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度印象 菩提迦耶

印度印象 菩提迦耶位於印度比哈爾邦伽耶城南10公里的菩提迦耶(Bodhgaya),距印度東部最大城市加爾各答607公里,是佛祖釋迦牟尼悟道之處,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聖的地方。據傳,佛祖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生於公元前560年,其母母親摩耶夫人在藍吡尼生下他7天後就離開人世。悉達多自幼就在父親凈飯王呵護下成長,絲毫不知人間疾苦。後來,悉達多與表妹成親,並育有一子。29歲時,悉達多在一次出遊時目睹了世間的生老病死,因而引發出家修行的念頭。一天夜晚,悉達多拋棄了王子的寶座,離家出走,開始雲遊四方,追求人生真諦。後來,悉達多雲遊到菩提迦耶附近,先在森林裡苦修6年。即便他已形容枯槁,精疲力竭,但還是未悟得解脫之道。於是他放棄苦修,到尼連禪河中沐浴,洗去一身積垢,隨後攀樹枝上岸,喝了牧羊女奉獻的乳粥之後,便來到了菩提伽耶,在一棵大菩提樹下打坐靜思,發誓如若不能大徹大悟,終身不起。他就這樣苦思冥想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在一個月圓之夜悟得了正道,成為佛祖釋迦牟尼。從此,菩提伽耶便成為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聖地。

昔日,釋迦牟尼打坐靜思的方寸之地,如今已發展成為著名佛教聖地和旅遊勝地。菩提迦耶主要遺迹包括菩提樹、摩訶菩提佛寺、金剛座等,是1861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康寧漢挖掘出來,於1870年修復。走進摩訶菩提佛寺(Mahabodhi Temple),(又譯為大菩提寺或大覺寺),正面入口是一排台階和長長的參道,參道旁林立著各式各樣的佛塔,上都雕刻有精緻的小佛和圖案。摩訶菩提佛寺主體是一座下方上尖的佛塔,質地為硬質砂岩,塔高50米。底層是邊長15米的方形,從中部開始,層層上縮,頂部為圓柱狀,上立一銅製螺旋圓頂。塔身第一層四角有四個小塔,形似主塔,呼應而立。塔上供有形態各異的佛像。寺內供有釋迦牟尼金身佛像一座,法相莊嚴,光彩照人。散發出令人無法逼視的光芒。摩訶菩提佛寺儘管在印度寺廟中算不上巍峨博大,但最早是由印度歷史上著名帝王阿育王所建,後代屢有重建或增建。  寺背後即是著名菩提樹,枝繁葉茂,根盤交錯,綠蔭密布,形成了巨大的傘蓋,幾乎能把摩訶菩提寺後半部遮掩不見。樹下是有名的「金剛座」(Vajrasana),由4根柱子搭成的布幔覆蓋,篷內堆滿了信徒的鮮花供品。目前這顆樹是1870年重建時,從斯里蘭卡移植過來的。不過據稱樹的祖先仍是當年釋迦牟尼打坐悟道的樹。   今天的摩訶菩提寺終日香火不斷,來此朝拜和觀光的人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來自中國西藏的僧侶,他們身著暗紅色袈裟,一看就明白是來於何方。寺周圍還有許多黑色小塔,在小塔群中,不少佛教徒或是打坐沉思,或是五體投地行著大禮。四方參道上,經常也可見各國佛教徒在此膜拜、禪思或聆聽法師講述佛法。   摩訶菩提寺外不遠處,有20世紀初以來中國、日本、緬甸、斯里蘭卡、泰國、不丹、尼泊爾、孟加拉國、越南等國修建的二十多座佛廟。徜徉在佛廟群中,你會發現,佛雖然源於印度,但傳播於各國期間都糅進了各國特色,不僅佛廟建築格式不同,就是佛像也不盡相同,印度佛像顯得鼻子稍大,面部顯長,威嚴之氣十足;中國、日本的佛像則鼻子顯小,臉盤圓潤溫和;泰國則是四面佛。中國佛廟是典型的漢式建築,叫「中華大覺寺」,雖然規模不大,但瀰漫著十足的「中國味」,讓人倍感親切。

