力。在實戰中,要充分體現出「腳踏中門奪地位,就是神仙電難防」的直攻快速特點。從宏觀整體的武學理念講,在五行學說中,屬木的崩拳與屬木的肝臟具有內外相應的關係。因此說,經常演練崩拳的拳式動作。能夠刺激肝經,使肝藏血等生理功能得以加強,繼而使目光敏銳、炯炯有神(肝開竅於目),從而使拳式動作的演練得到畫龍點睛的奇效,通過咄咄逼人的眼神,更表現出演練者內在精神氣質的鋒芒。      三、其形似電的鑽拳      鑽拳,在五行學說中屬水。在演練的過程中,前腳墊步時要適度外撇,以利後腳向前進步時下盤的穩固,後腳的跟步要與鑽拳的動作一氣呵成,不可有剎那的脫節,以確保拳式動作的協調完美和勁力的充沛完整。要注意,莫把鑽拳做成「通天炮」 (上鉤拳),雖然它們的動作軌跡都是弧線,但是,「通天炮」是向里畫弧,而鑽拳是向外畫弧,這微小的動作區別,不僅會影響拳式的形像美,而關鍵是會破壞拳式勁力的蓄髮轉換。拳在上鑽和下扣的過程中,其動作軌跡,要在胸腹的中線前形成一個斜的(左或右)立圓,使拳式的進攻無破綻,防守無漏洞,使其構成嚴謹無誤的姿態。鑽拳的勁力要領是,兩手要一手上鑽前頂,另一手下翻扣壓向後帶,兩臂之肘要貼肋而行,兩臂一上一下同時操作,從而形成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對力偶,這樣演練,不但拳式攻防兼備,而且拳式還能發出「其形似電,迅雷不及掩耳」的爆發力,再加上墊步、進步、跟步的協調配合,就能使拳式的勁力更加飽滿。從宏觀整體的武學理念講,在五行學說中,屬水的鑽拳與屬水的腎臟具有內外相應的關係。因此說,經常演練鑽拳的拳式動作,能夠刺激腎經,使腎臟主骨生髓等生理功能得以加強。繼而,骨髓充盈,筋骨強悍,使拳式動作的外形,出手如電,落步生根,剛勁有力,渾然一體。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塑造了人體運動的形體藝術美。 四、其形似炮的炮拳      炮拳,在五行學說中屬火。在演練的過程中,其步法要輪換向身體左右兩側斜向進步,墊步、進步、提步、跟步要連貫自然;其身法在炮拳定勢時,要保持轉腰側身斜朝著正前方(左前方或右前方)的拗步姿態,要注意維持好身體重心的平衡:其拳法在演練時,前沖之拳要做到塌腕拳面前傾,上架之拳易犯翻肘聳肩的錯誤,在動態中應保持沉肩墜肘的正確姿態。在炮拳的演練過程中,兩拳在收回時,兩臂屈肘下沉,手腕同時都外旋(拳心向上),兩拳要沿弧形的軌跡回收至腰部兩側,千萬不要做成直線收回的錯誤動作。炮拳的勁力要領是,在行拳中要把前腳進步和後腳跟步所產生的合力傳遞於腰脊之中,通過身法的「擰勁」作用,繼而使勁力上傳於肩臂之中。前沖之拳要保持沉肩墜肘的練舉規矩,這樣打拳發勁才有後勁,可防止他人在搏擊中「借力打力」 (如順手牽羊);上架之拳,在由胸部向面前(小臂內旋)動作時,拳要含有「鑽勁」,肘要含有「裹勁」,當小臂繼續上行向額角外架時(小臂內旋)的過程中,要含有「滾勁」,這個勁,它不與彼方招式之勁相互直撞,而是通過螺旋滾動的勁力化解掉了彼方的進攻,這可以有效地起到卸下彼力以保護自己的作用。從宏觀整體的武學理念講,在五行學說中,屬火的炮拳與屬火的心臟具有內外相應的關係。因此說,經常練習炮拳的拳式動作,能夠刺激心經,使心主血脈等生理功能得以加強,繼而使人體的氣血旺盛,面色紅潤,榮光煥發。      五、其形似彈的橫拳      橫拳,在五行學說中屬土。橫拳,其步法要沿波浪形的曲線行進,後腳要經過前腳的踝關節後向斜前方(左前方或右前方)弧線進步,切不可直線進步;其身法,要在側身擰腰中保持中正穩定的拳架;其拳法.無論是出拳,還是收拳,兩拳的動作軌跡要走弧形,後拳向前鑽出走半個立圓,的拳回扣走半個立圓,從而在身前中線構成一個連環不斷向里旋轉的立圓圖形。在整個橫拳的動作演練過程中。上、中、下三盤的動作要協調一致,使上盤端正,中盤挺拔,下盤穩固,使拳式的動作架勢攻防嚴謹。橫拳的勁法要領是,前手之拳內旋下扣回帶的過程中要含有「擰勁」,後手之拳沿前手肘下向前打出的過程中,其拳外旋,不但要含有向前像錐子一樣的「鑽勁」。而且還要暗含(外形動作不明顯)著向身體外側橫向(水平方向)的「撥勁」。兩臂之勁前後呼應,要構成發力方向相反、相互制約、互相促進的一對平衡勁。兩臂協調用勁,要一氣呵成,就像擰繩一樣,再加上身法所產生的腰勁和步法所產生的腿勁。