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剛23歲才學習跳舞,卻創造了這六個「舞蹈之最」
他23歲開始學習舞蹈,不顧骨骼定型,拚命練就柔韌筋骨。起初,他只是為了生存,然而漸漸,舞蹈成為他藝術的重要組成。他嘗試不同舞種,編排各類舞段,練就了超乎想像的旋轉技藝。
他從《星光大道》一路舞上央視春晚。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李玉剛舞台劇作品中的「六」大精彩舞段。
▼
提及李玉剛最經典的舞種,非長綢舞莫屬。在《鏡花水月》中,他通過長綢交橫飛舞的千姿百態,呈現出《天女散花》的飄逸之感;《四美圖》中,他又以一條長綢,舞出《霓裳羽衣曲》的優雅靈動。
綢舞,是中國漢民族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一種民間舞蹈,它因舞者舞動長短不一的綵綢而得名。在民間歌舞中,可稱為「長綢舞」的綵綢一般為4-8米,長度越長,難度越大。而李玉剛在舞台上揮舞的長綢,卻達到了24米這一驚人數字,他也因此於2008年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綢舞歷史上舞起「最長綵綢」的舞者。
長綢,雖是披於肩部,卻與舞者身體密不可分。它不僅僅是一種舞動技能,更多的是以身體的協調力帶動長綢,體現整場舞蹈的韻律美。
在表演中,李玉剛通過揮舞手中的長綢進行動作轉換,時而空中旋轉,時而緩緩下落,將其與自身合二為一。跳躍、拋接、旋轉,他柔軟的身姿配以細膩的情感投入,身韻合一,呈現出優雅飄逸的空間與視覺藝術。
▼
相比於拿手的長綢舞,《四美圖》中貂蟬的「盤鼓舞」對於首次嘗試的李玉剛來說,具有相當難度。不論是踏鼓而舞還是水袖擊鼓,對他而言都是很大挑戰,甚至可以說是「驚險」。
盤鼓舞,即舞者在盤鼓之上縱躍騰踏,蹈擊出有節奏的鼓聲,並且準確而富於感情地完成許多高難度舞蹈動作,以表現舞蹈的美感與意境。它將傳統舞蹈與雜技進行了巧妙結合,體現出中國古典舞蹈的獨特風格。
「驚鴻宛轉掌中身」,四美之一的貂蟬身段曼妙、舞姿輕盈,李玉剛的一段盤鼓舞則近乎完美的還原了這一人物形象。
他踏鼓而上、徘徊旋轉,騰躍、頓踏的形象帶給人強烈的節奏感和剛勁美;而舞蹈中的長袖走向與下腰造型,腰肢纖細、體態裊娜、舞袖流動起伏,又給人以流動感和婉柔美,配以氣勢十足的水袖擊鼓,既富於輕柔之美,又有著驚險性與力度感。有柔有剛,剛柔相濟,恰與李玉剛一貫的藝術風格完全吻合。
▼
如果說盤鼓舞展現了李玉剛在舞蹈中的亦柔亦剛,那麼扇舞,則毋庸置疑是他絕對的柔美與細膩體現。在扇舞中,李玉剛以持扇時富於變化的手腕及體態動作,將杜麗娘的嬌羞、楊貴妃的嫵媚刻畫得入木三分。
以扇遮面,是舞台藝術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其精髓即在於舞者對手中扇具與自身形體的融合。《遊園驚夢》中,隨著手中紈扇的緩緩移動,以扇遮面的杜麗娘漸漸呈現,一出場便帶有一種少女的嬌羞與含蓄美。
李玉剛借一把紈扇,既體現出扇舞動作的柔美手姿,又以神態與身姿實現了人物的情感抒發,同時也詮釋了中國古典舞含而不露的內在特徵。
扇舞表演的優劣,在於舞者的手姿與動作轉換。《貴妃醉酒》里,李玉剛手持摺扇,時而輕舒雲手,時而合攏握起,動作典雅而矯健。在他手中,摺扇被作為舞台藝術的載體,「轉」、「甩」、「開」、「合」、「擰」等一系列動作為其賦予了中國古典舞的無窮魅力。
▼
一段劇目之所以被世人銘記,除了出色的劇情與演員的紮實功底之外,它一定有著一個能夠直擊人心的觸點。《霸王別姬》中的劍舞,正是這樣一個劇目靈魂所在。
劍舞,是李玉剛自出道早期便嘗試編排表演的舞種,他憑藉嫻熟的手腕技巧,使雙劍在空中揮舞、旋轉,動作迅速敏捷、連綿不斷,與其優美舞姿相輔相成,令人看來眼花繚亂。加之眼神的自然流轉、表情的豐富多變,達到「手眼身法步」的高度協調,實現賞心悅目的美感享受。
