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再難,也要親手照料自己的孩子

Apple媽咪原創故事,父母撫育孩子的體驗,就好比杯中美酒,微苦,但越品越愛不釋手。可如果找來了許多幫手替我們帶孩子,自己只偶爾客串一下,那麼,就等於這杯酒加水稀釋了,雖然還是能嘗到一點酒味,但已經完全不是它原來的樣子。 我曾親耳聽過一位年輕的爸爸這樣抱怨:「我想我真是太早生孩子了,現在生活徹底亂套了,再也沒有自由可言。晚上回到家,電視看不了,上網也要被爸媽和老婆抱怨,說我不陪孩子;出去吃個飯,小孩上躥下跳,我自己食物都送不到嘴裡;電影看不了,旅行去不成,周末比上班還累,生活還有什麼意思?還好,我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出差,他們追殺不到我??再說,孩子也不要我,我一抱,他就哭著要找奶奶。」這是基於多年的同事,加之我們和他的妻子基本沒有交集,他才敢說出的真心話。聽這些話的時候,我還沒有孩子。那時我想,大概是因為有些人天生喜歡孩子,而我同事這種人是天生討厭小孩的吧。直到多年後,我經歷了生養兩個孩子的痛苦和快樂,才理解了這其中的緣由絕非如此。父母會不會深愛自己的孩子,跟本性基本無關,虎毒尚且不食子,又怎會有天生對子女沒有感覺的人?只需要一個方法,就可以讓這位爸爸的感受發生180度逆轉:從孩子出生那天起,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月嫂、保姆全都靠邊站,誰都不要插手,將新生兒全權交給他和妻子即可。這個讓人不得安生的「討債鬼」自有辦法博得父母無盡的憐愛,這幾乎是人類嬰兒的生存法則。而有了愛,所有的付出就不再是煎熬。他會成為最了解孩子的人,而孩子最依賴的人也會是他,有了這份默契,他只會感到無上的幸福和驕傲。這位痛苦萬狀的年輕爸爸,原也可以是一位快樂的慈父。

母愛真是本能么生孩子之前,我讀過無數讚頌母愛偉大的詩篇,聽過無數母親如何為子女奉獻的事迹,即便是在自然界,也常能聽聞母獸舍己護子的故事。我以為,母愛是與生俱來的,大抵是在孩子出生的瞬間,就會驟然母愛泛濫,想竭盡自己所能去愛護這個弱小的新生命,一個脆弱的女子就會即刻「升級」成偉大的母親。懷胎十月,我始終期盼著這個歷史性的「升級」。可事實並非如此。當我聽到第一聲啼哭,醫生把濕嗒嗒、黏乎乎的小嬰兒湊到我臉頰:「來,跟媽媽親親。」我本能地往後一躲,這個皺巴巴、髒兮兮的小東西就是我的孩子么?我怎麼沒有那種心靈震顫的感覺?即便他是從我肚子里出來的,我也沒有立刻產生任何親密的感覺,反而覺得陌生。這和我想像中激動人心的畫面太不一樣了,難道我特別冷血?於是,我去問了媽媽、問了婆婆、問了身邊許多有過生育經歷的人,得到的回答竟也是類似的:第一眼看到孩子,沒什麼感覺,也沒有傳說中母愛激蕩的心情。如果母愛不是孩子出生時,就會迸發的本能,那它又是如何而來的呢?沒過多久,我就有了答案。從小嬰兒推進我病房的那刻起,我不得安生的日子就開始了。第一次哺乳,老公把小嬰兒端到我面前,我終於看仔細了他的容貌,眉頭緊鎖,閉著眼睛,通紅的皮膚上遍布著皮屑,小小的臉頰只有我的手心大小,他像小動物般張著小嘴,盲目地尋找著方向。強忍著剖腹產傷口和宮縮的痛楚,我配合著小嬰兒整整折騰了一個小時。好不容易躺下來休息一會,可不過一個小時,孩子又哭醒了。接下來,是無眠的夜晚,整個晚上,小傢伙睡1到2個小時,哭醒,哺乳花1小時,再睡1到2小時,哭醒,再哺乳花1小時??在醫院經歷了一個星期前所未有的煎熬之後,我直奔早前預訂的月子會所,想著總能放鬆一下了。當天晚上,我毫不猶豫地把孩子交給了育嬰室,準備好好補一覺,生個孩子真是元氣大傷。可意外的是,好像已習慣了不時會傳來啼哭聲,我面對安靜空曠的房間,竟然失眠了。我的寶寶晚上睡不深,那麼哭醒的時候,育嬰室的阿姨會不會抱他?哭的時間長了,阿姨們會不會不耐煩?裡面有十幾個嬰兒,別的孩子哭,會不會把他吵醒?我的寶寶吃奶速度慢,阿姨們有沒有耐心花上大半個小時喂上一頓奶?第一次用奶瓶,他會好好吃么?甚至迷迷糊糊的夢境里,都是阿姨抱的時候不小心磕到了孩子,驚醒後更加睡不著??總之,把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小人兒交給陌生人照料是一百個不放心。大概,這就是做了媽媽的心情,面對這個弱小的,依賴媽媽而生存的生命,再也無法做那個原本任性、自我中心的自己了。