聚周身之勁為一體,發出「其形似彈,有穿物之意」的剛烈之勁。從宏觀整體的武學理念講,在五行學說中,屬土的橫拳與屬土的脾臟具有內外相應的關係。因此說,經常演練橫拳的拳式動作,能夠刺激脾經,使脾主運化水谷精微等生理功能得以加強,繼而使人體所需的營養供給更加充足,從而血充、肉豐、筋強、骨堅,使拳架威武強悍、剛健有力。 形意五行拳與五行學說的關係      形意五行拳相生相剋的內容是:劈拳生鑽拳(金生水)克崩拳(金克木),鑽拳生崩拳(水生木)克炮拳(水克火),崩拳生炮拳(木生火)克橫拳(木克土),炮拳生橫拳(火生土)克劈拳(火克金),橫拳生劈拳(土生金)克鑽拳(土克水)。形意五行拳的相生相剋,是借用五行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對立統—的辯證學理論來闡釋拳式攻防動作的實際演練,其實,五行生剋之理,只是說明拳法變化的工具,我們不能把拳法的實戰運用局限於它,那樣就誤讀了拳理,束縛住了拳技的發揮。 五行拳簡潔、明快、直接、有效,其作為有形有意的訓練,是習者從有法到無法的重要階段,迅速掌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攻防技法,在實戰中自由發揮。作為搏擊入門,五行拳的單式及組合就足以制敵,但五行拳的修鍊不只是在招法的施用上,重點是在練功找勁上。五行拳不是練拳.而在練五種不同的勁,所以每一種拳的轉身姿勢都不同,轉身姿勢是為了勁而設立的,多練練轉身,對領悟勁有幫助。   形意五行的打法千變萬化,並不只是一成不變的單式,五行拳所練是身、步、勁、心法,各行有側重。修鍊順序為,劈拳乃入門必練是找勁必由之路,崩拳是培育混元整束之勁的最好方法,鑽拳,炮拳是崩拳的不同形式的表現。而最後以橫拳合一,練好了可以將五種勁合而為一,而不必轉練所謂五行合一的功夫,所以橫拳最難練。在這五拳中身法,步法是修鍊的第一階段,勁法是修鍊的第二階段,心法是第三階段。其中的第二階段最難練,真正練好了除了要在橫拳中達到五行合一,還要再從劈拳練起,是五行拳拳拳合一才能轉心法的修鍊。五行拳的勁在於身法,比如崩拳就是胯勁,就是練過招中基本的進攻方向的進攻與守,另外通過發聲與呼吸、意感來鍛練身體,達到力量的積畜培養與發送。氣練好了,力量練好了,出招用招,都是隨機的。就不拘泥於形式了。五行拳差別的不只是拳的姿勢,這裡面藏有身法,看看劈拳和橫拳的身法是否一樣,五行拳各式身法都不一樣,拳法好練,而身法不好練。身法練不好,就沒有工夫。五行拳不是練招的是練勁的,先要把拳練好了才行,如果拳都沒練好,練的不整,身上不合,那練拳練的就不是形意拳。劈、崩、炮三拳打出來的是整勁。但鑽、橫兩拳則獨具特色,只能打出架式和整勁,才能感覺舒暢自然,沒有辦法不打出整體勁力,只用手臂局部發力,自己都感覺不順暢,發不出勁。真正的形意離不開鑽、橫兩拳,練勁、找勁、防禦、保持間架,都能從這兩拳中體會到。五行拳練的是內勁。絕不是死的招數,例如崩拳可以向上下左右變化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根本。有一位就會一個三體式和五行拳,別的套路都不會,但是把拳里東西練到了身上,一般人根本動不了他,和人交手,也沒什麼招式,一接上手對方就出去了。五行拳的練習均當磨著小臂而出拳,即前手壓後手,後手磨著前手而出也。把五種拳法都教全了,練上一段時間體會。如果有感覺,就集中在一個拳架上往深里教,能一通方能百通。 打自己最熟悉的拳式時,比如劈拳。把手背起來。松下肩背和腋下,然後再打,看看還有沒有平時的勁力,有什麼變化。 同樣的五行拳,迷迷糊糊練一千遍不如仔仔細細地練十遍。不要貪多貪快,不要怕枯燥,多問多想多練多試。真正練好五行拳,實戰會非常有信心。   五行拳是求規矩的東西,但不要在這裡面求發力,保證動起來規矩都不丟,如果在這裡面求發力,必然失去很多東西,規矩有了勁力自然存在。有勁後單操訓練五行,可以使勁力松沉,內氣充實,人就好比一個米袋,要想把米灌滿,就必須從底上開始,慢慢的灌到袋口,練五行也一樣,先要把勁練沉,從腳部由下到上慢慢的練得充實,直至灌到雙手既頭部。     鑽拳有「出手輕快」、虎形腳步落地無聲的體認。練拳時有時會忘記拳招,全憑身體動的現象。「力不空出,意不空回」,「不空出」,要把氣含住,「回」——回丹田。「虎步無聲,龍行不測。」進步求遠的同時,腳步落地無聲,才可實現「出手輕快」,如虎形的進步。