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檢出「腫瘤標誌物」意味什麼?
單一腫瘤標誌物數值升高,不能診斷為癌症,應進一步檢查 |
受訪專家/廣州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 張華 Tips 常用腫瘤標誌物項目
1、EB病毒殼抗原VCA/IgA抗體和早期抗原EA/IgA抗體
主要針對早期發現鼻咽癌,抽血檢查。鼻咽癌有「廣東癌」之稱,在廣東籍人群中發病率較高,檢查EB病毒殼抗原VCA/IgA抗體和早期抗原EA/IgA抗體,可以早期發現80%的鼻咽癌,並在鼻咽癌被確診前4-46個月顯示陽性反應,具有很好的預警作用。
2、人乳頭狀病毒(HPV)
主要針對早期發現宮頸癌,取宮頸分泌物檢查。人乳頭狀病毒(HPV)感染是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主要原因。檢測HPV高危型(HPV16,18)是目前篩查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一種手段。有統計,99.7%的宮頸癌患者HPV呈陽性。體檢如發現HPV陽性,應進行抗病毒預防和定期細胞病理學檢查。
3、甲胎蛋白AFP
主要針對早期發現肝癌,抽血檢查。慢性乙型病毒性(HBV)肝炎和慢性丙型病毒性(HCV)肝炎者患肝癌的危險度遠高於非攜帶者。此類高危人群定期做甲胎蛋白AFP檢測,可早期發現60%-70%的肝癌。為避免甲胎蛋白陰性肝細胞癌的漏檢,宜考慮增加穿刺細胞學、影像學和其他腫瘤標誌物配合檢測。
4、糖鏈抗原CA125
主要針對早期發現卵巢癌,抽血檢查,可發現50%-60%的卵巢癌。
5、癌胚抗原CEA
主要針對肺癌和胃腸癌,抽血檢查。可發現70%-80%的肺癌和胃腸癌。
有癌細胞≠患癌
有不少體檢者拿著腫瘤標誌物檢查結果找張華主任諮詢:「我的腫瘤標誌物檢查數值為何不是『零』?是不是說明我體內有癌呢?」。張華解答說,我們人體每天大約產生一萬個癌細胞,所以幾乎所有的腫瘤標誌物檢查結果都不會是「零」,有一個正常範圍,只要數值在正常範圍內就是正常的。體內有癌細胞,不意味著就會得癌。由於人體正常的免疫功能能夠及時地將癌細胞吞噬,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
「假陽性」和「假陰性」
有的體檢者查出某個腫瘤標誌物異常,超出正常範圍一點,便以為自己得癌了,夜不能寐。張華說,單一腫瘤標誌物升高,不能診斷為癌症,特別是增高並不是非常多。建議最好到專科醫院或大醫院再進行複查。檢查結果與檢查的準確性、檢查用的試劑以及檢測操作是否規範有一定關係。試劑質量不高,或檢測不規範,都可能造成結果的「假陽性」和「假陰性」,或檢測結果不準確。
除了以上因素外,體檢者本身的因素也會對結果有影響,比如體檢者本人有類風濕,或酗酒,或在體檢前剛吃了「大餐」、熬夜、過於勞累等。體檢者剛吃過海鮮或油膩的食物,血清都呈油膩狀,檢測試劑放入後,粘附性受到干擾,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此外,機體存在炎症或當某些慢性疾病發作時,某些腫瘤標誌物也可能會上升,需要通過進一步檢查來鑒別診斷。如果複查後的結果顯示腫瘤標誌物數值在下降,甚至已恢復到正常範圍,則無需太過擔心。
高出一倍或持續升高要警惕
如果腫瘤標誌物異常增高,特別是增高超過正常值一倍的,或動態觀察到持續增高的,說明有癌細胞在聚集,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其他檢測手段來排除癌症,如B超、CT、磁共振成像等檢查,或做細胞病理學檢查。
有的體檢者一旦查出腫瘤標誌物異常便非常驚恐,要求醫生開具Pet-CT檢查,要從頭到腳「掃」一遍才放心。張華認為,這種「一步到位」的檢查思路非常不可取。腫瘤的篩查要以「從簡從廉」為原則,一般應從X線胸片、B超、抽血查肝腎功能、血常規等開始,檢查提示有異常的,再進行更為精密的檢查。如果開始就是CT、Pet-CT,不僅沒有必要,患者反而接受額外的輻射,而醫療輻射本身就是致癌因素,是可能誘發或促進腫瘤複發的,得不償失。
別忽視這個「身體警報」
有不少體檢者查出腫瘤標誌物異常,但經過進一步的檢查,並沒有在身體內發現任何腫瘤,便長舒一口氣,認為「虛驚一場」。張華提醒,對於這部分體檢者來說,此時並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查出腫瘤標誌物持續異常,說明身體在發出警報了——身體環境適宜癌細胞生存、免疫系統不能及時殺滅癌細胞、體內癌細胞偏多。
張華建議,這部分體檢者應及時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及中藥調理,前者比後者更為重要。張華介紹說,不少體檢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調整,如少熬夜、少應酬、少吃肉、多吃蔬果等,腫瘤標誌物的值又恢復到正常範圍了。
主要針對肺癌和胃腸癌,抽血檢查。可發現70%-80%的肺癌和胃腸癌。
推薦閱讀:
※三個標誌告訴你有沒有愛上TA!
※八字入門·六親標誌
※循環腫瘤標誌物在肺癌中的應用
※八字賤命貧苦的標誌有哪些
※4個標誌 證明男人已經被你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