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2朝4代君王的統一意志
06-25
文/雲涌 公元631年,唐太宗李世民發布詔令,各地的「京觀」一律剷除,暴露在外的戰死者遺骨一律加土掩埋。 「京觀」是一種用敵人屍體堆高的土丘,有炫耀戰功的意味,也有嚇阻對手的作用。 無一例外,地處遼東境內的「京觀」也在剷除之列,唐朝派出官員督辦此事;當時,高句麗、百濟、新羅都臣服於唐朝。 遼東境內的「京觀」用隋朝的陣亡將士屍骨堆成,隋朝東征時數10萬的中原子弟魂斷異鄉。 或許這件事情刺激了高句麗,在接下來的16年時間裡,高句麗人接連不斷地修築長城,從扶余(今吉林四平)到大海,東北至西南走向,長度約等於現在的500公里。 高句麗與歷代中原王朝的關係一直是「叛服不常」。 多事的朝鮮半島,到了公元643年又不安寧,高句麗聯合百濟攻打新羅,唐朝派使調停無果,唐太宗決定討伐高句麗。 唐朝戰爭機器加速運轉了,造船、造攻城器械、調運糧草。唐朝營州(今遼寧朝陽)的契丹、 奚、 棘羯等部落開始向高句麗發起了試探性進攻,史書上沒能找到長城攻防的記錄,可能是高句麗人修築的長城還沒有連成一道真正的防線。 其實,對唐朝構成實質性威脅的並不是東北一隅的高句麗,也不是遙遠西域的西突厥,而是遼闊漠北的薛延陀。 出發之前,唐太宗召見了薛延陀的使臣,請告訴你們的可汗,我們父子兩人即將東征高句麗,如果你們有能力入侵,就放馬過來吧。薛延陀可汗聞訊後派使回復:感謝唐朝皇帝的坦誠相告,願意派兵協同東征,唐太宗對薛延陀可汗的立場表示讚賞。 在外交辭令的背後,唐朝將軍執失思力率領東突厥部落已經駐紮在夏州(今陝西橫山)以北;唐朝太子李治率領眾多大臣移動至定州(今河北定州)「監國」,從夏州至定州,形成了面對正北方向的防禦地帶。 唐太宗任命張亮為水路總指揮,用500條船運送4萬3千人渡海向遼東半島的南部出擊。任命李績(原名徐世勣)為陸路總指揮,集結6萬人向遼東半島北部進發,唐太宗御駕親征,他身邊隨行的禁軍人數以及參與東征的契丹、 奚、 棘羯部落人數不詳。 這位馬背皇帝一定是吸取了隋朝3打高句麗的教訓。 東征大軍控制在僅10萬多人的規模,遼河流域多沼澤的狹小空間並不適宜大兵團作戰;兵源由「府兵」與「募兵」構成,「募兵」採取自願報名原則;後勤補給增添了可以隨軍行走的牛羊;針對遼東城堡林立的狀況預置了大型攻城器械。 公元645年,唐軍發起攻擊。 4月,水路軍隊渡海後攻下了卑沙城(今遼寧大連),張亮率軍移動至建安城(今遼寧營口)下;張亮沒有按照預定計劃直取平壤,而是向鴨綠江口的方向機動。 陸路軍隊艱難通過了瀕臨渤海灣的沼澤地帶,李績率軍由北側出其不意的渡過了遼河,而後迅速攻陷蓋牟城(今遼寧撫順),唐軍各部陸續抵達遼東城(今遼寧遼陽)下,高句麗援軍4萬人被瞬間擊退。 著名的遼東城,隋煬帝2度親征高句麗均受阻於此。 5月,唐軍合圍遼東城,採用拋車(投擲大石塊的機械)和撞車輪番破襲城牆;採取人海戰術填埋塹壕,唐太宗親自參與騎馬運土;契丹人晝夜不停的襲擾城防薄弱部位。約20天後,遼東城陷於一片火海,唐軍殺敵1萬餘人,俘虜1萬多人,破城後「收倉粟五十萬石」,唐太宗下令舉烽火入塞報捷。 6月,唐太宗、李績揮師南下,白岩城(今遼寧遼陽以東)城主投降;唐軍3萬人圍住了安市城(今遼寧鞍山南),正值高句麗與靺鞨組成15萬人援軍趕到,3萬人對15萬人,唐太宗、李績主導了一場野戰,共殺敵2萬餘人,俘虜3萬6千多人。 高句麗援軍被強力驅散,而安市城卻頂住了長達60天的猛烈圍攻。 9月,遼河流域天氣提前轉寒,唐太宗下令撤軍,強迫遼東7萬高句麗人遷往中原。臨行前,唐太宗賜予安市城城主「百匹綢緞」,對他的頑強抵抗表達敬意。史官沒有記下這位城主的姓名,但他擾動了歷史進程。 