炮拳的勁力主要是擰、裹,腰要擰,兩臂要擰,要並膝,全身都在擰裹之中,就象蟒蛇的身體一樣,全身蹭滿勁。橫拳打出了掙勁。兩拳都加上膀打,勁會更整一些。   劈拳起式鑽拳,這個鑽形似鑽拳而實際上走的是橫勁,強調瞬間的擰轉爆發,最後小指翻天。接著用拳頭劈出。崩拳要求前拳打出須具有支撐八面之勁,後拳回帶為破橫拳之動作。腳下所走之勁為所獨有的趟步,故崩拳威力驚人。崩拳回身動作起勢為狸貓倒上樹,落勢為狸貓撲鼠,起勢是截腿之勁,落勢是踩踏之勁。橫拳並非橫撥之勁,而是由丹田貫勁於肩臂,再由肘及拳抖銼翻擰而出。   有內勁後,方練鑽拳,驟覺丹田轉動,腹內一股強大力量驅動身體時而往前,時而撤後,時而躍起,時而旋轉。一霎間腳涌風雲,飄飄渺渺。迨至半步崩拳,左腳竟如脫弦之箭,蹲著身體往返近百公尺不喘不累。及到炮拳橫拳,已身不由己,拳隨意發,勢似驚雷閃電,飄忽迅猛,全不費勁。 劈 拳   劈拳如斧之劈也,練時眼看平,或看前手,頭向上頂,胸任開展,小腹鼓氣,臀向前挺,兩膝稍屈,而兩胯相夾甚緊,足隨手前推前進,其前進之形如箭,蓋其進也直而速,及其著地,則如箭之中物,足趾緊扣住地,步之大小,隨身之長短,前腿雖有前進意,而亦含後扣意,在後之腿雖屹立不前,而頗有前催意,前後相夾,收回手時,收法在用力拳屈各指如拉重物然,收至心口,掌復變為拳矣,於是更自心口發,出須留意者,凡後拉而變掌為拳時,其掌皆含有下壓之力,凡拳前伸時,皆含上挑之力,蓋以其掌在前所止之處,較心口稍高也,進大步時後足即上墊,使兩足距離有定,以免不穩,凡隨拳而出之步,皆屬墊步。在劈拳內手足皆相隨而為一。   劈拳打的是整體力,全身一體,一動無不動,發力也是全身整勁,沒有局部用力。先一動左手的一鑽,鑽前先有個身體略回縮,再展前鑽,力是由這一展發出來的,不是單純的手臂動作。後手的劈也是腰脊一抖,加上前後手互爭的力劈下的。劈時腰臀有個向下一坐的小動作,這一坐,身體整體一沉,劈力就沉實異常,等於是用整個身體去劈。全身一致地向前進擊。劈拳向前的力全是身體前移帶來的,手上只有一個向下的劈勁,加上身體的移動才表現出手的運動是一個弧形軌跡。   劈拳起鑽落翻比較鮮明,雙臂翻轉,劈敵之力由三節勁經臂旋劈出,腕掌翻轉(勁在旋,形在翻)180度而出。其軌跡為一弧度很小的拋物線,這樣劈出去的力迅速而有透勁。練習劈拳時發出去的勁透出掌指的方向前微下方才正確。如偏向下方則勢不穩力不連,殺傷力小且易被敵牽帶;如偏向上方則力浮且易被敵乘隙而入;直對前方則無劈意。小指翻天,前手鑽出的拳要力鑽邊由內向外螺旋,要旋到小指一側向上,即旋到拳心不是平向上而是斜向外向上。只有小指翻天了,才說明肘充分地墜了,里裹了,才是形意的擰裹勁兒。肘外張是無法小指翻天的。後手劈的時候要邊劈邊向內螺旋,也是不離螺旋勁。但內旋時肘不可外張,要保持「墜」。肘墜,首先是自身防護好,看住兩肋,再者是保證發力是由腰由脊而入的三催整勁,還有是樁架不散。 練劈拳出手時不太用力,但是回收時有意將手指往裡卷緊握拳。這種練法既能養精神又比較長勁力。練劈拳時,有時在狀態,就能感覺到,在落胯的瞬間,後背一緊,而雙手靠慣性一伸,一按,感覺不錯。回想起來,還有一個勁不能丟,就是後背向後靠的勁,挺項的勁,背後靠,項自堅。   孫老先生教劈拳從柔勁起。初學者可以剛勁為主,柔勁為輔的練習劈拳,就是平時打剛勁,有時走走柔勁,更容易掌握劈拳的撕勁和整勁,練習者可體驗一下,會有幫助。氣少力多,即是剛勁,氣多力少,即是柔勁。初練劈拳只要求身體束展,兩手起落畫圈立園,勁力順達舒暢,步法穩健,不求快,切忌拙氣拙力,千萬別用勁,循序漸進。劈拳初練為了練整勁,是不跟步的,但整勁有了後,就可以練跟步的,前面的練法為體、後面的練法為用。 劈拳的練法是劈拳如推山,身上由後向前,一分一分的緩緩而推,推得越吃力越好,如此能長功夫,而劈拳的打法是劈拳如掄斧,山民掄斧子劈柴,跟掄鞭子一樣,要個脆勁,否則斧子就只能砍進木頭裡,無法一下劈成兩半。劈拳的重要在於後手,拳經叫:「如同撕綿」,其勁路就是指此。開始時一個劈拳要練上一年,不是練姿勢練打法練發力。劈拳就是練息呼吸的氣。開始練劈拳,要找個開闊地帶,猶如人登上高山,視野一開,會禁不住地長呼一口氣。在開闊地帶,氣息容易放開。劈拳的姿勢是手的一探一回,猶如人的一呼一吸。一趟四五百米地打下去,氣息越來越綿長,越來越深遠,精力便充沛了。手部動作激發了全身,漸漸感到氣息鼓盪,全身毛孔開合。練拳的人要學會體呼吸。