後來,我果斷地說服了老公和婆婆,晚上自己帶孩子,一則即便不帶,晚上也要三個小時一次起床折騰母乳,二則小人兒自己帶在身邊才覺得踏實。這個決定讓我整個月子里又忙又累,並且幾乎白花了月子會所的費用。孩子哭了,我就抱他;小嘴湊過來,我便喂他;尿布濕了,我自己幫他換;抱著手酸的時候,我就倚在沙發上,讓他趴在我胸口午睡;夜裡坐著餵奶辛苦,我就躺著喂,不知不覺擁著孩子一同入夢。可也正是這無盡的辛勞,讓我深深地理解了母愛。母親為什麼會深愛自己的孩子?一次次辛勤的哺喂,一個個無眠的夜晚,無數次忍著腰疼手酸望著懷中酣睡的嬰兒,無數次強忍著皸裂的痛楚滿足著貪婪吮吸的孩兒??母愛,原是在付出過程中滋生。唯有體驗了生育的痛楚和養育的艱辛之後,一個脆弱的女人才能「升級」為堅強的母親。法國名著《小王子》中,有一篇關於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故事,講述的是小王子為玫瑰花澆水,為她套上玻璃罩,為她鬆土,為她屏風,小王子離家出走時,最牽掛的是他的玫瑰花,最終他發現自己愛上了玫瑰花。故事裡有句耐人尋味的話:正是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那麼在媽媽可以理解為——正是因為你為你的孩子花費了時間和心血,這才使你的孩子變得如此重要,你才會如此深愛他。與無欲無求的玫瑰不同的是,孩子從出生那天起,他就會7乘24小時,全天候,全年無休地需要照料和關注。比起許多小動物出生就能走能跑,人類嬰兒的自主活動能力是極差的,沒有全天候的悉心照料,他根本無法生存。做媽媽的,開始不過是被動地去滿足新生兒的需求,沒想到,就在這辛苦的照料中,她們越來越了解自己的孩子,漸漸成為孩子最信賴和依戀的人,從而奠定了深厚而寬廣的母愛。可如果說,從一開始,我們就請了一大堆幫手,想貪圖輕鬆方便,那麼事情將完全變成另外一番光景。

沖淡的親情您見過,從未幫孩子換過一塊尿布的媽媽么?你見過,孩子哭得喘不過氣也只當聽不見的爸爸么? 你見過,自己出了月子,還把嬰兒24小時留在月子會所里託人照料的媽媽么?你見過,每天回到家就把門反鎖,避免被孩子打擾的爸爸么?這些,Apple媽咪確實都曾見過。不但見過,甚至我還能理解他們:同樣是餵奶、換尿布、看孩子,如果沒有愛為前提,那不過是保姆乾的事情。身為21世紀的知性男女,在職場上叱詫風雲的社會精英,怎高興干保姆份內的事情?他們甚至還沒來得及給新生兒一個機會,一個和父母建立愛和默契的機會,就請來了一大群幫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月嫂、保姆,唯獨把父母「騰」了出來,變成了旁觀者,甚至是局外人。因此,即便是在孩子剛剛出生、手忙腳亂的月子里,爸爸們下班後也能有時間上網看電視,媽媽們竟也有抱怨坐月子無事可做、無聊的時候。孩子哭了,是老人第一時間衝過去抱;換尿布、洗奶瓶有月嫂侍立在側;為了媽媽能夠休息好,坐好月子,小嬰兒竟不被允許睡在母親身邊,而被送去老人或月嫂的房間。如此,做父母當真輕鬆極了。做月子的時候,媽媽們被要求躺在床上什麼也不要干,就算是難以替代的母乳,也總會有人時不時跳出來一句「用吸奶器吸出來,我們幫喂你喂吧,這樣你就能好好休息了。」在這樣「無微不至」的照料下,媽媽們恐怕不無聊都難,因為所有身為人母的義務都被「代辦」了,時間和精力被徹底「騰」了出來。即便出了月子,這種行為模式常常也會延續下去。習慣了輕鬆自在的父母們恐怕再難勝任獨立照料孩子的重任。如果做父母的正在為擁有那麼多幫手偷著樂,請不要忘了長此以往獲得這份輕鬆的代價。媽媽作家小巫有一句話說「孩子跟誰睡,他就是誰的孩子」,這句話一點沒錯,如果你只是有空去看看孩子,對孩子來說,你就不再是那個對他來說最最重要的人,就像如今聽到越來越多的媽媽抱怨,孩子要奶奶、外婆或阿姨,不要媽媽。