唐朝的這次東征,至少在唐太宗自己看來是失敗了,沒能快速把高句麗從地圖上抹掉,儘管唐軍損失很小,儘管東北一隅的戰爭僅僅局限於東北一隅,唐朝的帝國事業絲毫不受影響,——消除北方威脅,經略西域,打通絲綢之路。 針對遼東的特殊情況,遍布的沼澤地帶、密集的倚山城堡、短暫的溫暖季節;唐朝的君臣們適時改變了策略。 採取不間斷的偏師襲擾,破壞敵方的生產,消耗敵方的兵力。 戰爭與外交並舉,對新羅實施軍援,在新羅建立基地;協同新羅進攻百濟。讓高句麗陷入南北夾擊的狀態。 打造精銳水師,既能從事海上運輸,又適應海上戰鬥,在後來的「白江口之戰」中,唐朝水師擊敗了百濟與日本的海上聯軍。 這種新的策略是以全局耗一隅,高句麗的覆滅只剩下時間問題。 整整70年間,從公元598年高句麗侵入遼西,隋文帝楊堅下令反擊;到公元668年高句麗出現內亂,唐高宗李治加派軍隊將其徹底滅掉。隋唐2朝4代君王對高句麗發起的東征達12次,中小規模的襲擾不包含在內。 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4人的政治傾向、行事風格、個人秉性、健康狀態都有很大的差異,面對遼東的這片土地,他們的做法卻又驚人的相同,毅然決然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東征。 高句麗尚未對中原王朝構成直接威脅,東突厥的兵鋒一度逼近長安都城城下,而高句麗的勢力從未越過燕山山脈。 這是一個漢化了卻不儒化的邊疆政權,社會結構穩定,人口增長快速,生產以農耕為主以漁獵為輔,軍事既懂得城防又擅長騎射;高句麗是中原王朝的長期隱患,但短期發作沒有可能性。 在隋唐締造的朝貢體系中,高句麗有時是麻煩製造者,視信義為兒戲,畢竟這只是東北一隅的問題,為此傾全國之力發動戰爭不可思議。 史官沒有交代隋唐的君王們一次又一次東征的緣由,但記錄了他們的一些隻言片語。 隋文帝在滅掉南方的陳朝以後,針對高句麗人的囤糧備戰,寫過一封警告信,其中一句:「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 在隋文帝心目中,遼河與長江是一樣的,都是中國的領土,高句麗人與陳國人是一樣的,都是中國的百姓。 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在進行戰爭動員時說,「遼東舊中國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 在唐太宗心目中,收回中國固有領土只差東北一隅了。 隋唐的君王們都以秦漢的繼承人自許,而高句麗是「漢四郡」所在地,收復故土,一統江山,這是古代君王「天下觀」中最基本的信條。 隋朝的天下不是打下來的,唐朝的天下也不完全是打下來的,東方大地經歷了300年的分裂,在無休無止互相殺戮中倖存下來的人們渴望秩序與安寧,隋唐君王們不再偏安一隅,他們開啟了統一大業,漢地豪強紛紛歸附在他們的旗幟下,草原英雄把他們推舉為「聖人可汗」和「天可汗」。 這是分久必合的大時代,君臨天下的「合法性」就是實現統一。 高句麗裹挾百濟、靺鞨,還企圖勾連東突厥、薛延陀,這股分裂勢力是中原王朝絕對不能容忍的,一旦涉及「合法性」問題,隋唐的君王們不惜一戰,更不會考慮投入回報。 需要說明,隋唐時,人們有時會把「高句麗」簡稱「高麗」,到後來,高麗只是借用了高句麗簡稱的另外一個政權。高句麗曾經擁有中國東北部分區域與朝鮮半島北部,而高麗則以朝鮮半島南部為統治區,2者沒有承襲關係。 上一帖:「玄武門事件」如果不發生誰必死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叔本華論意志和痛苦
※到頭來,人類其實沒有什麼自由意志?
※人的意志
※60天練就無敵寸勁拳(意志超強的可看)
TAG:意志 |