體呼吸的妙處在打劈拳時可以體會到。而且人一上了歲數,身體會虧空,就要通過練息將氣補足。氣息充沛,這是習武的基礎。所以形意先練劈拳。劈拳中本就含有鑽拳的姿勢,練好劈拳接著練鑽拳較容易,正是金生水。而再學一個全新的拳架,如崩拳就較困難。練劈拳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覺得身上皮膚增厚,像大象皮似的,而且覺得手指粗得象胡蘿蔔,兩個手心像有兩個小旋渦,十根手指自發地緊緊握起,不願意打開,這都是錯覺,因為身上的氣充足了,情緒也變得活躍,忙了這個忙那個,小孩一樣幹什麼都要興緻盎然。這是一個必經的階段,發現自己變成這樣,就說明功夫已上路。此時就不必再到開闊地去練拳。練好劈拳,自發性就會打虎形。   劈拳似斧,打的是一個俯衝勁,練習瞬間收力,收得快,發出去就更快了。不但要劈出去,還要抓回來,因為有個迴旋勁,一去不回頭的拳打不了人。劈拳收前腳和前手回抓上翻,上半步,成雞形步,後手前移,順於前臂後內側,呈鑽拳狀。此為蓄勁過程,然後邁懸空的那支腳,上步,前手撤回下翻,同時後手前伸下翻。側身,後腳墊步,呈三體式。從開始到蓄勁,速度由慢變快,注意松跨,松肩,用身體打人,手上動作不要太多。主要是個墜勁,撞勁。在落胯的瞬間,後背一緊,而雙手靠慣性一伸一按,後背向後靠的勁,挺項的勁,背後靠,項自堅。開始還是不要使勁,因為開始身體各部分還不協調,亂髮勁,會導致氣血不暢。先把動作練準確練順了再加勁。然後再一點勁也不使,自然之力也就出來了。發勁前要裹,發勁時要翻,手腳齊到,頭要頂,舌要頂,手要頂,牙要扣,手要扣,膝要扣,還要六合,把樁功練好,多練活步。劈拳就是一起一伏,用軀幹打劈拳就是熊鷹合形。不但要用軀幹,還要用軀幹裡面打劈拳。要練功,不要練拳。形意劈拳以掌為用,以鑽為軸。   劈拳之前,先以鑽拳誘敵,隨即可變劈掌劈擊敵之面頸頭項等部。貴在整,手腳齊到,發揮趟勁,將對方連根拔起。劈拳用掌,走推搓勁。劈拳以線打點。要求都是搓,挫,戳,劈拳似斧,不但要有斧劈的勁,而且劈完還要有回帶的勁。身子和步法是整體一致的,步一到位,身體一個急剎車,利用慣性,如射箭般將前掌劈出去,後手回拉反襯,當然回手翻臂崩拳,也有回帶的勁。劈拳真正的打擊部位用的前臂的近腕處,這裡才是「劈拳似斧」的斧刃。用這裡擊打硬度高,打擊面積大,截擊敵人手臂最好用,一打准失上,百不失一。打人身體也好,打上後震得胸腔難受之極。發力時機不可過早。兩拳相遇才發力,才能「前後手用力一樣大」,打人才狠。 手上措拉勁,胯上起伏勁,腳上搓碾步、剎車勁,並要求摩肋起手,體會合力與整力。特有的炸力,對人體的傷害是很嚴重的。其中的塌勁確實能夠把人的胸骨打塌。上步中都可以把對方打倒。主要是以整體對局部,不是每人能夠抗的住。劈拳剛學時用不上,動力定住後,通過慢練找到身體的各種感覺,才能出功力。手上的錯拉勁,是為了求得作用反作用勁,拉開筋骨,動力定住。胯上起伏,是翻浪的要點,腳上的搓碾,是剎車的關鍵。形意拳一動就要調動全身,劈拳的勁手上發出的是身上帶出來的,沒有身法帶動,發出的勁對對方沒有威脅。一動三勁,就是腳上的蹬、碾,腰上的挺勁,頭的頂勁,再加上身法的擰動、螺旋,既有直力、又有橫力。帶動手發出各種不同的勁。塌勁,又叫炸勁,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就是本門也不允許試手,打在胸骨,對方都可能受內傷。要領是,手上聽住對方的勁,在對方換勁瞬間,突發塌勁,全身沖頂、意欲前、身後走,全身爭出一寸的勁,稱爆炸勁。   劈拳一是鑽頂手法是當用鑽拳接對方來拳(掌)時, 小指上翻使鑽掌產生橫勁將對方來拳(掌)化解, 並用沉、頂的勁管住對方來手,使其向後失去重心後再發劈拳,將對方擊出。二是捋按法,同是用鑽拳接手但不用鑽中的橫勁而是用翻掌向外下方的捋按勁,使對方向前失去重心再發劈拳將對方放出。內有三勁在其中,而非簡單的推勁或劈勁,還有一拔跟勁。要一式含三勁。但外型不可帶出。拔跟勁是在劈及對手身上後,對手本能將產生向上之頂力,此時順勢而發,可使其騰空而出,發人之時要注意腳踏中門,最好能插過其體落步,而不要落步在其體前。運用得當,至少可將人騰空發出1至2米遠。前腳前趟衝擊拔敵根節的趟。前腿要有股趟勁,如鐵犁翻地,遇見什麼東西都把它掀起趟飛。如果趟到敵腿,敵人根節動搖,自然跌出;趟不到敵腿,這種方法也特別有助於全身的發力,可以說它是整體發力的一部分。