也許真有媽媽覺得這樣都可以坦然接受,只要孩子健康成長,跟誰親有啥關係。可是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在孩子最需要安全感和父母疼愛的嬰幼兒時代沒有付出心血,那就得坦然接受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無視你的教誨吧。如果孩子和你不親,他又憑什麼要在意你說的話呢,再說到底,如果我們不能教養自己的孩子,那還為什麼要生孩子? 事實上,從一開始就放棄親手照料孩子的父母,很可能真會越來越無所謂自己的孩子。這個小人兒的脾性習慣,他變得不了解;哭了鬧了,他感到搞不定;難得想自己帶帶,孩子竟試圖掙脫著要找奶奶。這種挫敗感讓人更加失去耐心和興趣。於是,他大約會想不如算了,就全權交給老人或保姆吧。當然,即便如此,他可能也不會感到有什麼不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沒有孩子的拖累,終於可以放手去過自在的生活,而無後顧之憂。所謂的舐犢深情,也就不去奢求了。可憐的,是我們的孩子。如果說我們作為第一代獨身子女,缺乏的是兄弟姐妹情的話,那麼他們作為俗稱的「獨二代」,連父母親情都缺失;如果說「獨身子女政策」在我們整整一代人身上烙下了「自私」、「任性」的印記的話,那全權由老人或保姆帶大的「獨二代」身上又會增加什麼烙印?中國一份針對「雙獨生子女婚姻」的問卷調查顯示,超過70%的「雙獨生」年輕父母「只生不養」,將孩子的養育交給雙方父母。其中,孩子主要由爺爺奶奶照料的佔42.1%,由外公外婆帶大的則佔29.8%,由媽媽照顧的僅佔15.8%,還有的是「全家總動員」。這次調查的對象共6000人,平均年齡29歲,多數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平均婚齡三年。這個數字難道不令我們擔憂和心寒么?

自然法則讀過一篇名為《像古人一樣談戀愛》的短文:古時候,沒有電話,也沒有簡訊,當我想你的時候,就翻過兩座山頭,去牽你的手。古時候,沒有電視,也沒有電影,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就找個安靜的地方坐著,挑一本你我都喜歡的書,我念給你聽。古時候,沒有網路,也沒有電子郵件,對你的情思,我就寫在紙上,裝進信封里寄到你的手中,你讀時還能聞到我的墨香。古時候,很簡單的世界,很簡單的人,很簡單的愛。如果說,許多現代化產物在方便了我們的同時,也實實在在地淡化了人們的情感,疏遠了人與人之間聯繫的話。那麼,如今商店裡林林種種的母嬰商品,垂手可得的母嬰服務,又有多少是在方便了新媽媽的同時,卻不自覺地隔閡了母子親情呢。我常常問媽媽,在我小的時候,她們那代人是怎麼養孩子的。媽媽總會和我說,我們那時候生個小孩苦阿,哪有你們現在那麼輕鬆?那時候,剖腹產沒有特殊情況是不被允許的,女人生孩子,分娩之痛就是必須要越過去的第一個砍;那時候,可沒有月嫂或者月子會所這個行業,不管多辛苦,新生兒的吃喝拉撒都得由父母一力承擔;那時候,奶粉價錢偏貴又麻煩,所以絕大多數的媽媽都自己餵奶;那時候,沒有高質量的吸奶器和消毒設備,所以很少有哪個媽媽會笨到浪費時間把奶水吸出來,改用奶瓶餵給孩子吃;那時候,少有橡皮奶嘴,所以孩子哭了,媽媽只好通過擁抱和餵奶來安撫他;那時候,許多人家不買佔地方的嬰兒床,孩子直接睡在母親身邊;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琳琅滿目構思新穎的推車,出門通常是媽媽抱著孩子,坐在爸爸自行車後面;那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有一大堆子女,未必有空幫忙帶孩子,媽媽們只能抱著孩子去上班,白天放在單位託兒所里,下班跟媽媽一起回家。

