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細微之處見精神對比之中顯深意

細微之處見精神對比之中顯深意——從魯迅先生的《風箏》中學會對比描寫江蘇濱海縣教育局 陸可愛#TRS_AUTOADD_1389939557715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89939557715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89939557715 TD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89939557715 DIV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89939557715 LI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對比是寫作中的一種重要技法。它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寫作中運用這種手法,有利於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魯迅先生的《風箏》一文把三個層面的對比用在文章中交織成深沉的敘事點,使得文章含蘊極深而感人極強。這種對比手法是值得我們學習與品味的。

一是自然環境的對比。文章的環境描寫雖不多,但卻寓含著作者的深意。作者在描寫環境時先寫北京二月的肅殺寒冷的情景:「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這裡的描寫,把情和景,能夠很好融合在一起。「灰黑色的禿樹枝」給人一種消極的感覺。作者正是通過這種色彩,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情緒。情與景相互融合,勾勒起作者心底的那份憂傷。由眼前的風箏,想到了往事。這往事肯定是不愉快的,「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就足以說明往事的刻骨銘心。顯而易見,魯迅先生為此文拉開了序幕,而文章的感情基調也由此確定。然後作者把視線放遠、放長,回到了「故鄉的風箏時節」。這裡則是「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這裡的環境與眼前北京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裡的對比,既突出了一隻小小的風箏,給作者帶來幾多負罪感,讓他的內心充滿了沉重,這一對比也增強了文章的濃烈的悲情和深重的無奈。

二是人物之間的對比。文章的主要人物有兩個:我和小弟。作者在寫作時,也在這兩個人物之間巧妙使用了對比手法。作者是這樣來描寫小弟的「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竟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這裡一個靜的神態,兩個動的細節,就淋漓盡致地寫出了他對遊戲的濃厚興趣。,」「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蝴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這個情景,無不說明了弟弟做風箏的專註神態,多麼投入,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長兄代父,小兄弟看到了「我」,如臨大敵,「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十分準確地揭示了小孩子當秘密被發現時的惶悚心理。而文中對「我」則是這樣描寫的:「我即刻伸手摺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 並且「傲然走出」。「折」、「擲」、「踏」之後,「傲然走出」, 這裡不僅活畫「我」儼然是一副家長的神態,也描寫得十分逼真,栩栩傳神!這裡作者運用對比描寫,活畫了小兄弟的弱小和我的強大。這一對比構成文章敘事的主體,也貫穿文章的始終。

三是作者前後態度的對比。文章雖然篇幅不長,但時間跨度卻很大,作者也在這方面設置了對比來突出中心。這裡的對比主要表現在「我」前後態度的變化。「我」先是「不愛」放風箏,「嫌惡」風箏,「不許」小弟放風箏,後來是認識到「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產生了「懲罰」感,就難忘那「精神的虐殺」的一幕,心就「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這裡運用對比,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自己對一顆稚嫩的童心的嚴重摧殘,由此而自責和反思,袒露出嚴於解剖自己的心靈美。

  例文

洗 腳

無錫市堰橋中學 許鷹峰

幾年前,我為父親洗過一次腳。

仔細回想當初:父親的腳是那麼大,那麼白,但是帶了一點臭味,把一雙完美的腳給浪費了。再仔細一看,腳上都在掉皮,好像一樣完美的東西上的洞,這能體現什麼呢?只能說是父親的腳掉皮都是為了這個家整天奔波勞累。那時我看著這雙腳流淚了。

今天,我也給母親洗了一次,心裡有一種內疚的感覺。我想是因為替父親洗過一次腳後,卻沒有對母親洗過腳,到了現在才為母親洗過一次腳的原因吧。

但母親的臉上露出的開心,很讓我寬慰。

與父親不同的是,母親的腳小小的,沒有任何一點味道。在我眼中,這是多麼完美的一雙腳啊。腳雖然不胖,卻肉感十足,根本沒有「突筋露骨」的地方,看上去那麼周正、圓潤、俏麗。五個腳趾的頂端都是非常規整,依次形成一個下滑的弧形,方圓形的腳趾甲,光滑平坦。大腳趾微微翹起,顯得活潑好動,二腳趾直直的、靜靜的貼在旁面,三腳趾則緊挨其後,只是比二腳趾短了一點,四腳趾和小腳趾滾圓的腳趾背微微彎起,緊貼著三腳趾依次排列。由於貼的過緊,兩個腳趾都被旁邊的腳趾遮住少半張「臉」,就像兩隻羞臊的小玉兔躲在那裡。腳背從腳趾的根部慢慢突起,形成一個漂亮的拱形。我看著這雙腳很納罕。

我蹲下身來,把母親的腳浸泡在水盆里。我慢慢地用水拂著母親的腳。母親靜靜地聽任我一下一下地揉捏著。然後又讓她浸泡十多分鐘,舒緩一下筋骨。洗完腳後,我有又拿來毛巾,將母親的腳抬起一點兒,幫她擦乾淨了水珠。

雖然只是洗腳,但是我還另外為母親加了一會兒腳部按摩。我用拇指以外的四個手指的指肚繞著她的腳踝撫摩。一隻手托住腳後跟,另一隻手的拇指向下撫摩腳底。然後,把四個手指聚攏放在她的腳尖,用大拇指肚撫摩腳底。大拇指按摩腳底時可以稍微加一點力,其他手指不能用力。

母親微笑說,舒服極了,為有我和父親而幸福。我似乎從她的話語中尋找到了我的答案。

雖然我現在不賺錢,但我要為父母天天洗腳,用我的手來感受到父母每天為這個家和我奔波了多少路。

  點評

幸福是比出來的。在母親眼裡,兒子的孝敬,丈夫的疼愛,就是她最大的幸福;在兒子心裡,關愛父母,體貼父母,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在父親腦中,奔波勞累為家庭,擔當職責為妻兒,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從行文中,你能感到這是特幸福的一家人!

仁愛是要秀出來的。父親那雙掉皮的臭腳,其實是父親仁愛家人的寫照;母親那雙完美的美足,其實是父子呵護女性的折射。兒子的兩次洗腳,其實是兒子成長的兩個階段,男孩變成了男人,其實也是成熟的兩個層次,知事知性、知心知愛。一個個知孝道、盡責任、懂仁愛的家人,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揮之不去。

  一試身手

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等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下面就以《 變了》為題,運用對比的描寫來一展身手。

  

  寫作提示:

1.在橫線處填寫一個詞或短語,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作。

2.可以寫你的經歷、見聞,也可以寫你的感悟、認識。

3.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進行寫作。

2014-01-17人教網
推薦閱讀:

第十四講:旋律的發展·對比式展開手法·段落內部的對比
煒衡法訊 | 刑法修正案(九)全面詳解,新舊對比
全球文化及中西方文化對比
兩相對比命理優劣自見
對比外蒙與內蒙現狀:差距觸目驚心

TAG:精神 | 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