這個勁力是兩腿相併時如彈簧壓緊,再開時後腿蹬前腿崩,如彈簧驟伸,反向爭力,才能趟得起人。不過這個勁不太好練,練到摧人根節還易,練到腳起人飛則困難重重。 劈拳重在練身打,一個劈拳練的好的人,不用出手,靠身打就可以將對手打倒。和對方接觸時,一欺身對方必退,這才是功夫,而不是定步僅用胳膊或上半身的慣性打人。練好了不僅僅是身體的慣性撞人,而是隨意定步全身皆可發力,有時身子稍微一扭,力從腳發,就能傳到手上,此時是以不變應萬變。   劈拳是在引手的掩護下突法之拳,無論何手在前,一旦引出對手反應,不可停滯,在前之手或拳或掌向下劈擊,二後手配合下後劈撕對方被引出之手,這是前後手有一合。得手後,往往人被擊出而不知何故。此拳甚毒,不可輕用,拳無定法,甚至使人致盲。與他派朋友試手是過去往往引手得手後,輕擊對方前額,以達「點到為止」之意,但功夫不純,尚沒有達到收發自然的地步,試手時出現擊中對手面部導致對手短暫失明,牙齒鬆動出血,而對手尚不知如何上手所致。「當年形意打死人」決非妄語,因出手是周身之整勁,非一拳、一臂之力,動手之時一定要有分寸。 鑽拳   鑽拳似閃,打的是一個快勁,打法應是似勾非勾、似直非直,打擊目標主要是口、鼻和下巴。動作有似手攢,步法多與劈拳同。鑽拳似水,無孔不入,是指其透意,出手隱蓄,攻其不意。鑽拳之軌跡應走直線,斜向前上方45度左右。有走弓背向上的拋物線者,看似合情合理,然有礙發力,且易誤導出推擊之意而不能正確運用此式。發的勁是瞬間爆發力,不是推射出去的,而是撐擠出去的,所以叫鑽。每發勁亦由翻腕而出,欲求螺旋勁,必練翻腕發力。以打法來說,是要練肘或指節的,但以練法來說,是要練腿的,以活腿來養腎。所以鑽拳的步伐不是直來直去,而是螺旋前進。讓兩條腿有一個鬆快的餘地,這樣肺氣足腎水旺,上下身都修好,方可以向上進修。   鑽拳的六個變招中,學會了兩個就全有了。一個是前手壓住對方,扯帶得後手攆錐子似地攆進去。另一個是,前手一晃,你就撞在他後手上了,變魔術一般,不是障眼法,而是他換了身形。兩者的前後虛實不同。鑽拳不是鑽拳頭,是鑽身子。冬天商店掛著沉甸甸的棉帘子,人進商店,前手一撩門帘,身子就往裡鑽,身子一動,手上搭的份量就卸了,人進了門帘子也剛好落下,有道縫就進了人。 崩拳   崩拳似箭,打的是整勁,寸勁和穿透勁。崩拳首先是把身體放鬆,肩手放鬆,在放鬆的狀態快速移動身體,以最快的速度出拳,但手臂是不大用力的,隨著身體的快速移動很放鬆的自然遞出,真的有點象射箭,身體移動發力是手的基礎,手放鬆快速遞出是射出的箭,但力的來源不是手,而是身體移動發力,拳頭接觸目標就是箭射到目標上,力量也自然通過拳頭到達目標。當然手的放鬆不是鬆軟無力,而是手不主動發力,拳頭到達目標後,感覺也還是要放到拳頭上。整個過程完全是主要是身體發力,少許手臂發力,快速象箭射出一樣,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到達目標。剛開始感覺沒有什麼力量,那是因為功夫不夠,整勁沒有出來。勁順過來才明白慢極生快,柔盡剛生。崩拳勁打出來的初級標準是勁力不僅能貫通到拳鋒上,而且同時能震的對方抓不住你的大臂。   練拳時要先求順,再求合;先慢再快;先不發力,順之後再發力。千萬別急,一急錯了,定了型,再改更難。身體要向前壓,加大打擊力度,這一壓,才能拳如箭穿,才能把勁打透,崩拳轉身動作里有細活,一個狸貓倒上樹,細分又有猛虎回頭和飛龍伏地的小巧之技,內含擰裹、束展、撲踏及翻浪勁兒。崩拳前腳之出,一定要趟,也就是有崩彈勁。   崩拳的步法與其它四拳不同,皆因崩拳的發力有賴於身勢的催動,擰腰發勁。崩拳運動之軌跡為一短距離的直線。(寸勁由此而得)拳出宜短不宜長,發力宜速不宜緩,宜脆不宜粘,前臂宜平不宜有上下。練習時注意要協調運用身體前進之勢與腰的擰逼使崩勁的爆發逐步通順。在打崩拳時,身體感覺一種膨脹,手臂異常沉重,但肌肉基本是一種鬆柔狀態,出拳時感覺兩手之間有什麼東西拉著它似的,很艱難的運行,可能就是手中無物似有物,這是練功的感覺,但在用法上訓練方法有所不同。   先讓後腳推著身體向前走。腰在出拳發勁前要縮,為束展之束,待腿一蹬,則腰一長,和身向前,同時橫軸旋轉,再加一抖,把力量發出去。用軌跡講是一個斜立園。腰勁至為關鍵,是拳力的主體。身體如弓,腰就是弓弦了。肩崩拳才能崩。腰的抖勁,腿的蹬勁全上傳到肩上,加上腰的平軸旋轉,肩是「呼」地一下突然向前一送。