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達圖·馬哈蒂爾·賓·穆罕默德

摺疊 編輯本段 人物生平 摺疊 從政以前

年輕時的馬哈蒂爾1925年12月20日,馬哈蒂爾生於馬來西亞吉打州亞羅士打市,是莫哈末·依斯干達的第十個孩子。

1932年,馬哈蒂爾被父親送到了錫比廊霹靂馬來學校,後來轉校到蘇丹阿都哈密學校。

1946年12月,馬哈蒂爾以三科優四科良的成績通過了劍橋大學的校外選撥考試,但由於家庭經濟問題被迫放棄了赴英國上學的機會。

1947年,馬哈蒂爾進入新加坡的愛德華七世醫學院深造。

1953年,他大學畢業,獲醫學學士學位,並於1957年在家鄉吉打州開了一家私人診所,由於醫德良好、醫術高超,在當地很有聲譽。[1]

摺疊 黨職記錄

1946年,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成立之初,馬哈蒂爾就成為首批黨員。[2]

1964年,在政壇嶄露頭角,當選為國會下院議員,翌年進入巫統最高理事會。[3]

1965年,成為巫統最高理事會理事。

1969年種族騷亂五一三事件後,在國會議席競選中失敗的馬哈蒂爾於6月17日致公開信要求東姑阿都拉曼辭職,結果被東姑開除了巫統黨藉。[2]

1972年,以時任首相敦阿都拉薩為首的「巫統」恢復了馬哈蒂爾的黨藉,他重返巫統三個月後成為巫統最高理事會理事。[2]

1975年,出任巫統副主席。

1981年,馬哈蒂爾當選巫統主席。[2]

1988年2月,馬哈蒂爾在原巫統的基礎上宣布成立新巫統(新馬來民族統一機構),任巫統主席。[4]

2000年5月再次當選為巫統主席。

2002年06月22日,馬哈蒂爾在巫統全國代表大會上突然宣布辭去巫統及國民陣線一切職務。

馬哈蒂爾2008年,卸任已久的馬哈蒂爾頻頻評擊其欽點的接班人首相阿都拉,並以自行退黨的行動來向阿都拉施壓。同年5月19日,馬哈蒂爾在吉打州的一場講座上宣布退出巫統,最終逼使阿都拉於2009年辭首相職。[5]

2009年4月3日,納吉布在馬哈蒂爾及巫統的扶植下正式擔任總理。馬哈蒂爾重新加入巫統。[6]

2016年02月29日,馬哈蒂爾再次宣布退出巫統。[7]

2016年09月09日,馬哈蒂爾成立的新黨——土著團結黨在吉隆坡正式獲得註冊。[8]

摺疊 官職記錄

1964年,參加哥打士打南區國會議席選舉,當選為國會下議員。

1968年,被任命為第一高等教育理事會主席。

1972年,任高等教育顧問委員會委員,同年12月當上議員。

1974年,中選為中古邦巴素區國會議員,被委為教育部長。此外,他出任大學理事會和馬來西亞大學理事會理事以及全國大學理事會主席。

1973年,被任命為國會上院議員。

1976年,出任馬來西亞副首相兼教育部長。

1977年,放棄上院議員資格競選下院議員獲得成功,入閣擔任教育部長。

1978年,任副首相兼貿工部長。

1981年7月16日,成為馬來西亞首相,直到2003年。擔任首相期間,有四人相繼成為副首相,包括慕沙希淡(1981年-1986年)、嘉化峇峇(1986年-1993年)、安華·依布拉欣(1993年-1998年)、阿都拉·巴達威(1998年-2003年)。

2003年馬哈蒂爾辭任總理1997年底,出任處理國家經濟問題的國家經濟行動委員會主席。

1998年9月,兼任起財政部長。

1999年1月,改組內閣後不再兼任內政部長及財政部長職務。

2003年10月31日,正式辭去馬來西亞總理一職,由副總理阿卜杜拉·巴達維接任。[9]

2018年1月7日,馬來西亞反對黨聯盟確定推舉92歲的前總理馬哈蒂爾·穆罕默德為總理人選。[10]

2018年5月10月,馬哈蒂爾領導的反對黨陣營「希望聯盟」共獲得113席,超過議會半數席位,執政聯盟國民陣線的席位則從上屆大選的133個銳減至79個。這也是馬來西亞獨立以來,反對黨首次贏得大選。[11]92歲的馬哈蒂爾再次出任總理。[12]