菩提迦耶(Bodhgaya)是佛教的誕生地。Bodh是印地語中智慧的意思,菩提迦耶便是迦耶的智慧之地,它源於佛陀釋迦牟尼在當地的一棵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而得名,因此,菩提迦耶也有了字面上的迦耶城的菩提樹之意。

公元前624年農曆四月初八,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國的藍毗尼(Lumbini)誕生了一位叫喬達摩·悉達多的太子,他是國王釋家族的後代,後人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智者」。

相傳悉達多剛一誕生就能行走,他向四方各走了七步,凡舉步之處便生出朵朵金色蓮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聲音洪亮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本行經》記錄了悉達多太子的樣貌,「形似天人,周身金黃,大放光明」 ,「太子頭圓鼻直,雙耳齊肩,雙臂修長、寶相莊嚴,福慧綿長,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定能成就無上正果。」悉達多太子在宮中生活了29年,享受著人間的富貴榮華,有姣妻貴子,僕人成群。但是,他卻並不開心。當時的印度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人生來就決定了命運。高貴的人,掌握神明,祈求奢華,統治世界;低下的人,苦苦勞作,但求溫飽,在主人的恩威下討生活。或有隱者仙人,修行一世,解救了自己,卻顧不得他人。眾生在命運中沉浮,經歷苦難卻不自知。惟有尋求解脫之道,領悟世界真諦,修鍊大慈大悲之心,才能跳出無邊苦海。悉達多苦苦思尋著解脫之道,但又不得要領。

經仙人指點,悉達多突然領悟到,要尋求解脫之道,必須要拋棄人間的慾望,達到無「我」的境界,才能尋求徹底的解脫,從而證得大道。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悉達多拋妻別子,逾城出家,開始了追求真理的旅途。

起先,他採用當時通行的修鍊方式,幾乎不吃不喝,記載說他每天只吃一棵麥、一粒麻,餓得瘦骨嶙峋,這樣苦行了六年,仍然未找到生活的真諦。最後,他放棄了苦行。他認為,苦修,用摧殘自己身體的方法,心會生出許多煩惱,難以進入真正的入定;而沉迷享樂,又容易迷失正道,陷入五欲之中而不能自拔。受苦與享樂都不是悟道的途徑,正確的修行應該捨棄苦與樂,不偏執一端,才能修得四諦八聖道,從而進入無我境界。

他吃了牧羊女奉獻的乳糜(即牛奶煮粥)後,在碧波蕩漾的尼連禪河中洗去一身疲憊,神清氣爽,然後他來到一片茂密的樹林,坐在一棵參天的菩提樹下發下宏願:不悟得大道,誓不起身。在5月的一個月圓之夜,他終於豁然悟道,洞悉了世間真理。他成道後被人們稱為「佛陀」,意即「覺悟的人,得智慧者」。

悉達多在菩提樹下成佛,所以菩提樹成為佛樹。菩提樹屬桑科,長綠喬木,葉卵形,徑干黃白,11月開花,結耔可做念珠。

現聳立在摩訶菩提寺旁的菩提樹看上去不小,不過怎麼看也沒有千年以上。據印度鐵路旅遊公司介紹,現在這棵樹的確是原來那棵菩提樹的苗裔,原先那棵樹在歷史的長河中至少人為地被毀過三次。阿育王時期,即公元前2-3世紀,被毀過二次。阿育王原先反對佛教,下令砍倒大樹並焚燒了樹榦。後來,阿育王信奉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偈語,皈依佛門,蒼天開眼,菩提樹從樹根上發出了新芽,樹又復活了。後來,阿育王的妻子不滿丈夫篤信佛教、不理家事,派人偷偷地將大樹再次砍倒。阿育王為了復生此樹,不惜用牛奶天天澆灌,心誠所至,金石為開,樹又長出新枝。阿育王怕再次焚毀此樹,派人在樹周圍加了防護牆。第三次被毀,記載於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中。玄奘記錄了菩提樹的防護牆,但說樹在公元6世紀時毀於信奉濕婆教的孟加拉國王,當時曾下令將樹連根除掉,但是,樹是如此之深,無法將根全部除掉。後來,樹再次被救活,樹根的地方再次長出了新樹。