如果不用拳,這一下就是肩打,這一打極兇狠,打在胸上能打得人吐血飛出,打在肋上只怕連肋骨也要斷幾根。肩的一送,如同一隻輪起的大鎚,狠狠砸到手臂這根大釘子上,打手臂砸得直衝而前。崩拳手臂打出要保持墜肘,同時前臂內旋,使拳心向內。這在崩勁上又加上了一個螺旋力,使拳頭如鑽頭,勁力會直透而入。拳打到位要略略壓一下腕,稱為鳳點頭,也是使力透入的一個法門。 崩拳的技術要點:縱身、軸力、撕抖、起落、開合。與劈拳相比,技法特徵是撕抖,余者與劈拳同。但要點雖同,難點卻不同。崩拳最微妙者是起落、開合,其用意微且真,尤其是起之橫的機與勢最為微妙,崩拳所以有多種練法,變化之根全在起橫之意的機勢上。是通過連續縱胯帶動整個軀幹和肢體的各個部位產生連續的整體縱勁。起初為了體會其道理,拳自腰出,練成後拳可以自任何位置發出,都能產生同樣的效果。以至身體各節乃至軀幹、大臂、小臂都可以當拳來用。崩拳遇到遮攔,雖出手時是崩拳,沾手就變勁,劈、鑽、橫勁就應勢而發了。   崩似箭,箭是「穿」,一去無回,箭尖碰到了目標,箭身還是一股勁地向前,這才能穿,所以崩拳意念有望前心打後背。箭是只有去意,沒有回勁,絕沒有收手的回意。這無回意不是硬生生打手停在那兒,主動控制不讓它往回來,而是這一股勁就是沒有回來的意思,想回也回不來。要以身體做弓,把拳射出去。崩拳勁兒也是一股扎勁和穿勁,就是透勁。崩拳的妙處在於張馳。崩拳練習首重透,身體的擰腰轉胯要到位,這樣保證勁力順暢,不會浪費在身上,出擊手的到位和後腳的跟進是一拍,這樣保證了放透,切忌身體前壓是身體作勁,放透是動作到位出來的,不是作出來的。崩拳式子很簡單,勁卻不好打,很多人式子端得很緊,結果把勁打成了楞捅勁,還以為很對。打崩拳要會放勁,多體會這個放字,要練到能把勁力放到對方身上去,而不是聚在自己身上。崩拳打出去應該是一個一震的勁,還有靠的是式子的整體的擠勁,二勁要合一。 崩拳的三個力體會梢節勁兒。用心體會「舟行浪頭之勢」,假想自己的小臂是一條小船,正在浪尖上前進;也可設想拳由腰際出,略走上弧圈,定型對直打對方下頜。當然要忌挺胸、提腹,努氣拙力。意念要放在肘部,不要著意於手,否則容易拙力。體會中節勁兒。即在上述梢節勁兒訓練的基礎上再加上腰的檸轉,出拳時膀尖前進。可假想自己的軀幹是一自行車腳蹬板,脊柱是軸,可以自由靈活地左右擰轉。出拳時意念注於肩窩,先慢後快。此時打出的崩拳是兩個力的疊加。這也就是定步崩拳的練法。注意配合呼吸,丹田要實,胸要虛。體會根節勁兒。即在上述定步崩拳的基礎上,練活步(進步)崩拳。將後足蹬、前足趟的勁加進去。右腳大趾一用力,腰一擰肩一抖,力達拳鋒。先饅後快,注意胯要擰轉。此時打出的崩舉便是三個力的疊加。三個勁兒都摸准之後再循序漸進地練,才算入了門兒。 炮 拳   炮拳系破敵從高擊下之拳也,兩腿微彎,右腿有前催之力,而在前之左腿,則雖前向,亦頗含有穩立意,同時將全身之氣收聚於小腹,暗運於四肢,則其二臂之力本不多者,至此終須增加數倍,以其數倍其力,故雖壯夫,莫之能當也。炸要震動,所以炮拳勁打到敵人身上,五臟六腑都受震蕩才行。炮拳前手橫架在眉前,後手由面門徑直打出去,攻擊敵人面門,取開炮的意象,前手為炮架,後手為炮彈,後手的出拳路線是直的,而且要有股爆炸力(開始練時可先從彈力入手)。還有一種炮拳,後手不是直的,而是斜著撇出去,要與曲線旋轉的步法相配合,炮拳更能讓人有勁力經過根節的感受,正是「遇敵好似火燒身」,就像往火堆里滴一滴油,不是一股火苗跳起,而是整簇大火都跳起,炮拳就是令全身勁力跳起,勁力不在最外的手上,而在內里的根節,手隨著根節升騰起的勁隨手揮出。這種練法出拳勁快,等有了功夫,後手直著出去、撇出去一樣。炮拳只是崩拳加一手。上下雙拳可進可退,左右雙手可上可下。但是炮拳勁的修鍊主要練的是在下拳發力。上拳變化靈敏,如退則可牽帶,進則可變化它拳(如直拳等)攻擊敵之上盤。炮拳總是兩臂一磕,頂杠而進,有出手沒有收手,其實杠出去後,還有個身子向後一聳的動作,這就是炮拳隱蔽的收手。很微,甚至不必作出來,心領神會地一下即可。有此一聳,就出了功夫。 橫 拳   橫拳似彈,一定要打出螺旋勁,打法應是似勾非勾、似擺非擺,橫拳手臂的正確動作是象錐子一樣向前擰鑽,這也象鑽拳的打法,從進攻的手上看,確實是見順不見橫,但從整個身形來看,又確實有橫勁打在對方身上。這就是起橫不見橫,走的是步法和腰勁,而手法走的是鑽拳的勁,所以看不出手上走橫。獲得整體的合力,收到一枝動、百枝搖的效果。