摺疊 編輯本段 政治成就

2006年11月6日時代周刊封面人物馬哈蒂爾 馬哈蒂爾上任後,勵精圖治,實行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1982年初,馬哈蒂爾宣布"向東學習"政策,即向日本和韓國學習。日本和韓國的現代化工程成了馬來西亞的楷模。這也是馬哈蒂爾為了不想照抄西方現代化模式而另覓的新路。

在他的領導下,馬來西亞經濟穩健發展。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的10年里,馬來西亞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以上,馬來西亞在全球經濟競爭力排名表上躍居第21位,人均年收入從1986年的1830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近4000美元,國民富裕程度在整個東南亞地區僅次於新加坡和汶萊。

金融危機使馬來西亞經濟嚴重受挫。馬哈蒂爾在痛斥外匯投機客的同時,拒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藥方",對貨幣進行管制。經濟專家當時認為,外資將因此卻步,馬來西亞將進入經濟衰退期。然而,馬哈蒂爾獨樹一幟的政策很快見效,領導馬來西亞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經濟復甦步伐是受金融危機打擊國家中最快的。1999年,經濟增長率就接近危機前的水平,經濟重新步入了穩步成長的軌道。如今,馬來西亞擁有完善設施、良好的投資環境和世界級的海港。若與馬哈蒂爾未上台前相比,現今馬來西亞已發展成為一個高度現代化的新興工業化國家。

摺疊 編輯本段 婚姻生活 摺疊 家庭情況

夫人:哈斯瑪·賓蒂·哈吉·穆赫德·阿里(Siti Hasmah Benti Haji Mohd ali),1956年與馬哈蒂爾結婚,育有3個女兒和2個兒子。

摺疊 戀愛經過

馬哈蒂爾與妻子馬哈蒂爾大學期間同班同學有70人,其中大部分是華裔學生,馬來學生只有七人,少女更是只有一個,那就是日後成為馬哈蒂爾夫人的西蒂哈斯瑪。馬哈蒂爾很珍惜這個讀書機會。加上他聰明好學,因此成績在班上是數一數二的,甚至還常常幫助那些功課底子差的人。西蒂是馬哈蒂爾的同學,也是七個馬來同學中唯一的女性。因此,此時的她可謂是倍受寵愛。與平常家庭出生的馬哈蒂爾不同,西蒂來自大城市吉隆坡,出身名門望族,不過,這並沒有阻礙她愛上了貧窮的馬哈蒂爾,因為她欣賞的是馬哈蒂爾的學識和政治理念。在上大學之前,西蒂從來沒有學過物理,她很擔心自己會因此留級。在這種情況下,馬哈蒂爾自然是"英雄救美",成了西蒂的良師益友了。他們的關係很快就從普通的朋友上升到戀人的關係。這對於馬哈蒂爾來說是一件天大的事,因為過去他除了跟自己家的女性接觸過外,從來沒有跟其它女性交往過,西蒂是他的初戀,也是他終身的戀情。不過,直到兩人心心想通的時候,馬哈蒂爾還是羞於開口。第一夫人回憶當年馬哈蒂爾求婚的情景時甜蜜地說:"馬哈蒂爾很害羞,他什麼也沒有對我說,只是寫了一張英文寫的LOVE字條給我!"好事多磨當馬哈蒂爾向西蒂家提親的時候,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因為兩家門不當戶不對。不過,好事終成——1956年8月,兩人喜結姻緣。 摺疊 編輯本段 主要事件 摺疊 訪問中國記錄

馬哈蒂爾曾於1985年11月、1993年6月、1994年5月、1996年8月和1999年8月訪問中國。

此外,馬哈蒂爾在2001年2月底曾到中國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01年10月到上海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9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4]

摺疊 向東學習政策

1982年初,馬哈蒂爾宣布"向東學習"政策,即向日本和韓國學習。日韓的現代化工程成了馬來西亞的楷模,也是馬哈蒂爾為了不想照抄西方現代化模式而另覓的新路。

1990年12月10日,是第一個提出「東亞經濟圈」構想(1990年12月10日)的人,他非常希望能以中、日為核心,帶動東南亞國家,形成一個類似歐盟的政經一體化的組織。

在馬哈蒂爾的領導下,馬來西亞從一個普通的發展中國家轉變成一個新興的工業化國家。1997年金融危機前,馬來西亞在全球經濟競爭力排名表上躍居第二十一位,人均年收入從1986年的1830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3627美元,國民富裕程度在整個東南亞地區僅次於新加坡和汶萊,是泰國的2倍和印尼的5倍。