我問媽媽:「抱著孩子怎麼上班?」「那有什麼奇怪的,你小時候,每天我要抱著你擠三輛公交車才能到單位。」我再問:「大家都這麼幹麼?」「那可多了去,上班時間,一輛公交車上總能看到5、6個抱小孩的。」用我們現在的眼光看,過去的女人做媽媽簡直太辛苦了。可正是這份辛苦,成就了媽媽們對子女的深情,讓我們中的大多數自小就得到了充足的母愛,得以擁有一個最愛我們最最在意我們的媽媽。或許,自然法則早就決定了,必須通過這萬種辛勞來幫助我們完成「從女人到母親」的蛻變。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上帝將最美好的生命贈予了女人,所以她必須經過十月懷胎的辛苦,一朝分娩的痛楚,以及哺育生命的艱辛來領取這份「大任」。想必億萬年前,自然法則「確立」的時候,真沒想到如今的人類會發明那麼多方便省事的方法來。如果我們貪圖各種方便,試圖跳過所有的中間過程而坐享其成,那麼我們將勢必失去為人父母的真正美好體驗,因為孩子最信任、最依賴的人可能都不再是自己的父母。時常有新媽媽和我商討,孩子哭了該不該抱他?總是抱他,會不會把他寵壞?我要不要和孩子一起睡?對於這樣的問題,各種育兒書里都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答案,以及各自的佐證。如果去翻遍育兒書,恐怕新媽媽們只會更加困惑了。事實上,所謂「專家」的意見太多了,可能會干擾你作為新父母的直覺。如果拋開所有人的意見和經驗,僅憑直覺,你會如何做?在自然界中,專家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母鼠只要有閑暇時間就要給幼鼠舐理皮毛。不僅老鼠這樣做,所有動物也有這樣的本能行為,例如牛、馬、豬、鹿、羚羊等,母親都會對幼崽舐理皮毛。研究人員發現,生物的舐犢、觸摸和愛撫不僅僅表達深情厚意,更重要的是觸發和開啟幼崽體內的生長基因,以刺激幼崽的快速生長發育。人的進化更為高級,其表達情感的行為同樣離不開親吻、擁抱、愛撫、觸摸。但是,在表達情感之外,這樣一些行為也是在觸發人體內掌管生長發育的基因和激素,以刺激孩子正常發育。我們是否可以認為,所有問題的答案在自然界中早有定論呢?每一種本能行為都反應著生理需求,而滿足這種需求,新生命才能得以生存和進化,就像袋鼠生來就有一個袋子,所以他總是懷揣著幼崽。人類嬰兒二、三個小時就需要吃一次 母乳,所以即便分娩離開母體,在很長一段時間呢,他仍舊像是媽媽的一部分,根本離不開媽媽;人類嬰兒初生總是動不動就啼哭不止,所以他需要足夠的安撫和擁抱來幫助他們確認安全感的同時,更好地生長自己,並和父母建立信任;無論是奶粉、吸奶器,還是所謂各種「嬰兒睡眠訓練」,鍛煉孩子不哭鬧的捷徑,不過是方便父母們的做法。當你在育兒這件事情上,準備選擇任何捷徑的時候,請記得每一種輕鬆方便背後,都是有代價的。做父母,本就是個累人的活。而且這個活,沒人能替代得了,也沒有捷徑可走。可是千百年來,沒有一對含辛茹苦的父母會後悔親手撫育了自己的孩子,那份快樂和滿足是任何其他事情無法取代的。當然,生而不養的父母不在此列。

推薦閱讀:

剛剛帶2歲的女兒去海邊玩了一圈,想做點什麼,留給孩子長大以後看,大家有什麼好想法推薦么?
宋徽宗父子在金國有多「慘」?不僅生活待遇好 還生了不少孩子……
如何管教叛逆的孩子?(月嫂阿花的回答,196贊)
沖孩子發火,破壞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難受,請這樣做!
震撼!!!殘疾媽媽是如何餵養孩子的

TAG:孩子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