否則,只用手臂橫向撥打人,練的永遠是梢節勁。肘要緊裹,後拳自前臂肘下發出。橫拳素有「起橫不見橫」之說,是說其外形看不出橫的形狀,實乃用勁在橫也。初學者易犯的錯誤是用手臂橫向拔打,只用臂力打人,這就違背了「不見橫」的原則。橫拳練的是螺旋,練時特別注重那種擰麻花的勁。橫拳如彈,要把這彈勁兒發出去,靠的就是擰裹螺旋的先卷後縱。好比鐘錶的發條,先要上足了勁,才能一彈而出,螺旋保證一顧就顧散敵手架子,一出手就要帶著這個。手臂的滾動有微小的橫移,因其微小,所以才起橫不見橫。用橫拳撥開敵人來拳,只需一滾螺旋。要是花大力去橫著開出去,開出了敵手臂,自己也中門大敞。   橫拳似子彈旋轉打入又橫又豎,橫豎合一、化打合一、攻防合一,還可以動步發。其它四拳皆是打法,獨此橫拳乃為製法。從鑽拳和蛇形中去體會,慢慢地橫拳就會打了,進而對形意拳肩、臀、肘、膝的近身打法也能領會,再學習十二形不需指點便能知其精髓。若有明顯橫向運動的軌跡,是不可能練出橫勁的。橫勁是通過蛇形步法來體現的,容易將根節、中節的勁練到梢節上來。做到勁橫形不橫,正確練法是是丹田力,以腰為軸,逼勢催動肩臂旋轉180度,勁達拳腕,以腕的翻轉(勁旋形翻)而擰出的向前外方的力。臂、身的運動是一鼓橫勁,這種方向的力是由橫勁打出的,所以身體、臂腕並沒有明顯的橫向運動軌跡。 龍形搜骨就是「縮骨」。練得身形一團,就是縮骨了。人伸骨容易,往外展,誰都會。可縮起來就難,那麼大個人,一收就縮成一小團,如彈簧被緊緊壓住,只等往外一放,這個勢蓄出來還了得嗎,所以龍形練時,起、伏、盤、繞,鍛煉了身體的各部大筋,筋骨緊纏相附,筋的舒展收縮自然帶動了骨,於是就有了縮骨。形意的六相里有龍折身,胯不動腰回扭是龍折身;以腰為軸的前俯後仰、左傾右倒是龍折身;折身下勢取敵下盤還是龍折身。龍折身能練就靈動的身法。手不如肩、肩不如腰、腰不如步。而動步的樞紐其實也在腰胯,身法步法全仗腰襠胯,龍形練的就是這個部位。練龍形下勢時要坐下去,千萬不可翹臀,這樣才會鍛煉到腿。龍探爪時肩要前伸,這樣能抻肩,時間長了肩膀自活。如果練抬腿龍形,踢出的一腳是踩而不是踹。龍形落地時,腰要儘力向里擰,這樣才有龍折身,也才能伸出肩去。龍形內有「搜骨、騰雲、降雨」三項內涵,內外兼有。龍法是單側攻守,如右手前則右腳前,為側勁之守或開勁之打法。 虎 形   虎撲是六合撲撞雙手齊出較均勻,是合勁之打法,是把身體當作一把弓用,對脊背發力作用很大。虎撲一勁,輕輕一拍,人即無法抗住,只能隨之跳出,如拍球狀。此手雖僅為一技巧,但卻不易掌握。虎撲手不可過腳,太前伸當然要失中。如果撲空則可順勢變化,虎撲確實要慎用。虎撲最怕的是對手閃身給你一記撩陰腿。貓犬科動物撲擊法:讓重心過腳,象真正虎撲一樣,撲勁過後前手也著地,身體順勢捲成一團,完成重心調整和蓄勁。猴類撲擊法:重心控制在兩腳之間,撲勁過後成猴蹲樁法,完成重心調整和蓄勁。貓犬科動物撲擊法威力很大,比猴類撲擊法大出很多,特別是氣勢上壓人,真如老虎,重心也好控制,只是一定兩手著地,發力之前先把雙臂的分量,最好是整個身體的分量,放到對方身體上,再發力把這分量打進去,實戰別忘了起鑽那一下子,很有用的。 燕 形   燕形求的是身體的靈便,高低起伏輕鬆變換,有助於抻開身體關節筋骨的。初學形意打拳不下式,老是站著身子打拳,如果想儘快出功夫,多練練燕形,式子很快就能下去。燕形最有代表性的動作是燕子抄水,它的大形有點像長拳的仆步穿掌,前輩們練燕形,身子一低,刷地一下從桌子底下過去了,衣衫角都不碰一下。燕形在技擊上也是走下盤,可以化出穿襠靠,也可以挑掌擊襠,甚至可以用一鑽之力去頂撞敵的中下盤。出其不意,屬奇兵。但用時宜慎,因為自己伏下身子,頭部後背在一瞬間賣給了人家,遇見反應快的高手,可是兇險得很,所以要找準時機才可用。光有腳頂,飛身子仍不利索,只有頭虛頂了,才能有足打的巧妙。形意拳對腳離地非常慎重,一旦使上了燕形,就得取了人性命,所以此法要慎用。 雞 形   形意拳每動步,必要磨脛,這一磨就有個後腳提起懸於前腿內踝處的瞬間動作,這就是雞腿。學雞的一腿獨立,是學它的動轉靈活,懸空的腿往哪落都方便,於是步活身活。後腿的直接上步,成了大步邁,正丟了神髓。還有一個要領就是踩。雞落腳絕對是踩。所以形意的雞腿要求落步也要踩。踩就意味著腳掌先著地。腿跟先著地,滯重不靈且對腦有震蕩。腳掌先著地也有助於身形的發力,腳跟先著地身上的勁就散,悠不起來。 馬 形   三體式起,雙手回掠回抱,再轉身以雙拳同時從胸前口下擊出。