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託孤,煞費苦心的安排因這人的遲到而崩盤,成全了司馬懿
【提示】
昨天頭條號歷史挖掘機連載,說曹丕最討厭的兒子曹叡,卻是最合適的太子人選。
這一點導致他在臨終才立毫無根基和歷練的曹叡為太子,因此他怕曹叡被取代,在託孤時特意排除曹魏宗親中的實力人物。
於是,司馬懿有了可趁之機。
劉備託孤,成全了諸葛亮;曹丕託孤,成全了司馬懿。但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卻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實在讓人嘆息。
陳瓷新著《懿統三國》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以下為書中相關部分。
「立平原侯曹叡為太子!」奄奄一息的曹丕最終還是下了決心。
這時,曹叡已經二十三歲,因為父親的刻意打壓,他尚未有理政和統兵經歷;
而曹丕十歲的時候,就被曹操帶去軍中隨征,熟悉軍務。
到在曹叡立為太子的年齡,曹丕已被曹操任命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成為曹操的副手,在積累經驗的同時,也向政界和軍界全面滲透,培植了自己的人脈。曹操去世,曹丕繼任魏王、丞相、冀州牧,這時他已經在副丞相的位子上鍛煉了十年,而且在冀州的鄴城主政多年。
而曹叡在即位之前,文武大臣基本沒有見過他,對他幾近一無所知,與他沒有交集。
遇到事情,大家認為與曹丕最信任的司馬懿溝通更有效,因此朝中和軍中,更多是司馬懿熟悉的人。
幾乎在立太子的同時,五月十六日,曹丕在洛陽宮崇華殿南堂,處理了一生最後一件政務:託孤。
曹真、陳群、曹休、司馬懿並受遺詔輔佐嗣主。
曹丕選定這四人輔政,是個很完美的打算。
曹真和曹休都是曹氏宗親,而且二人從小就被曹操欣賞,被安排與曹丕一同吃,一同住,一同讀書,三人算是發小。二人對曹氏基業無比忠誠,深得曹丕信任。
但是,曹丕最青睞他們的一點,卻是他們在朝中並無根基,沒有可能覬覦帝位。
曹休只是曹丕的遠房宗親,在曹氏宗門裡的影響,甚至還不如夏侯一門。
而曹真根本算不上曹氏宗親,因為他本來姓秦,因為父親對曹操有救命之恩,才被曹操賜姓為曹。
曹氏一族,對曹真的崛起很難接受:這個本來的外姓人,憑什麼騎在我們姓曹的頭上?
如果曹休和曹真真地在曹家根深葉茂,可以一呼百應,曹丕非但不會讓他們輔政,而且會刻意打壓他們,想想曹丕是如何對待曹植的就知道了。
陳群和司馬懿都是「太子四友」,是曹丕打敗曹植,承嗣魏王,禪位稱帝的股肱大臣,是最受信任的外姓大臣。
征東大將軍曹休鎮守揚州,在與東吳戰場的最前沿;
中軍大將軍曹真鎮守洛陽,都督中外軍事。
兩名宗親大將掌握兵權,一內一外,互相呼應。
兩名外姓大臣掌管尚書台,打理政務,掌控號令。
統兵的無權號令,號令的不能統兵。曹丕對四位輔政大臣既任用器重又牽制打壓,煞費苦心。
輔政遺詔頒布完畢,曹丕就從崇華殿南堂回到嘉福殿,一邊等死,一邊等曹休從揚州回來。
但是,死神比曹休到得早。第二天,曹丕就駕崩於嘉福殿。
曹真和陳群本來就在洛陽,司馬懿在許昌,接到詔書後一日之內就能趕到洛陽。當曹休風塵僕僕趕到曹丕停屍的崇前殿時,另外輔政的三人,已經瓜分了權力。
曹休的意外被動退出,改變了曹丕精心安排的平衡,不久以後就出現了混亂。
曹丕臨終前對曹叡說:「肯定會有人離間這三人,你千萬不要猜忌!」
真正有實力的曹氏宗親和曹魏重臣被排擠在權力核心之外,對這三人肯定會心懷不滿,而曹丕是至死也不信任曹氏宗親,甚至要把這一點灌輸給曹叡。
這一點直接導致的結果,是以後曹家天子遭受外姓欺凌,久被打壓的曹氏宗親,找不到有實力出手相助的人。
(請看明日《懿統三國》連載:曹丕無奈之下確定的太子曹叡,即位後對內對外兩大高招,朝野震驚
本文節選自《懿統三國》:看隱忍的司馬懿及其後代,如何耐心等待機會,逐步掌控曹魏軍政大權,最終讓三國的歷史終結在司馬氏之手。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曹丕死後給曹睿留下了兩個定海神針,他們若在,必手刃司馬懿
※三國時期第一奇女子,看扁曹丕,看清司馬懿,看透鍾會
※中國三大篡漢之曹丕篡漢
※亂談三國:曹丕的頭頂是什麼綠?
※【讀資治通鑒系列十】魏文帝曹丕其人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