除了人為破壞,該樹也經歷了多次天災。例如,在英國統治時期的1870年曾記錄過大樹老態龍鍾,在一個電閃雷鳴之夜被颳倒。不過,大樹結出的種子隨風飄落長出了新樹,人們又將新樹移植到原地。因此,現在看到的樹大約是1870年以後長成的樣子。

不過,也有不同的說法,說阿育王之子曾采菩提樹枝,移植到斯里蘭卡。1870年以後新移植的樹是從斯里蘭卡的那棵樹上移植過來的。不論哪種說法,人們都相信,現在看到的菩提樹是「根紅苗正」,嫡傳於佛陀悟道時的那棵樹,以示佛教的延綿不絕。

在這棵樹下,悉達多到底悟到了些什麼呢?導遊說,佛教的精義是四諦八聖道、十二因緣、無我論和業報輪迴說。

四聖諦是佛教的根本教義之一。「諦」是「實在」、「真理」的意思。四諦即苦、集、滅、道。

苦諦指現實世界的種種痛苦現象。佛陀認為,現實世界是無邊的苦海,芸芸眾生在苦海中掙扎、沉浮。人生是由一系列的痛苦組成的。出生是痛苦(生苦),衰老是痛苦(老苦),疾病是痛苦(病苦),死亡是痛苦(死苦),和自己憎惡的人或事物聚在一起是痛苦(怨憎會苦),和可愛的人或事物分離是痛苦(愛別離苦),得不到所期望的東西也是痛苦(求不得苦)。總之,這一切皆苦,世界充滿了苦難。

導致痛苦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人們在痛苦中沉淪?痛苦的原因是集(集諦),在於自身的無知(無明)。由於芸芸眾生愚昧無知,執著「有我」,因而產生貪慾,貪慾驅使人們尋求歡樂、財富、權力和享受,導致了一系列顛倒的思想和行為(業),由不同性質的業招致不同的果報,因而眾生在生死輪迴中流轉,在茫茫苦海中沉浮。

人們能否擺脫痛苦,這茫茫苦海之外,可有極樂的福地?這便是滅諦。滅諦是徹底斷絕一切邪欲,消除對生命的渴求,不讓它們佔據頭腦,完全消除生死因果。它向人們描繪了一個清涼安樂的境界——涅槃。涅槃是根絕貪、嗔、痴,脫離生死輪迴而達到的無欲無憂的解脫境界。

怎樣才能滅除痛苦,達到解脫呢?這就是道諦,即八正道,指出了通向涅槃清凈的道路。

八正道首先是正見。將懷疑、誤解、成見統統捨棄,才能察覺出永恆和無常之間的差別,不被世間的邪見所迷惑。正思就是修鍊純真、虔誠的思想和豁達大悟的堅強意志。正語是不許使用不慎之語、誹謗之語、辱罵之語和刻薄之語,而使用友善之語純潔之語待人。正業是指行為舉止高尚而清凈,多行善事,不能因為愛和恨而主導行為,而必須用佛法來引導。正命是心存道德觀念,修行人要避免貪戀財富,祛除人貪婪的本性,只保持正當的經濟來源。正精進就是要積極進取、勤奮刻苦、毫不懈怠,這能使人充滿慈悲之心,睿智豁達,努力鑽研佛法,修學戒、定、慧,從而達到至善至美的境地。正念就是要堅持對真理的信仰,在禪定境界中有正確的思維,不起邪念,心中只有真諦,完全拋棄了「我」,達到無「我」境地。最後是正定。就是清貧守道,磨練身心,養成完滿的人格。在禪定中保持清凈的心情,任何懷疑、恐懼、麻煩、混亂都已消匿。