雙手馬形的動作,形似烈馬後腿支地,揚起兩隻前腿刨打,馬前蹄上的力不是單純的馬腿力,是靠著馬的身體的向前向下壓的力來打擊目標的。因馬不習慣兩足著地,一揚起前蹄,跟著就會習慣地向下踩踏,來恢復四足著地的情狀。但這一前下壓,因馬的身體龐大,那力道不可小瞧。雙手馬形的勁法跟這個差不多,它不是雙手沖拳,是靠身體的俯仰,以身帶手打出的拳,所以十分暴烈。拳出去時,還要加上雙拳的內旋鑽勁。拳要快,全在腰的一收一放、一俯一仰。用身子打拳,當然比只用胳膊打拳快得多也重得多。此形雖雙手齊出,仍一攻一守、化打合一。強調打破,謂之陰陽暗合。此形手法變化極快。運用時以五行拳之一為引手,探清虛實後,隨即變手,使用馬形,往往一個照面便分勝負,極其好用。使用時,以身力發之,含擁、撞、擠之力,硬打硬進。打擊敵之頭面、胸腹、四肢,擊打部位不必刻意限制,沾哪兒打哪兒。此形要領清楚後,每日單操300為佳,功久自熟。馬形可化為栽錘。 武術練脊柱,馬形是個明顯的例子。馬形是左右側彎著上身,晃著脊椎打的拳。馬形兩手斜分上下,齊出齊轉,就像握著個方向盤。一手高一手低,就轉了向,一轉,左勢變了右勢,下手成了上手。如此連環不斷,猶如炮拳一樣,只有出手沒有收手,所以被稱為馬形炮。炮拳兩手有前後,馬形是兩隻手的炮拳,兩手齊出,好象呆板,但只要轉起來,呆板的也就變化無窮了。這個左右翻身的打法,不是翻胳膊,而是要把整個身子的重量從這邊翻到那邊。所以練馬形對出整勁,有好處。馬形有踐踏之意,動了手就不停,這個打法能先發制人。動手想快,光掄胳膊不行,腳下得踏上勁,手上才能快。所以馬形掄著胳膊卻練了腳。馬形成就了,腳下有彈力,隨時可撩起傷人,沖著敵人的脛骨腳腕,撩上就踏,腳離地的時間越少越好。馬形的腿擊法,不是明目張胆,在掄胳膊的時候藏著。其中的巧妙,希望初學者,用「打一厘米」的方法好好揣摩,這是個容易使上的防身之技。 蛇 形   蛇形練身法最好,形意的擰裹在這裡有最好的體現,一蓄勢,腰像擰麻花似的,往外一撩,騰地一下,渾身的勁都放出來了。使用時主要是用梢節打,即挑襠。防護自己的部位主要是襠部以上,胸部以下。比如對方左崩拳擊我胸部,我右手自胸前用前臂向下劈落,劈擊對方左臂,左手同時提起護住面部,這個動作要快,然後右臂自然向前一挑,打擊的部位肯定是對方襠部,非常準確,對手防不勝防。在勁力上,蛇形橫豎勁、擰裹勁、長短勁、彈抖勁都在其中。身上是擰勁,脊椎大龍如擰住的毛巾樣蓄住力,身體左右還要分出虛實陰陽。蛇形打可發可打。發是打擠勁,就是貼住後,在一個小臂的面積里殺進可撼動一個人體重的力量。打的話,不離襠、喉、眼。蛇形練的時候,後手要伸到臀下,是為了獲得最大的爆發活動量,真正的蛇形用法,根本不把手往腋下藏,就是伸著手,在接觸點上一掛一反就可以了,用的是那種誇張練法煉出來的整體開合的爆發力,而不是用那個形。蛇形肩打的力主要靠的是螺旋力,就是那擰麻花的勁,再加上一抖,打上了人受不了。蛇形胯打,還是這個擰裹加崩彈的力,只不過用胯打出去就是了,胯打要有腳下的進步,要趟的越猛,打擊力越大。 猴 形   關鍵是一把猴意。一舉一動要有猴的機靈勁才行。猴形最重束展,一束時全身成一團,一展時探臂松肩,手如閃電。這樣才合了猴爪輕快的要求。跳要跳得起,輕飄飄地,能去除身法的滯重,練就輕靈一氣。猴形出手不太講究整體力,用的是一抖就回的驚彈力,力度雖小了,但要求打擊的準確性。猴形打擊目標常常是眼睛、下陰、咽喉等人身要害。用快捷手法打要害來彌補力量的不足。最主要的就是「輕巧」二字,除了形意一貫的腰身整勁之外,猴形更多地講梢節力,手臂、手腕,出腳也是彈踢之法。攻擊的突然性是猴形應用時必需要遵守的原則。單純的快不可恃,出其不意才是快的根本保證。    熊形兩臂抬平,以腰為軸左右旋轉著往前走。是作為拳法的基礎。一開始特別彆扭,怎麼也走不好。後來忽然想到:這不是力由脊發嗎,「一身備五弓「把五張弓都撐起來,用後背向後蹭著往前邁步,一下子感覺手跟後背連在一起了。

需要反覆研讀。

看再多,不練,等於沒看!


推薦閱讀:

[轉載](推薦)痛哭!我兒子那一些狗屁事
[原創]從30歲到35歲:為你的生命多積累一些厚度
一個女人關於愛情的一些主觀看法
一些姓氏用字的正確讀音
【八字心得分享】對八字預測理論的一些認識!

TAG:形意拳 | 意拳 | 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