摺疊 泛亞鐵路計劃

1995年,馬哈蒂爾還提出了「泛亞鐵路計劃」。「泛亞鐵路」以新加坡為起點,經吉隆坡、曼谷、金邊、胡志明市和河內抵達昆明,此外還修支線通到緬甸首都仰光和寮國首都萬象,全長5500公里。以泛亞鐵路和中泰鐵路為核心的東亞鐵路網建成後,不僅將中南半島鐵路網和中國鐵路網連接起來,而且通過中國鐵路網同歐亞大陸橋連接,直達歐洲。這是馬哈蒂爾一項非常有遠見的建議。

摺疊 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之初,馬哈蒂爾第一個站出來指責這是西方投機集團所為,並譴責這是富人掠奪窮人的強盜行徑。馬哈蒂爾因此被《時代》周刊選為1998年的亞洲新聞人物。

金融危機使馬來西亞經濟嚴重受挫。馬哈蒂爾在痛斥外匯投機客的同時,拒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藥方",對貨幣進行管制。經濟專家當時認為,外資將因此卻步,馬來西亞將進入經濟衰退期。然而,馬哈蒂爾獨樹一幟的政策很快見效,領導馬來西亞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經濟復甦步伐是受金融危機打擊國家中最快的。1999年,經濟增長率就接近危機前的水平,經濟重新步入了穩步成長的軌道。

摺疊 馬來人的困境

《馬來人的困境》1969年種族騷亂五一三事件後,馬哈蒂爾寫信指責東姑阿都拉曼,並公開要求其辭職,結果馬哈蒂爾自己被巫統開除出黨。但他並未屈服,而是很快寫出一本書———《馬來人的困境》,闡釋馬來族積弱不振的種種原因。1970年這本書出版後被政府禁止發行。 摺疊 巫統內部黨政

馬哈蒂爾任首相21年間,政治地位一直較為穩固,其間有過兩次重大挫折,但最後結局也是有驚無險。

第一次是1987年。1987年的巫統黨爭中,以時任財政部長東姑拉沙里為首導的B隊,挑戰由馬哈蒂爾所領導的當權派A隊。最終B隊失利且巫統被吊銷註冊,馬哈蒂爾1988年2月成立「新巫統」後將B隊領袖盡數從內閣中除名。

第二次是1998年9月,以經濟政策上的分歧為導火索,馬哈蒂爾解除安華的副首相兼財政部長的職務,警方援引《內部安全法》拘留安華,引起小規模的政局動蕩和社會分裂。

1981年至2003年連續擔任馬來西亞總理,是這個國家任職時間最長的政府首腦。馬哈蒂爾執政風格果斷、注重實際,在他任內,馬來西亞經濟發展顯著,貧困率大幅度降低。

2008年巴達維任總理時,當年以巫統為首的執政聯盟在國會下院選舉中受到在野黨陣營的有力挑戰,失去長期擁有的三分之二議席多數優勢。2009年納吉布·拉扎克接任巫統主席及總理職位後,馬哈蒂爾重返巫統。

2016年年初,馬哈蒂爾第二次退黨。他稱巫統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巫統,而淪為支持和維護納吉布的政黨,讓他深感失望。他就組建新黨,決心與其他在野黨聯手,在2018年國會選舉中擊敗納吉布領導的執政聯盟。[13]

摺疊 國會大選勝出

馬哈蒂爾贏得大選2018年5月10日,馬來西亞國會大選結束,官方點票結果顯示,前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帶領的希望聯盟取得112席個簡單多數國會議席,足以籌組政府及勝出大選,並終結了執政國民陣線長達60年的管治。總理納吉布領導的國民陣線僅獲得76席。

根據非官方統計顯示,希望聯盟已奪下6州政權,包括檳城、雪蘭莪、吉打、森美蘭、柔佛及馬六甲。

他批評選舉委員會並沒有好好地執行工作,拒絕簽署選票表格14,以致無法公布官方投票成績。全國近1500萬登記選民,投票選出國會下議院222席及州議會505席,任何陣營取得下議院至少112席,即可籌組政府。[14]

摺疊 編輯本段 榮譽記錄

1997年1月14日,馬哈蒂爾獲費薩爾國王國際獎中的伊斯蘭服務獎。[4]