所謂「歌以詠言,舞以盡意」,此時李玉剛手中的長劍已不止作為舞台上的表演道具,它更是《霸王別姬》舞段的靈魂所在,被賦予了更多的人物情感。同時,長劍下配以流動的劍穗,舞動起來,劍與穗剛柔相濟、變化多端,令劍舞生色不少。
隨著雙劍的快速旋轉,李玉剛將虞姬的情感發泄與劇情發展緊密相連,以劍舞承載虞姬的凄美憂傷,直至最後悲壯自刎,達到全戲的高潮。嫻熟的劍舞,配以完整的故事情節,給觀眾留下的是強烈的心靈震撼。
▼
儺舞,是李玉剛在舞台劇《昭君出塞》里專門加入的一種特殊的祭祀舞蹈,也是他一次大膽的嘗試。在儺舞中,李玉剛努力擺脫之前的影子,通過祭祀舞這一前所未有的舞蹈形式,極力展現女性身段的柔美,使自己的舞蹈也更貼近女性形象,也更貼近其演繹的少女昭君。
相比李玉剛之前舞蹈的動作編排,儺舞顯得較為隨性。由於昭君出生於崇尚自由、敬重神靈的楚地,為展現當地民風,李玉剛特意加入了以祭祀儺舞進行求雨這一劇情。其中寫意隨性的舞蹈動作,正是人物自由天性的釋放,舒展優雅的舞姿,神秘又不失浪漫,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
在儺舞表演中,舞者大都佩戴不同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話形象,也有世俗人物與歷史傳說,由此構成龐大的儺神譜系。
「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舞台上,李玉剛周圍頭戴猙獰面具、舞步跳躍神秘的舞者,為《昭君出塞》加入了不少神聖色彩。這種古老的舞蹈形式,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藝術文化的融合體,是一個在時空上跨時代、跨社會、跨民族的神秘文化複合體。
▼
李玉剛曾說,他的舞蹈是從旋轉開始的。「最初只是在不會別的舞蹈動作情況下,逼上梁山才去轉的,誰知道東轉西裝還把轉功練出來了。」
現如今,李玉剛在舞台上呈現多種曼妙舞姿,但他始終不會放棄旋轉,甚至能夠一次轉上幾百圈而不眩暈。在他看來,旋轉是一種極具視覺美感的舞台呈現,也是自己最引以為豪的舞蹈技藝。
在翔舞中,李玉剛將舞蹈技巧融入場景,隨著優美的旋轉,輕輕抖動翅膀,恰似一隻鴻雁翱翔天際。「飛得無怨無悔,是大浪漫、大寫意」,對於李玉剛的翔舞,《四美圖》導演佟睿睿這樣評價。
一雙「翅膀」的抖動看似簡單,卻是頗需技巧。它必須兼顧力量與柔美,既演繹出鴻雁優美的飛翔姿態,同時抒發昭君內心對於自由的嚮往,曠遠大氣。配以象徵天空的藍色翅膀,清澈又令人神往,營造出最壯麗的舞美效果。
在《昭君出塞》里,李玉剛將翔舞編排得更加精緻完整,不同隊形的變換,多種飛舞動作的展現,甚至將台上舞蹈演員都化為自己翅膀的延伸,呈現出恢宏大氣的飛翔場面,將一派遼闊蒼茫的塞北風光展現眼前。
如今,李玉剛與舞蹈結緣已有十五年,一雙雙舞鞋成為他最長久的陪伴。他用身形唱腔造就了一個個經典舞台形象,用最曼妙的舞姿譜寫出最美的生命之歌。舞者如他,旋轉不停,舞動不止。
(以上涉及的專業知識及術語,如有不妥,煩請指正)
機密文件,閱後即焚。好的文章,閱後請「轉」!
玉周刊
周一 玉幕後 走進先生生活,了解幕後故事
周二 玉友人 發現先生摯友,傾聽藝術匠人
周三 玉音樂 品味歌曲風韻,講述背後故事
周四 玉戲劇 解讀經典劇作,揭秘創作歷程
周五 玉自傳數載春秋的積澱,一路行走的心言
周六 玉 言 傾聽先生語音,收穫心靈感悟
推薦閱讀:
※回歸主業
※道教的神真的是人創造出來的嗎?
※傳承、創造、做學問~書法大家王友誼
※我們都是幸福源泉的挖掘者和發現者,更是擁有者和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