十二因緣,即緣起論,是佛教的另一大特色。緣起論,即「此無故彼無,此滅則彼滅」,宇宙萬物的存在都依賴於因緣(條件),事物隨因緣和合而產生,又隨因緣離散而消亡。人的生命的可分為十二個因果聯繫的環節,即無明、一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無明即愚昧無知,由無知而引起各種意志和行為(一行),由意志和行為而引起人的精神統一的識。由識引起構成身體的精神 (名)和肉體(色),有了精神和肉體,就有了眼、耳、口、鼻、舌、身、意六種感官(六入),因而就能與外界事物接觸(觸),由此引起苦和樂的感受(受)。由此引起渴愛和貪愛(愛),有了渴愛就產生對外界事物的追求(取);由此又引出生存的意志和生存的環境(有)。由於有了生存意志和生存環境,因而就有生,有生就有死(老死)。這十二個環節構成了生命的不斷循環過程,人生的一系列現象就是這十二個環節的流轉重複。

無我論是原始佛教區別於其它宗教的一個顯著特徵。「諸法無我」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所謂「諸法無我」,是說一切事物中沒有起主宰作用的靈魂,人的精神和肉體是由因緣和合而成,身體中沒有永恆的「我」或靈魂存在。

業報輪迴,即業的報應和結果。「業」即造作,泛指身心的一切活動。業有三種:身業、口業和意業。人依自己造的業而得果報,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輪迴」意為流傳、輪轉,是說眾生像車輪一樣在三界六道的生死世界循環不已。在業報輪迴中,行善者隨福業上升,作惡行隨惡業而下墮,不停地在六道中輪迴。只有修習佛法,才能停止輪迴,達到解脫,從而取境「涅槃」。涅槃意為「滅度」、「寂滅」、「圓寂」,是佛家弟子修行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和最終歸宿,從此脫離生死輪迴,而達到解脫的境界。

菩提迦耶最著名的便是摩訶菩提寺,呈塔狀建築結構,據說公元3世紀時由阿育王所創,塔高約50米,形如金字塔,底部正方形,每邊15米,塔身逐漸向上收縮,頂部呈圓柱形,上立一銅製螺旋形圓頂。塔基周圍豎有4個與大塔結構相似的小金字塔,在四角安放。基座外面是石欄杆,約2米高,共60根,系公元前5-公元2世紀的作品。塔內辟有佛龕,立佛陀金像,法相莊嚴。

菩提伽耶是現今印度佛教聖地中保存較完整的遺迹之一。摩訶菩提寺曾於11世紀時修繕。20世紀初斯里蘭卡僧人達磨波羅在印度復興佛教,上訴法院要求收回佛教徒管理該寺的權利,法院裁決由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共同管理。現摩訶菩提寺內常住喇嘛數十人。古代中國許多前往印度禮佛的僧人都到此停留,記載了當時佛教的盛況,近代又在此地發現了漢文碑刻,彌為珍貴。現在每年前往聖地禮佛的各國佛教界人土和旅遊者絡繹不絕,已成為世界佛教徒嚮往的聖地和著名的宗教名勝。

印度印象 阿旃陀石窟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818/15/2556131_141428766.shtml印度印象 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6/14/2556131_135937551.shtml印度印象 科納拉克太陽神廟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6/11/2556131_135911540.shtml印度印象 胡馬雍陵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6/11/2556131_135904008.shtml印度印象 錫克教阿姆利則金廟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6/10/2556131_135891324.shtml印度印象 桑吉佛教遺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6/08/2556131_135871109.shtml印度印象 琥珀堡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5/22/2556131_135830699.shtml印度印象 朱拉霍神廟群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5/21/2556131_135824873.shtml印度印象 菩提迦耶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141766321.aspx
推薦閱讀:

中國和印度軟體產業的各自優劣是什麼?
【民史】【大字報】當我們在討論印度文明滅亡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討論什麼?
如何客觀評價印度的海軍實力?
如何看待巴基斯坦這個國家?巴基斯坦為什麼又窮又亂?
印度歌舞、肚皮舞

TAG:印度 | 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