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業遭遇質疑不斷 乳製品安全打擊消費者信心

中國乳業遭遇質疑不斷 乳製品安全打擊消費者信心

  日前,隨著蒙牛「有毒」牛奶被國家質檢總局檢出,中國的乳製品安全問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2011年,本應是中國乳業涅槃重生,潛心做品質,努力恢復的一年,政府相關部門也出台一系列監管措施,提高了標準,加強了監管。消費者本以為中國的乳製品企業能夠徹底「洗心革面」,生產出讓老百姓放心的產品。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這片市場上,長期積存下來的弊端依然不斷被爆出,中國乳業在這一年仍然遭遇質疑不斷。

  從專家炮轟奶業標準為全世界最低標準,到權威媒體發文質疑中國奶業新標準的制訂過程,再到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中國的乳製品和奶產品一次次打擊著消費者的信心。

  奶業專家炮轟新標準

  6月15日,關於中國奶業新標準的討論再掀波瀾。

  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在業內會議上炮轟中國生乳國家標準為「全球最差,是全球乳業的恥辱」,並稱「中國生乳標準被個別生產常溫奶的大企業綁架」。6月26日,王丁棉再次發出質疑:「新標準下的牛奶蛋白質很少。那麼高的細菌,還不如喝白開水。消費者錢花了,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回報,還損害健康」。

  王丁棉認為中國乳業新標準是全球最差,主要體現在「細菌總數」和「蛋白質含量」兩項指標。2010年以前,我國生乳收購標準是每毫升細菌總數不超過50萬個,蛋白質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而2010年新修訂的標準,將每毫升細菌限量總數提高到200萬個,每百克蛋白質最低含量下調至2.8克。

  新標準中蛋白質含量遠低於發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而菌落總數放寬3倍後,是美國、歐盟(10萬個)標準的20倍。

  在王丁棉看來,蛋白質雖然比原來標準只少了0.15克,但營養價值大大縮水,無法滿足消費者的營養需求。而在200萬個細菌裡面,除了包含乳酸菌、酵母菌等,還有致病菌。細菌數越高,致病菌的分泌產物保留在牛奶裡面的就越多,這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雖然細菌高一點不會立即使人生病或者死人,但當中可能存在著你看不到的潛在的、慢性自殺型的東西。很少的蛋白質,那麼高的細菌,還不如喝白開水。

  王丁棉還指出,提高標準不是很難辦到,比如說提高蛋白質,不需要多難的技術,只要給奶牛提供充足的、優質的飼料,蛋白質指標立即就會上去。細菌總數也一樣。即使小規模的散養戶,做得好的話,也跟大規模的奶牛場一樣可以把細菌總數控制在每毫升50萬以下。

  在王丁棉質疑奶業新國標後不久,一些乳企人士也站出來說話。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恆在7月3日表示,中國生奶標準不僅在「細菌總數」和「蛋白質含量」兩項指標上全球最低,而且對抗生素、亞硝酸鹽等指標「甚至不做要求」。

  郭本恆稱,用如此低的標準要求生產出高級產品,根本無法做到,「垃圾生產出來的就是垃圾」。

  兩人的言論也再一次掀起了媒體、公眾對於中國乳業的質疑。但由於沒有權威部門的表態,此事的討論最後不了了之。

  直到11月底,人民日報一篇揭露奶業新國標制訂過程的文章發表,再一次將奶業新國標推向公眾視野。

推薦閱讀:

漫談《信心銘》
什麼是真正的悔改?什麼是得救的信心?
10件讓你對現代世界失去信心的事
凈空法師:得病了能不能痊癒,全在「信心」
「信心」圓滿諸法----普巴扎西仁波切

TAG:中國 | 安全 | 消費 | 消費者 | 信心 | 質疑 | 乳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