摺疊 編輯本段 人物評價

2013年習近平會見馬哈蒂爾"今年沒有人像馬哈蒂爾一樣強烈地吸引新聞界,這使他成為1998年的亞洲新聞人物。他提醒世界,不受管制的資本主義未必適合所有國家——自從馬哈蒂爾一年前開始抨擊投機客的陰謀和猶太人的政治陰謀,世界各國開始接受他的理論。"(時代周刊)[15]

「中國人民敬重的老朋友」——習近平於2013年10月5日在吉隆坡會見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蒂爾時對馬哈蒂爾的評價。[16]

摺疊 編輯本段 人物爭議 摺疊 強權政治

馬哈蒂爾任內多次對司法部門進行政治干涉。1988年,他為了一些對政府不利的法庭宣判,罷免聯邦法院院長和幾名最高法院法官,造成司法危機。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高庭法官陳漢章透露,他在1997年的一場選舉官司中宣判執政黨候選人當選無效之後,馬哈蒂爾欲透過法官仲裁委員會,來革除其法官職位。

馬哈蒂爾牽涉轟動一時的司法醜聞"林甘影片",在他給皇家委員會的供詞中,他承認在委任法官之前會諮詢和聽取其他人的意見,這些人當中包括商人陳志遠。

在一些經濟專家的反對下,馬哈蒂爾執意複製日本和韓國的重工業計劃(向東政策),發展鋼鐵業(柏華嘉控股Perwaja)、汽車業(寶騰Proton)和混凝土業,這些失敗的計劃帶來重大問題和無數的金錢損失。特別是柏華嘉涉及高層貪污舞弊管理不當的問題。專家們反對寶騰的理由是馬來西亞缺乏宏大的國內汽車市場以及該計劃缺乏經濟效益。寶騰成立以來,馬來西亞納稅人支付政府津貼來維持寶騰,馬來西亞駕車人士因為政府徵收高昂關稅以保護寶騰而需支付高價錢來購買汽車,這使得一些因為公共交通系統欠完善,而買寶騰車的馬來西亞人承受財務負擔。

1987年10月,由於執意委派不懂中文的副校長掌管華文小學,造成華人社會普遍不安。馬哈蒂爾採用高壓手段進行茅草行動,援引內部安全法扣留了100多人(包括年邁的華教人士沈慕羽),並關閉了3家報章:中文《星洲日報》、英文《星報The Star》和馬來文《祖國報(Watan)》。

嚴重的裙帶風氣,例如最顯著的是玲瓏集團的哈利姆沙艾(Halim Saad)、流動電話集團工藝資源(TRI)和馬來西亞航空的達祖丁(Tajudin Ramli)。還有經營檳城造船工業(PSC)失敗的阿明夏(Amin Shah Omar)以及伊佳蘭(Ekran)的陳伯勤(Ting Pek Khiing)。2000年馬哈蒂爾領導的政府以每股8林吉特的價格向達祖丁(Tajudin Ramli)買回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股權,那時,馬航在吉隆坡股票市場的市場股價只有3林吉特68仙。

1998年,大馬經濟並沒有好轉,股市及匯市每況愈下,馬哈蒂爾對安瓦爾所採用的經濟緊縮政策也感到不滿。房貸利率以倍數高漲,民怨沸騰。令人們更加相信安瓦爾有意促使馬來西亞發生暴亂,藉助人民的力量以推翻馬哈蒂爾的政權,從而取而代之。安瓦爾的意圖被馬哈蒂爾先發制人而受挫。

在這期間與巫統關係密切的企業,也蒙受巨大的虧損,欠下數十億林吉特的債務。其中一些更瀕臨倒閉。企業界普遍希望政府放寬銀行貸款利率,使企業得以呼吸。安瓦爾與馬哈蒂爾在這方面,顯然有著不同的觀點。他不斷地抬高利率。

在亞洲金融風暴吹襲下,韓國及泰國都換下了政權,統治印尼32年的總統蘇哈托更因其家族貪污濫權被人民推翻。這些訊息都給大馬政壇帶來一定的衝擊。也印證了馬哈蒂爾必須將安瓦爾拉下馬以保護本身及其兒子的船務公司。同年六月的巫統大會,安瓦爾與馬哈蒂爾雖然達致互相支持,但巫統黨內的鬥爭卻到如火如荼的地步。

在巫統大會上,安瓦爾的支持者巫青團長查希哈米迪針對巫統黨內的朋黨主義及裙帶風發炮,此外,查希也指政府不應顧著拯救大公司,也應拯救小型企業及窮人。這種論點引起巫統代表的不滿,使到查希成為眾矢之的;馬哈蒂爾更公布在政府私營化下的名單,強力反駁查希的"朋黨論",使到查希窮於應付。另一方面,一本詆毀安瓦爾的書籍"安瓦爾不能當總理的五十個理由",在被塞入巫統中央代表的公事包內。這本書中指安瓦爾涉及性醜聞及叛國,引起各界的關注。在安瓦爾報警後,警方介入調查,並逮捕了該書的作者阿卜杜勒·卡力。不料爾後竟牽扯出另一段駭人聽聞的事件,警方指有充足證據證明安瓦爾涉及性醜聞。9月1日,政府宣布管制貨幣的激烈措施後,安瓦爾的威信受到重挫。翌日,總理馬哈蒂爾宣布革除安瓦爾的副總理及財政部長職,並由即日起生效。這意味著安瓦爾的政治前途已經出現前所未有的危機,很可能就此結束。馬哈蒂爾與安瓦爾不和的傳言得到證實。隨著安瓦爾革職後,他也被巫統開除黨籍。眾叛親離,加上面對嚴重的指控,他已無法通過巫統體制的管道,來展開政治鬥爭。由於他已不是副總理兼內閣部長,加上被開除黨籍,一些媒體只對他何時被捕、被提控感興趣。因此,這幾天內,安瓦爾的談話已不像過去般獲得大篇幅的報道。在這種情況下,安瓦爾唯有通過在他的住家發表"政治演說"來爭取支持。外國媒體及電腦網際網路,也成為他散播"政見"的管道。之後安瓦爾被捕入獄,馬哈蒂爾被認為是要打擊黨內外有意挑戰其領導地位的人及派系,他之後更任命平庸的巴達維為副總理,兼後來的接班人。

摺疊 種族主義

2003年,馬哈蒂爾在第10屆回教大會組織峰會上發表反猶太人言論,此舉受到西方國家的強烈譴責。

馬哈蒂爾藐視馬來西亞聯邦憲法、多元種族和多元宗教的社會,執意推動伊斯蘭化。甚至宣稱世俗國家馬來西亞是伊斯蘭國家。1981年拉攏安瓦爾進入巫統,協助推動國家行政回教化(Menyerap Nilai-Nilai Islam Dalam Pentadbiran Negara)的政策。2008年3月馬來西亞國會大選後,馬哈蒂爾的言論漸漸變成種族主義。 2008年8月9日,馬來西亞律師公會公開討論改信回教所引出的問題。這個公開論壇的目的是要克服改信回教後衍生的課題,可是進行不到幾小時就受到回教激進份子的干擾與恫言鬧事的情況下,被迫提前結束。馬哈蒂爾較後發表聲明,表示"由於馬來人越來越軟弱,才令其他種族越來越大膽提出本身的訴求,侵犯馬來人的權益,甚至還談及敏感的宗教課題,馬來人的前景令人擔憂。"2008年8月26日,檳城威省峇東埔舉行國會選舉,巫統檳城升旗山區部主席艾哈邁德伊斯梅爾爾在選戰中批評"華人只是寄居,即使得權也不會平均分配財富給各族",即華人寄居論。此舉遭到朝野及民間人士的批評。巫統最高理事會也因為執政黨內的壓力,暫時凍結艾哈邁德伊斯梅爾黨籍3年。然而,在這場種族言論風波中,馬哈蒂爾卻為艾哈邁德伊斯梅爾打抱不平,並提出非馬來人發出種族主義的言論與聲明時,馬來人卻不曾要求他們道歉。馬哈蒂爾在他的部落格中,提出興都權益行動委員會及黃明志為例子。實際上,興都權益行動委員會的四位領袖已在內安法令第8(1)條文下不經審判被扣留,而黃明志父子兩人已本身及通過政黨道歉無數。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穆斯林的先知穆罕默德其人?他對世界歷史又有著什麼樣的貢獻?
穆罕默德是最後一個先知,那以前的先知有哪些?
給不信穆罕默德是安拉使者之人的一封信
道教和伊斯蘭教一樣蠱惑人心,同樣導致朝代凋亡,同樣有迷信而且不入世,不世俗化為什麼沒有人罵道教?

TAG:穆罕默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